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二百十八  明。 彭大翼 撰毛蟲。
3
4
春秋運斗樞揺光之精,散而為象格。物論:象長丈餘,髙稱之,大六尺餘,牙耳鼻俱下垂。牙亦長丈許,鼻端有爪,猪目睛黒肉,兼十牛六十,歲骨方足。妬惡犬聲,獵者褁糧,登髙樹,創熊巢伺之,有羣過則為犬聲,悉舉鼻吼呌,循守不復去,或經五六日,困倒其下,因潛殺之,雜爼象耳,後有宂薄如鼓皮,一刺而斃」。《埤雅:象之所在,其土必豐」。《清異録》:陸象先家號象為鈍,公子膽隨月轉。
5
《埤雅》:象性久識,能浮水出沒,體具十二少肉,唯鼻是其本。肉膽不附肝隨,月轉在諸肉。《假令正月建寅,則膽在虎肉,建卯則膽在兎肉雜爼象。孕五歲始生膽,隨四時在四足春前,左夏前右,秋後左冬後,右如●,無定體也。文感雷生。
6
《字說》:象齒感雷,莫之為而文生。《埤雅》象牙生花,必因雷聲,故古者以為器飾。今人欲馴象,以小斧刃斵之,其金瘡見星月,即合泣子。
7
莊子曰:「象見子皮,無逺近而泣哀雌。
8
《博物志》:「南方有象,各有雌雄,其一雌死百有餘日,其雄泥土着身,獨不飲食,人問其所,以輙流涕,若有哀狀焚身。
9
左襄二十四年,子産寓書于子西,以告宣子曰:「象有齒,以焚其身」。
10
燧尾
11
左定四年,吳伐楚,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注云:「燒燧火以繫象尾,使驚奔吳師。
12
藏牙。
13
萬震《南州異物志》:俗●象牙歲脫,猶自愛惜,掘地深藏之人,欲取必作,假牙潜徃代之,不令其見也,見則不藏,故䖏。
14
役鼻
15
郭璞象,賛象:之為獸,形骸特詭,身倍數牛,目不踰豨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逺,行如丘徙。
16
象耕
17
《帝王世紀》:舜葬蒼梧下,有羣象,常為之耕象,戰。
18
《漢書》:「大宛身毒國」,其人乗象以戰。又王莽與世祖戰昆陽,驅虎豹、犀象以助威武。
19
象拜
20
漢武時,南海獻馴象,注云:「象能拜,隨人意」。成帝時,林邑獻一象,能拜跪。
21
象舞
22
吳賀齊為新都太守,孫權出祖道作樂舞。象權謂齊曰:「今定天下都中,國使殊俗。貢琛,百獸率舞,非君,其誰張茂夢」。
23
東漢張茂夢《大象問萬推推曰:「象者,獸也,獸者守也。君當為郡,然不能令終象有齒,以焚其身也」。果如其言,蒼舒秤。
24
見神童。
25
晉養臯澤。
26
晋時南越獻馴象,養于臯澤中,毎正朝大㑹,皆入充庭,帝行,則以象車引導,以試橋梁,後象以鼻擊害人,有司啟之,欲殺象,象垂鼻而泣,血流地,不敢動,自是朝議以象無益于事,悉送還越。
27
唐放荊山。
28
唐永徽以來,文單國屢獻馴象凡三十二,皆畜苑中,頗有善舞者。徳宗即位,以為物性不遂,悉放于荊山之陽舞,合節奏。
29
《嶺表録》異蠻王迎漢,使于百花樓前,設舞象,奏音樂引入。一象以金羇絡首,錦襜,垂身掉頭揺尾,皆合節奏,動合音律。
30
《明皇雜録》:上毎賜酺,御樓,引大象犀牛,或拜或舞,動合音律。
31
努目不拜。
32
南楚新聞唐明皇嘗教象拜舞。天寶之亂,祿山大宴,胡酋出,象紿之曰:「此象自南海奔來,知吾有天命,雖異類,必拜舞」。左右命之拜,象皆努目卬首,不肯拜命之舞,努目歛足,不肯舞。祿山怒,盡殺之。
33
跪膝使登
34
范至能、《虞衡志》,象形雖大而不勝痛,故人得以數寸之鈎馴焉。馴之久者,見象奴,來則低頭跪前左膝,人踏之以登,則奮而起行。
35
蛇吞
36
格物論象雖魁梧,而蚺蛇能吞之,三歲而出其骨。獅●。
37
見獅。
38
命在其鼻。
39
《埤雅》:象,南越大獸,長鼻牙,望前如後,三年一乳行孕,肉倍十牛,命在其鼻。其所食物,皆以鼻取之。
40
口隠於頥。
41
《虞衡志》:象出交趾山谷,惟雄者,有兩長牙,象頭不可,俯頸不可回口,隠於頥去,地尚逺,運動以鼻為用,一軀之力皆在鼻,將行,先以鼻拄地乃移足,知其足力劣扵鼻也,鼻端甚深,可以開闔取物,中有小肉,夾雖芥,子亦可拾,毎以鼻取食,即就爪甲擊去,泥垢而後捲,以入口飲水,亦以鼻吸而捲之,足如柱,無指而有爪甲五枚,形如大栗,登髙山下,峻坂渉深,水形臃腫而甚㨗,交趾出象處曰象山,山有石室,惟通一路,週圍皆石壁,先置芻豆于中,驅一馴雌入焉,布甘蔗於道,以誘野象,象來食,蔗則縱馴雌入野象,羣誘以歸石室,隨以巨石窒門象,饑人縁石室飼馴雌野象,見雌得食,亦狎而来求飼益,狎則鞭之,少馴則騎而制之,久則漸解人意,又為立名字呼之,則應牧者謂之象奴,又曰象公。
42
43
《埤雅》:犀,性絶躁似豕,一管三毛有鴆,處必有之,形似水牛,大腹卑腳,腳有三蹄,黒色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橢,亦有一角者。交州記:犀有二角,鼻上角長,額上角短。或曰:三角者,水犀也。二角者,山犀也,在頂上者,謂之頂犀,在鼻者謂之鼻犀。犀有四軰,其紋或如桑椹,或如狗鼻者。上黔犀無紋螺,犀紋旋牸,犀紋,細牯,犀紋大而匀。又曰,翡翠屑金,人氣粉犀犀,最難●,唯鋸犀成塊,以極薄紙,褁置懐中,令近肉,以人氣蒸之,●氣蒸潤,乗熱投臼中急搗,應手如粉。
44
駭雞
45
《韓詩外傳》:太公使南宮适,至義渠,得駭雞犀以獻于紂。舊說犀之通天者可以破水駭雞,葢犀之美者有光,故雞見影而驚。其次角理,復有正挿倒挿腰鼓挿者,抱朴子曰:「通天犀角有白縷如絲,直至角端,置屋中,則烏鳥不敢集。屋上置米中,雞輙駭呼不敢食,刻為魚銜,入水則水開三尺」。
46
臥魚
47
北夢●言楊收女適裴坦長子,嫁資豐厚,坦尚儉,聞之不樂。一日,與夫人至新婦院,見臺上果楪乃臥,魚犀遽拂袖出。
48
通天》。
49
《本草》:通天犀胎,時見天上物過,竝形于角,故曰通天。抱朴子曰:赤理如綖,自本徹末,故曰通天」。
50
望星
51
世言「犀望星而星入角」。《續夷堅志》:「凡犀角,遇山川日月,草木鳥獸,隨寓成形。唯宋韓魏公犀帶,中央一片,乃鹿銜花。孝宗犀●一片,乃是南極老人星象。
52
食棘
53
異物志》:「犀舌有棘,常食草木。棘刺不啖莖,葉也,倚木。
54
格物論海人取犀之法,先於山路多植木如豬羊,棧其犀以前腳直,常倚木而息,年久木爛犀,或倚之,木折犀倒,久不能起,人因格殺之而取其角。
55
自埋其角。
56
《埤雅》:犀亦絶愛其角,墮角即自埋之。王粲《游海賦》云「羣犀代角,巨象解齒」,是也。
57
自惡其影。
58
《格物論》:犀之最貴者,有通天花文犀,有此文,必自惡其影,常飲濁水,不欲照見也。
59
樂聞絲竹。
60
《異物志》:「海中水犀,樂聞絲竹,彼人動樂則出,常為人所獲。
61
分去風塵
62
本草李司封、宗易甞言:「石駙馬保吉知陳州,其州廨一皆新之,毎毀舊屋,則坐于下,風塵自分去」。人皆驚怪,蓋其所帶乃辟塵犀也。
63
溫嶠照水
64
晉溫嶠過牛渚磯,深不可測,遂燬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竒形異狀,或乗車馬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已曰:「與君幽明自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未幾,嶠卒,李勉投江。
65
孔帖李勉,為嶺南節度使,被召至石門,盡搜家人所蓄珍犀,投之江中。
66
辟寒
67
見冬。
68
辟暑
69
孔帖文宗延學士李訓于內庭,講《周易》,時方盛夏,命取辟暑犀以賜。
70
嬰災
71
郭璞犀賛犀之為狀,形兼牛豕,力無不傾,吻無不靡,以賄嬰災,因乎角犄。
72
蠲忿
73
唐同昌公主有犀角一株,入土不朽帶之令,人蠲去忿怒,出物類相感志。
74
蠟炬,不施。
75
《杜陽編》:敬宗寳厯元年,髙昌國進夜明犀,狀類通天,夜則光明可照百歩,覆繒十重,終不能掩其輝煥,上令解為腰帶,毎逰獵,雖夜不施蠟炬,有如晝日。
76
鱗甲悉僃。
77
唐大中初,女蠻貢雙龍犀鱗鬛、爪甲,悉僃梁山。
78
《爾雅南方有梁山,犀象出焉巴浦。
79
孔帖巴浦之犀,其可遇乎!又云:「馳烏弋之名,摽黃支之美。烏弋、黃支,皆犀所出之國也」。
80
犀簮
81
嶺表録異》以辟塵犀為婦人簮梳,塵不著髪犀簟。
82
唐張易之為母作犀簟。
83
附羆
84
《格物論》「熊大似豕而性輕,徤山居能,攀縁上于髙樹,見人則顚倒自投地而下」,說文熊:「冬蟄春出」。
85
化入羽淵。
86
見夢感。
87
逸出虎圈。
88
見宫嬪。
89
熊白。
90
《埤雅》:熊當心有白脂如玉,味甚美,俗呼為熊《白熊經》。
91
熊好舉目而引氣,謂之「熊經熊膽」。
92
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熊筋」。
93
雜爼。唐髙宗時,伽毗葉國獻天鐵熊,大如狗,蒼色作聲,諸竅皆沸,能擒獅,象虎狼,䏶中有筋,大如鴨卵。
94
熊侯
95
《周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
96
熊館
97
墨客揮犀熊在山中,行數千里,皆有跧伏之所,必在巖谷林木中,山民謂之熊館,唯虎出百里外,則迷失道路矣。
98
熊蹯
99
左文元年,楚成王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臣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遂自縊。注云:「請熊蹯者,言熊蹯難熟,冀有外救也。髙齊杜弼檄文移梁朝云:「徒探雀鷇,無救府藏之虗空。請熊蹯莫延晷刻之命,按獸足謂之蹯。
100
熊掌。
101
《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按熊冬蟄不食饑,則自舐其掌,故其美在其掌。
102
引人入穴
103
吳元夫,鄂州人。宋寶慶乙酉四年,渡海覆舟,漂至一島,見雌熊,引至穴中,聚毛為巢,與梨●獸肉飼之,其人因與之交。生一子,皆人像也,但略垂耳,後遇舟得歸,負人出坎。
104
《續搜神記》:晉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忽墮一坎內,見熊子數頭須㬰,有大熊入,瞪視此,人人謂必害已,良乆,大熊出果分,與諸子,末後作一分着此人,此人饑久,冒死取噉之,既而轉狎習,毎旦,熊母覔食還,輙分果此人頼以支命後,熊子大其母,一一負將出,子既出,盡此人自分死坎中,乃熊母復還入坐人邉,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跳出,遂得無死。
105
烏冠
106
孔帖南蠻東有謝蠻。貞觀三年,其酋元深入朝,戴烏熊皮冠。
107
黒衣
108
張續《宣室志》:張鋋歸蜀,夜次巴西,有人拜曰:巴西侯奉請,既見置酒,邀六雄將軍至,皆黒衣其狀,贔然天將,曉鋋悸寤,見巨熊臥于前者,所謂六雄將軍也。
109
從目已下羆
110
埤雅釋獸:羆似熊而大黃白,文長首,髙腳從目,能縁能立,遇人則擘而攫之。俗云:「熊羆眼直,惡人横目。其白生于心之下,肓之上亦如熊,白而麤,秋冬則有春,夏則亡,猛憨多力,能㧞大木。一說,羆有黃赤二種,披髪人立,絶有力者。
111
冨脂
112
俗云熊羆冨脂,至春膔瘠,即登髙木自墜,謂之撲膔,今人畜熊以挺撻之,更致壮長,蓋倣于此。
113
見獅而躍。
114
舊說,獅子虎見之而伏豹,見之而瞑,羆見之而躍,蓋獅子又畏羆故也。
115
遇犬則困。
116
陳師道羆說:「晋人以五犬逐一羆,羆鷙而力,強于用大,所與敵者,皆天下強有力也。犬弱而徤,巧于用小,顧左而右逐,前而後羆,不能●也。行不數十里,羆敗而伏犬,更前而殺之。獸之鷙者,爪莫如虎,齒莫如豹,而羆食之,故稱勇力莫如熊羆而受制于犬者,遇非其敵,困于羣犬耳。《詩》云:憂心悄悄,愠于羣小,羆之謂矣。
117
槖駞
118
槖駞,一名駱駝。說文:駞,負荷也。能負囊槖,故曰槖。駞山海,經陽光之山,其獸多槖駞,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負千斤。《洽聞記》:「于闐有風腳駞,日行七百里,其疾如風孔帖,吐蕃賛普,有獨峯駞日行,千里襍爼,駞毛縟溫,厚煖于狐,貉遇夏常,退毛至盡,乃能避熱。故古者冬取皮于狐,類而裘成,夏取毛于駞類而褐,成也,脊有一封。
119
《漢書》:「大月氏國出一封槖駞」。注云:脊上有一封,封髙也,若封土然。
120
足有三節:
121
駞背有兩峯如馬鞍,名曰駞峯駞。足三節,長頸,色蒼褐。凡負物屈足受之,載未盡量,終不起。
122
單于鬭
123
東觀漢紀》:單于扵龍祠鬭槖駞以為樂南蠻耕。
124
孔帖南蠻寶利佛逝有槖駞豹,文而犀角,且耕且耒,名曰牛駞豹。
125
泉渠出。
126
白帖槖駝本出泉渠。
127
鄯善多。
128
白帖漢、鄯善多槖駞。
129
實廐。
130
史記蘇秦說楚成王曰:「王誠能用臣之愚計,則韓、齊、燕、趙、鄭、衛之妙音,美人必充後宮,燕代槖駞良馬,必實內廐。
131
放山
132
三水小牘劉秉仁為江州刺史,自京將槖駞至郡,放之山下,野人見而大驚,共射之,乃以狀白州曰:「獲廬山,精于某處」。劉命致之,乃所放駞耳。
133
知水脈。
134
博物志》:燉煌西渡流沙,徃外國千餘里中無水,時有伏流處,人不能知,槖駞知水脈,過其處,輙停不行,以足踏地,人掘之,即得水。
135
知風●
136
後周四夷,●流沙數百里,夏日多熱,風為行旅之患。其風欲至,唯老駞知之,即引項而鳴,埋其鼻口于沙中,人以為●,即以氊擁其鼻口,其風迅速,須●即過,不爾則至危斃。《郁離子》曰:「知風莫過于老駞,識路莫逾于老馬」。哥翰遣使。
137
唐楊國忠欲厚結哥舒翰,共排安祿山,奏以翰兼河西節度使,賜爵西平郡王。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逺門西盡唐境,凡一萬一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庻富者,無如隴右,翰毎遣使入奏,嘗乗白槖駞,日馳五百里,田縉助軍。
138
田縉拜綏夏銀節度使,王師伐蔡,縉上槖駞牛馬助軍,腹下漏明。
139
酉陽雜爼,明駞千里,腳駞臥腹不帖,地屈足,漏明則行千里,明字多誤作鳴,非也。
140
腹下出水。
141
《異域志》:「西南夷國山上有石駱駞腹下出水飲之,令人身白淨。
142
負函
143
見奢侈
144
載寳
145
史思明陷兩京,嘗以槖駞載禁府珍寶貯范陽若丘阜然。
146
垂鈴
147
王荊公詩「槖垂鈴,棧駞名●」。按義訓:「牛之聲曰牟,駝之聲曰●」。
148
蒙帕。
149
《梅聖兪詩》:「鳴駞出西域,銜尾自連連漢驛。凌雲去,胡人踏雪牽。當時識風●,過磧辨沙泉。老覺肉封側,猶●錦帕鮮」。
150
鹿
151
埤雅:鹿性喜林麞,性喜山麋,性喜澤,鹿林獸也。林屬于山為麓,故其字從鹿格物。論鹿黃,質斑斑然,有白㸃,性多驚烈,能別良草諸毒,不食處必山岡,他獸多屬十二辰及八卦,惟鹿不然。一千年為蒼鹿,又百年為白鹿。又五百年,化為●鹿。麚,牡鹿也。麀,牝鹿也。麛,鹿子也,至於所謂麉,又鹿之絶有力者,說文:鹿一嵗曰麂,二歲曰●三歲,曰麈清異録。華清宮一鹿十年,精俊不衰,人謂之「角仙」。
152
靈囿濯濯。
153
《詩大雅》: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中林甡甡。
154
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注甡,甡衆多並行之貌。又小雅麀,鹿麌麌。
155
食苹
156
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毛詩草蟲,經鹿得苹,呦呦然鳴而相呼。
157
藉樸
158
詩:「召南林》有樸●,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注》云:「言美士以樸●藉死,鹿束以白茅而誘。此如玉之女也,或羣或友。
159
《埤雅犬,性獨狐,性孤羊。性羣鹿,性麗說,文曰:「鹿之性,見食急必旅行,麗旅行也。詩小雅,儦儦俟俟。或羣或友,則以鹿性旅行,故趨則儦儦,行則俟俟也。
160
或騰或倚。
161
《楚詞青莎雜樹,蘋草靃靡,白鹿麕麚,或騰或倚,虞世南白《鹿》賦。有金方之瑞獸,乃曜質于名都。既馴狎于郊甸,亦騰倚于山隅。素毳呈彩,霜毛應圖。宴嘉賔于雅什,偶僊客于天衢。
162
迕乗而逸。
163
穆天子●,天子征于菹臺,獵菹之獸,有白鹿一迕,乗而逸,天子乗渠黃之乘馳焉。
164
突圍而走。
165
《後周書》:文帝獵于邙山,圍不齊,獸多越逸,帝怒,俄有一鹿突圍而走,賀若敦躍馬逐鹿,上東原棄馬,歩逐至山半,乃掣之而下,帝大悅,諸將皆免罪。
166
釋楚耕。
167
齊桓問於管仲曰:「楚強國,吾欲伐之,力不能勝,奈何?」對曰:「公貴買其鹿公,即使人載錢二千萬,求生鹿于楚人」。楚人遂釋耕農而田鹿。
168
解石囚。
169
《晉書》:石勒㣲時,嘗傭于臨水,為逰軍所囚,㑹有羣鹿從傍而過,軍人競逐之,勒乃獲免。俄見一老父,謂勒曰:「向羣鹿者我也,君應為中州主,故相救耳」。
170
死不擇音。
171
左文十七年:晉侯蒐于黃父,遂復合諸侯。不見鄭伯以為貳于楚也。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曰: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徳則其人也,不徳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注云:音當作䕃。言鹿死不擇休,䕃之所以喻。鄭既滅亡,當不擇所從之國也。
172
居則環角。
173
《字說》:鹿性警防,分背而食,以備人之害。蓋《鹿萃善走者,分背而食,食則相呼,羣居則環其角外向,以防物之害已,故《詩》況君臣之義。而《毛詩草蟲經》曰鹿欲食,皆鳴相召,志不忌也。
174
角下戴玉。
175
《埤雅》:鹿者,僊獸,常自能樂,性從其雲泉,至六十年,必懐瓊于角下角,有斑㾗,紫色如㸃行,或有涎出于口,不復能急走也。蓋鹿戴玉而角,斑魚懐珠而鱗紫。
176
角間得符。
177
見獵:
178
求友
179
《楚詞》飛鳥號其羣兮。《鹿鳴》,求其友將麑。
180
《㝠驗記》:吳唐春日,將兒出射獵,遇鹿將麑,唐射麑,即死」。餘詳獵類。
181
息場。
182
《爾雅》:「鳥之所乳謂之巢,雞雉所乳謂之窠,●之所息謂之窟,鹿之所息謂之場詩。豳風町疃,鹿場言町畦,村疃之中無人焉,故鹿以為場也。
183
悲墓
184
《孝子傳》:「伍襲字世公,丁父憂,廬墓側有一鹿,凡毎遇襲哭,踞墓悲鳴。
185
周弁
186
《周官》,視朝則皮弁,服皮弁,正以鹿皮為之。漢幣。
187
《史記》:古有皮幣,諸侯用以聘享。漢武帝乃以白鹿皮方寸,縁以藻繢為幣,直四十萬。王侯朝覲聘享,必以為薦食菖蒲。
188
《抱朴子》曰:南中多鹿,毎一逰牝多至數百,至春羸痩,蓋因逰牝多也。及夏,唯食菖蒲,一味即肥,或云鹿能別良草,恒食九物,餘多不食。
189
銜牡丹。
190
見牡丹。
191
覆蕉
192
列子》曰:「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而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途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
193
觸松
194
晋許孜親沒,負土成墳,植松栢五六里,時有鹿觸其松,栽孜悲嘆曰:「鹿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所栽松下。
195
挾轂
196
見太守。
197
駕車。
198
《南史》:扶南國以鹿駕車,其國人養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為酪。又囬鶻豢鹿若牛馬,惟食苔,俗以駕車。
199
與鹿同羣。
200
辛孟,年七十,與麋鹿同羣,人稱鹿僊,與鹿俱隠。
201
《晉書》:陶淡,侃之孫,雅好導養。年十五六,便服食絶榖,得白鹿子,馴養之,常與俱徃還。後遂不復還家。
202
二女:紫襭。
203
《搜神記》:淮南朱氏,田間種豆,忽見二女,姿容甚美,着紫襭,天雨而衣不濡,朱氏壁上先挂一銅鏡鏡中,見二鹿,以刄斫獲之,以為脯。
204
一人,黃衣。
205
幽明録》:陳郡謝鯤甞在一亭中宿此亭,從來殺人四更,時有一人黃衣呼于門外,鯤因令伸臂于窻中,鯤即極力掣之,臂脫而去,明日,㸔乃鹿●也,尋血,得鹿焉踰岡。
206
袁崧《白鹿山詩序》:荊門山臨江,皆絶壁峭峙五百餘丈,亘帶激流,禽獸所不能至。此岸有一白鹿浮過江,行人競逐之,謂至山下必可得也。鹿忽飛超踰岡而去,故名此壁曰白鹿山。
207
臨澗
208
雜爼,虞部郎中陸紹弟為盧氏縣尉,常觀獵人獵,忽遇鹿五六頭臨澗,見人不驚,毛斑如畵陸怪,獵人不射。問之,獵者言此僊鹿也,射之不能傷,且復不利。陸不信強之獵者,不得已一發矢鹿帶矢而去。及返,射者墜崖折左足。
209
觸壁
210
《齊書》:始興,盧度隱居西昌三顧山,鳥獸隨之。夜有鹿觸其壁,度曰:「汝勿壞我壁」。鹿應聲而去。
211
狎廬
212
《唐書》:褚無量丁母憂,廬于墓,有手植松栢,鹿常犯之,無量泣曰:「山中草木不少,何忍犯吾先塋樹栽!」因通夕守䕶。俄有羣鹿近廬悉馴狎,不復侵害,又羅威字徳仁,母沒盡哀,廬于墓,白鹿乃馴●于墓側也。
213
蘇耽騎。
214
白氏帖蘇耽與衆兒獵,常騎鹿,遇險絶之處,皆能超越。衆兒問曰:「何得此異常鹿也?」答曰:「乃龍也」。
215
李渤養
216
唐李渤與兄渉俱隠廬山,嘗養一白鹿,因名其山曰白鹿洞。
217
號山。
218
杜詩號山無定鹿》。
219
飲池
220
歐詩:「朝渴飲,清池暮飽臥深柵,蹄下銅鐶」。
221
雜爼胡垧為虢州時,獵人得一鹿,重百八十斤,蹄下貫銅鐶,上有篆字,博物者不能識。
222
毛,中銅牌。
223
津陽門詩:長生鹿痩,銅牌,垂注云:上嘗于芙蓉園獲白鹿,惟王山人識之曰:「晋時鹿也」。上異之,令左右周視,乃于角際雪毛中得銅牌,刻曰「宜春苑白鹿」。上愈愛之,麋附麞
224
埤雅》:麋,水獸也,青黒色,肉蹄,一牡,能乗十牝。方氏曰:鹿,好羣而相比,陽類也,故夏至感隂氣而角解麋,多慾而善迷隂類也,故冬至感陽氣而角解。熊氏曰:鹿孕子于仲秋而生于春,麋孕子于仲春而生于秋。古今注:鹿有角而不能觸麞,有牙而不能噬,麞臍下亦有香,但不全耳。抱朴子曰:山中未日稱赤,吏者麞也,故陳去非題。元吉畫麞眼明,見此山中吏。
225
性善迷。
226
埤雅》:麋,鹿屬也。故麋之文從鹿從米從米,則以麋性善迷故也。
227
角易長。
228
《埤雅》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其次角難長最,後骨難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唯麋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重二十餘斤,其堅如石,計一夜須生數兩,凡骨之頓成,生長神速,無甚于此。此骨血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強精髓也。頭者諸陽之首,衆陽之聚,上鍾于角,豈可與凡血為比㢤!
229
膏宜夏獻。
230
《周官》獸人夏獻麋注云:「麋膏凉,故夏獻之竅,能夜視」。
231
《淮南子》曰:「孕婦見兎而子缺,唇見麋而子四目」。《埤雅》「《麋》有四目,其二,夜目也類從,所謂「目下有竅,夜即能視」是也。
232
害稼
233
春秋》書冬多麋●」,云「以其害稼也,掘草。
234
博物志麋掘澤草而食,其場成泥,喜文彩。已下麞
235
《埤雅》:「麋喜音聲。麞喜文彩。今獵戶以彩服舞麞。鹿麞,即麕也。齊人謂麕為麞。
236
善聚散」。
237
《埤雅》:《麕》,性善聚善散,故從囷。囷聚也,亦散也。又曰:「麕鹿皆徤駭而麕。性膽尤怯,飲水見影輙奔。故道書云:「麞鹿句膽善怖」。
238
道家可食。
239
李衛公說道書》中云:麞鹿無魂,故可食。陶隠居云:麞鹿非辰屬,又八卦無主,即生死無尤,故道家許聽為脯牛羊雞犬,雖補益充肌膚,于亡魂皆為愆責,竝不足噉清異録》。道家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宋、陳去非有題元吉畫麞詩。
240
將軍忘死」。
241
南史將軍曹景宗曰:「我昔在郷里,騎快馬如龍,與少年數十騎平澤中,逐麞數十射之,此樂使人忘死」。
242
《山堂肆考》卷二百十八
URN: ctp:ws40338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