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80729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文獻通考
Total 2

卷120 子部·雜家類四

1
宋敏求撰。敏求有《唐大詔令》,已著錄。是書《文獻通考》凡兩出其名,一入於故事,一入于雜家,今觀所記,雖多述宋代典制,而雜說、雜事亦錯出其間,則究為雜家類也。前有敏求自序,稱熙寧三年予以諫議大夫奉朝請。考《宋史敏求本傳》,熙寧元年以知制誥貶知絳州,即於是歲召還,為諫議大夫王安石惡呂公著,出知潁州。敏求草制忤安石,請解職未聽。會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還詞頭,遂以本官奉朝請。又考《宋史呂公著傳》,公著之罷中丞,正在熙寧三年,蓋即是時。王偁東都事略》謂敏求自絳州遷右諫議大夫,後知制誥,在職六年者,誤也。其序末但稱十一月晦,蓋蒙上熙寧三年之文,然其下卷又有熙寧七年六月十三日之注,豈先為序而後成書,如程伊川《春秋傳》之類歟?
1
宋祁撰。有《益部方物略》,已著錄。其書上卷曰釋俗。中卷曰考訂,多正名物音訓,裨於小學者為多,亦間及文章史事。下卷曰雜說,則欲自為子書,造語奇雋,多似焦贛《易林》、譚峭《化書》,而終以《庭戒》、《治戒》、《左志》、《右銘》。未審為平日預作,為其後人附入也。末有寶慶二年上虞李衎跋,稱其可疑者七事:如以骨朵為胍月乇,不知朵為艿木字之訛;以鮑照作昭為誤,而不知唐避武后之諱;以牛耕始漢趙過,而不知冉耕伯牛,古犁字文亦從牛;以栘為開而反合,而不知為郁李;以臣瓚為於瓚,而不知酈道元水經注》稱薛瓚:以朴無樸音,而祁所預修之《集韻》實有蒲候、匹角二切;以卯本柳字,而不知實古卿字。所摭多中其失。然大致考據精詳,非他說部游談者比。其中如論漢高祖呂後一條,後蘇洵《高祖論》全本之。又如蕭該《漢書音義》為顏師古所未見者,亦賴此書存其略。晁公武讀書志》稱是書每章冠以公曰字,不知何人所編此本無之,或傳刻者所削。《文獻通考》引《中興藝文志》,以是書為紹聖中宋肇次其祖庠之語,與公武說異。馬端臨謂二筆錄卷數相同,祁、庠又兄弟,不能定為一書二書。今考書中稱引莒公者不一,莒公即庠,則此錄為祁明矣。或肇所編又別一書,亦名《筆錄》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