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

《卷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武帝
2
帝姓劉諱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縣綏輿里人。漢楚元王交之後。隆安中為劉牢之參軍,累遷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元興初為桓修撫參軍,加彭城內史,以平桓玄功進使持節,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並八州諸軍事、領軍將軍、徐州刺史,尋領青州刺史。義熙初,進侍中車騎將軍,改授都督荊、司、梁、益、寧、雍、涼七州並前十六州諸軍事,解青州,加領兗州刺史。尋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加北青冀二州刺史。以平慕容超功進太尉中書監,固讓。尋假黃鉞,授大將軍揚州牧,固讓。改授太尉中書監,尋領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又領荊州刺史,加領南蠻校尉,授太傅中外大都督。領征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加北雍州刺史。十二年策命為宋公,加九錫。十三年,以平姚泓功進爵宋王,固讓。十四年為相國,恭帝即位,仍進爵宋王。元熙二年六月受禪,改元永初,在位三年,謚曰武皇帝,廟號高祖。有集二十卷。案:《傅亮傳》,高祖登庸之始,文筆皆是參軍滕演。北征廣固,悉委長史王誕。自此之後,至於受命,表策文誥,皆亮辭也。然帝既有集,難盡分別。今除《文選》、《藝文類聚》確指為王誕、傅亮作外,仍編入《武帝集》中。
3
◇除冶士制永初元年八月
4
有無故自殘傷者補冶士,實由政刑煩苛,民不堪命,可除此條。《宋書·武帝紀》下
5
◇矯晉安帝詔義熙八年九月
6
劉毅包藏禍心,構逆南夏。藩混助亂志,肆奸宄。賴宰輔玄鑒,撫機挫銳,凶黨即戮,社稷擄病7蚝蒙之德,所因者本,肆眚覃仁,實資玄澤。況事興大憝,禍自元凶。其大赦天下,唯劉毅不在其例,並增文武位一等。孝順忠義,隱滯遺逸,必令聞達。《晉書·安帝紀》:八年九月己卯,太尉劉裕害右將軍兗州刺史劉藩、尚書左僕射謝混,庚辰裕矯詔。
7
◇矯安帝遺詔十四年十二月
8
唯我有晉,誕膺明命,業隆九有,光宅四海。朕以不德,屬當多難,幸賴宰輔,拯厥顛覆,仍恃保蹋克黜禍亂。遂冕旒辰極,混一六合。方憑阿衡,惟新洪業,而遘疾大漸,將遂弗興。仰惟祖宗靈命,親賢是荷。咨爾大司馬琅邪王,體自先皇,明德光懋,屬惟儲貳,眾望攸集。其君臨晉邦,奉系宗祀,允執其中,燮和天下,闡揚末誥,無廢我高祖之景命。《晉書·恭帝紀》,安帝崩,劉裕矯稱詔。
9
◇即位詔永初元年六月丁卯
10
夫世代迭興,承天統極,雖遭遇異途,因革殊事。若乃功濟區宇,道振生民,興廢所階,異世一揆。朕以寡薄,屬當艱運,藉否終之期,因士民之力,用獲拯溺,匡世撥亂,安國寧民,業未半古,功參曩烈。晉氏以多難仍遘,歷運已移,欽若前王,憲章令軌,用集大命於朕躬。惟德匪嗣,辭不獲申,遂祗順三靈,饗茲景祚,燔柴於南郊,受終於文祖。猥當與能之期,爰集樂推之運,嘉祚肇開,隆慶惟始,思俾休嘉,惠茲兆庶。其大赦天下,改晉元熙二年為永初元年。賜民爵二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逋租宿債勿複收。其有犯鄉論清議,贓污淫盜,一皆蕩滌洗除,與之更始。長徒之身,特皆原遣。亡官失爵,禁錮奪勞,一依舊准。《宋書·武帝紀》下
11
◇降封晉世名臣後裔詔
12
夫微禹之感,嘆深後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晉氏封爵,咸隨運改,至於德參微管,勛濟蒼生,愛人懷樹,猶或勿翦,雖在異代,義無泯絕。降殺之宜,一依前典。可降始興公封始興縣公,廬陵公封柴桑縣公,各千戶。始安公封荔浦縣侯、長沙公封醴陵縣侯、康樂公可即封縣侯,各五百戶∶以奉晉故丞相王導、太傅謝安、大將軍溫嶠、大司馬陶侃、車騎將軍謝玄之祀。其宣力義熙,豫同艱難者,一依本秩,無所減降。《宋書·武帝紀》下,又略見《南史·宋本紀》一
13
◇封功臣詔
14
夫銘功紀勞,有國之要典;慎終追舊,在心之所隆。自大業創基,十有七載,世路佝模戎車歲動,自東徂西,靡有寧日。實賴將帥竭心,文武盡效,寧內拓外,迄用有成。威靈遠著,寇逆消蕩,遂當揖讓之禮,猥饗天人之祚。念功簡勞,無忘鑒寐,凡厥誠勤,宜同國慶。其酬賞複除之科,以時論舉;戰亡之身,厚加複贈。《宋書·武帝紀》下
15
◇追封劉穆之等詔
16
故侍中、司徒、南昌侯劉穆之,深謀遠猷,肇基王跡,勛造大業,誠實匪躬。今理運維新,蕃屏並肇,感事懷人,實深淒悼。可進南康郡公,邑三千戶。故左將軍青州刺史王鎮惡,荊、郢之捷,克剪放命,北伐之勛,參跡方叔。念勤惟績,無忘厥心。可進龍陽縣侯,增邑千五百戶。《宋書·劉穆之傳》,高祖受禪,思佐命元,下詔。
17
◇下劉遵考詔
18
遵考服屬之親,國戚未遠,宗室無多,宜蒙寵爵。可營浦縣侯,食邑五百戶,以本號為彭城沛三郡太守。《宋書·劉遵考傳》,高祖初即位,下詔。
19
◇封佐命功臣徐羨之等詔
20
散騎常侍、尚書僕射、鎮軍將軍、丹陽尹徐羨之,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諸軍事、撫州將軍,江州刺史、華容侯王弘,散騎常侍、護軍將軍作唐男檀道濟,中書令、領太子詹事傅亮,侍中、中領軍謝晦,前左將軍、江州刺史宜陽侯檀韶,使持節、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河北諸軍事、後將軍、雍州刺史關中侯趙倫之,使持節、督北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北徐州刺史南城男劉懷慎,散騎常侍、領太子左衛率新淦侯王仲德,前冠軍將軍、北青州刺史安南男向彌,左衛將軍灄陽男劉粹,使持節、南蠻校尉人艮山子到彥之,西中郎司馬南郡相宜侯陽張劭,參西中郎將軍事、建威將軍、河東太守資中沈林子等,或忠規遠謀,扶贊洪業;或肆勤樹績,弘濟艱難。經始圖終,勛烈惟茂,並宜與國同休,饗茲大賚。羨之可封南昌縣公,弘可華容縣公,道濟可改封永廢毓,亮可建城縣公,晦可武昌縣公,食邑各二千戶;韶可更增邑二千五百戶,仲德可增邑二千二百戶;懷慎、彥之各進爵為侯,粹改封建安縣侯,並增邑為千戶;倫之可封霄城縣侯,食邑千戶;劭可封臨沮縣伯,林子可封漢壽縣伯,食邑六百戶。開國之制,率遵舊章。《宋書·羨之傳》,上初即位,思佐命之功,下詔。
21
◇下高句驪王高璉等詔
22
使持節都督營州諸軍事征東將軍高句驪王樂浪公璉,使持節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將軍百濟王映,並執義海外,遠修貢職。惟新告始,宜荷國休。璉可征東大將軍,映可鎮東大將軍,持節都督王公如故。《宋書·東夷高句驪傳》,高祖踐阼,下詔。
23
◇下褚叔度詔
24
夫賞不遺勤,則勞臣增勸;爵必疇庸,故在功咸達。叔度南北征討,常管戎要;西夏不虔,誠著嶺表。可封番禺縣男,食邑四百戶。《宋書·褚叔度傳》高祖受命,下詔。
25
◇遣大使巡行詔六月丁丑
26
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覽民物,搜揚幽隱,拯災恤患,用能風澤遐被,遠至邇安。朕以寡暗,道謝前哲,因受終之期,託兆庶之上,鑒寐屬慮,思求民瘼。才弱事艱,若無津濟,夕惕永念,心馳遐域。可遣大使分行四方,旌賢興善,問所疾苦。其有獄訟虧濫,政刑乖愆,傷化擾治,未允民聽者,皆當具以事聞。萬事之宜,無失厥中,暢朝廷乃眷之旨,宣下民壅隔之情。《宋書·武帝紀》下
27
◇增俸詔六月戊寅
28
百官事殷俸薄,祿不代耕。雖國儲未豐,要令公私周濟。諸供給昔減半者,可悉復舊。六軍見祿粗可,不在此例。其餘官僚,或自本俸素少者,亦疇量增之。《宋書·武帝紀》下
29
◇定刑詔七月壬子
30
往者軍國務殷,事有權制,劫科峻重,施之一時。今王道維新,政和法簡,可一除之,還遵舊條。反叛淫盜三犯補冶士,本謂一事三犯,終無悛革。主者頃多並數眾事,合而為三,甚違立制之旨,普更申明。《宋書·武帝紀》下
31
◇複彭沛下邳詔八月戊辰
32
彭、沛、下邳三郡,首事所基,情義繾綣,事由情獎,古今所同。彭城桑梓本鄉,加隆攸在;優複之制,宜同豐、沛,其沛郡、下邳,可複租布三十年。《宋書·武帝紀》下,又略見《南史·宋本紀》一
33
◇肆赦詔八月乙亥
34
朕承歷受終,猥饗天命。荷積善之祚,藉士民之力,率由令範,後先祗嚴,獲遂宣訓,蒸嘗肇建,情敬無違。加以儲宮備禮,皇基彌固,國慶家禮,爰集旬日,豈予一人,獨荷茲慶。其見刑罪無輕重,可悉原赦。限百日,以今為始。先因軍事所發奴僮,各還本主;若死亡及勳勞破免,亦依限還直。《宋書·武帝紀》下
35
◇酒埽前世諸陵墓詔閏月壬午朔
36
晉世帝后及藩王諸陵守衛,宜便置格。其名賢先哲,見優前代。或立德著節,或寧亂庇民,墳塋未遠,並宜灑埽。主者具條以聞。《宋書·武帝紀》下
37
◇下眾官詔閏月辛丑
38
主者處案,雖多所諮詳,若眾官命議,宜令明審。自頃或總稱參詳,於文漫略。自今有厝意者,皆當指名其人,所見不同,依舊繼啟。《宋書·武帝紀》下
39
◇停冬使詔閏月辛丑
40
諸處冬使,或遣或不,事役宜省,今可悉停。唯元正大慶,不在其例。郡縣遣冬使詣州及都督府,亦停之。《宋書·武帝紀》下
41
慶冬使或遣不役,宜省,今可悉停。唯元正大慶,不得廢耳。郡縣冬使詣州及都督府者,亦宜同停。《宋書·禮志》一
42
◇下徐廣元年
43
秘書監徐廣,學優行謹,歷位恭肅,可中散大夫。《宋書·徐廣傳》
44
◇除淫祠詔二年四月己卯朔
45
淫祠惑民費財,前典所絕,可並下在所除諸房廟。其先賢及以勳德立祠者,不在此例。《宋書·武帝紀》下
46
◇定刑詔六月壬寅
47
杖罰雖有舊科,然職務殷碎,推坐相尋。若皆有其實,則體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設罰之意。可籌量粗為中否之格。《宋書·武帝紀》下
48
◇除連坐法詔十月丁酉
49
兵制峻重,務在得宜。役身死叛,輒攷傍親,流遷彌廣,未見其極。遂令冠帶之倫,淪陷非所。宜革以弘泰,去其密科。自今犯罪充兵合舉戶從役者,便付營押領。其有戶統及謫止一身者,不得復侵濫服親,以相連染。《宋書·武帝紀》下
50
◇下倭國詔二年
51
倭贊萬里修貢,遠誠宜甄,可賜除授。《宋書·倭國傳》
52
◇推恩外戚詔二年
53
推恩之禮,在情所同,故內樹宗子,外崇后屬,爰自漢魏,咸遵斯典。外祖趙光祿蕭光祿,名器雖隆,茅土未建,並宜追封開國縣侯,食邑五百戶。《宋書·孝穆趙後傳》
54
◇詔報孔琳之二年
55
小人難可檢御,司空無所間。餘如奏。《宋書·孔琳之傳》
56
◇原刑詔三年正月申辰朔
57
刑罰無輕重,悉皆原降。《宋書·武帝紀》下
58
◇分立南豫州詔二月丁丑
59
豫州南臨江滸,北接河、洛,民荒境曠,轉輸艱遠,撫蒞之宜,各有其便。淮西諸郡,可立為豫州。自淮以東,為南豫州,以豫州刺史彭城王義康為南豫州刺史,征虜將軍劉粹豫州刺史《宋書·武帝紀》下
60
◇封徐湛之詔三年
61
永興公主一門嬌長,早罹辛苦,外孫湛之,特所鍾愛。且致節之胤,情實兼常,可封枝江縣侯,食邑五百戶。《宋書·徐湛之傳》
62
◇下沈林子三年
63
軍國多務,內外須才,前鎮西諮議建威將軍河東太守沈林子,不得遂其情事,可輔國將軍起。《宋書自序》,林子遭母憂還,東葬,乘輿躬幸,信使相望,葬畢,即下詔。
64
◇恤沈林子三年
65
輔國將軍沈林子,器懷真密,忠績允著,才志未遂,傷悼在懷,可追贈征虜將軍。宋書自序。此詔末有句云:有司率常典也。似非詔中語,俟再審定。
66
◇詔少府
67
少府前歲所封諸洲蘆荻,可開以利民。《藝文類聚》八十二
68
◇停省縣尉詔
69
百里之任,總時官長,縣尉實效甚微,其費不少,二品縣可置一尉而已。餘悉停省。《御覽》二百七十。
70
◇詔答鄭鮮之
71
勞足下勤至,吾初不擇日。
72
◇疾甚下手詔五月
73
朝廷不須復有別府,宰相帶揚州,可置甲士千人。若大臣中任要,宜有爪牙以備不祥人者,可以臺見隊給之,有征討,悉配以臺見軍隊,行還復舊。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後不煩臨朝。仗既不許入台殿門。要重人可詳給班劍。《宋書·武帝紀》下,《南史·宋本紀》一
74
◇敕孫季高義熙六年
75
大軍十二月之交,必破虜。卿今時當至廣州,傾其巢穴,令賊奔走之日,無所歸投。《宋書·武帝紀》上
76
◇敕裴松之義熙十二年冬
77
裴松之廓廟之才,不宜久尸邊務。今召為世子洗馬,與殷景仁同,可令知之。《宋書·裴松之傳》。既克洛陽,高祖敕。
78
◇敕諸公慰視沈林子永初三年
79
其至性過人,卿等數視之。宋書自序。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減損,逼與入省,日夕撫慰,敕諸公。
80
◇即位告天策
81
皇帝臣裕,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帝。晉帝以卜世告終,歷數有歸,欽若景運,以命於裕。夫樹君宰世,天下為公,德充帝王,樂推攸集。越ㄈ唐虞,降暨漢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勳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首,垂訓無窮。晉自東遷,四維不振;宰輔憑依,《南史》作「焉依」。為日已久。難棘隆安,禍成元興。遂至帝主遷播,宗祀堙滅。裕雖地非齊晉,眾無一旅,仰憤時難,俯悼橫流,投袂一麾,則皇祀克復,及危而能持,顛而能扶,姦宄具殲,僭偽必滅。誠興廢有期,否終有數。至於大造晉室,撥亂濟民,因藉時來,實尸其重。加以殊俗慕義,重譯來庭,正朔所暨,咸服聲教。至乃三靈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協祉,歲月滋著。是以群公卿士,億光夷人,僉曰皇靈降鑒於上,晉朝款誠於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極不可以暫曠。遂逼群議,恭茲大禮。
82
猥以寡德,託於兆民之上。雖仰畏天威,略是小節;顧深永懷,祗懼若浮>醇蛟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用酬萬國之情。克隆天保,永祚於有宋。惟明靈是饗。《宋書·武帝紀》下,又《禮志》三「萬國之情」作「萬國之嘉望」,又見《南史·宋本紀》一
83
◇追尊皇考策
84
維永初元年七月,皇帝謹遣某官某奉策上皇考尊號曰孝穆皇帝,仰惟聖靈,邈焉徂遠。昔有周丕崇,祚興昌季,其在魏晉,亦申情禮,所以聿追來孝,所因者本。謹稽式上代,考諸令準;稱謂既極,情典攸遂。所以仰順天人,俯穆率士,在心遠慕,庶云有慰。《通典》七十二
85
◇追尊先后策
86
維年月朔,皇帝謹遣某官某奉策上皇妣尊號曰孝穆皇后。伏維皇妣,資坤厚之性,體母儀之德,等美姜裨,齊列任姒。訓穆中閨,化流自遠。膺歷運期,饗茲天位。謹依前典,敬奉大禮。仰慕聖善之愛,俯增《蓼莪》之思。通典七十二
87
◇入京城令
88
預是彭沛鄉人赴義者,並可依劉主簿。《宋書·劉鍾傳》。義旗將建,高祖版劉鍾為郡主簿,明日從入京城,將向京邑,高祖令云。
89
◇征戴氳攘
90
前大尉參軍戴耄辟士韋玄,秉操幽遁,守志不渝,宜加旌引,以弘進退,並可散騎侍郎,在通直。《宋書·戴氪》,宋國初建下令不起。
91
◇答王弘彈謝靈運令
92
靈運免官而已,餘如奏。端右肅正風軌,誠副所期。豈拘常儀,自今為永制。《宋書·王弘傳》,弘彈靈運殺力人桂興,淫其嬖妾,並彈中丞王准之不舉,下令答。
93
◇受相國宋公九錫令
94
孤以寡薄,負荷殊重,守位奉藩,危溢是懼。朝恩隆泰,委美推功。遂方軌齊晉,擬議國典。雖亮誠守分,十稔於今,而成命弗回,百辟胥暨,內外庶僚,敦勉周至。藉運來之功,參休明之跡;乘菲薄之資,同盛德之事。鑒寐永言,未知攸託。隆祚之始,思賈斯慶。其赦國內殊死以下,今月二十三日昧爽以前,悉皆原宥;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賜粟五斛。府州刑罪,亦同蕩然。其餘詳依舊准。《宋書·武帝紀》中,義熙十四年六月。
95
◇下書辟宗炳等
96
吾忝大寵,思延賢彥,而《兔隆非貝Γ《考鰲肺湊欏2咧丘園,良增虛佇。南陽宗炳,雁門周續之,並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宋書·宗炳傳》
97
◇至江陵下書義熙八年十一月
98
夫去弊拯民,必存簡恕,舍綱修網,雖煩易理。江荊彫殘,刑政多闕,頃年事故,綏撫未周。遂令百姓疲匱,歲月滋甚。財傷役困,慮不幸生。凋殘之餘,而不減舊。刻剝徵求,不循政道。宰蒞之司,或非良幹。未能匪躬儉句脫一字。苟求盈給,積習生常,漸不知改。
99
近因戎役,來涉二州,踐境親民,愈見其瘼,思欲振其所急,恤其所苦。凡租稅調役,悉宜以見戶為正。州郡縣屯田池塞,諸非軍國所資,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州郡縣吏,皆依尚書定制實戶置。台調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省,別量所出。巴陵均折度支,依舊兵運。原五歲刑已下。凡所質錄賊家餘口,亦悉原放。《宋書·武帝紀》中
100
◇江陵平加領南蠻校尉下書義熙十一年
101
此州積弊,事故相仍,民疲田蕪,杼軸空匱。加以舊章乖昧,事役頻苦;童耄奪養,老稚服戎,空戶從役,或越紼應召。每永懷民瘼,宵分忘寢,誠宜蠲除苛政,弘茲簡惠。庶令凋風弊政,與事而新,寧一之化,成於期月。荊雍二州,西局、蠻府吏及軍人年十二以還,六十以上,及扶養孤幼,單丁大艱,悉使遣之。窮獨不能存者,給其長賑。府州久勤將吏,依勞銓序,並除今年租稅。《宋書·武帝紀》中
102
◇世子鎮徐兗二州下書義熙十二年
103
吾倡大義,首自本州,克復皇祚,遂建勳烈,外夷蔚校內清姦軌,皆邦人州黨竭誠盡力之效也。情若風霜,義貫金石。今當奉辭西旆,有事關、河,弱嗣叨蒙,復忝今授,情事纏綿,可謂深矣。頃軍國務殷,刑辟未息,眷言懷之,能不多嘆。其犯罪繫五歲以還,可一原遣。文武勞滿未蒙榮轉者,便隨班序報。《宋書·武帝紀》中
104
◇賜沈林子義熙十三年
105
頻再破賊,慶快無譬,既屢摧破,想不復久爾。宋書自序,姚鸞精兵守藎林子銜枚夜襲,即屠其城劓鸞而坑其眾,高祖賜書。
106
◇請恤孟龍符表義熙六年
107
故龍驤將軍、廣川太守孟龍符,忠勇果毅,隕身王事,宜蒙甄表,以顯貞節。聖恩嘉悼,寵贈方州。龍符投袂義初,前驅效命,推鋒三捷,每為眾先;及西剿桓歆,北殄索虜,朝議爵賞,未及施行。會今北伐,複統前旅。臨朐之戰,氣冠三軍。於時逆徒實繁,控弦掩澤,龍符匹馬電躍,所向摧靡,奮戈深入,知死弗吝。賊超奔遁,依險鳥聚。大軍因勢,方軌長驅。考其庸績,豫參濟不。竊謂宜班爵土,以褒勛烈。《宋書·孟懷玉附傳》
108
◇土斷表義熙九年
109
臣聞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畫疆,各安其居。在昔盛世,人無遷業。故井田之制,三代以隆。秦革斯政,漢遂不改,富強兼並,於是為弊。然九服弗擾,所托成舊。《通典》無「然」字,以此二語在不複係之於齊楚下,今此轉刻誤跳耳。在漢西京,大遷田、景之族,以實關中,即以三輔為鄉閭,不復系之於齊、楚。自永嘉播越,爰託淮海,朝有匡復之算,民懷思本之心,經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及至大司馬桓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為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於時財阜國豐,實由於此。自茲迄今,彌歷年載,畫一之制,漸用頹馳。雜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猶在。
110
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夫人情滯常,難與慮始,所謂父母之邦以為桑梓者,誠以生焉終焉,敬愛所託耳。今所居累世,墳壟成行,敬恭之誠,豈不與事而至。請准庚戍土斷之科,庶子本《通典》作「庶存其本」。所弘,稍與事著。然後率之以仁義,鼓之以威武,超大江而跨黃河,撫九州而復舊土,則戀本之志,乃速申於當年,在始暫勤,要終所以能易。
111
伏惟陛下,垂矜萬民,憐其所失,永懷《鴻雁》之詩,思隆中興之業。既委臣以國重,期臣以寧濟,若所啟合允,請付外施行。《宋書·武帝紀》中,又見《通典》三
112
◇請恤孫季高表義熙九年
113
孫季高嶺南之勛,已蒙褒贈,臣更思維,慮循稔惡一紀,據有全城疑當作「越」。若令根本未拔,投奔有所,招合餘燼,猶能為虞。縣師遠討,方勤廟算。而季高汎海萬里,投命洪流,波激電邁,指日遄至。遂奄定南海,覆其巢窟。使循進退靡依,輕舟遠迸。曾不旬月,妖凶殲殄。蕩滌之功,實庸為大。往年所贈,猶為未優。愚謂宜更贈一州,即其本號,庶令忠勛不湮,勞臣增厲。《宋書·孫處傳》,處字季高。
114
沈田子戰功表義熙十三年
115
參征虜軍事振武將軍扶風太守沈田子,率領勁銳,背城電激,身先士卒,勇冠戎陳,奮寡對眾,所向必摧。自辰及未,斬馘千數。泓喪旗棄眾,奔還霸西。咸陽空盡,義徒四合。清蕩餘燼,勢在眭唷#ㄋ問樽孕潁
116
◇請褒贈王鎮惡義熙十四年
117
故安西司馬、征虜將軍王鎮惡,志節亮直,機略明舉。自策名州府,屢著誠績。荊南遘釁,勢據上流,難興強蕃,憂兼內侮。鎮惡輕舟先邁,神兵電臨,旰食之虞,一朝霧散。及王師西伐,有事中原,長驅洛陽,肅清湖、陝。入渭之捷,指麾無前,遂廓定咸陽,俘執偽后,克成之效,莫與為疇。實扞城所寄,國之方邵也。近北虜遊魂,寇掠渭北,統率眾軍,曜威撲討。賊既還奔,還次涇上。故龍驤將軍沈田子,忽發狂易,奄加刃害。忠勛未究,受禍不圖。痛惜兼至,惋悼無已。伏惟聖懷,為之傷惻。田子狂悖,即已備憲。鎮惡誠著艱難,勳參前烈。殊績未酬,宜蒙追寵。願敕有司,議其裒贈。《宋書·王鎮惡傳》
118
◇言靈瑞表
119
沙門釋法義,於嵩廟所石壇下,得玉璧三十二枚,黃金一餅,符彩潤潔,河南太守毛分,以靈岳降瑞,送諸神府。□□□□□□□□孫嚴《宋書》
120
◇進寶器表十四年
121
間者平長安,獲張衡所作渾儀士圭歷代寶器。謹遣奉送,歸之天府。《御覽》二引《義熙起居注》十四年《相國表》
122
◇表
123
情由權奪。《文選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引《晉起居注宋公表》
124
董司乖方。過實引罰。同上。
125
◇上言乞正封賞義熙二年三月
126
昔天禍皇室,巨狡縱篡,臣等義惟舊隸,豫蒙國恩,仰契信順之符,俯厲人臣之憤。雖社稷之靈,抑亦事由眾濟。其翼獎忠勤之佐,文武畢力之士,敷執在己之謙,用虧國體之大。輒申攝眾軍先上,同謀起義,始平京口、廣陵二城,臣及撫軍將軍毅等二百七十二人,並後赴義出都緣道大戰,所餘一千五百六十六人,又輔國將軍長民、故給事中王元德等十人,合一千八百四十八人,乞正封賞。其西征眾軍,須論集續上。《宋書·武帝紀》上,平桓玄上言。
127
◇白武陵王遵箋
128
粲等備位大臣,所懷必盡,執憲不允,自應據理陳訴。而橫興怨忿,歸咎有司,宜加裁當,以清風軌。《宋書·武帝紀》上,褚粲等役使官人,為御史所糾,謝箋言辭憤怨,高祖與大將軍武陵王遵箋,並免官。
129
◇與臧燾書
130
頃學尚廢馳,後進頹業。衡門之內,清風輟響。良由戎車屢警,禮樂中息。浮夫近志,情與事染。豈可不敷崇墳籍,敦厲風尚。此境人士,子侄如林。明發搜訪,想聞令軌。然荊玉含寶,要俟開瑩。幽蘭懷馨,事資扇發。獨習寡悟,義著周典。今經師不遠,而赴業無聞。非唯志學者鮮,或是勸誘未至邪。想復弘之。《宋書·臧憲傳》,高祖鎮京口,與燾書。
131
◇與劉毅書
132
吾往習擊妖賊,曉其變態。新獲奸利,其鋒不可輕。宜須裝嚴畢,與弟同舉。《宋書·武帝紀》上。
133
吾往與妖賊戰,曉其變態。今脩船垂畢,將居前撲之。克平之日,上流之任,皆以相委。晉書劉毅傳,盧循乘勝而進,毅將率軍南征,因與毅書。
134
◇函書付朱齡石
135
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枚於中水取廣漢,使羸弱乘高黽嗍餘,由內水向黃虎。《宋書·朱齡石傳》,義熙九年伐蜀,高祖別有函,書全封付齡石,署函邊日,至白帝乃開。又見南史十六。
136
◇與韓延之書義熙十一年
137
文思事意,遠近所知。去秋遣康之送還司馬君者,推至公之極也。而了無愧心,久絕表疏。此是天地所不容。吾受命西征,止其父子而已。彼土僑舊,為之驅迫,一無所問。往年卻僧施謝邵任集之等,交構積歲,專為劉毅規謀,所以至此。今卿諸人,一時逼迫,本無纖畔。吾虛懷期物,自有由來。今在近路是諸賢濟身之日。若大軍相臨,交鋒接刃;蘭艾雜揉,或恐不分。故白此意,並可示同懷諸人。《晉書·司馬休之傳》,案:《宋書》與此小異,今別載於後:
138
文思事源,遠近所知。去秋遣康之送還司馬軍者,推至公之極也,而了不遜愧。又無表疏,文思經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吾受命西討,止其父子而已。彼土僑舊,為所驅逼,一無所問。往年卻僧施謝邵任集之等,交構積歲,專為劉毅謀主,所以至此。卿等諸人,一時逼迫,本無纖釁,吾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在近路,正是諸人歸身之日。若大軍登道,交鋒接刃,蘭艾吾誠不分。故具示意,並示同懷諸人。《宋書·武帝紀》中
139
◇與驃騎道憐書義熙十二年
140
謝景仁殞逝,悲痛摧割不能自勝。汝聞問惋愕,亦不可堪。其器體淹中,情寄實重,方欲與之共康時務。一旦至此,痛惜兼深。往矣奈何,當複奈何?《宋書·謝景仁傳》
141
◇移檄京邑
142
夫治亂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聖明。自我大晉,陽九屢構,隆安以來,難結皇室。忠臣碎於虎口,貞良弊於豺狼。逆臣桓玄,陵虐人鬼,阻兵荊郢,肆暴都邑。天未忘難,凶力繁興。踰年之間,遂傾皇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淪,七廟毀墜。夏后之罹浞埽有漢之遭莽、卓,方之於玄,未足為喻。自玄篡逆,於今歷年,亢旱彌時,民無生氣。加以士庶疲於轉輸,文武困於造築,父子乖離,室家分散。豈唯《大東》有杼軸之悲,《В梅》有傾筐之暨而已哉!仰觀天文,俯察人事,此而能久,孰有可亡。凡在有心,誰不扼腕。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啟處者也。是故夕寐宵興,援獎忠烈,潛構崎嶇,險過履虎。此下《南史》有「乘機奮發義不圖全」。輔國將軍劉毅、廣武將軍何無忌、鎮北主簿孟昶,兗州主簿魏詠之,寧遠將軍劉道規,龍驤將軍劉藩,振威將軍檀憑之等,忠烈斷金,精貫白日,荷戈奮袂,志在畢命。益州刺史毛璩,萬里齊契,埽定荊楚。江州刺史郭昶之,奉迎主上,宮於尋陽。鎮北參軍王元德等,並率部曲,保據石頭。揚武將軍諸葛長民,收集義士,已據歷陽。征虜參軍庾賾之等,潛相連結,以為內應。同力協規,所在蜂起。即日斬偽徐州刺史安城王修、青州刺史弘首。義眾既集,文武爭先,咸謂不有一統,則事無以輯。裕辭不獲已,遂總軍要。庶上憑祖宗之靈,下罄義夫之力。剪馘逋逆,蕩清京輦。
143
公侯諸君,或世樹忠貞,或身荷爵寵,而並俯眉猾豎,自效莫由。顧瞻周道,寧不弔乎!今日之舉,良其會也。裕以虛薄,才非古人,接勢於已踐之機,受任於既頹之運。丹誠未宣,感慨憤躍,望霄漢以永懷,眄山川以增厲。授檄之日,神馳賊廷。《宋書·武帝紀》上,又見南史宋本紀一
144
◇署廷尉寺門
145
有犯張廷尉家者,軍法論。《南史·張邵傳》,邵父敞,先為尚書,以答事微謬降為廷尉卿及宋武帝討桓玄命署寺門。
146
◇紀功鼎文永初中
147
沸秦洛,伏大漢。《鼎錄》
148
◇兵法
149
大白熒惑,一南一北為死喪。《開元占經》二十一引《宋武兵法》。
URN: ctp:ws97385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