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貞觀庚寅年四月丙申 (1110/5/1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條件: 包含字詞「貞觀庚寅年四月丙申 (1110/5/18)」
Total 1

卷二十九

16
丙申,議禮局奏:「文宣王自開元追謚之初,則內出王者袞冕之服以衣之,樂用宮架,其禮制蓋嘗增崇矣。國朝《會要》,國子監神像舊用冕九旒,服九章,而不載其更易之端。崇寧四年八月,詔從國子司業蔣靜之請,改用冕十二旒,服九章,而又圖繪,頒之天下郡邑,其執圭立戟,乞並從王者制度。」又言:「弟子公夏首、后處、公肩定、顏祖、鄡單、罕父黑、秦商、原抗、樂咳從祀文宣王。臣考之《史記》,皆有其名,唐《開元禮》亦載祀典。乞皆贈侯爵,使預祭享。」又言:「九宮貴神皆星也。自唐以來,置壇特祀,國朝因之,玉用兩圭有邸。夫兩圭有邸,祀土地之玉,以祀星辰,非是。乞改用圭璧,以應古制。又乞增祀熒惑,圭璧及易,每歲臘祀大社稷並用太牢,如春秋二仲之祭。」又言:「國家崇奉赤帝為感生帝,以僖祖配侑,與迎氣之體不同,尊異之也。而乃於立夏迎氣之壇祀之,甚不稱所以尊異之意。請於南郊別立感生帝壇,依赤帝高廣之制。」又言:「《周官》《天府》,比國之玉鎮大寶器,大祭則出而陳之。說者以為大祭,禘祫也。乞遇祫饗應瑞寶貢物可出而陳者,並令有司依嘉祐、元豐詔從事,凡親祀太廟依此。」又言:「請詔有司,仿古法制五齊三酒,及依《開元》、《開寶通禮》,七祀不設奠幣焚幣之儀,他小祀依此。又請郊廟牲牷,命有司毛取純色芻之,三月易一牢,以應在滌之義。中祀六十日,小祀三十日。又請仿《周禮》置公桑蠶室,以興蠶事而供祭服。」又言:「元冥水官,歷代祀之,不應燔燎。《開元禮》及本朝《開寶通禮》,禮畢,祝版燔於齋所,非是,乞祝與幣皆瘞之。」又言:「《周禮》追享朝享祼用虎彞蜼彞,朝踐用兩大尊。今春夏每享各用大尊二,是以追享朝享之尊,施之於禴祠烝,嘗其為失禮明甚。自今四時享太廟不用大尊。」又言:「灌以圭璋,用玉氣也,典瑞祼圭,有瓚以祀。先王圭瓚之制,以圭為枋,其長尺有二寸,黃金為勺,青金為外,朱中央,其容五升,其徑八寸,其勺之鼻為龍首,所以出鬱鬯也。其下有槃,其徑一尺,所以承圭瓚也。其大小長短之制,皆不如禮,乞改造以應古制。」又言:「牙盤上食,非古也。唐天寶之末,韋彤等據經而議,謂褻味多品不可交於神明,欲罷去之。乞祭惟藉以席,不用牙盤。」又言:「職金旅于上帝,則共其金版,蓋旅上帝,非一帝也,必有版以辨其名與位,而版必以金為之者。蓋禮大者莫過乎事上帝,所以極嚴潔而不敢忽也。乞祀昊天上帝、皇地祇、五方上帝、神州地祇、大明夜明與配神之帝,皆以黃金飾木為神位,版鏤青為字,其餘則用朱漆金字,以是為尊卑之差。」又言:「太常祀感生帝、神州地祇,乞牲用繭栗,器用陶匏。」案:《文獻通考》卷七十八載此疏云:牲用繭慄,席用槁秸,已合古祀,而所用之器,與宗廟同,則為非稱,請改用陶匏云。 又言:「感生帝、神州地祇,國家崇奉為大祀,以僖祖、太宗配侑,而有司行事不設宮架、二舞,殊失所以尊祖、侑神作主之意。乞皆用宮架、二舞。」從之。又言:「古者諸侯祭五世,二昭二穆與太祖而五;大夫祭三世,一昭一穆與太祖而三;士祭二世,祖禰而止。按今品官下逮庶人,皆祭三世,無尊統上下之差、流澤廣狹之別。緣媮襲弊,其流已久。請自執政官以上,自高祖而下,祭親廟四,餘通祭三世,庶幾有尊統、流澤之差。」詔曰:「禮有差等,以別貴賤,故廟祭之數,天子七世,諸侯五世,不易之道也。」《紀事本末》卷百三十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