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濲"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皇朝經世文編
條件: 包含字詞「濲」
Total 1

卷一百十六工政二十二各省水利三

55
江以東有金川派。金溪二源在門化。一出馬金嶺。一出百濟嶺。經嵩陽源合而西流。繞城經鐘山下。東南流。聲口溪入之。龍山溪二源。十二曲流至華埠入之。始容小舟。經常山北。與私溪石硿溪合。謂之三合水。可勝三百斛舟。下流與文溪合。文溪四源。流經江山禮賢鎮。匯為一。合鹿頭染口二溪。經西安溪為西溪。折而北。經溪鳴山下。定陽溪出遂昌。周公源。東北流與之合。亦名東溪。東流為盈川。經龍游為溪。溪南岸。姑蔑故墟也。靈山港出遂昌。合赤真水。東流入之。金村源水出壽昌。南流入之。築溪出松陽大方山。合馬報水。北流入之。過翠花岩下。為團石潭。此衢港也。抵金華有雙溪派。一為東港。一為南港。東港出東陽大盆山。東北流。東白山水入之。安定溪西流入之。迤西橫溪水入之。折而南。荊浦溪入之。合為東陽港。西流抵義烏。魚水出南山。西流入之。龍門山水西流入之。華溪出雲橫山。吳溪出杏溪。合丹溪峴溪。流至黃蒲潭入之。五雲溪合梅溪至成家渡入之。匯於畫塢山下。為畫溪。東陽江之別名也。經金華城南石碕岩下。潛溪出南山。三斷水合梅花溪入之。赤松水出金華山。合徐公湖南流入之。與南港合。南港出縉雲黃碧山。流經永康。花溪出密蒲山。東南流入之。仙溪出馬嶺北谷。南流合義烏蘇溪水入之。北溪出石佛山。南流入之。合南溪為永唐溪。湯溪之秀芝小龍白砂諸溪水。北流入之。合大小銅川。南流經武義。入素溪。出八素山。南流入之。妃水溪北流入之。姬水溪西流入之。遂昌之熟溪。合大妃嶺苦竹溪三斷山白姥溪東南流入之。經金華城下。與東港合。故曰雙溪。西流出五百灘。言水迅駛。挽舟四五百人。此婺港也。婺港西流。衢港東北流。匯於蘭溪。蘭陰山下。水紋如縠。亦曰縠水。三源水上曰鮑源。中曰盛源。下曰繆源。南流入之。驥溪出玉壺山。入石溪。出雞窠岩。龍門水出烏蜀山。俱南流入之。社溪芝溪二水。合為甘溪。至湖步入之。洞溪出洞岩山。西流入之。下流為香溪。東北流與浦陽江合。江水出深裊山。合岩坑山水。貝山步橋水。由現浦入之。私水出天目。伏流一百六十里乃見。東流入之。經觀山下。龜川水入之。蛇浦水曲流入之。橋溪出白石山。東流入之。白麟溪出金芙蓉山。西流入之。義烏酥溪出青潭山。深溪出龍祈山。合於丫口。而北流入之。與富陽江合。又有新安派。新安江源出歙縣。一名青溪。經安南。雲溪合梓桐水。東流入之。清平水合軒駐溪。南流入之。遂安武強溪合靈岩溪。東北流入之。壽昌過浴山。出三泉。一為周溪八艾溪。一為協儒溪。入淤堨溪。一為五里溪入湖神溪。合流至翠口。又合竹溪交溪諸水。入大同溪。東北流入之。經建德東。聖水出烏龍山巔。流為三灣九曲水。秀泉出秀山。流為西溪。過杜橋入之。馬目溪合大小洋溪。又合桐溪北流入之。杜息溪。出雲岫山。東流入之。為胥口江。一名建德江。此歙港也。三港之水。合流而下。為富春江。經嚴陵山七里瀨。新城水由青山潭南流。會葛溪。三源合流。至南新鎮。受分水之禾溪水。東南流。達派溪口。受湘溪水。經縣南為●江。繞百丈山。東流至深浦。入於江。下流經蕭山。西為浙江。一名錢塘江。江中有羅剎石。又名羅剎江。江岸有定山。海潮至山下即回。亦名定山江。又有東白派。山跨三邑。在嵊曰北白。在東陽曰西白。在浦陽曰東白。其水出山之陰。流入諸暨界。分為二。一為上東江。合孝義開化二溪。西北流。會下瀨溪。為洪浦江。一為上西江。亦名豐江。東北流合黃沙溪。至丫港口。合東江流為浣江。經諸暨南。分為下東下西二江。東江受烏石溪高公湖泌湖諸水。西江受五洩溪青山溪紫草溪諸水。合於三港口。經山陰之西江。柯水出柯山。北流入之。余支溪二源。一溫一。為鏡湖別派。鏡湖。古南湖也。周三百五十八里。受山會三十六源之水。流為運河。與西江合。東北流出斗門。達三江閘入海。西北流經蕭山西。潘水入之。西流至臨浦。出西興渡。入錢塘江。由龕赭兩山出子門入於海。此浙西浙東之水合流於江以入海者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