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註蘇詩巻三十三
3
宋 蘇 軾 撰
4
施元之 原註:
5
武進邵長蘅 刪補
6
詩四十一首
7
起在兵部,洎遷禮部尚書作。
8
次韻穆父尚書,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慶,引滿醉吟。
9
千章杞梓䕃雲天,樗散誰收老鄭䖍,喜氣到君浮白裏,豐年及我挂冠前。令嚴鐘鼔三更月,野宿貔貅萬竈煙,太息何人知帝力,歸來金帛看赬肩。
10
杜子美送鄭䖍貶台州司戶,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後,常稱老畫師。《史記孫子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竈,明日為五萬竈。又明日為二萬竈,韓退之城南聨句,刈熟,擔肩赬。
11
郊祀慶成詩》元祐七年,哲宗合祭天地于圜丘,公以兵部尚書為南郊鹵簿使。先是,朝饗八室,至神宗室,上涕洟不止。癸巳冬至,行禮,上致誠極恭,夜月澄爽,雲物晏温,御棲肆赦,終日和燠,天意昭答。翼日,風寒相屬,時雪如期,宰執侍從,進詩以賀,蓋此詩也。
12
帝出乗昌運,天心予太平,文章三代繼制作,七年成大祀乾坤合剛辰,日月明泰壇。朝掃地魄寶,夜垂精仰御。圓蒼蓋環觀海嶽城北流,吞朔易,西極落欃槍,升燎靈光答,回鑾瑞霧迎。需雲徧枯槁,解雨達句萌,可頌非天徳,因箴亦下情,民言知有酌,帝謂本無聲,富國由崇儉,蘄年在好生。無心斯格物,克已自銷兵,化國安新政,孤臣反舊耕。還將清廟什,留與野人賡」。
13
周易「帝出乎震」。漢食貨志三登曰太平。漢孝武紀贊曰:「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鴻業,有三代之風。尚書洛誥註:「周公七年,成禮樂」。禮記:「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服,七年致政於成王」。禮記:「外事以剛日」。鄭氏曰:「順其出為陽也,出郊為外事。爾雅:「圓丘泰壇,祭天也。方澤泰圻,祭地也。禮記:「掃地而祭,貴質也」。晉天文志:「鉤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唐文粹李徳裕武宗册文云:「振金石而六變魄。寶昭臨詩:國風北流。活活詩意言黄河,順流也,尚書平在朔易。孔安國云:北稱朔易,謂嵗改易於北方。西極謂西夏也。漢天文志:天槍左右鋭長數丈,縮西北。天欃,本類星,末銳,長數丈。石氏云:槍、欃、棓,彗異狀,其殃一也。又曰:祅星,周易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晏樂」。又解卦: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義大矣哉?禮記: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勾者畢出,萌者盡逹」。唐李絳傳:安國佛祠,欲使絳為之頌,絳言大人與天地合徳,謂非文字所能盡,若令可述,是陛下美有分限。毛詩:庭燎,美宣王也,因以箴之。禮記坊記:上酌民言,則下天上施詩大雅。帝謂文王予懷明徳,又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後漢王符傳:化國之日舒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毛詩:清廟,祀文王也。
14
次韻奉和,錢穆父、蔣穎叔、王仲至四首見和西湖,月下聽琴》。
15
謖謖松下風,藹藹隴上雲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尊。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我有鳯鳴枝,背作虵蚹紋。月明委靜照,心清得奇聞,當呼玉澗手。公自注「家有雷琴甚奇古,玉澗道人崔閑妙于雅聲,當呼使彈。一洗羯鼓昏,請歌《南風曲》,猶作《虞書渾》。
16
王注:鳯鳴枝琴也。琴,古而漆裂,則有虵蚹紋虵,蚹字出《莊子注》,謂虵腹下有齟齬,可以行也。《羯鼓錄》:明皇酷不好琴,嘗聽琴,未及畢,叱琴者出,曰:「速召花奴,將羯鼓來,為我解穢」。《史記樂書》: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揚子》,虞、夏之書,渾渾爾。
17
見和仇池。
18
上窮非想亦非非,下與風輪共一癡。翠羽若知牛有角,空瓶何必井之睂。還朝暫接鵷鸞翼,謝病行收麋鹿姿。記取和詩三益友,他年弭節過仇池。
19
華嚴經:四空處,天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金輪水際,外有風輪樓炭,經地深二十億萬里,下有金粟、金剛亦各二十億萬里,下有水際八十億萬里。此雖六重,前四是地輪第五,水輪第六風輪共一癡言,上天下地皆然。蓋佛氏謂之界者,一癡想所成也。白樂天詩,上自非想頂,下及風水輪。杜子美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抵觸赤霄𤣥圃湏往來,翠尾金華不辭辱。漢陳遵傳:揚雄作酒客難法度,士曰:「子猶瓶矣!觀缻之居,居井之睂處,高臨深動,常近危唐。上官儀曰: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䕫,龍簉羽,鵷鷺三。益友,指言錢蔣王也。仇池詳見三十二巻雙石詩注。
20
玉津園。
21
承平苑囿雜耕桑,六聖勤民計慮長,碧水東流還舊𣲖,公自注玉津分蔡,河上流復合於下。紫壇南,峙表連岡,不逢遲日鶯花亂空。想疎林,雪月光,千畆何時躬。帝籍斜陽寂,歴鏁雲莊。六聖,謂太祖、太宗、眞宗、仁宗、英宗、神宗。《漢郊祀志》:甘泉泰畤紫壇八觚,宣通象八方。《禮記》:天子籍田千畝以事天地。
22
籍田
23
竊脂方紀瑞,布穀未催耕,魚沫依蘋渚蝸涎上綵楹江湖來,夢寐蓑笠負平生,琴裏思歸曲,因君一再行。左傳昭十七年,少皥摯之立也,鳯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九扈為農正。杜預曰:桑扈,竊脂也。《文選》石季倫有思歸,引序注巳見。
24
頃年,楊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于板橋,僕嫌其地湫隘,移書使遷之,文登因古廟而新之,楊竟不從,不知定國何從見此書,作詩稱「道不巳,僕不能記」,其云何也?次韻答之。楊康功,名景畧,洛陽人,元豐間,以起居郎使高麗為國王祭奠,使歸,稱上旨,就賜金紫,擢中書舍人,終龍圗閣待制、知揚州。
25
退之仙人也,游戲於斯文,談笑出奇偉,鼓舞南海神,頃年三韓使,㡬為鮫鰐吞,歸來築祠宇,要使百賈奔。公自注板橋,商賈所聚。我欲遷其廟下,數浮空羣,公自注謂登州海市。移書竟不從,信非磊落人,公胡為拳拳?繫此空中雲,作詩頌,其美何異刻劍痕,我今巳括囊象,在六四坤。
26
韓退之南海神廟碑,海於天地間,為物最鉅,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傳燈錄:南泉云:汝道空中一片雲為復釘釘,住為復藤纜,著刻劍,出呂氏春秋詳二十二巻。王仲父哀辭注周易坤之六四曰括囊,无咎无譽。
27
沐浴啟聖,僧舎與趙徳麟邂逅,趙徳麟名令畤,舊字景貺,事見三十巻先生。守潁徳,麟在幕府,郡有西湖,毎相從其上,至是官滿入京,故有「東潁西湖季子來歸」之句,時先生力求㑹稽,故有「同泛越溪」之句。
28
南山北闕兩非眞,東潁西湖迹已陳。季子來歸初可喜,老耼新沐定非人,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自笑塵勞餘,一念明年同泛越谿春。
29
《孟浩然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春秋》「閔元年八月,季子來歸」。《穀梁傳》:其曰:「季子,貴之也。其曰:「來歸,喜之也」。《莊子》:田子方,孔子見老耼,老耼新沐,方將被髪而乾,慹然似非人。注慹不動,皃神仙傳》:焦先臥于雪下,氣息休休,如盛暑醉卧之狀。
30
次韻王仲至喜雪御筵。元祐七年,南郊罷時,雪如期先生,是歲自揚州召歸,故云「偶還仗內,身如寄。仲」至,名欽臣,時權工部侍郎
31
三軍喜氣鑠,飛花睡起空驚月在沙未集,驊騮金騕褭故殘鳷,鵲玉橫斜偶。還仗內身如寄,尚憶江南酒可賖。宣勸不多心自醉。強扶衰,白拜君嘉。
32
杜子羙《宣政退朝詩:雪殘鳷,鵲亦多時唐《儀衛志》:衙凡朝㑹之仗,二衛番上分為五仗:一曰供奉仗,二曰親仗,三曰勲仗,四曰翊仗,五曰散手仗。毎月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閤外,號曰內仗,以左右金吾將軍當上中郎將一人押之,朝罷,皇帝歩入東序門,然後放仗。後漢劉寛傳:「帝嘗令講經,寛于坐被酒,睡伏,帝問:太尉醉耶?對曰:任重責大,憂心如醉」。《左傳:襄四年,晉侯享魯穆叔歌《鹿鳴》之三,穆叔曰: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僕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寳也。王晉卿以小詩借觀,意在於奪,不敢不借,然以此詩先之。
33
海石來珠宮,秀色如蛾緑,坡陀尺寸間,宛轉陵巒足,連娟二華頂,空洞三茅腹,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殷勤嶠南使餽餉淮東牧公自注,僕在揚州,程徳孺自嶺南解官還,以此石見遺得之,喜無寐,與汝交不瀆,盛以高麗盆藉,以文登玉公自注:僕以高麗所餉大銅盆貯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幽光先五夜,冷氣壓三伏,老人生如寄,茅舍乆未卜,一夫幸可致,千里常相逐,風流貴公子,竄謫武當谷,見山應巳厭,何事奪所欲,欲㽞嗟趙弱,寧許負秦曲?傳觀愼勿許,間道歸應速。
34
楚詞:紫貝闕兮珠宮再見南部。新書:青黛、螺光明鮮翠毎一螺,直千金,當時名之曰蛾、綠。漢舊儀:中黄門持五夜,謂自甲夜至戊夜也。唐地理志:均州武當郡有武當山。九域志:武當山一名仙室山,山上有巖澗,凡三十七所。「趙弱四句,用史記藺相如、歸璧,事詳巳見。
35
次天,字韻答,岑巖起。岑巖起,名象求,梓州人。元祐四年為郎考功,用蘇文定公薦,拜殿中侍御史。文定執政,以嫌徙金部郎事,徽宗於王邸終寳文閣待制。第四巻送岑著作詩,即巖起也。
36
一聲清蹕霧開天,百辟心莊豈貎䖍囘顧驚君珠玉側,同升愧我粃糠前,裵囘月色留壇影,縹緲松香泛蠟烟。公自注近制以椽燭松明易籸盆。莫嘆郎潛生白髪,聖朝求舊鄙鳶肩,周禮卿士大祭祀,帥其屬夾道而蹕。漢儀注:皇帝輦動稱警,出殿則傳蹕。晉衛玠傳:王濟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孫綽傳》:「與習鑿齒共行,綽在前,顧謂習曰:「沙之汰之,瓦礫在後」。習曰:「簸之揚之,糠粃在前」。後漢張衡傳》:「尉厖睂,而郎潛鳶肩用唐馬周事。竝已見。
37
次韻蔣穎叔二首
38
扈從景靈宮。
39
道人幽夢曉初還,巳覺笙簫下月壇,風伯前驅清宿霧,祝融參乗破朝寒,英姿連璧從多士,妙句鏘金和。八鑾巳向詞,臣得頗牧公自注時,穎叔新除熙河帥,路人莫作老儒看。楚詞逺遊風伯為余先驅兮,辟氛埃而清凉。漢《司馬相如傳》:《大人賦》,祝融警而蹕御,子虛賦,陽子參乘孅阿為御韓,退之荊潭唱和詩序》,「鏗鏘發金石」。世說:孫興公作《天台山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詩小雅》:四《牡》彭彭,八鸞鏘鏘。唐畢諴傳:為翰林學士,宣宗召訪邊事,諴條狀甚悉,帝悅曰:吾將擇能帥者,孰謂頗、牧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即拜邠寧節度使。
40
凝祥池。
41
似知金馬客時夢碧雞坊,冰雪消殘,臘煙波寫,故鄉鳴鸞自容,與立馬乆囘,翔乞與三韓使新圗到樂浪。公自注時,高麗使在都下,毎至勝景,輙圗畫以歸。
42
碧雞坊在成都。杜子羙詩云:「時出碧鷄坊,西郊向草堂。漢地理志:樂浪郡,武帝元封三年,開故朝鮮國也。圗畫見聞志》:高麗國,熙寧甲寅歲,遣使金良鑒入貢,訪中國圗畫,鋭意購求稍精者十無一二,然猶費三萬餘緡。丙辰冬,復遣使崔思訓入貢,因將帶畫工數人,乞摹寫相國寺壁,畫歸國,詔許之,於是盡摹之,持歸其畫,人頗有精于筆法者。
43
和叔盎,畫馬。
44
「天驥徳力偹,馬外龍鱗中,皇天不遣,言兀與圖畫一作「畫圗」同駑駘,飽官粟,未受一洗空,十駕均一,至何事籋雲風。《南秦錄》:呂光討西域平,上疏曰:「惟龜兹據三十六國之中,入其國城,天驥龍鱗,腰褭丹髦,萬計盈廐,元微之望雲騅,歌色沮聲悲仰,天訴天不遣,言君未識杜子羙丹青引斯湏九重,眞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荀子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亦及之矣。籋,雲字出漢,《禮樂志》屢見。
45
王晉卿示詩欲奪海石,錢穆父、王仲至、蔣穎叔皆次韻穆,至二公以為不可許,獨穎叔不然。今日穎叔見訪,親睹此石之妙,遂悔前語,僕以為晉卿豈可終閉不予者?若能以韓幹二散馬易之者,蓋可許也」。復次《前韻》。
46
相如有家山,縹緲在睂綠,誰云千里還,寄此一顰足。平生錦繡腸,早歲藜莧腹。從教四壁空,未遣兩峰蹙。吾今況衰病,義不忘樵牧。逝將仇池石,歸泝岷山瀆。守子不貪寳,完我無瑕玉,故人詩相戒,妙語予所伏。一篇獨異論,三占從兩卜。君家畫可數,天驥紛相逐。風騣掠原野,電尾梢澗谷。君如許相易,是亦我所欲。今朝安西守,來聽陽闗曲。勸我留此峰,他日來不速。
47
西京雜記文:君睂色不加黛,常如逺山。再見李白翰林集序》,太白弟令問嘗目白曰:「兄心肝五臟皆錦繡耶?」韓退之詩:「三年,國子師,腸肚習藜」。莧左傳》:襄十五年,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寳爾,以玉為寳,不若人有其寳」。尚書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桞子厚,龍城錄:寧王善畫馬,六馬滚塵,圗明皇最愛,玉面花驄,謂無纎悉不備。風騣霧鬛,信偉如也。唐書地理志:洮州臨洮郡有府,一名安西。
48
欲以石易畫,晉卿難之,穆父欲兼取二物,穎叔欲焚畫碎石,乃復次前韻,并解二詩之意:春冰無眞堅,霜葉失故綠鷃疑鵬萬里蚿,笑䕫一足,二豪爭攘袂,先生一捧腹,明鏡既無臺,淨瓶何用蹙?盆山不可隱,畫馬無由牧,聊將置庭宇,何必棄溝瀆,焚寳眞愛寳,碎玉未忘玉,乆知公子賢,出語耆年,伏欲觀轉物妙,故以求馬卜維摩既復捨天女,還相逐,授之無盡,燈照此乆幽谷定,心無一物法樂勝,五欲三峩吾鄉里,萬馬君部曲臥雲行歸休,破賊看神速。公自注晉卿將種,常有此意。莊子秋水篇:夔謂蚿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子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晉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臂而往,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傳燈錄:神秀云:心如明鏡臺。六祖云:明鏡亦無臺,又百丈。召溈山。云:溈山勝景,汝當居之。華林曰:某甲沗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曰,若能下得一句出格,當與住持。即指淨缾問,云不得,喚做淨瓶。華林曰:不可。喚作木橛,也百丈。又問祐師師,踢倒淨缾百丈,笑云:輸郤山子也。楞嚴經衆生皆轉於物,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維摩經魔波旬,言居士可捨此女,以一切所有於彼者,是為菩薩維摩言,我巳捨矣,汝便將去。於是諸女問維摩我等云何止於魔宮。居士乃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又互見六巻上元詩注傳燈錄六祖偈云:本來無一物維摩經,汝等巳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法華經堅著於五,欲癡愛故生惱因。造立宅舎五欲自娛。
49
生日,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且貺佳篇,次韻為謝。
50
問子一室間,寜有千里廓,塵心洗長松,逺意發孤鶴,生朝得此壽,死籍疑可落,微言在參同,妙契藏九籥,故人有竒趣,逸想寄幽壑,霜枝謝寒暑,雲翮無前卻,何湏構明堂,未羡巢阿閣,緬懷別時語,復作數日惡,詩腴固堪飡,字瘦還可愕,高標忽在眼,清夢了如昨,君今噲等伍,志與湛輩各,豈待相願言,方為不朽,託子雲老執㦸,長孺終主爵,吾當追松,喬子亦鄙衛、霍」。
51
抱朴子小餌丹法服之二日,司命削其死籍。李太白詩: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白樂天詩授我,參同契,其辭妙且微。神仙傳:魏伯陽,齊㑹稽,上虞人也,得古文龍虎上經,盡獲妙旨,公因約其象。著參同契三巻。鮑昭升天行五圖發金記九龠。隱丹經注云:仙家有九轉金丹法,而龠所以藏書也。白樂天松詩殺身獲其所為,君構明堂。軒后本紀鳯集東園梧桐。又巢阿閣南齊王儉傳:世祖嘗問當今誰能為五言詩?儉曰:謝朏得父膏腴」。晉羊祜傳:從事鄒湛曰:公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互詳十七巻與王郎昆仲詩注,漢汲黯傳字長孺,武帝召為主爵都尉。
52
程徳孺惠海中栢石,兼辱佳篇,輙復和謝。程德孺名之元,持節嶺南,歸惠此石,故皆用嶺南事,徳孺時為主客郎中。
53
嵐、薰瘴染郤,敷腴笑,飲貪泉獨繼吳。未欲連車收,薏苡肯教,沈網取珊瑚。不知庾嶺三年別收得曹溪一滴,無但指庭前雙栢石要。予臨老,識方壺。
54
飲貪泉,晉吳隱之事,薏苡後漢馬援事,竝巳見。洽聞記:●箖國,海中珊瑚生于水底,以大船鐵網取之,名其所為珊瑚洲。南越志:南越以五嶠為限,東曰大庾。九域志:大庾嶺本屬䖍州大庾縣,淳化三年,以縣置南安軍。傳燈錄:僧問雲門如何是曹溪一滴水再見。又趙州從諗禪師,凡有僧入室,但指庭前柏樹云「庭前柏樹子」。拾遺記:海中有三山,其形如壺方丈曰方壺。蓬萊曰蓬壺,瀛洲曰瀛壺。
55
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
56
帝城如海欲尋難,肻捨漁舟到杏壇。剝啄扣君容,膝戶巍峩笑。我切雲冠,問羊獨怪,初平在牧豕,應同徳曜,看肻把參同較同異,小牕相對為硏丹。
57
《莊子漁父篇》:孔子休乎杏壇之上,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漁父下船而來。楚辭九章,冠《切雲》之崔巍《問羊》,黃初平事,詳見十四巻《送將官》梁《左藏詩注》。《後漢梁鴻傳》:牧豕於上林苑中,娶同縣孟氏女,字之曰徳曜孟光。次《丹元姚先生韻》。葉少藴《避暑錄》記姚丹元事》云:姚因王鞏以進於東坡,本京師富人王氏子,為父逐去事建隆觀。一道士天資頗慧,因取道藏徧讀,或能成誦。又多得其方術、丹藥作詩,間有放浪奇譎語,故能成其說。浮沉淮南,屢易姓名,後復其姓,名為王繹。又易名元誠,力詆林靈素,為其毒死。
58
浮生知㡬何?僅熟一釜羮,那於俯仰間用此,委曲情自憐無他腸,偶亦得此生懸知當去,客中有不亡存,但恐宿緣重,毎為習氣昏,似聞梅子眞近在吳市門,未能肩拍,洪但欲目擊温,不敢扣門呼,恐作踰垣奔,且令紹介先徐以方便論:不學劉更生,黄金鑄尚方,不學房,次律身事,問潁陽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獨見神山開,遽飡石髓香,至道尚聽瑩,麤材終蹶張,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蓬萊在何許?弱水空相望?且當從嵇阮,聊復數山王,逹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愼勿使形諜,兒童驚夜光」。
59
漢書衛綰傳:以戲車為郎,文帝以為亷謹實無他腸,以為河間王大傅、陶淵明雜詩,身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莊子田子方吾有不亡者,存韓退之華山女詩:「仙梯難攀俗縁重」,楞嚴經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漢。梅福字子眞,變姓名為吳市門卒,詳見九巻次韻。陳海州注郭景純遊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莊子、田子方溫伯雪子舍於魯,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問之,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不可以容聲矣。維摩經維摩詰以方便現身有疾,廣為說法法華經,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漢楚元王傳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尚方鑄作事,詳十二巻。贈王仲素寺丞詩注酉陽雜俎,邢和璞善心算作潁陽書疏,房琯太尉祈問終身之事,邢言:若由東南止西北,祿命卒矣,降魄之處,非舘非寺,非塗署病起於魚飱,木材用龜兹板其後房。公舍閬州紫極宮,見有治龜兹板者,始憶邢之言,有頃,刺史具鱠邀琯,琯悟,具以板事,白於刺史,其夕病鱠卒也,王烈石髓事屢見嵇康字,叔夜聽瑩字出莊子,齊物論巳見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羽。晉王義之傳:去㑹稽郡於父母墳前自誓,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徵之本草玉石部,青琅玕注瑠璃之類,火齊寳也。續仙傳:謝自然曰:毎登玉霄峯,即見滄海、蓬萊亦應不逺。於是入海,遇一道士笑謂曰:蓬萊隔弱水,此去三萬里,非飛仙莫到。又互見前莊子列禦宼內,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鎭人心,使人輕乎貴老而●其所患。注●,猶醃釀也。韓退之詩:兒童畏雷電,魚龞驚夜光」。
60
《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省事天公厭兩囘,新年春日併相催,殷勤更下山隂雪,要與梅花作伴來」。
61
已邜嘉辰壽阿同公自注:子由一字同叔,元日已邜,渠本命也,願渠無過亦無功。明年春日,江湖上,囘首觚稜一夢中。
62
詞鋒雖作楚騷寒,徳意還同漢,詔寛好遣秦郎供帖,子盡驅春色入毫端。公自注立春日翰林學士供詩帖子。
63
上元侍飲樓上三首呈同列。
64
澹月疎星遶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觀一作殿,一朶紅雲捧玉皇。
65
薄雪初銷野未耕,賣薪買酒看升平,吾君勤儉倡優拙」。自是豐年有笑聲。
66
史記范雎傳: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逺。老病行穿萬馬羣,九衢人散月,紛紛歸來,一盞殘燈在,猶有傳柑遺細君。公自注侍飲樓上,則貴戚爭以黃柑遺近臣,謂之傳柑。聽攜以歸,蓋故事也。
67
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68
《送蔣潁叔帥熙河》并引見《蔣穎叔名之奇已 二十四巻。穎叔出使臨洮,與穆父仲至同餞之,各賦詩一篇,以「今我來思為韻,致遄歸」之意得「我」字。
69
西方猶宿師,論將不及我,茍無深入計,緩帯我亦可!承明正湏君文字,粲藻火自薦,雖云數畱行,終不果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瑣新詩》,出談笑僚友,困掀簸我欲,歌杕杜楊桞。方婀娜邊風事,首鹵所得蓋麼麽願為魯,連書一射聊。城笴隂功在,不殺結草酬魏顆」。
70
漢韓安國傳:孝文寤於兵之不可宿也,故復和親之約」。顔師古注:「宿乆,留也」。晉羊祜傳:祜在軍,輕裘緩帯。尚書: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漢丙吉傳:鹵入雲中,代郡吉,召東曹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詩、小雅。「杕杜,勞還役也」。又采薇:「昔我往矣,楊桞依依」。漢衛青傳:「至龍城,斬首鹵數百」。史記魯仲連傳:「齊田單攻聊城不下,仲連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燕將見書泣。三日,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說文:「苛,箭莖也」。魏顆事出左傳宣十五年,詳見巻四送蔡冠卿知饒州詩注。
71
再送二首
72
使君九萬擊鵬鵾,肯為陽闗一斷魂,不用寛心九千里,安西都䕶國西門」。
73
唐地理志:安西大都䕶府,初治西州,正觀中置。漢書:鄭吉初䕶鄯善以西,南道既破,車師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䕶車師,以西北道故號都䕶,自吉始焉。
74
餘刃西屠橫海鯤,應予詩讖是游魂。歸來趁別陶𢎞景,看挂衣冠神武門。
75
莊子養生主,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木𤣥虗海賦,其魚,則橫海之鯨游魂。公先有詩,與穎叔云「湏知羌鹵是游魂」,故申言之而曰詩讖也。漢賈誼傳讖言其度,注讖,騐也,有徵騐之書也。陶𢎞景詩,意公自謂也。次韻穎叔觀燈。
76
安西老守是禪僧到處應然無盡燈。永夜出游從萬騎諸羌入,看擁千層便。因行樂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振旅歸,來還侍宴十分宣,勸恐難勝。
77
《魏武紀》:賊將見公,悉於馬上拜秦胡觀者,前後重沓。唐《陸贄傳》:西北邊歲調河南、江、淮兵,謂之「防秋」。《毛詩》:「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78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燕射北苑傳呼陛楯郎:東夷初識令君香,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國何勞一葦航,宣勸不辭金盌側,醉歸爭看玉鞭長。錦囊詩草勤收拾,莫遣鷄林得夜光。
79
「陛楯郎出,《史記滑稽傳》:再見《世說》,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唐書薛仁貴傳》:為鐵勒道行軍總管,時九姓衆十餘萬,令驍騎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闗,九姓遂衰。李賀傳》:毎旦出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投囊中,未嘗先立題,然後為詩《白居易傳最工詩,當時士人爭傳鷄林行賈售,其國相率易一金,偽者相輙能辨之。
80
次韻錢穆父、王仲至同賞田曹梅花。四朝正史錢穆父傳,載其復知開封,臨事益精明。東坡乘其据案時遺之詩,穆父操筆,立賦以報。坡曰:「電掃廷訟」,響答詩筒,近所未見也」。然穆父以是歲二月十八日再除開封田曹,賞梅倡和,猶當是為戶部尚書時。此後止有次韻穆父馬上寄蔣穎叔二絶,而東坡出帥定武和送別一詩,爾響答詩筒顧未見之,豈倡酬猶有遺逸耶?坡公之語,不應虛發也。
81
寒㕔不知春,獨立,耿玉雪閉門愁永,夜置酒及明發忽驚庭户曉,未受煙雨沒浮光風,宛轉照影,水方折鬢霜未易,掃睂斧眞自伐,惟當此花前醉臥,黄昏月。
82
淮南子》: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枚,叔七發,皓齒。蛾睂命曰:伐性之斧。
83
送襄陽從事李友諒歸錢塘。李友諒,字叔益,錢塘人,舉進士。紹聖初,右正言張商英論元祐以來刑賞失當,謂友諒當衝替,因與蘇軾厚善,三省為之掩匿云。
84
居杭積五歳,自意本杭人,故山歸無家,欲卜西湖鄰,良田不難買,靜士誰當親?髥張既超然,老潛亦絶倫。李子冰玉姿,文行兩清淳。歸從三人游,便足了此身。公隄不改作,姥嶺行開新。幽夢隨子去,松花落衣巾。
85
王注、髥、張老潛、李子皆杭州人。髥張不知為誰老,「潛」即道。《潛師曰:參寥子者,李子則友諒也。公堤即蘇公堤,姥嶺則天姥山也。
86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吳傳:正名安詩父克相。《神宗傳》:正元祐中為右司諫,與劉噐之同攻蔡,確竄荒服,遷左史,攝西掖,坐草蘇黃門,知汝州詞溢美,罷去。後為子累編置湘中詩中有「龍眠居士,本詩人指李伯時也。
87
天公水墨自奇絶,瘦竹枯松寫殘月。夢囘疎影在東牕,驚怪霜枝連夜發。生成變壞一彈指,乃知造物初無物。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龍眠居士本詩人,能使龍池飛霹靂。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龍眠胸,中有千駟,不獨畫,肉兼畫骨但當與作少陵詩。或自與君拈禿筆東南山水相招呼,萬象入我摩尼珠,盡將書畫散,朋友獨與長鋏歸來乎?
88
卓異記:「天授二年十二月,則天幸上苑,遣使宣詔曰: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湏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凌,晨名花瑞草布苑而開,楞嚴經度百千刼,猶如彈指杜子美曹將軍畫馬圖詩,曾貎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又丹青引幹,惟畫肉不畫骨,又韋偃畫馬歌戲,拈秃筆掃驊騮歘,見騏驎出東壁,圓覺經清浄摩尼寳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89
送黃師是赴兩浙憲。二十二巻有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詩,黃師是名實,神宗時登進士第,歴京東河北轉運師,是為章子厚之甥子,由官陳師,是二女皆為子由婦,哲宗欲召用,而林希用是沮之,終寳文閣待制、知定州、贈龍圖閣直學士。孫勰䟦此詩云:「先生侍兒,嘗問朝之諸公遷擢不淹時,獨黃師是昔為提刑,今又提刑,何也?先生時方作詩送之,故有「白首沈下吏緑衣有公言」之句。按陸游序亦云:侍妾朝雲嘗嘆黃師是仕不進,故此句之意戲言其上,僭云。
90
世乆無此士,我晚得王孫,寜非叔度家,豈出次公門,白首沈下吏,緑衣有公言,哀哉吳越人,乆為江湖吞官自倒帑廩飽不及黎元。近聞海上港漸出水底村,願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一見刺史天,稍忘獄吏尊,㑹稽入吾手,鏡湖小於盆,比我東來時,無憂瘡痍存」。
91
後漢徵君黃憲,字叔度,西漢循吏黃覇,字次公,五袴。後漢亷范事,屢見漢項籍傳》。今歲饑民貧,卒食半菽。《後漢蘇章傳》:為冀州刺史,故人為清河太守,章行部請太守陳平生之好。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漢周勃傳》:下庭尉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㑹稽句先生時方請越,故云。
92
送范中濟經略侍郎,分韻賦詩,得「先」字,且贈以魚枕杯四、馬箠一,以元戎十乗,以「先啟行」為韻。范中濟,字子竒,五世祖仁恕,相蜀,因葬成都。祖雍,字伯仁,始家河南,中濟以䕃,歴官判將作監,使契丹,鹵欲撓之,不為屈,歷四路漕左司、司農卿,由河陽守召,權戶部侍郎。元祐八年二月,為集賢殿修撰、知慶州。伯仁在仁宗時為副樞,李元昊叛,拜鎭武節度使、知延州,又知永興軍,故云廟堂選世將范氏眞多賢,中濟在慶,進寶文閣待制,廣儲,蓄城柵,嚴守備,羈黠羌,推誠待下,人樂為用。入為吏部侍郎,以待制致仕。
93
梁李乆,樂禍自焚,豈非天兩䑕鬭穴中,一勝亦偶然謀初要百慮,善後乃萬全,廟堂選世將,范氏眞多賢,仁風被宿,麥緑浪揺秦川,號令聳毛羽,先聲落虛弦我家天,一方去路城西偏,投竿困障日,賣劍行歸田,贈君荊魚杯,副以蜀馬鞭,一醉可以起,毋令祖生先」。
94
梁李謂西夏二種族,西夏在唐賜姓李,為李繼遷,本朝賜姓趙,為趙元昊,承襲者姓趙,其餘種族猶李姓,梁則其妻之黨也。左傳:莊二十年,王子頽歌舞不倦,樂禍也。又隱四年,魯大夫衆仲曰:「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史記趙奢傳:秦伐韓軍於閼與,奢曰:其道逺險狹,譬猶兩鼠鬬於穴中,將勇者勝。後漢安帝記:詔以宿麥不下,賑賜貧人。注:宿舊也,麥必經年而熟,故稱宿落虗弦,用戰國䇿,更嬴射鴈事,再見歐陽公送劉侍讀詩,酌君以荊州魚枕之蕉贈君以宣城䑕湏之筆。杜牧之送冀處士詩,贈以蜀馬箠副之胡罽裘」。晉劉琨傳:「與祖逖為友,聞祖逖被用,曰:吾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95
書晁說之《考牧圖》後。
96
我昔在田間,但知羊與牛川平,牛背穩如駕百斛舟,舟行無人岸,自移我臥讀書,牛不知前有百尾羊,聼我鞭,聲如鼓鼙,我鞭不妄發,視其後者而鞭之。澤中草木長草長,病牛羊,尋山跨坑谷,騰趠筋骨強煙蓑,雨笠長林下老去,而今空見畫世間,馬耳射東風,悔不長,作多牛翁。
97
圎覺經雲駛月運舟,行岸移唐,李宻傳以蒲韉乗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神仙傳》,王方平牽蔡,經鞭之,曰:「吾鞭亦不可妄得也」。《莊子逹生篇》:善養生者若牧羊,視其後者而鞭之。杜子美詩:「老去人間空見畫,李白寒食獨酌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98
呂與叔學士挽詞。呂與叔名大臨,京兆藍田人,博學無所不通,尤深於《春秋二禮,毎欲掇拾三代遺文舊制,令今可行,不為空言以拂世駭俗。元祐間,從官薦其行義修飭文詞,爾雅,除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范內翰淳甫,乞以備勸講,未及用而卒。兄大忠,字進伯,終寶文閣直學士。大防,字㣲仲,為左僕射,兄弟平居相切磋。論道考禮制度,冠婚喪祭一本於古關中,言禮學者推呂氏。
99
言中謀猷行中經,闗西人物數清英。欲過叔度留終日,未識魯山空此生。論議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難兄。老來尚有憂時歎此涕,無從何處傾。
100
《後漢黃憲傳》:字叔度。荀淑遇憲於逆旅,與語,移日不能去。世說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鑾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唐元徳秀傳》:字紫芝。蘇源明嘗語人曰:「吾不幸生此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嘗為魯山令,天下高其行,謂之「元魯山。再見世說,陳元方子長文、季方子孝光各論其父功徳,爭之不决,白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禮記》:孔子遇舊館人之䘮,入而哭之,遇一哀而出涕,子貢曰:「無乃巳重乎?」子曰:「予惡夫涕之無從也」。
101
丹元子示詩,飄飄然有謫仙風氣。吳傳正繼作,復次其韻。
102
飛仙亦偶然脫命,瞬息中,惟詩不可擬,如寫天日容夢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懐,一語遭綽虐,失身墮蓬萊,蓬萊至今空,䕶短不養才上界足官府,謫仙應退休,可憐吳與蘇,骯髒雪滿頭,雪滿頭終當,卻與丹元子,笑指,東海乘桴浮。
103
《楞嚴經》:衆生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韓《退》之《記》夢詩》:「壯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語一字,難「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嚼行詰,盤口前截斷」第二句,綽虐顧我顔不歡乃知仙人未賢聖,䕶短,憑愚邀我敬」次韻王定國書,丹元子寜極齋。
104
仙人與吾軰,寓迹同一塵,何曾五漿餽,但有爭席人,寜極無常居,此齋自隨身,人那識郗鑒。天不留封倫,誤落世網中。俗物愁我神,先生忽扣戶。夜呼祁孔賓,便欲隨子去。著書未絶麟,願挂神虎一作「武」冠,往卜飲,馬鄰王郎,濯紈綺,意與陋巷親。南游苦不蚤,儻及蓴鱸新。
105
莊子列禦宼,吾嘗食於十漿,而五漿先饋寓言,篇》其往也。舍者避席,煬者避竈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繕性篇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寜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唐紀》聞譚武威叚䂮,天寶五載過魏郡,逆旅有客市藥,䂮知是道者,即市醪薦之。自言吾姓孟,名期思,居在恒山,䂮祈至山中,遂約入山。居五日,孟先生曰:今日盍謁老先生?」於是啟西室老先生據牀䂮謁拜焉。䂮在山四年,見老先生出戶不過五六度,但端坐正心禪觀不食。毎出禪時,即飲少藥汁,䂮問孟叟、老先生為誰,叟取《晉書郗鑒傳》,吟讀之曰:「欲識先生,即鑒也」。杜牧之題魏文貞詩,可憐貞觀太平後天且不留。封徳彛,封倫字徳彝,再見晉祁嘉,字孔賔,事詳十八巻。石芝詩注左傳哀十四年春,西狩獲麟」。杜預曰: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脩中興之教,絶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故所以為終也。挂冠陶𢎞景事,屢見神虎門避唐諱,改神武。
106
王仲至侍郎,見惠穉,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餘日矣,蔚然有生意,喜而作詩。
107
翠栝東南,美近生神嶽隂,惜哉不可致,霜根絡雲岑。仙風振高標,香實隕平林,偶隨樗櫟生,不為樵牧侵。忽驚黃茅嶺,稍出青玉鍼。好事雖力取,王城少知音。豈無換鵝手,但知覓來禽。高懷獨夫子,一見捐橐金。得之喜不寐,贈我意殊深。公堂開後閤,凡木媿華簪。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常思樊籠中,摧我鸞鶴衿。誰知積雨後,寒芒曉森森。恨我廹歸老,不見汝十尋。蒼皮䕶玉骨,旦莫視古今。何人風雨夜,臥聽饑龍吟」。
108
換鵞來禽用王羲之事,屢見莊子千歲而一遇大聖,是猶旦莫遇之也。
109
施註蘇詩巻三十三
URN: ctp:ws9339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