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論九穀風土時月及苧麻木綿

《論九穀風土時月及苧麻木綿》[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論九穀風土及種蒔時月》

1
穀之為品不一,風土各有所宜。種藝之時,早晚又各不同。
2
按《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厥田惟中中;兗州,厥土黑墳,厥田惟中下;青州,厥土惟白墳,厥田惟上下;徐州,厥土赤埴墳,厥田惟上中;揚州,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下;荊州,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厥田惟中上;梁州,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雍州,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又《周禮·職方氏》:揚州,其穀宜稻;豫州,其穀宜五種;黍、稷、菽、麥、稻。青州,其穀宜稻麥;兗州,其穀宜四種;黍、稷、稻、麥。雍州,其穀宜黍、稷;幽州,其穀宜三種;黍、稷、稻。冀州,其穀宜黍、稷;并州,其穀宜五種。合二經觀之。雖幽、并、徐、梁,互闕所載,而九州風土之宜,其大凡可見矣。
3
然一州之內,風土又各有所不同,但條目繁多,書不盡言耳。觸類而求之,苟塗泥所在,厥田中、下,稻卽可種,不必拘以荊、揚;土壤黃、白,厥田上、中,黍、稷、粱、菽卽可種,不必限于雍、冀;墳、壚、黏埴,田雜三品,麥卽可種,又不必以并、青、兗、豫為定也。
4
若夫時之早晚,按《齊民要術》有上、中、下三時,大率以洛陽土中為準。此亦舉一隅之義爾。以周公土圭之法推之,洛南千里,其地多暑;洛北千里,其地多寒。暑既多矣,種藝之時,不得不加早;寒既多矣,種藝之時,不得不加遲。
5
又山、川高下之不一,原、隰廣隘之不齊,雖南乎洛,其間山原高曠,景氣淒清,與北方同寒者有焉;雖北乎洛,山隈掩抱,風日和煦,與南方同暑者有焉。東西以是為差。
6
苟比而同之,殆類夫膠柱而鼓瑟矣。《氾勝之書》有言:「種無期,因地為時。」此不刊之論也。表而出之,庶覽者有所折衷焉。

論苧麻木綿》

1
大哉造物!發生之理,無乎不在。苧麻本南方之物,木綿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于河南,木綿種於陝右,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卽已試之効,令所在種之。悠悠之論,率以風土不宜為解。蓋不知中國之物,出于異方者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是不產於流沙、葱嶺之外乎?以今言之,甘蔗、茗芽,是不產於牂柯、邛、笮之表乎?然皆為中國珍用,奚獨至於麻、綿而疑之?
2
雖然,託之風土,種藝之不謹者有之;抑種藝雖謹,不得其法者亦有之。故特列其種植之方於右,庶勤於生業者,有所取法焉。他日功效有成,當暑而被纖絺之衣,盛冬而襲麗密之服,然後知其不為無補矣。
URN: ctp:ws27786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