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三十六 傷寒門

《卷一百三十六 傷寒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傷寒頭痛附論
2 夫傷寒頭痛者。邪氣循陽脈上攻於頭也。是以傷寒、傷風、溫病、熱病、風溫病、皆有頭痛証者。蓋頭痛皆陽証也。故太陽頭痛。必發熱惡寒。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少陽頭痛。脈弦細而發熱。至於三陰脈從足至胸。皆不至頭。惟厥陰脈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上頏顙。連目出額。故仲景只有厥陰頭痛一証。治以吳茱萸湯者是也。又傷寒頭痛。謂邪氣外在經絡。上攻於頭所致也。難經曰。三陽經受風寒。伏留而不去。則名厥頭痛。言三陽之經上於頭爾。然傷寒頭痛者。太陽專主也。何者。以太陽之經起於目內。上額交巔。
3 上入絡腦。經所謂太陽受病者。頭項痛。腰脊強。又曰。七日病衰。頭痛少愈。雖然陽明、少陽亦有頭痛。不若太陽之專主也。蓋太陽為病屬表。而頭痛專為主表証。雖有風寒之不同。
4 必待發散而後已。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傷寒也。麻黃湯主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桂枝湯主之。雖有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而與調胃承氣湯下之者。又云。若小便清者。知熱不在裏。仍在表也。當與桂枝湯。以頭痛未去。雖不大便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猶為在表。是知頭痛屬乎表者明矣。
5 頭痛一切屬三陽經也。而陰病亦有頭痛乎。太陰、少陰二經之脈。皆上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則無頭痛之証。惟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6 病亦有夫頭者。精明之府也。神明居之。小小邪氣。作為頭痛者。必曰發散而可也。其或痛甚。
7 入連於腦。而手足寒者。又為真痛。豈能發散而已哉。嗚呼。頭痛為外疾。猶有不可治者。
8 又矧髒腑之疾乎。又傷寒頭痛者。是外中風邪。上注腦中。三陽之脈受於風寒。伏留不去。
9 則流傳於心肺。故使上焦壅滯。心煩鼻塞。壯熱頭痛也。
10 歌括。惡寒發熱太陽經。惡熱頭痛胃氣蒸。脈細而弦兼發熱。少陽頭痛自分明。
11 又云。三陰本沒頭痛疼。若有頭疼屬厥陰。非次頭痛涎作病。心煩鼻塞濕家尋。
12 又論云。太陽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已發汗。未發汗。頭疼如破者。連須蔥白湯。不已者。葛根蔥白湯。陽明頭痛。胃氣所蒸也。調胃承氣湯。少陽頭疼。
13 小柴胡湯。涎病頭疼。瓜蒂搐鼻法。濕家鼻塞頭疼。瓜蒂搐鼻法。出鼻中黃水即愈。厥陰頭痛。脈必微浮。浮者欲愈也。不愈者。小建中湯。外証發熱似瘧者。欲愈也。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又云。三陰無頭疼。唯厥陰有頭疼。至吳茱萸証。卻雲乾嘔。吐涎沫。頭疼屬少陰。
14 以此論之。少陰亦有頭疼。但稀少耳。孫真人云。少陰傷寒。不壯熱。不頭疼。其稀少可知。
15 少陰身雖有熱。而無頭疼。厥陰有頭疼。而無身熱。而又頭疼。屬陽証無疑矣。
16 歌括。頭痛惡冷太陽先。惡熱陽明膽細弦。濕鼻塞兮痰膈滿。厥陰乾嘔吐清涎。
17 又頭痛屬三陽。陽明、少陽皆有之。而太陽則專主是也。太陽專主頭痛。則頭痛之屬表証者居多。陽明、少陽又次而輕耳。以陰經絡上不至頭。故無頭痛。惟厥陰循喉嚨之後。上連目系頂巔。有頭痛。乾嘔吐涎。可用吳茱萸湯。一証卻無身熱。亦與陰症不同也。雖然太陰、少陰。其經從足至胸。並無頭痛。是固然耳。然風溫病在少陰。濕溫病在太陰。而頭反痛。至於陰毒亦然。是又某病。則又有某証。脈絡相通。不可拘也。
18 若夫頭痛劇甚。入連於腦。手足俱寒。此則真痛。神丹在手。其能救乎。諸頭疼無熱。
19 如聖餅。用生姜蔥白煎湯下。
20 頭疼脈數。發熱惡寒。而身不痛。左手脈平和。此名食積也。傷食亦令人頭痛。脈數發熱。但驗左手人迎脈平和。身不疼痛者是也。甲乙經云。人迎盛緊。傷於寒。氣口盛緊。傷於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右手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蓋人迎主外。氣口主中。以此別之。傷食之証。由脾胃伏熱。因食不消。發熱似傷寒。卻身不疼痛。此為異耳。
21 若膈實嘔吐。食在上脘。宜吐之。若心腹滿痛者。宜下之。治中湯。五積散。黑神丸。可選而用也。
22
23 石膏散
24 出聖惠方
25 治傷寒頭痛壯熱。
26 石膏桂心細辛白術桔梗去蘆頭乾姜炮製銼薄荷各半兩麻黃去根節赤芍藥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搗粗羅為散。
27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28 黃芩散治傷寒頭痛。心神煩熱。四肢不利。
29 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赤芍藥桂心細辛各三分麻黃去根節前胡去蘆頭各一兩石膏二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
30 不計時
31 治傷寒壅熱。頭痛不可忍。宜服此方。
32 出聖惠方石膏二兩滑石一兩黃芩柴胡去苗赤芍藥前胡去蘆頭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三分上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33 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34 濃樸散治傷寒壯熱頭痛。煩躁無汗。
35 濃樸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炙微赤銼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麻黃去根節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乾姜炮裂銼前胡去蘆頭各半兩上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
36 煎至六分。去生姜。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以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37 旋複花散
38 出聖惠方
39 治傷寒頭痛。心膈痰壅。
40 旋複花甘菊花芎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皂莢樹白皮三兩塗酥炙赤色上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荊芥七穗。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41 甘菊花散治傷寒痰壅頭痛。心煩。四肢拘急。不得睡臥。
42 甘菊花旋複花蔓荊子細辛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防風去蘆芎酸棗仁葳蕤各一兩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43 治傷寒汗後。頭痛不解。宜服此方。
44 出聖惠方石膏太陰玄精石各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咀。
45 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46 通頂吹鼻散
47 出聖惠方
48 治傷寒頭痛不止。
49 藜蘆一分去蘆頭瓜蒂馬牙硝〔各二分〕龍腦麝香研各半錢上搗羅為細散。研龍腦、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得嚏瘥。
50 黃芩湯
51 出護命方
52 治傷寒頭痛不止。
53 黃芩去黑心石膏茵陳蒿柴胡去苗桔梗銼炒牡丹皮荊芥穗梔子仁各一分麻黃去根節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
54 食後溫
55 吳茱萸湯
56 出金匱方
57 治傷寒厥陰証。乾嘔吐涎沫。頭痛。
58 吳茱萸〔二兩洗焙〕人參一兩半上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中盞半。
59 入生姜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急者陰毒。甘草湯。白術散。附子湯。肉桂散。回陽丹。反陰丹。至於陰盛隔陽。霹靂散。火焰散。隨經部分。選用之。
60 石膏丸
61 出聖濟總錄
62 治傷寒頭痛痰盛。
63 石膏細研水飛過四兩烏頭去皮臍生用一兩硝石研一兩半太陰玄精石研二兩上搗研為末。和勻如粉。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茶下。甚者不過三服。
64 聖白散
65 出聖濟總錄
66 治傷寒頭痛壯熱。化痰發汗。
67 附子一枚大者炮裂去皮臍白附子天南星炮半兩白芷一分半夏洗去滑為末生姜汁和作餅焙乾麻黃去根節各五兩石膏碎研一兩麝香研半錢上搗羅六味為末。入石膏、麝香末。同研令勻。每服半錢匕。熱蔥茶調下。甚者連進三服。
68 太一散
69 出王氏博濟方
70 治傷寒頭痛。
71 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一兩甘草石葦去毛各半兩石膏滑石研各二兩上搗羅三味為細散。入石膏、滑石末。同研勻。每服二錢匕。蔥白、薄荷茶調下。
72 白蘚皮湯
73 出聖濟總錄
74 治傷寒頭痛。
75 白蘚皮菊花石膏荊芥穗各一兩去粗皮一分甘草炙半兩麻黃去節二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76 茶調散
77 出聖濟總錄
78 治傷寒頭痛不止。
79 石膏碎研二兩羌活去蘆頭生用蒼術去皮甘草半生半炙芎茵陳蒿荊芥穗各一兩去粗皮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用臘茶一錢匕。同蔥白湯。
80 點熱服。
81 麝香雙丸
82 出聖濟總錄
83 治傷寒頭痛目眩。汗出。
84 麝香龍腦研各一分丹砂一兩半研雄黃木香赤箭各一兩牛黃白花蛇肉烏蛇肉各酒浸炙乾蠍炒去土羚羊角鎊各半兩天南星麻黃去根節各二兩白附子天麻酒浸焙防風去叉零陵香葉三分藿香葉天大。
85 每服二丸。細嚼。溫酒下。不拘時候。
86 天南星丸
87 出聖濟總錄
88 治傷寒頭痛。
89 天南星末二兩石膏〔末二兩水飛過〕上填牛膽中。用薄荷包。更用荷葉外包。
90 於風道中挂。以清明節候。入龍腦少許。滴雪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嚼。薄荷湯下之。
91 石膏湯
92 出王氏博濟方
93 治傷寒頭疼不可忍。
94 石膏麻黃去根節各一兩何首烏去黑皮半兩葛根銼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生姜三片。水一盞。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95 石膏煮散
96 出聖濟總錄
97 治傷寒頭痛。
98 石膏研水飛過一兩半旋複花一兩白蒺藜甘菊花山梔子仁茵陳蒿各半兩芎〔一兩〕太陰玄精石研半兩上搗羅六味為細末。入石膏等研勻。
99 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荊芥少許。同煎至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00 一字散
101 出聖濟總錄
102 治傷寒頭疼鼻塞。
103 一兩草烏頭炮裂去皮尖一兩半石膏研二兩雄黃二錢醋浸一宿焙研上搗羅三味為散。入雄黃末。研勻。每服一字。入臘茶半錢匕。蔥白一寸。煎湯點服。
104 瓜蒂散
105 出聖濟總錄
106 治傷寒頭疼。胸中滿。及發寒熱。脈緊而不大者。膈上
107 有痰涎。
108 用瓜蒂一兩。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熟水調下。吐涎愈。
109 人參湯
110 出聖濟總錄
111 治傷寒頭痛。自汗。壯熱。身體拘急。喘粗。骨節酸
112 疼。
113 人參甘草炙各二兩去粗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五味子柴胡去苗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夏生姜汁浸一複時各半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二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114 麻黃丸
115 出聖濟總錄
116 治傷寒。解表。止頭痛。兼治破傷風。及一切諸風。
117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烏頭水浸三日日易曝乾炮裂去皮臍各四兩天南星炮搗末四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四兩白芷三兩石膏泥裹火煨通赤研四兩甘草炙銼一兩龍腦研半兩麝香研一分上將八味。搗研為末。水煮天南星和丸。
118 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蔥茶或蔥酒嚼下。薄荷茶亦得。連二三服。此本白龍丸。後又加麻黃。
119 作六兩。用寒水石。石膏末為衣。治傷寒至佳。小小傷風。服之立瘥。解表藥中。此尤神速。
120 白雪丸
121 出聖濟總錄
122 治傷寒頭痛。三日以里可服。
123 烏頭去皮臍附子去皮臍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黃去根節甘草並生用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水浸宿炊餅和丸。如櫻桃大。火寒水石粉為衣。每服一丸。熱酒或蔥茶嚼下。良久以熱粥投之。
124 前胡湯
125 出聖濟總錄
126 治初得傷寒。頭痛壯熱。
127 前胡去蘆頭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玄參堅者旋複花甘草炙銼去粗皮黃芩去黑心桔梗銼炒各一兩生乾地黃焙二兩上粗搗篩。
128 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129 四白散
130 出聖濟總錄
131 治傷寒頭痛身熱。百節疼痛。
132 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白殭蠶炒各等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
133 茶清或酒調下。不拘時候。
134 太陽丹
135 出和劑方
136 治傷寒頭痛。感風氣積。偏正夾腦。一切頭疼。風壅痰
137 盛。咽膈不利。
138 腦子二兩別研川芎甘草白芷各一斤石膏別研二斤大川烏炮去皮臍一斤上為細末。蜜同面糊丸。每兩作一十八粒。朱砂為衣。每服一粒。薄荷茶嚼下。
139 乾葛湯
140 出經驗良方
141 治傷寒頭痛。不可忍者。
142 石膏二兩麻黃去根節乾葛川芎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四錢。姜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143 治三陽頭痛
144 出濟生拔粹方羌活防風荊芥升麻葛根白芷柴胡川芎芍藥細辛上以連須蔥白煎服。分兩旋加。若陰証頭痛。只用溫中藥足矣。乃理中姜附之類是也。
145 石膏湯太陽病。氣逆。面赤。頭痛目疼。不可忍者。
146 石膏二兩碎綿裹防風二兩葛根一兩芍藥一兩前胡一兩蔥白並根三莖生姜二兩切上以水七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
147 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148 傷寒風溫相搏。身熱如火。面赤頭痛。口乾舌燥。四肢拘急。引飲。
149 葛根三兩防風二兩甘草獨活栝蔞根各一兩五味子半兩上以水五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五日三服。未愈。再作服。
150 表裏湯主太陽、陽明合病。中風。皆大熱。頭痛目疼。身重。煩躁不便。小便少
151 者。
152 桂枝麻黃去節大黃酒浸甘草炙各一兩上水煎。熱服。
153 千秋丸主少陰病頭痛。不可忍者。
154 三兩天南星三兩草烏頭四兩生上搗篩。以千年韭根汁。和丸梧子大。
155 白飲下三粒。
156 治傷寒四五日。頭痛壯熱。胸中煩痛。
157 用烏梅十四個。鹽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
158 和解湯治少陽病頭痛。面赤。身體煩疼。胸中滿。脅下痞。腹中痛。
159 前胡芍藥濃樸桔梗枳實甘草黃芩半夏生姜〔各三兩〕蔥白四莖上以水一斗二升。只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咳者。
160 加五味子二兩。
161 治傷寒四五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
162 出千金方梔子仁黃連黃柏大黃各半兩好豉一升蔥白七莖上咀。以水八升。
163 煮上四物。六七沸。後納入蔥白、豉。煮得三升。頓服一升。日三。服湯訖。溫覆令汗出。
164 粉之。得汗。便止後服。勿複取汗。不得汗者。複服。重發。此藥無忌。特宜老小。神良。
165 青散
166 出千金方
167 治春傷寒。頭痛發熱。
168 苦參濃樸石膏各三十銖大黃細辛各二兩麻黃五兩烏頭五枚上治下篩。覺傷寒頭痛發熱。以白湯半升。和藥方寸匕。投湯中。熟訖去滓。盡服。覆取汗。汗出。溫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當微下利者。有大黃故也。
169 治傷寒頭痛壯熱。百節疼痛。
170 出千金方柴胡梔子仁芍藥知母各四兩升麻黃芩大青杏仁各三兩石膏八兩香豉一升上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
171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上喘咳嗽。五勞七傷。八般風疾。五般膈
172 氣。心腹冷痛。反胃嘔逆。霍亂吐瀉。髒腑虛鳴。山嵐瘴氣。遍身虛腫。婦人胎前產
173 後。小兒脾疳。並皆治之。
174 大腹皮白芷茯苓枳殼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川芎防風半夏荊芥薄荷桑白皮各一兩上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錢重。水盞半。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如要汗。加連須蔥白一根。同煎。
175 治傷寒頭疼至甚。不解。
176 出聖惠方藜蘆栝蔞皮各一分上搗羅為細散。吹少許入鼻中。滴少黃水。即愈。
177 治傷寒頭痛。並太陽頭痛。及一切頭風。
178 出本事方川芎防風羌活各一兩川烏草烏各半兩麻黃一兩半地龍去土全蠍一個雄黃三錢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食後。茶清調下。
179 連須蔥白湯
180 出活人書
181 治傷寒已發汗。未發汗。頭痛如破。
182 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小切半斤上用水二升。煮令減半。去滓。分三服。
183 惺惺散
184 出三因方
185 治傷寒發熱。頭疼腦痛。
186 石膏甘草麻黃去根節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茶半錢。
187 蔥白三寸。碎擘。煎三五沸。先嚼蔥白。細嚼下。去枕仰臥。如發熱。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188 治傷寒及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
189 出肘後方用乾艾葉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取汗愈。不拘時候服。
190 大安湯治四時傷寒。頭疼。遍身壯熱。口苦舌乾。
191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惡實炒各三兩甘草炙銼二兩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
192 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並三服。取汗瘥。
193 解表湯治初得傷寒時氣。壯熱頭痛。
194 甘草〔炙銼一兩〕生姜二兩半黑豆二合上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
195 煎至八分。去滓。頓服。濃衣蓋覆取汗。
196 僧伽應夢人參散
197 出和劑方
198 治傷寒體熱頭痛。及風壅痰嗽咯血等疾。宜服。
199 甘草炙六兩人參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乾葛白術各三兩乾姜炮五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二枚。煎七分。通口進。如傷寒。
200 入豆豉同煎。熱進。大效。不拘時。崇寧癸未。米芾為太常博士。始造待漏。冒寒得疾。痰嗽如膠。有血。更三醫不退。一日謁太尉蔡公。取人參散一貼。並棗見授。繼歸。有客承議郎薛道至。藥熟進一服。良久痰嗽立止。而客怪曰。公氣色頓快。何藥也。為道其由。求方。
201 蔡公又送一貼。越三日病全除。往見蔡公曰。此藥僧伽也。元中。泗守劉士彥。病八日不汗。女求僧伽甚確。夜夢告曰。翌日塔中取藥。遂於大聖缽中取得此藥。題印云。太平州楊家人參散。今太醫局中亦賣。無甘草、乾葛。兼無分兩。疑非真方。
202 和解散
203 出和劑方
204 治男女四時傷寒。頭痛。憎寒壯熱。煩躁自汗。咳嗽吐
205 利。
206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陳皮洗各四兩本桔梗甘草各半斤蒼術去皮一斤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時候。熱服。熱盛。
207 加乾姜四兩。頭痛甚。間以蔥白湯下。
208 十味和解散
209 出楊氏家藏方
210 治頭疼發熱。散寒邪。肢體倦怠。
211 白術〔一兩〕桔梗一兩人參去蘆當歸洗焙陳皮去白枳殼去瓤炒赤芍藥防風甘草炙各一分濃樸姜制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
212 姜五片。蔥三莖。熱服。不拘時候。
213 治身熱頭痛昏重。未辨陰陽。夾食傷寒暑等疾。名橘姜飲。
214 出百一選方陳橘皮水洗不去白二兩生姜捶碎不去皮四兩上以水四碗。煎至一碗半。每服一盞。通口並服。呂侍講希哲。居和州。歲疫。服者多安。吳內翰家。用之數效。
215 崔宣武人參石膏湯
216 出宣明論方
217 治傷寒頭痛。心煩悶。風熱。並汗後餘熱。
218 自汗多。清頭人參二錢三分石膏一兩川芎二兩黃芩二錢茯苓三錢甘草半兩防風三錢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219 治傷寒初患二三日。頭痛壯熱。
220 用葛根五兩。香豉一升。細銼。童子小便六升。煎取二升。分作二服。取汗。避風。
221
222 附子丸治傷寒頭痛壯熱。不問陰陽二毒。並宜服之。
223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五味子一兩上搗羅為末。研飯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下。良久吐或汗。即瘥。
224 五勝散
225 出本事方
226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
227 飲食。兼治傷甘草五味子石膏各一兩乾姜三兩半白術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228 入鹽少許。煎至七分。通口服。若治陰毒。入艾葉少許同煎。
229 葛根蔥白湯
230 出活人書
231 治感風熱頭疼不止。已發汗。未發汗。頭痛如破。
232 葛根芍藥川芎蔥白一把乾姜知母各一兩上咀。以水三升。煎至一升。
233 去滓。每服一盞。一方用生姜。
234 芎飲
235 出肘後方
236 治傷寒頭疼不止。
237 半兩馬牙硝石膏研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
238 入生姜三片。好茶一錢匕。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239 治傷寒及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
240 取生荷根葉。合搗。絞汁。服三四升止。
241 人參順氣散
242 出活人書
243 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244 乾葛甘草白術桔梗去蘆香白芷人參〔各一分〕白姜炮半兩麻黃去根節一兩半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
245 通口服。如要出汗。連進二服。
246 人參敗毒方
247 出德生堂方
248 治傷寒時氣。頭疼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痛。及
249 痰壅咳嗽。鼻人參赤茯苓甘草前胡柴胡去蘆桔梗枳殼羌活去蘆川芎防風獨活去蘆半夏荊芥薄荷桑白皮各一兩上咀。每服五錢重。水盞半。姜三片。
250 棗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如要汗。加連須蔥白一根。同煎。
251 芎辛丸
252 出海上名方
253 治傷寒非時頭痛。常服清利眼目。
254 大川芎二兩華陰細辛半兩去葉甘草一分炙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細嚼。用薄荷茶送下。食後服。
255 太一十神散
256 出廣南衛生方
257 治証與本類六味和解散同。
258 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乾葛白芷川芎陳皮青皮甘草上等分。為銼散。每服三錢。用姜三片。蔥白三寸。煎熱服。取汗出為度。
259 普救散
260 出廣南衛生方
261 治四時傷寒。渾身發熱。四肢疼痛。頭重眼疼。不問
262 陰陽二証。並蒼術一斤米湯水浸三日切焙乾乾葛半斤切焙甘草四兩炙赤色切細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要出汗。加連根蔥白二寸。共煎。
263 並兩服。滓再煎一服。不拘時候。仍用沙銚。不得犯銅鐵物。初發傷寒。亦下此藥。汗後勿服。
264 麻黃湯
265 出鮑氏方
266 治傷寒脈浮緊而數。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胸滿而微喘。
267 無汗。用此得汗。身疼發熱。自若中滿而嘔。桂枝湯倍芍藥。入人參、茯苓、半夏、川
268 樸。
269 麻黃桂心各一兩甘草半兩杏仁二十五個上散。每服五錢匕。煎八分。食前服。覆取微汗。周匝至足。夏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或汗出後。無大熱而喘。
270 去桂。加石膏。感濕兼寒。加白術二兩。得微汗。即住藥。汗多濕仍不去。腹脅氣動人。勿服。一方無杏仁。
271 瓜蒂散
272 出御藥院方
273 治太陽經頭痛。寒熱方。
274 瓜蒂十枚穿山甲鱗一片瓦上焙焦上為細末。每用一剜耳許。右鼻內搐。大有神效。
275 百餅丸
276 出御藥院方
277 解內外傷寒頭痛。壯熱憎寒。腹脹喘粗。
278 辰砂黃蠟各半兩研二分巴豆去皮心膜油一錢上除黃蠟外。同研令勻。次入蠟溶開。和成劑。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新水送下。候少時。用熱粥投之。汗出立愈。
279 八解散
280 出楊氏家藏方
281 解利傷寒。治頭痛發熱。渾身拘急。四肢疼痛。
282 荊芥穗三兩防風去蘆頭人參黃芩麻黃去根節肉桂去皮蒼術米泔水浸一宿甘草炙各一兩半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棗一枚。
283 淡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並進三服。汗出即瘥。不拘時候。
284 葛根解肌湯
285 出和劑方
286 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發熱。肢體拘
287 急。骨節煩疼。
288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肉桂去粗皮一兩甘草炙二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棗二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
289 不拘
290 升麻葛根湯
291 出危氏方
292 治傷寒時疫。頭疼。憎寒壯熱。肢體痛。發熱惡寒。
293 鼻乾。不得睡。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
294 衣。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及解傷酒。口瘡咽痛。
295 升麻一兩白芍藥一兩甘草一兩葛根二兩上銼散。每服四錢。
296 水一盞半。
297 不拘時。潮熱頭痛。生姜三片。蔥白二根。煎。咳嗽涎盛。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上膈熱。薄荷、黃芩各少許煎。斑瘡未出。加紫草、楂根各半錢。蔥白二根煎。挾熱。酒後傷風感寒。痰盛氣促。金沸草散。合和。用生姜三片。薄荷七葉。桑白皮七寸。烏梅一個煎。小兒量度多少。老人加人參。倍芍藥。各五錢。大段寒。即熱服。熱即溫服。
298 加減蔥豉湯
299 出肘後方
300 治傷寒初覺頭痛。內熱。脈洪起。一二日便服此。
301 蔥白一虎口大一升上用綿裹。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不許汗。
302 更作。加葛根三兩。水五升。煮取二升。
303 中和湯
304 出楊氏家藏方
305 治四時傷寒。初得病。惡寒發熱。頭目昏痛。肢節酸
306 疼。未分陰陽蒼術干葛桔梗碎桂白芷各二兩麻黃茱萸濃樸陳皮各一兩甘草半兩上為細末。酒湯任意調下。粗末。生姜蔥頭。水煎亦可。
307 治吹霎傷寒。頭重。鼻多清涕。神思不快。胸中痰實。語聲不出。喉中時時生癢。
308 出楊子麻黃(去根削術羌活川芎各一分甘草〔四錢〕細辛三銖上細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取八分。食後熱服。
309 獨活湯
310 出濟生拔粹方
311 治傷寒汗下後。頭痛起。目眩者。
312 防風獨活旋複花當歸各七錢上銼細。每服七錢。生姜同煎。
313 石膏湯
314 出濟生拔粹方
315 治傷寒汗下後。頭痛不止。不可再發汗。
316 石膏葛根麻黃各五錢黃芩芍藥甘草各七錢上銼細。每服七錢。生姜同煎。
317 金沸草散
318 出王氏博濟方
319 治傷寒著熱。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朝
320 發。丈夫風氣上攻。其狀如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痛。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
321 風。有寒氣。則出汗。如風盛。則解利。
322 荊芥穗四兩旋複花三兩麻黃去節三兩甘草一兩炙半夏一兩淨洗姜汁略浸赤芍藥一兩前胡三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姜、棗。
323 同煎至六分。熱服。如出汗。並三服。活人書。用赤茯苓、細辛。無麻黃、赤芍藥。
324 治傷寒熱毒攻心。頭痛煩躁。面赤。舌強硬。言語不快。狂言妄語。忽思狂走入
325 水。煩悶。精神不定。此為傷寒病氣在心。診其脈。左手寸脈一指偏大如眾脈。即可服
326 此方。若舌強硬。說話不明。急妙手針舌兩岸出惡血。即減得病勢也。切不可針舌心。
327 狂言惡口者。加木通草。狂走不住。加硝石。
328 出楊子建護命方升麻黃芩麥子去心玄參貝母桔梗硝石柴胡去毛牡丹皮去心連翹子荊芥穗羌活麻黃木香沉香各一分大黃三分牽牛一兩半夏三銖木通草三銖若狂言惡口用一兩上先將牽牛、半夏二味為末。作一處。入硝石。同研令勻。
329 所候湯沸。方入姜並藥末。煎一沸。急瀉出。取汁一盞。用調牽牛、半夏等末二錢。食後和滓服。
330 金屑丸治傷風寒頭痛。肌熱。大效。
331 大天南星五個半夏二兩洗七遍石膏二兩甘草半兩鬱金一兩上為末。以生姜自然汁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傷寒頭痛。荊芥茶湯下。四肢厥冷。燈焰上燒存性。四分服。小便不通。大戟湯下。大便不通。大黃湯下。破傷風。豆淋酒下。常服茶清下。並嚼咽。
332 神術散治傷風寒濕。頭昏鼻塞。咳嗽。四肢疼痛。不喜飲食。
333 刮皮蒼術四兩川芎細辛去葉半兩去蘆各一兩半羌活去蘆半兩甘草一兩半炙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334 治傷寒頭疼。渾身痛。腳手厥冷。陰証者方可服。
335 桂心附子椒白術各一錢一合蔥白二莖上以水一升。酒半升。
336 煮藥取半升。分作二服。服了。蓋覆臥取汗。一服愈。如未瘥。加生姜。煎一分服。不拘時候。
337 防風湯
338 防風二兩去蘆頭芍藥二兩羌活一兩熟地黃二兩切焙甘草炙半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夜一服。取瘥為度。
339 羌術湯
340 羌活一兩獨活一兩芍藥二兩白術二兩甘草半兩上為粗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341 治傷寒頭疼。並太陽頭疼。及一切頭風。
342 川芎一兩細辛半兩香附子一兩羌活一兩甘草三錢白芷二兩甘菊一兩蒼術一兩泔浸薄荷〔一兩〕荊芥二十文茵陳五文上為末。每服
343 解傷寒頭痛。
344 以升麻一兩。細銼。水一升。煎煉。取濃汁服之。
345 療傷寒熱頭痛。心下煩滿。
346 柴胡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各等分上為散。以水一斗。
347 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服。
348 傷寒食毒附論
349 夫傷寒食毒者。由其人脾胃氣虛。宿食不化。因外傷風冷。四肢不利。身體雖不大熱。
350 心胸恆多壅悶。吐逆上氣。心腹脹滿。小便赤色。下利頻並。診其脈緊數。三部俱有此候。
351 乃其証也。又云。傷寒兼食毒者。此世所謂夾食傷寒也。甲乙經曰。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邪中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此病本由勞動汗出。飲食失節。又傷冷食寒飲所致。內外挾寒。其狀微熱。惡寒。心胸痞悶。四肢酸疼。頭痛。吐逆上氣。腹滿。小便赤色。洩利頻並。宜先治其里。
352
353 人參散治食毒傷寒。初得病。身體不大熱。心悶。吐逆上氣。小便赤色。下利不
354 止。水穀人參去蘆頭一兩赤茯苓〔二分〕高良姜半兩銼草豆蔻半兩去皮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細辛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子芩三分訶黎勒皮半兩濃樸半兩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上搗細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生姜。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
355 治食毒傷寒頭痛。身不大熱。心間駐悶。大便下利。宜服此方。
356 乾姜半兩炮裂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濃樸三分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拘時候。和滓溫服。
357 大腹皮散治食毒傷寒。心腹脹滿。時複嘔吐。憎寒。不下飲食。大小便秘澀。
358 大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聖濟醋炒木香半兩桂心半兩白術〔一分〕川樸硝一兩聖濟用半兩濃樸三分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上搗篩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一方無生姜。
359 名大腹湯。
360 桂心散
361 出聖惠方
362 治傷寒食毒。腹脹。氣短壅悶。不下食。四肢少力。
363 桂心當歸銼微炒大腹皮訶黎勒煨用皮川大黃銼碎微炒木香以上各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
364 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365 木香散
366 出聖惠方
367 治傷寒食毒。脾胃虛乏。四肢少力。不思飲食。心腹氣
368 脹。或時下利。向晚憎寒。
369 木香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半兩神曲一分微炒黃色聖濟用半兩蓽茇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聖濟用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半兩去苗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濃樸三分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聖濟用半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370 檳榔散
371 出聖惠方
372 治傷寒食毒。腹脹喘急。
373 檳榔一兩白術一兩木香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
374 白術散
375 出聖惠方
376 治傷寒食毒。壯熱頭疼。時複憎寒。四肢酸痛。口苦。
377 白術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乾姜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二枚。煎至五分。去姜棗。不計時候。溫服。
378 赤茯苓散
379 出聖惠方
380 治傷寒食毒。腹脹虛鳴。不能食。
381 赤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去蘆頭白術五味子木香桔梗去蘆頭濃樸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兩上搗細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生姜半分。
382 煎至五分。去姜。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383 治傷寒食毒。心腹脹氣急悶。大小便不通。宜服此方。
384 出聖惠方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兩當歸半兩去心焙木香半兩川樸硝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上搗篩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無時。溫服。以利為度。聖濟無枳殼。名樸硝湯。
385 木香丸
386 出聖惠方
387 治食毒傷寒。心腹脹滿。頭面遍身俱黃。或時憎寒壯熱。
388 吐逆。不下飲木香一兩桂心一兩川升麻一兩白術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知母半兩濃樸一兩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檳榔一兩川樸硝一兩上搗羅為末。
389
390 人參湯
391 出聖濟總錄
392 治傷寒食毒。初得病。身體不大熱。心胸痞悶。不思飲
393 食。吐逆不定人參一兩赤茯苓去黑皮黃芩去黑心各三分訶黎勒炮去核高良姜銼炒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陳橘皮去白炒甘草炙銼草豆蔻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乾姜細辛去苗葉各一分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
394 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粥飲投。取汗。
395 芎湯
396 出聖濟總錄
397 治傷寒食毒。壯熱頭疼。時複憎寒。四肢酸痛。口苦。
398 芎附子炮裂去皮臍大黃銼炒去粗皮各三分乾姜甘草炙銼木香各半兩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擘煎至六分。
399 去滓。空心溫服。
400 續命丸
401 聖濟總錄
402 治傷寒食毒。水癖不消。及痰實。
403 大黃銼醋炒黃芩去黑心麻黃去根節黃連去須各半兩半合炒甘遂半分炮梔子仁樸硝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分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研以紙壓去油上搗羅七味為末。與三味研者拌勻。煉蜜和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溫熟水下。以利為度。未利。加一二丸。
404 大黃湯治傷寒食毒。心腹脹滿。時複嘔吐。憎寒。不下食。小便秘澀。
405 大黃銼炒白術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大腹皮銼各一兩木香桂去粗皮樸硝牽牛子炒各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六分。
406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07 疏氣湯治傷寒後。食毒所傷。心腹脹滿。水穀不化。大便不利。
408 京三棱煨銼牽牛子炒各一兩乾姜炮半兩陳橘皮去白炒一兩上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生姜湯下。取利為度。未利再服。
409 檳榔散治傷寒食毒所傷。腹脹氣急。大小便不通。
410 檳榔鬱李仁去皮各一兩大腹皮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生姜湯調下。
411 橘皮丸治傷寒食毒。惡寒。腹脅急脹。嘔吐不下食。手足厥冷。
412 陳橘皮去白炒草豆蔻去皮去粗皮枳殼去瓤麩炒木香各一兩大黃銼炒二兩鱉甲去裙一兩半用砂一分研醋五合浸炙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
413 乾姜湯治傷寒食毒。頭痛惡寒。心腹虛脹。大便洩利。
414 乾姜甘草炙銼各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去白炒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三分上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415 茯苓湯治傷寒食毒。腹脹虛鳴。不能食。
416 赤茯苓去黑皮陳橘皮去白炒人參白術木香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五味子各一兩乾姜炮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六分。
417 去滓。空心溫服。
418 芍藥湯治傷寒食毒。心腹脹滿。或時洩利。
419 芍藥白術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兩白豆蔻去皮去粗皮乾姜甘草炙銼各半兩木香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六分。
420 去滓。食前溫服。
421 蓽澄茄丸治傷寒食毒。心胸痞悶。洩利頻並。
422 蓽澄茄一兩乾姜炮三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去粗皮三分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一兩阿魏半兩肉豆蔻去皮三枚縮砂去皮半兩草豆蔻去皮三枚甘草炙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蓽茇一分白術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丸至二十丸。以知為度。
423 曲桂湯治傷寒食毒。咳嗽。
424 神曲銼炒去粗皮百合麻黃去根節黃連去須枳殼去瓤麩炒白石脂各一兩半桑根白皮炒銼地骨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二兩款冬花羚羊角屑旋複花微炒各一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十枚上粗搗篩。
425 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URN: ctp:ws12783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