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9741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聞証誤
條件: 提到「景德
Total 6

卷一

12
開寶後,命中書樞密皆書《時政記》以授史官。葉夢得石林燕語按《實錄》,景德三年五月丙午樞密院始置《時政記》,月終送中書,用王文穆、陳文忠之請也。大中祥符中,又命直送史館,非始於開寶後,葉誤矣。
20
朱希真云,太平興國中,諸降王死,其舊臣或宣怨言,太宗盡收用之,置之館閣,使修群書。如《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之類,廣其卷帙,厚其廩祿贍給,以役其心,多卒老於文字之間。王明清《揮麈後錄》按《會要》,太平興國二年,命學士李明遠、扈日用偕諸儒修《太平御覽》一千卷、《廣記》五百卷。明年,《廣記》成。八年,《御覽》成。九年,又命三公及諸儒修《文苑英華》一千卷,雍熙三年成。與修者乃李文恭穆、楊文安徽之、楊樞副礪、賈參政黃中、李參政至、呂文穆蒙正、宋文安白、趙舍人鄰幾,皆名臣也。楊文安雖貫浦城,然恥事偽廷,舉後周進士第。江南舊臣之與選者,特湯光祿、張師黯、徐鼎臣、杜文周、吳正儀等數人。其後,湯、徐並直學士院,張參知政事,杜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吳知制誥,皆一時文人。此謂「多老於文字之間」者,誤也。當修《御覽》、《廣記》時,李重光尚亡恙,今謂因「降王死而出怨言」,又誤矣。《冊府元龜》乃景德二年王文穆、楊文公奉詔修,朱說甚誤。
22
寇忠愍為執政,尚少。太宗嘗語人曰:「寇準好宰相,但年尚少耳。」忠愍乃服何首烏,而食三白,鬚髮遂變,於是拜相。王鞏聞見近錄按,寇公以淳化二年入宥府,時年纔三十一。四年,以與張遜不協,罷。五年,復為參知政事至道二年又罷。真宗咸平六年三司使景德元年八月自三司拜相,時年四十四矣。此所記皆誤。
30
北虜講和,王文正、李文定俱秉政,文定曰:「外寧必有內憂,三十年後東封西祀方在公等之手,吾不見也。」文正為相,果有東封西祀之事。闕書名。出朱卉《曲洧舊聞》按,契丹講和在景德元年,後十二年,李公始自陝西都轉運使入翰林為學士,此事當指李文靖。
31
真宗既與契丹和親,王文正公問於李文靖公曰:「和親何如?」文靖曰:「善則善矣,但恐人主侈心生耳。」文正亦未以為然。及真宗晚年,多事巡游,大修宮觀,文正乃潛歎曰:「李公可謂有先見之明矣。」闕書名。出司馬光涑水記聞按《國史》,景德元年十二月,契丹平,此時李文靖之薨久矣。
43
祖宗朝,宰相罷免,惟趙中令得使相,餘多以本官歸班,參、樞亦然。天禧中,張文節始以侍讀學士知南京。天聖中,王文康以資政殿學士知陝州。自慶歷後,解罷免率皆得職焉。宋敏求《春明退朝求》按,參知政事罷政得職名,自景德二年王文穆始。慶歷以前,執政若薛簡肅、宋宣獻、李康靖、晁文莊之流,皆得資政殿學士。蓋祖宗故事,參、樞善罷,例皆進秩。太宗執政三十九人,惟王永圖、陳晉公、李文靖、賈媧民、寇忠愍、溫恭肅六人以本官罷,外此無不進秩者。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