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47435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紹興
Total 3

卷154 集部·別集類七

1
舊本題王十朋撰。十朋有《會稽三賦》,已著錄。是集前有趙夔序,稱分五十類。此本實止二十九類,蓋有所合並。十朋序題百家注。此本所引,數亦不足。則猶杜詩稱千家注、韓柳文稱五百家注也。其分類頗多顛舛。如《芙蓉城》詩入《古跡》,《虎兒詩》入《詠史》之類,不可殫數。不但以《畫魚歌》入《書畫》為查慎行《東坡詩補注》所譏。其注為邵長蘅所掊擊者,凡三十八條,至作《正訛》一卷,冠所校施注之首。考十朋《梅溪前集》載序八篇,《後集》載序三篇,獨無此序。又有《讀蘇文》三則,亦無一字及蘇詩。《梅溪集》為其子聞詩、聞禮所編,十朋著述,搜輯無遺,不應獨漏此序。又趙夔序稱:「崇寧間,僕年志於學,逮今三十年,一字一句,推究來歷,必欲見其用事之處。頃者赴調京師,繼複守官累,與小坡叔黨游從至熟。叩其所未知者,叔黨亦能為僕言之」云云。考《宋史》載軾知杭州,蘇過年十九,其時在元祐五六年間。又稱過沒時年五十二,則當在宣和五六年間。若從崇寧元年下推三十年,已為紹興元年,過之沒七八年矣。夔安能見過而問之?則並夔序亦出依托。核書中體例,與《杜詩千家注》相同。殆必一時書肆所為,借十朋之名以行耳。然長蘅摘其體例三失,而雲中間援引詳明,展卷了如者僅僅及半。則疏陋者不過十之五,未可全廢。其於施注所闕十二卷,亦云「參酌王注,徵引群書以補之」,則未嘗不於此注取材。
3
《外集》有嘉定元年晉陵錢文子序,而《內集》鄱陽許尹序世傳抄本皆佚之。惟劉壎《水雲村泯稿》載其大略。目錄亦多殘闕。此本獨有尹序全文。且三集目錄,犁然皆具,可與注相表裏。是亦足為希覯矣。淵字子淵,蜀之新津人。紹興元年乙丑,以文藝類試有司第一。仕至潼川憲。其稱天社者,新津山名也。容字公儀,號薌室居士,青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其孫季溫,字子威。舉進士。寶祐中官秘書少監。淵又嘗撰《山谷精華錄詩賦銘贊》六卷、《雜文》二卷。自序謂節其要而注之。然原本已佚。今所傳者出明人偽托。獨此注則昔人謂獨為其難者,與史氏二注本藝林寶傳,無異辭焉。
2
《避暑漫抄》僅稱其《芳儀曲》一篇。皆不足以盡補之也。此本為明崇禎乙亥蘇州顧凝遠依宋版重刊。前有元祐九年補之自序,後有紹興七年其弟謙之跋。序稱「裒而藏之,謂之《雞肋集》」。跋則稱「宣和以前,世莫敢傳。今所得者古賦、騷詞四十有三,古律詩六百三十有二,表啟、雜文六百九十有三。自捐館舍,迨今二十八年,始得編次為七十卷」云云。蓋其稿為元祐中補之自葺。雖有集名,尚非定本。後謙之乃裒合編次,續成此帙。故中有元祐以後所作,與補之原序年月多不相應云。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