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國朝畫徵續錄

《國朝畫徵續錄》[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國朝畫征續錄》目次。
2
黃宗炎黃向堅
3
姜寔節文從簡
4
宋玨陳應麟
5
趟甸呂潛
6
郭士瓊王樹穀
7
周荃宋犖
8
黃甲云:「文命時,吳秋聲黃筠庵。
9
顧文淵姜漁虞沅高翔
10
武丹左楨朱虛程淓
11
邵點邵應闈錢黯
12
卞久卞祖隨徐璋餘穎馬世俊吳穎宋鬯同
13
汪文柚許慧。
14
顧藹吉勞澄程鳴
15
馬驤程琳朱山
16
汪泰來汪繹辰莽鵠立王斌王肇基
17
朱雝模王侃羅烜
18
高鳳翰沈白沈廷瑞
19
虞景星程林程泰京
20
佟毓秀朱方圖清格
21
邊壽民張雨鮑元方張御乘嚴英茅麐
22
唐岱周鯤餘省陳善湯袒祥周士標
23
朱倫瀚謝淞洲。
24
沈永年袁江陳枚賀金昆陳桓
25
陳桐李方膺劉乃大
26
帥念祖張若靄
27
張雍敬方士庶
28
華岩蔣溥錢載
29
鄒一佳董邦達錢維城
30
袁舜裔周思濂張宗蒼張述渠
31
鄭燮張棟張紉茝張肩
32
張乙僧金勈汪士慎錢大年史嗣彪
33
姜恭壽史嗚皋曹源弘曹相文
34
戴古巖易祖拭
35
黃壁錢界。
36
朱雪燝鮑楷
37
金農汪溥胡奕灴
38
沈映暉沈承煥釋道濟
39
釋普荷、釋輪庵於宋。
40
釋成衡釋上睿
41
釋明中,閨秀金淑脩。
42
閨秀文俶、閨秀馬荃。
43
閏秀蔡含金曉珠閨秀王正
44
閨秀俞光蕙閏秀惲冰
45
閨秀孔素英閨秀丁瑜
46
閏秀姜挂閏秀汪亮
47
閏秀,鮑詩
48
●國朝畫征續錄》
49
黃宗炎
50
黃宗炎,字晦木一字立溪,人稱鷓鴣先生,餘姚人,忠端公次子梨洲先生弟也。崇禎貢生。畫江之役,兄弟步迎監國事敗,入四明參馮侍郎京第軍事軍覆,隱於白雲莊。亂定遊石門,海昌間賣畫以給畫宗小李將軍趙千里工繆篆,又善製硯,所著有周易象詞、尋門餘論、學圖辨惑。
51
黃向堅
52
黃向堅,字端木,吳人。父孔昭,以孝廉作宰滇中,姚江道梗不得歸,向堅徒步往尋。涉歷艱險,周遍於猺獞之地,趼足黧面,至白鹽井,始遇二親。蓋自順治八年十二月出門,至十年六月歸里,承歡凡二十年。父母歿,負土營葬,不再期,得疾以殉,世稱完孝。好事者譜黃孝子。尋親傅奇,至今多演之。孝子善畫,所寫皆其所歷滇中山水,餘於汪念翼收藏,見其鶴慶府鳴鳳山圖乾筆蒼秀,略得黃鶴山人意。畫筆既可賞,又出自至性人之手,尤當珍重矣。
53
姜寔節
54
姜寔節,字學在,號鶴澗,萊陽人。前明禮科給事中。採子採,崇禎末,建言得罪,廷杖,謫戌宣城衛。鼎革南都,再建,弟行人垓亦奔赴馬阮羅。織必欲殺其兄弟,亡命浙東,後寄居於吳,遂為吳人。學在工詩,善書,晝山水模法雲林,涉筆超雋,為時所重。晚年建二姜先生祠於虎丘,又築諫草樓於祠後,為柄息所足,不入城。布人稱鶴澗先生。
55
文從簡
56
文從簡,字彥可,晚號枕煙老人。待詔曾孫蘇州府學廩膳生。善書畫,傳其家法而少變。書則兼李北海,畫兼雲林。叔明,崇禎庚辰廷試貢士,例得學博,不赴選人,卒於國朝。順治五年,子梢孫掞楠,字文端,號慨庵,長洲學生。畫山水,一稟祖法。所著有青氈雜志。揆字日賓,號古香山。水法倪、黃兩家不多作。所著有十二研齋詩集行世。又族人定,字子敬,後名止,字止庵。善花鳥,與王勤中齊名。
57
宋玨
58
宋玨,字比玉,莆田人。前明國子監生。善畫,其臨李伯時輞川圖長卷不設色,山石縱筆作折帶皴,不拘拘於法,餘不得見李原本。比玉所模,或稍變通,未可知,因所曾見李畫無此種筆法也。至圖中諸景位置前後,與右丞原本不同,大抵伯時先有變通矣。然比玉能脫,盡畫史習氣,自是士人高致。其寫松樹尤秀,絕比玉工詩,錢牧齋稱之。王阮亭《漁洋詩話》,亦嘆某小詩工絕。
59
陳應麟
60
陳應麟,字璧山,江陵人。父□□,死明季,難應麟入國,朝孑然終身,賣畫以給專工,廬鴈遂成絕藝。
61
趙甸
62
趙甸,字禹功,會稽人。家極貧,學針黹以養親藝絕工,時稱趙孝子。長游蕺山劉氏之門。丙戌後,立高節,隱於緇,賣畫以活世,所稱「壁林高士畫」者也。晚年講學於儞山,生徒甚盛。
63
呂潛
64
呂潛,字孔昭,號半隱,遂寧人。崇禎癸未進士。官行人。善花草,用筆放縱,而不越矩矱,神氣清朗可賞。性曠達,淡於仕入,國朝遂不出。以詩畫娛老。有《懷歸草堂》、《守閒堂課耕樓》三集。
65
郭士瓊
66
郭士瓊,字非赤,號滌山老人,江陵人。善山水,筆力蒼勁,長於巨幛。長卷為人閒靜寡營。卒,年九十餘。同里李華國,字西池,號竹溪老人。康熙初年,武探花及第,不能挽,強放歸,善山水,名於時。性情樂易,與人無迕,卒年亦九十餘,兩人皆師徐鼎鼎。國初官司馬,又姚學灝、陳景亦以畫名。學灝,字天如,善墨蘭,工詩,有詠竹百首。景字借山,善畫牛,人爭稱之。
67
王樹殼
68
王樹殼,字原豐,號無我,又號鹿公,又自號文外布衣。仁和人,題其所居日粟園工。人物、筆法出於陳洪綬,而得其清穩。所謂善學柳下惠也。衣紋秀勁,設色古雅,一時工人物者,無能出其右也。乾隆十六年,餘遊武林,於友人齋頭見其團扇士女圖,按所題作圖,歲月餘年已三十有九,可及見其人而不得見。又二十八年始見其遺筆。而想見其為人,因急錄之後,又見一冊,風致俱不同。其圖章有慈竹君笨凷,一笑先生。時有游士鳳者,號雲子,沔陽人。亦善人物,聲聞楚中有呂仙像、關夫子像,石刻行世,與郭天門交好,蓋有學行者。又江寧蔡澤,字蒼霖,善人物,兼長山水花草,亦國初好手。
69
周荃
70
周荃,字靜香,號花溪老人,長洲人。大兵下江南,荃首焉。向道以功授開封府知府,遷觀察使。善山水花草,各得大意小幅及冊頁,筆趣尤敏。妙動人題句,書法皆有生氣。其圖章有齊、楚觀察。
71
宋犖
72
宋犖,字牧仲,號漫堂,商丘人,相國文康公權子。以蔭入仕,官至大塚宰。博學,工詩古文,有西陂類稿。行世嗜古,精鑒賞。嘗自言暗中摸索,可別真贗。收藏甚富,一時以畫名家者,悉羅致於家。出其所藏,屬模副木,極為盛事,耳濡目染,遂得畫法。嘗寫水墨蘭竹小幅,疏逸絕倫,非丹青家所能窺也。湯西崖題詩云:「竹箭美必採澤,蘭香宜紉公乎?鎮東南,空谷無幽人,偶然託墨妙寫此,平生親咨嗟魏公儔小筆,乃爾神公前。撫豫章,後撫江蘇,拭拔名士禮遇,而資之湯詩,使圖頌德,洵寶錄也。同時肅山毛檢討奇齡,亦善畫,嘗為姚士重作梅,又為駱明府夫人。麻姑見西河集詩及跋,筆墨未之見。
73
黃甲雲:
74
黃甲雲,字唱韓,河南人。有異才,學不甚富,而於所誦習者,必潛心搜討,弗徹弗休。望書善畫圖繪寶鑒,稱其用筆不亞唐、宋。余嘗見其所寫山水不專宋法,純以天行當其合處,機趣橫生矣。順治間,以拔貢授樂安縣知縣。蒞任後,相其土田,作丘田法,繪丘法,圖若干畝為一丘內,除川陸墳墓,道路若干、餘田若干、比丘以盡一邑之田。庶田無隱而賦可均,上之大府、大府以聞,天子奇之,圖留覽。特設屯田御史,依法盡畫山左地。會世祖晏駕,御史劾以才長性刻,遂罷歸,屏居城東之班城。親督耕桑,暇以筆墨遣興。所作邠風盛衰,循環諸圖,多依理道。工詩,有楚遊草。
75
文命時,吳秋聲黃筠庵。
76
文命時,江都人。工墨籣,以瘦筆幹墨,運以中鋒,秀勁拔俗,花蕊疏朗,別具神韻展玩時,令人有世外之思,洵士人之高致也。同里吳秋聲號同柏,工墨竹,得梅道人法,一遵成範,而不流於板,當與命時伯仲。又有黃筠庵者,工畫石,嘗見其小方幅以淡墨作瘦石,不用渲染,而凹凸自具,題云宋高宗御題石」,蓋有所本也。
77
白苧村桑者曰:水墨、蘭竹之法,至近日不可問矣。然操管者,人人自謂蘭出鄭,趙竹出文,吳世亦從而和之。不知蘭葉柔弱而光滑,忖葉散碎而欲脫。至其襯貼坡石,一味杜撰,即或時目可蒙,而欲邀賞家一盼,斷不能也。因思三家之法能會而出之,不必詩詡仿古,已足成一家法矣,故匯記之。
78
顧文淵姜漁
79
顧文淵,號雪坡,常熟人。能詩文,善山水,與華希逸同學,筆墨亦相類。同里姜漁字松山,畫山水,得元人意最宜小幅及冊頁,疏秀可喜。
80
虞沅、高翔
81
虞沅,字畹之,江都人。善花草。翎毛。勾染工整,賦色妍雅,得古人遺法,至今賞鑒,家爭重之。同郡高翔,字鳳崗,號西唐甘泉人。善山水,模法,漸江又參石濤之縱恣,亦善於折衷者。能詩,工繆篆,刀法師、程穆倩諳藝均可觀惜。皆於近人問途徑,不若畹之之肯摸古耳。
82
武丹左楨朱虛
83
武丹,字衷白,左楨、朱虛三人,不知何許人,皆善山水丹筆,清韻自喜。楨筆有郭河陽,風味虛筆,結構緊密。
84
程淓
85
程淓,字箕山,號岸舫,北平人。順治己丑進士。善山水,老筆灑落,布置整而厚。
86
邵點邵應闈
87
邵點孛子與,一字初庵,吳縣人。善山水,能詩,有《四可齋集》。子應闡,字斯熊,號澹園,工山水,閎其世業,而深之以學力居然。參作家之座,蓋王翬之亞也。又善寫真。
88
錢黯
89
錢黯,字長孺,號書樵,嘉善人。順治間進士,池州府司。李山水學大癡,不落畫史,臨摹習氣,而自具真意。其同里徐白峰名本潤,號松溪。邑諸生亦以山水名。
90
卞久卞袒隨徐璋餘穎
91
卞久宇神芝,號大拙,婁縣人。子祖隨,字虞逸,壬寫真,神芝為之補圖。同郡徐璋,字瑤圃。寫真不獨神肖,而筆墨烘染之痕俱化。補圖亦色色可觀,不愧沈韶。高弟遊都門,名甚重。康熙中,祇候內廷。時廣東海陽人餘穎,字在川,工寫真,大得曾鯨之妙。
92
馬世俊吳穎宋鬯同
93
馬世俊,字章民,號甸臣,溧陽人。順治戊戌狀元善山水,好作巨障,不專師法,而自出杼軸聳拔,奪目同里吳穎,字見末,號長眉。順治間進士,山水與甸臣同聲於時。又有宋鬯同者,歲貢生,寫意花草筆致天成,兼善法書。
94
汪文柏
95
汪文柏,字季青,號柯庭,休寧人,占籍桐鄉。工詩,善墨蘭,雅秀絕俗,點綴坡石,亦落落大方。洵士夫逸,致官司城,頗著循聲。然性好習靜,三載郎致政歸里,晚年手定詩,題曰「柯庭餘習,蓋所學崇本也。朱竹垞,太史序之,又撰杜韓集韻》,若於卷。其族人□□、□、□、□、□、□□、□□、□□□□□□有聲譽。
96
白苧村桑者曰:柯庭畫不輕作,故流傳少。其孫念翼出所藏遺墨小冊,僅兩頁,後附宜山所題絕句,屬余跋殆得見之,亟為著錄。宜山姓盛氏,名遠,字鶴江,號宜山居士。吾里,高尚士也。築瓣香庵於南湖之濱,柄息以老竹垞,題其生壙無子詩稿。散夫今庵亦毀。念翼嘗過其地憑弔,蓋念先人交好也,可感已。
97
許慧
98
許慧,字念因,號笑仙,秀水人。業醫,善寫意花草,其用筆合山泉,舜舉而自成一家者,疏老可嘉,每寫長草,葉妤作一轉若結者,頗有別致,點綴草蟲亦生動。
99
顧藹吉勞澄
100
顧藹吉,字畹先,後改字天山,號南原吳縣庠,生山水。宗法元人,遊京師,為宋駿業王原祁稱賞。以貢生纂脩,得官,終於儀徵。學博精繆,篆工八分書。著隸辨行,世同里勞澄字在茲,亦善山水,與藹吉同稱於時。
101
程嗚
102
程嗚,字友聲,號松門,歙人。占籍儀真,補庠員。普山水,學苦瓜和,尚乾筆枯墨,運以中鋒,純以書法成之,不加渲染,蒼雅可賞。蓋所學在和尚,又參以程穆倩也。著名江、淮間,詩出漁洋山,人之斗漁。洋嘗云:「松門詩名為丹青所掩。
103
馬驤
104
馬驤,江西人。工山木,有元人矩矱,用筆細秀,氣味古逸,不可沒也。驤曾為揚州司馬,故邗上猶有遺跡。
105
程琳朱山。
106
程琳,字雲來,歙人,徙居嘉興。善花草、尢工、水墨、牡丹,今遺跡甚少,前大中丞程元章購之甚切,僅得三四幅。近日烏程朱山亦工水墨牡丹,用墨朗雋,英英奪目,兼寫山水,亦雅韻。乾隆辛未進士,雖州蔣禮部蔚分校南宮所得士也。
107
汪泰來汪繹辰
108
汪泰來,字陛交,新安人。占籍錢唐。聖祖南巡,試詩賦第一,著聲於吳。康熙辛卯舉人。壬辰欽,賜進士,授中畫,入內廷。纂修善花草,在白陽、青藤之間,尤長松石子。繹辰,字陳也,杭郡庠員,世其學。同里張永祚,字景紹。善山水。其所學專精天文,入欽天監食俸。
109
莽鵠立,王賦。王肇基。
110
莽鵠立卓然,滿洲人。官長蘆鹽院。工寫真。其法本於西洋,不先墨骨,純以渲染皴擦而成柙,情酷肖見者無不指,曰是所識某也」。弟子金玠,字介玉,諸暨人。
111
白苧村桑者,曰寫真之法。閩中曾鯨氏墨骨為正江左傳》之第,授受既久,流落俗工,莫有能心悟以致其功者。故徒法雖存,而得其神者寡,反遜西洋一派矣,猶作文者偏鋒易勝也。近日吾禾梅會裏王斌字師周曾為餘寫,戴笠小照,甚肖,筆意淡遠。子肇基號鏡香,傳其業,力欲復古志士也。
112
朱雝模王侃
113
朱雝摸,字皋亭,號南廬,錢唐人。善山水。乾隆十九年,年九十有六,猶不倦點染,與王侃均屬熙朝人瑞。侃字聲偉,秀水人。年九十餘,猶能畫龍水大幀。南廬所著有《農政證、治醫書》各若干卷。侃子德,普見前錄。
114
羅烜
115
羅烜號梅仙,又號鋤璞道人,江西人,飯牛後也。山水傳其家法,僑居金陵,年八十餘,猶操筆賣畫,以供晨炊,人皆羨其精力,餘獨閔其境,遇之窮。
116
高鳳翰
117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晚年自號南阜老人。嘗自稱老阜,膠州人。雍正五年,以生員舉孝友。端方任歙縣丞,被劾去官。後病痺,右臂不仁書畫,遂以左手感前人鄭元祐尚左,因更號後尚左,生其畫。山水縱逸,不拘於法,以氣勝善草書,圓勁飛動。性豪邁,不蓄一錢,嗜硯,收藏至千餘,皆自銘大半手琢。著有硯史曾遊吾禾,主馮司寇景夏、司寇牧膠時舊識也。乾隆癸亥,年六十一。自為生壙,志其銘曰:「知其生何必知死?見其首何必見尾。嗟爾生事類如此!」
118
沈白沈廷瑞
119
沈白,字員園,華亭人。文恪公荃弟。善山水,運筆縱橫,疏快有別趣。又宣城布衣沈廷瑞,字樗崖,號頑仙。眉生先生孫山水,筆意疏落,其大致似取法於石田者。畫松尤工詩,亦豪放,年八十餘猶能遊。
120
虞景星
121
虞景星,字吏皋,金壇人。康熙進士。初仕上虞縣知縣,改吳縣教諭。善山水,尤長於松,虯枝密葉,燦然可觀。年八十五六,體氣彌健,為人古心古貌。士林欽重兼善法書,有客持扇一面錢香樹司寇所書,一面為餘畫。東皋見香樹書假玩良久,曰:「用筆深合古法,不獨我吳所少,恐浙中不能兩。語畢,轉扇見畫,即折之曰:「我且攜去,明日奉趙何如客諾?」越三日不至,往索東皋,手扇出曰:「畫甚佳,我意欲加一二筆,故假歸」。及細閱三日,愈見其厚,無可加也。復指遠山一筆曰:「此真仙筆,世史安知如此?」收京復曰:「是扇書畫俱佳,當寶藏之。明年客過我語之餘,聞之甚傀,然不能不深知己感也」。因識之。
122
程林程泰京
123
程林,字周卜,號青壑,欣安人,占籍丹徒,善山水,不喜設色。宗人泰京孛紫晉,號了鹿山樵,占籍浙江中。乙榜山水學元人不喜設色,兼善草書。
124
白苧村桑者曰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錄、金粉肩、王洽、潑墨,後北苑巨然,肇之方尚水墨然,樹身屋宇,猶以淡色渲暈。迨元人倪雲林、吳仲圭、方方壺、徐幼文等專以墨見長,殊不知雲林亦有設青綠者。畫圖遣興寧有定見。古人云:「墨暈既足設,色亦可不設色,亦可誠解人語也」。
125
佟毓秀朱方華
126
佟毓秀,孛鐘山滿洲人。甘肅巡撫善山水,法元人率筆。又有太醫院吏目朱方華,號「雷田錢」,唐人亦以率筆寫山水,各自標其逸趣。
127
圖清格。
128
圖清格,字牧山,滿洲人。以草書法寫菊花,蓋不屑隨人步趣,而自闢一徑者也。官大同府太守,親喪廬墓,築丙舍於西山,孝行可風。
129
邊壽民張雨鮑元方
130
邊壽民,字頤公,淮安人。善潑墨,寫蘆雁、江淮間,頗有聲譽。嘗語其友人王孟亭曰:「我以畫為活,今年六十,老將至矣」。為置一篋,外圓內,方虛其腹,封而竅之,及吾手能為時得佳者入竅,而實諸以備我。老名弆篋孟亭,為文記之。其論畫云畫,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名言也。又有張雨者,亦江北人,亦能潑墨,惜兩人,用墨皆滲,以膠不能不減價矣。又有鮑元方者,江寧人。寫生,亦豪邁自喜。
131
張御乘嚴英茅麐
132
張御乘,牢駕六,號適園鳥程人。工花鳥,筆有異致。嘗入鬱作《河清海宴圖》。公卿有欲薦之者,謝去,歸老於家。同里嚴英,字臥山山水,得小米法尤工。松竹為人住僻,終身不娶。晚歲倦遊,結廬依墓田以老。又有茅麐,亦善山水,三人皆吳輿一時之有聞者。
133
唐岱周鯤餘省陳善
134
唐岱,字靜巖,滿洲人。內務府總管工山水。用筆沉厚,布置深穩。得力於宋人居多,能品也。祇候內廷,今上賞之,蒙恩品題最多。詩載樂善堂集,恭錄題千山落照圖一章我愛唐生畫,屢索意未已。昨從街市中,購得澄心紙,好趁靜室閒,為我圖山水。著墨濃淡間,萬壑秋風起。水亭跨明波,磴道延步履。斜陽映天末,咫尺有萬里。暝對意彌遙,煙浮暮山紫,位置倪黃中,誰能別彼此」。恭讀一過,足以得其畫之佳致矣。而暝對兩言,神味清杳,更可想是圖落照之妙。又有周鯤善山水,餘省字曾三善,花鳥與岱同直內廷。其畫皆藏石渠寶笈。樂善堂集》有「題郎世寧寫生題,穆僖松石長春松亭雲岫」等圖,兩人筆墨,未之見附,記其名,訪之岱弟子。陳善,大興人。山水多焦墨,丘壑亦深邃。
135
湯袒祥周士標
136
湯祖祥,字充閭,武進人。康熙間,以國子監生充銅版館。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善畫花卉,得蔣南沙法,賦色妍淨,折枝小幀尤佳。同郡周士標字豈凡宜興人工花鳥有法度。
137
朱倫瀚
138
朱倫瀚,明宗室入國,朝隸旗籍,善指頭畫,得其舅氏。高且園法,一丘一壑,雖奇自正設,色沖淡而氣厚,喜作巨障,近日指墨甚眾,要以倫瀚為優官。御史錢唐李山、平湖布衣楊泰基,字瞻岳,號海農。皆擅是藝,亦有佳致。
139
謝淞洲。
140
謝淞洲號林村長洲。入詩,宗西昆畫學倪、黃,後兼宋人,筆意疏爽,有法則精鑒別古、法書、名繪與全玉磁品。雍正初,特旨召入,命其鑒別內府所藏之真贗,因進所畫山水,世宗嘉之。留一載,以疾罷歸。
141
沈永年
142
永年,字青原,號息非,華亭人。善山水,得元人意,精醫學。侍內廷大醫院,使倚重之。旋歸里,年六十七,無疾,趺坐而逝。
143
袁江陳枚賀金昆陳桓陳桐
144
袁江,字文濤,江都人。善山水樓閣中,年得無名氏所臨古人畫稿,遂大進。憲廟召入祇候陳枚,字殿掄,松江人。善人物,山水花鳥,得宋人法。遊京師,入內務府供事內廷。又有賀金昆,錢唐人。武解元善人物花草,召入供事。枚兄桓,號石鶴山水。善用墨弟桐,號「石生,寫意花果,尤工蟬翼。
145
李方膺劉乃大
146
李方膺,字虯仲,號晴,江南通州人。善松竹、梅蘭及諸小品,縱橫排奡,不守矩矱,筆意在青藤竹憨之間。雍正間,以諸生保舉為合肥令,有惠政,人德之。去官後,窮老無依,益肆力於畫,以資衣食。寓金陵最久,時以諸生保舉者有劉乃大,字有容,山陽人,知郫縣,遷忠州牧,以征苗軍功題升成都府,蒞任數月卒。善山水,率筆圓勁,豪邁自喜。
147
帥念祖。
148
帥念祖,字宗德,奉新人。以禮科給事署陝西布政司使,以指頭、墨作花草間寫山水。
149
張若靄
150
張若靄,字晴嵐,桐城相國廷玉子,翰林院編修,累遷通政司。工花草,嘗見其「折枝荷花賦,色沉穠清艷,而寫葉純以墨染,亦舊法也。惜「早世未得大成」,錢坤一云「睛嵐畫誠佳」,第每幅若有未完者,此所以不永其年歟。
151
施心傳
152
施心傳,字結如,寧化人。好學,工文詞,善山水,得雲林筆法,頗自矜重,不妄與人作若。富貴人往求,尤嚴謝之,當蒼松白雪清風皓。月之時,僧人飲以佳茗,出素紙案上,不自覺。其與發吮筆點拂,迭迭不倦。同里雷翠庭副憲云施先生」。性狷潔,與家君交最善。每同構文,日當亭午市豆餅充飢而己。
153
張雍敬
154
張雍敬,字珩佩,號簡庵,秀水布衣。家新塍鎮,善草蟲布,置花草,本宋人勾染法。工細多,致工制,舉文不邁,精究天文、歷律之學,著定歷玉衡十八卷。始與吳江王寅旭相稽,老繼証之宣城梅定九竹垞朱氏序之。其宣城遊學記、稼堂潘氏序,皆極推重。詩有環愁草、靈鵲軒等集畫筆,其餘技也。然猶工細若是,可知其學之專者矣。
155
方士庶
156
方士庶,字循遠,號小獅道人。新安籍,家於維揚。能詩,工畫山水,受學於黃尊古。用筆靈敏,氣量駘右。早有出藍之目,誠為近日。僅見惜中壽而歿,使假以年,何難參二王之席。其詩友閔玉井論共畫雲觀,循遠少作,似不得有今日之造,詣其精進,在四十以後也。
157
白苧村桑者曰餘。前過邗江,見循遠筆,已心儀之,然不多見,今重過之。循遠已歿,因遍覓遺跡觀之,大小幅皆入妙品。嘗其得意處墨情,筆趣杳渺,難名令觀者神。往餘前錄,以南華為藝苑,後勁,蓋未見循遠也。
158
華岩
159
華岩,字秋岳,號新羅山人,閩人,僑居杭州。善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皆能脫。丟時習而追古法,不求妍媚,誠為近日空谷之音。其寫動物,尤佳山水,未免過於求脫,反有失處。能詩亦古質,客維揚最久。晚年歸西湖,卒於家,年望八矣。
160
蔣溥錢載
161
蔣溥,字質甫,號恆軒,文肅公廷鍚長子。雍正庚戌,傳臚工花卉,得其家法,隨意布置自生多趣供奉內廷畫幅歲時經進。今官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門下錢載坤一號籜石,前明以貢生劾魏璫十大罪,錢嘉徵之裔孫穎敏好學,工詩善寫。生遊都門,恆軒為其子延主師席,因得親其點染筆法。益進乾隆壬申傳臚、翰林院編修。
162
鄒一桂
163
鄒一桂,號小山,無錫人。雍正丁未進士,入翰林,改侍御。今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工花卉,分枝布葉,條暢自如,設色明淨,清古冶艷,惲南田後僅見也。深邀睿賞,題詩榮之詩,載樂善堂集。一桂嘗作百花卷,每種賦詩,一絕進呈,皇上亦賜題絕句百篇,一桂復寫一卷,恭錄御製於每種之前,而書己作於後。藏於家少司寇錢香樹。嘗偕小山遊盤山,時杏花盛放香樹,出藏紙,索寫盤山杏花圖,小山即於花下點染,屋宇垣墉,山嵐花氣,一一入妙。人皆知其花草之工,不知其山水之佳著之。
164
董邦達錢誰城。
165
董邦達,字孚存,號東山,當陽人。雍正癸丑進士,入史館。善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筆,勾勒皴擦,多逸致近,又參之董巨,天姿既高,而好古復篤,自然超軼,深為今上所賞。今官吏部左侍郎,侍直內廷錢維城,號稼軒,武進人。乾隆乙丑,狀元,官翰林院修撰,累遷工部右侍郎。侍宜內廷山水,丘壑幽深,氣暈沉厚,迥不猶人。其座主錢香樹云稼軒,自幼出筆,老幹秀骨,天成通籍,後又得力於東山者也。
166
袁舜裔周思濂
167
袁舜裔,號石生,祥符人。善書畫。其寫山水墨竹,不事摹仿,自成家法。以孝廉官平原令,廉靜愛民,有惠政。以罣誤去,閉戶不與外事,詩畫自娛。桑■〈山上𢎤下〉甫主大梁書院,講席不妄交一人,惟石生契合。時餘客大梁,因■〈山上𢎤下〉甫交之石生同郡周思廉,字靜夫,儀封人。善山水,曾見其為餘老。友蘘城劉庶、常青芝作江村草堂圖疏。曠雅淡時官禮曹。
168
張宗蒼張迷渠
169
張宗蒼,字默存,一字墨岑,琥篁村吳縣人。善山水,出黃尊古之門,用筆沉著山石皴法,多以干筆。積累林木間,亦用淡墨乾擦湊合,神氣頗覺,蔥蔚可觀。以主簿街理河工事。乾隆十六年,恭遇聖駕甫巡,宗蒼以畫冊進,呈蒙恩賞,錄即命入都,只侯內廷。十九年,特授戶部主事。時年將七十,踰年,以老告歸,卒於家。侄迷渠,字筠容,邑庠生。亦善山水,筆甚老秀。
170
白苧村桑者曰:黃尊古筆墨老乾,氣味古茂,蓋得法於麓台也。近日尊古遺迎,淮、揚間甚重,人爭購之,第用筆過重,未兔有窒滯處。然甜賴之氣,自不能犯其筆端,餘更有說。向見麓台《秋山晴爽圖》卷,其自迷作法,有「筆端金剛杵」之語,恍然有會,因歎公之秘妙,不惜道出示人。自是頗有進境後見大癡。《秋林書屋圖》,其勾勒石骨運筆極細而軟皴擦,輕淡而簡若亳,不致力者而設以淺,絳烘以墨青水,其氣暈沉深穠厚,遠觀彌湛覺,嵐光林靄,蒼然欲滴,乃知金剛杵之言,不盡然矣。其云金剛杵」者,蓋言筆力堅重,若魯公書入木三分也。學者猶有致力之處,秋林書屋則一片神行,無從措手。昔人題畫詩有云:「吾聞老子能嬰兒,乃是至入神化時。此之謂矣。為拈出質諸精於六法者。
171
又曰:古人畫山水多濕筆,故云水暈墨章興乎?唐代迄宋猶然,迨元、季四家始用乾筆。然吳仲圭猶重墨法,餘亦淺絳烘染,有骨有肉。至明董宗伯合倪、黃雨家法,則純以枯筆幹墨,此亦晚年偶爾率應,非其所專。士夫便之,遂以為藝林絕品而爭趨焉。雖若骨乾老逸,而氣暈生動之法,失之遠矣。蓋濕筆難工,幹筆易好,濕筆易流於薄,干筆易於見厚。濕筆渲染,費功幹筆,點曳便捷,此所以爭趨之也。由是作者觀者一於耳食,相與侈大矜張,遂盛行於時,反以溼筆為俗,工而棄之,過矣。余嘗見明止仲《題畫詩》,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繼者惟巨然筆。從墨間出,始悟古人授受得力之微。蓋北苑骨藏於肉,巨然於肉透骨,後之學者以骨易見,筆肉難徵墨。由是肉漸消而骨加出,訖於今有過於尚骨者幾成髑髏矣,尚得謂之畫哉。餘初亦尚干筆,及知幹濕互用之方,而年邁氣衰,不能復力,深為悵恨。麓台晚年深好梅道人墨法,蓋亦有會於董源矣。後之學者,有志復古,當不河、漢餘言古詩云:「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杜詩碧山晴又濕」,皆可悟畫理。又題畫詩元氣淋漓,障猶濕」,可知古人吊筆用墨之妙。荊浩詩「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則又知點綴渲染,不在多著力矣。
172
鄭燮
173
鄭燮,號板橋,乾隆丙辰進士。與化人工詩詞,善書畫。長於蘭竹,蘭葉尤妙焦、墨、揮、亳以章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有別致詞,亦不屑熟語,為人慨忼嘯傲。曾知山東濰縣事,以病歸,遂不復出。
174
張棟張紉茝張肩
175
張棟,字鴻勳,號玉川,吳江人。邑諸生,家於鶯脰湖之濱。博學,工詩文,畫筆私淑麓台,專用乾筆,不喜設色。乾隆十六年,兩浙雅中丞聘纂南巡,盛典子紉茝,字芬揚,亦好六法,筆致疏秀,所至正未可限。其先同里以畫名者,有張肩、沈永令、沈屺懋、顧卓肩。善墨竹,堅勁森密。永令字,聞人順洽。戊子,浙江乙榜,官韓城令,調高陵。善寫葡萄、松鼠。屺懋,字樹奇。善松竹,好作大幅。卓字爾立花草,得白陽法。康熙初,遊京師,為宗室紅蘭主人所賞引,置賓榻,即從主人學。詩詩情淡逸主人梓玉池生詩稿、附卓詩一卷。以布衣而與賢王同集,時人榮之。
176
張乙僧金勈汪士慎
177
張乙僧,字西又,嘉定人。邑庠員,工花草,取致雅逸,尤畏墨梅。時有專工墨梅者,休寧金勈,字達,三號雪圃,筆力老乾,脫去時習以貿遷往來四方。行岌中,貯名人筆墨,暇即展玩。興至即畫,遇投契者贈之,非其人,不輕與片紙同。郡汪士慎,字近人。亦善墨梅,筆致疏落,家維揚。
178
白苧村桑者曰墨梅,宋揚元咎徐禹功,皆工元咎,盛稱於後世。然真跡流傳絕少,惟轉相摹仿者千花、萬蕊即云其法也。元吳仲圭、倪元鎮亦善之。倪則獨以瘦枝疏花見意,深得梅之神韻,而仿之者反無人。明、沈、石、田常為之近日工,是藝者甚伙,無論其法揚法。吳皆以古干屈盤為主,技則過於橫斜,交加花必繁縟以為能,不知劍拔弩張之概,大失清寒瘦逸之致矣。我故有取於倪、沈也。
179
錢大年史嗣彪
180
錢大年,字松苓,號半舟。嘗渡海,遭颶風梔傾,舟截為兩。大年極於後半,遇救得免,因自號半舟。南通州人,雍正壬子舉人。山水筆意,軒爽輕快,學兼天文。其同年生史嗣彪,字班如,號霽岩,金壇人。山水暈潤有氣,善書,端楷而敏,一日可書萬字。乾隆丁丑,欽取內閣中書,卒於官。
181
姜恭壽史嗚皋
182
姜恭壽,字靜宰,號香巖,又號東陽外史,如皋人。乾隆丁卯舉人。善花草竹木,縱逸瀟灑,脫去時習。其同里研友史鳴皋,字苟鶴,號歷亭,畫筆與恭壽相上下。以辛未庶常改授昌化知縣,今調象山。
183
曹源弘曹相文
184
曹源弘,字天來,號甫田,嘉善人。工花鳥,好合寫天竹水仙名、《天仙圖》,索之者眾,應酬既多,遂獨擅其長。鈞勒賦色,得宋人意。子相文繼之。
185
古岩
186
戴古岩,吳縣人。山水專摹唐六如筆,而未嘗自題其名。一生之畫,皆托六如以專厚直。余曾於友人齋見所藏六如手卷小大計三卷,其兄亦藏有兩卷,形色頗類甚異,真跡太多。今乃知有戴氏臨摹也。收藏家當具慧眼辨之。然古人於法書有買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謠,則買唐得戴,亦朱為大失也。其同里有吳生者,忘其名花草,仿憚南田,其題款字跡,亦咄咄逼真。有骨董客館於家,閉之密室,圖成假名壽平以售而厚遺吳,吳亦賴之。後有人見之嘆曰:「子有此畫筆,何不自名!」因自題其名以售。竟無售之者,仍託於惲。吳人摹古跡為膺本,實能亂真。米南官嘗云吳中假黃荃者不能辨,蓋自昔然矣。然此輩但能臨摹,若自運即惡,於法書亦然。
187
易祖栻。
188
易祖栻,字張有,湘鄉人。善墨竹,不專師法,頗有瀟灑之趣。館於慎邸,仕為郡參軍,終於粵西。余曾於武林宗陽宮道院壁間見其小幅。後唔吳興大守沔陽李也升為道,其爵里錄之。
189
黃壁
190
黃壁號小癡,潮陽人,善山水,意在梅華和尚也,故題款亦作草書」。
191
錢界
192
錢界,字主恆,號曉村,香樹司寇胞弟。行四母,太夫人。陳工寫生界,幼嘗習之,不竟其業。中年見倪雲林細竹,怪石,愛而習焉。生硬,多逸致絕,無煙火氣。披賞間,令人心氣俱靜。雍正七年,以諸生應保舉,知醴泉縣,調繁寶雞,以內艱歸。服闋,補吉安永豐縣,調繁廬陵,以最遷歸州牧。未幾,又以最晉施南府同知,所在大有惠政。後以罣誤引見,仍回湖北,以同知用。未及任而歿,無子,貧不能具棺殮。伯兄司冠聞訃立,遣子赴武昌迎柩歸,以第六子嗣,而經紀其喪焉。香樹有哭弟詩云:「那有胡威絹,惟餘范甄塵」。其清身苦,體寶錄也。
193
朱雲燝
194
朱雲燝號尋源明,遼藩分支宜陽後裔,家江陵善山水師同里郭士瓊,用筆爽邁,就健率,性進取,好作小卷,頗有逸致。又善畫馬古來,畫馬尚勾勒,次渲染尋源,以逸筆灑墨頃,刻成十數匹,而神駿之姿各具藝,宛之獨闢也。尢工畫魚,亦以逸筆灑墨,稀微隱現,與波光荇藻相動,蕩令觀者有濠梁之樂,足以傳矣。平生好遊,凡名山必圖之。於泰山作全圖,一分圖十六,並記梓行之於黃山。每景作一圖,凡四十八圖,為二冊。於西湖作長卷。起雲林,終昭慶後,以意綴天台、石梁、錢唐、江潮,以寄其興。所著有畫鏡一卷。行世從兄雲輝,字天霞,號曙園,善花鳥山水名間。荊楚性傲岸,不合時趣,老於布衣。又劉塞翁,潛江人。工翎毛尋源,稱禁筆有生氣,大抵不爽附之。
195
鮑楷
196
鮑楷,字端人,號棠村,嘉興人。僑居維揚。少工花草,師法南田,後客沈,凡民署,遂事山水,琉朗秀潤,得古人意,惜知之者少,境甚困。然有此造詣,終必有遇,所慮者為馮唐耳。
197
全農
198
金農,字壽門,仁和人。好古力學,工詩文,持論不同。流俗精鑒,賞善別古,書畫真贗,好遊客維揚最久。年五十餘,始從事於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良由所見古跡多也。初寫竹師,石室老人,號稽留山民。繼畫梅師白玉蟾,號昔耶居士。又畫馬,自謂得苜韓法,趙王孫不足道也。近寫佛像,號心出家盫粥飯。僧共布置花木,奇柯異葉,設色尤異,非複塵世間所睹。蓋皆意為之。問之,則曰:「貝多龍窠之類也」。所著有《冬心詩鈔》,行世無子,妻亡,遂僑居維揚,不復作歸計矣。
199
汪溥胡奕灴
200
汪溥、胡奕灴,皆不知何許人。溥,山水清潤。冷雋字永思,號芝田,又號問政山樵奕。灴花草賦色,仿北宋法,明艷可愛,字覲光,適見二人畫扇錄之。
201
沈映暉沈承煥
202
沈映暉,字朗乾,號庚齋歲,貞生華亭文恪公荃之族。佺孫好古,工詩文,山水傳獅峰一脈。清矯拔俗,後博覽宏採,超然別有會心。其內兄助教陳楓匡愛其畫,嘗攜至都,質之東山蘆,少宰深加獎賞,謂得宋、元大家風度。弟承煥,字文陶,號炳君。善花鳥,古雅秀潤,工詩及詩餘。
203
釋道濟
204
道濟,字石濤,號清湘,老人,一雲清湘陳人,一雲清湘遺人,又號大滌子,又自號苦瓜和尚。又號瞎尊者,前明楚藩後也。畫兼善山水蘭竹,筆意縱恣。脫盡窠曰:「晚游江、淮,人爭重之,一時來學者甚眾。今遣跡維揚,尤多小品絕佳,其大幅惜,氣脈未能一貫」。
205
釋普荷
206
普荷號擔當,雲南晉寧州人。唐氏子名泰,字大來。年十三,補弟子員。天啟中,以明經入對大廷,嘗執贄於董思白之門,過會稽,參雲門,湛然禪師回滇。未幾,聞中原亂,遂剃髮從無住禪師受戒律,結茅雞足。山工詩,有脩園集》。儒生時作獗庵草,則出世後詩也。善畫取法于雲林,其自題云:「大半秋冬識我心,清霜幾點是寒林。荊關代降無蹤影,幸有倪存空谷音」。又云:「老納筆尖無墨水,要從白處想鴻蒙」。可以得其意矣。
207
釋輪庵于宋。
208
輪庵,法名超揆,俗姓文氏,名果中翰,震亨子、文肅公侄。父歿,家落走京師,佐總戎桑,格定滇逆,得官不仕。旋剃髮,善詩文、筆札、工書,晝山水,多寫平生遊,歷之名山異境,故能獨開生面,不落時蹊。聖祖南巡,迎駕,召入京,恩齎優渥。年七十餘,示寂,賜塔玉泉山,予謚。文覺禪師,異數也。又文肅公塚曾孫于宋名本,光生即茹齋五歲搦管作大士。像年二十,皈依靈巖,繼起和尚。後遊京師,卓錫盤山禪院,前後起建精舍數十楹,善畫山水,守家法,設色淡雋,兼工寫真。年八十餘,歸葬其父母,卒於竺塢山堂,即文肅公故廬也。
209
釋成衡
210
成衡善山水,康熙間嘗供事內廷。聖袒賜大臣書扇,後面多衡畫,款題臣僧。成衡謹寫,筆亦古雅,蓋取法於王。少司農。
211
釋上睿
212
上睿目存,號蒲窒。予工山水,布置深穩,氣暈沖和。嘗與王石谷同遊都門,蓋得其指授者。自是能品詩亦工,秀宗門中工筆墨者,目存其傑矣。梵林山水有南宗二家。卷一雲林,一梅華道人,為時所稱。好雲遊,常在禾中。余嘗求其遺跡,不概見也。
213
釋明中。
214
明中,字大恆,號烎虛,俗姓施桐鄭人。幼剃度于禾中楞嚴寺。雍正間,游京師,得法于無礙永覺禪師歸,住杭州聖因寺,兼攝天竺講席。乾隆丁丑春,移主南屏淨慈,今上南巡,蒙賜紫衣。性好畫,嘗謂結習未能除山水,得元人法,信手運綴,氣味清遠,兼善寫生,人不能求也。善詩,與舒明府雲亭最契合,倡和尤多。白蓮住持僧名,一號雪樵,嘗學其詩畫云。
215
閏秀金淑脩
216
金淑脩明,隨州牧殉難,贈太僕卿。徐世淳長子肇森,配善山水局,度軒敞,有丈夫氣,不輕作,故流傳甚少。子嘉炎,舉康熙己未博學宏詞科,入史館,官至閣學,累贈太夫人。
217
閏秀文俶
218
文俶學博彥可女,趙凡夫子婦,靈均妻也。夫婦偕隱寒山,椒善花鳥草蟲,嘗作寒山草木,昆蟲百種。曲肖物情,亦能寫蒼松怪石,筆頗老勁。吳中閨秀工丹青者三百年來,推文俶為獨絕云。無子一女,名昭,字德隱,字平湖,馬氏寫生,工秀兼長蘭竹,不愧家學。父母歿,昭歸葬之,乞錢牧齋,志其墓志,語無子而有子,善昭也。
219
閏秀馬荃
220
馬荃,字江香,扶羲孫女。工花草,妙得家法一葉一花人爭珍之適常熟□氏,以節重於里江。香曾祖父眉,父南平,皆善寫生,蓋四世矣。
221
白苧村桑者曰餘,素聞扶羲寫生而未之見,故《前錄》附著於《憚南田》後。乾隆二十三年冬,薄遊太倉於居停,見其畫冊,自題謂得包山石田遺意。觀其超縱處誠,有陸氏風概,而老健遠遜,石田蓋能品也。世人誇重,未免過情。
222
閏秀蔡含金曉珠
223
閨秀蔡含,字女羅,吳縣人。如皋昌辟疆姬也。生而胎素,性慧,順妤畫兼善山水,花草禽魚,長於臨摹。嘗作松圖巨障,辟疆作長歌題其上,一時名人和之。又言為墨鳳圖題者頗眾,詩俱刻入同人集。辟,疆姬人,又有金曉珠,名玥,崑山人,居染香閣,亦善畫。曾臨高房山小幅,得其氣暈,時稱冒氏兩畫史。女羅歿,汪懋麟為之銘墓,而諸名士錫以挽詩,亦可以不沒矣。
224
閨秀王正。
225
秀王正,字端淑,江都人。善花草布,置工穩,能詩,受業於徐少宗、伯倬。後入都,馬相國齊延教其女。又三韓卞氏,大中丞永譽女,善花草,賞家稱其工。中丞好古精鑾,著有畫匯考、行世宜。其女之工筆墨矣,惜未之見,附錄俟訪。
226
閏秀俞光蕙
227
俞光蕙,字滋蘭,海鹽人,少司農穎園孫女於殿撰。敏中字耐圃,淑配以覃恩,封宜人。性好畫,年七歲,寫拆枝花於壁,司農見而異之。長受法於錢太夫人陳書太夫人,子司寇司農侄女倩也,以親串往來指授。自是益進筆致清穎,古秀布置,亦大雅乾陸。戊辰,耐圃視學浙江。庚午春,宜人卒於官舍。
228
閏秀、惲冰
229
惲冰,字清於,南田之女。善花草,得其家法名於吳中。適同里某子四人,皆傳其學。
230
閏秀孔素瑛
231
孔素瑛,字玉田,聖裔毓楷女,占籍桐鄉適烏程貢生。全某善寫花鳥,有機趣能詩,有飛霞閣詩集、蘭齋題畫、詩跋共十三卷。
232
閏秀丁瑜
233
丁瑜,字懷瑾,錢唐人。父允泰,工寫真一、遵酉、洋烘、染法、懷瑾守其家學,專精人物,俯仰轉側之致。極工適同里張鵬年,亦善畫。
234
閨秀姜桂。
235
姜桂,字芳垂,號古研道人,孝廉本渭季女,行人垓曾孫女也。心大母許張氏子。聘未婚,張卒,桂時年十九,聞訃欲自經。父母許其守節,乃不死。未幾,翁姑相繼歿,無可歸,矢志於窒貞女也。通經書,善畫山水乾筆疏秀。嘗見其小幅,自題云:「暖風晴日值良辰,窗外梅花數點新」。更想林泉清淑致,山光樹色寫初春」。父記云:「仿元人惜墨法,惟舊紙得墨,始有氣韻,佳紙難覓,大幅更罕。茲幀細潔。又平拓者再而紙性獰難融化,淺深濃淡,頗費經營而筆不達。意欲貌似古人,而不可得多愧。觀此,足以知其學力有所得矣。
236
閏武汪亮
237
汪亮,字映輝,號採,芝山人,柯庭孫女。幼喪父,聰穎好學多藝,能留心典籍。善詩,尤好六法。私淑清暉老人,輕雋芳潤,設色淡雅,其一種清逸之致,頗覺出塵。自得適吳興費氏,今移家嘉興。
238
閨秀鮑詩
239
鮑詩,字今暉,平湖人。別駕怡山。次女怡山,有四女,皆知書。善畫,能詩。征州老,諸生程立岩名之。廉者,善山水花草,來游東湖,姊妹從之專學。花草,傳白陽法也。今暉筆尤長,適餘族侄徵士雲錦,有鶴舞堂小稿一卷,在家時作吾亦愛吾廬詩鈔二卷。乃與徵士倡和詩造句幽秀,攸縣彭湘南採入國朝詩選。
240
國朝畫征錄》
URN: ctp:ws3836248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