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皇清書史卷二十一 |
2 | 義州李放憺持纂錄。 |
3 | 下平(:十二) |
4 | 十一尤(二) |
5 | ○十一尤 |
6 | 仇 |
7 | 裘 |
8 | 牟 |
9 | 侯 |
10 | 周 |
11 | 鄒 |
12 | 歐陽 |
13 | 仇 |
14 | 仇兆鰲,字滄柱,號知幾,歸安人。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吏部侍郎。兆鰲書石渠寶笈,著錄。 |
15 | 仇塏,字遐昌,號霞村,兆鰲曾孫。 |
16 | 工篆、籀 |
17 | 裘 |
18 | 裘璉,字殷玉,慈溪人。康熙五十四年進士,官檢討。聖祖稱其字尤端楷。 |
19 | 按號蔗村。 |
20 | 裘曰修,字叔度,號漫士,一號諾皋,新建人。乾隆元年,由諸生舉鴻博,未遇四年中進士,官至工部尚書,謚文達。 |
21 | 於敏中撰神道碑云:「書仿張即之上,以《內藏》即之書。《華嚴經》殘本令公補,書人莫能辨。。 |
22 | 書法自成一家。其瀟灑拔俗之致,似不食人間煙火者。 |
23 | 《張樗寮傳》,是水星降生,其書能厭火災。文達書極似樗寮而歿,後又為燕子磯江神 |
24 | 世遂謂是張氏後身,且謂其書亦能禳火雲。 |
25 | 裘鏞,新建人。 |
26 | 金農曰:「嘗從予學書 |
27 | 裘義成,字酉山,官靖江典史。公餘寄情翰墨饒,有逸致 |
28 | 裘麟,字超然,曰修子。乾隆二十五年進士,官編修。上選翰林能書者十人,繕禦制集,麟與焉。 |
29 | 按號青溪。 |
30 | 裘曰修撰墓志云:上命擇翰林能書者,凡召數十人至南書房,各錄一紙。上親覽,選得十人,吾兒與焉。吾兒亡後,始裝潢進呈,有文綺之賜。太監以既沒奏,上始知,大為憫嘆。 |
31 | |
32 | 裘椿壽,字莊圃,錢塘諸生。擅書名 |
33 | 裘蔭梧,字旭先,金匱優廩生。官河南候補知縣。工書 |
34 | 牟 |
35 | 牟所,號一樵,棲霞人。道光十七年,順天榜舉人,官南河同知工書。初,宗魯公晚參魏、晉,縱橫離奇,自成一家,何尚書、凌漢稱為「山東書家第一 |
36 | 王鍾霖曰:一樵書法在何子貞之上?惜早逝。 |
37 | 侯 |
38 | 侯方域,字朝宗,商邱人。順治八年副貢,與弟方岳、仲衡、方岩、叔岱皆工行草書。 |
39 | 侯銓,字秉衡。弟永,字聲虞,皆嘉定庠生,並以詩文書法稱於時。 |
40 | 侯仁朔,字棠陰,合陽諸生。 |
41 | 汪士鋐《書品序》略云:侯君好古博物,其於書法,抉摘微奧,取秦中古帖,而甲乙之區為古正、奇險四品,而各著其語於後。其於真行草三者之法備矣。 |
42 | 侯堪字大受,書法類趙松雪,而遒健過之。 |
43 | 侯大鯤,玉田人,隸漢軍。由庠生官府經歷以書法詩賦名。 |
44 | 侯大桐,字鳳巢,上元副貢生。選江陰訓導。工行,楷求者踵至。沒後遺墨猶值巨金。 |
45 | 侯登元,號柱軒,湖南石門人。乾隆七年舉人,官清豐知縣,善書法。 |
46 | 侯嘉翻,字符經,號夷門,天台人。官江寧同知。詩文迅疾,瞬息百變,手跡旁行斜上,如長河堅冰,風裂成文,莫知條理,而天趣可愛。 |
47 | 侯鳳苞,字舜威,金匱人。乾隆四十八年舉人,官寶應教諭、工書《臨王聖教序》、顏多寶塔,工力最深 |
48 | 侯坤,字磻石,無為人。乾隆五十六年拔貢,官廣東鹽經歷,署運同。善書所橅紫藤書、屋古帖千文,為後學楷式。 |
49 | 工書法 |
50 | 侯錞,無為人。官山西、河東中等場大使。善書法。。 |
51 | 侯鑄,無為人。官泰州鹽運分司,善書法。 |
52 | 侯士谷,字芒生,一字懋之,號覽初,無錫人。幼喜習字,比長益奮力,臨摹古帖,於書譜尤為心得。嘉慶初,梁山舟學士游經無錫邑之以書法就正者數十人,惟先生與吾族,公旦蒙其嘉,許云 |
53 | 侯椿援無為人例授候選,未入流,粵匪亂,投效潁州大營。積勞病,故工書法尺牘 |
54 | 侯度,字謹之,號晳子,一號晳民,滁州諸生。 |
55 | 今人滁州侯度謹之為劇賊李昭壽斷指,前皖學使朱公蘭旌之,曰「一節千秋」 |
56 | 六合侯度以善書《十七帖》名於時,為賊所虜,置刃其旁,促之書,且曰:「不爾,當殺汝侯」。堅不肯,將殺之。賊母為緩頰得免,遂持刀斷巨指落其半,因自號斷指,生名益震。既歸,鑄白銀作偽指,系手上,猶能作擘窠書,而寸以內之字,則不能揮灑如志矣。英中丞翰,贈一節千秋四字表之。 |
57 | 侯度,和州諸生。工書法,尤善草書。咸豐季年,捻酋某蹂躪和州,慕度名索書,不允,將殺之,無懼色,引刀自斷其指,血淋漓,旁人以無指。永不能書解說,遂釋之。亂平,自號「斷指生書」,名益噪某學,使給一指千秋扁以獎之。 |
58 | 放按諸家於度之籍貫所記各異,近見某某兩說部,又有謂系無錫人及蘇州之棠溪人者,俟再考。 |
59 | 侯煒,字景文,號石琴,無錫人。同治六年舉人,候選教諭,工八分書 |
60 | 善擘窠書,工行草,尤精漢隸。自言游某氏園,見怪石森立老梅古幹偃,仰忽悟八分筆法,書學遂大進,擅名一時。 |
61 | 侯琫森,字瑋辰,無錫人。同治六年舉人,官浙江知縣。工書,索者,輒書先正格言以應。 |
62 | 侯家鳳,字翔千,煒仲子。歲貢生,工隸書。。 |
63 | 周 |
64 | 周榮起,字伯榮,號研農,江陰人。明諸生。 |
65 | 善篆書 |
66 | 《梧溪集》七卷細書工致似鍾。太傅稍雜,八分終卷,如一。是周研農榮起手錄,周江陰老儒常熟毛子晉刻校古書,多其勘正。 |
67 | 生沐藏硯農手鈔、鐵網、珊瑚、全部,癸卯十一月十三日,六十四老人周榮起楷法頗似魏、晉人,到底不懈。 |
68 | 黃蕘圃士《禮居藏書記》有《研農手鈔衍極》五卷。蔣生沐《東湖叢記》有《研農手鈔鐵網珊瑚》十四卷。 |
69 | 周掌文,字澤宮,江寧人。明諸生,工楷法、小篆 |
70 | 周嘉胄,字江左,上元人。工書。 |
71 | 按著有裝潢志、四庫全書提要作「揚州人」。 |
72 | 周亮工,字符亮,一字伯安,號減齋,一號櫟園,亦號陶庵。又有褒庵、瞀公、笠僧諸號,別號櫟下先生。祥符籍,金溪人 |
73 | 明崇禎十三年進士。本朝歷官戶部右侍郎,革職。康熙初,複僉事,歷江安督糧道。 |
74 | 又按《賴古堂詩集》自序云:「生於壬子,四月七日,眉長垂頰,人又呼之為長眉公」。 |
75 | 何採曰:書法逼近漢、魏。 |
76 | 周亮工草書,能品下。 |
77 | 書法古拙,在隸籀之間奇逸可喜。 |
78 | 周再勛,字仲賜,號雷澤,明季舉人,國朝官金華知府,工書 |
79 | 周廷鼎,字西生,潁川人。順治三年舉人,官嘉定教諭。能書。 |
80 | 周體觀,字伯衡,遵化人。順治六年進士,官九南道。予藏其行書,杜詩小冊,筆致遒秀,似華亭晚年書。 |
81 | 周炳文,字文季,無錫人。順治十一年舉人,工書法。 |
82 | 周伯允,江津人。順治十七年舉人,官嘉定州教授。工小楷,年七十三,猶精錄史記、文選成帙。 |
83 | 周伯琮字玉公,別號石崖仙吏。善行楷書,嘗見顧震雉畫卷有「伯琮腕下經綸」四字,引首精妙,不減李貞伯 |
84 | 周儀,字儀一,號確齋,又號晚耕,震澤,人居揚州。 |
85 | 工書 |
86 | 工蠅頭楷兼善刻器北湖孚佑庵碑出其手,餘藏有秋興冊頁筆法精嚴 |
87 | 周宏,字子重,號緘齋,無錫人。康熙三年第三人。及第,官侍講學士。彭定求撰墓志,云:「書法直追右軍,不作晉以後體」。 |
88 | 周銘祚,江津人。康熙八年舉人。書法精妙 |
89 | 周清原,字浣,初號雅楫,一號且樸,又號蝶園,亦號蓉湖,武進人。康熙十八年,舉鴻博,授檢討,官至工部侍郎。 |
90 | 工詩與書,未遇,時奔走四方,賣以自給。 |
91 | 周金然榜,姓金,名然,字礪岩,號廣居別,號九峰山人,上海人。晚居洞庭之石公山,自號七十二峰主人。康熙二十一年進士,官洗馬。 |
92 | 工書法,告歸後,以平日所書字幅進呈聖祖御制五言詩十二韻,以示褒嘉。 |
93 | 周而衍,字東會,晚號白雲老人,宜興人。金壇籍貢生。 |
94 | 書法仿米海岳,尤能作擘窠大字。康熙中,車駕南巡,進海晏、河清四大字,幾二丈許。 |
95 | 以臨池擅名。 |
96 | 周篁字林箊,年八十餘,猶能燈下,作蠅頭楷 |
97 | 按篁號鷗塘監生,青士,先生篔之弟。 |
98 | 周在浚,字雪客,號棃莊,一號遺穀。亮工子。官太原府經歷。 |
99 | 隸書篆,刻名聞於時 |
100 | 周霟,字雨孚,號伯台,一號衍溪,仁和貢生。善書法 |
101 | 周易,字在西,號蓮峰,上元人。康熙五十九年貢生。工書。 |
102 | 周鴻陽,字燮侯,號尚和,別號東始山人。諸生工書,風骨遒健 |
103 | 周鑒,字以人,上海人。善二王楷、法 |
104 | 周銓,字緯蒼,號晚菘、,上海諸生。 |
105 | 工書法,與建寧朱霦友善。寓松穀數年,縣之善書者咸宗之 |
106 | 予藏緯蒼,行書一幀,字大如椀,極龍跳虎,臥之觀。 |
107 | 周棅,青浦人。學二王書,極工 |
108 | 周永泰,字豐來,號八峰,華亭人。精書法,垂老猶揮灑不倦 |
109 | 工書法,至老不倦。有吳某者,自武陵來覓食,先以所書質用泰。用泰憐其貧,飲食之,且曰:「君所書未也,我代君捉筆,或可冀人囊中錢耳」。已而獲資甚厚。里中有陳姓者,用泰亦憐其貧,為代書百紙,獲資給朝夕。又有表侄某者,貧不能室,用泰解囊贈之,始得娶。人頌其義云:。 |
110 | 周際蟠工書,隱居教授。年八十三 |
111 | 周祖禮字人儀,洞庭人。工篆隸。 |
112 | 周若水,字鱸客,蘇州洞庭人。工八法 |
113 | 周靖,字敉寧,號訒齋,吳縣國子。生精六書之學,著篆隸考異八卷。 |
114 | 沈彤撰。《墓表》云:「工篆書人,擬諸趙處士宦光。 |
115 | 按靖系孝子,茂蘭之子,所著《篆隸考異》八卷,汪苕文為之序。四庫所收者僅兩卷,系《文倉手寫本,疑有刪節。 |
116 | 周有萃,蕭山人。博雅嗜古雅,善墨妙。 |
117 | 周敬一名惔,號柯雲,海寧人。善書 |
118 | 周聖瑞,字興岐,號桐村,象山庠。生工小楷 |
119 | 周晉玉,字連章,晉江監生。精書法。 |
120 | 周嶽,字魯望,號天昔,一號愚村,嘉興人。篁從子。 |
121 | 朱求俟贈詩云:「小楷鍾王錄斷編》。 |
122 | 周紹龍,字允乾,號瑞峰,閩縣人。雍正元年進士,官順天府丞。 |
123 | 善書法,得其尺幅,皆藏弆之 |
124 | 周長發,字蘭坡,號石帆,會稽人。雍正二年進士,舉鴻博,廷試一等,官至侍講學士。書法趙松雪 |
125 | 周人驥,字芷囊,號蓮峰,天津人。雍正五年進士,官貴州巡撫。精書法,人得片紙隻字,視如珍寶。 |
126 | 周正思榜,名正峰,字謙亭,號君諫,紹龍子。雍正十一年進士,官編修、河南主考。 |
127 | 瑞峰父子相繼入翰林,並工書法,而瑞峰自具老成典型。初學信本,參以誠懸。吾鄉如林吉人、謝古梅諸名輩,皆斂手相推,即同時海內擅八法者,流亦未有能駕其上者。謙亭深於濡染,亦具體而微,而氣力微弱。 |
128 | 周助瀾,字回川,號蘅齋,仁和人。雍正十三年舉人,官筠連知縣,通篆隸。 |
129 | 周振採,字白民,號菘畦。山陽拔貢。 |
130 | 手抄九經,馬、班、陳、範諸史,韓、柳、歐、蘇諸集,積數十帙,字畫古勁。 |
131 | 周上治,字綏王,號鐵餐。新安貢生。善書。法 |
132 | 周廷棟,字豫章,宿州人。書法二王 |
133 | 周忠,倚婁縣人,工隸書 |
134 | 周煌,棟子。亦工書。 |
135 | 周京,字西穆,一字少穆,號穆門,一號辛老,晚號東雙橋居士。錢塘監生,考授州同知,薦鴻博,不就試。 |
136 | 書法奇逸,酒酣,興發,數十紙立盡。 |
137 | 詩成,寫以長箋,醉墨淋漓,頗近爭坐,位得者以為鴻寶 |
138 | 字寫爭坐位 |
139 | 周景柱,字西擎,遂安舉人。由內閣中書出為潮州同知。 |
140 | 工書法 |
141 | 周於禮,字立厓,號亦園,嶍峨人。乾隆十六年進士,官大理寺少卿。 |
142 | 宗室敦誠曰善書。 |
143 | 以書「法」名「公」餘冥心」碑版,退筆如山模鑴,宋四家法書名聽雨樓法,帖立都中。景忠祠日費駱駝油數斗。 |
144 | 書法東坡 |
145 | 周於禮行書能品下。 |
146 | 周鼎樞,字凝甫,號榆所,嘉善人。乾隆十八年舉人,官武功知縣。工書弟,分道升、桓,以書名擅一時,至於小楷,自謂不及也。 |
147 | 周升桓,字稚圭,號山茨,一號曉滄,鼎樞弟。乾隆十九年進士,官蒼梧道。 |
148 | 王昶曰:「工書學錢文敏以東坡為法,四方人士以絧素乞書者無。 |
149 | 虛日長碑短碣,得其書,寫以為榮。 |
150 | 嘉慶丁亥,為嘉善周又山觀察,刻其尊甫山茨先生遺墨大小楷行草書六冊,為仁本堂墨刻。 |
151 | 周發春,字卉含,一作惠涵,號青原,江寧人。乾隆三十年,南巡召試舉人,官內閣中書。 |
152 | 姚鼐撰。《墓志云:文章書法之美,交游中所希見。 |
153 | 周在豐,字文芑,陽湖人。官榮陽縣丞,歷署中牟、汜水等縣。工八分,嘗制竹硯,自隨以詩和者甚多。 |
154 | 周矩,字於平,號幔亭,莆田人,居江寧。 |
155 | 袁枚曰:「善八分窮,六書源流,一波一磔不苟下。嘗登泰岱,游黃山,鐫名最高,顛手摹拓,以歸古奧,蒼秀宛然,開母石闕,太室碑也。 |
156 | 《善八分書 |
157 | 幔亭如靖節,讀書不求甚解 |
158 | 周熙,字式文,揚州人。精秦、漢、篆、籀 |
159 | 周焯,字月東,號七峰,天津拔貢生。精小篆八分及摹印法。 |
160 | 查《禮》曰:「工大小篆」。 |
161 | 周壽璉,高淳人。工書,絕似王獻之。 |
162 | 周錕,號西橋,句容人,工書。。 |
163 | 行草尤勁,秀 |
164 | 周魯,字東山,奉賢國子生。考授縣丞。書法似周晚山,晚得蘭亭十八跋及米襄陽真跡二種,鉤摹入石,陷置壁間,兼工篆刻。有《靜觀樓印言二卷。 |
165 | 周二學字幼聞,號藥坡,一號晚菘、仁和諸生,學法學文詩。詔精鑒賞,收藏書畫甚富,擇其佳者,仿珊瑚網、江村消夏錄之例,為一角編兩冊又別為一書,名一粒粟,更著賞延素心錄,詳裝潢之法甚精。 |
166 | 周步瀛,天津人。工書學。歐陽體逼真。 |
167 | 周厚轅,字駛遠,一字載軒,號駕堂,湖口人。乾隆三十六年進士,官戶科給事中。 |
168 | 吳樹萱曰:先生詩與書神似坡公。 |
169 | 書法,東坡醉後能作小楷甚工。 |
170 | 予藏駕堂大楷書七言楹帖上款,系柘南老先生,疑是錢文端。 |
171 | 周之冕,字麗文,號鴻軒,荊溪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貢生,官太平知縣。小楷學文待詔,非獨神似。 |
172 | 周廷俊,字子及,號茶農,宛平人。乾隆五十九年舉人,官馬平知縣。 |
173 | 李雲章《序畧雲》詩文書翰,高簡有法。 |
174 | 周元鼎,字勉齋。 人官郎中。 |
175 | 工篆書 |
176 | 周錦園,字振玉,諸生。書法規橅松雪 |
177 | 周源,字達九,一字豫夫,句容人。善弈而,尤長於書。 |
178 | 周南,字汝為,號鶴巢,桐城諸生。書類顏魯公。 |
179 | 周廷寀,字子同,績溪人。工小楷 |
180 | 周宗杭,號西麋績溪,貢生。工書及篆刻。 |
181 | 周坫,嘉興人。工小楷,嘗見其洛神賦縮本甚精。 |
182 | 周世琳號客槎,嘉興人。工書法 |
183 | 周師濂,字又溪,會稽人。嘉慶六年拔貢生,工書 |
184 | 周濟,字保緒,號介存,一號石民,亦號春水,又號未齋。晚年僑居江寧,號止庵,自署白門逋客,荊溪人。嘉慶十年進士,官淮安府教授。丁晏撰傳云:「與包君世臣共學書,肆力北碑,窮日夜臨摹。至髀病不少倦,窺其用筆,換骨易筋。嘗病大王姿媚,唐主好之,沿為習尚,而古意寖微。近世書惟鄧完,白山人。篆隸精妙,陵轢古今書家,絕而複續。與包君論書之秘,曰峻、曰澀、曰中實。其書變化騰擲,自成一家。 |
185 | 周昌祺,字詡之,號春溪。嘉慶十九年進士,未及廷試而卒。工楷書 |
186 | 周汝楨,更名詒楨,又名銘恩,字克生,湘潭人。嘉慶二十三年副貢生,官江華教諭。被劾,捐貲為廣東從九品,遷增城主簿。 |
187 | 書詞俱美 |
188 | 周詒樸,字子堅,號寄東,又號匏翁,詒楨弟。官廣東板浦場鹽大使。工書。 |
189 | 周祖培,字叔滋,號芝台,商城人。嘉慶二十四年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謚文勤。 |
190 | 書法高雅 |
191 | 周如春,字樾亭,武康恩貢生。工書法,著有書法源流考鏡二卷。 |
192 | 周原,號月樵,山陰諸生。工書 |
193 | 周如旋,字履祥,號稻村,海寧諸生。工書法 |
194 | 周官,字渭漁,一字夢溪。仁和歲貢有書名,其擘窠大字徑數尺,尤縱逸奇恣,如孤松之挺柯,老鶴之舒翅。 |
195 | 工書,其大字或至尋丈,尤縱逸,有勁氣。 |
196 | 周慶承,字繼千,號小塍,錢塘監生。工筆札,精篆刻,能於廣坐中作小楷界烏絲闌,且書且界精整。無匹。 |
197 | 周世緒,字克延,號小厓,又號壽蓀。鄞諸生。工篆隸 |
198 | 工篆刻及隸古書 |
199 | 周樽元,字南伯,號花農嘉善。廩生工書。 |
200 | 周向榮,字葵伯,錢塘人。工分隸 |
201 | 周蔚起,字厚也,高淳諸生。工書 |
202 | 周喬嶽字雲齋,工書法 |
203 | 周夢台,字叔斗,號柳初,吳江諸生。正書類顏平原,而行草姿致橫溢,有蘇長公筆意。然君實未嘗臨摹二家書,或問作書之法,君曰:「書貴率真從,臨摹而得者,譬如優孟衣冠。雖能亂古人之真,而先自喪其真」。道光己亥,卒,年六十 |
204 | 工書學蘇而喜為側鋒。 |
205 | 周爾墉,字容齋,號贅士,晚稱贅叟鼎樞孫。道光五年舉人,官戶部郎中。書承家學,尤精蠅楷,專法唐賢,而微參趙體,氣靜神腴,一時無輩。 |
206 | 愈樾曰:工書。 |
207 | 書法虞褚,落筆不苟,尤工楷書,為道咸間作手。 |
208 | 周星蓮,原名日旿,字午亭,仁和人。道光二十年舉人。教習知習,以書名海內,著《臨池管見》,一巷發明,立法取勢,用筆行神之意,極得妙理。 |
209 | 周紹濂,字廉泉,號質卿,寧波人。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官金山知縣。昧爽,興獨坐臨閣,帖或讀書,賦詩 |
210 | 周誦芬,字述之,震澤人。官寧朔知州。 |
211 | 徐喬林曰:君書工絕 |
212 | 周為楫,字巨川,鄱陽諸生。書法端秀 |
213 | 周世錦,字素夫,桂陽廩生。官山東鹽運判,善書。 |
214 | 周寅,字木齋,山陽人。習蔡襄書,能為方丈」字,今城門扁即寅所書 |
215 | 周浩,字直軒,宜興人。工書 |
216 | 周家瑚,字鼎生,荊溪監生。死粵逆之難,書學柳誠。懸。 |
217 | 周培,蘭豐縣武舉人。死捻匪之亂,工書。 |
218 | 周祖誥,字雲笈,仁和舉人。官安義知縣,殉難。 |
219 | 工各體書。 |
220 | 周祖韶,字梓軒,合肥諸生。咸豐九年,與粵逆戰,死。工書 |
221 | 周治昌,字步豐,合肥廩生。工書法。 |
222 | 周襄,字心孩,仁和諸生。精篆法 |
223 | 周蘭,原名玉麒,字蘭友,號伯蓀,仁和人。同治十二年進士,官編修。隸篆雄渾,頗稱於時。。 |
224 | 周士鏜,字勉民,爾墉子。由舉人,官至河南按察使,亦能書 |
225 | 周浚霖,字岐山,一作其山,番禺人。楷法腴秀,嘗為孔廣陶繕寫《嶽雪樓書》《畫錄》,付梓。 |
226 | 周希祖原名聘珩,字楚白,泰和人。貴築籍篆書雅勁絕倫,深得冰斯意趣。進希石鼓文 |
227 | 周昌富,字鶴峰,號蕓齋,烏程國子。生善書,收藏金石、書畫,經籍甚伙。闢友石園自書碑記中藏徐石民紫藤花館石刻及摹刻嚴鐵橋所摹琅琊台碑。 |
228 | 周白山,字四雪,號雙庚,餘姚人。工書法,善刻石。 |
229 | 周寶森,字閬仙,江寧諸生。工書。 |
230 | 周思濂,字再山,番禺人。官河南通判。真書學鍾繇,尤善篆書,筆力過王良常遠甚,名震一時 |
231 | 周慶雲,字湘舲,號夢坡,昌富從子。諸生官瑞安訓導。 |
232 | 喻長霖《潯溪詩征序畧》,雲每晨起必臨池數紙,書翰逼近古人。 |
233 | 鄒 |
234 | 鄒忠倚,字於度,號海岳,無錫人。順治九年第一人及第,官修撰。 |
235 | 本朝狀元,必選書法之優者,順治中,世祖喜歐陽詢書,而壬辰狀元鄒忠倚戊戌狀,元孫承恩,皆法歐書者也。康熙以來,上喜二王而己,未狀元歸允肅。壬戌狀元蔡升元庚辰狀元汪繹,皆法黃庭經樂毅論者也。惟戊辰進士中工二王體者,首推查升。以其族叔嗣韓兼習五經,拔置鼎甲,遂抑置二甲。 |
236 | 鄒森,字符春,號梁圃,上元人。乾隆十七年舉人,官安東教諭、書法。 |
237 | 《古勁 |
238 | 為文簡古清剛,書法亦善。 |
239 | 鄒方鍔,字豫章,號半穀。乾隆二十七年舉人。行楷書,尤工 |
240 | 《善書》 |
241 | 工書所著《大雅堂集》中有論書十則,多精到語。 |
242 | 鄒容成,字雲瞻,方鍔族人。諸生工書,能擘窠大字。 |
243 | 鄒鴻錫,太和人。善書,能作大字 |
244 | 鄒廷梅,字作和,號調庵,海寧諸生。嫻書法 |
245 | 鄒牧,字牧村,號北江,武進人。 |
246 | 習篆籀,善刻印。 |
247 | 鄒端,號竹園,南豐人。 |
248 | 蔡嘉銓曰:精刻印篆並八分書。 |
249 | 鄒安鬯,字敬甫,歲貢生。善書。 |
250 | 鄒應華,字蓮峰,清江拔貢生。官會昌訓導。 |
251 | 工書 |
252 | 歐陽 |
253 | 歐陽振,字文裔,年八十三,鐙下猶能作蠅頭楷 |
254 | 歐陽輅,原名紹洛,字念祖,號磵東,新化人。乾隆五十九年舉人,詩名最盛。予嘗見其行書楹帖,筆法亦遒,古可觀 |
255 | 歐陽兆熊,字曉岑,自號匏道人,湘潭諸生,書亦險勁,如其文。 |
256 | 按一號曉晴。 |
257 | 歐陽利見,字健飛,祁陽人。官浙江提督。 |
258 | 字學鍾,王人多珍之。 |
259 | 歐陽勛,字功甫,兆熊子諸生。 |
260 | 吳敏樹曰:篆字精奇。 |
261 | 歐陽熙字子壽,一字仲和,勛弟。工篆書。 |
262 | 歐陽勛撰。《事略》云:治說文習小篆,博覽秦、漢以下金石文字,皆能得其意。 |
263 | 吳敏樹撰。墓志云工篆隸。 |
264 | 歐陽述,字伯元,勛子。官江蘇候補道。工篆書,有《臨三墳記》、《石刻左文襄、王闓運》,皆為之跋 |
265 | 左宗棠《臨本三墳記》石刻跋略云:「結體穩稱,得古人用筆之法。 |
266 | 王闓運跋略云:湘人得風氣晚於江、浙,其猛力亦十倍於江、浙。本朝自乾嘉盛治說文孫淵如江叔澐等篆書,形具而已。包慎伯盛推鄧炎,其作篆直用拖筆,非能篆者也。道光末,湘中乃識篆文,何猿叟仿碑額體,自非當行。其時吾縣羅氏二子,並工說文。篆法雖仿鄧氏,仍存古式。左季高丈,年四十以後,自命能篆其子子重童而習焉,乃遒勁過於父。伯元作篆,亦童時所熏習。此臨本已經臨二百餘,通以後者初視竟欲亂真技至此乎?當在子重上,季高不能及也。交友中惟莫子偲大篆書,大字跋扈,婉通餘女,娥芳差似之,今皆絕矣。伯元自言手顫己不能書,吳愙齋之流妄作耳。感吾身,及見其興絕,因並論附考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