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高麗仁宗癸卯年六月癸未 (1123/6/2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條件: 包含字詞「高麗仁宗癸卯年六月癸未 (1123/6/26)」
Total 1

卷四十六

17
癸未,復遣良嗣、撒母等往雄州取戶口,途次,撒母等曰:「兩朝議如許大事,十分八分來成,止為人口毫末,皇帝有言,此事責在趙龍圖首尾議約之人。」良嗣云:「若趙軫、趙溫訊、韓昉果到本朝,良嗣必知之,今實不聞,奈何!」楊璞密諭良嗣云:「拒之深,或觸其暴,不可悔也。」良嗣以璞意白宣撫司,宣撫司不得已,縛溫訊赴軍前,撒母喜曰:「可以相賀矣,若韓昉與張軫等案:韓昉已見四年九月甲戌注,張軫》未見,《遼史亦無傳。且上作「趙軫」,此作「張軫」,未審孰是,抑果有兩人,當考。 皆得,尤善。」是月戊子,溫訊至,粘罕釋其縛而用之。楊璞尋出國書、誓書二稿示良嗣,欲借糧十萬石,轉至檀州、歸化州給大軍,討天祚,且請良嗣入辭。良嗣問交燕的期,以十七日,先令官吏來,其兵屯盧溝河,俟皇帝進止。《紀事本末》卷百四十三。案:四月癸巳,為初十日正當良嗣等辭金日,其初云云以下並追序,三月六日後按日計議事,皆當附癸巳下。《三朝北盟會編》據《燕云奉使錄》極詳,今取《紀事》所略者拾補之。良嗣至涿,詔瓦郎君及高慶裔來,酋言指摘誓草云:五字不當用及常年二字,又除去後面疊道五句,便令退換,更人口未齊,未許過界。因以其意遞奏,複於遞中付下御前改定誓書並誓草,進至燕,差李靖、劉嗣卿館伴,至寨門,執笏捧國書入。至國主帳前,西北立。邠門官傳國書入,引至帳內,跪奏,問大金皇帝聖躬萬福,奏訖,拜起,複跪;問南朝皇帝聖躬萬福,奏訖,拜起,複位,引出帳南面西立。邠門宣贊謁云:大宋國信使試工部尚書盧益等朝見,邠門官引進面北立,先五拜,搢笏,舞蹈,奏聖躬萬福,遂引所齋禮物等。自西而東,於國主面前過,遂賜對衣、金帶。跪受訖,複謝恩。于是賜茶酒,謝宴訖,同館伴還,安下處。楊璞、高慶裔來傳粘罕指揮,斥字畫諾筆,提拔不對,又須著換對,以自來國書是司分人修寫,拘於體例,自無諾筆。今主上親御翰墨,在闕下,因使人陳乞已換過兩次,到涿州又換一次,敵國往來豈有此理。然終以人口未足移文往來事,辨論久之。四月二日乙酉,金遣撒盧母、楊天壽同良嗣至雄州取戶口,宣撫司頗難之,再三言乞差人去收。初五日,趙溫訊來,長跪求免,良嗣諭之云:「本朝固不欲諫議過去,然金國必因此而尋兵,大丈夫生死皆有道,生亦為民,死亦為民,借諫議一身以解兩國之兵,為利亦不淺。」相顧感泣,遂以溫訊付之。七日庚寅,金人既得溫訊,遂交賞軍銀絹,至朝辭,國主云:「卿等歸去,傳語皇帝:時熱,善保聖體,如今軍兵兩處屯札,討伐夔離不並天祚,與你家勾當疆土,欲借米糧十萬石,般送至擅州、歸化。且不要疑慮,早些交來,已專差使人。」對以今夏道路難行。國主云:「此一遭方始是往來禮足,兼誓書事大,要結千萬年交好禮數,故專使去。」因問交燕日,卻云:「十一日,先令交割官員過來,其軍兵只於盧溝河南下寨,更待數日,得我指揮發過河來。」又諭某等好去,到闕日,傳語大宋皇帝,立誓已定,各守信約,永保萬世,長如今日則甚好。遂行。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