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崇寧三年正月 (1104/1/30 - 1104/2/2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條件: 包含字詞「崇寧三年正月 (1104/1/30 - 1104/2/27)」
Total 8

卷二十三

2
崇寧三年正月案:錢氏《朔閏考》:是歲甲申正月丙子朔。戊子,詔:「江、池、饒、建州罷鑄小平錢及當五錢,並依陝西當十大錢樣制、規模、大小、輕重次第改鑄當十大錢。」《紀事本末》卷百三十六。
3
己丑,詔:「諸路增養縣學弟子員,大縣五十人,中縣四十人,小縣三十人。」《紀事本末》卷百二十六。案:《宋史選舉志》作「小縣二十人。」
4
丁酉,王厚奏:「臣得弟端書,近往湟州措置招納,稱宗哥城首領結毯將文字遣親弟結菊來歸順,候大軍到,開城門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軍到獻酒,青丹谷首領阿丹三人亦稱候大軍到迎降。青丹谷部族恃險最為強梗,今皆通誠款,情意如此,鄯、廓當可坐致矣。青唐自來倚恃宗哥以為籬落,又恃廓州為肘腋之援。今皆有向漢歸順之意,即青唐何賴焉!觀今事機,蕃中人情又如去年夏間未收湟州時,大功必成,惟是洛施軍令結、阿撒四諸首領,竊弄權柄,自作威福,已失國中人情。其部族甚有歸漢之望,切須措置,守奭屯戍,人兵糧食之類足備,臨時不至勞力。臣已丁寧臣弟端等更切多方撫諭,速就事功去訖。」《紀事本末》卷百四十。
5
戊戌,詔:「江、淮、荊、浙》等路所管當二錢盡拘收改鑄當十大錢。」《紀事本末》卷百三十六。案:《編年備要》云:以陝西所鑄當十錢便於行使,遂詔江、淮、荊、浙諸監以每年所鑄小平錢一百三十三萬四百貫文料例並崇寧元年朝旨,減退到銅五十萬斤,依陝西樣制改鑄當十大錢,前鑄當五錢指揮遂寢。
6
辛丑,詔:「季考月書鄉舉里選之法,以其間有未便事節,近已委有司別行講究。慮修立法度遽,未易成就,猶須寬假歲月,精加考求,期於協順人情,選拔寒俊而後已。所有後來科場,可更令參以科舉取士一次,使遠方舉人知悉。」《紀事本末》卷百二十六。
7
癸卯,詔:「京城外置錢監,并復徐州寶豐監、衛州黎陽監,並改鑄當十大錢,其當二限一年,更不行使。」《紀事本末》卷百二十六。案:《玉海》卷百八十云:崇寧元年八月,戶部言:「江、池、饒、建四監,歲額上供新錢一百三十餘萬貫。」二年十月行當十錢,三年二月復置寶豐、黎陽監,九月詔東南十監,舒、衡、睦、鄂、韶、梧六監鑄小錢,餘五監鑄當十錢。又考《宋史·本紀》,鑄當十大錢在正月戊子,《玉海》云二月,蓋誤。《宋史食貨志》云:三年,命諸路轉運司於沿流順便地隨宜增置錢監,俾民以所有折二錢換納於官,運致所增監改鑄折十錢。
8
甲辰,用方士魏漢津之說鑄九鼎。案:《通鑒續編》云:蔡京擢其客劉昺為大司樂,付以樂政,昺引蜀方士魏漢津見帝,獻樂議,從之。漢津本剩員兵士,自言師事唐仙人李良,授鼎樂之法。皇佑中,與房庶俱被召至京,而黍律已成,不得伸所學而退。或謂漢津嘗執役於範鎮,見其制作,因掠取之,蔡京神其說,讬以李良授云。然漢津曉陰陽數術,多奇中,嘗語所知曰:「不三十年,天下亂矣。」人未之信也。 漢津言:「臣聞通二十四氣,行七十二候,和天地,役鬼神,莫善於樂。伏羲以一寸之器名為含微,其樂曰扶桑;女媧以二寸之器名為葦龠,其樂曰光樂;黃帝以三寸之器名為咸池,其樂曰大卷。三三而九,為黃鐘之律,後世因之,至唐虞未嘗易。洪水之變,樂器漂蕩,禹效黃帝之法,以聲為律,以身為度,用左手中指三節三寸,謂之君指,裁為宮聲之管;又用第四指三節三寸,謂之臣指,裁為商聲之管;又用第五指三節三寸,謂之物指,裁為羽聲之管。第二指為民,為角;大指為事,為徵。民與事,君臣治之,以物養之,故不用為裁管之法。得三指,合之為九寸,則黃鐘之律定矣。黃鐘定,餘律從而生焉。案:《紀事本末》字多脫譌,茲據《宋朝事實》卷十四、《文獻通考》卷百三十校改,下文及原注並同。 商、周以來,皆用此法。因秦火,樂之法度盡廢。漢儒張蒼、班固之徒,惟用累黍容盛之法,遂致差誤;晉永嘉之亂,累黍之法廢。隋時牛宏用萬寶常水尺,至唐室田畸及後周王樸,並用水尺之法。本朝為王樸樂,聲太高,令竇儼等裁損,方得律聲諧和,雖諧和,即非古法。漢津欲乞請帝案:據畢氏《續通鑒》增。 三指為法,原注:謂中指、第四指、第五指各三寸。 先鑄九鼎,次鑄帝坐大鐘,次鑄四韻清聲鐘,次鑄二十四氣鐘,案:吳曾《能改齊漫錄》卷四云:崇寧四年,命鑄景鐘,鐘成,詔翰林張康伯為之序銘,以為景大也。九九之數兆於此,萬有不同之所宗也。其說如此。 然後均弦裁管,為一代之樂。」詔可。《紀事本末》卷百三十五,又卷百二十八云二月鑄九鼎。原注:楊氏《編年》:崇寧四年九月,蔡京用魏漢津鑄九鼎,作《大晟樂》。時漢津取身為度之義,以帝年二十四,當四六之數,取帝中指,以為黃鐘之寸,而生度量權衡以作樂。漢津本剩員兵士,為範鎮虞候。惟《編年》云爾當考。劉昺大晟樂論第三篇云:五季滅裂之餘,樂音散亡,周世宗觀樂,懸問工人不能答,乃命王樸審定制度。其規模鄙陋,聲韻焦急,非惟樸之學識不能造微。蓋焦急之音,適與時應。藝祖以其聲高,近於哀思,乃詔和峴減下一律。仁祖朝,詔李照與諸儒典治,取京縣黍累尺成律,審其聲,猶高,更用太府布帛尺為法,乃取世俗之尺,以為下太常四律。然太府尺乃隋尺也。照知樂聲之高而無法以下之,乃取世俗之尺以為據。是時樂工病其歌聲太濁,乃私賂鑄工使減銅,齊實下舊制三律,然照卒莫之辨。於是議者紛然,遂廢不用。皇佑中,命阮逸、胡瑗參定,詔天下知樂者,亟以名聞。逸、瑗減下一律,三年而樂成。言者以其制不合於古,鐘聲弇鬱震掉,不和滋甚,遂獨用之常祀朝會焉。神考肇新憲度,將作禮樂,以文治功。元豐中,採楊傑之論,驛召範鎮、劉知幾與傑參議,下王樸樂二律,用仁祖所制編鐘,稽考古制,是正闕失,煥然詳明,夐出前世焉。然諸儒之議,雖互有異同,而其論不出於西漢,雖粗能減定,而其律皆本於王樸,未有能超然自得以聖王為師者也。魏漢津居西蜀,師事李良,授鼎樂之法。良惟以黃帝、后夔為法,餘代皆有所去取。皇佑中,漢津與房庶以善樂被薦,既至,黍律已成。阮逸始非其說,漢津不得伸其所學。後逸之樂不用,乃退,與漢津議指尺,作書二篇,敘述指法。其書行於世,漢津常陳其說於太常,樂工憚改作,皆不主其說。逮崇寧初,上以英明浚哲之姿,慨然遠覽,將稽帝王之制,而自成一代之治。乃詔宰臣置司命屬,講議大政,惟大樂之制,訛謬殘闕甚矣。太常以樂器弊壞,遂擇諸家可用者,琴瑟制度,參差不同,簫笛之屬,樂工自備,每大合樂,聲韻淆雜,而皆失之太高。箏築阮,秦、晉之樂也,乃列於琴瑟之間;熊羆案,梁、隋之制也,乃設於宮架之外。笙不用匏,舞不象成,曲不協譜,樂工率農夫市賈,遇祭祀朝會,則追呼於阡陌閭閻之中,教習無素,懵不知音。議樂之臣,以樂經散亡,無所據依。秦、漢之後,諸儒自相非議,不足取法,乃博求異人,而以漢津之名達於上焉。高世之舉,適契聖心。乃請以聖上君指三節為三寸,三三為九,而黃鐘之律成焉。漢津得之於師曰:「人君代天理物,其所稟賦,必與眾異。」然春秋未及,則其寸不足;春秋既壯,則其寸有餘。惟三八之數,為人正,得太簇之律。今請指之年,適與時應。天其興之乎!前此以黍定律,遷就其數,曠歲月而不能決。今得指法,裁而為管,尺律之定,曾不崇朝,其聲中正平和,清不至高,濁不至下,焦急之聲,一朝頓革,聞者無不歡欣。調唱和氣,油然而生焉。越崇寧四年八月庚寅,樂成,列於崇政殿,有旨先奏舊樂三闋,樂未終,上曰:「舊樂如泣聲。」揮止之。既奏新樂,天顏和豫,百執事之臣無不忻喜稱頌。九月朔,以鼎樂成,上御大慶殿受賀。是日,初用新樂,太尉率百僚奉觴稱壽,有數鶴從東北來,飛度廣庭,翱翔鳴唳,而下詔罷舊樂,賜新樂,名曰《大晟》。明年冬,致祠於帝鼐殿。甘露自龍角鬛下降。有詔令樂府官屬,排設宮架,備三獻九奏以祗謝。景貺曲再作,有雙鶴劻旋於宮架之上,後再習樂,群鶴屢至。昔黃帝大合樂,有元鶴六舞於前,蓋和聲上達而後鶴為之應。《傳》曰:「不見其形,當察其影。」世之知音者鮮矣,而羽物之祥,可卜其聲和也。蓋聲音之和,上係人君之壽考,下應化日之舒長,焦急之聲固不可用於隆盛之世。昔李照欲下其律,乃曰:「異日聽吾樂,當令人物舒長。」照之樂,固未足以感動其和氣如此,然亦不可謂無其意矣。自藝祖御極,知樂之聲高,歷一百五十餘年而後中正之聲乃定。蓋奕世修德,和氣薰蒸,一代之樂理,若有待壽考、舒長之應,豈易量也哉?案:《續宋編年資治通鑒》云:時朝廷制禮作樂,以文太平。蜀人魏漢津者,年九十餘,獻樂議,因議制鼎。四年八月九鼎成,立大角鼎星祠。初,漢津議制鼎,名以奠八方,曰蒼,曰彤,曰晶,曰寶,曰魁,曰阜,曰壯,曰風,凡八,而中曰帝鼐,皆以九州水土納鼎中。及奉安翌日,上幸九成宮酌獻,至北方,曰寶鼎者忽漏水,溢於外。蓋寶鼎取土於雄州界,劉炳謂非燕之正方,或者其謂是乎!當時尤以為神。其後終於北方致亂。《編年備要》云:魏漢津獻樂議,上從之,禮樂房參詳陳暘曰:「五聲十二律,樂之正也,二變四清,樂之蠹也。二變以變宮為君,四清以黃鐘為宮,事以時作,固可變也。而君不可變;太簇、大呂、夾鍾或可分也,而黃鍾不可分,豈古人所謂尊無二上之恉哉?」論多不合,遂遷暘為鴻臚少卿。《文獻通考》卷百三十云:漢津欲請帝中指寸為律,徑圍為容盛。其後止用中指寸,不用徑圍;且制器不能成劑量,工人但隨律調之,大率有非漢津之本說者,而漢津亦不知。
10
是月,詔:「三蘇集及蘇門學士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等集並毀板。」《紀事本末》卷百二十二。案:事已見二年四月丁巳、乙亥二日,茲似闖觥#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