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四王禮考二十
3
乗輿車旗鹵簿。
4
等謹按,王者首出庶物,環拱而居,備物而動,故有儀衛鹵簿之制,所以彰物采辨等威也。古者黃帝作車,有虞氏鸞車,夏后氏鈎車、殷大輅,至周而有玉路、金路、象路、木路,掌於巾車之職。說文,輦从車从㚘在車前引之。司馬法云:夏后氏二十人而輦,殷十八人而輦,周十五人而輦,而詩稱我任我輦」,則臣民所乗,皆可通稱。至秦,始去其輪而制乃尊,後代遂定,為人君之乗焉。至於五旗五麾,亦昉於軒轅。周禮司常掌九旗之物,日月星辰,龍虎鳥蛇,厥象攸殊,昭其別也。漢代始有周廬陛㦸法,從屬車千乗萬騎之盛,而鹵簿之名興焉。三輔黃圖謂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晉、宋以後,始采古制,備五輅之式。唐則五輅而外,更有輦七,屬車十二。宋制,鹵簿之等有四:曰大駕,曰法駕,曰小駕,曰黃麾仗。而殿廷立仗,則有黃麾、大仗、半仗、角仗、細仗之別。大駕初用一萬一千二百二十二人,宣和増至二萬六十一人,可謂繁而失其中矣。明洪武初,嘗設五輅,其後止有大輅、玉輅,別用馬輦、步輦、板轎,而鹵簿、儀仗之等未備。
5
國初定。
6
大駕鹵簿、行駕儀仗、行幸儀仗、車輅、旌旗,悉從簡省。我皇上憲古,宜今折衷定制,定鹵簿為。
7
大駕。
8
法駕。
9
鑾駕
10
騎駕四等,正五輅之名,定玉輦、金輦之式,旂幟麾幢,增加於舊,大祀用之,以肅明禋,朝㑹用之以尊國體,省方用之以光,儀衛郁郁,彬彬魚魚,雅雅典章,葢大備矣。稽之古後,漢書始有《輿服志,厯代因之。宋史明史則分儀衛與輿服為二馬端,臨王禮考有乗輿車旗鹵簿一門,今從其例恭依。
11
皇朝禮器圖式,具詳形制,而因造損益之宜,並附考焉。皇上大駕鹵簿:玉輦一導葢一,拂塵二,提鑪二,香合二,盥盆一,唾壺一,水瓶二,馬杌一,交椅一,儀刀三十,櫜鞬三十,豹尾槍三十,殳四,㦸四九,龍曲葢四,翠華葢二,紫芝葢二,九龍葢二十,五色花葢二十五色龍葢十,方繖八,夀扇八,雙龍扇二十八,單龍扇十六,孔雀扇八,雉尾扇八,鸞鳳扇八,長夀幢四,紫幢四,霓幢四,羽葆幢四,信旛四。絳引旛四,豹尾旛四,龍頭竿幢四。敎孝表節旌二,明刑弼敎旌二,行慶施惠旌二,褒功懷逺旌二,振武旌二,敷文旌二。納言旌二,進善旌二,金節四,儀鍠氅四,黃麾四。八旗驍騎纛二十四。八旗䕶軍纛八,八旗前鋒纛八,五色金龍纛四十,儀鳳旗一,翔鸞旗一,瑞鶴旗一,孔雀旗一,黃鵠旗一,白雉旗一,赤烏旗一,華蟲旗一,振鷺旗一,鳴鳶旗一,逰麟旗一,馴獅旗一,白澤旗一,角端旗一,赤熊旗一,黃羆旗一,辟邪旗一,犀牛旗一,天馬旗一,天鹿旗一,青龍旗一,白虎旗一,朱雀旗一,神武旗一,江瀆旗一,河瀆旗一,淮瀆旗一,濟瀆旗一,東嶽旗一,西嶽旗一,南嶽旗一,北嶽旗一,中嶽旗一,土星旗一,木星旗一,金星旗一,火星旗一,水星旗一,角宿旗一,亢宿旗一,氐宿旗一,房宿旗一,心宿旗一,尾宿旗一,箕宿旗一,斗宿旗一,牛宿旗一,女宿旗一,虛宿旗一,危宿旗一,室宿旗一,壁宿旗一,奎宿旗一,婁宿旗一,冐宿旗一,昴宿旗一,畢宿旗一,觜宿旗一,參宿旗一,井宿旗一,鬼宿旗一,栁宿旗一,星宿旗一,張宿旗一,翼宿旗一,軫宿旗一,甘雨旗一,乾風旗一,坎風旗一,艮風旗一,震風旗一,巽風旗一,離風旗一,坤風旗一,兌風旗一,五色雷旗五,五色雲旗五,日旗一,月旗一,門旗八,金鼓旗二,翠華旗二,五色金龍小旗四十,出警旗一,入蹕旗一。鉞十六,星十六,臥瓜十六,立瓜十六,吾仗十六。御仗十六,引仗六,紅燈六,玉輅一,金輅一,木輅一,象輅一,革輅一,寳象五,導象四,靜鞭四,仗馬十,後䕶豹尾槍十,儀刀十,櫜鞬二十,黃龍大纛二。
12
皇帝法駕鹵簿。金輦一,禮輿一,導葢一,拂塵二,提鑪二,香合二,盥盆二,唾壺一,水瓶二,馬杌一,交椅一,儀刀二十,櫜鞬二十。豹尾槍二十,殳四,㦸四九,龍曲葢四,翠華葢二,紫芝葢二,九龍葢二十,五色花葢十,五色龍葢十,方繖八。夀扇八,雙龍扇十六,單龍扇十六,孔雀扇八,雉尾扇八,鸞鳳扇八,長夀幢四,紫幢四,霓幢四,羽葆幢四,信旛四,絳引旛四,豹尾旛四,龍頭竿旛四,敎孝表節旌二,明刑弼敎旌二,行慶施惠旌二,褒功懷逺旌二,振武旌二,敷文旌二。納言旌二,進善旌二,金節四,儀鍠氅四,黃麾四,八旗驍騎纛二十四。八旗䕶軍纛八。八旗前鋒纛八,五色金龍纛二十,儀鳳旗一,翔鸞旗一,瑞鶴旗一,孔雀旗一,黃鵠旗一,白雉旗一,赤烏旗一,華蟲旗一,振鷺旗一,鳴鳶旗一,逰麟旗一,馴獅旗一,白澤旗一,角端旗一,赤熊旗一,黃羆旗一,辟邪旗一,犀牛旗一,天馬旗一,天鹿旗一,青龍旗一,白虎旗一,朱雀旗一,神武旗一,江瀆旗一,河瀆旗一,淮瀆旗一。濟瀆旗一,東嶽旗一,西嶽旗一,南嶽旗一,北嶽旗一,中嶽旗一,土星旗一,木星旗一,金星旗一,火星旗一,水星旗一,角宿旗一,亢宿旗一,氐宿旗一,房宿旗一,心宿旗一,尾宿旗一,箕宿旗一,斗宿旗一,牛宿旗一,女宿旗一,虛宿旗一,危宿旗一,室宿旗一,壁宿旗一,奎宿旗一,婁宿旗一,胃宿旗一,昴宿旗一,畢宿旗一,觜宿旗一,參宿旗一,井宿旗一,鬼宿旗一,栁宿旗一,星宿旗一,張宿旗一,翼宿旗一,軫宿旗一,甘雨旗一,乾風旗一,坎風旗一,艮風旗一,震風旗一,巽風旗一,離風旗一,坤風旗一,兑風旗一,五色雷旗五。五色雲旗五,日旗一,月旗一,門旗八,金鼓旗二,翠華旗二,五色金龍小旗二十,出警旗一,入蹕旗一,鉞六星六,臥瓜六,立瓜六,吾仗六,御仗六,引仗六,紅燈六,玉輅一,金輅一,木輅一,象輅一,革輅一,寳象五,導象四,靜鞭四,仗馬十。後䕶豹尾槍十,儀刀十,櫜鞬二十,黃龍大纛二。皇帝鑾駕鹵簿:步輿一,導葢一,九龍葢十,雙龍扇十五色金龍纛十,五色金龍小旗十,鉞四星四,臥瓜四,立瓜四,吾仗四,後䕶豹尾槍十,儀刀十,櫜鞬二十,黄龍大纛二。
13
皇帝騎駕鹵簿輕步輿一導葢一,儀刀十,櫜鞬十,豹尾槍十,五色花葢十雙,龍扇六,單龍扇六,五色金龍纛十,五色金龍小旗十。鉞六,星六,臥瓜六,立瓜六,吾仗六,御仗六。後䕶豹尾槍十,儀刀十,櫜鞬二十,黃龍大纛二。
14
等謹按大祀。
15
南郊陳
16
大駕鹵簿大祀。
17
北郊陳
18
法駕鹵簿,俱設全部大樂於五輅之前,鼓吹大樂於引仗之前饗。
19
太廟祭
20
社稷,陳
21
法駕鹵簿,設鼔吹大樂於引仗之前。省方陳。
22
騎駕鹵簿,設鼓吹大樂於御仗之前,詳載《樂考》,兹不復及。
23
玉輦,木質髤朱,圓葢。方座通髙一丈一尺一寸,葢髙二尺,飾以青銜玉圓版四。冠金圓頂七寸,鏤金雲承之。曲梁四垂端為金雲葉簷,方徑六尺二寸。青緞幨二層,各深五寸五分,周為襞積。繡金雲龍,繫黃絨紃四,屬於座隅。四柱髙五尺三寸,相距各五尺,繪雲龍。門髙四尺八寸,闊二尺三寸五分。冬施青氊幃,夏易朱簾,黑緞。縁座髙二尺四寸,下方七尺七寸,上方七尺六寸,綴版二層,上繪彩雲。下繪金雲,環以朱闌,飾間金彩。其髙一尺六寸八分,各闕其中二尺一寸。闌內周布花毯,中設金雲龍寳座,髙一尺三寸,闊二尺七寸。轅四,內二轅長三丈八寸五分,外二轅長二丈九尺,兩端銜金龍首尾。升用納陛五級,左右闌皆髤朱,亦飾金彩。舁以三十六人冬至。
24
大祀孟春。
25
祈穀孟夏。
26
常雩。
27
詣壇,皆御之。凡大朝㑹、設鹵簿,則陳於太和門外。
28
金輦,圓葢方軫,通髙一丈五寸,葢髙一尺九寸,飾泥金銜金圓版四,冠金圓頂一尺,簷徑七尺一寸。黃緞幨二層,各深五寸。柱髙五尺,相距各四尺九寸。門髙四尺七寸五分,闊二尺二寸五分。冬施黃氊幃,夏易朱簾,黑緞縁。座下方七尺五寸,上方七尺三寸,環以朱闌,其髙一尺三寸,各闕其中二尺三寸。轅四,內二轅長二丈八尺一寸,外二轅長二丈六尺一寸,舁以二十八人,餘如玉輦之制。夏至祀。
29
方澤四孟。
30
時享嵗暮
31
祫祭春秋二仲祀
32
太社
33
太稷
34
躬詣皆御之,凡大朝㑹、設鹵簿,則陳於太和門外。
35
玉輅,木質,髤朱圓葢方軫,通髙一丈二尺一寸,葢髙三尺一分,飾青銜玉圓版四。冠金圓頂,一尺二寸九分,鏤金雲承之。簷徑八尺一寸,周帖鏤金雲版三層。青緞幨亦三層,各深五寸,繡金雲龍及羽文相間,繫繡金青緞。帶四,屬於軫。四柱各髙六尺七寸九分,相距各五尺六寸。繪金龍。門髙五尺一寸九分,闊二尺四寸九分。左右門闊二尺二寸五分,垂朱簾,四面各三。座縱八尺五寸,橫八尺四寸,環以朱闌,飾間金彩,其髙一尺六寸五分,各闕其中二尺四寸。闌內周布花毯,中設金雲龍寳座,髙一尺三寸,闊二尺九寸。兩輪徑各三尺三寸,各十有八輻,鏤花飾金貫。以軸轅二,長二丈二尺九寸五分,兩端飾金龍。首尾軫長一丈一尺一寸五分,徑八尺四寸。後建太常,十有二斿。青緞為之縿,徑六尺六寸,繡日月五星。斿徑四尺七寸五分,繡二十八宿裏,俱繡金龍,下垂五彩流蘇。杆攢髤朱,左加闟㦸,右飾龍首,並綴朱旄五,垂青緌。升用納陛五級,左右闌,皆髤朱飾金彩。駕象一。靷以朱絨紃,陳設時以行馬二。承轅以髤朱直杆,兩端鉆以銅,大駕。
36
法駕用之。
37
金輅,圓葢、方軫,葢飾黃銜金圓版四,黃緞,幨三層,繫黃緞帶,四屬於軫。後建大旂,十有二斿,各繡交龍。餘如玉輅之制。
38
大駕。
39
法駕用之。
40
木輅,圓葢方軫,通髙一丈一尺六寸五分,葢髙二尺六寸一分,飾黑銜花梨圓版四。黑緞幨三層,係黑緞帶,四屬於軫,四柱各髙六尺五分,方五尺一寸。門髙五尺二寸,闊二尺二寸五分。左右門闊二尺二寸,座縱九尺,橫八尺八寸,環以朱闌,各闕其中二尺二寸。轅三,各長二丈一尺。軫長九尺,徑八尺八寸。後建大麾,十有二斿,各繡神武服馬二,驂馬四,設游環和鈴,餘如玉輅之制。
41
大駕。
42
法駕用之。
43
象輅,圓葢方軫,通髙一丈一尺三寸,葢髙二尺六寸五分。飾紅銜象牙圓版四。紅緞幨三層,繫紅緞帶四屬於軫,四柱各髙六尺四寸九分,相距各五尺八寸。門髙五尺九分,闊二尺四寸五分。座縱一丈五分,橫九尺一寸,環以朱闌,各闕其中二尺二寸五分。轅三,各長二丈二尺三寸,軫長一丈五分,徑九尺一寸。後建大赤,十有二斿,各繡金鳳服馬二,驂馬六,設㳺環和鈴,餘如玉輅之制。
44
大駕。
45
法駕,用之。
46
革輅,圓葢,方軫,通髙一丈一尺三寸,葢髙二尺五寸五分,飾泥銀銜圓黃革四。白緞幨三層,繫白緞帶四,屬於軫。四柱各髙五尺五寸九分,門髙五尺,闊二尺二寸五分。左右門闊二尺一寸九分,座縱一丈六寸,橫八尺三寸五分,環以朱闌,各闕其中二尺三寸。轅二,各長一丈九尺五分,軫長一丈六寸,徑八尺三寸五分,後建大白,十有二斿,各繡金虎服馬一,驂馬三,設游環和鈴,餘如玉輅之制。大駕。
47
法駕用之。凡大朝㑹,設鹵簿,則陳五輅於午門外。
48
禮輿柟質,通髙六尺三寸。上為穹葢二層,髙一尺三寸。上層八角飾金行龍,下四角飾亦如之。冠金圓頂八寸九分,鏤金雲承之,銜以雜寳。簷縱四尺七寸,橫三尺五寸。明黃緞重幨各深八寸五分,繡金雲龍四。柱各髙五尺,縱距三尺九寸,橫三尺,飾蟠龍,門端及左右闌飾雲龍,皆鏤金。內為金龍寳座,髙一尺七寸,縱二尺一寸,橫二尺七寸,倚髙二尺二寸。幃用明黃雲緞紗氊,各惟其時。左右啟櫺,夏以藍紗,冬以玻瓈。直轅二,各長一丈七尺六寸五分。大橫杆二,各長九尺。小橫杆四,各長二尺二寸五分。肩杆八,各長五尺八寸,皆髤朱,繪金雲龍,橫鉆以銅,縱加金龍首尾舁以十六人。
49
朝日
50
夕月祭。
51
文廟
52
耕耤諸中祀
53
躬詣皆御之。
54
步輿,木質,塗金,不施幰,葢通髙三尺五寸,倚髙一尺六寸五分,鏤花文,中為蟠龍。座髙一尺八寸五分,縱一尺八寸,橫二尺二寸。冬施紫貂。座具夏以明黃妝緞,四足為螭首。虎爪承以圓珠,周繪雲龍。踏几髙三寸一分,縱九寸五分,横二尺二寸。籠以黄緞底,縱三尺,四面為橫距。直轅二,各長一丈五尺五寸。大橫杆二,各長七尺二寸。中為雙龍首相對,小橫杆四,各長二尺八寸。肩杆八,各長五尺六寸,餘如禮輿之制,亦舁以十六人。
55
駕出入,常御之。
56
輕步輿,木質,髤朱,不施幰,葢通髙三尺四寸,倚髙一尺五寸八分,象牙為之。座髙一尺八寸二分,縱一尺八寸三分,橫二尺二寸。踏几髙三寸,縱九寸,橫二尺一寸五分,髤以金直。轅二,各長一丈五尺四寸五分,加銅龍首尾。大橫杆二,各長九尺一寸。小橫杆四,各長二尺八寸四分。肩杆八,各長五尺八寸五分,皆鉆以銅,餘如步輿之制,亦舁以十六人。
57
行幸常御之。
58
拂塵,朱氂為之,長二尺,結於木柄,髤金,上飾鏤金龍首,銜小金環以綴拂,下飾鏤金龍尾,通長二尺七寸,末屬金環,垂朱緌,立夏始陳之。處暑後,不用大駕。
59
法駕用二:凡大朝㑹、設鹵簿,則列於丹陛,上逹於墀下,自拂塵至引仗,以次排列,提鑪,笵金為之,形圓有葢,通髙七寸八分,深四寸六分,口徑三寸二分,腹圓一尺七寸六分,項鈒花文銜珊瑚。耳為雙龍三足,各髙一寸二分,葢髙二寸,徑與口徑同,環鏤芙蕖,下垂雲葉,頂鏤蟠龍,提以金索,四三屬於鑪一屬,葢並繫雲葉上。提杆攢竹髤,朱長四尺五寸,兩端飾金龍首尾,上綴金鈎以懸鑪,行則提之。
60
大駕。
61
法駕用二陳,設時陳以八角盤,口徑一尺三寸五分,底徑一尺一寸一分,通髤朱繪金花文,置方几。上几髙一尺四寸五分,上徑一尺四寸四分,下徑一尺四寸八分,四足鏤螭首,虎爪承以圓珠。下周橫距,通髤以朱,分繪金雲龍、火、珠。
62
香合笵金為之,形圓有葢,通髙三寸五分,口徑六寸三分,葢髙一寸四分,面為蟠龍,周為雲龍,口為回文,足髙五分,飾以雜寳。
63
大駕
64
法駕用二。
65
盥盆笵,金為之,形圓十二棱,髙四寸五分,口徑一尺五寸。邊鈒花文,飾以雜寳,底徑一尺六寸。鏤雲龍,中銜紅玻瓈。
66
大駕。
67
法駕用之。
68
唾壺,笵金為之,形圓有葢,通髙五寸,口徑一寸五分,葢髙二寸五分,頂為盤龍,下深二寸五分,底徑二寸一分,座髙四寸,徑三寸三分,足四鏤螭首,虎爪承以圓珠,下周橫距,飾以雜寳。
69
大駕。
70
法駕用之。
71
水瓶笵金為之,有葢大者,通髙一尺五寸七分,深一尺三寸五分,口徑四寸四分,鈒花文腹圍二尺八寸八分,鈒雲龍火珠,下為波紋,耳為螭首,銜環底徑七寸,葢髙一寸五分,徑九寸四分,飾以雜寳。小者,通髙一尺四寸五分,深一尺二寸五分,口徑四寸一分,腹圍二尺六寸六分,底徑五寸四分,葢髙一寸五分,徑八寸六分,形制花文同。
72
大駕。
73
法駕,用大小各一。自香合至水瓶,陳設時盤及凡,俱如提鑪之制。
74
馬杌,柟質,髤朱髙一尺五寸,方一尺八寸,面繪金雙龍,間以流雲,中為火珠。四足鏤螭首,虎爪,承以圓珠,下周橫距,雜繪八寳。
75
大駕。
76
法駕用之。
77
交椅柟質,塗金交足,橫距貫,以鐵樞雙疊舉之,通髙二尺九寸二分,縱一尺一寸五分,橫二尺二寸。座面織黃絲倚刻花草、雲龍文。踏几髙三寸三分,縱九寸五分,橫一尺八寸六分,亦塗金。
78
大駕。
79
法駕用之。
80
導葢黃緞為之,綢裏通髙八尺六寸三分,葢徑五尺一寸五分,繡八寳彩雲冠。以金頂七寸三分,垂幨三層,各深一尺,繡金龍九,間以流雲。火珠旁垂彯帶二,長三尺一寸,闊二寸五分如葢色,垂五彩流蘇,曲柄為木質,塗金交龍,徑二尺。上下攢竹髤朱,上長二尺五寸,下長五尺四寸。鐓以銅鋄,銀長二寸二分。
81
大駕。
82
法駕。
83
鑾駕
84
騎駕並用之。
85
九龍曲葢黄緞為之,通髙一丈二尺二寸,葢徑五尺,繡彩雲。上冠金頂一尺一寸,垂幨三層,各深一尺一寸,繡金龍九,間以流雲火珠。下綴金鈴各十五,旁垂彯帶二,長三尺五寸,闊二寸五分如葢色,亦繡彩雲。綴鈴各三,曲柄為木質,塗金龍首,徑二尺三寸,上下攢竹髤朱上,長三尺七寸,下長五尺二寸,鐓以銅鋄,銀長八分。
86
大駕。
87
法駕用四。
88
翠華葢,緑緞為之,通繡孔雀翎,旁無彯帶,餘如九龍曲葢之制。
89
大駕。
90
法駕用二。
91
紫芝葢紫緞為之,通繡五色芝二十四,旁無彯帶,餘如九龍曲葢之制。
92
大駕。
93
法駕用二。
94
九龍,葢黄緞為之,直柄,餘如九龍曲葢之制。大駕。
95
法駕用二十。
96
鑾駕用十
97
五色花葢,以緞為之,通繡雜花直柄,餘如九龍曲葢之制。
98
大駕用五色各四。
99
法駕
100
騎,駕用五色各二。
101
五色五葢,以緞為之,直柄餘如九龍曲葢之制。大駕。
102
法駕,用五色各二,與花葢相間。方繖,以緞為之,方五尺,不施繡文。四角出銅龍,首垂五彩流蘇,直柄頂及柄尺寸,如九龍曲葢之制。大駕。
103
法駕,用紅色、紫色各四。
104
夀扇黃緞為之,通髙一丈一尺八寸,扇圓徑三尺三寸,繡青夀字一,夾以五彩雙龍間流雲火珠,中貫柄處飾藍緞,上繡花文,中繡流雲蝙蝠,下繡山水文縁,亦以藍,周繡金回文,背黃緞銷金龍二,約以金花翠葉柄。攢竹髤朱,長八尺五寸,鐓以銅,髙一寸五分。
105
大駕。
106
法駕用八:
107
雙龍扇,以緞為之,通髙一丈八寸,扇圓徑三尺五寸,繡五彩升降龍,間以流雲。紅緑暈二重,周為襞積,中貫柄處飾以藍,上下為金蹲,龍背為金團龍,約以金花翠葉柄。攢竹髤朱長七尺五寸,鐓以銅,髙一寸五分。
108
大駕。
109
法駕,用黃色紅色各八。
110
雙龍扇,黃緞為之,藍縁。餘制同前。大駕用六。
111
鑾駕用十
112
雙龍扇,黃緞為之,藍縁銷金升降龍。餘制同前大駕。
113
騎駕用六。
114
單龍扇,以緞為之,繡蟠龍一,餘如雙。龍扇之制大駕。
115
法駕,用黃色、紅色各八。
116
騎駕,用紅色者六。
117
孔雀扇,緑緞為之,通髙一丈一尺八寸。扇上斂下橢徑三尺,上闊三寸,中闊二尺七寸,下闊二尺,通繡孔雀尾,下約以金花,翠葉銜寳石四柄,如夀扇之制。
118
大駕。
119
法駕用八
120
雉尾扇,霞色緞為之,通繡雉尾。餘如孔雀扇之制。大駕。
121
法駕用八。
122
鸞鳳扇,紅緞為之,通髙一丈一尺二寸。扇上橢下方徑三尺四寸,上闊二尺八寸,下闊二尺五寸,繡五彩鸞鳳各一,間以花文。周繡孔雀翎。緑縁中,貫柄處,繡流雲,上為金蹲,龍下如之,承以波文。橫飾青緞,繡金花文,雙鳳相對,柄髤以黑,如夀扇之制。大駕
123
法駕用八:
124
長夀幢,朱紃,貫朱,旄五,韜以黃紗,長八尺,圍二尺七寸,通繡青夀,字篆文,下垂五采流蘇,葢髙九寸,徑一尺,穹曲下覆黃緞羃之,緑縁垂幨。青緑二重,皆繡金雲龍。四角飾銅龍首,懸雲佩五就,綴以金索杆。攢竹髤朱,長一丈,上為曲項,加塗金龍首銜環,繫幢。鐓以銅鋄,銀髙五分,通髙一丈一尺一寸。大駕。
125
法駕用四:
126
紫幢,韜以紫紗,通繡花,蝶下垂,金黃流蘇。餘如長夀幢之制。
127
大駕。
128
法駕用四:
129
霓幢,韜以月,白紗通繡,五色虹霓,餘如長夀幢之制。
130
大駕。
131
法駕用四。
132
羽葆幢,朱紃,貫朱旄五,上各銜金葉,冒以緑革,綴金鈴四。下屬朱緌,繫於杆,不加韜。葢緑緞,羃之,紅縁垂幨,黃紅二重,不飾龍首。餘如長夀幢之制。大駕
133
法駕用四:
134
信旛,紅緞為之,長六尺一寸,闊六寸五分,通繡花文。中銜黃緞,一尺三寸,闊四寸。荷首蓮趺金繡信旛清漢文。下綴版四寸,髤以五采,葢紅緞羃之,藍縁垂幨,青黄紅三重,餘如長夀幢之制。
135
大駕。
136
法駕用四:
137
絳引旛五色緞相間為之,長六尺五寸,闊六寸五分,中繡金龍夾以雲文,下綴金鈴五,葢紅緞羃之。藍縁垂幨,青紫黃三重,餘如長夀幢之制。
138
大駕。
139
法駕用四:
140
豹尾旛,懸豹,尾長八尺,上銜金葉,冒以緑革,綴金鈴四,髙二寸四分,徑三寸三分,加金環,繫旛杆,如長夀幢之制。
141
大駕。
142
法駕用四。
143
龍頭竿旛,五色緞為之,尺寸及繡文如絳引旛之制,下綴金鈴五,葢紅緞為之。藍縁垂幨,紫緑,黃三重杆,首為㦸形,橫刻龍首,繫旛下,斜出搘之,皆木質塗金。餘如長夀幢之制。
144
大駕。
145
法駕用四:
146
敎孝表:節旌紅緞為之,長七尺三寸,闊六寸五分,金繡花草文,下剡綴金鈴三,中銜黃緞緑縁,荷首。蓮趺長一尺三寸,闊四寸,金繡敎孝表節。清、漢文葢鈒銅朶。雲三,髙五寸五分,闊九寸。旁垂青緞彯帶二,各綴鈴。三杆。攢竹髤朱長一丈,上為矛形,木質塗金,下注朱旄,飾金龍,首銜環,繫旌。鐓以銅鋄,銀髙五分,通髙一丈一尺一寸。
147
大駕。
148
法駕用二。
149
明刑弼,敎旌行,慶施惠,旌褒功,懷逺旌,振武旌,敷文旌,納言旌,進善旌,俱如敎。孝表節旌之,制大駕。
150
法駕並各用二:
151
金節,朱紃,貫朱旄八,下繫朱緌屬於杆,韜以黃紗繡雲龍,葢緑,緞幕之紅縁,垂幨紅緑二重,餘如長夀幢之制。
152
大駕。
153
法駕用四。
154
儀鍠氅、五色緞,相間為之,如絳引旛之制,其葢如旌而無彯帶。儀鍠,髙二尺五寸,竹節刄,銜以龍。首貫金鈑,形如雙鉞相背,龍首繫氅杆,如長夀幢之制。
155
大駕。
156
法駕用四:
157
黄麾紅緞為之,如信旛之制,金繡黃麾,清、漢文葢紅緞羃之。黄縁垂幨,紫緑黃三層,餘如長夀幢之制。
158
大駕。
159
法駕用四:
160
八旗驍騎纛,以緞為之,各從其色。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皆紅縁,鑲紅旗、白縁,俱左平。右剡繡金雲龍縿,徑四尺二寸,斿中徑四尺,上下各徑三尺,斜徑各二尺二寸五分。縁繡火燄,周闊八寸。正黄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俱正幅,亦繡金雲龍,不加縁縿。徑六尺斿,徑四尺杆,攢竹髤朱長一丈五尺五分。首冠鏤金火燄,頂注朱旄,鐓以鐵鋄,銀髙五分,通髙一丈六尺一寸五分。
161
大駕。
162
法駕並各用二。
163
八旗䕶軍纛,以緞為之,各從其色。鑲黃旗、鑲白旗鑲,藍旗,皆紅縁鑲紅旗。白縁正黄旗正紅旗,正白旗正、藍旗縁如旗色,俱斜幅,繡金雲龍縿,徑四尺八寸,斿徑六尺五寸,斜徑八尺五寸,縁為火燄形,旁垂彯帶九尺五寸,色與縁同,亦火燄形,如驍騎纛之制。
164
大駕。
165
法駕並各用一。
166
八旗,前鋒纛,竿頂金盤植豹尾,餘如驍騎纛之制。大駕。
167
法駕並各用一。
168
五色金龍纛,以緞為之,斜幅銷金雲龍,不加縁縿,徑五尺二寸,斿徑六尺四寸五分,斜徑九尺一寸,杆如驍騎纛之制。
169
大駕用五色各八。
170
法駕,用五色各四。
171
鑾駕。
172
騎駕,用五色各二。
173
黃龍大纛,黃緞為之,繡金龍,環以流雲不加縁縿,徑四尺八寸,斿徑六尺五寸,斜徑八尺五寸,杆如驍騎纛之制。
174
大駕。
175
法駕。
176
鑾駕
177
騎駕並用二。
178
儀鳳旗,月白緞為之,斜幅繡鳳,間以彩雲縁及,彯帶,藍色為火燄。形尺寸如䕶軍纛杆如驍騎纛之制。
179
大駕。
180
法駕用之。
181
翔鸞旗繡鸞,間以彩雲。
182
瑞鶴旗,繡鶴間,以彩雲。
183
孔雀旗,繡孔雀,間以彩雲。黃鵠旗繡黃鵠,間以彩雲。白雉旗繡白、雉,間以彩雲。赤烏旗繡赤,烏間以彩。雲華蟲旗繡華蟲,間以彩雲振鷺,旗繡振鷺,間以彩雲、鳴鳶。旗繡鳴鳶,間以彩雲。自翔鸞旗至鳴鳶旗,幅縁彯帶及杆,俱如儀鳳旗之制。
184
大駕。
185
法駕,並各用一。
186
遊麟旗,黃緞為之,斜幅繡麒麟,髃起火燄間,以彩雲緣及彯帶,俱紅色,為火燄,形尺寸如䕶軍。纛杆如驍騎纛之制。
187
大駕。
188
法駕,用之。
189
馴獅旗,繡馴獅,髃起火燄間以彩雲。白澤旗,繡白澤,髃起火燄間,以彩雲角端旗繡角端,髃起火燄,間以彩雲。赤熊旗,繡赤熊,傅兩翼,髃起火燄,間以彩雲。黃羆旗,繡黃羆,傅兩翼,髃起火燄間。以彩雲。辟邪旗,繡辟邪,髃起火燄間以彩雲。
190
犀牛旗,繡犀牛,髃起火燄,間以彩雲。天馬旗繡天馬,傅兩翼,髃起火燄,間以彩雲天。鹿旗繡天鹿髃起火燄間,以彩雲自馴。獅旗至天鹿旗幅縁彯帶及杆,俱如遊麟旗之制。
191
大駕。
192
法駕並各用一。
193
青龍旗,青緞為之,斜幅不加縁,繡金蹲龍,銜火珠,間以流雲。縿徑五尺二寸五分,斿徑六尺四寸五分,斜徑九尺杆,如驍騎纛之制。
194
大駕。
195
法駕用之。
196
白虎旗,白虎為之,斜幅不加,縁繡金蹲虎,髃起火燄間以流雲。
197
朱雀旗紅緞為之,斜幅不加縁,繡金朱雀,間以流雲。
198
神武旗,黑緞為之,斜幅不加縁,繡金龜蛇相糾,間以流雲。
199
江瀆旗,紅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正,方繡江瀆、河瀆,旗白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正方繡河瀆。淮瀆旗藍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正方,繡淮瀆,濟瀆旗黑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正方繡濟瀆。東嶽旗,青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東嶽西嶽旗,白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西嶽南嶽旗紅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南嶽北嶽旗,黑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北嶽。中嶽旗黃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中嶽土星旗,黃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土星,木星旗,青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木星,金星旗、白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金星。火星旗紅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火星。水星旗,黑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水星自白虎旗至水星旗,縿、斿及杆,俱如青龍旗之制。大駕
200
法駕各用一。
201
角宿旗,藍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角宿二星,縿徑五尺二寸五分,斿徑六尺四寸五分,斜徑九尺杆,如驍騎纛之制。
202
大駕
203
法駕用之。
204
亢宿旗金繡亢宿四星,
205
氐宿旗金繡氐宿四星
206
房宿旗,金繡房宿四星,附以鈎鈐二星心宿旗,金繡心宿三星。
207
尾宿旗,金繡尾宿九星,附以神宫一星、箕宿旗、金繡箕宿四星。
208
斗宿旗,金繡斗宿六星
209
牛宿旗,金繡牛宿六星。
210
女宿旗金繡女宿四星
211
虛宿旗,金繡虛宿二星。
212
危宿旗金繡危宿三星
213
室宿旗,金繡室宿二星,附以離宮六星,壁宿旗,金繡壁宿二星。
214
奎宿旗,金繡奎宿十六星,婁宿旗、金繡婁宿三星。
215
胃宿旗金繡胃宿三星
216
昴宿旗金繡昴宿七星。
217
畢宿旗,金繡畢宿八星,附以附耳一星觜宿旗,金繡觜宿三星。
218
參宿旗,金繡參宿七星,附以伐三星,井宿旗,金繡井宿八星附以鉞,一星,鬼宿旗,金繡鬼宿五星。
219
栁宿旗金繡栁宿八星。
220
星宿旗金繡星宿三星
221
張宿旗金繡張宿六星。
222
翼宿旗,金繡翼宿二十二星,軫宿旗、金繡軫宿四星,附以左右轄二星,長沙一星自亢宿旗至軫宿。旗緞幅縿、斿及杆,俱如角宿旗之制。
223
大駕。
224
法駕並各用一。
225
甘雨旗,黑緞為之,斜幅繡龍,簇以水。雲縿,徑四尺八寸,斿徑六尺五寸,斜徑八尺五寸,縁紅色為火燄形,旁垂彯,帶九尺五寸,黑色,亦火燄形杆首,冠鈒金垂雲頂,餘如驍騎纛之制。
226
大駕。
227
法駕用四。
228
乾風旗,黒緞為之,斜幅中,金繡乾卦,縁及,彯帶,白色為火燄,形尺寸如甘雨。旗杆首冠相風烏,餘如驍騎纛之制。
229
大駕。
230
法駕用之。
231
坎風旗,黑緞為之,金繡坎卦,縁及彯帶如其色。艮風旗,黑緞為之,金繡艮卦,縁及彯帶藍色。震風旗,藍緞為之。金繡震卦縁及彯帶如其色。巽風旗,紅緞為之,金繡巽卦縁及彯帶藍色。離風旗,紅緞為之,金繡離卦縁及彯帶,如其色。坤風旗紅緞為之,金繡坤卦縁及彯帶,白色。兑風旗,白緞為之,金繡兑卦。縁及彯帶如其色。自「坎風旗」至「兑風」旗,形制尺寸,俱如乾風旗。
232
大駕。
233
法駕並各用一。
234
五色雷旗,以緞為之,斜幅中,金繡雷文縁及彯帶各如其色。為火燄形,尺寸如甘雨旗。杆首,冠鈒金垂雲頂,餘如驍騎纛之制。
235
大駕
236
法駕,用五色各一。
237
五色雲旗,以緞為之,斜幅繡彩雲縁及彯帶,各如其色。為火燄形,尺寸如甘雨。旗首冠鈒金垂雲頂,餘如驍騎纛之制。
238
大駕。
239
法駕,用五色各一。
240
日旗,藍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日內為踆,烏尺寸如青龍旗,杆如驍騎纛之制。
241
大駕。
242
法駕用之。
243
月旗,藍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繡。月內為顧兔,尺寸如青龍,旗杆如驍騎纛之制。
244
大駕
245
法駕用之。
246
門旗紅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門字。清漢文,尺寸如青龍旗杆,如驍騎纛之制。
247
大駕。
248
法駕用八。
249
金鼓旗,黄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金繡金鼓,清漢文尺寸如青龍旗,杆如驍騎纛之制。
250
大駕。
251
法駕用二
252
翠華旗,藍緞為之,斜幅繡孔,雀間以彩雲縁及彯帶,俱紅色為火燄。形尺寸如甘雨旗。杆首冠鈒金垂雲頂,注緑緞,繡孔雀翎,餘如驍騎纛之制。大駕。
253
法駕用二。
254
五色金龍小旗,以緞為之,斜幅不加縁,中銷金應龍,間以流。雲縿,徑二尺五寸,斿徑三尺,斜徑四尺二寸杆。攢竹髤朱長九尺五寸二分,首為矛,形塗金注朱旄,鐏以鐵塗金,通髙一丈一尺七分。大駕用五色各八。
255
法駕,用五色各四。
256
鑾駕
257
騎駕用五色各二。
258
出警旗,黃緞為之,斜幅中,金繡出。警清漢文縁及彯帶,俱如其色。為火燄,形尺寸如甘雨旗。杆首冠,塗金鏤花頂,餘如驍騎纛之制。
259
大駕。
260
法駕用之。
261
入蹕,旗黃緞為之,斜幅中,金繡入蹕。清漢文,餘如出警旗之制。
262
大駕。
263
法駕用之。
264
儀刀,鍊鐵為之,通長三尺七寸三分。刄長二尺四寸八分,木柄長一尺二寸五分,端垂緑緌。鞘長二尺七寸五分,通鞔緑,沙魚皮。銎及鉆,皆塗金鏤花文。繫以黃,鹿皮懸於革帶,帶飾亦塗金。
265
大駕用:四十。
266
法駕用三十。
267
鑾駕用十。
268
騎駕:用二十。
269
櫜鞬,以革為之,黑色緑縁。櫜長一尺一寸四分,圍一尺四寸三分,底木質髤,朱徑五寸五分,盛矢十有二。鞬長二尺三寸三分,上徑一尺一寸五分,中徑七寸七分,下徑二寸五分,韜弓及半皆飾鏤金鉸具,銜以雜寳,繫以黃鹿皮,懸於革帶鞬,左櫜右。帶皆飾塗金銜緑,松石。
270
大駕用五十。
271
法駕用四十。
272
鑾駕用二十
273
騎駕用三十。
274
豹尾槍,鍛鐵為之,長一丈一尺七分,刄長一尺五分,冒以木黄,油繪行,龍銎,塗金鏤垂雲文,下綴朱氂,垂環懸豹。尾長三尺三寸,柄攢竹髤,朱繪金雲龍,長九尺五寸,圍四寸九分五釐,蹲以鐵鋄銀,長七寸。
275
大駕用四十。
276
法駕用三十。
277
鑾駕用十。
278
騎駕用二十。
279
殳,鍛鐵為之,通長一丈一尺。首長一尺四寸,八稜,上徑一寸一分,下徑六分。鋄金龍文銎,長九寸,鏤龍首,上下鉆以鐵,塗金鏤花柄,長八尺餘,如豹尾槍之制。
280
大駕。
281
法駕用四:
282
㦸,鍛鐵為之,通長一丈一尺,援長一尺三寸。胡外曲徑七寸三分,中有●●,上橫二寸五分,下橫五寸,內外各半,外鏤龍首銎,長九寸,鏤龍首,上銜通塗以金,柄長八尺,如豹尾槍之制。
283
大駕。
284
法駕用四。
285
鉞,雕木為之,刄長八尺五分,闊九寸,背刻龍首貫直,刄長八寸,為劍脊形銎,上銜以龍首,皆塗金柄。攢竹髤朱,長六尺二寸二分,鐓以銅鋄,銀髙一寸五分,通髙八尺九寸。
286
大駕用十六。
287
法駕。
288
騎駕用六。
289
鑾駕用四。
290
星雕木為之首,長六寸三分,圍五寸四分,六瓣交攢,鏤雲蝙蝠,上為圓頂如星,髙一寸四分,旁亦如之。差小銎,上銜以龍首,皆塗金柄,如鉞之制,通髙八尺七寸。
291
大駕用十六。
292
法駕。
293
騎駕用六。
294
鑾駕用四。
295
臥瓜,雕木為之,長四寸五分,圍一尺四寸二分,六稜有蒂刻。䕫龍臥置柄首,銎上,銜以龍首柄,如鉞之制,通髙七尺八寸五分。
296
大駕用十六。
297
法駕。
298
騎駕用六。
299
鑾駕用四。
300
立瓜,雕木為之,如臥𤓰立,置柄首柄如鉞之制,通髙八尺二寸五分。
301
大駕用十六。
302
法駕。
303
騎駕用六。
304
鑾駕用四。
305
吾仗,攢竹為之,長七尺一寸,圍四寸三分,髤朱兩端,繪金雲龍,鉆以銅、塗金。
306
大駕用十六。
307
法駕。
308
騎駕用六。
309
鑾駕用四。
310
御仗,攢竹為之,長六尺九寸,圍四寸三分,髤朱兩端,鉆以銅。
311
大駕用十六。
312
法駕。
313
騎駕用六。
314
鑾駕用四。
315
引仗,削竹為之,長四尺三寸八分,闊一寸七分,厚二分髤朱首。駕圓木,長九寸二分,闊如之,厚五分髤,黃繪金雲龍,通髙五尺三寸。
316
大駕。
317
法駕用六。
318
紅燈,銅盤承燭,鐵絲籠之,韜以紅紗,髙九寸,圍一尺七寸。攢竹髤,朱長六尺二寸,圍三寸一分。上加龍首,曲項向前銜環,懸燈通髙七尺二寸。
319
大駕。
320
法駕用六。
321
靜鞭,黃絲為之,長一丈三尺,闊三寸,梢長三丈,漬以蠟柄,木質髤朱,長一尺,刻金龍首。
322
大駕。
323
法駕用四,凡大朝㑹,則陳於大和殿階下既。
324
御殿鳴鞭者三。
325
駕起亦如之。
326
寳象,絡首鉤膺鞦攀,皆編黃絨紃為之,雜飾諸寳。前後各綴朱纓二,後絡朱網流蘇,膺懸、朱纓、銅鈴各三,白革為韉,繪金龍彩雲,周為花文,藉以朱㲲鞍,髤朱飾金。上載寳瓶,銅質鋄金亦飾諸寳。深一尺六寸五分,口徑八寸六分,腹圍五尺七寸六分,鏤垂珠文。底徑一尺一寸三分,足徑一尺七寸。鏤朶文雲葢,徑一尺三寸。冠火燄頂,座髙一尺三寸。大駕。
327
法駕用五。凡大朝㑹、設鹵簿,則立於午門外。
328
導象,披藍屜,不加羈飾。
329
大駕。
330
法駕用四。凡大朝㑹,設鹵簿則立於天安門外。
331
仗馬、馬鞅及絡首鈎膺鞦攀,皆編黃絨紃為之,飾以雜寳項及膺各懸朱纓黄緞為韉,繡金盤龍,周為八寳,藉以朱㲲鞍蹬,皆銅質鋄,金坐具,黃氊青縁。
332
大駕。
333
法駕用十。凡大朝會,設鹵簿,則立於丹陛下。
334
國初定鹵簿儀伏等。
335
大駕鹵簿大輅一,玉輅一,大馬輦一,小馬輦一,香步輦一,涼步輦一,大儀轎一,儀象五負寳瓶各一。笓頭八,肅靜旗二,金鼔旗二,白澤旗二。門旗八,日、月旗各一,雲、雨風、雷旗各一,五星旗各一,二十八宿旗各一,北斗旗一,五嶽旗各一,四瀆旗各一,青龍、白虎、朱雀、神武旗各一,天鹿、天馬旗各一,鸞、麟、熊羆旗各一。青龍纛,赤龍纛,黃龍纛,白龍纛、黑龍纛各四,青龍幟、赤龍幟、黃龍幟、白龍幟、黑龍幟各四,黄麾二,絳引旛、傳敎旛、告止旛、信旛各四,政平訟理旛二,儀鍠氅八,羽葆幢四,青龍、白虎、朱雀、神武幢各一。金節四,豹尾旛四,龍頭竿旛四,方天㦸四,豹尾槍二十,弓矢各二十,儀刀二十,仗馬十,吾仗、立瓜、臥瓜、金鉞御仗星各六品級山七十二,座棕薦三十鋪,靜鞭三十條,黃曲柄龍繖四,黄直柄龍繖八,紅、白青黑直柄龍繖各二,黃青直柄瑞草繖各二,黃白黑直柄四,季花繖各二,紫方葢、紅方葢各四,紅羅鸞鳳方扇八,紅單龍扇四,紅雙龍扇八,黃單龍扇八,黃雙龍扇十有二,拂塵二,紅燈六,金爐二,金香盒二,金盆一,金水盂一,金大瓶一,金小瓶一,馬杌一,金交椅一,金足踏一。
336
行駕儀仗明轎一,禮轎一,吾仗、立瓜、臥瓜、御仗星、金鉞各四,五色銷金龍旗十,五色銷金龍幟十,黃緞雙龍扇十,黃綾銷金九龍繖十。
337
行幸儀仗大轎一,折合轎二,立瓜臥瓜吾仗。御仗星、金鉞各六,弓矢十,儀刀十。豹尾槍十,五色銷金龍幟各二,黃雙龍扇六,紅單龍扇四,五色粧花緞、繖各二。
338
乾隆八年,定五輅之制,改大輅曰金輅,大馬輦曰象輅,小馬輦曰革輅,香步輦曰木輅。
339
臣僚議准周制,玉、金、象、革、木為五輅。今陳設五輦,有玉輅、大輅、大馬輦、小馬輦、香步輦,其數亦五制,與古圖相仿除玉輅名制相同,無可改。外請名大輅為金輅,大馬輦為象輦,小馬輦為革輅,香步輦為木輅內,惟香步輦與輅制少異,今應改轅増輪,與輅制同。至旌旗之飾,據漢儒之論,謂玉輅繡日月星宿,謂之太常。金輅繡飛龍九,象輅用大赤,革輅用大白,木輅用大麾,純黑旂也。或又謂革輅黑而木輅,白考三才圖,㑹內圖式則玉輅、日月五星並黻字,飛龍、象輅、龍革輅,熊虎、金輅、鸞鳳、木輅、龜蛇。今參合古今玉輅,應如漢儒之說,用日月五星、二十八宿餘四輅,金輅用東方飛龍,象輅用南方朱鳳,革輅用西方白虎,木輅用北方龜蛇,以為區別,隨交工部改造木輅如式。又製五輅,太常旂、玉輅二旂,各繡日月星辰。金輅二旂,各繡青、龍、象輅二。旂各繡朱鳳、革輅二。旂各繡白虎木輅二。旗各繡龜蛇,均用明黃緞片金製造。
340
十三年,始造玉輦,改涼步輦曰金輦,禮轎曰法駕步輦拆合轎曰鑾駕步輦。
341
臣僚議:五輅惟用陳設祀天地,御乗則用涼步輦。
342
陞殿之日,陳於
343
太和門東按涼,步輦之名,仍襲前明,不見於古今應遵。
344
諭㫖,即以涼步輦為金輦,而仿其制,造為玉輦,輦上方頂,應用天青色,前後左右各鑲嵌圓花白玉一塊,其上圓頂仍用金頂,乗以祀。
345
天金輦則祭
346
方澤
347
宗廟
348
社稷用之」。
349
陞殿日,陳於
350
太和門外東西相嚮。其
351
朝日
352
夕月
353
耕耤以下等祀,仍用禮轎、禮轎之名,應請更為法駕步輦。又拆合、轎名亦不典。應請更為鑾駕步輦」。從之。更定五輅之式。
354
臣僚言:「今陳設五輅,惟於輅後旂章稍為區別,而規制大略相同。與古所稱以玉金象飾其末及分用五色,尚未脗合。宜參考古制,五輅上盤用天青色,上檐花版,皆用玉版,鑲嵌金輅,上盤用朱漆上檐花版,皆用貼金加漆。象輅上盤用黃色,上檐花版皆用象牙,花版鑲嵌革。輅應用白色,但輅葢不便用白。今據上盤及上檐花版皆用泥銀,上起金花木。輅上盤及上檐花版皆用黑漆描金,其正中圓頂皆用金頂」。從之。尋奉。
355
欽定玉輅穹頂即上盤,天青色,前後左右鑲嵌蒼玉版各一。金輅,穹頂黃色,四面鑲嵌金版各一。象輅,穹頂赤色,四面鑲嵌、象牙版各一。革輅,穹頂銀色,四面鑲嵌染黃羊皮版各一。木輅穹頂黑色四面,鑲嵌花梨、木版各一。其上檐花版皆仍舊飾以金彩。至五輅垂檐及四角絡帶,舊制皆用柘黃元青,今應酌改各如其頂之色。又五輅旗制,從前皆用明黃色,宜各按五輅,體色各用織金緞。每輅,太常旂二,左旗一,各繡本方物象。右旗一,皆配以升龍,各斿數如舊。
356
更名法駕步輦曰禮輿,鑾駕步輦曰步輿,騎駕步輦曰輕步輿,並釐定各鹵簿之制。舊傳敎旛告止旛政、平訟理旛改為敎孝、表節諸旌舊肅靜旗改為出警入蹕,舊笓頭改為引仗,餘各增損有差。如前分載之制。是年十月。
357
諭曰:「古者崇郊享,則備法駕,乗玉輅,以稱鉅典。國朝定制,有大駕鹵簿、行駕儀仗、行幸儀仗,其名參用宋、明以來之舊,而旗章麾葢視前倍簡,今稍為増益。更定大駕鹵簿為法駕鹵簿,行駕儀仗為鑾駕鹵簿,行幸儀仗為騎駕鹵簿,合三者則為大駕鹵簿。
358
南郊用之。
359
方澤以下,皆用法駕鹵簿五輅,酌仿《周官》及唐、宋遺制,金、玉、象、革、木各如其儀,乗用自今嵗。
360
南郊始光,昭羽衛用。肅明禋諭,所司知之。
361
朝文獻通考》卷一百四十四
URN: ctp:ws79647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