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巻
2
施註蘇詩巻二十六
3
宋 蘇軾 撰
4
施元之原注
5
武進邵長蘅刪補。
6
詩四十九首
7
「時官翰林作「施」,註缺,今補。
8
書晁補之所藏文與可墨竹三首,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㗳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荘,周世無有誰知此凝一作疑神。
9
荘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10
若人今巳無此竹,寜復有那將春蚓筆畫作風中桞君看斷崖上,痩節蛟虵走何時,此霜竿復入江湖手」。隋書:楊素戯栁調曰:栁條通體弱,獨搖不禁風。白樂天畫竹歌,蕭畫莖痩節節踈」。
11
晁子拙生事舉家,聞食粥朝來,又絶倒諛。墓得霜竹,可憐先生槃,朝日照苜蓿,吾詩固云爾可使食無肉」。公自注吾舊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12
首二句用魯公乞米帖語,屢見世說。衛玠談道平子絶倒。唐韓愈傳:劉义者,亦節士,持愈數斤,金去曰:「此䛕墓中人,得者不若與劉君為夀。苜蓿槃詳第四巻,和子由詩注屢見。
13
戯用晁補之韻。
14
昔我嘗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詩老詩,清詩咀嚼那得飽,痩竹瀟灑令人饑,試問鳯凰饑食竹,何如駑馬肥苜蓿,知君忍饑空誦詩,口頬瀾飜如布糓」。
15
王注:醉翁,歐陽永叔也。詩老梅,聖俞也。荘子秋水萹鵷鶵,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注:練實,竹實也。本草:苜蓿出西域。漢大宛列傳:「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来,于是天子始種苜蓿。又杜子美詩:「宛馬總肥,春苜蓿」。布,糓瀾翻。注已見。
16
書皇親扇。
17
十年,江海寄浮沈,夢遶江南黄葦林,誰謂風流貴?公子,筆端還有五湖心。
18
唐人題韓信廟詩》「隆凖蚤知同烏喙」,將軍應有五湖心」。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野水參差沒漲痕,疎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19
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虵百尺姿?不是溪山曾獨徃,何人觧作挂猿枝」。
20
創夷瘡痍,同《後漢書》命軍吏察夷傷。注金瘡》曰夷李白詩:「山光摇積雪,猿影挂寒枝」。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21
論畫以形似見與児童,鄰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畫,夲一律天工與清新,邉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如何此?兩幅疎澹含精勻,誰言一㸃紅觧寄,無邉春」。
22
劉勰《文心雕龍文章有形似之語,《畫鑑:唐人花鳥邉鸞㝡為馳譽,叚成式詩,活禽生卉,推邉鸞趙昌見二十三巻,王伯敡藏趙昌花詩注。
23
痩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低昂枝上雀搖蕩花間雨。雙翎决將起,衆葉紛自舉。可憐採花蜂,清蜜寄兩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懸知君能詩,寄聲求妙語」。
24
荘子逍遙逰蜩與鷽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漢」。賈捐之傳:君房言語妙天下。昨見韓丞相言王定國,今日玉堂獨坐,有懐其人」。
25
晝臥玉堂上,微風舉輕紈。銅缾下碧井,百尺鳴飛瀾。俛仰清夢餘,愛此一掬寒。似予平生友,苦語涼肺肝。秀眉玉兩頬,矯矯如翔鸞。置之江淮交,清詩洗江湍。紅鱗對白酒,信羙非所安。丞相功業成,還家酒杯寛。人間有此客,折簡呼不難。相将扣東閣,起舞盡餘歡。
26
韓退之憶昨行危詞,苦語感我耳。
27
和張耒,髙麗松扇、張耒,字文潜,淮隂人。蘓門,四學士之一可憐堂上十八公,老死不入光眀一作眀光宮,萬牛不來難自獻,裁作圑圑手中扇,屈身䝉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詩集裏,猶勝漢宫悲媫妤網蟲不見乘鸞子」。
28
《會稽録》:丁固夢松生,腹上有觧之者曰:「松字十八公也」,後十八年,果為三公、三輔故事,桂宮中有光眀殿,班媫妤怨歌,行新裂齊紈扇,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眀月」,江文通擬班婕妤詩,紈扇如圎,月出自機中,素畫作秦王女,乗鸞向烟霧,劉禹錫團扇,歌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上有乗鸞女蒼蒼網蟲,遍先生詩,葢参錯三詩之意也。
29
故李誠之待制六丈挽,詞青青一寸松,中有樑棟姿天驥,墮地走萬里端可期,世無阿房宫,下建五丈旗,又無穆天子,西征燕瑤池,才大古難用,老死亦其宜,丈夫恐不免,豈患莫已知?公如松與驥少小稱偉竒,俯仰自廊廟,笑談無羌夷,清朝竟不用白首仍憂時,願斬橫行將,請烹乾沒児,言雖不見省,坐折姦雄窺,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歸來耆舊盡零落,存者誰比公嵇中,散龍性不可羈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詞,淒凉五君詠沈痛,八哀詩邪正久乃眀人,今屬公思九原不可作千古有餘悲。
30
秦始皇本紀作前殿阿房,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再見列子,穆王,肆意逺逰,命駕八駿之乗,升崑崙之邱,遂賓扵西王母觴扵瑤池之上,一日行萬里。史記季布列傳:樊噲曰:「臣願得十萬衆橫行匈奴中。季布曰:噲可斬也。夫髙帝将兵四十餘萬衆,困扵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衆橫行匃奴中!漢食貨志:烹𢎞羊天乃雨,詳見十九巻魚蠻子詩注。又張湯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之屬交私,魏畧文帝與元城令吳質書,徐、陳、應、劉一時俱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顔延年五君詠,謂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向秀也。其詠嵇康云:「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杜子羙八哀詩,謂王思禮、李光弼、嚴武、汝陽王璡、李邕、蘓源眀、鄭䖍、張九齡也。李邕詩云:「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製」。邕嘗為北海太守,禮記: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
31
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送君應典,鷫鸘裘,慿仗,千鍾洗別,愁脫帽,風流餘長史,公自注:君喜草書而不工,故以此為戯。埋輪家世夲留侯。公自注:張,綱子,房七世孫也,犍為武陽人,墓在今彭山,君豈其後邪?子河駿馬方争出,公自注,麟府馬出子河泌。昭義疲兵得少休,公自注:唐福昭義歩兵盖澤潞弓箭手」。定向秋山,得嘉句故闗黄葉滿行舟。
32
西亰雜記: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貰酒為歡。長史張旭也。杜子羙飲中八仙歌云:「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王注故闗即河東古闗」。唐李端古別離詩:「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行舟聞商賈,宿在楓林下。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
33
送張天覺得「山」字。
34
西登太行,嶺北望清凉山晴空浮,五髻晻靄卿雲間,餘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能令墮指,児虯髯茁冰顔祝君如此草,為民巳痌瘝。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腳頑。念當勤,致此莫作河東慳。
35
山志:太行山在澤州晉中縣五臺山,一名清凉山。《史記天官書》:若烟非烟,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劉禹錫詩:「金毛五髻卿雲間」,詳見二十五巻武昌西山注山志》:「山中有圎光,不次呈現詩」。《小雅》「露彼菅茅。王」注:「五臺山,有草藥,名長松,亦名仙茒,時有患風疾者。入山遇異僧授此草服之。兩睂再生,疾遂愈。次韻王定國,倅揚州。
36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紅塵不易收,未許相如還蜀道,空教何遜在揚州?又驚白酒催黃葉尚喜朱顔映黒頭,火急著書千古事,虞卿應未厭窮愁。
37
司馬相如傳:建節徃使西南,夷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杜注:何遜作揚州法曺,廨舍有梅花,盛開,遜吟詠其下,後居洛思梅花,再請其任,従之,抵揚州,花方盛,遜對花,徬徨終日。史記平原君傳,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扵後世云。
38
贈李道士并序
39
駕部貟外郎李宗君,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可。元既死二十餘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幼而善畫,既長,讀荘老,喜之,遂為道士,賜號妙應。事母以孝謹聞。其寫真,葢妙絶一時云。
40
世人只數曺将軍,誰知虎頭非癡人,腰間大羽何足道,頬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諸公子戯!著幼輿巖石裡,故教世世作黃冠布韈青鞵弄雲水千年鼻祖守闗門,一念還為李耳孫香火舊縁何日盡?丹青餘習至今存,五十之年初過二衰,顔記我今如此,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公自注:樂天為翰林學士,奉詔寫真集賢院。
41
張彥逺名畫記:曺霸魏髦之後,天寳末,每詔寫御馬及功臣官至左武衛将軍,冄見又顧愷之小字,虎頭丹青,妙絶一時,俗傳虎頭三絶,畫絶痴絶,才絶互見。第五巻寄莘老詩注,杜子羙丹青,引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晉顧愷之傳:嘗圗裴楷象,頬上加三毛,覺神眀殊勝。又為謝鯤象,在石巖裏,云此子宜置邱壑中。幼輿謝鯤,字再見唐書:李播棄隋為道士,號黃冠子,杜子羙山水障,歌青鞵布韈,従此始。揚雄反騷,或鼻祖扵汾隅,劉徳注:鼻始也。闗令內傳闗令尹喜登樓四望,見東極有紫氣西。邁曰:應有聖人經過,至期,齋戒守闗,果見老子一念,用楊妃外傳語,見第十四巻芙蓉城詩。注史記老子列傳,姓李名耳為周守藏室。史王注鼻祖指,尹喜、李耳指老聃。按李道士前生姓尹,後為李氏子,而皆為道士,故用尹喜、老聃事通言之。孔融與曺公書,五十之年,融又過二白樂天詩,昔作少學士圖,形入集。賢今為老居士寫貌寄香山。
42
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舜民,字雲叟,元豐辛酉,為環慶師屬,眀年責監郴州酒稅,尋以年勞,賜五品服。元祐初,還朝,赴試玉堂。按郴屬湖湘,故曰湘纍,又賜服赴試,故有「給札佩銀」之語。
43
玉堂給札,氣如雲初起湘纍復佩銀樊口,凄凉巳陳迹。公自注,昔與張同遊武昌樊口来,詩中及之。班心突兀見長身。公自注臺史,謂御史立處為班心。江、湖前日真成,夢鄠、杜他年恐卜鄰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
44
漢司馬相如列傳,請為天子㳺獵之賦,上令尚書給筆札。又相如既奏,大人賦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氣,揚䧺反騷,因江潭而𣶂記兮,欽弔楚之湘纍。注:「不以罪死曰纍。𣶂,徃也。長身注:屢見《地理志》,鄠、杜二縣名,屬長安。次韻米黻二王書䟦尾》二首。
45
三館曝書防蠧毁,得見来禽與青李,秋虵春蚓久相雜,野鶩家雞定誰羙,玉函金籥上天來,紫衣勑使親臨啟,紛綸過眼未易識,磊落挂壁空雲委,歸来妙意獨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怪君何處得此夲。上有桓元寒具油巧偷豪奪古来有一笑誰似癡?虎頭君不見長安永寧里,王家破垣誰復修」。
46
職畧:宋以昭文、集賢、史館為三館,皆寓崇文院尚書故實。王內史有「来禽青李帖、秋虵春蚓野鶩家雞注屢見漢武內傳,封以白玉之函」,黃庭經玉匙金籥常完堅」。後漢逸民傳:井丹善談五經,亰師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晉謝靈運傳比響。聨辭波屬雲委。王子年《拾遺記》:「海中三神山,二日蓬壺即蓬萊山也。《續晉陽秋》:桓元好蓄法書、名畫,客至常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汙其畫,後遂不設寒具」。《集韻》:「寒具鐶餅」也。晉顧愷之傳,嘗以一廚畫寄桓元,元發其廚,後竊取之。愷之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直云:「妙畫通靈,變化而去」。猶人之登仙,了無怪色」。《唐王淮傳》:「居永寜里,法帖名畫,以厚貲鉤取,鑿垣納之。及被誅,所藏書畫悉為人破取。
47
元章作書日千紙,平生自苦誰與羙,畫地為餅未必似,要令癡児出饞水,錦嚢玉軸来無趾,粲然奪真疑聖智,忍饑看書淚如洗,至今魯公餘乞米」。
48
三國盧毓傳》:文帝詔曰:「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歐陽永叔詩:盛以錦嚢裝玉軸」。孔融與曺公書,珠玉無踁而自至者,人好之也。乞米魯公帖屢見。
49
次韻宋肇《恵澄心紙》二首詩文發源澄心堂紙,乃江南李后主製劉貢父詩云:「當時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萬軸,後人聞此那復得,就使得之當不識」。詩老囊空一不留,百畨曽作百金收」。公自注:「永叔以澄心百幅遺聖俞,聖俞有詩。知君也,要雕肝腎,分我江南數斛愁。
50
庾亮賦:「且将一寸心能容萬斛愁」。王注澄心紙,江南李後主製,故曰江南數斛愁。韓退》之詩,不用雕琢愁肝腎」。君家家學陋相如,宜與諸儒論石渠古紙無多,且分我自應給札奏新書」。
51
王注、宋肇葢子亰家子,亰好為險澀之語,故言其家學陋相如也。《漢儒林列傳》:甘露中施讐,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扵石渠閣三國、魏武帝本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従事冄見。
52
郭熈秋《山平逺》二首郭熈秋《山平逺見》二十五巻題注日盡孤鴻落照邉,遙知風雨不同川,此間有句無人識,送與襄陽孟浩然。
53
杜子羙詩:「《復憶襄陽孟浩然新詩句句,《盡堪傳再見。「木落騷人巳怨秋,不堪平逺發詩愁,要看萬壑爭流處,他日終煩顧虎頭」。
54
李白詩:昨夜秋聲,閶闔来洞庭木落騷人哀晉顧愷之傳,人問㑹稽山水之狀,愷之云:「千巖競秀,萬壑争流」。送歐陽辯監澶州酒。
55
汗血駕鼓車,何従致千里?紛紛糟麹間,欲試賢公子君家江南英,濯足滄浪水,郤度舊黄河,漲沙埋馬耳!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窮巳?當念楚子文」,三仕無慍喜。
56
史記大宛列傳:大宛多善馬、馬、汗血。《東觀漢記:光武時,名都王國有獻名馬者,帝以馬駕鼔車。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萹,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扵東宮,又遣中使就賜御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絶句,其詞云:「絲綸閣下文書靜,鐘皷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翌日,各以表謝。又進詩一萹,臣軾詩云:通鑑:元祐二年秋,宴近臣,扵資善堂,出所書唐人詩分賜。按年譜:先生以元祐元年自中書舎人為翰林學士、知制誥,二年,兼侍讀。通典:唐置中書舎人六人,其內一人知制誥,天寳元年,改中書為紫微省,舎人曰紫微郎。羣芳譜:紫薇花,小而叢,其色紫,一名木槿。繡裳畫衮雲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戯,日髙黄,繖下西清風動,槐龍舞交翠公自注邇英閣前有雙槐樛然屬地如龍形壁中蠧,簡今千年,漆書科斗光射天,諸儒不復憂吻燥,東宮賜酒如流泉,酒酣,復拜千金,賜一紙驚鸞,囬鳯字蒼顔白髪便生光袖,有驪珠三十四公自注臣所賜書并題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歸来車馬已喧闐爭看,銀鉤墨色,鮮人間一日傳萬口,喜見雲章第一篇公自注上,前此未嘗以御書賜羣臣玉堂晝掩文書静鈴,索不搖鐘漏,永莫言弄,筆數行書,須信時平由主聖,犬羊散盡,沙漠空㨗,烽夜到甘泉宮,似聞指揮築上郡已覺,談笑無西戎。公自注:「時熈河新獲鬼章,是日,涇原復奏夏賊數十萬人遁去」。文思天子師丈母,終閉玉闗,辭馬,武小臣願對紫薇花試草尺,書招贊普。公自注:「按唐制,翰林學士帶知制誥,許綴中書舎人班。今臣以知制誥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為故事。
57
《詩國風:袞衣繡裳。史記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戯削桐葉為圭,與之曰:「以此封」。若史佚,請擇日立。叔虞曰:「天子無戯言,揚雄賦攬擢,流扵髙光兮溶方皇,扵西清」。《漢書》:魯恭王壊孔子舊宅,扵其壁中得古文經傳、《後漢書杜林扵西州,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巻科斗,即壊宅所得也。陸機文賦始躑躅,扵燥吻,杜子羙詩:「不有小舟能盪槳百壺,那送酒,如泉索。靖草書狀,婉若銀鈎,飄若驚鸞。王羲之草書,勢婆娑而同鳯,舞韓退之詩,遺我眀珠九十六寒光照骨映驪目,戎幕閑話,翰林院有懸鈴,以偹中夜警急,文書出入,則引索以代呼唐書》。長慶中,河北用兵,翰林院鈴索自鳴,與軍事緩急相應。韓渥詩:「夜久忽聞鈴索動,玉堂西畔響,丁東杜子羙,詩㨗書夜報清,晝同三輔黃圗。甘泉宮在池陽縣西,去長安二百里。史記䝉恬列傳:「北逐夷狄,收河南,築長城,居上郡,書堯典欽眀文思安安唐杜牧之詩,文思天子復河湟詩,周頌亦右丈母。按丈母指太皇太后也。後漢臧宫傳:時匈奴饑疫,宮與揚虛侯馬武上書,願得五千騎以立功,詔辭不許。又范曄論光武閉玉門以謝西域之質。後漢西域傳:建武二十一年,西域十八國遣子入侍,天子皆還其侍子。一統志:玉門闗在沙州,魏收詩尺書徵建鄴杜子羙詩勑書憐賛普注賛普吐畨君號。
58
和王晉卿并序
59
元豐二年,予得罪貶黃州,而駙馬都尉王詵亦坐累逺謫,不相聞者七年。予既召用,而詵亦還朝相見,殿門外感歎之。餘作詩相屬,詞雖不甚工,然託物悲慨,阨窮而不怨,泰而不驕,憐其貴公子有志如此。故和其韻,欲使詵姓名附見予詩集中,然亦不以示詵也。詵字晉卿,功臣全斌之後云。宋史》:全斌,太原人,贈中書令。
60
先生飲東坡,獨舞無所屬,當時挹眀月對影三人足,醉眠草棘間,蟲虺莫予毒,醒來送歸鴈,一寄千里目,悵然懷公子,旅食久不玉,欲書加飡食,逺託西飛鵠,謂言:相濡沫,未足救溝瀆,吾生如寄耳。何者為?禍福,不如兩相㤀,昨夢那可逐?上書得自便,歸老湖山曲,躬耕二頃田,自種十年木,豈知垂老眼,對此金蓮燭,公子亦生還,仍分刺史竹,賢愚有定分,尊俎守尸祝,文章何足云,執技等醫卜,朝廷方西顧,羌鹵驕未伏,遙知重陽酒,白羽落黄菊,羨君真将家,浮面氣可掬,何當請長纓,一戰河湟復」。
61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起舞屬丞相,唐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子羙詩:「旅食亰華春,尚書惟辟玉食」。又晉王濟傳:「濟麗服玉食」。按濟為晉駙馬,則扵晉卿用之宜矣。古樂府上有加飡食王注,公自黃量移汝州,表乞常州居住,詔許之。唐令狐綯傳為學士承㫖,夜對禁中,撤金蓮花炬送還院。按先生時為學士,嘗召對便殿,宣仁撤御前金蓮燭送歸院,或即自述其事歟?荘子逍遙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漢司馬遷傳:文史:星歴近乎卜祝之間。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白羽落酒樽」。唐書袁天綱傳見竇軌曰:君方語氣浮入扵大宅,若将必多殺人,願自戒」。漢書終軍傳:願請長纓以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復河浧」,見夲巻九月十五日詩注。
62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二首: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便將徑寸同千尺。知有竒,功似茯苓。
63
長松五臺山神草,詳見夲巻送張天覺詩註:「抱朴子松脂入地千年變為茯苓神仙傳:秀眉公餌茯苓得仙」。慿君說與埋輪使,速寄長松作觧嘲公自注張天覺詩有「理及河東慳」之語。無復青黏和漆葉,枉将鍾乳敵仙茅」。
64
漢揚雄傳,或嘲以「元尚白,而雄解之,作「解嘲」。《三國華佗傳》:樊阿従陀,求可服食,益扵人者,陀授以漆葉青。黏散注:青黏一名地尸,一名黃芝。黏女,茅亷反,本草千斤,鍾乳不若一斤仙。
65
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夢覺真同鹿覆蕉,相君脫屣自參寥,顔紅底事髮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遥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終當繼八蕭。
66
《列子》:鄭人有薪扵野者,遇駭鹿,撃而斃之,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順塗而詠其事,傍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薪者歸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案所夢而尋得之,遂訟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請二分之,以聞鄭君,鄭君曰:「士師將復夢分人鹿耶?相君字出《史記范雎傳。荘子大宗師元㝠聞之參寥《唐書》:蕭氏自瑀至,遇八葉宰相,名徳相望,與唐盛衰,世有衣冠盛事圗。
67
閉户端居念獨深,小軒朱檻憶同臨,燎鬚誰識英公意,黃髮聊知子建心,已託西風傳絶唱,且邀眀月伴孤斟。他時內集應呼我,下客先拚醉墮簮。
68
史記陸賈傳:陳平常、燕居深,念陸生徃,請直入坐,而陳丞相方深念不時見陸生,陸生曰:「何念之深也!」唐李勣傳:「姊蚤寡,有疾,自為煮粥、火燎其鬚曰:吾與姊皆老矣,能㡬進之!」勣封英國公。曺子建,別白馬王彪詩王,其愛玉體俱享黄髮期。
69
次韻劉貢父叔姪扈駕。
70
玉堂孤坐不勝清,長羨枚鄒接長卿。只許隔牆聞置酒,時因議事得聨名。機雲似我多遺俗,廣受如君不治生。共託屬車塵土後,鈞天一餉夢中榮。
71
《司馬相如傳》:是時梁孝王来朝,従鄒陽、枚乘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逰,梁得與諸侯逰士居杜子羙詩,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漢。疏」《廣傳》:廣為太傅,兄子受為少傅,俱移病歸。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勸說君買田宅。廣曰:「賢而多財,損其志。愚而多財益其過」。漢《司馬相如傳》:「犯屬車之清塵」。應劭《注》:「大駕屬車八十一乘」。《史記趙世家》:「簡子夢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似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韓退之詩雖得一餉樂」。
72
次韻韓康公置酒見留。
73
庭下黄花一,醉同重,来雪巘巳穹窿,不應屢被譏。安石但使無多酌,次公鍾乳金釵,人似玉,鵾絃鐵撥坐生風,少卿尚有車茵在,頗覺寛容勝弱翁。
74
晉謝安傳,字安石,扵土山營墅樓館林竹甚盛,每擕中外子姪徃来遊集,肴饌亦屢費百金,世頗以此譏焉,而安殊不以屑意。白樂天戯贈牛僧孺詩鍾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鵾絃鐵,撥注屢見漢書「丙吉字,少卿車茵見第三巻。廣陵三同舎詩注,又魏相弱翁,為人嚴毅,不如吉寛。
75
次韻王都尉偶得耳疾。
76
君知六鑿皆為贅,我有一言能決疣,病客巧聞牀下蟻,癡人強覷棘端猴,聰眀不在塵根裏,藥餌空為婢僕憂,但試周郎看聾否,曲音小誤已回頭。
77
荘子、大宗師,彼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疣潰廱。《韓子》:燕王好伎巧,而人妄進曰:「臣能扵棘刺之端,造母猴、三國」。《吳周瑜傳》:精意扵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謡曰:「曲有誤周郎顧」。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幷序。
78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聖皇帝東封,有謁扵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貟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巳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天聖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張公安道與澄游,具得其事,又有喬仝者,少得大風,疾㡬死,賀使學道今年八十,益壮盛,人無復見賀者,而仝數見之,元祐二年十二月仝來,亰師十許日,予留之不可,曰:「賀以上元期,我扵䝉山」。又曰:「吾師嘗逰宻州,識君扵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作是詩以送之,且作五絶句以寄賀。靖長官見十二巻送范景仁逰洛中詩注
79
君年二十羙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紅顔白髮驚妻孥,覧鏡自嫌欲棄軀,結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盧,方瞳照野清而癯,再拜未起煩一呼,覺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蓮花出泥塗,隨師東逰渡濰邞,山頭見我兩輪朱,豈知仙人混屠沽,爾来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飛嗔人扶,東歸有約不敢渝,新年當參老仙儒,秋風西來下雙鳧,得棗如𤓰分我無。
80
詩國風:洵羙且都抱朴子,上黨趙瞿者病癩,垂死其家,乃送之山穴,中有仙人行過穴口,以囊藥賜之,瞿服百許,日瘡愈顔色,豐恱肌膚。玉澤仙人曰:「此是松脂耳」。列仙傳:盧敖為秦始皇博士求神仙,一去不返,互見第五巻盧敖洞詩注。王子年拾遺記:「老聃居山,有父老五人,方瞳玉面握,清筠杖,共談天地及五行之精」。列仙傳:「偓佺兩瞳,更方濰邞,密州二水名。禰衡傳:「欲使我従屠沽兒輩也。詩國風狼跋其胡注:「頷下懸肉也」。杜子羙詩:「上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81
生長兵間早脫身,晚為元祐太平人,不驚渤澥桑田變,来看龜䝉漏澤春。
82
後漢光武紀:生長兵間久厭武事,桺子厚與蕭俛書,朝夕歌謡,使成文章,雖不得位,亦不虛為太平之人也。《太平廣記王逺傳,麻姑云:接待已来,東海三為桑田。詩魯頌:奄有龜。䝉」山志:龜山在兖州泗水縣,䝉山在沂州費縣。《寰宇記》:兖州泗水縣東北,漏澤穴有五,皆深二丈。每春夏積水,秋冬不過三日,水皆盡。
83
曾謁東封,玉輅塵幅巾,短褐亦逡廵行宮,夜奏空名姓悵望雲霞縹緲人。
84
周禮:王之五輅:一曰玉輅,又車宮、軒門、帷宮、旌門。注天子行宫也。垂老區區豈為身?㣲言一發重千鈞,始知不見髙皇帝,正似商山四皓人」。
85
王注一發,謂四皓對髙祖、太子仁孝之語。
86
舊聞父老晉郎官巳作飛騰變化,看聞道東䝉有居處,願供薪水看燒丹」。
87
東䝉即䝉山,一名東山南史陶潜傳》:送一力給其子,曰:「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抱朴子金丹,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食之,令人不老,不死」。
88
千古風流賀季真,㝡憐嗜酒謫仙人。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羮問飬神。
89
李白憶賀監詩四眀有「狂客風流賀李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冄見荘子刻意萹,此飬神之道也。送家安國教授歸成都。家安國,字復禮,睂山人,博學舉進士不第,後隨韓存寳征,乞第得官,既而諸公舉之,得成都教授,故詩內有說「劍橫經鋒鏑,腥編簡香」之句。
90
別君二十載,坐失兩鬢青,吾道雖艱難,斯文終典型。屢作退飛鷁,羞看乾死螢。一落戎馬間,五見霜葉零,夜談空說劍,春夢猶橫經,新科復舊貫,童子方乞靈,須煩凌雲手,去作入蜀星,蒼苔髙朕室,古柏文翁庭。初聞編簡香,稍覺鋒鏑腥,岷峨有雏鳯,梧竹飬修翎,鳴呼應嶰律,飛舞集虞廷,吾儕便歸老,亦足慰餘齡」。
91
杜子羙詩案:頭乾死,讀書、螢荘子有說劍萹。按通鑑,元祐二年詔母用王氏經義,従吕公著請復制科詩中新科復舊貫指此。後漢李郃傳:和帝遣使微服單行,觀采風謡,二使當到益部。李郃指星云:「有二使星入益州分野髙,朕見第五巻監試呈同官詩注,王注髙朕室。今府學古室文翁庭今有古柏處。呂氏春秋:黃帝使伶倫截嶰谷竹,制十二筩,聼鳯凰之鳴以為律呂。
92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三首。按除夜元祐二年丁邜元日,三年戊辰也。
93
江湖流落,豈闗天禁省相望亦偶然,䒭是新年未相見,此身應坐不歸田」。
94
白髮蒼顔,五十三家人,遥遣試春衫,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阿咸。
95
杜子羙詩》:「朝罷香烟攜滿袖,杜子羙杜位宅守」,歳詩》守嵗阿咸家」,王注銀幡元日所賜者當年踏月走東風,坐看春闈鎖醉翁」,「白髪門生㡬人在,郤將新句調兒童」。
96
次韻答張天覺二首
97
車輕馬稳轡銜堅,但有蚊䖟喜,撲縁,截斷口前君莫問,人間差樂勝巢仙。
98
列子齊輯乎轡銜之際,蚊䖟撲縁出荘子,屢見李賀小傳,天上差樂不苦也。韓退之記:夢詩「口前截斷第二句,綽虐顧我顔不歡,乃知神仙未賢聖,䕶短慿愚,邀我敬我寧屈,曲身世間,安能従汝巢神仙!」
99
馭風騎氣我何勞?且要長松作土毛。亦如訶佛丹霞老,郤向清凉禮白毫。
100
《傳燈録》:丹霞禪師過慧林寺,遇天大寒,師取木佛燒火,院主訶之,師以杖子撥灰曰:「吾燒取舎利主曰:木佛何有舎利?」師曰:「既無舎利,更取兩尊来燒院主」。自後睂須墮,落王注:張天覺為河東提刑,行部至五臺山,㳺清凉山,時有神光也,《法華經世尊扵靈山㑹上,為諸大衆說,二十八品放睂間,白毫相光,照三千大千世界。次,韻黃魯直畫馬,試院中作。按年譜:先生以元祐三年戊辰任翰林學士知貢舉。
101
少年鞍馬勤逺行,臥聞齕草風雨聲,見此忽思短策橫,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詩瘦,不如芋魁歸飯豆,門前欲嘶御史驄,詔恩三日休老翁,羨君懐中䨇橘紅。公自注「黃」,有「老母」
102
杜子羙韋偃《畫馬歌》一匹,齕草一匹《嘶》」又詩:知君苦思縁,詩瘦芋魁飯豆注,屢見後漢桓典傳,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亰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宋故事,省試官出院,給假三日。《吳志》:陸績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答曰:「欲歸遺母」。余與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領貢舉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詩送之。廌,陽翟人,少以文字見蘇子瞻,子瞻喜之。及知舉,廌適就試,意在得廌,以冠多士,及考章,程文大喜,以為廌無疑,遂以為魁,既拆號,悵然出院,以詩送廌。
103
與君相従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平生謾說古戰塲,過眼終迷日,五色,我慙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責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無怨亦無徳,買羊沽酒謝玉州,為我醉倒春風前,歸家但草凌雲賦,我相夫子非臞仙」。唐李華傳:嘗擬作弔古戰塲文,極意硏確,他日與蕭穎士讀之,問誰可及,答曰:君加精思,便能至矣。華愕然,信服」。李肇國史補:唐李程貞觀中試日,五色賦破,云:徳動天,鑒祥開日華。楊扵陵覧之曰:須作狀頭。翌日無名,扵陵攜示主文曰:塲中有此侍郎,何以待之?曰:非狀元不可於陵。曰:若如此,侍郎已遺賢矣。亟命取李程巻對之,不差一字,遂擢第一。左傳成二年,知罃對楚王曰:無怨無徳,不知所報。韓退之寄玉川子詩,買羊酤酒,謝不敏冄見,又紅芍藥歌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漢司馬相如傳:列仙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臞。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
104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来禽與青李,五年不踏江頭路,夢逐東風泛蘋芷,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飜天雪相激,眀年我復在江湖」,知君對花三歎息」。
105
按未歸時指在黃州時也。
106
和宋,肇逰西池次韻。
107
漢皇慈儉,不開邉尚,教千艘下瀨船,貪看艨艟飛鬭艦,不知贔屭舞鈞天,故山西望三千里,徃事回思二十年,自笑區區足官府,不如公子散神仙。
108
漢食貨志時粤欲與漢用船戰,遂乃大修昆眀池,列館環之,治樓船髙十餘丈,旗幟加其上。西亰雜記:昆眀池中有戈船、樓船各數百艘。漢武帝紀:甲為下瀨將軍。注:瀨,湍也。伍子胥書有下瀨船吳志周瑜取䝉衝鬬艦十聨,實以薪草,同時舉火釋名外狭,而長曰艨艟上下重板曰:「艦按艨艟,䝉衝通」。吳都賦:「巨鼇贔屭,音備戯」,注云:「作力貌」。西亰雜記:「昆眀池刻石為鯨魚,每至雷雨,魚嘗鳴吼,鬐鬛皆動。韓退之酬盧給事詩:「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鳯終日相追陪再見」。
109
施註蘇詩巻二十六
URN: ctp:ws943832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