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十二

《卷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吳文正集》巻十
3
元 吳澄 撰
4
5
回劉參政書。
6
㳟惟國家興賢興能,將與共治,此誠重事閤下,以中朝名臣,出膺保釐分正之寄,欽承明詔,唯謹謂考言校藝,不可輕卑其人,而當慎擇,誤於聼聞,下逮老拙,治書奉幣,輝賁林藪,非所宜䝉者,澄雖散材,靡用於世,然苟有寸長可以自獻,則必持以報上,不敢靳愛。延祐初科,再科省府,以閱巻之責,見諉當時,聞命就道,畧無辭避,今相去十有餘年,年齒加多,耳目心思,種種不及於昔,而又自六月中旬一病,殊劇踰月,猶不脫體,是以願趨侍相公而不能也,事與心違,自增慨嘆而巳讐,言不足以報先施,同堂諸相公,聚㑹間為白,區區之忱,幸甚!北望泰階,晨夕色齊,不勝耿耿,仰瞻之至,不宣備與曹伯明書。
7
別教三年,無問訊便,中間於旴江㑹仲堅主簿,得聞動履之,適私以為喜,數千里相望,何由靣覿罄竭所懷?諸郎為學想日有進益,兹因親友袁主,一行附此,以叙眷眷之𠂻善之學士,不果別紙㑹次,幸及澄名,言不盡意,惟祈保重。不宣」。
8
復榖總管書。
9
澄家在撫之支,邑去旴境,宻邇前後賢侯善政,接于耳目,見聞者非一,相公下車以來,聲譽旁逹,恨未識靣,忽辱貽書,展誦驚喜,治績之暇,留意憲章文物,此豈俗吏所能,通典一書,厯代禮樂刑政之大槩,備具改鋟,善本甚幸,但更湏妙選通儒,詳定校正,庻與他處所有不同,承索序引,老拙荒蕪,立言奚足為重,盛意不敢,虛如命撰,至託直學,轉徹左右。竊惟相公刋書,老夫作序,皆職分所宜,豈當受禮篚幣之貺?謹用巻還就,以為賞賚,工人之助,與巳拜賜均也。病中答書,草畧多愧,良覿未期,冀保愛以迓天渥,不具。
10
復趙亷使書。
11
澄自京還家,荏苒八年矣,老病浸加,臥不離床,坐不出戸者連月,去秋去冬長子一房,洊罹喪婦喪孫之禍,而同居各房,又喪一孫婦,異居至親,又喪一妹一弟,半載之間,凡五喪,朝暮戚戚,今嵗五月以後,就飬於少子,客寓郡城,炎暑中得所恵翰教,悠然動久別之悲,先府君潛徳弗耀,有子顯聞于時,固應不朽,過䝉不鄙,欲取蕪陋之文,以示永逺,無乃左計乎?不敢逆孝子追慕之情,黽勉奉命,其何足以稱塞憂患之餘筆,硯荒廢報,先施不謹,三藥之珍,二墨之寳,承貺就此,聲謝合并,末由遙祝,厚加保愛,前膺大用,不具備。
12
復王總管書。
13
徃嵗相公任江西理問時,竊聞大名,愧不及識,陳山長至,特辱惠翰,錦繡駢儷之辭,筐篚表裏之贄,璀璨于前,自揆何以當此哉?相公民政之餘,扶植儒教,學院之營造俗吏,視為不急者,公汲汲焉,惟恐後見趣之過人逺矣!有是偉績,固宜有雄文記,其實但老病昏耗,不足以承隆,委彊顔為之,聊以塞命焉!爾先相公盛徳,尤未易以形容力辭,則拂孝子慈孫之意,故亦不掩其蕪陋而具藁以達垂覽,幸甚相望,三千里外,末由晤對,惟相冀保重進迓,殊渥不具。
14
與子昻書。
15
自離金陵後,相去隔逺,問訊浸踈,緬惟水晶照徹,心跡䨇清,履候多福,廬陵二劉兄,白屋好脩,篤志文學,與劉湏溪諸子遊處,求鄙文,碣其父之墓,然吾文豈可傳者?當藉羲獻之字以傳為是有,請尚冀憐孝子慈孫之心,特賜揮洒,幸甚!未期㑹晤,願安眠食,以答昭代,特異之眷不備」。
16
與李伯瞻學士書。
17
澄日與深山之木石,俱而病魔,相尋坐臥之時,多行立之時,少遙睇舊知於數百里外,欲一見而無由,恭惟西雨南雲,晨夕佳趨,何時得分半席乎?里中士吳尚伯達,有行有文,數嵗留敝舎,教諸孫穉,兹造洪府,慕望玉堂耆彥,願覿丰儀,不敢冐昧,而前求羽言,為之介䝉,與其進幸,甚未合并間,冀保愛,以迓殊渥,病中不能秉筆,命兒曹代書上,干照亮不具。
18
答胡主簿書。
19
澄異時道經南劍,訪延平李先生遺事,徃徃得文字所不載,世人所未聞者,至于今欣欣焉不忘新安朱子,父母邦也,百餘年間,君子之澤未斬,或識其大,或志其小應有足徵之文獻,嘗欲一至省想流風以起,予高山景行之思而未能也,足下顯揚世羙,創建家塾,逺惠書札,陳誼甚高,此區區之所樂聞,然近年所在增置書院不一,初若可嘉,要其成績,卒無可紀,虛設其名而巳,足下其與敬教授,詳慮審處,延禮名儒,招集俊士,精勤修習于其中,真實用功,俾數年之後,果有明經者出踐,今所言償,今所志是乃無黍於先師,有光於先世,而亦區區之所願見也。記文就附汪,簿遣逹,謹此謝來施之辱,所期於後,非止如今,足下其留意不具。
20
復崇仁申縣尹書。
21
澄跧伏山中,未能再造琴堂,下忽承教墨,備見愛民憂旱之誠心,然縣宰為百里諸侯諸侯所當祭者,境內山川,先儒嘗論禱雨之事,其言曰: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今都不理㑹,卻去土木人身上討,雨土木人身上,果有雨乎?世俗之敝,政在乎此,至若道流建醮,此乃前代亡國君臣作此兒戱之舉,䙝凟甚矣!循習至今不改,良可歎恨,青詞之類,皆矯巫僣亂之辭,適足以獲罪於天耳,豈足以感格哉?若欲致禱,當用祭文,禱于山川之神,罪巳哀籲,庻乎其可!今錄《去韓昌黎袁州禱雨謝雨》文三篇為格式,宰公所惠,書辭甚佳,祭文亦不過如此而巳。張令史能言宰公所見與鄙見畧同,謹此以復來施,伏惟照察」。
22
答解推官書。
23
澄去冬舟過西津,臥病不能入城,造謁良用,慊慊日來。舊病稍減,彊勉到邑引領東望,百里,殊劇。懷仰忽承貽問,矜憐老拙,特有嘉果之貺,受之銘感。謹先此申謝即辰,四郊時雨,三市春風,諒惟公務從容,履候安適,末由靣對,尚祈葆衛前,膺不次之擢不具。
24
與元復初書。
25
自去年九月離儀真後,問訊三四,而未知達與否。雪樓之趨京也,亦有數字託其客,轉致即辰,冬日可愛。㳟惟政事之暇,文章之娛,義理之樂,悠然自得,誰與共之?澄自素如昨來春,將為名山之遊,不知何時可以胥㑹袁主,一異姓兄弟也,偕其友觀國之光,因之●起居,相望遼隔,敢祈保重,以迓殊渥,不具。
26
與崔縣尹書。
27
學者吳景尹,淳謹畏法,勤學能文,館寓逺方,於其來歸,乆仰名徳,介造庭下,予進是幸。
28
答吳凌雲書
29
未獲識靣,倐厪惠書,辭甚高而問甚㳟,展玩起敬,知為當今英才詩賦雜著等作,穎然出羣,文不患不工,機不患不熟。雖然,進未巳也。本之經證之史,參之諸子,充其識,充其學。廬陵又一歐陽子矣,年少力彊,為之不難,後生可畏,勉之!勉之!不宣。
30
復顔可逺書。
31
澄雖未獲識靣,康兄來叩其底裏,一則曰顔先生之教,二則曰顔先生之教,於是因其徒而知其師,砉承貽翰,辭義高逺,益信所聞,士之自修者,為巳之外,任其自然而巳,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子弟從之則孝弟忠信,士之用功於人在此,然其一可期其一不可期,吾惟勉盡於其所可期而不希,覬於其所不可,期吾之心所以泰然無事而常樂也,世俗之榮辱,曾何足為吾之輕重哉?足下之文,暢達可窺,大郡歐陽子之門,末由聚㑹,相與細論,且此復先施之辱病,餘弗克,自書,諒察幸甚!不具答曾巽初書。
32
夏間辱枉,顧山中草木,至今衣被餘光,窮鄉寂寞,弗克少淹,騶從別去,黯然繼厪,貺禮非所宜䝉感愧,何極即辰?秋暑尚熾,諒維凝神定,慮一靜,可以敵炎敲,清風穆如也。承不鄙斥,令撰記序,今錄去呈以過目。是幸外一二未下筆者,輙陳卑見,言其所以非怠於報命,君其鑒裁之擬。一觀書院規制私務,縈絆欲出,未能俟稍暇即當至彼來期以前,不煩伺候,未㑹晤間,祈保重以迓殊渥不具。
33
與夏紫清真人書。
34
澄留京師三年,相與真若符契,每恨俗塵障,隔弗少得,從容劇論,別去各天,一方晨夕,延佇逺想,䂥表玉中,道體安適?自謙使還,謾寄字以●,何似甚時㑹晤,既所慾言,不具。
35
與虞邵菴書。
36
澄頓首再拜學士,相公伯生足下澄老病,侵加匪藥可治,惟習忘以勝之耳!過客多不及見,宜春夏判官,再舉登科,考滿赴部,欲造庭下,懼姓名不能自通,是以輙為之請,人才難得,舉子中有如斯人表表穎出者也,儻被容接逺方下士之榮,何如哉?病體作字,疏率照察幸甚,復栁道傳提舉書。
37
客嵗七月後,一病數月冬仲,始漸輕減,嵗晩微進,今春人日,又作熊太古來,適遇病中不能出,見至床前奉示,教帖披翫,一再沉痾,頓覺減半,文星照耀,吾野斗牛為之增輝,朝家促還伊邇,雖欲更借以私江右之士,而不可惟劇慕戀,力疾拈筆復先施,殊愧厓畧,惟茂對穠郁之景滿懐,皆春以迓,天渥不具。
38
回忽都篤魯彌實承㫖書。
39
澄頓首再拜承㫖:「相公執事澄三嵗得託末僚,席庇不淺,別來末由,申●起居,先辱惠翰,仰見篤愛不忘之盛心,澄去臘抵家閒居,幸無他苦,公朝厚恩,賜以禮幣,但老病非才,愧無寸勞,曾不能畧効忠力於國而受錫賚,於義不當也。謹巳奉表闕庭,呈覆省府,懇辭倘㑹當朝,諸公望助一語,俾得從請為幸,且承寄貺紋綾,領外榮感,無以為報,𠂻懷慊然,弗克周悉,尚容嗣狀,惟冀保嗇,以膺大用,不具」。
40
回散散學士書。
41
澄聫車二,年餘如日,近良玉,見其為貴老病侵,加不能乆作京華之客,逺餞于郊,情誼厚甚,別來倐改嵗矣,劉自謙來辱語,教字披讀,有如晤對,喜懌何極,學士質美而學不倦,僕雖衰耗,亦頼以自勵焉,諸書雖間有鄙見,未有學徒抄出,俟有錄本,續當寄呈,未期合,并願保重,以迓殊渥,不具。
42
回王儀伯學士書
43
澄自別後病體甚不安帖,以此闕於問訊,䝉索齋記,亦不果作,去臘抵家始得驗,方合藥畧加調攝,自謙春季來至山間,袖出翰教,得之喜懌齋記,就便附納,諒惟侍養優游,尚友聖賢於千載之上,此至樂也,但未易與人言爾,末由合并惟冀,以乆大徳業,自任幸甚!不具回曹子貞尚書書。
44
澄於別後嘗一附書巳逹,未逹不可知也,自謙來辱惠,教字把翫,喜如靣覿,澄老病無用於時,尸位竊祿,內省巳劇,羞愧退後,又荷朝廷厚恩,此雖聖君賢相之大徳,然揆之分義,非所敢當,是以拜表闕庭,具呈政府,致懇辭之誠,子貞相知之,深望於當路一語,儻得勉從區區所請,則此心安矣!表藁及呈省公文抄錄,見至幸一過,目為澄審處之,自謙行急奉答,先施不詳,必䝉鏡燭,不待覼縷也,願言保重,以稱大用。
45
與許左丞書。
46
㳟惟先文,正吾道之宗,家學淵源,今獲展布,逺方賤士,亦復竊被餘光,至幸至幸,澄尸位三年,多厪鉅公過愛,惜年齒逾邁,疾病侵加,雖欲乆客京華,而莫可還家治藥,扶護衰齡,庻或緩死,以觀太平未去之先,荷政府勉留巳去之後,荷公朝錫,予比聖天子、賢宰相,衆大臣,優老禮賢之大徳,施非其人,豈所敢當?澄既非勲舊,又無勞績,一旦濫叨重賜,為之慙怍,驚悸是用,攄誠懇辭,伏惟寅㳟同恊,肯為轉旋,使澄於心,得安致免,踰分愆義,榮莫大焉!相公以先文正之心為心,而澄亦願以先文正之學為學辭,受貴乎得其宜,庸敢奉白區區之私,切冀垂察,相望遙逺,惟為國愛重,是祈不兌,與高堯臣、侍御史書。
47
澄去嵗秋歸,舟及廣陵,巳聞美除王陽得位貢禹,能不喜乎?士患不見用用,則必行所學,因時度宜稍異於衆,乃同志相望,澄服藥扶衰,幸免他苦,忽䝉公朝賜賚,非逺臣賤士所宜得,是以懇辭當路諸公,儻或胥重旁助一言,俾遂吾意為佳,便風草草,附字不能詳也,愛重幸甚!
48
回吳宗師書。
49
去秋都門之外辱,早出逺餞,極感盛心,而為政府,諸公所留滯,縁此遲遲,深以不得靣別為慊,自謙南來,辱惠教,墨讀之儼如親覿老病,席庇晨夕,粗遣公朝,厚禮賁于丘園,然既非勲舊,又無勞績,受之於義未安,是用懇辭宗師知我者,諸公㑹次,傍助一言,得如吾意,則幸矣!未期盍簮祈為道,保重不具。
50
與王參議繼學書。
51
澄老病不堪久客,去秋將歸辱在廷,諸公枉問,且勉其留此意甚厚,歸舟,幸得善達山中,尋藥褁,以扶衰憊,天使忽臨頒下,公朝錫賚之禮,此施之於勲,閱世家者,豈疎逺賤,臣所宜得,驚悸不寜,再三揆分度義,非所敢受,是用懇辭,切惟疇昔先承㫖,相公愛念不薄,於今參議,沗為世契,必能諒區區之𠂻,而幹旋之所貴乎?士者辭受得宜也,幸鑒裁焉!邱參議:相公同協之際,干道澄名,朔南遼隔,敢冀保重以承,殊渥不具。
52
吳文正集》巻十二
URN: ctp:ws36437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