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70520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同治
Total 4

志九十一

15
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一人。順治五年,置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駐大名。十五年,改為直隸巡撫。十七年,徙真定。明年,復置總督於大名。康熙三年,仍為三省總督。八年省,移巡撫還駐保定。五十四年,加巡撫以總督銜,不為例。雍正元年,詔嘉李維鈞勤慎,特授總督,自是為永制。四年,以禮部右侍郎協理總督,不為常目。乾隆十四年,令兼河道。二十八年,詔依四川例,兼管巡撫事。咸豐三年,兼管長蘆鹽政。同治九年,加三口通商事務,授為北洋通商大臣,駐天津。冬令封河,還駐保定。初置有宣大總督,順天、保定、宣府三巡撫。順治八年省宣府巡撫,以宣大總督兼其事。十三年省宣大總督,令順天巡撫兼之。十八年省順天巡撫,歸保定巡撫兼管。後亦省。
16
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操江、統轄南河事務一人。順治二年,以內閣大學士洪承疇總督軍務,招撫江南各省。尋改應天府為江寧,罷南直隸省府尹。四年,置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駐江寧。九年,徙南昌,時號江西總督;已,復駐江寧。十八年,江南、江西分置總督。康熙元年,加江南總督操江事務。初置鳳廬巡撫,駐淮安,以操江管巡撫事領之。六年省歸漕督。至是始來隸。四年,復並為一。十三年,復分置。二十一年仍合。尋定名兩江總督。雍正元年,以綜治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道光十一年,兼兩淮鹽政同治五年,加五口通商事務,授為南洋通商大臣,與北洋遙峙焉。
46
初,直隸不置按察使,置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銜,通永天津巡道兼山東按察使銜,霸昌井陘巡道兼山西按察使銜。雍正二年改直隸按察使銜。各省置按察使一人。副使僉事,因事酌置。巡道並兼副使、僉事銜。所屬經歷、安徽、湖南、甘肅、貴州不置。知事,江西、福建、山西、廣東、廣西各一人。照磨,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肅、貴州各一人。檢校、康熙六年定江西、福建、山西、陜西各一人。三十九年省。司獄,因時因地,省置無恆。順治三年,增置江寧按察使一人。康熙三年,增置江北按察使,駐泗州;湖廣按察使,駐長沙;甘肅按察使,駐鞏昌。六年,定江蘇、安徽、湖北、湖南、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山東、山西、河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名曰巡道,徙安徽按察使駐安慶。七年,定山西、陜西、甘肅為滿洲缺。雍正元年,授高成齡山西按察使。二年,授費金吾陜西按察使,張適甘肅按察使。參用漢人自此始。八年,增置直隸巡道一人,綜司刑名。徙甘肅按察使駐蘭州。雍正二年,改直隸巡道為按察使。八年,江蘇按察使徙蘇州。江蘇隸此。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巡道兼按察使副使、僉事銜。咸豐三年,加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按察使銜。後改皖南道同治五年,加奉天奉錦山海道按察使銜。後改錦新營口道。光緒十三年,福建臺灣道、甘肅新疆道並加按察使銜。三十年,加江蘇淮揚海道按察使銜。福建臺灣道後省,餘並改提法使銜。宣統三年,更名提法使,間省經歷等官。
57
初制,縣置知縣一人。順治十二年,諭吏部參酌州、縣制,區三等。先是臺諫需人,依明往例,行取知縣。聖祖親政,以親民官須諳利弊,命督、撫舉賢能。康熙二十九年,復諭九卿察廉吏。清苑知縣邵嗣堯等十二人擢置憲府,錚然有聲。高宗猶亟稱之。自部議防太驟,俾回翔曹司間,其途稍紆矣。乾隆十六年,停止行取升部員,其賢能者仍得題擢也。嘉慶十五年,刊欽定訓飭州縣規條一書,頒示各省。文宗時,軍書旁午,民生凋敝,申諭督、撫隨時嚴察。顧其時雜流競進,廉能者寡。穆宗厲精圖治,諭各省甄別捐納、軍功人員,尋以招流亡、墾地畝課第殿最。同治七年,復命設局刊牧令諸書,猶存振厲至意。光緒間,督、撫違例更調州、縣官,視同傳舍。二十四年,議復久任制。三十一年,定考覈州、縣章程,詳考績。制亦少密焉。計全國縣凡千三百五十有八。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