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法軍侵台檔案

《法軍侵台檔案》[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在案。會銜電奏、電信非臣衙門主稿,未經開列外,茲將本年六月分歷奉電旨並電奏、電信分繕清折,咨呈軍機處、總理衙門查核。如間有字義舛誤,即咨照更正。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奏。
2 照錄清折
3 謹將光緒十一年六月分歷次與鈞處來往電信匯繕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4 六月十四日,接北洋轉電十三日鈞處來電:『巴使函稱:澎湖已退兵;究於何日退盡?希電詢閩省即複雲。鴻』。
5 六月初六日,發電鈞處:『廈門道稟:「呂宋人開賭拒捕,槍斃一勇、傷數勇;洋人亦有傷者,或無大礙。洋人積慣開賭,各國領事、稅司皆知。此次私藏軍器拒捕斃勇,妄報毀搶;現聞自知理屈,已催其交凶律辦」等語。案由領事電京。用特布陳。浚。魚』。
6 十三日,發電鈞處:『頃接廈門來電云:「昨一法船駛廈裝煤,言今申刻開往上海。據雲澎湖法船今日盡數往香、廈、津、滬、日本等處游歷,利士卑士船亦往滬、津一帶。日前先托洋關船往探,尚未回廈」。棠、浚轉電。元』。
7 十四日,發電鈞處:『頃接廈門探報:澎湖法船昨日已刻盡數開去。浚。寒』。
8 謹將光緒十一年六月分欽奉電旨繕具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9 六月二十日,接鈞處來電:『本日奉旨:「卞寶第奏請飭催藩司赴任等語;龔易圖現在是否在粵抑已回籍?著張之洞、楊昌浚查明,傳知該員迅速起程,乘坐輪船即赴湖南藩司本任,暫緩來京陛見。欽此」。號』。
10 謹將光緒十一年六月分歷次電奏原文匯繕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11 六月二十一日,發電鈞處:『號電敬悉。龔藩司未曾回閩。祈代奏。。馬』。
12
13 二十一日,發電鈞處:『各國領事屢請開通福州堵口,現在基、澎法船退盡,遵前奉鈞電即開堵口。但水雷起盡需時,現定二十一日興辦。乞代奏聞。棠、善、浚。馬』。
14 二十八日,〔發電〕鈞處:『調閩藩司張夢元,應請旨飭催迅速到任。祈代奏。昌、浚。勘』。
15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五一三二三五頁
16 閩浙總督楊昌浚咨呈七月分電旨並電奏清折大學士左宗棠因病出缺
17 九月二十八日一一、四,閩浙總督楊昌浚交稱:
18 於光緒十一年八月十七日,附片具奏「本年七月分歷奉電旨並電奏錄折分咨」一片。相應抄錄片奏稿並錄具清折二扣,備文咨呈。為此咨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謹請查照核辦施行。
19 照錄奏稿
20 再,臣欽奉電旨並電奏、電信按月分繕清折,徑行咨呈軍機處、總理衙門查核,已送至本年六月底止在案。茲查七月分並無電信,謹將電旨、電奏分繕清折,咨呈軍機處、總理衙門察核。如間有字義舛誤,即咨照更正。至會銜電奏非臣衙門主稿者,未經開列。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奏。
21 謹將光緒十一年七月分欽奉電旨繕具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22 七月二十九日,接鈞處來電:『本日奉旨:「據李鴻章電稱:左宗棠因病出缺;覽奏,殊深悼惜。所有該大學士身後一切事宜,著楊昌浚妥為照料;並著趕緊馳奏,候旨施恩。欽此」。勘』。
23 謹將光緒十一年七月分歷次電奏原文匯繕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24 七月二十六日,發電鈞處:『左中堂自奉旨恩准回籍養病,非常感激。正料理一切,克日起程;乃病勢忽增,十分危篤,恐遂不起。合先電達,祈代奏聞。善、浚。宥』。
25 二十七日,發電鈞處:『左相病狀,昨已電達;諒蒙轉奏。不意昨夜十二點鐘三刻,即行身故。其關防先已交存督署,容派員恭繳。除具奏並代遞遺折外,合先電知。仍祈代奏。善、浚。感』。
26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六四三二五六頁
27 軍機處交出劉銘傳請獎法船犯期間滬尾基隆兩關出力洋員
28 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軍機處交出劉銘傳抄片稱:
29 再,上年法船窺犯滬尾,李彤恩始議填塞海口,各洋商以秋茶上市,恫喝阻撓;經淡水關稅務司法來格諭以利害,多方開導,始得沉船封塞,並羈糜引港洋人弗為法人勾引。八月十四日,法船開炮攻擊炮台;法來格幫同防禦,即炮彈所及,亦不畏避。本年春間,複籌商轟擊法國鐵甲兵船;雖因攻具未齊難以下手,其急公助順之忱實堪嘉尚。又,基隆海關幫辦洋人鮑郎樂,於上年六月法船初犯基隆,經總兵曹志忠邀請與法提督李士卑士辯論數四,見勢不能下,密告曹志忠豫備戰事。嗣後基隆退守,洋關門前堆積煤炭十餘萬擔;鮑郎樂設法保護,絲毫未失。嗣回滬尾,複同法來格贊助防務;相度地勢,安設炮位:均屬異常出力,不無微勞足錄。據台北通商委員兼管滬尾關稅務協領兜欽等稟請奏獎前來,臣覆查無異。合無仰懇天恩,將法來格賞給三等寶星、鮑郎樂傳旨飭總稅務司嘉獎,以昭激勸而示鼓勵;出自高厚鴻慈。謹附片具陳,伏乞聖鑒訓示。
30 再,臣因洋員獎敘,台灣查無辦過成案,先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往返商議;是以具奏稍遲。合並陳明。謹奏。
31 光緒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衙門知道。欽此』。
32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九三三二九一頁
33 軍機處交出劉銘傳請獎戰事出力練董陳雲林等二人
34 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軍機處交出劉銘傳抄片稱:
35 再,上年九、十月間,法兵屢次攻犯基隆西路之三角嶺要隘,均經深澳坑練董揀選教諭陳雲林、廩生陳植祺等備資募勇,會同大武崙練董劉清河帶勇擊退,斃寇多名。今春大水窟一帶營隘退守,三角嶺依舊固守,屹然未動,屢著戰功。前單請獎各鄉在事出力練董,因陳雲林等銜名開報來遲,未及列保;核其勞績,實系屢次接仗獲勝立功。除劉清河已經列單保獎外,合無仰懇天恩,俯准將陳雲林以知縣歸部選用、陳植祺以訓導歸部即選,以昭激勸;出自鴻慈。謹附片具陳,伏乞聖鑒。謹奏。
36 光緒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軍機處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
37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九四三二九二頁
38 福建巡撫劉銘傳咨請頒獎勵洋員寶星式樣
39 十一月初一日一二、六,福建巡撫劉銘傳文稱:
40 光緒十一年十月初六日在台北行營附片具奏「滬尾關稅務司法來格、洋關幫辦鮑郎樂襄辦防務始終出力,請旨獎勵」一片,將來如蒙俞允,應請貴衙門查照成案填給寶星執照,並將等第式樣開明頒示,以便依式制造給領。相應抄稿咨呈。為此咨呈貴衙門,謹請查照施行。
41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九八三二九五頁
42 總稅務司赫德函覆閩省所題洋員鮑琅樂與保奏者實系一人
43 十一月初四日一二、九,總稅務司赫德函稱:
44 奉到十一月初三日鈞函,以貴衙門前經知照,由南、北洋大臣保奏賞給基隆四等幫辦鮑琅樂三等寶星;近又接福建文件,內有基隆海關幫辦鮑琅樂是否即系一人?飭為查複等因。總稅務司查福建文件,雖未經目睹為何如語意,而鮑琅樂之名各海關內卻未見另有其人。況幫辦鮑琅樂在台奉委一切,均稱得力;劉撫軍及在台各憲頗為賞識。想福建文內所題及者,必系其人。惟該員現在並未在台;因其地瘴而病,已調赴山海關,派為該關幫辦,亦藉資調養之意耳。
45 專此怖複,須頌升祉。
46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八九九三二九五頁
47 軍機處交出楊昌浚南洋墊款購金濟台懇准由閩省借款內提支歸還抄片
48 十一月初九日一二、一四,軍機處交出楊昌浚抄片稱:
49 再,查上年十月間台防萬緊,餉難運濟;經撫臣劉銘傳電飭蘇松太道邵友濂購金運台濟餉,由南洋大臣曾國荃電商總理衙門電複:『台餉變金是否相宜?總期速到濟用,轉飭酌辦』等因。即經曾國荃飭據邵友濂就滬購換赤金二千四百九十七兩四錢二分,〔於〕十一月初二日由輪船運解台北交收清楚。計金價庫平銀四萬六千三百二十四兩八厘四毫九絲一忽,系挪動庫存出使經費墊付。現准劉銘傳咨臣飭局解還歸款,行據福建善後局司道詳稱:『因值遣撤防營,清給欠餉;委實力難兼籌。而蘇省墊款購金先濟台防之急,原挪出使經費,亟待歸還,亦未便稍事懸欠;所有前項金價,請在借存洋款內照數提支匯解清款,歸入台灣防餉列收造報』。具詳請奏前來,臣查系實情。相應籲懇天恩,俯准照數支給,以清款項。除分咨查照外,謹附片陳奏,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50 光緒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衙門知道。欽此』。
51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三三三○一頁
52 奏明劉銘傳請獎洋員法來格等因與南北洋大臣所請重複應毋庸議片
53 十一月初十日一二、一五,本衙門奏片稱:
54 再,十月二十六日,准軍機處抄交劉銘傳片奏:『淡水關稅務司法來格上年在滬尾幫同防禦,又基隆海關幫辦洋人鮑郎樂在基隆贊助防務,懇恩將法來格賞給三等寶星、鮑郎樂傳旨飭知總理衙門轉飭總稅務司嘉獎』;奉旨:『著照所請。該衙門知道。欽此』。臣衙門查本年八月間准軍機處抄出南洋大臣曾國荃會同北洋大臣李鴻章援案開單請獎經徵洋稅出力各關稅務司折內聲明:『該稅司等上年各口籌防相助為理,奮勉從公;請將法來格賞給三品銜三等第一寶星、鮑琅樂賞給三等第三寶星』;奉旨:『著照所請。該衙門知道。欽此』。遵於九月十一日由臣衙門恭錄諭旨,札行總稅務司赫德轉飭欽遵在案。臣等查劉銘傳所請獎賞之法來格、鮑郎樂,與南、北洋大臣會請獎勵之案系屬一事。惟鮑郎樂與鮑琅樂之名稍有歧異,當經臣衙門查詢總稅務司赫德;據稱即系其人。是法來格、鮑琅樂已經南、北洋大臣會奏請獎,此次劉銘傳奏請賞給寶星嘉獎之處,系屬重複,應毋庸議。合並附片具奏。
55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五三三○三頁
56 咨行台灣巡撫劉銘傳請獎洋員法來格等已奏明免議
57 十一月十二月一二、一七,行台灣巡撫劉銘傳文稱:
58 准軍機處抄交貴撫奏「請恩賞洋人法來格三等寶星並嘉獎鮑郎樂」一折,光緒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奉旨:『著照所請。該衙門知道。欽此』。查法來格等先經南、北洋大臣請獎在案,本衙門已於十一月初十日奏明;奉旨:『知道了。欽此』。相應恭錄諭旨、照抄原奏,咨行貴撫欽遵查照可也。
59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六三三○四頁
60 戶部咨行南洋墊款購金濟台奉旨准於閩省借款內提支歸還
61 十一月二十七日一八八六、一、一,戶部文稱:
62 福建司案呈軍機處交出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楊昌浚奏「上年台防萬緊,電飭蘇松太道購金運台濟餉所需價銀,善後局力難兼籌,請在借存洋款內照數撥支匯解清款」附片一件,光緒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衙知道。欽此』。欽遵交出到部。相應恭錄諭旨咨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可也。
63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一五三三一○頁
64 閩浙總督楊昌浚咨呈八月分電旨並電奏清折
65 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八八六、一、二,閩浙總督楊昌浚文稱:
66 光緒十一年九月二十日,附片具奏「本年八月分歷奉電旨並電奏錄折分咨」一片。相應抄錄片奏稿並錄具清折二扣,備文咨呈。為此咨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謹請察照核辦施行。
67 照錄片稿
68 再,臣歷次欽奉電旨並電奏、電信,按月分繕清折咨呈軍機處、總理衙門查核,已送至本年七月底止在案。茲查八月分並無總署往來電信,惟欽奉電旨一道、電奏二次;謹繕具清折,徑呈軍機處、總理衙門察核。如間有字義舛誤,即咨照更正。理合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奏。
69 照錄清折
70 謹將光緒十一年八月分欽奉電旨繕具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71 八月初五日,接鈞處來電:『本日奉旨:「楊昌浚電稱:楊岳斌乾軍十二營應找餉項、行糧十餘萬兩等語;即著核明確數,准其於洋款內撥給。欽此」。歌』。
72 謹將光緒十一年八月分歷次電奏原文匯繕清折,敬呈鑒核。計開:
73 八月初四日發電,鈞處鑒:『楊厚帥乾軍十二營奉准遣撤,應找餉項、行糧即須截清給領,以便分乘輪船,由鄂回湘;約計共應銀十餘萬兩。祈代為請旨,准在洋款內撥給是禱。浚叩。支』。
74 二十四日發電,鈞處鑒:『密。大學士左因病出缺,業經馳奏;身後一切,昌浚遵旨妥為照料。頃據其子泣稱:閩省秋氣甚燥,靈柩似難久停;且聞生母在籍患病,擬擇期廿八日扶櫬航海回籍,昌浚派船護送。請先代奏。昌浚叩。敬』。
75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二○三三一三頁
76 閩浙總督楊昌浚咨陳南洋墊款購金濟台請准由閩省借款提支歸還
77 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八八六、一、二),間浙總督楊昌浚文稱:
78 竊照上年十月間台防萬緊,餉難運濟;經爵撫部院劉銘傳電飭蘇松太道邵友濂購金運台濟餉,由南洋大臣曾國荃電商總理衙門電複:『台餉變金是否相宜?總期速到濟用,轉飭酌辦』等因。即經南洋大臣曾國荃飭據邵友濂就滬購換赤金二千四百九十七兩四錢二分,於十一月初二日由輪船運解台北交收清楚。計金價庫平銀四萬六千三百二十四兩八厘四毫九絲一忽,系挪動庫存出使經費墊付。現准爵撫部院劉銘傳咨請飭局解還歸款,行據福建善後局司道詳稱:『因值遣撤防營,清給欠餉,委實力難兼籌。而蘇省墊款購金先濟台防之急,原挪出使經費,亟待歸還,亦未便稍事懸欠;所有前項金價,請在借存洋款內照數提支,匯解清款,歸入台灣防餉列收造報』。具詳請奏前來,查系實情。除附片奏懇天恩俯准照數支給以清款項外,相應咨呈。為此咨呈總理衙門,謹請察核施行。
79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二二三三一五頁
80 咨行南洋大臣曾國荃頒給華商寶星執照
81 十二月初六日一八八六、一、一○,行南洋大臣曾國荃文稱:
82 光緒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准貴大臣咨稱:『蘇松太道詳據瑞典、挪威國總領事李格憲照稱:本國「威利」商輪船主戴葉生運銘、盛兩軍勇械,奉旨著賞二等第一寶星以示優獎,欽此;由江海關道照式制就,轉給該船主祗領,咨請頒給執照以昭核實』等因前來。相應繕給執照一紙並頒發寶星絛帶式樣各一冊,咨行貴大臣查收轉給祗領可也。
83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二七三三一九頁
84 台灣巡撫劉銘傳函陳滬尾關稅務司請獎事
85 十二月初六日一八八六、一、一○,台灣巡撫劉銘傳函稱:
86 昨奉賜函,以滬尾關稅務司法來格等助防出力請獎一事,仰承教誨,欽感莫名。現已遵示附片具奏,咨呈鈞鑒。銘傳忝領台疆,材輇任重,事多興創。如理棼絲,愧樹建之無方;虛拋駒隙,際桃符之再換。遙頌鴻厘,肅修丹柬;恭賀年禧,虔請鈞安。伏維霽鑒!
87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二八三三一九頁
88 ●法軍侵台檔
89 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
90 台灣巡撫劉銘傳咨報台北府淡水縣屬英教堂被匪搶毀查明償給
91 南洋大臣曾國荃咨報暫派「靖遠」輪船赴台運兵
92 閩浙總督楊昌浚咨報署福建台灣道陳鳴志收到中法滇粵邊界陸路通商章程
93 兵部片行閩撫請獎洋教習凱來博
94 兵部片行閩撫請獎劉朝祜所統營局出力人員
95 台灣巡撫劉銘傳咨報台北府淡水縣屬英教堂被匪搶毀查明償給
96 正月二十六日三、一,台灣逃撫劉銘傳文稱:
97 竊照上年法兵犯台,民心義忿成仇;台北為通商口岸,各國洋商雜處,居民不暇分辨為何國之人,地方官保護亦難周妥。隨於八月十七日,據英國駐札台北領事費裡德來函,內稱八月十六夜,景尾、新店禮拜堂被民搶拆。又於十八日,接據該領事照會,以據偕教士報稱:艋舺、錫口、水返腳、大龍峒、和尚洲等處禮拜堂,均被土匪拆毀。又於二十九日,續據照報,三角湧教堂被匪搬搶:各等情前來。本爵部院以前敵軍情正在萬緊之際,若操之過急,深恐另釀事端,轉多窒礙。一面檄飭台北府督同淡水縣嚴密查拿究辦;一面照複費領事勸慰偕教士,允以事後賠償。費領事深明大義,遇事和衷,允從寬緩追究。至本年五月間,台防解嚴;迭據費領事照送估計起蓋各教堂及失物價值清單七紙,共銀一萬二千余元,請賠前來。本爵部院當委通商委員李彤恩會同台北府知府劉勛、紳士陳霞林等帶同工匠馳往被拆各教堂處所查勘估計去後。旅據李彤恩等稟複:『遵札前往艋舺、錫口、三角湧、新店、和尚洲、大龍峒、水返腳等七處教堂,周歷履勘。查水返腳、三角湧兩處教堂不過略有損壞,修理需費尚少;艋舺等五處均已拆毀,僅存頺牆基址,飭令工匠密估,需洋九千余元。至各教堂所失物件是否盡實,無從查考。若照領事開送數目,為數頗巨;應稍核減,以昭公允。當經李彤恩邀同費領事、偕教士喻以情理,再三議減;辯駁數次,始允以一萬元正數賠償了結。請示遵辦』等情。查此案因上年地方軍務緊急,民心懷疑,變起倉猝,尚非亂民無辜滋事。其開送所失物件,雖無從查考,而七所教堂拆毀情形履勘屬實,估修實需洋銀九千余元。既經費領事、偕教士允減二千余元,自應由官籌款給償,以了此案。已由滬尾關稅撥解台餉項下提銀一萬元給領完案,以睦邦交;業經取具偕教士親筆收據附卷,並照會費領事銷案。一面仍飭府、縣各官查明起意拆毀之人,擇尤懲辦,以儆將來。
98 除此項賠款匯入軍需,飭由糧台注明列款報部核銷外,相應抄錄原案,備文咨送。為此咨呈貴衙門,謹請查照備案施行。
99 照錄清折
100 照抄英領事費來函
101 謹飛肅者:頃據本國偕姓教士面稱:『現有教民高銓來滬馳報,昨夜景尾、新店禮拜堂被在地王、張、林、劉各姓民人拆成平地;傳道陳伙並教民高福、周木等物件,亦被洗搶一空。懇即移辦』等情前來。據此,據稟前情,合亟飛函,敬請欽差爵撫軍門察鑒;望即迅速出示,遍禁各地方毋得蹂躪教堂。其新店教堂既經拆毀,應請嚴行究辦。並希查明示複為感。
102 肅此,敬請勛安;唯照不一。
103 光緒十年八月十六日。
104 照抄英領事費來文
105 為照會事。照得本月十六日據本國偕教士馳報:景尾、新店禮拜堂被民人拆毀等情;當即立時飛函貴大臣,請為嚴辦在案。本日又據該教士報稱:艋舺八甲禮拜堂、水返腳禮堂拜、錫口禮拜堂、大龍峒禮拜堂、和尚洲禮拜堂,昨日均被在地土匪拆毀,各處教民均遭搶劫;亟應稟懇查辦等情。據此,據稟前情,合亟飛行照會。為此照會貴大臣,請煩查照,就希一律妥辦見覆可也。須至照會者。
106 計照送英文原照會一紙。
107 光緒十年八月十八日照會。
108 照抄照覆英領事原文
109 為照覆事。准貴領事照會:『本月十六日據本國偕教士馳報景尾、新店禮拜堂被民人拆毀等情;當即立時飛函貴大臣請為嚴辦在案。本日又據該教士報稱:艋舺八甲禮拜堂、水返腳禮拜堂、錫口禮拜堂、大龍峒禮拜堂、和尚洲禮拜堂,昨日均被在地土匪拆毀,各處教民均遭搶劫;亟應稟懇查辦等情。據此,據稟前情,合亟飛行照會。為此照會,請煩查照,就希一律妥辦見覆』等情到本爵軍門。准此,查昨准貴領事函開,以景尾、新店禮拜堂被搶,業經嚴飭淡水縣迅速查拿究辦在案。茲准照會前因,除再嚴飭該縣將被搶各教堂逐一查明妥辦並將滋事之土匪查拿究懲外,合行照覆。為此照會貴領事,請煩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110 光緒十年八月十九日照覆。
111 照抄英領事費來文
112 為照複事。本月二十日,承准貴大臣照複內開:「景尾、新店、艋舺八甲等處禮拜堂各被土匪毀拆,教民均遭搶劫」一案,業經嚴飭淡水縣迅速查拿逐一妥辦等因。承准此,乃本月二十五日接准淡水縣周大令照會提及此案,竟謂『應俟事平後,再行查辦』等由。本領事隨於二十六日備文切勸,請其遵照貴大臣前札逐一趕辦,毋事延綏去後。理合並將原稿並各教堂傳道口供,抄錄送覽。就祈貴大臣察核嚴飭施行,是所至望。
113 再,聞報三角湧教堂物件已被土匪搬搶,教民並遭欺凌;竹塹、中港、後壟三處,據報土匪又將毀拆教堂,勢甚岌岌。似此聞風效尤,苟不嚴行治罪,其禍更恐蔓延。除已飛函台北府淡水縣查明妥辦外,合並聲明。為此照覆,須至照覆者。
114 計照送粘單一紙。英文照會一紙,另日送上。
115 光緒十年八月二十八日照會。
116 照抄粘單、英領事照會淡水縣文稿
117 為照會事。照得「前據本國偕教士先後馳報景尾、新店、八甲、水返腳、錫口、大龍峒、和尚洲各處禮拜堂被在地土匪拆毀,各處教民均遭搶劫」一案,先後迭經本署文函照請欽差爵撫軍門劉查照嚴辦在案。本月二十日,承准照覆,以此案業經嚴飭貴縣逐一查拿,迅速妥辦等因到署。本月二十五日,又准貴縣照會,云及艋舺八甲等處教堂被毀,禍實起於倉猝,應俟事平,再行查辦等因。本領事查此等重案,似斷不宜大意縱延;若待事平,勢恐該犯遠揚,悔之何及!合亟備文切勸,並附閱各教堂傳道口供一紙。為此照會貴縣,請煩查照;務希遵照劉大臣前札,將此案迅速逐一查明,妥為嚴辦,以儆凶頑:是所至要。須至照會者。
118 再,新店教民劉貴夫婦,據供聞被沉死水中;立乞查明。
119 照錄各處教堂傳道口供
120 據水返腳傳道教民蔡升供稱:『十七早八點半鐘時候,湖南勇暨民人圍聚教堂,隨將教堂拆毀,物件亦即搶擄一空;升之妻子,亦被擄在蘇妙家中。宜蘭縣傳道曾溫,適回水返腳,同時被擄;聞現在押於淡水縣。此時教民家中,均遭搶劫;咸皆避禍山中。所供是實』。
121 據大龍峒教堂傳道李恭供稱:『八月十七夜六點零鐘時候,土民率眾圍繞教堂,隨將教堂毀等,而教物件亦被搶去。恭覺來勢不善,趕緊脫逃。當時聲言要捉傳道並教民等,而教等,而教民等均已走避。所供是實』。
122 據艋舺八甲教堂傳道陳雲騰供稱:『八月十七晚四點鐘時候,先有淡水縣壯勇二名率帶十餘人,來至教堂二進廳上坐下。隨後百姓圍著教堂,先將前、後進對象搶去,次將教堂門窗戶扇一切拆下;民人聲言要殺傳道、教民前往祭旗。騰近因抱病,胞兄陳微適來省視;見此情狀,當將騰及眷屬由後門逃走。微並走報軍裝局委員,求其就近彈壓;委員答謂不干伊事。路遇艋舺營中軍,亦求彈壓;中軍亦謂不干伊事。微隨即進城,直赴縣衙擊鼓喊救;門頭二爺只派現日一名,隨往彈壓。迨至該處,業已無及;教堂已被百姓拆成平地。所供是實』。
123 據艋舺新店街教堂傳道陳榮輝供稱:『八月十五晚二更時候,內山會黨民人聚集,先搶教民住屋物件;及四更時候,來拆教堂。共集一百餘人,將教堂門窗戶扇以及外牆一切全行毀拆。輝見勢不佳,當即逃避。十六、七兩日,又將教民各家盡行搶劫,該會黨始返內山。聞教民劉貴夫婦被搶之後,竟將其夫婦沉死水中。所供是實』。
124 據錫口教堂傳道郭炳忠供稱:『八月十七早八點半鐘時候,先有地保等八人闖進拜堂,聲言要拿要殺傳道、教民,將門窗一切亂打。炳等見勢不隹,方始攜眷脫逃。嗣後人眾愈集愈多,竟將教堂拆毀平地,教民住屋亦遭搜搶。所供是實』。
125 據和尚洲教堂傳道曾俊供稱:『八月十七晚九點鐘時候,總理李明章、保長李乞、李臧益聚眾百姓來圍教堂,聲言要殺傳道、教民。伊等見勢不佳,隨即躲閃。嗣後教堂被其拆毀平地,所有教民對象盡被搶奪。所供是實』。
126 照抄照覆英領事原文
127 為照覆事。案准貴領事照開:『本月二十日,承准貴大臣照複內開:「景尾、新店、艋舺八甲等處拜堂各被土匪毀拆,教民均遭搶劫」一案,業經嚴飭淡水縣迅速查拿,逐一妥辦等因。承准此,乃本月二十五日接准淡水縣周大令照會提及此案,竟謂「應俟事平後,再行查辦」等由。本領事隨於二十六日備文切勸,請其遵照貴大臣前札逐一趕辦,毋事延緩去後。理合並將原稿並各教堂傳道口供,抄錄送覽。就祈貴大臣察核嚴飭施行,是所至望。再,聞報三角湧教堂物件已被土匪搬搶,教民並遭欺凌;竹塹、中港、後壟二處,據報土匪又將毀拆教堂,勢甚岌岌。似此聞風效尤,苟不嚴行治罪,其禍更恐蔓延。除已飛函台北府淡水縣查明妥辦外,合並聲明』等由。准此,查此案前准貴領事先後兩次文函,當經本爵軍門出示諭禁並飭淡水縣將倡眾滋事之匪徒嚴拿究追各在案。茲准前因,查淡水周令現已卸事、新任劉令業經到任,除再嚴札飭催該縣速即查拿究追核辦。其竹塹、中港、後壟各處教堂,並飭新竹縣派役妥為保護,不准滋擾;一面貴領事,請煩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128 光緒十年八月三十日照覆。
129 照抄英領事費來文
130 為照會事。照得淡屬各處教堂被匪毀搶一案,本月初十日適有本國兵船抵口,本領事先將此案現辦情形,備文托交駐廈領事官代電詳報駐京本國欽差大臣巴察奪。但此案應行續緝各犯,仍望貴部院大臣就近督飭地方官嚴辦,勿任稽延。又前所拆毀各處教堂,委應作何賠修?並希明白照覆,以憑續報。為此照會貴部院大臣,請煩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131 計照送英文原照會一紙。
132 光緒十年十二月十二日照會。
133 照抄照覆英領事原文
134 為照覆事。案准貴領事文開:『照得淡屬各處教堂被匪毀搶一案,本月初十日適有本年兵船抵口,本領事先將此案現辦情形,備文托交駐廈領事官代電詳報駐京本國欽差大臣巴察奪。但此案應行續緝各犯,仍望貴部院大臣就近督飭地方宜嚴辦,勿任稽延。又前所拆毀各處教堂,委應作何賠修?並希明白照覆,以憑續報。為此照會,請煩查照施行』等因到本爵部院。准此,除飭台北府淡水縣勒差趕緊查緝餘犯、務獲訊辦,並查明所拆各處教堂應如何賠修,迅速稟複以憑照覆外,相應先行照覆。為此照會貴領事,請煩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135 光緒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照覆。
136 照抄英領事費來文
137 為照會事。竊查淡屬各處教堂被匪毀搶一案,本領事當將已辦情形隨時稟詳本國駐京欽差大臣察奪。本年三月杪,接奉駐京現署欽差大臣札開:『披閱該領事迭次申詳,是此案劉大臣以及地方官等既允實力辦理;且該領事會晤劉大臣,並經面許日後賠償拆搶各教堂價值等語。斯時地方正在非常多事,地方官誠恐民情痛忿,急變堪虞;以故稍緩拿辦。本大臣體念時艱,雅不欲照請總理衙門查辦。第此刻中、法兩國和議停戰,該領事官可趁於此時知會地方官趕辦了結此案,當俟該領事竭力與地方官商辦;如果仍難妥貼,始由本大臣與總署核辦。惟查該領事與在台中國官員共事素稱和協,此案諒能妥辦,似可免本大臣與總理衙門會商也』等因。奉此,本領事當飭偕教士開具確實失單,並估計教堂屋價去後。旋據面稟:必須親詣履勘,方能估值。邇日始據開具清單前來,本署當經詳細查考,取閱教會歷年總賬對核;並據偕教士來堂發誓供稱:『各處教堂所置器具、對象本有數單可憑,祗緣各教堂被搶,此等原單亦失在內;現開失單數目,確系的實,毫無虛偽。即所開器物,亦盡系教會公司與該教士自己所置,並無教民之物牽涉在內。惟和尚洲教堂屋價,系照現時估計,較前略多;蓋因此時物料,比昔昂貴』等語。本領事查各處教堂遭搶對象,失單內均已一一定價;地方官若能追物,即可照件扣除。如能盡數追獲,更省賠款。堂中數單倘能追出,尤便核對。奉札前因,並據偕教士呈來華、英文字估價清單各一份,理合照送察閱。為此照會貴部院大臣,請煩查照施行。至偕教士所呈失單,如欲澈底查考,應請遴委乾員出滬,能通英文、土語者更妙。總之,此案委應作何辦理方臻妥善之處?出自卓裁可也。須至照會者。
138 計附送偕教士所呈華、英同文原清單各一份。英文原照會,另日奉上。
139 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照會。
140 照抄各處教堂被搶清單
141 計開:
142 新店教堂一座,計共英銀二千八百四十五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43 台頂棹一塊,價銀八元。椅條六十條,價銀四十八元。書棹二十塊,價銀四十元。大八角挂號頭時鐘一個,價銀八元。一號萬人球一粒,價銀二元。大鼓一個,價銀二元五角。吊鐘一個,價銀二元五角。大玻璃燈連墜二枝,價錢十五元。小玻璃燈十二枝,價銀三元。大鏡十二面,價銀二十四元。柴椅頭二十塊,價銀八元。天文圖一幅,價銀二元五角。地理圖二幅,價銀五元。首號棹頭燈二付,價銀六元。牧師房外國眠床一張,價銀二十五元。洋圓棹一塊,價銀六元。外國柴交椅四塊,價銀二十元。人像吊鏡大小共十六個,價銀三十二元。大照身鏡一個,價銀五元。線羅蛟帳一領,價銀五元。棹巾一條,價銀三元。棉被連皮一領,價銀三元。氈仔二領。價銀六元。玻璃墜吊燈一枝,價銀四元二角。寫字燈一對,價銀三元。玻璃杯二付,價銀一元。豎時鐘一個,價銀七元。牧師廳人像吊鏡大小共十個,價銀五元。八仙棹一塊,價銀三元五角。禪床連氈一張,價銀八元。棹巾一條,價銀二元。蚊帳一領,價銀四元。棉被連皮一領,價銀三元。茄紋席一領,價銀四元。紅氈仔一領,價銀三元。內路吊燈一枝,價銀四元二角。寫字燈一枝,價銀一元五角。藥廚上下共二座,價銀八元。藥件大小矸共百餘件,價銀三百元。聖經福音傳一箱共一千本,價銀五元。交椅四塊、幾棹二塊,價銀共一元二角。唐人七朵八腳眠床一張,價銀十三元。字畫共六幅,價銀三元。小廳內圓棹一塊,價銀三元五角。柴交椅四塊,價銀八元。藤交椅一塊,價銀三元。人像吊燈十八個,價銀九元。棹巾一條,價銀二元。內路玻璃吊燈連墜一枝,價銀五元五角。小玻璃燈一對,價銀五元。書廚入玻璃面上下共一座,價銀八元。聖書大小付共百部,價銀二百五十元。山水字畫共九幅,價銀四元五角。人客房四腳眠床一張,價銀四元五角。蚊帳一頂,價銀三元五角。棉被連皮一領,價銀三元。氈仔一領,價銀三元五角。書棹一塊,價銀三元二角;又書棹內有公銀二百元、捐題南風澳緣銀一百元。寫字燈一枝,價銀一元五角。煤油二擔,價銀六元。交椅四塊,價銀四元。小房內八腳七朵眠床一張,價銀十二元。四腳眠床一張,價銀四元五角。蚊帳被一付,價銀九元。紅綠毛氈共二領,價銀六元。小藥箱一個,價銀十二元。挽齒家器一付,價銀十三元。小刀包一包,價銀十五元。洋藥秤一枝,價銀三元。問症筒一枝,價銀一元。見症寒暑計一枝,價銀三元。凸鏡一個、外國像百餘幅,價銀共十四元。百花鏡一個,價銀八元。五節千里鏡一個,價銀十六元。顯微鏡一個,價銀十二元。小凸鏡一個,價銀四元。玻璃水漬十二枝,價銀五元。照身鏡一個,價銀五元。時鐘一個,價銀七元。人像吊鏡六個,價銀七元二角。一.一尺四方玻璃半箱,價銀六元。碗廚一座,價銀三元。洋面桶一個,價銀二元。
144 --合共銀四千二百九十四元零七角。
145 計開:
146 艋舺教堂一座,計共英銀二千一百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47 大椅條二十四條,價銀二十四元。上落三煉大洋燈三枝,價銀十八元。藥廚一座,價銀六元;廚內藥三十矸,價銀一百二十元。大鼓一個,價銀三元。刀包一副,價銀二十元。天文、地理圖二副,價銀五元。台頂棹一塊,價銀六元。幼圓棹二塊,價銀十二元。幼書棹二塊,價銀十二元。面桶棹、洋面桶共二副,價銀十三元。八仙棹一塊,價銀七元。棹櫃一個,價銀八元。碗廚一塊,價銀四元。柴交椅六塊,價銀二十元。藤交椅四塊,價銀四元。竹交椅二副,價銀二元四角。交椅帖三副,價銀十二元。棹頭燈四枝,價銀六元。扇葉燈四枝,價銀一元。柴禪床二塊,價銀十四元。幼眠床二頂,價銀四十八元。蚊帳二領,價銀十元。棉被二領,價銀十元。氈仔四領,價銀十二元。大甲席二領,價銀八元。時鐘三個,價銀二十一元。大鏡二十個,價銀十四元。照身鏡三個,價銀十二元。教會公銀,一百元。丹清六對,價銀八元。
148 --合共銀二千六百六十元零四角。
149 計開:
150 三角湧教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51 台頂棹一塊,價銀五元。書棹二塊,價銀六元。交椅四塊,價銀一元。八腳眠床二張,價銀十二元。大鼓一個,價銀三元。書架一個,價銀五元。藥架一個,價銀四元。天文、地理圖二副,價銀五元。時鐘一個,價銀七元。寫字燈一對,價銀四元。吊燈一枝,價銀五元。
152 --合共銀六十三元
153 計開:
154 和尚洲教堂一座,計共英銀一千四百七十四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55 書棹四塊,價銀八元。圓棹二塊,價銀六元。椅條四十條,價銀二十元。大鼓一個,價銀四元。藤交椅十塊,價銀十五元。大燈三枝,價銀二十一元。小燈十二校,價銀三元六角。時鐘三個,價銀二十元。水油一擔,價銀三元二角。七朵眠床三張,價銀三十六元。蚊帳三領,價銀七元五角。棉被三領,價銀九元。茄紋席三領,價銀五元。天文圖一副,價銀二元五角。地理圖一副,價銀二元五角。西洋藥數十矸,價銀一十元。聖書一百餘本,價銀五十元。教堂公銀,六十元。
156 --合共銀一千九百五十七元零三角。
157 計開
158 水返腳教堂門窗戶扇被拆搶,價銀一百二十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59 三煉上落燈二枝,價銀十二元。寫字燈一對,價銀三元。竹椅頭三塊,價銀一元。棹四塊,價銀十元。人像鏡十二個,價銀八元。椅條十八條,價銀十一元。交椅八塊,價銀三元。照身鏡一個,價銀六元。萬人球一粒,價銀一元。大甲席二領,價銀四元。篾席二領,價銀二元。書,價銀五十元。藥連矸,價銀四十元。書、藥廚二座,價銀十二元。時鐘二個,價銀十一元。挽齒器具一付,價銀十六元。刀包一付,價銀十六元。蚊帳二領,價銀七元。棉被二領,價銀六元。眠床二張,價銀十四元。
160 --合共銀三百四十三元。
161 計開
162 錫口教堂一座,計共英銀八百四十五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63 公銀,四十元。八腳眠床二張,價銀十五元。蚊帳二領,價銀十元。棉被二領,價銀七元五角。書棹二塊,價銀八元五角。圓棹二塊,價銀十元。交椅十塊,價銀十元。椅條二十條,價銀十元。大洋燈二條,價銀六元。棹頭燈一對,價銀三元五角。小燈六枝,價銀一元五角。大鏡十二個,價銀十五元。時鐘二個,價銀十一元。西洋藥四十矸,價銀一百三十元。
164 --合共銀一千一百二十三元。
165 計開
166 大龍峒教堂一座,計共英銀一千六百五十元。堂內物件,開列於左:
167 台頂棹一塊,價銀六元。長椅條三十條,價銀十八元。交椅十二塊,價銀三元六角。書棹二塊,價錢四元。大鼓一個,價銀三元。天文、地理圖共五幅,價銀五元。外國書十五本、西醫書一箱,共價銀五十五元。七堵幼花眠床一張,價銀六十元。圓棹一塊,價銀四元五角。八腳眠床一張,價銀六元四角。蚊帳一付,價銀四元。棹櫃一個,價銀三元;棹櫃內有拜堂公銀八十五元。煤油一桶,價銀一元五角。寫字燈一對,價銀四元。大八角時鐘一個價銀七元。
168 --合共銀一千九百二十元。
169 照抄照複英領事原文
170 為照複事。准貴領事照會,竊查淡屬各處教堂被匪毀搶一案,除原文有案不錄外,查偕教士人甚厚道,既經發誓,所開失單諒無虛假。惟此案應照貴領事照會委員出滬,澈底查考。除札委通商委員李彤恩會同台北府劉代守勛、團防局陳紳霞林前往所拆教堂之處詳細查明、稟候辦理以臻妥善外,合先照覆。為此照會貴領事,請煩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171 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照覆。
172 照抄台北府知府劉勛、通商委員李彤恩詳文
173 為遵札議覆事:竊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接奉憲台札開:『據英國費領事文稱:「竊查淡屬各處教堂被匪毀搶一案,本領事當將已辦情形隨時稟詳本國駐京欽差大臣察奪。本年三月杪,接奉駐京現署欽差大臣札開:披閱該領事迭次申詳,是此案劉大臣以及地方官等允既實力辦理;且該領事會晤劉大臣,並經面許日後賠償拆搶各教堂價值等語。斯時地方正在非常多事,地方官誠恐民情痛忿,急變堪虞;以故稍緩拿辦。本大臣體念時艱,雅不欲照請總理衙門查辦。第此刻中、法兩國議和停戰,該領事官可趁於此時知會地方官趕辦了結此案,當俟該領事竭力與地方官商辦;如果仍難妥貼,始由本大臣與總署核辦。惟查該領事與在台中國官員共事素稱和協,此案諒能妥辦,似可免本大臣與總理衙門會商也等因。奉此,本領事當飭偕教士開具確實失單,並估計教堂屋價去後。旋據面稟:必須親詣履勘,方能估值。邇日始據開具清單前來,本署當經詳細查考,取閱教會歷年總賬對核;並據偕教士來堂發誓供稱:各處教堂所置器具對象本有數單可憑,祗緣各教堂被搶,此等原單亦失在內;現開失單數目,確系的實,毫無虛偽。即所開器物,亦盡系教會公司與該教士自己所置,並無教民之物牽涉在內。惟和尚洲教堂屋價,系照現時估價,較前略多;蓋因此時物料,比昔昂貴等語。本領事查各處教堂遭搶對象,失單內均已一一定價;地方官若能追物,即可照件扣除。如能盡數追獲,更省賠款。堂中數單倘能追出,尤便核對。奉札前因,並據偕教士呈來華、英文字估價清單各一分,理合照送察閱。為此照會貴部院大臣,請煩查照施行。至偕教士所呈失單,如欲澈底查考,應請遴委乾員出滬,能通英文、土語者更妙。總之,此案委應作何辦理方臻妥善之處?出自卓裁」等情;並送偕教士所呈華、英同文原清單各一份到本爵部院。據此,查上年所拆各處教堂,亟應委員前往查明如何毀壞,所開失單是否盡實?以憑核辦。查有通商委員李彤恩堪以委派,會同該府及紳士陳霞林等克日出滬,澈底查考。除照覆費領事查照外,合行札飭。札到該府,即便遵照會同出滬,詳細查辦;並即妥議具覆,以憑核奪。據送清單,一並抄發。毋違。此札』。計發抄單七紙等因。卑府、彤恩並蒙札飭前因,各奉此,卑府等當即會同陳紳霞林帶同工匠先訂偕教士前往艋舺、錫口、三角湧、新店、和尚洲、大龍峒、水返腳等七處教堂履勘。查水返腳、三角湧兩處教堂,不過略有損壞,修理需要二百余元;核與英領事開送來單數目,不相上下。至艋舺等五處教堂,均已拆毀,僅存頹牆基址;旋令工匠密為估價,按照現時工價實需洋銀九千余元。至於各教堂內所失物件是否盡實,無從查考。若照英領事開送數目起蓋教堂並失物共計洋銀一萬二千余元,為數頗巨;似宜量予酌減,方足以昭公允。卑府等於七月初八日,邀同費領事、偕教士同到捐輸局面商。據偕教士面稱:所開屋價,僅照木泥匠所估而算;其油漆等項,尚未計及。至所失物件,其零星瑣碎亦多忘記。伊既經發誓斷不浮開,若荷賠償須沾實惠,未便從減等語。卑府等告以伊國公使尚知斯時地方正在非常多事,地方官誠恐民情忿變,所請稍緩拿辦,理應允從等語;是公使亦知因法國啟釁擾我疆土,民心義忿,遂致玉石不分,與平常挾嫌拆毀情形不同。茲中國既允由官賠償,實屬仰體兩國和好起見;斷不能悉照所開數目毫厘不讓之理。反複辯論,幾至唇舌俱焦。幸費領事頗知大體,力勸偕教士讓減一千元;詎教士拘執前議牢不可破,彼此相持。至七月二十九日,複出滬尾,再行定期會晤費領事、偕教士,喻以情理、動以禍福,堅請面決。並許其一經議定,即交現銀;伊可即日興工,亦免遷延時日。往返辯駁數次,偕教士方許再減一千余元,請以一萬元之數賠償。費領事並請盡兩禮拜即將此項檢出足重時用英銀,由官面交偕教士查收,取其收據照複費領事銷案;以免送由領事轉交,致多輾轉駁換之繁等語。卑府等伏思此案因地方危急、民心懷疑,致群起而毀之,尚非教民倚勢生端、意圖要挾。據其開送堂中所失物件雖屬無從查考,然七所教堂拆毀情形,業經履勘估計,實在需銀九千余元。茲費領事與偕教士既敦睦誼,願減二千余元;應否給予一萬元完案之處?理合具文詳請憲台察核示遵,實為公便。為此備由具申,伏乞照詳施行。須至詳者。
174 批:『據詳已悉。查此次教堂被毀七所之多,既經偕教士發誓毫不浮開,而該員等複能婉詞理勸,得與費領事克敦邦交,議減二千余元,俱見顧全中外大局,深堪嘉尚。應即如詳照准,仰由海關提撥洋銀一萬元,由該員等徑交偕教士承領,取其收據稟侯照覆費領事銷案。仍候咨明將軍、督部堂並行省會通商局知照。繳』。
175 光緒十一年八月初八日詳。
176 照抄台北府知府劉勛詳文
177 為呈繳事。本年八月初八日奉憲台批署府等「會詳議賠教堂暨所失物件,偕教士原讓二千元,實給一萬元」緣由;奉批:『據詳已悉。查此次教堂被毀七所之多,既經偕教士發誓毫不浮開,而該員等複能婉詞理勸,與費領事克敦邦交,議減二千余元,俱見顧全中外大局,深堪嘉尚。應即如詳照准,仰由海關提撥洋銀一萬元,由該員等徑交偕教士承領,取其收據稟候照覆費領事銷案。仍候咨明將軍、督部堂並行省會通商局知照。此繳』等因。奉此,卑署府遵即移請滬尾海關兜協領提撥現銀,並移會辦台北通商委員李守彤恩遵照去後。旋准兜協領移複:於海關徵收洋稅項下照數提出洋銀一萬元,徑交李委員查收轉交偕教士收領,取其親筆收據一紙,備文移府轉繳銷案等由前來;卑署覆查無異。合將偕教士收據一紙,備文呈繳憲台察收,俯賜照會銷案,實為公便。為此備申,乞照文施行。須至詳者。
178 計申繳偕教士親筆收據一紙、再足重洋銀一萬元。
179 批:『據詳已悉。仰候照會英領事銷案,再咨將軍、督部堂並總理衙門立案暨行省會通商局查照。偕教士收據一紙,存。此繳』。
180 光緒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詳。
181 照抄照會英領事原文
182 為照會事。本年八月二十四日月,據署台北府知府劉勛詳稱:『本年八月初十日,奉批卑署府等「會詳議賠教堂暨所失物件,偕教士願讓二千元,實給一萬元」緣由;奉批:「據詳已悉。查此次教堂被毀七所之多,既經偕教士發誓毫不浮開,而該員等複能婉詞理勸,與費領事克敦邦交,議減二千余元,具見顧全中外大局,深堪嘉尚。應即如詳照准,仰由海關提撥洋銀一萬元,由該員等徑交偕教士承領,取其收據稟候照覆費領事銷案。仍候咨明將軍、督部堂並行省會通商局知照。此繳」等因。奉此,卑署府遵即移請滬尾海關兜協領提撥現銀,並移會辦台北通商委員李守彤恩遵照去後。旋准兜協領移複:於海關徵收洋稅項下照數提出一萬元,徑交李委員查收轉交偕教士收領,取其親筆收據一紙,備文移府轉繳銷案等由前來;卑署府覆查無異。合將偕教士收據一紙,備文呈繳察收,俯賜照會銷案,實為公便』等情;並繳偕教士親筆收據一紙到本爵部院。據此,除批示外,相應照會。為此照會貴領事,請查照銷案,見複施行。須至照會者。
183 照抄英領事台來文
184 為照覆事。本年八月二十九日,接准貴爵大臣照會內開:『本年八月二十四日,據署台北府知府劉勛詳稱:「本年八月初十日,奉批卑署府等詳議賠教堂暨所失物件,偕教士願讓二千元,實給一萬元緣由;奉批:據詳已悉。查此次教堂被毀七所之多,既經偕教士發誓毫不浮開,而該員等複能婉詞理勸,與費領事克敦邦交,議減二千余元,具見顧全中外大局,深堪嘉尚。應即如詳照准,仰由海關提撥洋銀一萬元,由該員等徑交偕教士祗領,取其收據稟候照覆費領事銷案。仍候咨明將軍、督部堂並行省會通商局知照。此繳等因。奉此,卑署府遵即移請滬尾海關兜協領提撥現銀,並移會辦台北通商委員李守彤恩遵照去後。旋准兜協領移複:於海關徵收洋稅項下照數提出一萬元,徑交李委員查收轉交偕教士收領,取其親筆收據一紙,備文移府轉繳銷案等由前來;卑署府覆查無異。合將偕教士收據一紙,備文呈繳察收,俯賜照會銷案,實為公便」等情;並繳偕教士親筆收據一紙到本爵部院。據此,除批示外,相應照會。為此照會,請煩查照銷案,見複施行』等由過署。准此,查此案偕教士所開數目一萬二千三百余元,既經發誓委系真實,殊難減讓;本領事前此擬欲勸令減讓一千,偕教士尚未允願。乃八月初二日突據來稟,以『前請賠償拆毀各教堂一案,偕所開賠款,爵撫部院劉信其誠實,始終不疑;偕既深感佩。複因通商李委員彤恩在淡十二年,平日辦理交涉事件極為持平公正;此案經其婉商,摯情感動,故偕於本日允以一萬元賠償了事。偕前開數目委屬真實,毫無乖謬;此心唯天可表。可否據情轉達劉爵撫部知照,出自憲裁』等情。據此,理應據情轉達貴爵大臣查照。至銷案之文,領事緣前稟有案,此時未敢擅辦;尚容稟詳本國駐京欽差大憲察奪。一俟奉到批示,另行照複。第此案雖經辦了,而舊年教民被搶數十家亦系無辜,顯因奉教所累;本領事訪問地方官從未辦有頭緒,理應照請貴爵大臣嚴札飭縣逐一審理,實稱公便。為此照覆貴爵大臣,請煩查照施行。
185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五七三三九四頁
186 南洋大臣曾國荃咨報暫派「靖遠」輪船赴台運兵
187 二月二十日三、二五,南洋大臣曾國荃文稱:
188 據江南籌防總局詳稱:『竊照籌防局承准總統江南兵輪船長江提督軍門李照會內開:「澎湖防務,運料、運兵急需輪船,應議由南、北洋各酌派一艘前往,聽候劉爵撫部院差遣;南洋現暫派「靖遠」輪船赴台,並將新募台勇由浦口酌數載往」等因。伏查南洋各兵輪船,現有派赴淞口操練者、有修理尚未竣工者,均難派往。僅「靖遠」一船,尚可暫派前往;惟該船多年未修,其機器各件亦尚有應修之處。擬俟已修之「威靖」輪船告竣,即另改派「威靖」赴台,再將「靖遠」調回修整,以利行駛。理合詳祈鑒核,咨明北洋大臣李、福建爵撫部院劉暨海軍衙門、總理衙門查照,實為公便』等情到本爵大臣。據此,除批示外,相應咨明。為此咨呈貴總理衙門,謹請查照施行。
189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一九七四三四六五頁
190 閩浙總督楊昌浚咨報署福建台灣道陳鳴志收到中法滇粵邊界陸路通商章程
191 九月初六日一○、三,閩浙總督楊昌浚文稱:
192 據署福建台灣道陳鳴志詳稱:『光緒十二年五月十六日,奉兵部火票遞到欽命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夾板札付內開:「中、法兩國會議滇、粵邊界陸路通商章程十九條,經北洋大臣李鴻章於光緒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具奏,奉旨:該衙門知道。欽此。相應將章程刷印成本,扎行台灣關道欽遵查照可也。內附條約一本等因。奉此,除將條約分髮台灣、台北兩府並各口通商委員遵照外,合將奉札日期連同兵部火票一紙,具文詳請察核,俯賜分別咨覆、咨銷』等情到本部堂。據此,除將火票咨送兵部察銷外,相應呈明。為此咨呈總理衙門,謹請察照施行。
193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二○六一三五九三頁
194 兵部片行閩撫請獎洋教習凱來博
195 十一月初一日一一、二六,兵部片文稱:
196 內閣抄出督辦台灣防務福建巡撫劉銘傳奏「總兵劉朝祜統帶親兵炮隊於基、滬獲勝」案內出力之洋教習凱來博,臨敵調隊,奮勇爭先,請加都司銜;光緒十二年九月初五日奉旨:『兵部議奏。單並發。欽此』。欽遵到部。查洋教習請獎,事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相應片行貴衙門查照核辦可也。
197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二○九一三六四三頁
198 兵部片行閩撫請獎劉朝祜所統營局出力人員
199 十一月初十日一二、五,兵部片稱:
200 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片稱:『兵部片行內閣抄出督辦台灣防務福建巡撫劉奏「總兵劉朝祜基、滬獲勝」案內出力之洋教習凱來博,請加都司銜;光緒十二年九月初五日奉旨:「兵部議奏。單並發。欽此」。查洋教習請獎,事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片行查照核辦」等因。相應片行兵部,將此案、原奏原單抄送本衙門,以憑辦理』等因前來。相應抄錄該撫原奏並摘錄原單,片送貴衙門查照辦理可也。
201 照錄粘單
202 督辦台灣防務、降二級留任台灣巡撫、一等男臣劉銘傳跪奏:為聲明部議總兵劉朝祜所統各營並單請獎緣由,謹將武職人員分晰開單,覆籲懇天恩仍照前單給獎,以勵戎行而免向隅;恭折仰祈聖鑒事。
203 竊臣前經會同署提督臣孫開華將基、滬獲勝立功將士並歷次戰守及援軍轉運出力員弁分營開單,匯案奏請獎勵在案。茲准兵部咨開:『核議基、滬保案,分別准駁」一折於四月十八日具奏,奉旨:「楊忠著賞給固勇巴圖魯名號、吳東賢著賞給豪勇巴圖魯名號、劉萬鍾著賞給敢勇巴圖魯名號,餘依議。單三件並發。欽此」。欽遵咨行遵照』。折內聲明:『至該撫單開記多總兵劉朝祜統帶「銘」字中軍三營親兵炮隊,既各局所委員不得與臨敵營員勞績籠統列保,應令該撫查照何員系營員、何員系局所委員,分晰具奏到日,再行核辦』等因。臣複查前開劉朝祜所統營局員弁保案,其營員固系前敵出力,即局所委員亦皆朝夕隨臣左右前敵辦事之員。當時因系同一在營出力人員,祗論勞績之異當,未及詳晰聲敘;且值防務緊急之際,局員、營弁往往有戰守互調、勞逸更休,若欲一一剖分,轉多窒礙:是以並開一單。今奉部臣飭查,自應分晰開單,以免籠統。惟是台灣地處孤危,內地人員視為畏途,人人裹足。其本在台地及已經隨同渡台者,見台事日亟,尚且紛紛告假,規避私行;所有甘心留台效力之員,其效命行間者固已無庸贅述,即在各局委員亦皆置死生於度外,起臥於炮雨槍林之內、奔走於懸崖峻嶺之間,僅留餘生以有今日。其出力異常之處,久在聖明洞鑒之中。除遵照部咨分晰開單恭呈御覽外,合無仰懇天恩,敕部將劉朝祜所統營局出力各員,仍照前次奏請原單給獎,以勵戎行而免向隅,出自逾格鴻慈。
204 所有分單聲覆部駁劉朝祜所統營局武職各員保案緣由,謹繕折具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205 光緒十二年九月初五日,軍機大臣奉旨:『兵部議奏。單並發。欽此』。
206 謹將記名總兵劉朝祜所統「銘」字中軍三營暨親兵炮隊各局所委員分晰開單,恭呈御覽。計開:
207 銘字中軍三營武職人員
208 管帶前營記名總兵、輯勇巴圖魯尤福聚,請以提督記名請旨簡放。以上一員,身先士卒,屢立戰功。
209 洋教習凱來博,請賞加都司銜。該員臨敵調隊,奮勇爭先。
210 軍機大臣奉旨:『覽。欽此』。
211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二○九四三六六二頁
212 ●法軍侵台檔
213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
214 法國公使蘇阿爾函知法國水師前往台灣修理法兵墳墓
215 法國公使蘇阿爾函知法國水師前往台灣修理法兵墳墓
216 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八八八、二、二,法國公使蘇阿爾函稱:
217 現接本國駐華洋面水師提督文稱:『擬於光緒十四年二月初旬派兵船一艘前往台灣各口,並在基隆本國弁兵之墳墓亟應修理』等語。查該處本國墳墓,前經與貴國商訂,由地方官代為保護,勿致損壞在案。本大臣相應函請王大臣轉知台灣大吏,飭屬法國兵船到後,或由管駕官請地方即行照料相助一切為荷。
218 專此,順頌日祉。
219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二一八三三七八○頁
220 ●法軍侵台檔
221 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
222 台灣巡撫劉銘傳函覆革職洋員戴葉生圖領薪水等始末
223 台灣巡撫劉銘傳函覆革職洋員戴葉生圖領薪水等始末
224 四月初八日五、七,台灣巡撫劉銘傳函稱:
225 頃奉二月十九日台字第七號密示,以美國田使轉據瑞典那威國駐上海總領事函送該國人譚以森洋稟,飭查稟內各節聲複等因,並附抄稟一紙;謹以閱悉。查該洋人譚以森,原譯戴葉生;於光緒十一年十一月間充當「威利」輪船管駕。旋因屢在上海逗留,管駕不力;於十二年八月間撤委。已閱兩年,忽具稟尚有薪糧未領。十四年六月,又據開單稟由瑞國上海總領事柏固申請具領。當經飭據善後局『查明戴葉生應領薪糧,均由前糧台按月給領清款。其代購物件,亦系專案奉撥清還,並無未清款目』;詳細照複柏總領事查照。嗣複接柏總領事兩次申呈,戴葉生始請給資來台算帳,又請給一輪船管駕之任;送經銘傳駁複在案。伏查法船封港之日,戴葉生既充管駕,應受指使;雖冒險著有微勞,業經上海道稟請籌給寶星以示酬獎。嗣因管駕輪船逗留不力撤差,系屬咎有應得。乃敢妄開款項,任意撞騙;迨經查明駁斥,複敢捏稱賞項未領,擅向鈞處干求!若以曾經效力便可借口要挾,中國所用洋人在在多有,此風何可漸長!柏總領事已得台灣照複一切情形,並經上海道飭派翻譯詰詢;輒據一面之詞,稟由公使冒陳貴署,未免欠於斟酌。可否請由田使轉行申飭,以杜效尤之處,出自鈞裁。緣准前因,理合查明全案緣由並將柏總領事來往照會暨上海道翻譯詰詢柏總領事節略,錄呈鑒察,以備答複。
226 專肅,敬請鈞安。
227 照錄清折
228 謹將瑞國柏總領事來往照會,抄呈察鑒。計開:
229 光緒十四年六月初五日接柏領事照會
230 為照會事。據戴管駕葉生前在貴爵撫「威利」輪船管駕任內計揭欠伊銀五千一百八十八元五角四點抄單請給緣由,當經本總領事細為察閱,並無不合。今彼已守候多時,應請照給,以免再延。查法人封港之時,彼躬冒險阻,濟運官兵、軍火、餉糈,不無著有微勞;諒在貴爵撫洞鑒之中。回溯前因,當必即如數付給也。須至照會者。
231 光緒十四年六月初七日照複柏領事
232 為照複事。本年六月初五日,准貴領事文開:『據戴管駕葉生前在貴爵撫「威利」輪船管駕任內計揭欠伊銀五千一百八十八元五角四點抄單請給緣由,當經本總領事細為察閱,並無不合。彼今已守候多時,應請照給,以免再延。查法人封港之時,彼躬冒險阻,濟運官兵、軍火、餉糈,不無著有微勞;諒在貴爵撫洞鑒之中。回溯前因,當必即如數付給也』等因前來。查戴葉生前在「威利」輪船充當管駕,其薪水雜用,自到台灣,月清月款,毫無糾葛。如有未領款目,當撤差時該管駕何不實時面算?乃隔數年,忽然妄開各款,無端索騙。至於法人封港時該管駕著有微勞,已經上海龔道稟請奏給寶星;且系應辦之事。嗣因該管駕帶船不力,逗留上海,非無故撤差;貴領事何得以其一面無稽之言,遽請照發欠款,未免欠於斟酌。如戴葉生以為開單有據,即請飭令來台面算可也。相應照複貴領事,煩為查照。須至照會者。
233 一照會瑞典國、那威國駐札上海總領事官柏。
234 光緒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接柏領事申文
235 為申複請鑒核事。日前奉到六月初七日鈞札照會,一切均已領悉;當即飭知該管駕戴葉生,嗣而該管駕又懇敞署代申。惟貴照會所云「該管駕當日撤差,何不實時面算」?今據該管駕云:『曾於一千八百八十六年經已兩次到台趨轅,未蒙賞見。第一次系將清單由開支薪水處呈電、第二次即是年十二月分又求將該帳清結,均未卜得邀恩鑒否?再所論該管駕帶船不力一節,敝署細查其事,大謬矣!茲欲求其水落石出,非戴葉生遵諭到台赴轅叩見,伏望爵中丞大人允准賞見,庶可面陳一切;並祈加恩賞給戴葉生往來水腳。可否?仰乞鈞裁!須至申者。
236 光緒十四年八月十六日照複柏領事
237 為照複事。光緒十四年八月十二日,准貴領事文關:『前奉照會,當即飭知戴葉生,嗣而該管駕又懇敝署代申。惟貴照會所云「該管駕當日撤差,何不實時面算」?今據該管駕云:「曾於一千八百八十六年經已兩次到台赴轅,未蒙賞見。第一次系將清單由開支薪水處呈電、第二次即是年十二月分又求將該帳清結,均未卜得邀恩鑒否?再所論該管駕帶船不力一節,敝署細查其事,大謬矣!茲欲求其水落石出,非戴葉生遵諭到台赴轅叩見,伏望允准賞見,庶可面陳一切;並祈加恩給戴葉生往來水腳。可否?仰乞鈞裁』等因前來。查此案前准貴領事照會,即經明晰照複。現又據台灣善後局申複,以前管帶「威利」輪船洋人戴葉生應領薪糧等項均經按月給領清款,其代購物件亦已清還,此外並無未清款目等由在案。今戴葉生欲來台面算,原無不可;但此事乃系該管駕無中生有、起意撞騙,往來水腳應令自備,台灣不能發給。相應照複貴領事,煩為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238 一照會瑞典國、挪威國駐札上海總領事柏。
239 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接柏領事申文
240 為申複事。日前奉到八月十六日鈞札照會,殊深領悉;當即飭戴葉生知曉。惟照會內稱「戴葉生起意撞騙」之句,頗然太重。固再思維,何其薄待如是!況戴葉生之前節效力,亦無人能強辯其不然也。自接照會之後,嗣因龔道憲出為代理調停,並許不日即複招商局輪船管駕之職;固已將此節飭知戴葉生。後戴葉生又求固代催請給前節欠款,是以祗得再申請將前之欠款清結。惟戴葉生之一千八百八十六年九月清單帳目,已存固署日久,總望爵帥遲早清訖。然此款乃戴葉生充管駕時所代該輪船購物等件,現有帳目清單可稽;料想其款屬實無訛。照會內又稱「戴葉生應領薪水等項,據貴善後局云:均已清訖」;既然如此,戴葉生節節請領,應有收條可稽,尚祈鑒核察之!並望將最後末次收條寄來固署,以便確知付款若干。如該收條果能賜下,固閱後即行寄呈歸案不誤。戴葉生又稟云:『凡有請領銀兩,當具收條呈繳在案』。固本意盡心和衷辦理其事,究未蒙爵帥明晰示複,固欲勸戴葉生將該節款項作為罷論;務望爵帥允給一輪船管駕之任,方可消息。然該職已於前三年荷蒙恩允,曾有二西友可証,當系戴葉生管駕效力之時諸事勤能穩妥等因;或可複其招商局輪船管駕之任更善。如再爵帥不准此和衷理楚等情,固不得已,祗得將該節情由申訴貴國總理衙門核辦。須至申複者。
241 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照複柏領事
242 為照複事。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准貴領事文開:『前奉照會,殊深領悉;當即飭戴葉生知曉。惟照會內稱「戴葉生起意撞騙」之句,頗然太重。固再思維,何其薄待如是!況戴葉生之前節效力,亦無人能強辯其不然也。自接照會之後,嗣因龔道憲出為代理調停,並許不日即複招商局輪船管駕之職;固已將此節飭知戴葉生。後戴葉生又求固代催請給前節欠款,是以祗得再申請將前之欠款清結。惟戴葉生之一千八百八十六年九月清單帳目,已存固署日久,總望遲早清訖。然此款乃戴葉生充管駕時所代該輪船購物等件,現有帳目清單可稽;料想其款屬實無訛。照會內又稱「戴葉生應領薪水等項,據貴善後局云:均已清訖」;既然如此,戴葉生節節請領,應有收條可稽,尚祈鑒核察之!並望將最後末次收條寄來固署,以便確知付款若干。如該收條果能賜下,固閱後即行寄呈歸案不誤。戴葉生又稟云:「凡有請領銀兩,當具收條呈繳在案」。固本意盡心和衷辦理其事,究未蒙明晰示複,固欲勸戴葉生將該節款項作為罷論;務望允給一輪船管駕之任,方可消息。然該職已於前三年荷蒙恩允,曾有二西友可証,當系戴葉生管駕效力之時諸事勤能穩妥等因;或可複其招商局輪船管駕之任更善。如再不准此和衷理楚等情,固不得已。祗得將該節情由申訴貴國總理衙門核辦』等因。又准另錄戴葉生之稟內稱:『竊以卑管駕經手「威利」之帳,既憲台之司帳者卻不結算,此後因控追欠項費用,概須向憲台追償。至自管駕該船之時在上海欠下各行帳目,概不認付。又所有各項收條,須俟妥算後方照繳呈』等由前來。查戴葉生前在「威利」輪船充當管駕,因屢到上海逗遛,是以撤差。至於月領薪水雜費,月清月款;善後局皆有帳可稽。台灣輪船管駕,洋人甚多;按月支給薪水,何須收條。戴葉生無故撞騙,實屬有失貴國體面。台灣差遣同招商局各輪船應用管駕,各隨各使,何能相強。其戴葉生稟內所稱「控追欠項費用,由台追償」等語,更屬無此情理。此事本系戴葉生無中生有;如何控訴,所有費用自應令其自備,台灣何能給發!相應咨複。為此照會貴領事,煩為查照施行。須至照會者。
243 一照會瑞典、挪威國駐札上海總領事柏。
244 照錄清折
245 謹將上海道所派翻譯詰詢柏總領事節略,錄呈察鑒。
246 查瑞商戴葉生稟請瑞典總領事柏申呈台灣劉爵撫憲結算帳目一事,卑職遵奉憲諭前往柏總領事處,告以『戴葉生本系水手頭目,蒙憲台見其尚有膽識,轉求劉爵帥培植,始得重用。嗣因酗酒滋事不睦,以致撤差。所有歷年薪水各款,在台俱付清楚,毫無蒂欠。至於法、越有事時,戴葉生著有微勞,亦蒙李中堂奏請賞給二等第一寶星;待渠亦不為薄。迄今戴葉生能在招商局當差,亦藉劉爵帥當時提拔之力,始克至此。乃戴葉生不知感激,反在貴署冒稟,殊出情理之外』等語。柏總領事云:『本領事有保護商人之職,故據戴葉生所稟一面之詞,兩次申呈劉爵帥,亦自知失之冒昧。昨奉劉爵帥照複,方知其中曲折。但戴葉生尚不自悟,欲請本領事轉稟本國駐京公使;本領事以分所難辭,擬即繕稟。今據貴翻譯所言,本領事當即日函諭戴葉生,勸其及早見機作為罷論。否則,憑虛蒙混,聲名攸關;將來於招商局之差,恐有關礙。本領事此後,亦不能代為轉稟也』等語。謹略。
247 九月初八日。
248 --見「中法越南交涉檔」二一九三三七八九頁
URN: ctp:ws38058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