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60359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條件: 提到「張說
Total 27

卷二百十二·唐纪二十八 玄宗开元六年至十三年

46
突厥降戶僕固都督勺磨及硤跌部落散居受降城側,降,戶江翻。勺,職略翻。硤,奚結翻。跌,徒結翻。朔方大仗王晙言其陰引突厥,謀陷軍城,密奏請誅之。誘勺磨等宴於受降城,伏兵悉殺之,河曲降戶殆盡。拔曳固、同羅諸部在大同、橫野軍之側者,聞之皆忷懼。大同軍即大武軍,武后大足元年更名。杜佑曰:在代州北三百里,去并州八百餘里。晙,子峻翻。誘,音酉。忷,許拱翻。秋,并州長史、天兵節度大使張說弔二十騎,持節即其部落慰撫之,說,讀曰悅。騎,奇寄翻。因宿其帳下;副仗李憲以虜情難信,馳書止之。說復書曰:「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北人謂麆為黃羊。血非野,必不畏刺。非人家及貛牧所畜而自孳生於野者,謂之野馬。士見危致命,論語載子張之言。此吾效死之秋也。」拔曳固、同羅由是遂安。
63
太僕卿王毛仲為朔方道防御討擊大使,與王晙及天兵軍節度大使張說相知討康待賓。
67
先是,叛胡潛與党項通謀,攻銀城、連谷,據其倉庾,{後周置銀城縣,後改日銀城防。貞觀四年以銀城屬銀州,八年屬勝州;又以隋連谷戌置連谷縣,亦屬勝州。杜佑曰:銀城、連谷皆漢圁陰縣地,漢光祿塞在今縣北。先,悉薦翻。党,底朗翻。張說將步騎萬人出合河關掩擊,大破之。}嵐州合河縣北有合河關。宋白曰:合河縣城下有蔚汾水,西與沰合,故日合河。趙珣聚米圖經:合河閞在府州南二百里。將,即亮翻。騎,奇寄翻。}}。追至駱駝堰,堰,於扇翻。党項乃更與胡戰,胡眾潰,西走入鐵建山。說安集党項,使復其居業。討擊使阿史那獻以党項翻覆,請并誅之,說曰:「王者之師,當伐叛柔服,豈可殺已降邪!」因奏置麟州,以鎮撫党項餘眾。分勝州銀城、連谷置麟州,又置新秦縣為麟州治所。杜佑曰:麟州,漢新秦中地。
71
癸亥,以張說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考異曰,朝野僉載曰:「說為并州刺史,詔事王毛仲。毛仲巡邊,說於天兵軍大設酒肴,恩敕忽降,援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碞,謝訖,便抱毛仲起舞,鳴其靴鼻。」今不取。
78
著作郎吳兢撰則天實錄,言未璟激張說仗證魏元忠事。事今見二百七卷武后長安三年。撰,士免翻。說修史見之,知兢所為,謬曰:「劉五殊不相借!」知幾第五,唐人多以第相呼。兢起對曰:「此乃兢所為,史草具在,不可仗明公枉怨死者。」同僚皆失色。其後說陰祈兢改數字,兢終不許,曰:「若徇公請,則此史不為直筆,何以取信于後!」
85
夏四月己亥,以張說兼知朔方軍節度使。
87
閏月壬申,張說如朔方巡邊。
98
康待賓餘黨康願子反,自稱可汗;張說發兵追討擒之,其黨悉平。徙河曲六州殘胡五萬餘口於許、汝、唐、鄧、仙豫等州,貞觀八年,改伊州襄城郡為汝州。唐州,漢南陽東界比陽、湖陽、平氏之地,後魏於比陽置東荊州,後改為昌州,又改為淮州,隋改為顯州;武德五年,以邵有唐城山,改為唐州。開元三年,以汝州之葉襄堿、唐州之方城、豫州之西平、許州之舞陽置仙州。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
100
初,諸衛府兵,自成丁從軍,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雜傜,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張說建議,請召募壯士充宿衛,不問免役,優為之制,述逃者必爭出應募;上從之。旬日,得精兵十三萬,分隸諸衛,更番上下。更,工衡翻。上,時掌翻。兵農之分,從此始矣。史言唐養兵之弊始于張說
105
前廣州都督裴軎先下獄,下,遐嫁翻。軎,與冑同。上與宰相議其罪。張嘉貞請杖之,張說曰:「臣聞刑不上大夫,記曲禮之言。上,時掌翻。為其近于君,且所以養廉恥也。為,于偽翻。近,其靳翻。故士可殺不可辱。記儒行之言。臣曏巡北邊,聞杖姜皎于朝堂。朝,直遙翻。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應死則死,應流則流,柰何輕右笞辱,以皁隸待之!笞,丑之翻。皁,昨早翻。姜皎事往,不可復追,軎先據狀當流,豈可復蹈前失!」復,扶又翻。上深然之。嘉貞不悅,退謂說曰:「何論事之深也!」說曰:「宰相,時來則為之。若國之大臣皆可笞辱,但恐行及吾輩。吾此言非為軎先,乃為天下士君子也。」為,于偽翻;下為農同。」嘉貞無以應。
107
上將幸晉陽,因還長安。張說言于上日:「汾陰脽上有漢家后土祠,立后十祠見二十卷漢武帝元鼎四年。脽,音誰。其禮久廢;陛下宜因巡幸修之,為農祈榖。」上從之。
110
張說張嘉貞不平,會嘉貞弟金吾將軍嘉祐贓發,說勸嘉貞素服待罪于外。己酉,左遷嘉貞幽州刺史。
112
癸亥,以張說兼中書令。
117
上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漢、魏以來,有祕書之職。梁於文德殿內藏聚群書。北齊有文林館學士,後周有麟趾殿學士,皆掌著述。隋寫咩書正副二本,藏於宮中,其餘以實秘書外閣。煬帝于東都觀文殿東西廂貯書。自漢延嘉至隋皆秘書掌圖籍,而禁中之書,時或有焉。太宗在藩,置學一十八人。其後弘文、崇文二館皆有學士。開元五年,乾元殿寫四部書,置乾元院使,有刊正官四人、知書官八人,分掌四庫書。六年更號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檢校官,改修書官為麗正殿學士。八年,加文學直,又加修撰、校理、判正、校勘官。十一年,置麗正院修書學士。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五品以上為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宰相一人為學士知院事,常侍一人為副知院事,又置判院一人,押院中使一人,又置集賢院侍講學士、侍讀直學士。其後又增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知檢討官、文學直之類。秘書監筡堅、太常博一會稽賀知章監察御史鼓城趙冬曦等,會稽縣帶越州。鼓城縣,漢臨平、下曲陽兩縣之地;隋分槀城,于下曲陽故城東五里置昔陽縣,尋改為鼓城;唐屬定州。會,古外翻。監,古銜翻。或修書,或侍講;以張說為修書使以總之。有司供給優厚。中書舍人洛陽陸堅以為此屬無益于國,徒為糜費,欲悉奏罷之。考異曰:舊傳作「徐堅」,今從集賢注記。張說曰:「自古帝王于國家無事之時,莫不崇官室,廣聲免,今天子獨延禮文儒,發揮典籍,所益者大,所損者微。陸子之言,何不達也!」上聞之,重說而薄堅。
122
十一月,禮儀使張說等奏,以高祖配昊天上帝,罷三祖並配之禮。此因郊祀置禮儀使也。武德初定令,圜丘以景帝配,明堂以元帝配。貞苜奉高祖配圜丘,永徽二年又奉太宗配明堂。垂拱初用元萬頃議,奉高宗配圜丘。自是郊祁之禮,三祖並配。三祖,謂高祖、太宗、高宗。吏,疏吏翻。戊寅,上祀南郊,赦天下。考異曰:實錄:「癸酉日長至,戊寅祀南郊。」唐曆:「戊鏨冬至,祀南郊。」按長歷,去年閏五月,來年閏十二月,唐曆近是。
125
庚申,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王晙坐黨引疏族,貶靳州刺史。舊志:蘄州至京師二千五百六十里。蘄,渠希翻。考異曰:舊傳云:「上親郊祀,追晙赴京以會大禮。晙以時屬冰壯,恐虜騎乘隙入寇,表辭不赴;手敕慰勉,仍賜衣一副。會許州刺史王喬家奴告喬與晙潛謀構逆,敕侍中源乾曜中書令張說鞫其狀。晙既無反狀,乃以違詔追不到罪之。」今從實錄。
126
是歲,張說奏改政事堂日中書門下,列五房于其後,分掌庶政。舊制:宰相常于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永淳元年,中書令裴炎以中書執政事筆,遂移政事堂于中書省,至是說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其政事印改為中書門下之印。五房,一日吏房,二日樞機房,三日兵房,四日戶房,五日刑禮房。
134
初,張說崔沔中書侍郎,故事,承宣制皆出宰相,侍郎署位而已。承宣制者,承宣及承制也。沔曰:「設官分職,上下相維,各申所見,事乃無失。侍郎,令之貳也,豈得拱默而已!」由是遇事多所異同,說不悅,故因是出之。
145
臣屢上表請封禪,上,時掌翻。閏月丁卯,制以明年十一月十日有事于泰山。時張說首建封禪之議,而源乾曜不欲為之,由是與說不平。
153
張說草封禪儀獻之。夏四月,兩辰,上與中書弓下及禮官學士宴于集仙殿上曰:「仙者憑虛之論,朕所不取。賢者濟厘之具,朕今與卿曹合宴宜更名日集賢殿。」唐六典:洛陽宮南面三門,中曰應天,左曰興教,右曰光政;光政之內曰廣運,其北曰明福;明福之西曰崇賢門,其內曰集賢殿。其書院官五品以上為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以張說知院事,右散騎常侍徐堅副之。上欲以說為大學士;說固辭而止。
157
秋八月,張說議封禪儀,請以睿宗配皇地祇;從之。
162
張說多引兩省吏兩省,中書省、門下省也。及以所親攝官登山。禮畢推恩,往往加階超入五品而不及百官;中書舍人張九齡諫,不聽。又,扈從士卒,但加勳而無賜物,從,才用翻。勳,勳級也。由是中外怨之。
165
上還,至宋州,宴從官于樓上,刺史寇泚預焉。酒酣,上謂張說曰:「曏者屢遣使臣分巡諸道,察吏善惡,今因封禪歷諸州,乃知使臣負我多矣。懷州刺史王丘,餼牽之外,一無他獻。魏州刺史崔沔,供張無錦繡,示我以儉。濟州刺史裴耀卿,表數百言,莫非規諫。懷、魏二州在河北。濟州治鉅野。上行幸泰山,往還皆得迎候車駕。餼,許氣翻。供,居用翻。張,知亮翻。濟,子禮翻。且曰:『人或重青,則不足以告成。』朕常置之坐隅,重,直用翻。坐,徂臥翻。且以弁左右。如三人者,不勞人以市恩,真良吏矣。」顧謂寇泚曰:「比亦屢有以酒饌不豐訴于朕者,比,毗至翻。饌,雛戀翻,又雛皖翻。知卿不借譽於左右也。」自舉酒賜之。宰臣帥群臣起賀,樓上皆稱萬歲。譽,音余。帥,讀曰率。由是以丘為尚書左丞,沔為散騎侍郎,耀卿為定州刺史。耀卿,督業之七世孫也。尚,辰羊翻。沔,彌兗翻。散,悉亶翻。騎,奇寄翻。蕭齊東昏侯之時,裴叔業叛齊入魏。
168
王毛仲有寵于上,百官附之者輻湊。毛仲嫁女,上問何須。須,求也,索也。毛仲首對曰:「臣萬事已備,但未得客。」上曰:「張說源乾曜輩豈不可呼邪?」說,讀為悅。邪,音耶。}}對曰:「此則得之。」上曰:「知汝所不能致者一人耳,必宋璟也。」對曰:「然。」上笑曰:「朕明日為婆召客。」為,于偽翻。明日,上謂宰相:「朕奴毛仲有婚事,卿等宜與諸達官悉詣其第。」既而日中,眾未敢舉叚,待璟,久之,方至,先執酒西向拜謝,謝為君命而來,非為毛仲來也。飲不盡飜,遽稱腹痛而歸。璟之剛直,老而彌篤。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