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72282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劉坤一
Total 3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英吉利

52
二十六年,拳匪起。五月,漢口英領事法磊斯見張之洞,面述沙侯電云:「如長江一帶布置彈壓,英原以水師相助。」張之洞答以當與江督劉坤一力任保護,不須外助,力阻之。時英以保全東南商務為辭,已派水師提督西摩入長江。七月二十日,聯軍入京,英軍從廣渠門入,各據地段。八月,英與德結保護中國商務土地條款,又欲代中國理財、練兵,卻之。西摩欲派小輪入襄河探水道,張之洞阻之。既復議浙衢教案。時湘案未結,英又欲派兵輪往,屢阻之。是年英君主逝,國書致唁,皇太后復專電吊唁之。
54
十一月,英使馬凱赴江、鄂,與劉坤一張之洞商議免釐,答以去年在京與赫德籌議洋貨稅釐並徵,必須稅至值百抽二五方能免釐。馬凱允加進口稅而不欲多加。於是朝命尚書呂海寰辦理商約大臣,侍郎盛宣懷副之,並命劉坤一張之洞皆與議。研商數月,海寰等乃會奏:「臣等奉命會辦商約,英使馬凱開送約稿二十四款,聚議六十餘次。加稅免釐一款,業經奏明,允如所請。此外各款,均經臣等隨時會奏。惟第十款內港行輪,續經妥定章程,第十一款通商口岸權利,共議列三條,馬凱自請刪除。統核所索二十四款,駮拒未允者七:曰洋鹽進口,曰內地僑居貿易,曰郵政電報,曰設海上律例,曰整頓上海會審衙門,曰口岸免釐界限,曰貨物同在一河免復進口稅。議定後而又刪除者一:曰通商口岸利權歸入加稅免釐款內並議。藉為抵制者五:曰新開口岸,曰減出口稅,曰三聯單,曰子口單,曰常關歸新關筦理。商允改妥者十一:曰存票,曰國幣,曰廣東民船輪船稅則一律,曰華洋合股,曰整頓珠江、川江,曰推廣關棧,曰保護牌號,曰加稅免釐,曰礦務章程,曰內港行輪,曰米穀禁令。此就馬凱原議款目分別刪改歸並者也。臣之洞等復向馬凱索議,彼允入約者三款:曰治外法權,曰籌議教案,曰禁止嗎啡。皆我補救國計民生要圖,幸就範圍,實有裨益。馬凱於定議後補請入約者二款:曰修改稅則年限,曰約文以英文為憑。查系照舊約辦理,為約中應有之義。共計十六款。臣等按馬凱所請加稅之款,意在不得抵原撥釐金五百萬以外之洋債賠款及挪作別用,恐各省再將貨物收捐,業已先後奏明。本定八月初二日畫押,馬凱又接英廷來電,必欲增敘詳明,以慰加稅洋商之意。駐英使臣張德彞亦稱英外部謂擬加之稅務須降旨歸督撫提用,否則不能畫押,似英廷用意總慮稅加而釐不能撤。臣等詳細審度,彼雖請全數撥還各省,而內敘各省向解北京及應還洋債仍如數照撥。我復照會,聲明應撥各項即留存海關,聽候戶部與各省商定抵解。將來戶部如何商定派撥劃抵,由我自主,彼亦無從過問。且現議償款易金還銀,正以我財力竭蹶為言,則加稅聲明祗抵裁釐,不涉賠款,可見毫無盈餘,藉可杜列國之口實。畫押已延多日,即於八月初四日亥刻,會同英使馬凱在上海畫押蓋印。」疏入,報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