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1390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南明野史
條件: 提到「吳貞毓
Total 8

第三卷永歷皇帝紀

21
永曆元年順治四年丁亥正月,降清將李成棟分兵徇南韶,自率兵向肇慶。帝由梧州北走平樂。而魁楚惑於奸弁蘇聘,從梧西走岑溪。式耜隨行,而妾媵眾多,逗留梧江。惟大司馬王化澄、戶部尚書吳炳、翰林方以智、文選郎吳貞毓給事中唐钅咸、御史程源、中書吳其雷、洪士彭、掌錦衣衛馬吉翔扈蹕。李成棟入肇慶,朱治𢢀走。治𢢀字子晦,浙人也,舉鄉試,有文譽。崇禎時為肇慶同知,驟升此職,至是剃髮云。別遣副將楊大福、張月等取高、雷、廉三郡。
118
十二月,成棟率師出南安。面奏南雄以下事,諸臣任之,庾關以外,臣獨任之。當是時,朝臣各黨,自廣州來者,吏部侍郎洪天耀、大理寺卿潘曾緯、學道李琦、兵部尚書曾燁、工部尚書耿獻忠通政使毛毓祥武進人,丁丑進士為一黨。自廣西來者,嚴起恆王化澄朱天麟三輔臣、吏部尚書晏清、吏部侍郎吳貞毓給事中吳其雷、洪士彭、雷得俊、尹三聘、許兆進、張起為一黨。自各路來者,左副都御史劉湘客、禮部尚書氵景、吏科丁時魁、兵科金堡、戶科蒙正發、禮科李用楫、文選司施以徵、光祿卿陸世廉、太僕卿馬光、禮部儀制司徐世儀為一黨。翰林陳世傑、驗封司吳以進、給事李貞、御史高賚明、太僕卿楊邦翰、職方司唐元楫,以廣東人又為一黨。然行朝之權,盡歸李元胤一人。元胤修整大雅,喜與士大夫交。元胤本姓賈,成棟義兒也。以守全留肇慶。袁彭年素負時望,掌臺綱。於是劉湘客、丁時魁金堡、蒙正發等皆與之善,持論侃侃,專以尊主權、別流品、斥倖授為事,遠近望而畏之,因有五虎之目。五虎者,袁虎頭、劉錢謙益保舉者虎皮、丁虎尾、金虎爪、蒙虎腳也。廣省大小官員,非成棟咨不得擅除。平樂則瞿式耜為政,慶遠、柳州則焦璉為政,潯南、思恩則陳邦傳為政。通政司陳乞職官者,猶日以千計。內閣票擬,只有「著議具奏」四字。選司掌銓,僅空名而已。
154
三月,戶部吳貞毓、詹事郭之奇、兵侍程源、萬翔、禮科李用楫、戶科朱士鯤、李日煒等迎邦傳意,合疏論袁彭年、金堡丁時魁、蒙正發、劉湘客罪。馬吉翔倖於帝,時窺太后,金堡欲殺之。戶部吳貞毓薦縣令於李成棟,得賄八百金,金堡奏其事。二人切齒。劉湘客貪,丁時魁富,金堡刻,有所彈劾,金輒先之。袁彭年,中郎子,神宗朝東林苗裔也,與東諸侯善。蒙正發給事,其鄉人每除降,輒出五人手,遂為眾的。奉旨,彭年反正有功,免議;餘下錦衣獄。掌衛事張鳴風鞫之。嚴起恆請對於水殿,不得入,復率諸臣伏沙灘求免刑。程源立舟頂揚言曰:「金堡即『昌宗之寵方新,仁傑之袍何在』兩語,便當萬死。」其聲達慈寧之舟。蓋堡駁御史呂爾疏,有「臣何人也,而何人也。以仁傑之袍,賭昌宗之裘」語,故源以為言。留守瞿式耜閱邸報,得堡疏,愛其文,憐其遇,至於泣下。上疏申救,謂中興之初宜保元氣,勿濫刑。再疏爭之曰:「詔獄追贓,乃魏忠賢弄權煅練楊左事,何可祖而行之?內頒敕布四人罪狀,乃出忌者之手。」式耜封還,謂「法者,天下之至公也,不可以飛語飲章,橫加考案,開天下之疑。且四人得罪,各有本末。臣在政府,若不言,恐失遠近人望。」凡七疏,不報。獄具,杖金堡丁時魁,削奪袁彭年,而劉湘客、蒙正發亦遣戍。於是馬、吳及朝士並恨式耜,思中傷之。
210
行在聞之,君臣慶幸。計欲通好安西,密與內監張福祿、全為國、內閣吳貞毓、內翰蔣乾昌、李元開、御史李頎、周允吉、朱議昶、武安侯鄭永元、大僕少卿趙賡禹、郎中張鎸、蔡繽、朱東旦、中書易土佳、任斗虛、太常博士胡士瑞等謀。以馬吉翔、龐天壽素黨可望,祕不令聞。
216
可望遣偽指揮鄭國至行在,言定國私通奸臣,要脅封爵,今使者已被執供明,乞查發同謀者付之,以報國主。帝諭曰:「事非內人所敢為。假敕假寶,外間多矣。」國怒而出,質之諸臣,皆曰不知。國曰:「有金章密旨差官姓名,豈同風影?」朝臣佯應曰:「是必文安侯馬吉翔奉命謁陵,或攜有先年視師空敕,因而填發,未可知也。」國即南去,械吉翔還朝面訊。吉翔力辨。於是職方司郎中張鎸、御史周允吉、吏科徐吉應之曰:「此係我等所為。因我君臣性命懸於賊子之手,惟有藉安西一人,或可得延朱家國祚。今既事敗,天也。生不能戮力王廷,死當為厲鬼以殺奸逆,奈何箝口以貽主上憂乎?」乃供同謀者吳貞毓等一十八人。國按名執禁,令錦衣衛康永寧會同嚴訊,備極五刑。因問誰為敕稿?鎸曰:「我為之。」允吉曰:「改定者,我也。」問何由得寶?張福祿曰:「我為尚寶,寶由我盜用。」國曰:「此事必有主使。」蓋意在連及帝也。遂復加毒楚。鎸曰:「果有主使者。」國問為誰?鎸厲聲曰:「主使者,逆賊孫可望也。」國怒罵之。鎸亦大罵。十八人皆同聲不屈。既訊,以報可望可望令磔張鎸、張福祿、全為國三人,餘俱斬。帝諭鄭國,貞毓以輔臣處絞。鎸等臨刑猶從容入慰主上,挺然就戮,顏色不變。共相謂曰:「我等死後不可分離,須戮力同心,活擒秦逆,獻之闕下。」因向闕拜而就死。
217
吳貞毓絕命詩曰:
九世承恩未盡酬,憂時惆悵乏良謀。
魂迷故國長依漢,夢繞高堂愧報劉貞毓祖母,百歲尚在
忠孝兩窮嗟百折,匡扶有志藉同仇。
擊奸未破朱泚額,空竭丹心報國仇。
259
二月,賜前滇黔總制范礦贈卹。初,礦駐貴州;可望入滇,遣定國與之盟,言共扶王室。礦開陳大義,且曰:『假令可望渝盟,奈何』?又笑曰:『扶明,我則奉之;渝盟,我則殺之』。及定國入粵西,可望凌逼君上,礦以憂憤死。帝追悼之,故有是命。並賜故輔嚴起恆、楊長知及張載述、劉熹堯、吳霖等五臣贈卹。又,可望吳貞毓等於安龍北關;至是,令部議加原銜三級,予謚、贈卹,立碑於馬場;表其地曰「十八先生成仁之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