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嘉祐三年三月甲午 (1058/4/1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臨川集
條件: 包含字詞「嘉祐三年三月甲午 (1058/4/19)」
Total 1

卷九十

12
德安鄭書其父太常博士字正臣之行治、伐閱、世次,因其妹婿廣陵朱介之以來請曰:「鄭氏故家滎陽,有善果者卒於唐江州刺史,而子孫為德安人。自善果至至七世,生裔,為樂清縣令,君之大父也。裔生柬,君之父也,以詩書教授鄉里,而終不仕。君以景趟哪杲士為洪州都昌縣主簿,於是令老矣,事皆決於君,而都昌至今稱以為能。又為廬州合淝縣尉,盜發輒得,故其後無敢為盜者。又為同州朝邑縣令,當陝西兵事起,案簿書,度民力所堪,以均賦役,而人不困。又掌集慶軍書記,歲旱,轉運使不欲除民租,以屬其守,而使君出視,君以實除民租如法。又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南康軍南康縣,移知梧州。方是時,智高為亂,吏多避匿即不往,君獨亟往,治城塹,集吏民以守,而州無事。經略使舉君以知賓州,再遷至太常博士,而歸為陵台令。召見,言事稱旨,賜緋衣銀魚。未赴,以嘉祐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年六十。君前夫人張氏,後夫人吳氏。子男三人,其長則也,次水公,次深。女四人,其三人已嫁矣,董振、何贄、朱介之,其婿也。君為人孝友諒直,得人一善若己出,能振窮急,而自養尤儉約。自賓州歸,所齎無南方一物,其平生所為如此。今既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德安之永泰鄉谷步里,而未有以碣諸墓也,敢因介之以告。」介之於余為外姻,而其妻能道君之實,將懼泯沒而無聞,數涕泣屬其夫,求得余之一言以表之墓上。蓋余嘗奉使江東,溯九江,上廬山,愛其山川,而問其州人士大夫之賢而可與游者,莫能言也。今能言其父之賢如此,問其州人之游仕於此者,乃以為良然。嗟乎,鄭君誠如此,豈特一鄉之善士歟!而其子男與女子又能如此,故為序次其說,使表之墓上。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