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 |
條件: 提到「葉清臣」 |
Total 6 |
《卷第四十八》
20 | 初,翰林學士葉清臣居父喪,言者嘗請起復為邊帥,既而不行。至是免喪,宰相陳執中與清臣有隙,不欲清臣居內,乃申用其言。庚子,改除翰林侍讀學士、知邠州。 |
《卷第四十九》
17 | 以知青州、翰林學士、戶部郎中葉清臣兼龍圖閣直學士為永興軍路都部署兼本路安撫使、知永興軍。帝初欲進清臣官為諫議大夫,宰相陳執中曰:「此太優,乞且令兼龍圖閣直學士。」帝許之。故事,新除知永興軍者,當有錫齎,執中曰:「清臣近已得賜。」遂不與。清臣愈恨,過闕,請對,於帝前數執中之短,且力辭龍圖閣直學士不拜,帝錫齎之,亦不受。然帝遇執中如故。 |
133 | 翰林侍讀學士葉清臣在永興,條對甲寅詔書所問,其言多劘切權貴,且曰:「陛下欲抑奔競,此系中書。若宰相裁抑奔競之流,則風俗敦厚,人知止足;宰相用險佞之士,則貪榮冒進,浸成波靡。向有職在管庫,日趨走時相之門,入則取街談巷言以資耳目,出則竊廟謨朝論以驚流輩,一旦皆擢職司以酬所任。比日人士,競踵此風,出入權要之家,時有三尸、五鬼之號,乃列館職,或置省曹。且臺諫為天下耳目,今則盡為宰相肘腋,宰相所惡,則捃以微瑕,公行擊搏;宰相所喜,則從而唱和,為之先容。中書政令不平,賞罰不當,則鉗口結舌,未嘗敢言;人主纖微過差或宮闈小事,即極言過當,用為訐直。供職未逾歲時,遷擢已加常等。宋禧為御史,勸陛下宮中畜犬設棘以為守衛,削弱朝禮,取笑外國,不加訶譴,擢為諫官。王逵兩為湖南、江西轉運使,所至苛虐,誅剝百姓,徒配無辜,特以宰相故舊,不次拔擢,遂有河東之行。如此,是長奔競也!」 |
《卷第五十》
7 | 甲戌,以知永興軍葉清臣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
27 | 是月,翰林學士張方平、宋祁、御史中丞楊察與三司使葉清臣先上陜西錢議,請以小鐵錢三當銅錢一,既而又請河東小鐵錢亦如之,且罷官所置爐,朝廷皆施用其言。自是姦人稍無利,猶未能絕濫錢也。其後詔商州罷鑄清黃銅錢,又令陜西大銅錢、大鐵錢皆一當二,盜鑄乃止。然令數變,兵民耗於資用,類多咨怨,久之始定。 |
95 | 自遼人以伐夏來告,邊候稍警,帝御便殿,訪近臣以備御之策。權三司使葉清臣對曰:「陛下臨馭天下二十八年,未嘗一日自暇逸,而西北二邊,頻歲為患,豈非將相太臣不得其人,不能為陛下張威德以致此乎?慶歷初。劉六符來,執政不能折衝樽俎,只煩一介之使,坐致二十萬物。匱膏血以奉外敵,此有識之士所為長太息也。今詔問北使詣闕,以西戎為名,即有邀求,何以答之。臣聞誓書所載,彼此無求,況元昊叛邊,累年致討,遼人豈有毫髮之助!今彼國出師,輒求我助,干盟違約,不亦甚乎!若使辯捷之人判其曲直,我直彼曲,豈不憚服!茍肆侵凌,方河朔災傷之餘,野無廬舍,我堅壁自守,縱令深入,其能久居?即無所因糧,則亟當遁去。然後選擇驍勇,遏絕歸師,設伏出奇,邀擊首尾,若不就禽,亦且大敗矣。」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