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4965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北史
條件: 提到「右武候大將軍
Total 9

卷十一隋本紀上第十一

19
夏四月辛巳,大赦。戊戌,太常散樂並免為編戶。禁雜樂百戲。辛丑,陳人來聘于周,至而上已受禪,致之介國。是月,發稽胡修恐長城,二旬而罷。五月戊午,封邗國公楊雄為廣平王,永康郡公楊弘為河間王辛未,介公薨,上舉哀於朝堂,謚曰周靜帝。六月癸未,詔以初受命,赤雀降祥,推五德相生,為火色。其郊及社、廟,依服冕之儀;而朝會之服、旗幟、犧牲盡尚赤,戎服尚黃。秋七月乙卯,上始服黃,百僚畢賀。八月壬午,廢東京官。甲午,遣樂安公元諧擊吐谷渾於青海,破而降之。九月戊申,遣使振給戰亡者家。庚午,陳將周羅㬋攻陷胡墅,蕭摩訶寇江北。辛未,以越王秀為益州總管,改封蜀王壬申,以薛公長孫覽、宋安公元景山並為行軍元帥。伐陳,仍令尚書左僕射高譫節度諸軍。是月,行五銖錢。冬十月乙酉,百濟王扶餘昌遣使來賀。授昌上開府儀同三司、帶方郡公。戊子,行新律。壬辰,行幸岐州。十一月乙卯,以永富郡公竇榮定右武候大將軍。遣兼散騎侍郎鄭捴使於陳。己巳,有流星如墜牆,光照于地。十二月甲申,以禮部尚書韋世康吏部尚書庚子,至自岐州。壬寅,高麗王高陽遣使朝貢,授陽大將軍、遼東郡公。
49
閏月丁丑,頒木魚符於總管、刺史,雌一雄三。己卯,以吏部尚書蘇威尚書右僕射六月乙丑,以荊州總管楊素納言丁卯,以吏部侍郎盧愷禮部尚書。時群臣咸請封禪,詔不許,曰:「豈可命一將軍除一小國,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虛言而干上帝邪。」八月壬戌,以廣平王雄為司空。冬十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盧通等上表請封禪,上不許。庚子,以右衛大將軍虞慶則右武候大將軍,右領軍將軍李安右領軍大將軍甲寅,降囚徒。十二月甲子,詔太常卿牛弘、通直散騎常侍許善心秘書丞姚察、通直郎虞世基等議定樂。
68
十七年春二月癸未,太平公史萬歲伐西寧,剋之。庚寅行幸仁壽宮。庚子上柱國王世積討桂州賊李光仕,平之。三月丙辰,詔諸司屬官有犯,聽於律令外斟酌決杖。辛酉,上親錄囚徒。癸亥上柱國、彭城公劉昶以罪狀誅。庚午,遣御史柳彧、皇甫誕巡省河南北。夏四月戊寅,頒新歷。五月庚申,宴百僚於玉女泉,班賜各有差。己巳,蜀王秀來朝。閏月己卯,群鹿入殿門。馴擾侍衛之內。秋七月丁丑,桂州人李世賢反,遣右武候大將軍虞慶則討平之。丁亥,並州總管、秦王俊坐事免,以王就第。九月甲申,車駕至自仁壽宮。庚寅,上謂侍臣曰:「廟庭設樂,本以迎神。齋祭之日,觸目多感,當此之際,何可為心?在路奏樂,禮為未允。公卿宜更詳之。」冬十月丁未,頒銅武符於驃騎、車騎府。戊申,道王靜薨。庚午,詔曰:「五帝異樂,三王殊禮,皆隨事而有損益,因情而立節文。仰惟祭享宗廟,瞻敬如在,罔極之感,情深茲日。而禮畢升路,鼓吹發音,還入宮門,金石振響;斯則哀樂同日,心事相違,情所不安,理實未允。宜改茲往式,用弘禮教。自今享廟日,不須備鼓吹,殿庭勿設樂縣。」辛未,京下大索。十二月壬子上柱國右武候大將軍、魯公虞慶則以罪伏誅。是歲,高麗、突厥並遣使朝貢。

卷十二隋本紀下第十二

24
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庚戌,百僚大射於允武殿。丁卯,賜城內居民米各十石。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鴻臚卿楊玄感禮部尚書癸酉,以工部尚書衛玄右武候大將軍,大理卿長孫熾戶部尚書月己卯,遣司朝謁者崔毅使突厥處羅,致汗血馬。三月辛酉,以將作大匠宇文愷工部尚書壬戌,百濟、倭、赤土、迦羅含國並遣使貢方物。乙丑,車駕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丙寅,遣屯田主事常駿使赤土,致羅罽。夏四月丙午,以離石之汾源、臨泉,鴈門之秀容為樓煩郡。起汾陽宮。癸丑,以河內太守張定和為左屯衛大將軍。乙卯,詔曰:「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領部落,保附關塞,遵奉朝禮,思改戎俗。頻入謁覲,屢有陳請。以氈牆毳幕,事窮荒陋;上棟下宇,願同比屋。誠心懇切,朕之所重。宜於萬壽戍置城造屋,其帷帳床褥以上,隨事量給,務從優厚,稱朕意焉。」五月壬申,蜀郡獲三足烏,張掖獲玄狐,各一。秋七月辛巳,發丁男二十餘萬築長城,自榆林谷而東。乙未,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破吐谷渾於曼頭、赤水。八月辛酉,親祠恆岳,河北道郡守畢集。大赦天下,車駕所經郡縣,免一年租調。九月辛未,徵天下鷹師,悉集東京,至者萬餘人。戊寅,慧星出五車,掃文昌,至房而滅。辛巳,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賦。冬十月丙午,詔曰:「先師尼父,聖德在躬,誕發天縱之姿,憲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蘊茲素王。而頹山之歎,忽踰於千祀;盛德之美,不在於百代。永惟懿範,宜有優崇。可立孔子後為紹聖侯,有司求其苗裔,錄以申上。」辛亥,詔曰:「昔周王下車,首封唐虞之胤;漢帝承歷,亦命殷周之後。皆所以褒立先代,憲章在昔。朕嗣膺景業,傍求雅訓,有一弘益,欽若令典。以為周兼夏殷,文質大備;漢有天下,車書混一;魏晉沿襲,風流未遠。並宜立後,以存繼絕之義。有司可求其胄緒,列聞。」乙卯,頒新式於天下。

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60
歷位寧州刺史、右武候大將軍秦州總管,賜吳樂一部。突厥沙缽略寇邊,為行軍元帥,率總管出涼州。與虜戰於高越原,兩軍相持,地無水,士卒渴甚,至刺馬血而飲,死者十二三。榮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軍復振。於是進擊,數挫其鋒,突厥憚之,請盟而去。賜縑萬匹,進爵安豐郡公,復封子憲為安康郡公,賜縑五千匹。歲餘,拜右武衛大將軍。帝欲以為三公,榮定上書固辭,陳畏懼之道,帝乃止。

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66
右武候大將軍。弼時貴盛,位望隆重,其兄隆為武都郡公,弟柬萬榮郡公,並刺史、列將。弼家珍玩不可勝計,婢妾曳綺羅者數百,時人榮之。

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15
平陳後,帝幸晉王第,置酒會群臣。高熲等奉觴上壽。帝曰:「高熲平江南,虞慶則平突厥,可謂茂功矣。」楊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慶則曰:「楊素前出兵武牢、硤石,若非至尊威德,亦無剋理。」遂互相長短。御史欲彈之,帝曰:「今日計功為樂,並不須劾。」帝觀群臣宴射,慶則進曰:「臣蒙賚酒,令盡樂,御史在側,恐醉被彈。」帝賜御史酒,遣之出。慶則奉觴上壽,極歡。帝謂諸公曰:「飲此酒,願我與公等子孫常如今日,世守富貴。」九年,轉為右衛大將軍,尋改為右武候大將軍

卷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四

38
開皇十八年,征遼東,徵為水軍總管。自東萊汎海趣平壤城,遭風,船多漂沒,入功而旋。十九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從楊素致討,羅㬋先登,大破之。進大將軍仁壽元年,入為東宮右虞候率,賜爵義寧郡公。轉右衛率。煬帝即位,授右武候大將軍,副楊素計平漢王諒,進授上大將軍。及陳主卒,羅㬋請一臨哭,帝許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