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分為末,胡荽湯下。聞人規曰:勝於人牙、龍腦}}。能散瘀血,留好血。治吐、衄、崩、淋,損傷產瘀,一切血証,洗腎囊風。 |
2 | 果部 |
3 | 芡實 |
4 | 一名雞頭子 |
5 | 補脾,澀精甘澀。固腎益精,補脾去濕。治洩瀉帶濁,小便不禁,夢遺滑精,腰漆瘀痛。蒸熟搗粉用,澀精藥或連殼用。 |
6 | 果部 |
7 | 甘蔗 |
8 | 補脾,潤燥甘寒。和中助脾,除熱潤燥,止渴消痰,解酒毒,利二便。治嘔噦反胃,大便燥結。 |
9 | 果部 |
10 | 荸薺 |
11 | 一名鳧茈,一名烏芋,一名地慄 |
12 | 補中,瀉熱,消食甘微寒滑。益氣安中,開胃消食,除胸中實熱。治五種噎膈,消渴黃膽,血証蠱毒,能毀銅。 |
13 | 果部 |
14 | 菱 |
15 | 俗名菱角,一名芰 |
16 | 瀉,解暑,止渴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有兩角、三角、四角、老嫩之殊。 |
17 | 果部 |
18 | 西瓜 |
19 | 瀉暑甘寒。解暑除煩,利便醒酒,名天生白虎湯 |
20 | 《衛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成瘧痢。瓜性寒,曝之尤寒。《稽食賦》云:瓜、曝則寒,油煎則冷,物性之異也。 |
21 | 穀菜部 |
22 | 粳米 |
23 | 粳,硬也 |
24 | 補脾清肺甘涼。得天地中和之氣,和胃補中,色白入肺。除煩清熱,煮汁止渴。粳,乃稻之總名,有早、中、晚三收。晚者得金氣多,性涼,尤能清熱。 |
25 | 陳廩米衝淡可以養胃,煮汁煎藥,亦取其調腸胃、利小便、去濕熱,除煩渴之功。 |
26 | 穀菜部 |
27 | 糯米 |
28 | 糯,懦也。《本草》名稻米。按:《詩》,黍、稷、稻、粱、禾、麻、菽、麥,名八 |
29 | 此稻與禾所以有異乎。 |
30 | 補溫脾肺甘溫。補脾、肺虛寒,堅大便,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然性粘滯,病患及小兒忌之。 |
31 | 穀菜部 |
32 | 穀芽 |
33 | 健脾消食甘溫。開胃快脾,下氣和中,消食化積。炒用。 |
34 | 穀菜部 |
35 | 大麥芽 |
36 | 開胃健脾,行氣消積咸溫。能助胃氣上行,而資健運,補脾寬腸,和中下氣,消食除脹,散結祛痰,化一切米、面、果、食積,通乳下胎 |
37 | 薛立齋治一婦人,喪子乳脹,幾欲成癰,單用麥芽一二兩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氣如此。 |
38 | 《良方》云:神曲亦下胎,皆不可輕用。久服消腎氣。炒用。豆蔻、砂仁、烏梅、木瓜、芍藥、五味為使。 |
39 | 穀菜部 |
40 | 小麥 |
41 | 補味甘微寒。養心除煩,利溲止血。 |
42 | 面粉甘溫。補虛養氣,助五髒,濃腸胃,然能壅氣作渴,助濕發熱。陳者良。 |
43 | 浮小麥咸涼。止虛汗盜汗,勞熱骨蒸。 |
44 | 麥麩醋拌蒸,能散血止痛,熨腰腳折傷,風濕痺痛,寒濕香港腳,互易至汗出良。 |
45 | 穀菜部 |
46 | 稷 |
47 | 補、和中甘平。益氣和中,宣脾利胃。 |
48 | 穀菜部 |
49 | 粟 |
50 | 補腎甘咸微寒。養腎益氣。治胃熱消渴,止霍亂,利二便。即粱米。有青、黃、赤、白、黑諸色,陳者良。 |
51 | 穀菜部 |
52 | 蕎麥 |
53 | 瀉,利腸,下氣甘寒。降氣,寬腸胃沉積,洩痢帶濁,敷痘瘡潰爛,湯火灼傷。脾胃虛寒人勿服。 |
54 | 穀菜部 |
55 | 黑大豆 |
56 | 補腎,解毒甘寒色黑。屬水似腎,腎之穀也,故能補腎鎮心,明目,利水下氣,散熱祛風,活血解毒,消腫止痛,搗塗一切腫毒,煮食稀痘瘡。緊小者良。畏五參、龍膽、豬肉。忌濃樸,得前胡、杏仁、牡蠣、石蜜、諸膽汁良。 |
57 | 穀菜部 |
58 | 赤小豆 |
59 | 通,行水,散血。十劑作燥甘酸。色赤,心之穀也。性下行,通小腸,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治瀉痢香港腳,敷一切瘡疽,止渴解酒,通乳下胎。然滲津液,久服令人枯瘦。 |
60 | 穀菜部 |
61 | 綠豆 |
62 | 瀉熱解毒甘寒。行十二經,清熱解毒,利小便,止消渴,治瀉痢,連皮用。 |
63 | 粉,撲痘瘡潰爛良。 |
64 | 穀菜部 |
65 | 白扁豆 |
66 | 補脾,除濕,消暑甘溫腥香。色白微黃,脾之穀也。調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濁升清,消暑除濕,止渴止瀉,專治中宮之病。解酒毒,河豚毒。多食壅氣,子粗圓、色白者入藥,連皮炒,研用,亦有浸去皮及生用者。 |
67 | 穀菜部 |
68 | 淡豆豉 |
69 | 宣,解表,除煩苦洩肺、寒勝熱。發汗解肌,調中下氣。治傷寒頭痛,煩躁滿悶,懊 不眠,發斑嘔逆,血痢溫瘧。 |
70 | 造淡豉法,用黑大豆水浸一宿,淘淨蒸熟,攤勻,蒿複,候上黃衣,取曬,簸淨,水拌,乾濕得所,安甕中,築實。桑葉濃蓋,泥封。曬七日取出,曝一時,又水拌入甕。如此七次,再蒸,去火氣,甕收用。 |
71 | 穀菜部 |
72 | 刀豆 |
73 | 宣,下氣甘平。溫中止呃,勝於柿蒂。 |
74 | 穀菜部 |
75 | 胡麻 |
76 | 即芝麻,一名巨勝子,種出大宛,故曰胡麻 |
77 | 補肝腎,潤五髒,清腸甘平。補肺氣、益肝腎,潤五髒,填精髓,堅筋骨,明耳目,耐飢渴,烏髭發,利大小腸,逐風濕氣,涼血解毒。生嚼敷小兒頭瘡。 |
78 | 麻油滑胎療瘡,熬膏多用之。 |
79 | 皮肉俱黑者良 慄色者名鱉虱胡麻更佳,九蒸九曬,可以服食 |
80 | 穀菜部 |
81 | 大麻仁 |
82 | 大麻,即作布之麻,俗作火麻 |
83 | 潤燥滑腸甘平滑利。脾、胃、大腸之藥,緩脾潤燥。治陽明病、胃熱汗多而便難,破積血,利小便,通乳催生。又木穀也,亦能治風。極難去殼,帛裹置沸湯,待冷,懸井中一夜,曬乾,就新瓦上 去殼,搗用。畏茯芩、白薇、牡蠣。 |
84 | 穀菜部 |
85 | 薏苡仁 |
86 | 補脾胃,通,行水甘淡。微寒而屬土,陽明藥也。甘益胃,土勝水。淡滲濕。瀉水所以益土,故健脾。治水腫濕痺,香港腳疝氣,洩痢熱淋。益土所以生金,故補肺清熱,治肺痿肺痛,咳吐膿血。扶土所以抑木,故治風熱筋急拘攣。但其力和緩,用之須倍於他藥。殺蛔墮胎,炒熟微研。 |
87 | 穀菜部 |
88 | 御米殼 |
89 | 即罌粟殼 |
90 | 澀腸,斂肺,固腎酸澀微寒。斂肺澀腸而固腎。治久嗽瀉痢,遺精脫肛,心腹筋骨諸痛,嗽、痢初起者忌用。一名麗春花,紅黃紫白,艷麗可愛。凡使殼,洗去蒂及筋膜,取薄皮。醋炒或蜜炒用。得醋、烏梅、陳皮良。罌中有米極細,甘寒潤燥,煮粥食,治反胃。 |
91 | 穀菜部 |
92 | 神曲 |
93 | 宣,行氣,化痰,消食辛散氣,甘調中,溫開胃。化水穀,消積滯。治痰逆症結,瀉痢脹滿。回乳下胎,亦治目病。造曲法,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用白面百斤,赤豆末、杏仁泥、青蒿、蒼耳、紅蓼汁各三升,以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蛇、勾陳六神,通和作餅, 生黃衣,曬收。陳者良。炒用。 |
94 | 穀菜部 |
95 | 紅曲 |
96 | 宣,破血,燥,消食甘溫色赤。入營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損傷,產後惡露不盡。紅入米心、陳久者良。 |
97 | 穀菜部 |
98 | 醋 |
99 | 一名苦酒 |
100 | 散瘀,斂氣,消癰腫酸溫。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散水氣。治心腹血氣痛,產後血暈,症結痰癖,疸黃癰腫 |
101 | 醋性酸收而散癰腫,蓋消則內散,潰則外散,收處即是散處,兩者一義也口舌生瘡,損傷積血,穀、魚、肉、菜、蕈、諸蟲毒。多食傷筋。米造、陳久者良。 |
102 | 穀菜部 |
103 | 酒 |
104 | 宣,行藥勢辛者能散,苦者能降,甘者居中而緩,濃者熱而毒,淡者利小便。用為響導,可以通行一身之表,引藥至極高之分。熱飲傷肺,溫飲和中。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遣興消愁,闢邪逐穢,暖水藏,行藥勢。過飲則傷神耗血,損胃灼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欲,致生濕熱諸病。醇而無灰,陳久者良。畏枳 、葛花、赤豆花、綠豆粉、咸鹵。 |
105 | 穀菜部 |
106 | 韭 |
107 | 補陽,散瘀辛溫微酸。肝之菜也,入血分而行氣。歸心益胃,助腎補陽,除胃熱,充肺氣,散瘀血,逐停痰。治吐衄損傷,一切血病,噎膈反胃,解藥毒,食毒,狂犬、蛇、蟲毒。多食昏神,忌蜜、牛肉。 |
108 | 韭子辛甘而溫,補肝腎,助命門,暖腰膝。治筋痿遺尿,洩精溺血,白帶白淫。蒸、曝、炒,研用。 |
109 | 穀菜部 |
110 | 蔥 |
111 | 輕,發表和里,宣,通陽活血生辛散,熟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 |
112 | 肺主皮毛,其合陽明。故發汗解肌,以通上下陽氣,益目睛,利耳鳴,通二便。治傷寒頭痛,時疾熱狂,陰毒腹痛。氣通則血活,故治吐血衄血,便血痢血,折傷血出,乳癰風痺,通乳安胎。通氣故能解毒,殺藥毒、魚肉毒、蚯蚓毒、 犬毒。諸物皆宜,故曰菜伯,又曰和事草。取白連須用,亦有用青者。同蜜食殺人,同棗食令人病。 |
113 | 穀菜部 |
114 | 大蒜 |
115 | 張騫使西域,始得種入中國,故一名葫 |
116 | 宣,通竅,闢惡辛溫。開胃健脾,通五髒,達諸竅,去寒濕,解暑氣,闢瘟疫,消癰腫,破症積,化肉食,殺蛇蟲蠱毒。治中暑不醒,鼻衄不止,關格不通。 |
117 | 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切片,灼艾,灸一切癰疽,惡瘡腫核。獨頭者尤良 |
118 | 初起便用獨頭大蒜,切片灸之,三壯一易,百壯為率。但頭項以上,切不可灸,恐引氣上,更生大禍也。史源曰:有灸至八百壯者,約艾一篩,初壞肉不痛,直灸到好肉方痛。至夜,火滿背高阜,頭孔百數,則毒外出,否則內逼五髒而危矣。《綱目》曰:《精要》謂頭上毒不得灸,此言過矣。頭為諸陽所聚,艾宜小如椒粒,炷宜三五壯而已。又按:李東垣灸元好問腦疽,艾大如兩核許,灸至百壯,始覺痛而痊。由是推之,頭毒若不痛者,艾大壯多,亦無妨也。然其氣熏臭,多食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損目昏神。忌蜜。 |
119 | 穀菜部 |
120 | 薤 |
121 | 一名 子, 音叫 |
122 | 滑,利竅,助陽辛苦滑溫。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洩下焦大腸氣滯。治洩痢下重,胸痺刺痛,肺氣喘急。安胎利產,塗湯、火傷。葉似韭而中空,根如蒜。取白用。忌牛肉。 |
123 | 穀菜部 |
124 | 胡荽 |
125 | 宣,發痘疹,闢惡氣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闢一切不正之氣,痧疹、痘瘡不出。煎酒噴之。 |
126 | 穀菜部 |
127 | 生姜 |
128 | 宣,散寒發表,止嘔開痰辛溫。行陽分而祛寒發表,宣肺氣而解鬱調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治傷寒頭痛,傷風鼻塞,咳逆嘔噦 |
129 | 其証或因寒、因熱、因食、因痰,氣逆上衝而然。生姜能散逆氣,嘔家聖藥。東垣曰:辛熱生姜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丹溪曰:陰分咳嗽者,多屬陰虛,宜用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昂按:人特知陳皮、生姜能止嘔,不知亦有發嘔之時。以其性上升,如胃熱者非所宜也。藿香亦然,胸壅痰膈,寒痛濕瀉。消水氣,行血痺,通神明,去穢惡,救暴卒,療狐臭,搽凍耳。殺半夏、南星、菌蕈、野禽毒,闢霧露山嵐瘴氣。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痺痛。久食兼酒,則患目發痔,瘡癰人忌食。 |
130 | 姜皮辛涼,和脾行水。治浮腫脹滿。 |
131 | 秦椒為使。惡黃連、黃芩、夜明砂。 |
132 | 穀菜部 |
133 | 乾姜、黑姜 |
134 | 燥,回陽,宣,通脈生用辛溫,逐寒邪而發表。炮則辛苦大熱,除胃冷而守中。溫經止血,定嘔消痰,去髒腑沉寒痼冷。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亦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血,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宜之 |
135 | 乾姜能入肺,利氣;能入肝,引血藥生血,故與補陰藥同用。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故亦治目睛久赤。引以黑附,能入腎而祛寒濕,能回脈絕無陽。同五味利肺氣而治寒嗽。燥脾濕而補脾,通心助陽而補心氣,開五髒六腑,通四肢關節,宣諸脈絡。治冷痺寒痞,反胃下利。多用損陰耗氣,孕婦忌之。母姜曬乾者為乾姜,炮黑為黑姜。 |
136 | 穀菜部 |
137 | 山藥 |
138 | 古名薯蕷 |
139 | 補脾肺,澀精氣色白入肺,味甘歸脾。入脾、肺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固腸胃,潤皮毛,化痰涎,止瀉痢。肺為腎母,故又益腎強陰,治虛損勞傷;脾為心子,故又益心氣,治健忘遺精。生搗,敷癰瘡,消腫硬。色白而堅者入藥。 |
140 | 穀菜部 |
141 | 百合 |
142 | 潤肺止嗽甘平。潤肺寧心,清熱止嗽,益氣調中,止涕淚,利二便。治浮腫臚脹,痞滿寒熱,瘡腫乳癰,傷寒百合病。花白者入藥。 |
143 | 穀菜部 |
144 | 萊菔 |
145 | 俗作蘿卜 |
146 | 宣,行氣,化痰,消食辛甘屬土。生食升氣,熟食降氣。寬中化痰,散瘀消食。治吐血衄血,咳嗽吞酸,利二便,解酒毒,制面毒、豆腐積。生搗治噤口痢,止消渴,塗跌打湯火傷。多食滲血,故白人髭髮。 |
147 | 萊菔子辛入肺,甘走脾,長於利氣。生能升,熟能降。升則吐風痰,散風寒,寬胸膈,發瘡疹;降則定痰喘咳嗽,調下痢後重,止內痛。炒用。 |
148 | 穀菜部 |
149 | 白芥子 |
150 | 宣,利氣,豁痰辛溫入肺。通行經絡,溫中開胃,發汗散寒,利氣豁痰,消腫止痛。治咳嗽反胃,痺木香港腳,筋骨諸病。久嗽肺虛人禁用北產者良。煎湯不可過熟,熟則力減。 |
151 | 芥菜子豁痰利氣,主治略同。 |
152 | 穀菜部 |
153 | 蔓菁子 |
154 | 即蕪菁 |
155 | 瀉熱,利水,明目苦辛。瀉熱解毒,利水明目。治黃膽腹脹,症瘕積聚,小兒血痢,一切瘡疽,敷蜘蛛咬毒。根,搗敷陰囊腫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蕓苔根搗汁,雞子清調,塗諸熱毒。 |
156 | 穀菜部 |
157 | 蕓薹 |
158 | 宣,散血,消腫辛溫。散血消腫,搗貼乳癰丹毒,動疾發瘡。即油菜。 |
159 | 子,與葉同功,治產難。 |
160 | 穀菜部 |
161 | 馬齒莧 |
162 | 一名九頭獅子草 |
163 | 瀉熱,散血酸寒。散血解毒,祛風殺蟲。治諸淋疳痢,血癖惡瘡,小兒丹毒,利腸滑產。葉如馬齒,有大、小二種,小者入藥。性至難燥,去莖用。 |
164 | 穀菜部 |
165 | 甜瓜蒂 |
166 | 宣,湧,吐。與淡豆豉、赤小豆,並為吐藥苦寒。陽明吐藥,能吐風熱痰涎,上隔宿食,治風眩頭痛,懊 不眠,癲癇喉痺,頭目濕氣,水腫黃膽,濕熱諸病。上部無實邪者禁用。 |
167 | 穀菜部 |
168 | 冬瓜 |
169 | 又名白瓜 |
170 | 瀉熱,補脾寒瀉熱,甘益脾。利二便,消水腫,止消渴,散熱毒癰腫。 |
171 | 子,補肝明目。 |
172 | 穀菜部 |
173 | 絲瓜 |
174 | 瀉熱涼血,宣通經絡甘平。涼血解毒,除風化痰,通經絡,行血脈,消浮腫,稀痘瘡。治腸風崩漏,疝痔癰疽,滑腸下乳。 |
175 | 穀菜部 |
176 | 茄根 |
177 | 瀉,散血,消腫散血消腫。煮汁漬凍瘡。 |
178 | 茄子甘寒,散血寬腸,動風發病。 |
179 | 金石水土部 |
180 | 金 |
181 | 重,鎮心肝,定鬱悸辛平有毒。金制木,重鎮怯,故鎮心肝,安魂魄。治驚癇風熱,肝膽之病。丸散用箔為衣,煎劑加入藥煮。畏鉛、水銀。 |
182 | 金石水土部 |
183 | 銀 |
184 | 功用略同。 |
185 | 金石水土部 |
186 | 銅綠 |
187 | 即銅青 |
188 | 宣,去風痰酸平微毒。治風爛淚眼,惡瘡疳瘡,婦人血氣心痛,吐風痰,合金瘡,止血殺蟲。用醋制,銅刮用。 |
189 | 金石水土部 |
190 | 自然銅 |
191 | 重,續筋骨辛平。主折傷,續筋骨,散瘀止痛。產銅坑中。火 、醋淬七次,細研,甘草水飛用。 |
192 | 金石水土部 |
193 | 鉛 |
194 | 重,墜痰,解毒甘寒屬腎。稟壬癸之氣,水中之金,金丹之母,八石之祖。安神解毒,墜痰殺蟲,烏須明目。 |
195 | 鉛丹咸寒沉重,味兼鹽、礬。內用墜痰去怯,消積殺蟲,治驚疳瘧痢。外用解熱拔毒,去瘀長肉,熬膏必用之藥。 |
196 | 鉛粉主治略同。 |
197 | 金石水土部 |
198 | 鐵 |
199 | 重,墜痰,鎮驚辛平重墜。鎮心平肝,定驚療狂,消癰解毒。諸藥多忌之。 |
200 | 畏磁石、皂莢。 |
201 | 時,砧上打落者名鐵落,如塵飛起者名鐵精,器物生衣者名鐵鏽,鹽、醋浸出者名鐵華。 |
202 | 針砂消水腫黃膽,散癭瘤,烏髭髮。 |
203 | 金石水土部 |
204 | 密陀僧 |
205 | 重,鎮驚,劫痰,消積辛咸小毒。感銀鉛之氣而結。墜痰鎮驚,止血散腫,消積殺蟲,療腫毒,愈凍瘡,解狐臭,染髭須。出銀坑難得,今用者乃傾銀 底。入藥煮一伏時。 |
206 | 金石水土部 |
207 | 丹砂 |
208 | 重,鎮心,定驚,瀉熱體陽性陰,味甘而涼,色赤屬火。瀉心經邪熱,鎮心清肝,明目發汗,定驚祛風,闢邪解毒,止渴安胎。 |
209 | 辰產,明如箭鏃者良。細研,水飛三次用。惡磁石。畏鹽水。忌一切血。 |
210 | 金石水土部 |
211 | 水銀 |
212 | 重,外用殺蟲辛寒,陰毒。功專殺蟲。治瘡疥蟣虱,解金、銀、銅、錫毒,墮胎絕孕。從丹砂燒 而出。畏磁石、砒霜。得鉛則凝,得硫則結,並棗肉入唾研則碎。散失在地者,以花椒、茶末收之。 |
213 | 金石水土部 |
214 | 輕粉 |
215 | 燥,劫痰涎,外用殺蟲辛冷。殺蟲治瘡,劫痰消積,善入經絡,螈 藥多用之。不可過服常用 |
216 | 癰腫疳漏,遂成廢痼,貽害無窮。上下齒齦,屬手足陽明腸胃經。毒瓦斯循經上行,至齒齦薄嫩之處而出。土茯苓、黃連、黑鉛、鐵漿、陳醬能制其毒。 |
217 | 金石水土部 |
218 | 空青 |
219 | 重,明目甘酸而寒。益肝明目,通竅利水。產銅坑中。大塊、中空有水者良。 |
220 | 金石水土部 |
221 | 雲母 |
222 | 補中甘平屬金,色白入肺。下氣補中,堅肌續絕。治勞傷瘧痢,瘡腫癰疽。有五色,以色白光瑩者為上。古人亦有煉服者。使澤瀉。 |
223 | 惡羊肉。 |
224 | 金石水土部 |
225 | 石膏 |
226 | 體重,瀉火氣,輕,解肌甘辛而淡,體重而降。足陽明經大寒之藥。色白入肺,兼入三焦。 |
227 | 寒能清熱降火,辛能發汗解肌,甘能緩脾益氣,生津止渴。治傷寒鬱結無汗,陽明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肌肉壯熱,小便赤濁,大渴引飲,中暑自汗,舌焦牙痛。又胃主肌肉,肺主皮毛,為發斑、發疹之要品,但用之甚少,則難見功。然能寒胃,胃弱血虛及病邪未入陽明者禁用 |
228 | 然亦有陰虛發熱,及脾胃虛勞,傷寒陰盛格陽、內寒外熱、類白虎湯証、誤投之不可救也。 |
229 | 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二証,至為難辨,蓋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實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也。再看口中之燥潤,及舌苔之淺深,胎黃、黑者為熱,宜白虎湯;然亦有舌黑屬寒者,舌無芒刺,口有津液也,急宜溫之,誤投寒劑即死矣。亦名寒水石瑩白者良。研細,甘草水飛用。近人因其寒,或用火 ,則不傷胃,味淡難出。若入煎劑,須先煮數十沸,雞子為使。忌巴豆、鐵。 |
230 | 金石水土部 |
231 | 滑石 |
232 | 滑,利竅,通,行水,體重,瀉火氣,輕,解肌滑利竅,淡滲濕,甘益氣,補脾胃,寒瀉熱,降心火。色白入肺,上開腠理而發表,下走膀胱而行水,通六腑九竅津液,為足太陽經本藥。治中暑積熱,嘔吐煩渴,黃膽水腫,香港腳淋閉,水瀉熱痢,吐血衄血,諸瘡腫毒,為蕩熱除濕之要劑。消暑散結通乳滑胎 |
233 | 熱去則三焦寧而表裏和,濕去則闌門通而陰陽利矣。闌門分別清濁,乃小腸之下口。河間益元散,通治上下表裏諸病,蓋是此意。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滑石六錢,甘草一錢,或加辰砂。滑石治渴,非實止渴,資其利竅,滲去濕熱,則脾胃中和而渴自止耳。若無濕、小便利而渴者,內有燥熱,宜滋潤,或誤服此,則愈亡其津液而渴轉甚矣,故王好古以為至燥之劑。白而潤者良。石葦為使。宜甘草。 |
234 | 金石水土部 |
235 | 樸硝、芒硝 |
236 | 樸硝,即皮硝 |
237 | 大瀉,潤燥,軟堅辛能潤燥,咸能軟堅,苦能下洩,大寒能除熱。樸硝酷澀性急,芒硝經煉稍緩。能蕩滌三焦、腸、胃實熱,推陳致新。治陽強之病,傷寒疫痢,積聚結癖,留血停痰,黃膽淋閉,瘰 瘡腫,目赤障翳。通經墮胎 |
238 | 許譽卿曰:芒硝消散,破結軟堅。大黃推蕩,走而不守,故二藥相須,同為峻下之劑。王好古曰:本草言芒硝墮胎,然妊娠傷寒可下者,兼用大黃以潤燥,軟堅瀉熱,而母子相安。經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此之謂歟。謂藥自病當之,故母與胎俱無患也。硝能柔五金,化七十二種石為水。生於鹵地,刮取煎煉。在底者,為樸硝;在上有芒者,為芒硝;有牙者,為馬牙硝;置風日中,消盡水氣,輕白如粉,為風化硝。大黃為使。 |
239 | 金石水土部 |
240 | 元明粉 |
241 | 瀉熱,潤燥,軟堅辛甘而冷。去胃中之實熱,蕩腸中之宿垢。潤燥破結,消腫明目。樸硝煎化用萊菔煮,再用甘草煎,入罐火 ,以去其咸寒之性,陰中有陽,性稍和緩。大抵用代樸硝,若胃虛無實熱者禁用。俱忌苦參。 |
242 | 金石水土部 |
243 | 太陰玄精石 |
244 | 瀉熱,補陰太陰之精,咸寒而降。治上盛下虛,救陰助陽,有扶危拯逆之功。出解池、通泰積鹽處,咸鹵所結,青白瑩徹,片皆六棱者良。今世用者,多是絳石。 |
245 | 金石水土部 |
246 | 赤石脂 |
247 | 重,澀,固大小腸甘而溫,故益氣生肌而調中。酸而澀,故收濕止血而固下。療腸癖洩痢,崩帶遺精,癰痔潰瘍,收口長肉,催生下胞。細膩粘舌者良。赤入血分,白入氣分。研粉,水飛用。惡芫花。畏大黃。 |
248 | 金石水土部 |
249 | 禹餘糧 |
250 | 重,澀固下甘平性澀。手、足陽明血分重劑。治咳逆下痢,血閉血崩,能固下,又能催生。石中黃粉,生於池澤。 |
251 | 無砂者良。牡丹為使。 |
252 | 金石水土部 |
253 | 浮石 |
254 | 一名海石 |
255 | 瀉火,軟堅咸潤下,寒降火。色白體輕,入肺清其上源。止渴止嗽,通淋軟堅,除上焦痰熱,消癭瘤結核。水沫日久結成,海中者味咸更良。 |
256 | 金石水土部 |
257 | 硼砂 |
258 | 潤,生津,去痰熱甘微咸涼。色白質輕,故除上焦胸膈之痰熱,生津止嗽。治喉痺、口齒諸病。能金而去垢膩,故治噎膈積塊,結核 肉,目翳骨哽。出西番者,白如明礬,出南番者,黃如桃膠。能制汞、啞銅。 |
259 | 金石水土部 |
260 | 砂 |
261 | 瀉,消肉積咸苦辛熱,有毒。消食破瘀。治噎膈症瘕,去目翳 肉,暖子宮,助陽道 |
262 | 或言飲食既傷於前,難以毒藥反攻其後,不使 砂、巴豆等,只用曲、柏之類。不知古今立方用藥,各有主對。曲、柏只能消化米穀,如傷肉食,則非 砂、阿魏不能治也;如傷魚、蟹,須用橘葉、紫蘇、生姜;傷菜果,須用丁香、桂心;傷水飲,須用牽牛、芫花,必審所傷之因,對用其藥,則無不愈。其間多少,則隨患人氣血以增損之而已。又有虛人沉積,不可直取,當以蠟匱其藥,蓋蠟能久留腸胃,又不傷氣,能消磨至盡也。又有脾虛飲食遲化者,正宜助養脾胃,自能消磨,更不須用消導藥耳。病久積而成症瘕者,須用三棱、鱉甲之類。寒冷成積者,輕則附子、濃樸;重則礬石、硫黃。瘀血結塊者,則用大黃、桃仁之類,用者詳之。出西戎。乃鹵液結成,狀如鹽塊,置冷濕處即化。白淨者良。水飛過,醋煮,乾如霜用。忌羊血。 |
263 | 金石水土部 |
264 | 磁石 |
265 | 重,補腎辛咸。色黑屬水,能引肺金之氣入腎。補腎益精,除煩祛熱,通耳明目。治羸弱周痺,骨節酸痛,驚癇腫核,誤吞針鐵,止金瘡血 |
266 | 黃婆,脾也; 女,心也;嬰兒,腎也。色黑,能吸鐵者真。火 醋淬,碾末,水飛,或醋煮三日夜用。柴胡為使。殺鐵消金。惡牡丹。 |
267 | 金石水土部 |
268 | 礞石 |
269 | 重,瀉痰甘威有毒,體重沉墜。色青入肝,制以硝石,能平肝下氣,為治驚利痰之聖藥。氣弱脾虛者禁用。堅細青黑,中有白星點。硝石、礞石等分,打碎拌勻,入坩鍋 至硝盡、石色如金為度。如無金星者不入藥。研末水飛,去硝毒用。 |
270 | 金石水土部 |
271 | 代赭石 |
272 | 重,鎮虛逆,養陰血苦寒。養血氣,平血熱,入肝與心包,專治二經血分之病,吐衄崩帶,胎動產難,小兒慢驚,金瘡長肉。 紅醋淬,水飛用。 |
273 | 乾姜為使。畏雄、附。 |
274 | 金石水土部 |
275 | 花蕊石 |
276 | 澀,止血酸澀氣平。專入肝經血分。能化瘀血為水,止金瘡出血,下死胎胞衣。出陝華代地。體堅色黃。 研,水飛用。 |
277 | 金石水土部 |
278 | 爐甘石 |
279 | 燥溫,治目疾甘溫。陽明胃經藥。受金、銀之氣,金勝木,燥勝濕,故止血消腫,收濕除爛,退赤去翳,為目疾要藥。產金銀坑中,金銀之苗也。狀如羊脂,松似石脂,能點赤銅為黃。 紅、童便淬七次,研粉,水飛用。 |
280 | 金石水土部 |
281 | 陽起石 |
282 | 重,補腎命咸溫。補右腎命門。治陰痿精乏,子宮虛冷,腰膝冷痺,水腫症瘕。出齊州陽起山,雲母根也。雖大雪遍境,此山獨無。以雲頭、雨腳鷺鷥毛、色白滋潤者良。火 、醋淬七次,研粉,水飛用。亦有用燒酒、樟腦升煉取粉者。桑螵蛸為使。惡澤瀉、菌桂。畏菟絲子。忌羊血。 |
283 | 金石水土部 |
284 | 鐘乳 |
285 | 補陽甘溫。陽明氣分藥。木石之精。強陰益陽,通百節,利九竅,補虛勞,下乳汁。 |
286 | 服之令人陽氣暴充,飲食倍進,形體壯盛。然其性 悍,須命門真火衰者可偶用之。若借以恣欲,多服、久服,不免淋濁癰疽之患。出洞穴中,石液凝成,下垂如冰柱。通中輕薄、如鵝翎管、碎之如爪甲光明者真。煉合各如本方,蛇床為使。惡牡丹、紫石英。忌參、術、羊肉、蔥、蒜、胡荽。 |
287 | 金石水土部 |
288 | 白石英 |
289 | 重,潤肺甘辛微溫。肺、大腸經氣分之藥。潤以去燥,利小便,實大腸。治肺痿吐膿,咳逆上氣。但系石類,祗可暫用 |
290 | 按:潤藥頗多,石藥終燥,而徐之才取二石英為潤劑,存其意可取。白如水晶者良。 |
291 | 金石水土部 |
292 | 紫石英 |
293 | 重,鎮心,潤,補肝甘平。性溫而補,重以去怯,濕以去枯。入心、肝血分,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宜之。色深紫瑩徹,五棱。火 、醋淬七次,研末水飛用。二英俱畏附子。惡黃連。 |
294 | 金石水土部 |
295 | 雄黃 |
296 | 重,解毒,殺蟲辛溫有毒。得正陽之氣,入肝經氣分。搜肝強脾,散百節大風,殺百毒,闢鬼魅。治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 痢,洩瀉積聚。又能化血為水,燥濕殺蟲,治勞疳瘡疥蛇傷。赤似雞冠,明徹不臭,重三五兩者良。醋浸,入萊菔汁煮,乾用。生山陰者名雌黃,功用略同。劣者名熏黃,燒之則臭,只堪熏瘡疥,殺蟲虱。 |
297 | 金石水土部 |
298 | 石硫黃 |
299 | 燥,補陽,殺蟲味酸有毒。大熱純陽,補命門真火不足。性雖熱而疏利大腸,與燥澀者不同,若陽氣暴絕,陽毒傷寒,久患寒瀉,脾胃虛寒,命欲垂盡者用之,亦救危妙藥也。治寒痺冷癖,足寒無力,老人虛秘,婦人陰蝕,小兒慢驚。暖精壯陽,殺蟲療瘡,闢鬼魅,化五金,能幹汞。番舶者良。 |
300 | 取色黃堅如石者,以萊菔剜空,入硫合定,糠火煨熟,去其臭氣,以紫背浮萍煮過,消其火毒,以皂莢湯淘其黑漿。一法絹袋盛,酒煮三日夜。一法入豬大腸爛煮三時用。畏細辛、諸血、醋。 |
301 | 土硫黃辛熱、腥臭,只可入瘡藥,不可服餌。 |
302 | 金石水土部 |
303 | 石蟹 |
304 | 重,瀉,明目咸寒。治青盲目翳,天行熱疾,解一切金石藥毒。醋磨,敷癰腫。出南海。身全是蟹,而質石也。細研,水飛用。 |
305 | 金石水土部 |
306 | 無名異 |
307 | 重,和血,行傷咸入血,甘補血。治金瘡折傷,癰疽腫毒,止痛生肌。生川廣。小黑石子也,一包數百枚。 |
308 | 金石水土部 |
309 | 石 |
310 | 重,燥,祛寒積辛熱,有大毒。治堅癖痼冷,寒濕風痺。有瘡、白數種,火燒但解散,不能脫其堅。置水不凍者真。惡羊血。 |
311 | 金石水土部 |
312 | 砒石 |
313 | 大燥,劫痰辛苦而咸。大熱大毒,砒霜尤烈。專能燥痰,可作吐藥。療風痰在胸膈,截瘧除哮。外用蝕敗肉,殺蟲枯痔。出信州,故名信石,衡州次之。錫之苗也。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畏綠豆、冷水、羊血。 |
314 | 金石水土部 |
315 | 石灰 |
316 | 重,燥濕,止血,生肌辛溫性烈。能堅物散血,定痛生肌,止金瘡血,殺瘡蟲蝕惡肉,無瘢疵解酒酸,內用止瀉痢、崩帶,收陰挺、脫肛,消積聚、結核。風化者良。 |
317 | 壙灰,火毒已出,主頑瘡、膿水淋漓,斂口尤妙。 |
318 | 金石水土部 |
319 | 白礬 |
320 | 澀,燥濕,墜痰酸咸而寒,性澀而收。燥濕追涎,化痰墜濁,解毒生津,除風殺蟲,止血定痛,通大、小便,蝕惡肉,生好肉,除痼熱在骨髓。治驚癇黃膽,血痛喉痺,齒痛風眼,鼻中息肉,崩帶脫肛,陰蝕陰挺,疔腫癰疽,瘰疥癬,虎、犬、蛇、蟲咬傷。多服損心、肺,傷骨。取潔白光瑩者, 用。又法以火 地,酒水於上、取礬布地,以盤複之。四面灰擁一日夜,礬飛盤上,掃收之,為礬精。未盡者更如前法。再以陳苦酒化之,名礬華。七日可用,百日彌佳。甘草為使。畏麻黃。惡牡蠣。 |
321 | 金石水土部 |
322 | 膽礬 |
323 | 一名石膽 |
324 | 宣,吐風痰,澀,斂咳逆酸澀辛寒。入少陽膽經。性斂而能上行,湧吐風、熱痰誕,發散風木相火。治喉痺咳逆,痙癇崩淋。能殺蟲,治牙蟲、瘡毒、陰蝕。產銅坑中,乃銅之精液。磨鐵作銅色者真,形似空青鴨嘴色為上。畏桂、芫花、辛夷、白薇。 |
325 | 金石水土部 |
326 | 皂礬 |
327 | 一名綠礬 |
328 | 澀,燥濕,化痰酸湧澀收。燥濕化痰、解毒殺蟲之功與石礬同,而力差緩。主治略同白礬,利小便,消食積,散喉痺。深青瑩淨者良。 赤用。 |
329 | 金石水土部 |
330 | 青鹽 |
331 | 即戎鹽 |
332 | 補腎,瀉血熱甘咸而寒。入腎經,助水髒,平血熱。治目痛赤澀,吐血溺血,齒舌出血,堅骨固齒,明目烏須。餘同食鹽,出西羌。不假煎煉,方棱明瑩色青者良。 |
333 | 金石水土部 |
334 | 食鹽 |
335 | 瀉熱,潤燥,補心,通二便,宣,引吐咸甘辛寒。咸潤下,故通大、小便;咸走血而寒勝熱,故治目赤癰腫,血熱熱疾;咸補心,故治心虛;咸入腎而主骨,故堅肌骨,治骨病齒痛;咸潤燥而辛洩肺故治痰飲喘逆;咸軟堅,故治結核積聚。又能湧吐醒酒,解毒殺蟲,定痛止癢。 |
336 | 多食傷肺、走血、滲津發渴,凡血病哮喘、水腫、消渴人為大忌 |
337 | 狀若水晶,不假煎煉,一名水晶鹽;石鹽生於石;木鹽生於樹;蓬鹽生於草,造化之妙,誠難窮矣。 |
338 | 金石水土部 |
339 | 急流水 |
340 | 通性速而趨,下通二便,風痺藥宜之。 |
341 | 金石水土部 |
342 | 逆流回瀾水 |
343 | 宣性逆而倒上,中風、卒厥宣痰飲之藥宜之。 |
344 | 金石水土部 |
345 | 甘瀾水 |
346 | 補用流水以瓢揚萬遍,亦曰勞水。水性咸而重,勞之則甘而輕。仲景用煎傷寒勞傷等藥,取其不助腎氣而益脾胃也。 |
347 | 金石水土部 |
348 | 井泉水 |
349 | 補將旦首汲,曰井華水;出甕未放,曰無根水,無時初出,曰新汲水。解熱悶煩渴,煎補陰之藥宜之。 |
350 | 金石水土部 |
351 | 百沸湯 |
352 | 宣,助陽氣助陽氣,行經絡。 |
353 | 金石水土部 |
354 | 陰陽水 |
355 | 一名生熟水 |
356 | 宣、和陰陽治霍亂吐瀉有神功。以沸湯半鐘,井水半鐘和服。 |
357 | 金石水土部 |
358 | 黃薺水 |
359 | 宣,湧,吐酸咸,吐痰飲、宿食。酸苦湧洩為陰也。 |
360 | 金石水土部 |
361 | 露水 |
362 | 潤肺甘平。止消渴,宜煎潤肺之藥。秋露造酒最清冽,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 |
363 | 金石水土部 |
364 | 臘雪水 |
365 | 瀉熱甘寒。治時行瘟疫,宜煎傷寒、火 之藥,抹痱良。 |
366 | 金石水土部 |
367 | 冰 |
368 | 瀉熱甘寒。太陰之精,水極似土。傷寒陽毒熱甚昏迷者,以一塊置膻中良。解燒酒毒。 |
369 | 金石水土部 |
370 | 地漿 |
371 | 瀉熱,解毒甘寒。治瀉痢冷、熱、赤、白,腹內熱毒絞痛。解一切魚肉、菜、果、藥物、諸菌毒,及蟲蜞入腹,中 卒死者。以新水沃黃土攪濁,再澄清用。 |
372 | 金石水土部 |
373 | 孩兒茶 |
374 | 瀉熱,生津,澀,收濕苦澀、清上膈熱,化痰生津,止血收濕,定痛生肌。塗金瘡口瘡,陰疳痔腫。出南番,云是細茶末。納竹筒,埋土中,日久取出,搗汁熬成。塊小、潤澤者上,大而枯者次之。 |
375 | 金石水土部 |
376 | 百草霜 |
377 | 輕,止血,消積辛溫。止血消積。治諸血病,傷寒陽毒、發斑,疸膈瘧痢,咽喉、口舌、白禿、諸瘡。灶突上煙煤。 |
378 | 金石水土部 |
379 | 墨 |
380 | 辛溫。止血生肌。飛絲、塵芒入目,濃磨點之;點鼻止衄;豬膽汁磨,塗諸癰腫。酒磨服,治胞不下。 |
381 | 金石水土部 |
382 | 伏龍肝 |
383 | 重,調中,止血,燥濕,消腫辛溫。調中止血、去濕消腫。治咳逆反胃,吐衄崩帶,尿血遺精,腸風癰腫,臍瘡丹毒,催生下胎。斧心多年黃土,一云灶額內火氣,積久結成如石,外赤中黃。研細,水飛用。 |
384 | 金石水土部 |
385 | 鹼 |
386 | 一作鹼 |
387 | 瀉,磨積,去垢辛苦澀溫。消食磨積,去垢除痰。治反胃噎膈,點痣、 、疣、贅。發面,浣衣用之。取蓼蒿之屬,浸曬燒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則凝定如石。 |
388 | 禽獸部 |
389 | 雞 |
390 | 補屬巽屬木。其肉甘溫,補虛溫中 |
391 | 屏人靜產,更爛煮牡雞汁作粳米粥與食,自然無恙。雞汁性滑而濡,不食其肉,恐難化也。 |
392 | 俗家每產後即食雞啖卵,壯者幸無事,弱者因而致疾矣。龔雲林曰:四五年老母雞,取湯煮粥食,能固胎。 |
393 | 雞冠居清高之分,其血乃精華所聚,雄而丹者屬陽。故治中惡驚忤;本乎天者親上,故塗口眼 斜。用老者取其陽氣充足也。能食百蟲,故治蜈蚣、蚯蚓、蜘蛛咬毒。 |
394 | 雞子甘平。鎮心,安五髒,益氣補血,清咽開音,散熱定驚,止嗽止痢,利產安胎。多食令人滯悶。 |
395 | 哺雛蛋殼細研,麻油調,搽痘毒神效。 |
396 | 雞肫皮甘平性澀。雞之脾也。能消水穀,除熱止煩,通小腸、膀胱。治瀉痢便數,遺溺溺血,崩帶腸風,膈消反胃,小兒食瘧。男用雌,女用雄。 |
397 | 雞矢醴微寒,下氣消積,利大、小便。《內經》用治膨脹。 |
398 | 禽獸部 |
399 | 烏骨雞 |
400 | 補虛勞甘平。雞屬木,而骨黑者屬水,得水木之精氣,故能益肝腎,退熱補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