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全上古三代文卷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卷七 《全上古三代文》
2
◎齊太公
3
◇陰謀
4
武王問太公曰:「願聞治亂之要。」太公曰:「其本在吏。」武王曰:「吏者治也。所以為治,其亂者何?」太公曰:「故吏重罪有十。」武王問吏之重罪,太公曰:「一,吏苛刻;二,吏不平;三,吏貪汗;四,吏以威力迫脅於民;五,吏與史合姦;六,吏與人無情;七,吏作盜賊,使人為耳目;八,吏賊,買賣貴於民;九,吏增易於民;十,吏振懼於民。夫治者有三罪,則國亂而民愁,盡有之,則民流亡,而君失其國。」武王曰:「民亦有罪乎?」太公曰:「民有十大於此,除者則國治而民安。」武王曰:「十大何如?」太公曰:「民勝吏厚大臣,一大也;民宗強,侵陵群下,二大也;民甚富,侵國家,三大也;民尊親其君,天下歸慕,四大也;眾暴寡,五大也;民有百里之譽,千里之交,六大也;民以吏威為權,七大也;恩行於吏,八大也;民服信。疑當作「民無信」以少為多,奪人田宅,贅人妻子,九大也;民之基業畜產為人所苦,十大也。所謂一家害一里,一里害諸侯,諸侯害天下。」武王曰:「絕吏之罪,塞民之大,柰何?」太公曰:「察民之暴吏,明其賞,審其誅,則吏不敢犯罪,民不敢大也。」武王曰:「是民吏相同,上下不和,而結其讎。」太公曰:「為君守成,為吏守職,為民守事,如此各居其道則國治,國治則都治,都治則里治,里治則家治,家治則善惡分明,善惡分明則國無事,國無事則吏民外不懷怨,內不徼事。」《續漢。郡國志》五注
5
武王問太公曰:「賢君治國教民,其法何如?」太公對曰:「賢君治國,不以私害公,賞不加於無功,罰不加於無罪,法不廢於仇讎,不避于所愛,不因怒以誅,不因喜以賞,不高臺深池以役下,不雕文刻畫以害農,不極耳目之欲以亂政,是賢君之治國也。不好生而好殺,不好成而好敗,不好利而好害,不好與而好奪,不好賞而好罰,妾孕疑作「妾媵」為政,使內外相疑,君臣不和,拓人田宅以為臺觀,發人丘墓以為苑囿,僕媵衣文繡,禽獸犬馬與人同食,而萬民糟糧不厭,裘褐不完,其上不知而重斂,奪民財物,藏之府庫,賢人逃隱於山林,小人任大職,無功而爵,無德而貴,專恣倡樂,男女昏亂,不恤萬民,陰陽之氣,忠諫不聽,信用邪佞,此亡國之君治國也。」《群書治要》三十一
6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輕罰而重威,少其賞而勸善多,簡其令而眾皆化,為之何如?」太公曰:「殺一人,千人懼者,殺之;殺二人,而萬人懼者,殺之;殺三人,三軍振者,殺之。賞一人,而千人喜者,賞之;賞二人,而萬人喜者,賞之;賞三人,三軍喜者,賞之。令一人,千人得者,令之;禁二人,而萬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軍正者,教之。殺一以懲萬,賞一而勸眾,此明君之威福也。」同上
7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以一言與身相終,再言與天地相永,三言變諸侯雄,四言為海內宗,五言傳之天下無窮,可得聞乎?」太公曰:「一言與身相終者,內寬而外仁也;再言與天地相永者,是言行相副,若天地無私也;三言為諸侯雄者,是敬賢用諫,謙下於士也;四言為海內宗者,敬接不肖,無貧富,無貴賤,無善惡,無憎愛也;五言傳之天下無窮者,通於否泰,順時容養也。」同上
8
武王問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尚父曰:「黃帝之時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搖搖,怨夕不至朝。」故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人也。堯之居民上也,振振如臨深淵;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慄慄恐不滿日;湯之居民上,戰戰恐不見旦。」武王曰:「吾今新並殷居民上也,翼翼懼不敢息。」尚父曰:「德盛者,守之以謙,守之以恭。」武王曰:「欲如尚父言,吾因是為戒,隨之身。」《群書治要》三十一,《御覽》五百九十
9
◇金匱
10
唐帝克有苗,問人曰:「吾聞有苗時,天雨血沾衣,有此妖乎?」人曰:「非妖也。有苗誅諫者,尊無功,退有能,遇人如仇,故亡耳。」《開元占經》三
11
三苗時,有日鬥。《開元占經》六
12
三苗之時,三月不見日。《御覽》四
13
夏桀之時,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發民,鑿山穿陵,通於河。民諫曰:「孟冬鑿山陵,是洩天氣,發地之藏,天子失道,後必有敗。」桀以為妖言殺之。期年,芩山一旦崩為大澤,水深九尺,山覆於谷,上反居下,耋老諫而殺之。湯率諸侯伐之。《藝文類聚》三,《御覽》二十七,又七十二《路史。後紀》十四
14
紂常以六月獵於西土,發民逐禽。民諫曰:「今六月,天務覆施,地務長養。今盛夏發民逐禽,而元元命懸於野;君殘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後必無福。」紂以妖言而誅之。後數月,天暴風雨,發屋折木。《藝文類聚》三,《御覽》二十一,又八百三十二,《事類賦》注四
15
文王問太公曰:「天下失道,忠諫者死,予子伯邑考為王僕御,無故烹之,囚予於桌錚以其羹ヱ予。」《御覽》六百四十二
16
武王問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賢者未定,何以安之?」太公曰:「不須兵器,可以守國。」武王曰:「五帝之時,無守戰之具,國存者何?」太公曰:「守戰之具,皆在民間。耒耜者,是其弓弩也;鋤爬者,是其矛戟也;簦笠者,是其兜鍪也;鐮斧者,是其政戰之具也;雞狗者,是其鉦鼓也。」《御覽》三百三十六,又三百三十九
17
武王問太公曰:「殷已亡其三人,今可伐乎?」太公曰:「臣聞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者亡。且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非時而生,是為妄成。故夏條可結,冬冰可釋,時難得而易失也。」《意林》一
18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今海內陸沈於殷久矣,何乃急於元元哉。《後漢。袁紹傳》注,《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
19
王伐紂,至鳳皇陂,襪系解。《太平寰宇記》二十五
20
武王師到牧野,陣未畢,而暴風疾雨,電雷幽冥,前後不見。太公曰:「善。雷電者,是吾軍動應天也。」《御覽》十一
21
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畫丁侯,三旬射之。丁侯病大劇,使人卜之,祟在周,恐懼,乃遣使者請之於武王,願舉國為臣虜,武王許之。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頭箭,丙丁日拔目箭,戊己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謂使者曰:「歸矣。吾已告諸神,言丁侯前畔義,今日遣人來歸,勿復過之,比使者歸子之君所,息念矣。」使者辭歸,至,丁侯病乃愈。四夷聞之皆懼,各以其職來貢。越裳氏獻白雉,重譯而至。《藝文類聚》五十九,《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注,《典引》注、《御覽》一百三十九,又三百四十九,又七百三十九,《事類賦》注十三
22
武王平殷還,問太公曰:「今民吏未安,賢者未定,如何?」太公曰:「無故無新,如天如地。得殷之財,與殷之民共之,則商得其賈,農得其田也。一目視則不明,一耳聽則不聰,一足步則不行,選賢自代,上下各得其所。」《意林》一,《御覽》三百六十六
23
武王伐紂,都洛邑未成,海內神相謂曰:「今周王聖人,得民心乎?當防之。」隨四時而風雨陰寒,雨雪十餘日,深丈餘。甲子平旦,有五丈夫乘車馬,從兩騎,止門外,欲謁武王。武王將不出見,太公曰:「不可。雪深丈餘,而車騎無跡,恐是聖人。」王使太師尚父謝五丈夫曰:「賓幸臨之,失不先問。」方修法服,太師尚父乃使人持一器粥,開門而進五車兩騎曰:「先王大夫在內,方對天子,未有出時。天寒,故進熱粥以御寒。未知長,幼從何起?」兩騎曰:「先進南海君,次東海君,次西海君,次北海君,次河伯,雨師,風伯。」粥既畢,使者具以告尚父,尚父謂武王曰:「客可見矣。五車兩騎,四海之神與河伯、雨師、風伯耳。」王曰:「不知有名乎?」曰:「南海之神曰祝融,東海之神曰句芒,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玄冥,河伯名為馮夷《史記。封禪書正義》引作「馮修」,《文選。思玄賦》舊注引作「河伯姓馮名修」。雨師名詠,風伯名姨。請使謁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於殿上,謁者於殿下,門外引祝融進,五神皆驚,相視而歎。祝融拜,武王曰:「天陰乃遠來,何以告之?」皆曰:「天代殷立周,謹來受命。願敕風伯雨師,各使奉其職。」《北堂書鈔》一百四十四,又一百五十二,《藝文類聚》二,《初學記》二,《文選。雪賦》注,《開元占經》一百十三,《御覽》十二,又八百五十九,又八百八十二,《太平廣記》二百九十一,《事類賦》注三。
24
武王問太公曰:「天下神來甚眾,恐後復有試予者也。何以待之?」太公曰:「請樹槐於王門內,王路之右,起西社,築垣牆,祭以酒脯,食以犧牲,尊之曰社。客有非常,先與之語。」乃命太公祝社曰:「客有益者入,無益者距之。歲告以水旱與其風雨,澤流悉行,除民所苦也。」《北堂書鈔》八十七,《藝文類聚》八十,《御覽》五百三十二,《事類賦》注二十五
25
賞一人而千人喜者賞之,賞二人而萬人喜者賞之,賞三人而三軍勸者賞之。殺一人而千人恐者殺之,殺二人而萬人動者殺之,殺三人而三軍振者殺之。」《御覽》六百三十三,又六百四十七,又《書鈔》三十引「賞一人千萬喜」六字。
26
屈一人之下,伸萬人之上。武王曰:「請著金版。」《文選。廣絕交論》注
27
夫人可以樂成,難以慮始。《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注
28
明者見兆於未萌,智者避危於未形。《文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注,《阮嫖曹公作書與孫權》注
29
宰相不富國安主,調陰陽,和群臣,樂萬民,非吾宰相也。《書鈔》四十九
30
武王問師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師尚父曰:「黃帝云:「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堯居民上,振振如臨深淵。舜之居民上,矜矜乎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慄慄如不滿日。湯之居民上,翼翼乎懼不敢息。吾聞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慎終與始,完如金城。敬勝怠則吉,義勝欲則昌,日慎一日,壽終無殃。」宋本《後漢。光武紀》建武二年注,《意林》一,《藝文類聚》二十三,《文選。張華女史箴》注,《御覽》四百三十,又四百五十九,又五百九十三
31
武王曰:「吾隨師尚父之言,因為慎。書銘,隨身自誡。其冠銘:「寵以著首,將身不正,遺為德咎」。書履:「行必慮正,無懷僥幸。」書劍曰:「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則福,廢則覆」。書鏡曰:「以鏡自昭,則知吉凶」。書車曰:「自致者急,載人者緩,取欲無度,自致而反。」」《御覽》四百三十五百九十
32
武王曰:「欲造起居之誡,隨之以身。幾之書曰:「安無忘危,有無忘亡,熟惟二者,必後無凶。」杖之書曰:「輔人無苟,扶人無咎。」」《後漢。崔る傳》注。
33
門之書曰:「敬遇賓客,貴賤無二。」《御覽》一百八十三
34
戶之書曰:「出畏之,入懼之。」《御覽》一百八十四
35
牖之書曰:「窺望審,且念所得,可思所忘。《御覽》一百八十八
36
鑰之書曰:「昏慎守,深察訛。」《御覽》八十四
37
研之書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藝文類聚》五十八,《初學記》二十一,《御覽》六百五,《事類賦》注十五,《困學紀聞》五
38
書鋒:「忍之須臾,乃全汝軀。」《意林》一
39
書刀:「刀利皚皚,無為汝開。」《意林》一
40
書井:「源泉滑滑,連旱則絕。取事有常,賦斂有節」。《意林》
41
弩之戟為翼,弩之書見奔遠行,在才者與任武者也。《書鈔》一百二十五。案此文有衍誤
42
春三月,斗星為天關。戰背天關,向天梁,敵不可當。《初學記》七
43
冬月,奎星為天關。《初學記》七
44
金人銘曰:「周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毋多言,毋多事。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御覽》三百九十。案《御覽》引注云皇覽云,出《太公金匱》。《路史。後紀》五云:「世謂太公作金人。」《太公金匱》:「公對武王之言,明黃帝所作。」
45
日夜出者,紀綱滅。大臣專政,作威奪權,無救。大臣戕其主,奪其邦,其救也。親仁賢,退驕佞,順四時,布恩惠,赦天下,則日夜出,不為傷也。」《開元占經》六引《尚書金匱》,疑即《太公金匱》異名。
46
日還者,君不秉其政,舍法度,用私意,不任官職,而將自治,則日還。日還者,為日出而復下,下而複高,無救。當為大亂不軌,皆叛不從。其救也,正心固一,修古道,守正法,無忒業,則日還不為傷也。《開元占經》六引《金匱》
47
日鬥者,人君內無聰明,邪臣爭權。日鬥者,無精,眾人見烏其中,無救。期六十六日,王者亡其土地。其救,闢四門,來仁賢,受爵分職,循名責躬,則鬥不為傷。同上
48
視不明,聽不聰,則雲氣五色,蔽日月之明,無救,則群臣謀殺,關梁不通。其救,闢四門,求仁賢。《開元占經》十一引《尚書金匱》
49
◇陰符
50
案:《陰符》謂《陰符之謀》。《戰國策》:「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作《周書陰符》,蓋即《漢志》之《太公謀》八十一篇矣。云《周書》者,周時史官紀述,猶《六韜》稱《周史》,諸引《周書陰符》或但稱《周書》,驗知非《逸周書》。錄附太公之末,與《六韜》,《陰謀》《金匱》互出入,不嫌複見也。
51
文王昌曰:「吾聞之,無變古,無易常,無陰謀,無擅制,無更創,為此則不祥矣。」太公曰:「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國,非常一人之國也。莫常有之,惟有道者取之。古之王者,未使民,民化;未賞民,民勸,不知怒,不知喜,愉愉然其如赤子,此古善為政也。」《御覽》八十四引《周書》
52
凡治國有三常,一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士以敬賢為常。夫然,雖百代可知也。」《初學記》十七,又《御覽》四百二十引《周書陰符》
53
年饑,上用輿曲巡黃幔矛戟縷纏,羽旄不擇焉。《御覽》三百五十二引《周書》
54
年不登,甲則纓滕,宮室不容。注云:「甲不以組也。」《御覽》三百五十五引《周書》
55
容容熙熙,皆為利謀;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御覽》四百四十九引《周書》
56
武王不閉外門,以示無懼;去劍蒹耍以示無仇。《御覽》六百九十二引《周書》
57
太公曰:「知與眾同者,非人師也。大知似狂。不癡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癡,不能成事。《御覽》七百三十九引《周書。陰符》
58
武王營洛邑未成,四海之神皆會,曰:「周王神聖,當知我名。若不知,水旱敗之。」明年,雨雪十餘旬,深丈餘,五丈夫乘車,從兩騎,止王門。太公曰:「車騎無跡,謂人之變。」乃使人持粥進之曰:「不知客尊卑何從。」騎曰:「先進南海御,次東海御,次北海御,次西海御,次何伯,次風師,次雨師。」武王問太公並何名,太公曰:「南海神名祝融,東海神名句芒,北海神名玄冥,西海神名蓐收。」《五行大義》第二十二篇引《周書》
59
人感十而生,天行五,地行五,合為十也。《五行大義》第二十三篇引《周書》
60
春為牝陣,弓為前行;夏為方陣,戟為前行;季夏圓陣,矛為前行;秋為牝陣,劍為前行;冬為伏陣,芪前行,是謂五陣。《御覽》三百一引《周書》
61
太公曰:「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經奇道,故三軍同名異用。可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越險絕阻,乘敵遠行者,車之竭地;前易後險,車之困地;容車貫阻,出而無返者,車之患地;左險右易,上陵仰阪,車之逆地;深塹黏土,車之勞地;隱帶橫畝,犯歷深澤者,車之壞地;日夜霖雨,旬月不止,泥淖難前,車之陷地;凡騎以陷敵而不能破敵,敵人走,以步騎反擊我後,此騎之敗地也。追北逾限,長驅不止,敵伏我兩旁,又絕我後,此騎之困地也。往無以返,入無以出,陷于天井,填於地牢,此騎之死地也。所由入者隘,所由去者遠,彼弱可以擊我強,少可以擊我眾,此騎之沒地。大澗深谷,蓊穢林草,此騎之竭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後有高山,戰于兩水之間,乘敵過邑,是謂表裏相合。左有深溝,右有峭坑,高下與地平,睹之廣易進退相敵,北並騎之陷地。污下沮澤,進退漸洳者,騎之患地。拙將之所以見擒,明將之所以務避也。《通典》一百五十九引《周書陰符》。案與《六韜》《戰車》《戰騎》二篇大同小異
62
成王將加元服,周公使人來零陵,取文竹為冠。《御覽》六百八十四引《周書》
63
◇兵法
64
踐爾兵革,審權矩,應詐縱,謀出無孔。《詩。大明》疏引太公授《兵鈐之法》
65
坎名大剛風,乾名折風,兌名小剛風,艮名凶風,坤名謀風,巽名小弱風,震名嬰兒風,離名大弱風。大剛風者,大陰之氣,好殺故剛。折風者,金強,能摧折物也。小剛風者,亦金殺故也。凶風者,艮在鬼門,凶害之所也。謀風者,坤為地,大陰之本,多陰謀也。小弱風者,巽為長女,故稱弱也。嬰兒風者,震為長男,愛之故曰兒。大弱風者,離為中女,又弱於長女也。大剛小剛,客勝。大弱小弱,主人勝。凶有凶害之事,謀有謀逆之人。折為將死,嬰兒風主人強。《五行大義》第十七篇引《太公兵書》
66
諸軍出行,將令百官士卒曰:「某日出某門,吏士不得刈稼穡,伐樹木,殺六畜,掠取財物,姦犯人婦女,違令者斬。《通典》一百四十九引《覆軍誡法》
67
凡行軍,吏士有死亡者,給其喪具,使歸而葬,此堅軍全國之道也。軍人被創,即給醫藥,使謹視之。醫不即治視,鞭之。軍夜驚,吏士堅坐陣,將持兵,無ん嘩動搖,有起離陣者斬。當交戰,謹出入者,若近敵,當譏呵出入者。《通典》一百四十九。案《通典》引太公《六韜》《太公兵法》,俱標「太公曰」,不出書名。今除《六韜》外,錄入《太公兵法》
68
夫出軍征戰,安營陣,以六為法,亦可方六百步,亦可六十步。量人地之宜,表十二辰,將軍自居九天之上,竟一旬復徙。開牙門,常背建向破,太歲、太陰、太陽大將軍,凡三軍。不欲飲死水,不欲居死地,不居地柱,不居地獄。注云:「死水者,不流之水;死地者,丘墓之間;地柱者,四下中高;地獄者,四高中下是也。」《通典》一百五十七
69
日戴光,主大凶,期不出三年。《開元占經》五引《太公兵法》
70
日未入兩竿而無光曜,其月必主死,一曰主憂。同上
71
日四背見,軍在外有反者。《開元占經》七引《太公兵法》
72
日暈始起,前滅後幣,而後成者,後面勝。日暈周幣,東北偏厚,厚為福。東君在東北戰,西南戰敗。日暈而珥,主有謀。十日不雨,兵起。日暈冠三珥,天子有喜,或有大赦,或拜大將軍。日暈抱珥,喜氣,曰暈黃者,主人有喜。《開元占經》八
73
日中蝕,海內兵大起,王公憂。兩烏夾日,名為天雞守日,主人君妻家謀奪君處,先數視君動靜,欲行其志,天先見變戒之。《開元占經》九
74
弩之神,名遠望。《御覽》三百四十八引《太公兵法》
75
神后加四仲者,以為明堂宮,時天一出游八極之外,行窈冥之中,日昭其前,月昭其後。當此之時,天一自持玉弩執法,丞相劾不道者。
76
箭之神,名續長。《御覽》三百四十九
77
戟之神,名大將。《御覽》三百五十二
78
矛之神,名趺蹌。《御覽》三百五十三
79
◇決事占
80
太白犯畢口,大兵起,一歲罷。太白出東方,入畢口,車馬貴易政。
81
太白犯參左股,戰大勝。《開元占經》四十九。
82
◇陰秘
83
君不明,臣不忠,故日無光,月不明。見變不救,殃禍生。臣欲反,主失名。其救也:安百姓,用賢人,弱者扶,則無害。《開元占經》五,又十一
84
凡四時受王之日,日月當清明,五星順度,潤澤有光,此君臣和同。或晝不見日,夜不月,五星失度,陰蔽日光,亂風連日,此國君迷荒,不順時令。疾病蟲霜,忠臣受誅,讒言者昌,兵火欲起,民人惶惶,盜賊滿道,死者不葬。《開元占經》五
85
日中烏見者,君咎。雙烏見者,將相逆。入斗者,主出走,烏動者,大饑水旱不時,人民流在他鄉。救之法:實倉庫,舉賢士,遠佞邪,察後宮,任有道,赦不從,則災消矣。日中有黑氣,若一二,至四五者,此陽中伏陰,君害臣。上出者,臣謀君。旁出者,君謀臣。不出者,宮女有憂。昏見在臣,晨見在君。救之法:輕刑罰,赦無罪,節威權,安百姓,貸不足,則災消矣。日中有黑氣若一若二,至四五者,教令不行,三公為亂,爵賞不平。不救者,臣圖君,子謀父。救之法:任賢直,信道德,退貪邪,省刑罰,察奏諫,思刑戮,則無害。〓〓日中有黑氣,君之過大,而臣不諫,故日不明。見變不救者,主有憂。救之法:承順天地,申用明賞,則無害矣。《開元占經》六
86
日暈明分,中赤外青,外人勝;中青外赤,中人勝;中黃外青黑,中人勝;外黃中青黑,外人勝;外白內青,外人勝;內白外青,中人勝;中黃外青,外人勝;中於外黃,內人勝。日暈黃白不鬥,兵未解。青黑,和解分地。色黃,土功動,民不安。色黑,有水,陰國勝。色白有喪。色青為疾,色赤大旱,流血千里。日一暈一抱一珥為不和,信者更逆,不信者順。日暈有背,人臣有叛者,或曰左右欲有走。〓〓日暈,有五色雲,如杵貫日,從外入,外人勝。從內出,內人勝。欲知姓名,白者商,赤者徵,青者角,黑者羽,黃者宮。日暈有眾雲在左右,色黃白吉,青白兵行,黑白內亂,青赤和解,青黑流血,俱明者未解。兵不歸,明者勝。《開元占經》八
87
凡出軍擊賊,見大流星所措者,將之用兵,順之行則勝。流星下入軍營必空,主將無功,避之則吉。《開元占經》七十一
88
◎齊桓公
89
公名小白,太公十一世孫,襄公少弟。初懼禍奔莒,兄糾奔魯。無知之亂,先糾入得立,任用管仲,為五霸長。在位四十三年,謚曰桓公。一曰威公。
90
◇令群臣
91
寡人將立管仲為仲父,善者入門而左,不善者入門而右。《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桓公將立管仲,令群臣。
92
◇嫁娶令
93
丈夫二十而室,婦人十五而嫁。一作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養者,下令於民也。
94
◇禁厚葬令
95
棺槨過度者,戮其尸,罪夫當喪者。《韓非子。內儲說上》
96
◇遇上令
97
毋貯粟,毋曲堤,無擅廢適子,無置妾以為妻。《管子。霸形》:「遂興師而南,存宋、鄭,與楚王遇於召陵之上,而令於遇上。」
98
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讎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史記。齊太公世家》
99
◇葵丘盟
100
凡我同盟之人,言歸於好。《左傳》僖九年
101
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孟子。告子下》
102
毋雍泉,毋訖糴,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毋使婦人易國事。《狹捍》僖九年
103
◎齊景公
104
公名杵臼,靈公子,莊公弟。在位五十八年,謚曰景公。
105
◇令左右
106
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說苑。正諫》:「齊景公游於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
107
◎狂棧士
108
狂眨華士,東海人,兄弟以賢聞。太公封於齊,三召不見,執而殺之。按:華士,《元和姓纂》作士華,編入士姓類,異說,不敢從。
109
◇立議
110
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於人也。無上之名,無君之祿,不事仕而事力。《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111
◎管仲
112
仲字夷吾,潁上人。姬姓之後,事齊公子糾。糾敗,桓公以為上卿,號仲父。卒,謚曰敬子。有《管子》十九卷。
113
◇管子
114
案:《管子》八十六篇,今七十六篇,見存不錄錄,其佚文。
115
管子曰:「夫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惡木尚能恥之,況與惡人同處!」《文選。陸機猛虎行》注引江邃《文釋》
116
◎鮑叔
117
叔名叔牙,姒姓之後,鮑敬叔之子。事齊桓公為大夫。
118
◇塞道誓
119
事之濟也,聽我令;事之不濟也,免公子者為上,死者為下,吾以五乘之實距路。《管子。大匡》:「鮑叔御小白,乘而出於莒,令車二十乘先,十乘後,曰:「事之未濟也,老臣是以塞道」鮑叔乃誓。」
120
◇為桓公祝
121
使臣無忘在莒時,管子無忘在魯時,寧子無忘車下時。《御覽》七百三十六引《尸子》
122
◎鳧已疵
123
鳧已疵,事齊桓公為祝官。
124
◇釁社獻胙祝
125
除君苛疾,與若之多虛而少實。《管子。小問》
126
◇授酒祝
127
又與君之若賢。同上
128
◎晏嬰
129
字平仲,或云字仲,謚曰平,萊之夷維人,晏桓子弱之子。歷事齊靈公、莊公、景公為大夫,有《晏子春秋》七卷。
130
◇楹書
131
布帛不可窮,窮不可飾;牛馬不可窮,窮不可服;士不可窮,窮不可任;國不可窮,窮不可竊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其妻曰:「楹語也。子壯而示之。」及壯,發書之言。」又《說苑。反質》作「布帛不窮,窮不可飾;牛馬不窮,窮不可服;士不可窮,窮不可仕。窮乎窮乎,窮也。」
132
◎程本
133
本,齊人,時稱程本子,亦稱子華子。與孔子同時。
134
◇授趙簡子使者書
135
主君之亡臣某,不能束修,越在諸侯,以為主君憂。臣聞之,物扃於所甘,士扃於所守。主君之亡,臣不佞,而有四方之志,其敢以為執事者之所辱!夫丘陵崇而穴成於上,狐狸藏矣;谿谷深而淵成於下,魚鱉安矣;松柏茂而陰成於林,塗之人則蔭矣。主君之亡,臣不佞,實有隱衷,惟執事者昭明其所存,如日月之升,以光燭於晉國,將四海之士,重繭狎至,以承主君之令聞,夫豈唯亡臣!亡臣雖復野死以罟疊川,其敢忘主君之賜!唯執事者財幸焉。《子華子》上。案《子華子》,偽書,《漢志》、《隋唐志》所不載,姑錄之。於《呂氏春秋》引有五事,則先秦古書也。
136
◇子華子
137
子華子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呂氏春秋。貴生》高誘注:「子華子,古體道人。」
138
子華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淵成而魚鱉安矣,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呂氏春秋。先已》
139
子華子曰:「王者樂其所以王,亡者亦樂其所以亡,故烹獸不足以盡,獸嗜其脯,則幾矣。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祝福亦不同。《呂氏春秋。誣徒》
140
子華子曰:「厚而不博,敬守一事,正性是喜,群眾不周,而務成一能。盡能既成,四夷乃平,惟彼天符,不周而周,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呂氏春秋。知度》
141
子華子見昭鷙睿昭鷙鈑杏巧。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書之曰:「左手攫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必有天下,君將攫之乎,亡其不與?」昭鷙鈐唬骸腹訝瞬瘓鷚病!棺踊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於天下也。身又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遠,今之所爭者,其輕於韓之遠,君固愁身傷生以憂之戚不得也。」昭鷙鈐唬骸乾啤=坦訝蘇咧諞櫻未嘗得聞此言也。」《呂氏春秋。審為》
URN: ctp:ws66293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