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樂書卷一百四十六
3
宋 陳晹 撰
4
樂圖論
5
俗部
6
八音絲之屬
7
五絃箏   十二絃箏  十三絃箏
8
銀裝箏   雲和箏   鹿爪箏
9
軋箏    鼓箏    擊筑
10
樂准
11
秦聲也世謂蒙恬為之然觀其器上隆象天下方象地中空象六合絃柱象十二月體合法度節究哀樂實乃仁智之器也豈蒙恬亡國之臣所能闗思哉風俗通曰箏五絃筑身而瑟絃并涼州箏形如瑟是也京房制五音准如瑟十三絃實乃箏也阮瑀曰身長六尺應律數也絃有十二四時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也二手動應日月務也故清者感天濁者感地而唐唯清樂箏十二彈之為鹿骨爪長寸餘代指他皆十三絃今教坊無十二絃者不知五絃合乎五音十二絃合乎十二律而十三絃其一以象閏也聖朝用十三絃箏第一絃為黄鍾中聲設柱並同瑟法然非雅部樂也十二中聲一絃黄鍾中聲二絃大吕三絃太簇四絃夾鍾五絃姑洗六絃仲吕七絃蕤賔八絃林鍾九絃夷則十絃南呂十一絃無射十二絃應鍾十三絃黄鍾清聲
12
宋何承天幼好律厯之學尤善彈箏文帝賜之銀裝箏一嘗考魏晉之世孫氏善廣舊曲宋識善擊節倡和陳左善清歌劉和善吹郝素善彈箏朱生善琵琶而劉和郝素皆與荀朂同定律吕故傅休奕曰人多欽所聞忽所見不亦惑乎設此六人生於上世越古今而無儷何但夔牙同契哉
13
唐清樂部有雲和箏盖其首象雲與雲和琵琶之制類矣于頔常令客彈琴其嫂聴而歎曰三分之中一分箏聲二分琵琶聲亦可謂知音矣
14
梁羊偘素善音律自造採蓮歌頗有新致妓妾列侍窮極奢靡有彈箏陸大喜者著鹿角爪長七寸古之善箏者不獨此也郝素謝常桓伊何承天之於晉辛宣仲之於宋皆世所謂善箏者也其得妙趣遺音者特雍門周而止耳故時人謂雍門周能使喜者墮淚戚者起舞焉
15
唐有軋箏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因取名焉
16
鼓箏
17
說文曰箏鼓絃筑身樂也英雄記述袁紹使鼔箏於帳中燉煌實録述索承宗伯夷成善鼓箏又張華令郝生鼔箏史記李斯曰彈箏而歌者真秦之聲晉書曰桓伊撫箏而歌由此觀之箏之為樂真秦聲也古人非特鼔而彈之亦撫而歌之者矣昔魏文帝曰斬泗濵之梓以為箏則梓之為木非特以為琴瑟亦用之為筝者矣凡此非君子常御之樂魏之游楚常攜以自隨君子不取也
18
之為器大抵類箏其頸細其肩圓以竹鼓之如擊琴然又有形如頌琴施十三絃身長四尺二寸頸長三寸圍四寸五分首長廣七寸五分闊六寸五分品聲按柱左手振之右手以竹尺擊之隨調應律焉髙漸離擊之於燕漢高祖擊之於沛而戚夫人亦善焉至唐置於雅部長四尺五寸折九尺之半為法是不知特世俗之樂非雅頌之音也聖朝㳂襲唐制設柱同箏法第一絃黄鍾正聲次第十二正聲全第十二絃黃鍾清聲箏以指彈筑以筯擊大同小異其按習並依鍾律彈擊之法降之俗部可也
19
東漢京房性好鍾律知音聲作准器其狀如瑟長丈而十三絃隱間九尺應黃鍾之律九寸其中一絃下有畫分寸為六十律清濁之節實乃箏也漢史官侯部用之唐元和以後律家莫能為者後魏陳仲儒頗閑樂事諸依京房立准以調八音是不知京氏之術得諸小黃門令焦延夀而已非聖王之制也
20
樂書卷一百四十六
URN: ctp:ws45782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