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序

《序》[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講義要當重切磋潔齋不事頌辭阿解經依注無為異取古誡今有足多雅頌諸篇惜巳失風南數首出重羅黍離故國三致意其奈孱王弗聴何
2 乾隆乙未仲夏
3 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三潔齋毛詩經筵講義
4 提要
5 臣等謹案潔齋毛詩經筵講義宋袁燮撰燮字和叔慶元府鄞縣人潔齋其自號也登進士第調江陰尉曆官寳文閣直學士謚正獻事跡詳具宋史本傳燮素尚名節學有體用嘉猷讜論無不卓然可紀所著文集巳經散佚今從永樂大典中裒輯為二十四卷別著録集部中此書乃其為崇政殿說書時撰進之本宋史 藝文志馬端臨通考朱彞尊經義考皆不列其目惟永樂大典各韻經文之下頗載其文蓋其失傳亦巳久矣宋代諸臣所作講章如鄭樸敷文書說朱震範衝左氏講義戴溪春秋講義類多編輯單行燮此書亦同其例其中議論切實和平通達頗得風人本旨且宋自南渡以後國勢孱弱君若臣皆懦怯,偷安無肯志存逺略而燮獨以振興恢複之事望其君經幄敷陳再三致意如論式微篇則極稱太王勾踐轉弱為強而貶黎侯無奮發之心論揚之水篇則謂平王柔弱為可憐論黍離篇則直以汴京宗廟宮闕為言皆深有合於納約自牖之義昔人譏胡安國春秋傳意主複讎割經義以從已說而燮則因經旨所有而推闡之其發揮尤為平正雖當時寜宗暗弱不能因此感悟而其拳拳忠藎之意亦良足尚也謹以次編訂厘為四卷惟雅頌諸篇講義永樂大典原本失載今無可考補亦姑仍其缺焉
6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總校官臣陸費墀
URN: ctp:ws54309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