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熙寧二年七月辛巳 (1069/8/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條件: 包含字詞「熙寧二年七月辛巳 (1069/8/6)」
Total 1

卷五

5
辛巳,詔置均輸法,許薛向等奏辟官屬。《長編》卷二百十二:熙寧三年六月丁丑,上批:「向等奏闢官屬,任滿如無勞績,復注遠官。」原注:二年七月十七日,置均輸,即許辟官屬。案:《王荊公事略》:二年七月,行均輸法,發運使領之。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因近易遠。預知在京倉庫所當辦者,得以蓄買,而制其有無。漢武帝置大司農,屬有均輸令、丞。孟康曰:「諸州郡所當輸於官者,皆令輸其土地所饒,平其所在時價,官自轉遷於所無之地賣之。輸者自便,而官有利,故曰均輸。」《範忠宣奏議》載七月《乞罷均輸法狀》:「臣伏睹近降敕,命委江淮發運司行均輸之法。此蓋制置條例之臣不務遠圖,欲希近效,略取周禮賒斂之制,理市之法,而謂可以平均百物,抑奪兼並,以求陛下之信。其實用桑弘羊商賈之術,將籠諸路雜貨,買賤賣貴,漁奪商人豪末之利,以開人主侈大之心,甚非堯、舜、三代務本養民之意也。臣聞《傳》稱先王之化民,曰『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恭遜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今使貪鄙之吏多引其類,習商賈之態,以市道誘民,固異先王陳德義、示好惡之意,而欲民之興廉知禁,不可得已。且成湯不殖貨利,孔子罕言利,孟軻亦曰:『何必曰利。』聖賢非以財利為不可用也,蓋惡其誘導民心以滋貪欲之風耳。夫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焉。《詩》曰:「爾之教矣,民胥效矣。」苟國家得末利而敗風俗,非治世之道也。王者治民,惟在務農桑,禁游惰,開衣食之源,節無用之費。上率下以儉,下化上以勤,上下勤儉,則自然公利有餘矣。今耕桑之人不勸,衣食之源不廣,朝廷不先節儉,百姓率多游惰,不務生財之道,乃使小人扇好利之風,而欲國家財用富足,是猶緣木而求魚也,不獨傷教無益之如此,而又將有害之大者焉!夫百姓者,陛下之赤子也,教養之道,不可不至。撫之以仁,則孝愛生;導之以利,則爭奪起,則其所施之法,所任之人,安得不謹哉?今執政不明,引用小人,使爭利柄,而其人素有貪饕之行,屢為欺罔之姦,必將以羨餘悅朝廷,以賄賂結權幸。加以人民貧弱,官吏承風,君門九重,朝廷萬里,有掊漊之患而不得訴,有瘡痍之苦而不得伸,怨憤一興,何所不至?陛下雖有子惠黎元之意,天下何由而信之哉!伏望陛下思聖人之訓,黜霸者之術,以農桑為衣食之本,以殖貨為敗俗之端,特降詔旨,追改前敕。以近者東南郡縣多被水滅,其均輸未得施行,則必中外生民,咸仰盛德;若謂已行之命不可遽止,則乞先罷薛向,但委逐路監司只用常平舊法。凡物之賤者貴價以斂之,物之貴者賤價以發之,無令抑配人民,務求羨息,亦足以均平物價,沮抑兼並,又何必過為更張,以傷大德哉!臣職叨言路,義切愛君,知而不敢不言,言之不敢不盡,惟望聖慈留神納聽,不獨微臣幸甚,實惟天下幸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十云:以發運使薛向領均輸平准事,賜內藏錢五百萬緡,上供米三百萬石,時議慮其為擾,多以為非。向既董其事,乃請置官設屬。帝曰:「茲事鼎新,脫有紛紜,須朝廷堅主之,使得自擇其屬;若委以事而制於朝廷,是教玉人雕琢也。」於是辟置衛琪、孫珪、張穆之、陳倩為屬。又請有司具六路歲所當上供之數,中都歲所用,及見可度儲支歲月,凡當計置几何,皆預降付有司。《編年備要》云:先是,三司條例司言:「諸路上供歲有定額,年豐可以多致而不敢取贏,歲歉則艱於供億而不敢不足。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至遇軍國大費,則削刬殆無留藏。朝廷百物之用,多求於不產,責於非時。富商大賈,乘公私之急,因得擅輕重斂散之權。臣以為發運使實總六路之出入,宜假以錢貨,經其用之不給,周知諸路之有無而移用之。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預知在京倉庫所常辦者,得以便宜蓄買,以待上令而制其有無,則國用可足,民財不匱矣。」徐乾學《通鑒後編》云:八月,進向天章閣待制,遣太常少卿羅拯以手詔賜向:「政事之要,理財為急。朕讬卿以東南賦入,皆得消息斂散之法。而卿忠誠內固,能備舉職業,導揚朕意,底於成績,朕甚嘉之。覽奏,慮流言致惑,朕心匪石,豈可轉也!卿其濟之以強,終之以不倦,以稱朕意。」然均輸法訖亦不能成。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