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47435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紹興
Total 7

卷52 史部·雜史類存目一

1
舊本題曰陳東撰。少陽鎮江丹陽人。欽宗時貢入太學。嘗伏闕上書,請去蔡京、王黼而用李綱。高宗即位,召至行在,又劾黃潛善、汪伯彥,為二人所構論死。後追贈承信郎,又加贈朝奉郎秘閣修撰。事跡具《宋史》本傳。是編記徽宗北遷,高宗改元時事特詳。末及紹興以後事,亦足資考據。然東以建炎元年八月見殺,何由得記紹興後事。蓋傳本闕撰人,後人不考,誤題為東也。
1
王繪撰。紹興四年,以和議未成,遣魏良臣如金,繪副之。是時金軍壓境,朱勝非尚主和議,趙鼎頗不以為然。良臣等行至天長,僅達國書而還。繪因備錄其事,蓋鄙勝非等之無謀也。繪父名仲通,宣和中為平海軍承宣使。以書抵蔡攸,力言用兵有十不可。其書附載卷末,蓋其父子皆有度時之識云。
1
楊汝翼撰。紹興十年,劉錡順昌之戰,汝翼適在軍中,因紀其事。末附順昌倅汪若海札子,所言亦大概略同。
1
不著撰人名氏。據書中所言,蓋劉錡幕客也。敘錡自紹興十年春赴東都留守,中途戰於順昌。十一年戰於柘皋。及張俊、楊沂中濠州之敗,錡全軍得歸事。
1
万俟卨撰。事跡具《宋史》本傳。紹興十二年,宣和太后至自金。新為參知政事,紀事獻頌,稱為千載一時之榮遇。蓋貢諛之詞,非其事實也。
1
不著撰人名氏。紀宋南渡後與金人構兵,及和議之事。書中稱高宗太上皇帝,蓋孝宗時人所作。《宋史藝文志》載此書,作一卷。而此本實二卷,疑後人所分析也。書中於金人初起事跡,記載頗略。至於紹興三十二年金海陵王南侵,及孝宗初年張浚出兵撓敗始末,則節目具詳。自乾道元年魏杞使回,和議既成以後,則不複具載。前後皆系日編次,於朝廷拜罷、禋祀諸大事,亦間及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