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一

《卷一百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江西通志卷一百一
3
列女
4
廣信府:
5
6
舒氏二女,玉山人。紹興間,值苗、傅亂,被執,將逼與俱,二女佯許之,行至崖塹之側,二女相目,遂執手投崖而死。其塚在縣西七里周坂園中《豫章書》
7
盧孝孫妻郭氏,名正順,貴溪人,侍郎郭元徳女也。嫺禮教,通詩、書。自少有志操,願歸儒家,因得適盧氏。平居賓對,贊助居多。孝孫編次《四書集義叢藳》,如山郭博覽精究,手鈔類集,功實半之。其婦道母儀,文章節操有兼盡者。
8
謝枋得妻李氏,饒州安仁人也。適貴溪謝氏、李色美,而慧通、女訓諸書,事舅姑、奉祭、待賓皆有禮。枋得起兵守安仁,兵敗走入閩,中武萬户以枋得豪傑,恐其扇變,購捕之,根及其家人。李氏攜二子匿貴溪山荆棘中,採草木而食。至元十四年冬,信兵踪跡至山,令曰:「茍不獲李氏,屠而墟」。李聞之,曰:「豈可以我故累人,吾出,事塞矣」。遂就俘。明年,徙囚建康,或指李言曰:「明當沒入矣」。李聞之,撫二子凄然而泣。左右曰:「雖沒入,將不失為官人妻,何泣也?」李曰:「吾豈可嫁二夫耶?」顧二子曰:「若幸生還,善事吾姑,吾不得終養矣」。是夕,解裙帶自經獄中死。枋得母桂氏尤賢達,自枋得逋播,婦與孫幽逺,方處之泰然,無一怨語。人問之,曰:「義所當然也」。人稱為賢母云《宋史》
9
詹氏,鉛山人,其夫以逋租匿去,詹歸其姊。數年,夫竟不歸。姊議嫁之,泣曰:「夫以他去,猶當守死,况門户事耶!」姊弗諒受聘,婦赴水死。
10
韓汝賢妻周氏,永豐人。夫早歿,守節不二。有司請立貞節坊,後毁於火,鄉人猶傳其名。
11
林固妻李氏,鉛山李瑶女也。固舉進士,得疾,李心驚悸,刲股救夫得愈,事舅姑盡孝,喪祭循禮。事聞,詔旌元。
12
王氏,名靜婉,餘干人。年十九歸貴溪。程植甫五歲而植疾篤,且與王訣曰:「吾父母老,不得終養,奈何?」王泣而對,所不畢志以養舅姑,將無以見夫子於地下。服闋,母欲奪其志,氏泣曰:「未亡人執定省禮於舅姑者,以夫子之言猶在耳也」。之死靡他。越五年,舅歿,事姑翁氏,愈婉順。至元壬午,時姑年七十,病臥。一夕,盜至門,將刃,姑王以身翼,姑願代死,盜義而兩釋焉胡雲峰集
13
鄭琪妻羅氏,名妙安,弋陽人。能闇誦《列女傳》。年二十,歸琪。琪家世宦族,同居百餘口,羅執婦道,無間言。琪以軍功擢鉛山州判官,羅封宜人。至正末,信州陷,羅取所佩刀淬厲令銛,琪問何為,對曰:「時事如此,萬一遇難為自全計耳」。已而兵至,羅自刎死。明一統志。楊氏,貴溪人,配䝉古。壽安至正庚寅,壽安往監玉山縣。壬辰春,寇逼,信領兵拒之,中流矢死。楊聞之,數日不食而卒。
14
徐肇仲妻宋氏,名以順,貴溪人。年二十六。肇仲卒,守節自誓孝以奉姑。至正間,有司上其事,旌門鄱陽李仲翁作傳。
15
明。
16
周徳成妻翁氏,永豐人。年二十五而寡,撫孤,奉姑守節。洪武間旌表。
17
葉徳彰妻王氏,玉山人。夫早卒,守節不渝。洪武間,奉旌汪氏,貴溪汪成祖女。年十七,歸李宗理克盡婦道。洪武庚午,宗理以公事詿誤,逮至京下獄。李匍匐赴京訴之,遂得釋。未有子,且為宗理娶二妾,生五男,撫之一如己出。享年九十有七,按察使王祐為作賢婦傳。翁孺三妻:王氏,永豐人。孺三蚤卒,時王年二十三,撫育二子。守節又張繼成妻江氏。早寡,撫孤成立,俱於永樂間旌表。
18
傅彦恭妻徐氏,永豐人,年二十六,夫亡,無子,立姪為後,生孫姪又亡。撫孫守志始終一節,詔旌其門明一統志
19
汪吉安妻湯氏,貴溪人。明初,以口報占軍籍吉安,因戍寛河衞。未幾,又報其長子,湯謂其子曰:「勉旃,我必復子」。乃削髪如京師,遂撾登聞鼓以訴,䝉成祖親鞫而憫之,詔免其一,復詣衞,唁其夫,歸而奉姑興家,置六第以居,六子以壽終弋陽少卿李奎,有傳。
20
鄭有東妻劉氏,永豐人,夫出戍早亡,鄭年二十五,子甫一歲,兵亂,公姑為讐家所殺,以禮葬之,守節無玷。又余徳讓妻劉氏,年二十六而寡,撫子奉姑俱於永樂間旌表。
21
王復妻傅氏,永豐人。年二十六,夫亡,撫孤守節,歴四十六年。
22
余氏二節婦,俱鉛山人。余文忠妻詹氏,年二十八,撫孤守節。文獻妻葉氏,年二十九,撫子養姑,事聞,同旌表。樊靜妻葉氏,名淑慧,貴溪人。年十六,歸樊,五月而寡。守節五十年,麻衣不去身。初病目,母欲療之,曰:「未亡人,亟死無憾,何以療為?」遂喪明。平時紡績養姑。姑歿,葬祭如禮。
23
董伯昂妻陳氏,玉山人。年二十七而寡,撫子守節,歴四十餘年。旌表
24
萬金保妻鄒氏,貴溪人。年十九,金保卒無子,水漿不入口數日,既而事舅姑盡孝。舅姑卒,喪葬如禮,孀居一致。知縣梁孟嶽以事聞,請旌表,未報而卒明一統志。吳貴逺妻江氏,貴溪人,年二十五而寡守節。閱七十年,冢宰王直為作傳。
25
羅氏,名妙法,千户羅玉之女。年十六,許聘曹舍舍往蘇州,道卒,遂誓死不嫁。父母不能奪,老而卒,家人繪像祀之。從孫女二姑者,適周瑄而早寡,家貧無子,守節不二,鄉人以為妙法,有遺風焉。
26
王伯剛妻施氏,名貞,上饒人。年十九而伯剛卒,人或以無子撓之,施以死辭。居常閉門,一婢相守,寂如也。撫教繼子輔,官增城知縣,卒,年七十八《明一統志》。祝氏,名臨姑,上饒人。歸鄭。孔貫,年二十六而孔貫亡。撫子麒娶劉氏,名錦雲,年二十九而麒亡,姑婦相繼守。節姑年八十三,婦年七十二,都穆作《鄭氏雙節傳》。龔潤妻陳氏,上饒人。潤舉鄉試上春官,天順癸未之變,死焉。陳時年少,甘貧守節不以無子,異其心明《一統志》
27
劉伯川妻徐氏,永豐人。伯川以進士知汝州,涖官甫八月而卒。徐年二十二,誓死守。義歴五十年,督學李夢陽請旌。
28
楊仕榮妻倪氏,名妙玉,貴溪人。年二十六而寡,截髪守節教。孤子有成、成化間旌表。
29
費珣妻張氏,鉛山人。珣領鄉薦,未第卒。張年二十六,翦髪入斂,孀居三十餘年。成化間,縣丞陳恒明以事聞,詔旌其門。
30
傅崗妻祝氏,鉛山人。崗歿,祝年少姑議欲改嫁。祝泣辭,竟欲奪之。聘至,祝佯為閉門檢飭狀,竟赴河,抱石入水死。是秋大旱,邑令張昺禱之,不應。乃集諸耆老詢其故,有以祝氏節義告者,昺即具牲醴為文,親詣死所奠之。是夕大雨,祝之死節處,水深莫測,後湧塞成洲,俗呼為節婦洲《明書》
31
邱氏,貴溪人,大參旭鑑孫女。年十四,歸邵節甫八年,節以苦學得疾卒。邱哀毁欲死,截髪守志。年六十三,卒。祭酒魯鐸挽以詩,有「泉臺無媿見良人」之句。明一統志
32
孫景雲妻鍾氏,浙江上虞人。景雲以進士為玉山令。𢎞治十五年,卒於官。鍾哀悼迫切,自縊以殉。提學邵寳為之立亭,記其事於石。
33
夏曦妻楊氏,名臨姑,玉山人。夫亡,撫孤,英守節哀泣喪明。英領鄉薦,出仕有聲。氏孀居六十年,壽八十四。鄭贄妻團氏,上饒人,正徳庚子。姚源賊至,團度難兼免使,夫舁其姑先走,自負子從之,不及被執。賊欲汙之,紿求緩,乃并其子俱赴水死《明書》
34
劉氏,上饒人,歸汪芳。芳瘋廢貧甚,謀更遣之。劉泣曰:「夫貧且疾,妾命也,敢不以死從傭,紡績以給朝夕。姚源賊至劉䕶,芳不忍去,賊欲辱之,不從,斬芳首以脅之,罵益厲,遂遇害。
35
歐陽福祐妻朱氏,上饒人。年二十三而寡,姑難其少,且貧,使更適,朱矢死不從。姑病革,刲股療之。比卒,哭之慟,朱後以壽終。
36
葉氏,永豐人,歸上饒周。瑗年十八,瑗卒,無子,立姪誌為嗣,娶俞氏,亦無子。早寡,清苦守節,葉氏實倡之也。鄭叔松妻周氏,玉山人。年二十三,夫亡,誓以死。從家貧,撫孤子,事紡績,以養舅姑。孀居五十餘年,人咸稱其節孝。
37
詹清妻毛氏,玉山人。年二十二,清歿,遺腹生子,杓垢容惡。服誓不再嫁。姑徐氏久患,風癱毛與共寢。浣滌穢惡,孝謹備至。年七十,志行無瑕。提學李夢陽題旌汪野妻方氏,弋陽人。年十九歸野,踰年,野病卒。舅姑哀其無子,欲嫁之,方覺,乃冒風雨,延族長於堂,告舅姑曰:「夫死已矣,乞為家老婢以卒此志」。孀居五十餘年,鄉閭皆高其節。
38
蘇榮妻蔣氏,名善,鉛山人。適弋陽蘇氏,年二十八。榮卒,撫孤守節,事聞旌表。
39
李元順妻虞氏,弋陽人。正徳,壬申流賊剽掠,元順挈家以逃。賊勢迫,虞度難免,拔簪遺夫曰:「吾分死矣,決不受辱,子為全母計耳」。被執哭罵,賊怒,殺之。
40
聞一貫妻危氏,名鳳英,貴溪人。正徳壬申,姚源賊剽掠,危謂夫曰:「禍迫矣!夫全老祖,我負二子逃,為賊所執」,出首飾祈免。賊取之,復逼以去。危大罵不從。賊殺其幼子,脅之,罵愈厲,遂遇害。越一日,一貫收屍面,有憤色。都御史孫燧奏旌。
41
萬登妻謝氏,名霜,弋陽人。姚源賊攻寨,投崖,死李氏。弋陽李九圳女,適貴溪邱銳,年十八,銳歿,誓志守節,攜從子鴻育母家。時父亦無嗣,乃為父求後,㑹有謀奪父産者,嫉之。李挾一子一婢持刀自衞,竟得立。父後享,年八十。
42
張節婦費氏,鉛山費寀之妹,配西洋張笄孝姑。順夫族稱其賢。忽早寡,繼又喪姑,二棺在殯,將及於火,號泣籲天,感衆舁出,鄉人稱為節孝孀居。歴三十年,事聞,詔旌宅里。
43
畢侃卿繼妻姚氏,貴溪人。年十六,歸侃。卿病,痔漏醫者曰:「飲人血可愈」。姚日割血進之。及卒,姚誓死守節,歴二十餘年。後避姚源之亂,至九圳投水死。
44
江漟妻彭氏,貴溪江都憲潮之嫂也。漟天彭寡居一室寸,步不踰人。嘗於所居之地,見有異光,以為節氣。所著鉛山費懋中題其墓曰「百年貞節關風化,萬古綱」常屬女流。
45
畢釗妻李氏,名璿珍,貴溪人。年十七,歸釗僅五年。釗歿,保䕶孤兒甚謹,或諷之改志,怒折之,年七十三卒。黄觀妻李氏,弋陽人,年二十,夫亡守節,有司奏請旌表。李鴻妻孫氏,玉山人。流寇剽掠,孫與側室俱被執。側室方有娠,孫謂之曰:「爾死如李宗何?」乃紿賊請以所攜金贖之。既脫側室,遂抱橋柱,厲聲罵賊,賊怒,磔之。事聞,旌表。
46
李文宣妻詹氏,玉山人。夫與姑皆患惡疾,舉家避之,詹侍奉惟謹,早寡守節,夀八十餘。
47
王綵妻毛氏,上饒人。年二十三,守節奉姑撫。孤建中後領鄉薦,仕至大理知府,奉敕建坊,有旌節録楊時喬為之序。
48
吳氏,鉛山人。年十七歸劉文貴。二年,文貴卒,生子應昌。甫八月,有豪家謀娶,翦髪自矢,事舅姑盡孝。姑病篤,刲股以進。舅棺火,挺身救出,歴四十三年,事聞,建坊旌曰:「鵞湖大節」。
49
何龍圖妻鄧氏,弋陽人,生子洛而龍圖卒,撫子養姑,歴三十餘年,巡按給以粟帛,後題請㑹亂,不果行。
50
邱漢妻湯氏,貴溪人。年二十,漢亡,無子,養姑撫叔孝愛備至。既而姑與叔偕亡,人有諷其他適,湯厲聲曰:「我何以見良人於地下哉!」後姚源寇起,湯潛避山中,竟免於難。嘉靖甲午,建坊旌表,歲給肉帛,視八品秩,終其身。
51
江以達妻汪氏,貴溪汪倬女也。以達卒,撫妾所生子女,一如己出。且為夫剏祠堂,營第宅,建坊表,請祀鄉賢。校文集行於世,出田以供儒學。年八十,汪直齋俅為之序。
52
胡淮妻江氏,貴溪人。年十九,淮死,事孀姑惟謹,撫二幼叔,無異己子。享年八十,撫按屢存問,為之題請。
53
鄭軫妻吳氏,永豐人。年二十六,夫亡,守節撫遺孤。越數年而孤,又卒。立姪為後。孀居歴五十一年,嘉靖間建崇節坊。
54
夏某妻鄒氏,貴溪人。嘉靖二十四年,都御史翁大立、御史魏英題請旌表,謂「苦節履艱,持身無玷」云。
55
楊櫽妻周氏,永豐人,年二十二,撫遺腹子曰晫守節夀。八十五督學蔡克廉,旌以貞節,邑令孫昭為之建坊。李璧妻劉氏,興安人,璧亡。劉年二十四,孀居四十年,嘉靖間旌表。
56
張璞妻費氏,興安人。年二十五,夫亡守節。嘉靖間,建貞節坊。
57
施氏三節婦,永豐人,施廷翊妻。王氏,廷翔妻。周氏,廷栩妻。吳氏,嘉靖間,廣寇搜掠山村,男子皆亡命去,三氏扶其姑。裴氏匿巖中,被執,各脫簪珥救姑。賊釋其姑,驅婦行婦,誓不辱。至雙塘,王抱二歲,兒先赴水死,周、吳相繼死。賊憤亂,鎗刺之,塘水盡赤。萬歴間,巡按趙士登疏請敕建三節坊。
58
汪一源妻方氏,貴溪人。一源卒,家貧,撫遺腹子,守節紡績。以事舅姑,少卿徐貞明為之贊。
59
費永年妻程氏,鉛山人。歸費六載,永年病飲食不進,程亦不食。及疾,革斷髪自誓,事舅姑,撫孤子,艱辛備嘗。萬歴、十三年奏旌,同邑祝鶴齡之妻曹氏,並受旌表。方文七妻,葉氏,鉛山人,年十七,夫卒。石溪有惡少,聞其姿,恃强,委金突來,欲汙之。葉辭色俱厲拒之,出曰:「所懷有二心,出此狗竇訴於臺,惡少論死,嘗負薪出汲,冬無完褐。
60
李時育妻謝氏,鉛山人。時育以貢試卒於場。謝年十九,翦髪入殮矢死。不二紡績以養舅姑。撫遺孤數年,舅、姑與子俱歿,父母欲改適,不從,投井死。
61
汪㝯妻姚氏,弋陽人。年十六歸㝯,甫二年,㝯遘瘋疾,醫者云:「須用人血,調藥可愈」。姚刺血和藥敷治,以舌吮癰。夫死,坐臥一小樓懸夫遺像,誓死勿二。姑疾,侍湯藥,旦夕不寐。立姪為後夀九十餘。巡按韓浚題請建坊。
62
劉廷材妻吳氏,弋陽人,孝子世佐之母也,早寡,誓死不二家貧,舅姑强之,改適吳,引刀破額斷髪以絶其議,教子讀書,年九十而終,兩院題請建坊。
63
鄧調元妻陳氏,名桂英,弋陽人。萬歴間,調元卒,桂英矢志同穴,密造殮衣,延至次年,自縊死,時年二十七。合葬於南巖寺前,建祠宇及坊顔曰:「貞烈可風,從容就義」。
64
何繼宗妻楊氏,貴溪人。夫亡無子,楊年二十二,舅姑欲奪其志,誓死守節,內外無間言。夀八十巡按吳可達題旌。
65
吳傑妻鄭氏,貴溪人。姑應氏久病,傑外藝未歸,忽一日病甚,鄭刲股以進,姑服之,頓愈。邑令錢邦偉奬之。周時達妻胡氏,永豐人,年十八,夫亡,以孤在娠,不即死。後舉子里豪欲奪之,胡截髪,誓死不二。姑嘗病,刲股以進,病遂瘥。守節五十九年,萬歴、四十三年,事聞,詔旌其門。
66
祝一梁妻俞氏,永豐人。年十八而寡,守節無玷,建坊旌表。
67
趙昇妻徐氏,永豐人,年二十一,夫亡,無子,撫姪為嗣夀,至九十餘,萬歴間旌表。
68
紀應瑞妻黄氏,永豐人。年二十二夫亡,撫孤守節。及娶婦,生孫子,又夭。黄偕媳苦志歴三十餘年旌門。
69
嚴琪妻姚氏,興安人。琪年三十,娶妾生子。未幾,琪與妾俱亡。姚年二十五,守節,撫妾子如己出。天啟間,奏旌。朱朝相妻周氏,上饒人,年二十五而寡守節,課子邦昌,成學孀居歴五十年。
70
胡夢泰妻李氏,鉛山人。夢泰仕欲殉國難,與李訣曰:「見我,玉戒指至,即爾歸期也」。後使持玉戒指至,李即飲藥臥牀,呼諸子囑以後事,子婦驚駭痛哭,羅拜牀下,捧藥求解。李曰:「汝父原約三日相會,今已七日,望我久矣,莫我阻也」。遂殞。
71
畢貞士妻吳氏,貴溪人,歸畢氏二十餘年。及國難,貞士誓死盡忠,吳曰:「夫死豈獨生!」遂置酒與家人訣别,投水而死。
72
潘肇薦妻夏氏,永豐人。肇薦三十而亡,無子。父兄欲易其志。夏曰:「婦人從一而終,豈有再醮之理」。乃佯為擇吉裁衣,而密製殮服,屆期夜半,自縊死。
73
紀孕登妻鄭氏,永豐人。夫亡,鄭年甚少,有遺腹,勵志守節。及子成人復夭,遂縊於宗祠下。同邑王廷卿妻徐氏,夫死,哭絶復甦,隨自縊死。
74
潘大申妻朱氏,永豐人,年二十餘,夫亡,有諷之改適者,朱笑應之,遺養女於隣,曰:「我不能成汝矣!」有園及器物與老僕,曰:「汝辛苦以是償汝」。遂沐浴仰藥而死。鐵銳妻黄氏,永豐人,兵至,銳不屈而死,黄避兵母家,斷髪誓不再適,閱數月,乃衣夫衣投城濠而死。
75
二烈女軼,其姓氏,興安人。崇禎末,地遭大水,有結筏自救者,見二女附一朽木,倏沈倏浮,引筏救之,年皆十六七。二女見筏上,男子有裸者,歎曰:「吾姊妹依木不死,冀有善地可存也。今若此,何用生為!」攜手躍入波中。
76
鄭某妻徐氏,名鳳英,上饒人。為兵所掠,急以稚男邦祚授其弟去,中途從馬上,奮投龍潭高崖下,碎身而死。丁九臯妻魯氏,上饒人,年二十而夫歿,守節終身夀八十七,卒事聞旌表。
77
王衮妻姜氏,上饒人,大參鄘之母也。年十六歸王,事姑以孝聞。訓子嚴謹,二十五而夫卒。矢志苦節,享年八十而終。
78
紀永猷妻姜氏劉景瑗妻程氏潘修言妻程氏徐七一妻吕氏俱永豐縣死難節婦
79
邵其徳妻湯氏陳夢禧妻汪氏汪姆楊氏俱貴溪縣死難節婦王士俊妻毛氏王鐤之妹俱興化人,明末死難
80
國朝
81
傅氏,鉛山庠生傅起築之女賦。性貞潔,通書史。年十三,歸葉景輝,奉養舅姑,克盡婦道。越九年,景輝卒,家貧,以紡績給舅姑養生葬死。一一循禮。康熙甲申,建坊旌表。
82
徐日哲妻葉氏,上饒人。年二十五,夫歿,家貧,事姑以孝聞。歴四十一載、雍正五年旌表。
83
吳氏,名桂英,永豐人。幼喪父母,哀毁,不欲生,許配周天。賜未嫁,天賜遊蕩無賴,逼女兄悔盟,希得厚金,吳以禮無再醮,縫衣投水而死,時年十八。雍正八年,旌表劉覲光妻李氏,鉛山人。家貧,糜粥,奉翁姑自采草食,或終日枵腹。覲光歿,外氏欲奪其志,矢死不再適。耿逆之,變竄匿山中,藏尺帛為自盡計,已而得無恙。撫遺孤,教以大義子,嘗獲遺金,言得自某所令持還,或冒取去。氏謂子曰:「寧彼冒認勿希,非義物也」。府志。何偉妻祝氏,鉛山人,性孝。舅姑疾,脫簪珥為醫藥,資不愈,則籲天願以身代,逺近稱孝婦焉。同邑楊思恭妻張氏,韓勁輝妻王氏,程徳嘉妻吕氏,祝邦傑妻胡氏,余士尤妻彭氏,林挺妻祝氏,彭毅載妻鄭氏,俱年少守志。卒,祀節孝祠同上
84
葛人臨妻張氏童士祺妻陳氏鄭某妻徐氏鄭三錫妻盧氏盧居儒妻翁氏俱上饒縣,先後死難
85
鄭永祿妻王氏姚玉上妻惠氏吳昇妻詹氏俱玉山縣先後死難潘肇斌妻王氏楊青妻王氏劉兆峩妻俞氏媳祝氏徐増夀妻周氏俞鴻漸妻紀氏俞瑚妻徐氏劉濬文妻祝氏練豪妻夏氏潘𨫌妻劉氏媳祝氏俱永豐縣先後死難江毓鵬妻丁氏劉元子妻程氏歐陽鐄妻傅氏彭上摶妻諸氏何清妻劉氏張孔伸妻詹氏妹張氏俱鉛山縣,先後死
86
璩遂生妻毛氏。彭元卿妻姜氏,俱貴溪人,康熙甲寅死難。范冠羣妻葉氏、范濟明妻某氏俱弋陽縣先後死難。張彬妻楊氏。興安人死寇難。
87
饒州府:
88
89
陶侃母湛氏,新淦人,鄱陽陶丹妻也。世貧賤,命侃就學,母紡績資給之,使結交勝。已侃少為潯陽縣吏監,魚梁以鮓一罌遺母,母不啓視,遺書責之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為悅乎?是增吾憂也」。鄱陽孝廉范逵與侃善,來寓宿,時大雪,母出所臥薪薦剉以秣其馬,又密截髪供殽饈。逵聞之太息曰:「非其母不能生此子!」侃後以忠正為名臣《函史》
90
91
程烈女,徳興場人。唐肅宗時,女之父兄為盜所殺,因掠女去,隱忍十餘年。後以計脫告於刺史顔眞卿,捕獲磔於市,女刳其心以祭其父兄宋程迥表之曰「英孝程烈女《豫章書》」。
92
饒娥,字瓊眞,樂平人。父漁於江,遇風濤,舟覆屍不出。娥年十四,哭水上,不食三日死。俄大震電,水蟲多死,父尸浮出。鄉人異之,具禮葬父。及娥鄱水之隂,縣令魏仲光謁其墓。建中初,黜陟使鄭叔則旌其閭,河東柳宗元為立碑云《唐書》。
93
蘇飛妻陳氏,海州長史鄱陽陳暄女。年十七,適餘干蘇氏。未幾,飛卒,廬於墓悲苦,三十年莫奪其志。永貞間,賜旌表。
94
按陳氏安志誤載入明。
95
何貞女,餘干人,年十八,被黄巢,執罵賊,不受汙以死。巢尚其烈,葬之,令衆軍拾土壘其墓,遂殺所執軍。吕東萊有傳。
96
曹殷妻周氏,鄱陽人。善屬文。殷道死,周自銘其墓銘曰:「其生也天,其死也天。茍達此理,哀復何言」。豫章書
97
吳白妻徐氏,餘干人。年十七,適白生一子,而白拘攣救治,鬻服飾殆盡。白將死,喻之曰:「幸念爾子,擇善夫嫁之」。徐泣曰:「君果欲棄妾耶?南山有木,其下有石,木雖摧折,石不可轉。幸無慮,後當以石為信」。白曰:「爾年少如此,家貧如此,請勿辭」。徐剜一眼示白,白死。葬屋傍,朝夕哀慟,紡績教子。建中靖國間,旌表門閭。子名岵,以武科進士官建昌軍事判官。
98
潘希古妻胡氏,鄱陽人。希古病革,胡曰:「夫死吾亦死,三子何得獨存?願以身代死,猶生也」。每夕請禱,希古果瘥。越五日,胡病卒,年三十三。後子景進、景岳,皆出仕《豫章書》
99
按:《劉楚《胡夫人傳》,胡為鄱陽人,其夫姓潘,且生三子,及夫病,禱天代死,其事跡一一相同,即此胡氏無疑矣。傳末云其長子今為安福主簿,與楚同時。則胡氏為元末明初之人,何得遽載入宋?然傳內潘不詳其名?且豫章書及安志俱載入宋,恐屬兩人,姑仍其舊。
100
王袤妻趙氏,樂平人。建炎中,袤監上高酒稅。金兵犯筠,袤棄官逃,趙從之行,遇金人,縛以去,繫袤夫婦於劉氏門,而入剽掠。趙宛,轉解縛,并解袤,使速去。俄而金人出,問袤安往,趙他指以誤之,金人追之不及,怒趙欺己,殺之《明一統志》
101
余應琦妻夏氏,徳興人。嘉定丙子,應琦入國,庠卒,夏年十九,無子,立姪木為嗣。又撫甥舒貴、芳聨登第,夏享年九十,累受誥封,且旌表其門曰「節義」。
102
程氏女,名秀清,樂平人。年十三,世變歸葉氏,有寇至,殺夫家殆盡,脅女以行,至衆,步度不能免,遂投井而死。《豫章書》
103
毛氏女,樂平人。許聘,故相馬廷鸞曾孫。性慧,知書,會兵亂,竄洪銀,尖林避之。賊執之,恐為所汙,投崖下深潭死。同上
104
王元老妻張氏,樂平人。王剛中孫媳也。早寡守節,撫孤母疾,歸省,割股以進,繼以毁卒。
105
按程氏女毛氏女及張氏安志,俱誤載入明。謝氏,貴溪人,謝枋得女。適安仁通判周銓,早寡,無子,聞母李氏死於獄,父死,於燕投橋下死。鄉人嘉之,名其橋為「孝烈」。
106
趙良淳妻雍氏,餘干人。良淳知安吉州。元兵圍城,吳國定出降,良淳投繯死,雍氏同縊於郡治之集芳軒元。
107
方伯詳妻江氏,鄱陽人。夫亡,守節旌表下已歿,京兆尹楊春作詩哀之。
108
劉楫妻趙氏,鄱陽人。早寡,不忍獨生,以死從夫事聞命,褒表《元史》
109
朱氏,安福教授朱克用女,適餘干江必大。至正間,夫亡,無子,遭亂,竄伏巖谷,採草根樹皮為食。父母見其苦,屢取就養,不去。或勸之,朱曰:「妾不幸無夫,夫不幸無子,妾茍去,奈烝嘗何!」凡祭祀,雖顚沛未嘗廢禮,喪夫二十年,哭必哀慟。
110
周仁傑妻饒氏,安仁人。至正間,苗徸兵起,饒被刼,罵不絶口,被殺。
111
王氏,安仁王銓之女,銓遭亂不屈死,女聞之,亦赴水死,哈𭇒沙祭之曰:潼川王氏,一門雙節,父死於忠,女死於烈,千古之下,炳如日月,薄葬告成,念之嗚咽!」按《元史,王銓登至正壬午進士,安志載,入宋誤支蘭玉妻葉氏,字如蘭,餘干人,至正壬辰,湯自愿復州,治蘭玉與長子從軍俱戰死,時葉攜二男二女無所依,紅巾萬户毛夀素感蘭玊徳,欲芘葉母子,葉曰:「吾夫吾子死於義,茍托夀辱夫與子也!攜子女赴東湖死,知州烏樞記其事。
112
楊三妻張氏,樂平人。夫死,張亦自盡。後旌表函史譚友妻董氏,名淑貞,餘干人。元季,紅巾亂,友與父母兄弟被殺,董葬之歸梁山,土渠帶兵造其家,欲汙之,曰:「吾好人家請,官長慿媒,擇吉當以禮為遇」。時母柩尚在堂,明日祭其夫,與舅姑叢柴薪於柩,作托歌歌曰:「天蒼蒼兮不吾家,造地茫茫兮不吾身,容不造,不容托乎火以相從!」乃縱火焚柩,火熾兩手,牽女入烈燄死豫章書
113
劉友梧妻朱氏,鄱陽人。梧任翰林院供奉,早卒。遺三子,昺、煜、燮。至正壬辰,家燬於兵,昺提義旅守上饒,燮歿於癘。煜為讎家所害,朱時值亂離,獨抱昺子王珊,艱苦備嘗。後八年,昺從間道歸,相與持哭朱曰:「吾所不死者,惟此兒故爾」。昺迎養新安,遷浮梁以夀終,太史宋濂銘其墓同上
114
史宛妻段氏,餘干人。紅巾亂,其僮欲犯之,殺一女,罵不從。又殺一男,仍不從,遂死焉。
115
葉夀妻凃氏,餘干人。衢州學正凃明俊女,事姑,孝夀性狠,素不禮,凃蕭鳴雷、應霖亂,夀逃居進賢方家坂,遭賊,擒至麥畬,凃蓬跣追十餘里,得夀,伏夀身大罵,賊衆曰:「若殺夫,先殺我!」賊遂殺凃,次殺夀。
116
葉起巖妻方氏,侍郎方孟卿孫女,徳興人。起巖卒,方守節,詔旌其門。
117
汪氏,一名貞,汪受春女。至正間,盜强娶之,女曰:「從之則汙吾身,不從則害及於親」。因佯許之,登輿至溪滸,赴水死。
118
洪廷芳妻蔣氏,浮梁人。歸洪未久,元末,避亂於臧村湖,賊至,掠財物。蔣目。廷芳使遁,執蔣欲汙之,紿曰:「我有金帛藏湖邊」。賊信之,縱使取一,躍而下死焉。
119
張孟庸妻徐氏,徳興人。盜納徐,哭曰:「芳谷,吾祖也。夫被爾殺,反又事之,豈不辱吾祖乎!」不從而死。
120
明。
121
胡振卿妻趙氏,鄱陽人。崑山都目趙嗣材女。振卿拒寇,遇害遺孤。叔儀甫九歲,趙艱苦撫孤成立,卒,年八十《豫章書》
122
孫仲仁妻陳氏,樂平人。生子八月而寡,年二十一守節,養姑以終。事聞,旌表。
123
吳萬松妻周氏,安仁人。早寡,教子成立,有司表其門。程孟辰妻黄氏,名觀貞,樂平人。早寡,撫孤守節,歴四十七年,哀慕如一日。洪武間旌表。
124
羅氏,貴溪羅靖女。適安仁祝觀,早寡守節,撫子良興。元季有保障功。明初,授鎭撫。羅年八十,奉詔旌門。
125
詹伯尹妻倪氏,名顯,樂平人。伯尹家貧好學。既卒,倪服勤奉姑,同邑程啓明妻汪氏,年二十一而寡,紡績育子俱於洪武間旌表。
126
黄泰亨妻張氏,名芹,浮梁人。年二十二,夫亡,無子,守節旌表。
127
盛氏二節婦,浮梁人,盛自貴妻臧氏,淨眞,遂叔妻吳氏。柔眞臧年二十五,夫亡,撫遺腹。子遭兵室,焚與吳,負孤自匿以全。吳年二十六,夫亡,教子成立,俱洪武間旌表。
128
汪元中妻朱氏,樂平人。醫學朱致中女。姑早寡朱孝,事七年而姑歿。又明年,元中卒。伯欲奪其志,擅其産。朱曰:「怕饑寒死,汪不祀矣」。堅志甘貧,歴四十餘年而終。洪武間,助教王直表其堂曰「恒德」。
129
鄭敬成妻王氏,浮梁人,名守貞,節操潔白,撫前妻子以終。洪武間旌表。
130
陳氏,樂平人。年十八,歸吳思讓。逾年,思讓卒,家貧不克舉葬,陳罄奩具供送終。或以甘言啖之,陳入房自縊死《豫章書》
131
金添麟妻鄭氏,浮梁人。舅、姑與夫繼歿,又遭兵亂鄭,終無二心。洪武乙亥,旌表其門。
132
徐處仁妻程氏,鄱陽人,年二十一而寡,立嗣守節。同邑李永良妻葉氏,早寡,無子,守節夀八十二。又方吉甫妻吳氏,守節,撫孤胡,乾祐有傳。
133
劉藴妻祝氏,餘干人。年二十四而寡,守節被旌。汪希寧妻胡氏,名貞良,徳興人。洪武初,希寧充糧長,坐累罰紫金山營工,死胡,年二十三,矢志不二。後二十一年,詔徵識字良家婦,有司以胡通書史應詔赴闕,入宫為中書令,訓教宫女,上廉其賢,呼為女丈夫,歴五年,放回原籍,賚賜優渥,卒於家。邑令趙濬恭有詩,王彦綱妻李氏,名清,樂平人,歸彦綱五年,生一子,甫三歲,彦綱卒,矢志不移,以終其節,王直為之傳。
134
毛氏,樂平人,馬碧桐曾孫婦也。歸寧遇寇投崖,下深潭死。
135
葉某妻程氏,樂平人。兵變,義不受辱,投井而死。徐恕妻姜氏,鄱陽人,夫亡,子二歲,舅姑奪其志不可,以守節終。又方克和妻張氏,劉綱妻辛氏、鄭可與妻金氏,早寡守志,俱於永樂間旌表。
136
章潤益妻張氏,鄱陽人。年二十七而寡。撫子孟宣守節,永樂間旌表女。普安適吳季綱,亦早寡守節。
137
范偉妻黄氏,方道忠妻徐氏,俱浮梁人。夫亡,守節不二於永,樂聞,奉旌。
138
鄧謙妻戴氏,浮梁人。謙會試,罹火災卒,戴哀毁踰禮守節,以終後旌表。
139
祝惠妻程氏,名慕貞,徳興人。夫亡,事姑以孝聞。永樂間,旌門女澤賢適俞成善。成善死,家貧,或勸其再醮祝曰:「妾母以苦節荷旌表,妾獨不能守家法乎?」居孀五十三年卒。
140
按安志作「祝佛惠」。
141
劉斗鳳妻朱氏,鄱陽人,年二十三,守節宋濂銘其墓曰:「夫人之節,石堅玉貞,何不享有胡福而憂患是嬰!彼宰物者,孰尸其平!然而徳厚流光,如筮斯徵短,雖一日長或千齡,則夫人之不死者愈逺而愈名史源之山,封若斧形,評隲馴行,太史勒銘後數百載,當知為鄱陽節婦之塋。
142
徐徳安妻陳氏,樂平人。年二十,夫病,革曰:「汝年少無子,我死,汝更善事他人」。陳泣曰:「既為君婦,尚忍事二姓乎?」即割耳翦髪為誓。夫死,納之棺中,終身不改節。事聞,旌表。明一統志》
143
胡貞姑,鄱陽人。大理少卿胡閏女。閏被刑,姑沒入功臣家為奴,時年四歲,勲貴嫌其幼,欲去之,老嫗匿於庖中,獲免。每日噉猫餘飯,及長髪,至寸則翦之,塗面垢形,令人穢棄以自衞。仁廟登極赦,還鄉,依其母,舅家,終身不嫁,年六十一而終。鄉人私諡曰忠,裔貞姑,後配祀於忠臣廟《甘露園短書》
144
董復宗妻胡氏,復興妻。張氏,鄱陽人。宗興,俱董彦和子也,早卒,二氏守節,惟張有一子,相倚為命。
145
陳斯南妻汪氏,浮梁人。年未三十而寡,或勸之改適,汪罵曰:「爾乃禽獸視人耶?」守節以終宣徳間旌表。
146
洪振徳妻陳氏,浮梁人,早寡,姑强,其再嫁,避於景徳鎭母家,母亦强之,時水漲,自溺於河,若有物負之,流至鮎魚山,遇救得活,遂成喘疾。守節終身宣徳間,受旌戴。哻,有《世節傳》。
147
胡子貞妻萬氏,餘干人。少寡,守節養姑。正統間,旌表劉守成妻徐氏,餘干人。守成歿,即毁形孀居,苦節終始如一。天順間旌表。
148
李接武妻王氏,安仁人。年二十四而寡,踰兩月生。子信終姑微,諷之作色曰:「夫亡不可適,姑在不敢背子幼,不忍棄奉姑」。育子始終不渝,鄉里重之。郎中辜顓有記。
149
洪品三妻。吳氏,樂平人。有令質,事舅姑以孝聞。年二十七,品三卒,無子,親族勸以更適,呉泣曰:「婦人從一而終理也,棄死者於生前,何以對死者於身後乎?」乃以夫兄之子銘為後。年八十七卒。
150
徐萬碩妻程氏,名嬌貞,樂平人。年二十一而寡,撫孤守節夀至七十,又王庭偉妻趙氏,少寡,亦以節終。
151
劉瓚妻吳氏,鄱陽人。瓚,通政之子,吳乃方伯女也,無媿家教題,請旌表。
152
吳彪妻姜氏,鄱陽人。彪客閩,溺死。姜時年少,閉閨獨居,雖親屬,不見其面。
153
閔鳳妻孫氏,浮梁人,鳳疾,孫籲天以身代,既死,哀毁幾絶,有司欲以其事聞,孫屢止之曰:「此分內事,何必乃爾?」石室潘葵贊其像,有「百年苦莭,一掬寒冰」之語。金琪妻張氏,名翠玉浮梁人,琪死,誓不再適,有欲奪其志者,張度不能自全,遂縊死。
154
祝珂妻張氏,名閏容,徳興人。瓊州守張英女,珂赴瓊,卒於道。張立嗣守節孀居四十八年,同邑董梗妻王氏,名荆玉,刲股救夫,早寡守節。
155
余貞女,名雪玉,徳興轉運使余彦誠女,早聘汪金鎖,未歸而汪卒,余誓死守節,平居獨坐小樓,設汪靈飲,食必對忌,辰必泣,年六十餘而終。
156
余月浦妻汪氏,名瓊玉,徳興人。月浦早卒,孀居貞潔,人無間言。又萬俊傑妻李氏名琦,英歸萬兩月。夫死,孀居三十六年,俱奉詔旌門。
157
張文表妻萬氏,徳興人。年十九,守節歴四十餘年,建貞節坊。
158
陶順暄妻程氏,樂平人。歸陶三年,暄疾革,謂程曰:「汝抱娠,倘生子,幸鞠以祀我」。程泣曰:「雖非子,亦誓無他意」。兄憐其貧,欲改適,不聽,撫孤成立夀七十一。
159
史梓芳妻林氏,鄱陽人。姑病,刲股療之,立愈。年十八而寡,撫孤守節夀八十一。
160
胡氏,名粹玉,樂平胡光弼女。歸夏一陽甫八日,一陽患痘疹不起,胡哭絶復甦者數四。事姑至孝,侍疾,供湯藥矢心。六年歸省,父疾,母嬸輩有諷使他適者,氏以石自撾水漿不入口。父懼其餓死,亟返之。至則禮舅姑於堂。尋入寢室,沐浴更衣,自經死,時年二十四《豫章書》
161
黄氏三節婦,俱樂平人,黄琪妻程氏、子鉅妻、汪氏孫,龍黍妻陳氏,俱早寡,相繼守節。彭應奎作《三節堂記》,夏璞妻江氏,餘干人。正徳間,賊至,抱方晬弟走,不得脫。賊將縛之,曰:「誠願與將軍俱顧吾父年老,惟此一弟,幸得全之」。賊以為信,縱令置所抱兒,出候之,橋頭至橋,遂大聲罵,賊投橋下死。《明書》
162
康萬欽妻彭氏,餘干人。正徳三年三月,賊刼富隣段氏,彭亦被繫,行過祝家橋,投水死。三日,夫跡獲其屍,面色如生。六年,督學李夢陽題旌。空,同集
163
夏祥二妻董氏,餘干人,已孀居,盜至其家,欲近之,董兩手抱桑樹,罵曰:「失夫,今已十年,為惜此身,故不忍他適,豈肯從狗盜耶!」賊怒,斫其頭,猶抱桑不仆。
164
易鎭妻蔡氏,安仁人。賊掠其家執之,并執其從子蔡度不能脫,紿賊放之。又曰:「我有金釵匿窖中,願往取賊不疑」。解其縛,遂投池死。
165
翟道妻李氏,字瓊眞,萬年人。正徳間,盜起,避居貴溪,洋源賊至,欲汙之,不從,執而上馬,李罵賊墜下者數四,賊怒,斬其手足而去。貴溪令謝寳具衣棺葬之。曹旺七妻齊氏,餘干人。正徳間遇賊被執,齊援樹竹不就,汙賊以刃迫之,齊曰:「死即死,此耳,不汝從也!」賊恚,斷其指,揕其胸而去。督學李夢陽題旌空,同集葉梁妻吳氏,萬年人。正徳間盜起,梁被創,垂死,屢目吳意以吳年若貌,必有奪其志者,吳知之,以爪碎其容,又斷二指,納棺中後母家,欲他遣,遂不食而死。明書胡氏,名貴貞,樂平人,生時,父母不欲舉其隣曾,媪救之,歸與子天福同乳,欲俟其長而配焉。天福年十八,父母繼亡,家甚落,女父將奪以姻富家,女曰:「我鞠於曾,婦於曾,分姑媳,恩母子,可以饑寒棄之耶?」乃依從姑以居,蓽舍單淺,外人未嘗識其面正徳丁丑,女兄强拽以歸,出視求聘者之金寳笄飾,女知不免,潛入房縊死。明書
166
董瑱妻張氏,樂平人。年二十六,夫歿,以節自勵。時姚源盜猖獗,母懼其為盜所汙,遣其弟諷之改嫁。張泣曰:「從一而終,婦人之義也」。麾其弟去。一夕,忽自經。布政舒清,為傳其事。
167
張烈女,名桂秀,浮梁小民張啓明女。有殊色。聘凌氏子凌日貧落,女父母欲解盟。會祁門少年鄭天佑以星術止其家,未有室,父母私許妻之,懼女素剛,不可動,乃俱佯出屬。天佑逼之,女覺,紿曰:「俟沐浴以從」。浴竟,執父所業打綿槌奮擊,天佑中,其顙昏眩仆地,遂自縊死。《明書》
168
李介妻劉氏,安仁人。正徳九年,寇至,介家擁之以行,劉憤罵曰:「為婦人而辱於賊,生何以見!夫死,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乃投於池中,賊竟殺之。
169
祝瓊妻程氏,徳興人。正徳間,姚源寇起,瓊與程氏及二子俱被執。程紿賊曰:「但得二子還妾,惟將軍命」。賊許之,釋瓊攜長子歸。程念夫男已脫罵不絶口,遂遇害。歴數日,族人過其地,見幼孩銜死,人乳者視之,乃程氏也,收葬焉。
170
王志安妻張氏媳何氏,樂平人。張早寡,撫子祥娶何氏,亦早寡,相倚守節,撫孤成立。張壽七十,何壽七十有四。
171
周張祐妻徐氏,安仁人。早寡,守節,母家遣媒逼之,徐引刀將刺媒,懼而走,竟終其志。督學清江敖英,有傳。黄國臣妻楊氏,安仁人,早寡,父母將嫁之,楊自縊死。上官氏二女,安仁人,長名白玉,年十九,次名鸞,玉年十八,正徳間,東鄉盜至,逼之,俱赴水死。參政白金具題旌表。
172
璩釡妻祝氏,名順容,徳興人。姚源寇至,肆掠,祝投巖死。彭雄妻熊氏,萬年人,早寡,撫孤子,事繼姑。嫠居六十年,都御史詹璽誌其墓。
173
王驩妻張氏,名享貞,浮梁人。年二十五,夫亡,無子,斷髪自誓。嘉靖癸未,旌表。
174
劉璋妻藍氏,鄱陽人,璋溺死,藍懐其破鏡,誓以死殉,投水觸牆,救而獲免,後竟縊死,時年二十。豫章書》。
175
山曜妻鄭氏,鄱陽鄭松女,歸山氏。踰年,夫卒,慟幾絶。屢欲以死從救,免其母,覘其家寥落,强受聘。鄭乃紿就浴室,自緘其裏衣,易以初嫁時鞋,投繯而死同上。張杲妻劉氏,鄱陽人,年二十二,撫孤守節,鬻田宅,營葬舅姑。及夫母憐其單寒,令歸同居,曰:「吾張門婦」,辭不往」。及子失配,有勸續以再醮者,艴然曰:「我羞與失節人!居」壽六十七。
176
計士元妻江氏,妾趙氏,鄱陽人。士元任兵部郎中,卒於官。二氏扶櫬歸,立嗣守節,歴四十餘年。江以命婦格於例不旌旌者,獨趙故世稱「趙節婦」云。
177
胡均政妻張氏,鄱陽人。年二十三,撫孤守節,歴六十餘年。又史永壽妻楊氏,年二十六,撫孤守節,歴四十餘年。
178
李鉉妻劉氏,餘干人。鉉死,遺孤五歲。矢志保孤備,歴艱苦,嘉靖間旌門。
179
程廣祥妻汪氏,鄭昆妻曹氏,俱餘干人。早寡守節,嘉靖間,建坊旌表。
180
張侊妻舒氏,餘干人。巡按表其節,及門,力辭不受。周統二妻張氏,名鳳貞,樂平人。統二早卒,張年十八,誓志守節。父母舅姑欲奪其志,張沐浴更服,潛縊臥闥。時教諭趙輔作詩挽之,有「白雲堆裏埋良璧,雨打黄昏凄洞房」之句,嘉靖間旌表豫章書
181
黎氏,名賢貞,樂平黎堯臣女。歸程槐。三年,槐疾革,黎哀慟欲死以遺孕。有待及生女,則槐不祀矣。又求死,無奈女何,泣血乳女服,終歸寧。父母憫其孤苦,諭之再醮,自母家歸。一夕沐浴,更服抱夫神主,潛縊於房,時年二十五同上
182
洪瀚妻陶氏,名貞,樂平人,生子天瑞。瀚卒,陶年二十,誓死守,節躬紡績。以膳舅姑訓子天瑞成立。年八十五卒。
183
謝用賓妻洪氏,名秀,樂平人。歸謝六年,生二子,用賓卒,臨訣時,目顧洪氏而不忍言。洪心知之,泣曰:「保爾宗祀,無憂也」。撫二孤成,立壽七十。又詹斯齡妻倪氏撫孤成立,卒,年九十餘。
184
高橋妻許氏,名定貞,樂平人。歸高,朞年而橋卒,無嗣,許哀毁骨立,父母憐其年少,諷以終身事,痛泣而歸。撫姪艾為嗣,歴五十年,嘉靖間,御史秦武額曰貞節。程遵妻朱氏,名俸貞,樂平人,教授朱伯庸女。年二十三,遵卒,撫遺腹子天賜守節,歴五十四年,壽七十七,嘉靖間旌表。
185
胡永福妻許氏,名酉貞,樂平人。年十五歸胡,胡五代單傳許。為夫納妾,生一子,永福溺死。許,年二十二,撫庶子守節,歴四十餘年。嘉靖間,巡按段顧言旌之。吳綿妻陳氏,名滿貞,浮梁人。年二十四而寡,撫二女,矢志守節。姑與夫之弟密,受鄱人聘,陳知之自縊,時嘉靖壬辰。
186
汪溥妻蘇氏,浮梁人。年二十七而寡,撫四子幼,子愛中聘夏氏。夏年二十三而寡將自盡,姑以撫孤解之。夏終三年喪,請於姑曰:「夫服已滿,子稍長,可以下報亡人矣」。竟絶食而死。蘇代撫其孤,壽八十八。
187
李氏,浮梁人,既納詹晉聘而晉死,父母將為改適,李自縊而死。又程珉未婚,妻詹氏名娟,貞亦因夫亡,自縊死。
188
查艮妻吳氏,名曰貞,浮梁人。艮早卒,吳守節撫子允娶程氏,允又亡。程生子襁褓,與姑相依守節。
189
楊允中妻嚴氏,安仁人。貢士貞之母,年二十一而寡,守節訓。子壽,八十一貞,嘗作奉歡堂以養母。
190
夏立夫妻倪氏,安仁倪珪女。年二十六,立夫病革,囑曰:「吾死子幼,汝無所依,宜再適」。倪泣曰:「蒼天蒼天良女豈有二夫?即截左耳」。以誓志。壽六十,徐齡為傳。桂標妻蔡氏,安仁人,年十六而寡,立姪為嗣。嘉靖間,旌表壽八十有二。
191
王璽妻劉氏,安仁人。璽早歿,劉痛絶雙耳,遂聾撫三歲孤。景良比長,娶李氏,生子師元、師愷。景良又卒,李與姑苦節相守。後師元登,嘉靖乙卯科,師愷入庠,二氏俱八十而終。
192
祝𦙍妻張氏,名璋玉,徳興人。𦙍卒,男文冕在襁褓,父欲改適,杜門拒之。孀居四十餘年,後以文冕貴,贈宜人。張藻妻夏氏,徳興人。藻性孝友好學,早卒。夏年二十三,食貧守節。又俞銘妻吳氏,早寡,撫孤守節,歴五十年。鍾瑞妻鄒氏,名菊貞,徳興人。瑞諸生貧不能娶,邑令陸載岳為納幣,鄒事舅姑以孝聞。瑞早卒,鄒守節往往絶粒,當事累旌,謝不受。嘉靖間歿,邑令劉秉仁表其閭。
193
王逺閏妻張氏,徳興人,年二十,逺閏卒,張治殮畢,即赴井死。
194
崔繼勲妻黎氏,名罕璧,樂平黎澤女。年十八,歸千户崔氏,越四年,繼勲故無嗣,黎年二十二即欲死,不食者七日。曾祖姑、王祖姑戴二孀,諭以汝死,吾誰依?黎遂斷髪守制,侍王姑八年,瞽且齒落,黎嚼食喂之。戴姑患瘋,七年黎竭,力奉侍治二姑,喪事惟謹,一飲一食必先獻。夫竟老,衰絰未去體,他如返風滅火,孤燕來巢,又其節之徵者,院道屢致,粟帛萬歴。戊子,旌表《豫章書》
195
王氏,名桂容,萬年王天培女。幼秀頴,識列女傅。年十七,將歸樂平黎,文文忽病,故桂容聞,號慟,欲弔以殉。父母止之。竊於小樓翦髪抉面,誓不他適,尤恨未得面文,引石擊胸吐血。臥病後,文百日卒。父母憐其殉死,歸其柩於黎,與文合葬焉同上
196
按王氏安志》載:萬歴間,旌表熊守仁妻鮑氏,鄱陽人,嫁二載而寡,守節奉姑。萬歴間,建坊旌表,巡按陳于廷顔,其廬曰兩間正氣。
197
江氏二節婦,鄱陽人。光進妻詹氏,年十九而寡。光運妻胡氏年二十二而寡相依,守節三十餘年。又王琚妻左氏、史椿,芳妻戴氏、江光奎妻陳氏,俱少寡,以節壽終。
198
許氏,名燦英,樂平人。年十九,適戴鼎甫。二月,戴姓演戲,姑嫂輩邀出,觀英謝不往,獨處一室鼎堂。兄龍乗機欲淫之,英怒喊不從泣訴,夫姑恥汙婦節,必欲一死見志防䕶者七日夜,一夕,瞰夫鼾睡,自縊死。萬歴間,推官屈之,乗邑令金忠士廉其實情,斃龍於獄豫章
199
徐昇妻劉氏,鄱陽人。性至孝。年九歲,母病,刲股療之,延三月歸徐。早寡,守節撫孤卒,年五十六。
200
胡永繼妻徐氏,鄱陽人。歸胡一歲而寡守節,自矢萬歴間,旌表壽七十四。
201
余植妻山氏,鄱陽人。生子未週而夫卒,氏守志撫子葬其舅姑與夫。既而子又夭立,姪文歡為後,苦節三十餘年。
202
王三省繼妻黄氏,鄱陽人,夫卒,撫前妻之子如己出。訓誨以至成立,邑令沈光宗旌之曰:「冰清玉潔」,年八十餘而終。
203
胡崇憲妻劉氏,餘干人,年二十五,守志撫孤,始終一節。又胡克秀妻彭氏,年二十三,苦志守節,俱於萬歴間旌表。
204
張克潛妻蔡氏,名粉貞,樂平人。年十九,夫亡,立嗣,斷二指,矢志夀七十有七。又汪恭敬妻王氏,撫孤守節,歴三十餘年。
205
徐徳明妻程氏,樂平人。徳明雙瞽程,事之甚愼。及卒,程年二十九,生子甫三歲,勤勞自給,誓不移志。
206
吳公治妻程氏,名瓊貞,樂平人。夫亡,無子,守節年逾八十萬,歴間受旌。
207
邵氏,名玉貞,弋陽人。適樂平許穆卿。甫二年,夫卒。邵年十七,遺孤僅三月,撫之守節。姑病疫,躬湯藥籲天求代,姑竟得愈,邵亦無恙。苦節歴五十三年,萬歴間,督學查允元、巡撫陸萬垓、巡按趙士登會題建坊旌表。王千鍾妻董氏,名桂容,樂平人。年十八而寡,撫孤守節。姑病目,董虔禱以舌餂之,目昏復明,人以為「貞孝格天」云。壽八十餘萬歴間,巡按葉永盛題旌。
208
程尚妻盧氏媳吳氏,樂平人。尚卒,盧守節撫遺腹。子子病瘖,娶吳氏,三年而卒。姑婦相依守節。
209
洪氏,名伯玉,樂平人。禹州知州洪世弼女,許聘同邑孫。振宗未歸,振宗病,求伯玉面訣曰:「吾無望矣」。伯玉慟哭,誓無他志。年六十七,忽展拜孫墓曰:「今死,孫郎墓得所矣」。遂卒。萬歴間,邑令金忠士具聞旌之。同邑盛善妻程氏亦未婚,守志夀至八十,又振宗繼母汪氏早寡,守節八十五而終。
210
胡士達妻鄒氏,樂平人。年十九,孀居姑病,刲股以進。兄弟以其無子,欲嫁之,鄒自殺。萬歴間,推官張高第,申請旌表。
211
朱可進妻楊氏,樂平人。夫亡,割耳納棺中,與木主同寢食五十餘年,完節而終。
212
朱光庭妻程氏,名玉榮,樂平舉人。程之祐女。早寡,守節四十餘年,嘗割股以救姑疾。
213
曹貴四女,浮梁人。其父為都長,都人將從盜為亂,謀於其家女,密諭止其父。夜,分都人刦其家,殺其父,女聞,墜樓而死,衆驚嘆,為葬於寢地。
214
北鄉孝女,浮梁人。年十二,隨其父鋤麥於田。有虎銜其父去,女號慟走援,虎曳至山麓,舍父而囓女,棄之去,兩屍俱全以葬。
215
洪栵妻汪氏,名湘眞,曹國仕妻朱氏,名味蘭,俱浮梁人。少寡,無子,自縊而死。
216
余滋妻張氏,名芝容,浮梁人。年二十而寡,翦髪截耳納棺。中營夫墓成,自縊死。又李素妻徐氏,名䕃弟。自少歸,李未婚,素卒,姑將嫁之,遂自縊。
217
朱魯卿妻張氏,名輝英,浮梁人。魯卿客死,張含哀二十年。子復亡,張慟曰:「忍死為孤耳!孤亡,尚何生」為?嘔血而絶。萬歴間旌表。
218
曹天常妻江氏,名鼎,浮梁人,早寡,哀慟幾絶,念有遺孕,忍痛强食,逾月,孕墮江,哀號曰:「所不死者,冀延一綫耳!今何以生為對夫靈自縊死。
219
曹守儒妻汪氏,名仲玉,浮梁人。年十九,守節,繼姑逼之,他適隱忍二十餘年,奉姑益謹,姑卒自悔。居恒雖篤疾,不覔醫,卒年八十八。又程懋志妻李氏,守節,撫孤,壽七十終。
220
馮亢五妻甯氏計札妻,甯氏,浮梁人,俱早寡,無子,有司以苦節表其廬。
221
金氏二節婦,浮梁人。金傅妻李氏,早寡,撫姪鳴朝為子,斷髪毁容,誓無他志。鳴朝娶朱氏,夫亡,絶食而死。萬歴戊戌,旌表邑人陳大綬,著雙節傳。
222
王越妻許氏,名菊容,徳興人。早寡,撫女守節。宗人逼之,嫁許祭夫靈,沐浴,自縊而死。
223
項為霖妻吳氏,名世英,徳興人。年二十而寡,撫孤守節,歴三十六年。
224
王氏,名秋姑,徳興人,許聘傅氏傅卒秋,姑哀慟,持服踰年,父母别為納采。及吉,簫鼓登堂,遂自縊而死。
225
王氏,鄱陽人,許字李康侯。後康侯。雙瞽諸父有異議,女曰:「亡父早許,李氏盟,言在耳,豈忍背之?且既盟而瞽,棄瞽不義,違父不孝,幸勿言此」。迨歸李氏,勤執婦道,內外無間言。
226
查汝震妻萬氏,浮梁人。年十八而寡,無子,食貧守節以終。
227
李張妻吳氏,安仁人。年十九,孀居,父母逼之嫁,乃破額矢,志紡績,奉姑撫遺腹子士賓成立旌表。
228
劉以仁妻倪氏,安仁人。年十八,夫亡,翦髪矢志,事姑盡孝。撫遺孤,訓以儒業,事聞,旌表。
229
吳頴重妻熊氏,安仁人。年二十而寡子,娶曾氏,年二十二而寡,俱以守節終。參政周瑛為之傳。
230
趙士松妾饒氏,安仁人。年二十,士松死,自縊以殉。家人救免,遂翦髪自誓守節,年六十而終。
231
祝紹祖妻王氏,徳興人。歸祝二年而紹祖卒,遺腹生子允。承長娶璩氏,閱月而允承卒,姑媳相依。事聞旌表。齊文益妻程氏,徳興人,名賽閨,夫死,絶食七日,呼天而亡。
232
朱氏,名徳,字隆姬,鄱陽朱翊鉉女,許字張應選。未嫁而寡,奉母守節。歴五十年。泰昌初,巡按陳于廷疏聞,建坊旌表,壽七十有二。
233
鄭嘉産妻高氏,鄱陽人。年二十四,嘉産卒,苦節茹貧,教子成立。邑令王應斗詳請旌表。
234
王尚用妻蘇氏甄文明妻胡氏江宗海妻金氏,俱鄱陽人。少寡,守節,以壽終。
235
羅氏,鄱陽人,方伯羅元楨女。年九歲,即知女訓大義。歸史書。褒早寡堅,志守節教。子以義方督學侯峒,曾以節孝表其門,壽八十一。
236
史長姜餘干史儼女,年十六,將嫁儼,使酒殺僕,坐死。儼誣僕犯長姜,長姜當讞實其誣,儼脫死。異日,長姜泣曰:「自誣以救父,義也。奈何以潔白之身䝉此穢名耶!」遂椎膺死,縣令立石表其墓。
237
葉文光妻嚴氏,樂平人。年二十二而寡,刺一目以誓節,終身不見婣黨。又吳夢斗妻王氏,年二十五而寡守節,撫孤壽六十餘邑,令王三策俱為請旌。
238
倪鍾岳妻熊氏,安仁人。鍾岳廷試,卒於京。熊年十九,守節孀居,歴五十餘年,邑令田啓詳請旌表。
239
董球妻汪氏,董珖妻程氏,徳興人。球珖親兄弟也,相繼歿,家甚貧。汪語程曰:「如線之脈,在吾與汝當同心」撫孤慮」。有奪其節者,一日披衰服,各抱一孤歴。詣家老前,愬曰:「門衰祚薄,僅存二黄口兩嫠,義在存後,有死無二,惟尊人矜恤扶植」。聞者流涕。自是兩人相守,二孤成立。汪目久盲,聞程孤舉子,大喜趨視,目忽明,居三日如故,人以為積誠所致云。
240
曾氏,安仁人,年十八歸吳。璞姑熊氏少嫠,曽事之孝謹。璞早卒,子鎬在襁褓,曽曰:「姑能守貞,予獨不能乎?」乃自識其堂曰「思貞」。歴七十餘年,院道旌表,都諫于璁有詩贊之。
241
史啓明妻吳氏,萬年人。年十七而寡,無子,守節夀七十八。
242
程天念妻王氏,徳興人,名徳姬。夫死,無子,守節五十年卒。
243
陳可則妻汪氏,名秀蘭,浮梁人。歸陳一載而夫亡。汪年十九,矢志守節,葬舅姑及夫服滿祭,夫訖,絶粒不食,七日而卒。崇禎壬申,事聞,詔旌其門。
244
宋樹仁妻吳氏,安仁人。樹仁患廢疾,吳年方二十餘,令改嫁,求貲養疾,吳堅志不從。及夫歿,守貞勤儉課子,卒年八十,子希虞入邑。庠竭力事母,同知張愼行旌曰:「節孝雙全」。
245
章嗣烈妻韓氏,餘干人。年十六,夫卒。家貧守節,事姑盡孝。崇禎間旌表。
246
黄一藻妻韓氏,名毓秀,樂平人。年二十,夫亡,守節因兵警恐辱,身從容自縊,有司旌之。
247
李天桂妻江氏,史書竒妻崔氏,閔繼訓繼妻畢氏,史紀古妻朱氏,鄭某妻李氏,俱鄱陽人,早寡,守節以夀終。王某妻郭氏,鄱陽人,同夫避亂被執,郭紿之曰:「釋吾夫,吾惟汝命」,夫得脫郭」,躍入水,兵挽之出,終不從,支解于提控。汊同邑陳某妻嚴氏,避兵赴水兵追刃之。陳某妻金氏,鄱陽金,以立女歸。陳僅七十日,值兵亂,掠之不從,被殺。又江裕妻廉氏,少寡,遭亂決志,殉夫自縊死。廉質妻包氏,夫死,投井以殉。
248
李開先妻胡氏,鄱陽人。年二十七,開先歿,遺孤方二歲。同姑鮑氏避亂於土湖,兵至,奪其子投之水,胡遂望子所投處溺焉。翼日,母子相抱浮水面,人皆異之。又胡肇鳳妻王氏、同姑裴氏避亂於珠湖濱。兵至見殺,棄屍嚴家橋,數日如生。
249
史乗古妻姜氏,鄱陽人,遇兵,或勸趨避,姜答曰:「後有塘,前有井,復何憂哉?」及逼赴井死,邱學舜妻王氏遇亂,投水死。徐徳八妻伍氏,攜女避亂,見獲,母女俱墜橋而死,計雪,崧妻毛氏遇兵刼之,不從,投菱池死。程洞妻胡氏,寇至,自縊死。羅欽相妻鄒氏持梃格,鬬遭支,解死。
250
周繼曾妻李氏,李芳九女,俱鄱陽人,遇兵不辱碎,首死。黄裳吉妾陳氏,鄱陽人,避亂油渡,兵掠之,赴水死。同時張氏女年十八,亦於油渡被掠,不從,遇害。
251
方思溪女,鄱陽人。年及笄,遇亂,兵掠之,女以手攀石兵殺之,血著石,經年猶鮮。又方如珪妻黄氏,不從,被害。凌俊妻朱氏抱女投澹津湖而死。查太初妻程氏投井死。
252
包氏女,浮梁人,包墊女也。年十七,為亂兵所獲,不從,自以手掠腦後髪,延頸就刃,遂遇害。是時甚暑,屍暴數日如生,又黄家棟妻金氏,為亂兵所掠,强載舟中,金若為不戚者,以弛其防,至水深處,急躍以投,越三日,屍浮得葬焉。
253
汪應運妻程氏,浮梁人,年二十五而寡,無子,守節族有利其財者,百計,欲奪之,程誓死於祠族長義而保之,得終厥志。夀八十同邑,方廷球妻曹氏,年二十一而寡,無子,兄弟勸之改適,曹曰:「田舍人,尚知禮義,汝輩膠庠名士,何得為此言苦節歴四十餘年。又曹有勣妻吳氏,夫亡,哀毁不食死。
254
陳露妻宋氏,安仁人。露既聘宋,遊滇不返,父母欲改聘,宋泣願歸。陳事舅姑惟謹,鬻簪珥,倩人走滇。尋夫返家,生三子,露亡。宋年三十,撫孤守節夀八十。
255
夏士祥妻吳氏,安仁人,為流寇所掠,奮罵赴河死。氏漢溪吳應斗女,其貞烈蓋有本云。
256
金禮妻范氏,浮梁人,名來弟。年二十一,禮卒,誓死守節,事姑立嗣。崇禎壬午,饑,土寇猖獗,氏曰:「設有不虞,我未亡人,不可出走」。遂不食而死。
257
汪榮祖妻程氏,名端姬,浮梁人。年二十而寡。崇禎末,兵亂,與其從姊汪通陽、妻徳仙同匿屋側,被獲,欲汙之,俱以死拒繫之,行至溪邊,一躍而下,徳仙隨之,俱死焉。
258
王捷妻黄氏,浮梁人,崇禎末,寇將入境,黄方少、艾捷謀避山中寇,至黄被擄以死拒,賊怒,剖其身而去。
259
董氏二烈婦,徳興人。董若玠妻張氏,生子甫。週與姆江氏俱被寇執,不從,綑載以行。至河濱,張抱子躍起,與姆俱投水死。是夜,漁人見一嬰兒浮水面,隨流而號視之,乃一女屍載兒於腹,趨救兒起而屍始。沈學訓、李華陽為之傳。
260
王氏女,湖南人,鄱陽縣訓導王化廣女。崇禎末,被寇掠,至百花洲逼之,不從,刃交胸腹而死。
261
國朝
262
段文盛妻崔氏,樂平人。年十七歸段。越二年,文盛卒,貧苦自勵,卒年六十餘。順治十年,建坊旌表。
263
曹丹赤妻葉氏,萬年人。順治八年,土寇四起,葉避於馬耳山,為賊所獲。欲辱之,不從,罵不絶口,奪其刀,自刎死。十四年,建坊旌表。
264
王氏,名淑姬,鄱陽舉人王用佐女。年十九,許字餘干,舉人張潔次子我楷未歸,我楷以鄉試得疾卒。王俟父母喪,葬畢,歸張立姪方炯為後撫之守節。康熙四十九年,建坊旌表。
265
徐徳立妻邱氏,餘干邱鑑女。年二十三,生子步丹。甫二歲,夫亡,截髪自誓。孝事舅姑,舅病篤,焚祝願以身代。己卯,水漲,將及樓,邱抱姑登屋,呼船救免,年五十一而終。康熙五年,建坊旌表。
266
李廣生妻陳氏,安仁人。里豪欲汙之,不從,身死。康熙四十三年,建坊旌表。
267
朱祝妻翁氏,徳興人。年二十五,夫死,勤紡績,撫孤養姑。康熙六十年,旌表。
268
徐禹道妾胡氏,鄱陽人。年二十六,夫歿,三遺孤子俱幼,胡絶水漿者數日。嫡諭以撫孤,存夫祀為大。乃勉進饘粥,復遺腹生一子。甲寅之變,胡遇賊,引刀碎面,欲觸柱死。賊義之,曰:「烈婦女!」釋之,康熙六十年旌表。徐愈妾陳氏,鄱陽人。甫生子,夫疾劇,囑徐曰:「吾三世惟此兒,可善撫之」。及歿,陳矢志撫孤,終始一操云。康熙六十一年,奉旌。
269
余仲賢妻萬氏,餘干人。年十七而寡,奉舅姑撫遺腹子。守節四十六年、雍正四年旌表。
270
陳和妻程氏,鄱陽人。賢而乏嗣,乃為夫置側室。年二十五,夫死,撫妾子如己出。雍正六年,旌表。
271
齊福元妻章氏,餘干人。年十八,夫亡,截髪自誓,撫一歲,孤克終其志。雍正七年,旌表。
272
劉成立妻張氏,妾邱氏,俱浮梁人。早寡,同心,撫孤守節。康熙甲寅寇掠,懼辱張,投崖下而死,邱亦自縊。安志。鄭有位妻張氏,名仙春,浮梁人,被寇逼,奮罵不從。賊持刃,威嚇張,即奪刃,自刎死同上
273
胡滿女王治平妻朱氏俱鄱陽人,死寇難。王邦奬妻蔡氏、謝敏妻汪氏俱樂平人,死寇難。張昶妻彭氏史褒妻齊氏章邦禎妻張氏俱餘干縣先後死難鄭日燝妻陳氏程登先妻康氏陳尚萃妻汪氏汪應繡妻計氏葉乞妻金氏俱浮梁縣,先後死難
274
董正佐妻程氏鍾笙妻程氏余元兆妻朱氏程周妻張氏王樞妻程氏胡日晟妻舒氏俱徳興縣,先後死難
275
倪天和妻馮氏夏榮妻鄧氏吳雲龍妻夏氏李正實妻蔡氏易明學妻鄧氏俱安仁縣,先後死難
276
陳慶妻湯氏萬年人,康熙甲寅死難
277
江西通志卷一百
URN: ctp:ws7580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