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十三

《卷六十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吳任臣

蘇章梁克貞李守鄘程寶孫德威》

1
蘇章,以牙校事高祖,積功至左右街使。大有初,楚人舉水軍侵封州,章將神弩三千、戰艦百艘往救。既至賀江,章沉鐵絙于水中,為巨輪兩岸,上築堤以隱之。因輕舟迎戰,陽敗而奔。楚人以為怯也,逐之。章舉巨輪挽絙鎻楚舟,楚舟不得進退,用強弩夾江射之,楚人大敗,解圍遁去。高祖改章封州圍練使。章驍勇善戰,而行軍多合古法,遂為一時名將。子五人俱為中郎將,豪俠任氣,當世號「五郎將」云。
2
梁克貞,與章同時用兵,雖不盡善,而勇畧頗亞于章。大有三年,交州亂,高祖命克貞征之,俘其節度使曲承美。已又入占城,取寶貨而回。由是南蠻大恐,讋服兵威,實克貞力也。時共事者為李守鄘,功亦與克貞埒。
3
程寶,不知其所自起。高祖時,官承旨。大有四年,楊廷藝圍交州,寶將兵往援,未至而城已陷,遂攻廷藝于交州,寶竟以戰敗死。
4
孫德威,勇敢有氣力,數從高祖征伐戰鬭,常冠軍。大有九年,將兵侵楚蒙、桂二州。已而為楚文昭王所逼,遂自蒙州引還。後數年卒。
5
論曰:蘇、梁、李三將,皆嶺表之虎臣也。斬將搴旗,章功為最,克貞、守鄘次之;若寶與德威,或死或走,雖未竟厥用,而輿尸左次,要豈盡戰之罪哉!

王宏梁嵩王詡張瀛》

1
王宏,□□人。少穎異,能工詩賦。乾亨時,由進士官翰林學士承旨,珥筆左右,甚被親信。會白虹化為白龍,見三清殿。宏為白虹化白龍賦上之,文采鉅麗,辭旨暢洽。高祖悅,改元白龍,深加欣賞。已又撰昭陽殿賦,亦見稱于時。
2
梁嵩,潯州平南人。白龍元年,舉進士第一,仕至翰林學士。見時多虐政,乞歸養母,因獻倚門望子賦以見志。高祖憐之,聽其去,錫賚皆卻不受,請蠲本州一歲丁賦,從之。及殁,州人感德,歲祀不絶。或云嵩常乘白馬遊東壕墟,過渡,溺水死,至今有白馬廟,其遺蹟云。
3
王詡,一作翃。南海人也。及高祖改縣名,遂為咸寧人。乾亨初舉進士,拜中書舍人。會白龍見南宫,詡進白龍頌,文采斐然。大有七年昭陽殿成,詡又著昭陽殿賦上之,其序曰:皇帝基構乾坤,十有八歲矣。甲午春,始作兹殿云云。詞多散失,不録。是時獻賦者數十百人,稱詡為第一。每賜予稍緩,詡必揚言曰:「吾賦字字作金聲,何受賜之晚也!」其自負如此。
4
張瀛,□□人。父碧,雅有詩名。瀛能世其學,累官至曹郎。常為長歌贈琴棋僧,同列稱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何瑱劉瑭何詞李紓鄭翺》

1
何瑱,仕高祖為左僕射。有容觀姿貌,饒文采。大有初,吴越武肅王薨,瑱承命致祭于吳越,言論舉止大得嗣王心,高祖深喜之。
2
劉瑭,乾亨時官客省使。高祖既自立為帝,命瑭聘于吳,以卽位告,且勸吳王隆演稱皇帝。未幾,自江南歸復命,不知所終。
3
何詞,累官至宮苑使。唐莊宗滅梁,高祖聞之懼,遣詞覘中朝強弱,稱大漢國主致書大唐皇帝,頗講鈞禮,不為屈。詞還,言:「唐主驕淫無政,不足畏也。行且亂矣,惡能及遠乎?」高祖自是不復通中國。踰年,莊宗被弑,人皆多詞有先知之哲。
4
李紓,大有時為諫議大夫。雅有風采,文辭占對,觀者傾竦。會宰相趙光裔言楚本昏姻之國,不可忘舊好;且薦紓有才,可將使命。于是遣紓將命于楚。楚文昭王見紓,大喜,深加款渥,隨遣使報聘,以復二國之好。是役也,睦鄰封,續舊姻,寧邊鄙,弭敵兵,謀出光裔,而紓實有以成之。
5
鄭翺,□□人。累官至都官郎中。大有中,高祖與江南和好,使問不絶。是時,南唐烈祖以誕生日為仁壽節,遂遣翺銜命往賀。逾年歸,終于其職。
6
論曰:講信修睦,以通鄰好,端惟使臣是賴。凡此諸臣,皆翩翩皇華之選也。康陵之時,行李往來,常勤聘問,區區嶺外,晏然小安,夫亦藉行人力邪?

侯融蕭益王翷》

1
侯融,□□人。事高祖,官著作佐郎。為人慷慨喜直言。高祖初年,數窮兵黷武,以征伐為事,融因乘間勸其弭兵息民,用安南土,高祖稍稍從之。已而交州之亂,交王弘操死焉。高祖以國兵不振,實融去兵之言所致,時融已死數年矣,于是追咎融,剖棺以暴其尸。
2
蕭益,故唐相倣之孫也。大有初,累官崇文使。時交州亂,皎公羡與吳權相攻,高祖欲乘其亂取之。命子弘操為交王,將兵救公羡。益曰:「吴權桀黠,誠未可輕。今霖雨積旬,海道險遠,大軍當持重,多用鄉導,然後可進,否則兵未戢也。」高祖不聽,弘操果敗死。未幾,高祖病革,與右僕射王翷謀出秦、晉二王于外,而立第五子弘昌。制命將行矣,會益入問疾,高祖告之故,益諫曰:「立嫡以長,違之必亂。少者若立,禍自此始。」由是殤帝卒得立。
3
王翷,大有末積官至右僕射、兼西院御史。高祖疾篤,時以越王弘昌賢,欲踰次立之,謀于翷。翷為高祖畫策,謂:「當出秦王鎮邕州,晉王鎮容州,因立越王為太子。此萬全計也。」秦王乃殤帝,晉王卽中宗是也。已而,蕭益力止之,事遂不行。中宗時,進左僕射。乾和三年,追翷廢長立少之罪,出為英州刺史。尋賜死于道。
4
論曰:論者謂越王有賢行,而殤帝、中宗皆淫暴主,假王翷之計得行,未必非國福。然立嫡以長,大居正之義也,益之持議,要不可易矣。侯融力勸弭兵,乾亨之際切中機宜,固與蕭俛汰兵有殊焉。橫遭斲棺,其亦遇人不淑乎?

蕭規孫惠滕紹英萬景忻》

1
蕭規,未詳何郡縣人。光天元年,規奉殤帝命告哀于南唐。後事闕。
2
孫惠,事高祖父子,為法物使。光天元年,繼蕭規告卽位于金陵,大得使臣體,時人稱其才。
3
滕紹英,□□人。時南唐烈祖仁壽節,高祖輙遣使往賀,歲以為常。殤帝嗣位,擇使臣修故事,朝臣咸薦紹英有專對才,紹英遂將命以往。
4
萬景忻,少以驍勇為牙校。大有時,積功至指揮使。殤帝初立,循州賊張遇賢作亂,殤帝命越王弘昌、循王弘杲征之。師敗績,二王困圍中,不得出。時景忻隸王戲下,在行間,與指揮使陳道庠挾持弓弩,馳馬畧陳力救,二王得免。應乾元年,景忻復敗遇賢於循州,遇賢遂踰嶺而北,不復還。循州之平,景忻功為第一。
URN: ctp:ws3389197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