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目下》 |
1 | |
2 | 大唐武德初,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其邊鎮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以領軍戎。至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 |
3 | 自因隋季分割州府,倍多前代。貞觀初,并省州縣,始於山河形便,分為十道:一曰關內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東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隴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劍南道,十曰嶺南道。既北殄突厥頡利,西平高昌,東西九千五百十里,南北萬六千九百十八里。 |
4 | 高宗平高麗、百濟,得海東數千餘里,旋為新羅、靺鞨所侵,失之。又開四鎮,即西境拓數千里,于闐、疏勒、龜茲、焉耆諸國矣。 |
5 | 景雲二年,又分置二十四都督府,分統諸州,時議以權重不便,尋罷之。 |
6 | 開元二十一年,分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京畿、都畿、關內、河南、河東、河北、隴右、山南東、山南西、劍南、淮南、江南東、江南西、黔中、嶺南。 |
7 | 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大凡鎮兵四十九萬人,戎馬八萬餘疋。每歲經費:衣賜則千二十萬疋段,軍倉則百九十萬石,大凡千二百十萬。 |
8 | 鎮西節度使:撫寧西域,統龜茲國、焉耆國、于闐國、疏勒國。 |
9 | 北庭節度使:防制突騎施、堅昆、斬啜,管瀚海軍、天山軍、伊吾軍。 |
10 | 河西節度使:斷隔羌胡,統赤水軍、大斗軍、建康軍、寧寇軍、玉門軍、墨離軍、豆盧軍、新泉軍、張掖郡守捉、烏城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 |
11 | 朔方節度使:捍禦北狄,統經略軍、豐安軍、定遠城、西城、安北都護府、東城、振武軍。 |
12 | 河東節度使:掎角朔方,統天兵軍、雲中郡守捉、大同軍、橫野軍、定襄郡、鴈門郡、樓煩郡、岢嵐軍。 |
13 | 范陽節度使:制臨奚、契丹,統經略軍、威武軍、清夷軍、靜塞軍、恒陽軍、北平軍、高陽軍、唐興軍、橫海軍。 |
14 | 平盧節度使:鎮撫室韋、靺鞨,統平盧軍、盧龍軍、渝關守捉、安東都護府。 |
15 | 隴右節度使:以備西戎,統臨洮軍、河源軍、白水軍、安人軍、振武軍、威戎軍、綏和守捉、合川郡界守捉、莫門軍、寧塞軍、積石軍、鎮西軍、平夷守捉。 |
16 | 劍南節度使:西抗吐蕃,南撫蠻亲,統團結營、臨翼郡、通化郡、維川郡、天寶軍、蓬山郡、交川郡、平戎城、盧山郡、江源郡、洪源郡、昆明軍、寧遠軍、雲南郡、澄川守捉、南江軍、歸誠郡。 |
17 | 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靜夷獠,統經略軍、清海軍、桂管經略使、容管經略使、鎮南經略使、邕管經略使。 |
18 | 又有經略守捉使三,以防海寇:長樂郡經略使、東萊郡守捉、東牟郡守捉。 |
19 | 天寶初,又改州為郡,刺史為太守。大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縣千五百七十有三,羈縻州郡不在其中。其地東至安東都護府,西至安西都護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單于都護府。南北如前漢之盛,東則不及,西則過之。 |
20 | 九州之區域,在昔顓頊及於陶唐,分而為九,其制最大。雍州西據黑水,東距西河。荊河州西南至荊山,北距河。冀州唐虞之都,以餘州所至,則是其境。兗州舊為濟河之閒,河自周定王五年徙流禹之所道,漸以堙塞。至秦始皇二十二年攻魏,決河灌其郡,決處遂大,不可復補。魏都則今陳留郡。漢武元封三年春,河又徙,從頓丘東南流入渤海。頓丘即今縣也。渤海郡即今景城郡地。其下決於瓠子,東南通於淮泗。瓠子在今濮陽縣西界。時丞相田蚡食邑鄃在河北,河決而南,即鄃無水災,邑收入多。青州東北據海,西距岱。徐州東據海,北至岱,南及淮。梁州東據華山之陽,西距黑水。揚州北據淮,東南距海。荊州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其雍州西境,流沙之西,荊州南境,五嶺之南,所置郡縣,並非九州封域之內也。 |
21 | 議曰:堯使鯀理水,功不成,復使禹理之,又舉舜歷試,禹因理水,遂別九州。故尚書云:「東漸於海,西被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錫玄圭,告厥成功。」孔安國注云:「堯賜玄圭以明之。」又舜自登庸二十年,始居攝位,「肇十有二州」,注云:「肇,始也。禹理水之後,舜始置十二州,分冀州為并州、幽州,分青州為營州。」其後八年,堯崩。舜咨四岳曰:「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采惠疇。」僉舉禹為司空。舜曰:「汝平水土,惟時懋哉。」注云:「四岳同辭曰禹理洪水,有成功,言可用。故舜然其所舉,稱其前功以命之。懋,勉也。惟居是百揆,勉行之。」則禹之績本在堯代,舜未居攝以前也。而史記云:「堯崩後,舜以禹為司空,命平水土,以開九州。」又按:自鯀理水,績用不成,後至堯崩,凡二十八載,洪水為害,下民昏墊,豈有年踰二紀,方使伯禹理之。漢書亦云:「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禹理水,更制九州。」則九州在十二州之後,乃與舜典乖互不同。馬季長云:「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則十二州在九州之後也,與孔注符矣。若稽其證據,乃子長、孟堅之誤矣。 |
22 | 凡國之分野,上配天象,始於周季,定其十三,其地可辨。漢史曰:「秦地,東井、輿鬼之分野。其界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扶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燉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皆宜屬焉。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得漢之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郦強、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許、鄢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皆魏分野。韓地,角、亢、氐之分野。得漢之南陽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城,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皆韓分野。周地,柳、七星、張之分野。得漢之河南雒陽、穀城、平陰、偃師、鞏、緱氏,是其分野。趙地,昴、畢之分野。得漢之信都、真定、常山、中山,涿郡之高陽、鄚、州鄉;廣平、鉅鹿、清河、河閒,渤海之東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南至浮水、繁陽、內黃、斥丘;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皆趙分野。燕地,尾、箕之分野。得漢之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上谷、代郡、鴈門,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野。樂浪、玄菟亦宜屬焉。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得漢之東郡,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皆衛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得漢之沛、梁、楚、山陽、濟陰、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皆宋分野。齊地,虛、危之分野。得漢之淄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泰山、城陽、千乘,清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濟南、平原,皆齊分野。魯地,奎、婁之分野。得漢之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魯分野。楚地,翼、軫之分野。得漢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漢中、汝南郡,盡楚分野。吳地,斗之分野。得漢之會稽、九江、丹陽、章郡、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野。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得漢之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越分野。」其餘土境,非諸國分野之內也。 |
23 | 議曰:按左傳周敬王、魯哀公之時,吳為越所滅。其後六十九年至威烈王,始命韓、魏、趙為諸侯。後十七年安王之時,三國共滅晉而分其地。後五十六年顯王之時,而越為楚所滅。又按:所列諸國分野,具於班固漢書及皇甫謐帝王代紀。下分區域,上配星躔,固合同時,不應前後。當吳之未亡,天下列國尚有數十。其時韓魏趙三卿又未為諸侯,晉國猶在,豈分其土地?自吳滅至分晉,凡八十六年,時既不同,若為分配?又按諸國地分,略考所在封疆,辨詳隸屬,甚為乖互,不審二子依據。漢書又云「今之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越分野。夏少康庶子,封於會稽。後二十餘代,至句踐,滅吳稱伯。後六代而亡。後十代,至閩君搖,漢復立為越王」,都東甌,則今永嘉郡也。「是時,秦南海尉趙佗亦稱王」,五嶺之南,皆佗所有也。又按越之本封,在於會稽,至句踐強盛,有江淮之地,天子致胙,號稱霸王,正當戰國之時,凡得百四十二歲。後至秦漢,方有閩搖。雖虛引其歷代興亡,而地分星躔,皆不相涉。及趙佗奄有,時代全乖。未知取舍,何所準的,凡為著述,誠要審詳。若也但編舊文,不加考覈,遞相因襲,是誤後學。衹恐本將諸國上配天文,既多舛謬,或無憑據。然已載前史,歷代所傳,今且依其本書,別其境土,蓋備一家之學,示無闕也。其諸郡歷代所屬,則各具正於本篇。有覽之者,當以見察。 |
24 | 凡郡之土宇,秦氏分制,罷侯置守,列為四十,其境可知。內史、北地、隴西、上郡、九原、三川、碭郡、潁川、南陽、邯鄲、上谷、鉅鹿、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河東、上黨、太原、代郡、鴈門、雲中、東郡、齊郡、薛郡、瑯琊、泗水、漢中、巴郡、蜀郡、九江、章郡、會稽、閩中、南郡、長沙、黔中、南海、桂林、象郡。其餘郡府,自漢已後歷代開拓四夷之地。爰自漢代,至於有隋,或郡國參置,或年代短促,州部無恒,增省而眾,離合不一,疆理難詳。 |
25 | 大唐因循舊制,一為郡縣,又分天下為十五部:京畿、都畿、關內、河南、河東、河北、隴右、山南東、山南西、劍南、淮南、江南東、江南西、黔中、嶺南。 |
26 | 今辨禹貢九州并南越之地,歷代郡國,析於其中。其有本非州之區域,則以鄰接附入云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