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7260"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周書
條件: 提到「雍州刺史
Total 20

卷四 帝紀第四 明帝

13
三月甲,齊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舉州來附,遣柱國、高陽公達奚武與大將軍楊忠率眾迎之。改雍州刺史雍州牧,京兆郡守為京兆尹。以廣業、脩城二郡置康州,葭蘆郡置文州。戊申,長安獻白雀。庚申,詔曰:「三十六國,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皆稱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關中,宜改稱京兆人。」夏四月己巳,以太師、晉公護為雍州牧。庚午熒惑入軒轅。辛未,降死罪一等,五歲刑已下皆原之。甲戌,王后獨孤氏崩。甲申,葬敬后。

卷十四 列傳第六 賀拔勝弟岳兄允念賢

8
太昌初,以勝為領軍將軍,尋除侍中。孝武帝將圖齊神武,以勝弟岳擁眾關西,欲廣其勢援,乃拜勝為都督三荊、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諸軍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臺尚書左僕射。勝攻梁下溠戍,擒其戍主尹道珍等。又使人誘動蠻王文道期,率其種落歸款。梁雍州刺史蕭續擊道期不利,漢南大駭。勝遣大都督獨孤信、軍司史寧。歐陽酇城。南雍州刺史長孫亮、南荊州刺史李魔憐、大都督王元軌取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龍取義城、均口,擒梁將莊思延,獲甲卒數千人。攻馮翊、安定、(馮)〔沔〕陽,並平之。勝軍於樊、鄧之間。梁武敕續曰:「賀拔勝北間驍將,爾宜慎之。」續遂城守不敢出。尋進位中書令,增邑二千戶,進爵瑯邪郡公。續遣柳仲禮守穀城,勝攻之未拔。屬齊神武與帝有隙,詔勝引兵赴洛,至廣州,猶豫未進,而帝已西遷。勝還軍南陽,遣右丞(楊)〔陽〕休之奉表入關,又令府長史元潁行州事。勝自率所部,將西赴關中,進至淅陽,詔封勝太保、錄尚書事。時齊神武已陷潼關,屯軍華陰。勝乃還荊州。州民鄧誕執元潁,北引侯景。勝至,景逆擊之,勝軍不利,率麾下數百騎,南奔梁。
16
時萬俟醜奴僭稱大號,關中騷動,朝廷深以為憂。榮將遣岳討之。岳私謂其兄勝曰:「醜奴擁秦、隴之兵,足為勍敵。若岳往而無功,罪責立至;假令克定,恐讒愬生焉。」勝曰:「汝欲何計自安?」岳曰:「請爾朱氏一人為元帥,岳副貳之,則可矣。」勝然之,乃請於榮。榮大悅,乃以天光為使持節、督二雍二岐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以岳為持節、假衛將軍、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將軍代郡侯莫陳悅為右〔大〕都督,並為天光之副以討之。時赤水蜀賊,阻兵斷路。天光之眾,不滿二千。及軍次潼關,天光有難色。岳曰:「蜀賊草竊而已,公尚遲疑,若遇大敵,將何以戰。」天光曰:「今日之事,一以相委,公宜為吾制之。」於是進軍,賊拒戰於渭北,破之,獲馬二千疋,軍威大振。
19
天光入洛,使岳行雍州刺史。建明中,拜驃騎大將軍,增邑五百戶。普泰初,除都督二岐東秦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岐州刺史,進封清水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戶。尋加侍中,給後部鼓吹,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左僕射、隴右行臺,仍停高平。二年,加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華諸軍事、雍州刺史。天光將率眾拒齊神武,遣問計於岳。岳報曰:「王家跨據三方,士馬殷盛,高歡烏合之眾,豈能為敵。然師克在和,但願同心戮力耳。若骨肉離隔,自相猜貳,則圖存不暇,安能制人。如下官所見,莫若且鎮關中,以固根本;分遣銳師,與眾軍合勢。進可以克敵,退可以克全。」天光不從,果敗。岳率軍下隴赴雍,擒天光弟顯壽以應齊神武。
20
魏孝武即位,加關中大行臺,增邑千戶。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圖齊神武,遂刺心血,持以寄岳,詔岳都督二雍二華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寧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齊神武既忌岳兄弟功名,岳懼,乃與太祖協契。語在太祖本紀。岳自詣北境,安置邊防。率眾趣平涼西界,布營數十里,托以牧馬於原州,為自安之計。先是,費也頭萬俟受洛干、鐵勒斛律沙門、斛拔彌俄突、紇豆陵伊利等,並擁眾自守,至是皆款附。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又會平涼,受岳節度。唯靈州刺史曹泥不應召,乃通使於齊神武。三年,岳召侯莫陳悅於高平,將討之,令悅為前驅。而悅受齊神武密旨圖岳,〔岳〕弗之知也,而先又輕悅。悅乃誘岳入營,共論兵事,令其婿元洪景斬岳於幕中。朝野莫不痛惜之。贈侍中、太傅、錄尚書、都督關中三十州諸軍事、大將軍雍州刺史,謚曰武壯,葬以王禮。

周書卷十七 列傳第九

5
大統元年,轉右衛將軍,進爵信都縣公,邑一千戶。尋授尚書右僕射。從太祖復弘農,破沙苑,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戶。出為東雍州刺史。為政舉大綱而已,民庶稱焉。四年,薨於州。臨終唯以國步未康為恨,言不及家。贈太尉、尚書令、雍州刺史,謚曰武昭。

周書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

5
盟姿度弘雅,仁而汎愛。雖位居師傅,禮冠群后,而謙恭自處,未嘗以勢位驕人。魏文帝甚尊重之。及有疾,數幸其第,親問所欲。其見禮如此。大統十一年,薨,贈本官,謚曰孝定。子勵,字醜興,性忠果,有才幹。年十七,從太祖入關,及太祖平秦隴,定關中,勵常侍從。太祖嘗謂之曰:「為將,坐見成敗者上也,被堅執銳者次也。」勵曰:「意欲兼之。」太祖大笑。尋拜平東將軍散騎常侍,賜爵梁甫縣公。大統初,為千牛備身直長、領左右,出入臥內,小心謹肅。魏文帝嘗曰:「王勵可謂不二心之臣也。」沙苑之役,勵以都督領禁兵從太祖。勵居左翼,與帳下數十人用短兵接戰,當其前者,死傷甚眾。勵亦被傷重,遂卒於行間,時年二十六。太祖深悼焉。贈使持節、太尉、領尚書令、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追封咸陽郡公,謚曰忠武。子弼襲爵。尚魏安樂公主,官至撫軍將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

周書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3
惠達幼有志操,好讀書,美容貌,進退可觀,見者莫不重之。魏齊王蕭寶夤瀛州刺史,召惠達及河間馮景同在合中,甚禮之。及寶夤還朝,惠達隨入洛陽。領軍元釜勢傾海內,惠達嘗因寶夤與釜言論,釜歎重之,於座遺惠達衣物。孝昌初,魏臨淮王彧北討,以惠達為府長流參軍。及萬俟醜奴等構亂,蕭寶夤西征,惠達復隨入關。寶夤後與賊戰不利,退還,仍除雍州刺史,令惠達使洛陽。未還,而寶夤反謀聞於京師。有司以惠達是其行人,將執之。乃私馳還,至潼關,遇大使楊侃。侃謂惠達曰:「蕭氏逆謀已成,何為故入獸口?」惠達曰:「蕭王為左右所誤,今往,庶其改圖。」及至,寶夤反形已露,不可彌縫,遂用惠達光祿勳、中書舍人。寶夤既敗,人悉逃散,唯惠達等數人從之。寶夤語惠達曰:「人生富貴,左右咸言盡節,及遭厄難,乃知歲寒也。」
17
孝武初,改授散騎常侍、驃騎將軍給事黃門侍郎,監內典書事。時夏州戍兵數千人據兗州反,詔兼侍中,節度諸軍討平之。中尉綦俊與有宿憾,誣以他罪,劾之。孝武謂侍臣等曰:「楊寬清直,朕極知其無罪,但不能杜法官之奏耳。」事下廷尉,尋得申釋。又除黃門侍郎,兼武衛將軍。孝武與齊神武有隙,遂召募騎勇,廣增宿衛。以為合內大都督,專總禁旅。從孝武入關,兼吏部尚書。錄從駕勳,進爵華山郡公,邑一千二百戶。大統初,遷車騎大將軍太子太傅儀同三司。三年,使茹茹,迎魏文悼后。還,拜侍中、都督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五年,除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東雍州諸軍事、東雍州刺史,即本州也。十年,轉河州刺史。十六年,兼大丞相府司馬。
21
儉字景則。偉容儀,有才行。魏正始中,起家侍御史,加奉朝請,遷員外散騎侍郎。孝昌中,除鎮遠將軍、頓丘太守。未及述職,元顥啟請隨軍。建義初,兼給事黃門侍郎左將軍太府少卿。元顥入洛,授撫軍將軍。孝莊反正,廢於家。尋拜散騎常侍、都督潁州諸軍事、潁州刺史建明中,加征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武初,除衛將軍、北雍州刺史。政尚惠,夷夏安之。孝武西遷,除侍中、驃騎將軍大統初,以本官行東秦州事,加使持節、當州大都督。從破齊神武於沙苑,封夏陽縣侯,邑八百戶。七年,領大丞相府諮議參軍,出為都督東雍華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華州刺史八年,卒於家。贈本官,謚曰靜。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42
從解玉壁圍,拜安定國中尉。尋授同州刺史,入為太僕卿。征江陵功,封一子長城縣侯,邑千戶。尋進位大將軍,賜姓拓拔氏。俄除原州刺史,又以賢子為平高郡守,遠子為平高縣令,並加鼓吹。穆自以叔侄一家三人,皆牧宰鄉里,恩遇過隆,固辭不拜。太祖不許。後轉雍州刺史,入為小塚宰。孝閔帝踐阼,增邑通前三千七百戶,又別封一子為縣伯。穆請回封賢子孝軌,許之。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六

3
善少好學,涉獵經史,美容儀,沉毅有遠量。永安初,爾朱天光為肆州刺史,辟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討邢杲及萬俟醜奴,以善為長史。軍中謀議,每參預之。天光為關右行臺,表善為行臺左丞,加都督、征虜將軍。普泰初,賞平關、隴之功,拜驃騎將、大行臺、散騎常侍,封山北縣伯,邑五百戶。俄除持節、東雍州諸軍事、雍州刺史。天光東拒齊神武於韓(令)陵,善又以長史從。及天光敗見殺,善請收葬其屍,齊神武義而許之。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4
大統五年,行武功郡事,遷使持節、本將軍,行岐州刺史、當州都督。在任未幾,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騎常侍。王羆時為雍州刺史其善政,遣使貽書,盛相稱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離亂,饑饉相仍,逃散殆盡。孝穆下車之日,戶止三千。留情綏撫,遠近咸至,數年之內,有四萬家。每歲考績,為天下最。太祖嘉之,賜書曰:「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並部,賈琮譽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於是徵拜京兆尹。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8
孝武初,以疾還鄉里,終於家。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雍州刺史。湛弟讓,字景恕。幼聰敏,好學,頗有人倫鑒識。初為本州主薄,稍遷別駕、武都郡守、鎮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及太祖為丞相,引為府屬,甚見親待。出為衛將軍、南汾州刺史。治有善政。尋卒官。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涇州刺史
34
元偉猷道,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之後。曾祖忠,尚書左僕射,城陽王。祖盛,通直散騎常侍,城陽公。父順,以左衛將軍從魏孝武西遷,拜中書監雍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封濮陽王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26
昂族人仲景,好學,有雅量。其高祖欽,後趙吏部尚書、州刺史,子孫因家焉。父歡,魏隴州刺史、宋陽公。仲景年十八,舉文學,對策高第。拜司空府主簿,遷員外散騎侍郎。建德中,位至內史下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卒於官。子衡。王子直孝正,京兆杜陵人也。世為郡右族。父琳,州主簿、東雍州長史。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35
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邊城,不樂隨牒平進。會宜豐侯蕭循出為北徐州刺史,即請為其輕車府主簿,兼記室參軍,又領刑獄。循為梁州,除信武府記室參軍,領南鄭令。又板為中記室,補華陽太守。屬侯景度江,梁室大亂,循以璠有才略,甚親委之。時寇難繁興,未有所定。璠乃喟然賦詩以見志。其末章曰:「隨會平王室,夷吾匡霸功。虛薄無時用,徒然慕昔風。」循開府,置佐史,以璠為諮議參軍,仍領記室。梁元帝承制,授樹功將軍、鎮西府諮議參軍。賜書曰:「鄧禹文學,尚或執戈;葛洪書生,且云破賊。前修無遠,屬望良深。」梁元帝尋又以循紹鄱陽之封,且為雍州刺史,復以璠為循平北府司馬。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