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御定淵鑑類函 |
條件: 提到「鄧艾」 |
Total 6 |
《卷一百三》
20 | 原開邉,據險。 鑿山通道,魏志曰:劉靖遷鎮北将軍,假莭都督河北諸軍事。靖以為經常之大法,莫善扵守防,使民彞有别,遂開拓邉守,屯據險要,又脩廣戾、渠陵,大堨,水溉,灌薊南北,三更種稻邉,民利之之。又曰:鄧艾字士載,為鎮西將軍。艾自陰平道行無人, 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髙谷深,至為艱險,艾以氊自裹,推轉而下,将士皆攀木縁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成都。 深入鹵庭,拓平西夏。又曰:鄧艾為鎮西将軍,至成都,劉禪請降。詔曰:「艾耀威奮武,深入鹵庭,斬将搴旗,梟其鯨鯢,使僣號之主稽首繫頸無?」又曰:鍾會字士季,為鎮西将軍,詔曰:會所向摧弊,前 強敵,緘制衆城,罔羅迸逸,蜀之豪帥,靣縳歸命,謀無遺䇿,舉無廢功,凡所降誅,動以萬計,全勝獨克,有征無戰,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增繕武牢城。 城南皖口,《冊府元龜》曰:晉祖逖為鎮西将軍,東討石勒,乃營繕武牢城城,北臨黃河,西接成臯。逖使從子汝南太守濟䓁率衆築壘。 又曰:陳徐度為鎮北將軍,高祖永定三年,率衆城南皖口。 告老遜位 上疏固辭,又曰:魯芝為鎮東將軍、青州刺史,芝以年及懸車告老遜位,表章十餘上,武帝徵為光祿大夫。以又曰:晉劉宏恵帝時為鎮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平張昌功,應封次子一人縣侯宏上疏固辭,許之。擊破孫峻。 討滅陳敏,又曰:魏諸葛誕為鎮東大将軍時,吳大將軍孫峻䓁號十萬至夀春,誕拒擊破之,斬呉左将 。 又曰:晉周馥為鎮東將軍,與周圯等討陳敏,滅之。 轉付袍帽。 唯収圖書,又曰:晉劉宏為鎮南将軍、荊州刺史、南蠻校尉。宏嘗夜起,聞城上持更者歎聲甚苦,遂呼省之,兵年過六十,羸疾無襦。宏愍之,乃責罰主者,遂給韋袍複㡌,轉以相付。陶又曰:晉應詹為南平太守、鎮南將軍、督五郡軍事,與 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寳溢目,詹一無所取,唯収圖書,莫不歎之。 蜀主敕降。 魏人退軍,又曰:魏鍾會為鎮西将軍,與征西将軍鄧艾同伐蜀。蜀主劉禅詣艾降,遣使敕姜維等従東道詣會降 。 又曰:「南梁始興王憺為鎮西將軍、益州刺史。時魏襲巴西,圍南安太守垣季珪堅守,憺遣軍救之,魏人退軍,所収噐械甚衆。大破魏将。 再破蜀軍,又曰:蜀魏延隨先主入蜀,拜鎮北将軍。諸葛亮駐漢中,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大破淮,䓁遷為前師、征西大將軍。 又曰:「魏鍾會為鎮西将軍討蜀,再破蜀軍,蜀将皆退守劒閣,會乃移檄蜀將吏士民。 摧鋒河朔。 救復秦、隴,又曰:晉祖逖為鎮西将軍、豫州刺史,公私豐贍,方當摧鋒,越河埽清,兾朔聞王敦與劉隗䓁構隙,感激發病将,又曰:「赫連達為都将,軍従太祖平侯莫陳悦加平東 軍,魏孝武入闗,褒叙勲義,以達首迎元帥,救復秦、隴,進爵魏昌縣伯」。 何曽見崇重! 張黎著聲稱又曰:晉何曽為鎮北将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将之鎮,文帝使武帝、齊王攸辭,送數十里曽為賓主,偹太牢之饌,侍從吏騶,莫不醉飽,其見崇重如此。徽又曰:「張黎為鎮北将軍,與樂安王範、濟南公崔 鎮長安,清約公平,甚著清稱。 東海憚周馥。 王敦畏祖逖,又曰:晉周馥惠帝時為鎮東將軍,馥自經世故,毎欲維正朝廷,忠情懇至,東海王越深憚之。窺又曰:「晉祖逖為豫州刺史,進為鎮西将軍,石勒不敢, 兵河南,使成臯縣脩逖母墓,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収利十倍。時王敦久懐逆亂,畏逖不敢發。 王平,著名跡。 黃權有局量,又曰:蜀王平為鎮北將軍,統漢中。時鄧艾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警又曰:「蜀黃權降魏為鎮南將軍,文帝察權有局量,欲 之,遣左右詔權,未至之間,累催相屬,官屬侍従,莫不震悚,而權舉止顔色自若。 原黃權,道隔降魏。 許允放散官物。蜀志曰:黄權字公衡,為鎮北将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将軍陸遜乗流㫁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絶,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収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軍。魏氏春秋曰:許允,字士宗,為鎮北将軍都督河北諸 事未發,以放散官物収付廷尉,徙樂浪道死。 隴西王秉心誠亮 魯鎮東恪勤在公,晉起居注:武帝詔曰:「關中內屏京畿,外藩河右,北捍戎翟,南鎮巴、漢,宜任懿親,以靖西土。隴西王素,秉心誠亮,思度宏逺。 《晉録》曰:鎮東将軍魯芝,恪勤在公,不營私門,素無華宅,使軍兵作屋五十間。 曹休為鎮南,車駕臨送。 鄧艾為鎮西劉禪奉璽。《魏志》曰:曹休為鎮南将軍,車駕臨送,乃下輿執手而别。帝又云:鄧艾至成都,劉禪遣使奉皇 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
《卷一百四十四》
13 | 原自伐。 不行自伐者無功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夫子 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不自尚。 焉足驕《禮記》: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漢伐南越,楊僕為樓船將軍,有功。後東越反,欲復使為其伐前功,上以書責之曰:「將軍之功,焉足以驕人!」 銘滅,邢矜平蜀。衛侯燬滅,邢同姓也,故名。「禮」至為銘曰:「予掖殺國子,莫予敢止!」注惡其不知恥,滅同姓而銘以伐功也。自鄧艾字士載平蜀多功,深 矜伐,有識者笑之。 伏弢嘔血。 抜劒撃柱,晉鄭戰於鐵,既戰,趙簡子曰:「吾伏弢嘔血,鼔音不衰,今日吾上也!」 ,漢髙初未有法度,諸將㑹坐,論功,相向背而坐爭功,或㧞劒撃柱,上患之。 郤至驟稱。 王尊大言傳郤至,驟稱其伐單子曰:「郤氏其亡乎!位於七人之下,而求掩其上。怨之所聚,亂之本也」。 王尊為京尹,行縣上奏曰:「強不凌弱,各得其所」。和平之氣通云云。御史大夫奏尊大。言倨幔,坐免。 「君子稱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伎以憑君子。 増攻城 啟闗《白帖曰:「藺相如位在亷頗。上頗曰:吾有攻城野戰之功,相如徒以口舌而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見必辱之。相如聞之,屈節下,車避頗頗,乃負荊請,謝在《資治」。《通鑑》曰:「賀若弼、韓擒虎爭功於文帝前,弼曰:臣 蔣山死戰,破其鋭卒,擒其驍將,震揚威武,遂平陳國,擒虎曰:臣以輕騎五百直取金陵,執陳叔寳,弼夕方至,臣啟闗納之,安得與臣比!」 尉遲恭以功自負。 高崇文恃功而侈。孔帖曰:尉遲恭壯直,頗以功自負。又曰:髙崇文為京西諸軍都統,崇文恃功而侈。 |
《卷二百十六》
37 | 原盛。 勉《晉令》:諸侯盛糇糧千。《魏志》:杜畿為河東太守,魏祖征漢中,遣五 人運運者相率曰:「勉之人生有一死,不可負我府君,無一人逃亡,得人心如此」。。 景從。 野餽過秦,論贏糧景。從注。「贏,擔也。言如影隨形野。晉荀首如齊逆女。宣伯餫諸榖 。饋曰「餫」。 不運: 乃裹:呉志:孫堅,字文臺,討董卓,至南陽,太守張資不運軍糧主簿入白堅軍資,不具羈停義兵,堅偽疾資省之,遂㧞劎斬於軍門。糇詩「乃裹 糧」。 軍食。 軍儲。 増運土: 量沙,晉書祖逖傳曰:「逖伐陳留,太守陳川、石季龍救之,徙陳川還襄國,留桃豹等守川故城,住西臺。逖遣将韓潛等鎮東臺同一大城,賊從南門出入放牧。逖軍開東門,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餘人運上臺,又令數人擔米,偽為疲極而息於道。賊果逐之,皆棄擔而走。賊既獲米,謂逖士衆豐飽,而胡戍饑久,益懼,無復膽氣。石勒將劉夜堂以驢千頭運糧以餽桃豹,逖遣韓潛、馮鐡等追擊於汴,盡獲之,桃豹宵遁,退據東燕城」。 」宋書檀道濟傳曰:「道濟都督諸軍侵魏,資糧竭濟,夜唱籌量沙,以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 掘芋煮鴨。《晉書載記》曰:羅尚委城遁,李雄遂剋成都。于時雄軍饑甚,乃率衆就榖於郪,掘野芋而食之。 《三國典略》曰:齊蕭軌等来㓂時,糧運不繼,㑹陳蒨送米三千,石鴨千頭,霸先即炊黍煮鴨,誓申一戰,計糧分肉,人獲數臠。 率貸: 和市通典曰:天寳末年,所在屯師用度不足,於是遣御史康雲間出江、淮陶銳往蜀漢豪商富戶,皆籍其家貲,或五分納一,謂之「率貸 。通鑑元紀》曰:至和元年,帝命有司和市粟豆十六萬五千石,分給居庸等闗軍馬。 原敵為資。 運為最。《魏志》:張既曰:「軍無見糧,以敵為資糧」。又鄭渾為京兆尹,大軍入漢中,運 為最,遣人由漢中無逃叛者。 歸、蔡粟 《輸晉粟》歸粟於蔡,以周亟矜,無資 。汎舟之役,秦輸晉粟也 贏三日 上二千。刑法志》曰: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負弓弩於其上,贏三日之糧,曰中而趨百里,中選者復其户。注日中,謂一日之中 。後漢鄧禹西征糧乏,王丹率宗族上麥二千斛。 用市租 賦廪粟:《漢書》馮唐曰:「李牧居邉,軍市之租,皆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覆,故得盡其智能」。今魏尚云云。 《魏志》:魏太祖甞賦廪粟不足,私請主者,主者曰:「以小斛足之」。 調兵食。 助家財《漢書鼂錯傳》曰:上方與錯調兵食,《漢書》卜式請半家財以助邉。 分熟食 進乾椹,《傳》:闔廬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行,賫居送乏食也。斛魏楊沛孔渠為新鄭長,課民備乾椹,收䝁豆,得數千 。 後太祖西迎天子,將士無糧,乃進乾椹,太祖大喜之 呼庚癸。 煮鎧弩傳:呉申、叔儀乞糧於魯,公孫有山山曰「登首山,呼庚癸兮則諾」,注「庚西方榖癸北方水」。軍中不敢正言,故謬語傳言吳王不恤士,故亡也。 耿恭守疏,勒食盡,煮鎧弩食其筋。 增齕木皮。 食稾節唐書張廵傳曰:賊還,七月,復圍城。初,睢陽榖六萬斛可支一嵗,而嗣虢王巨發其半餫濮陽、濟隂,許逺固争,不聽濟,隂得糧即叛,至是食盡,士日賦米一勺,齕木皮鬻紙而食,纔千餘人,皆癯劣不能彀於。又張允濟傳曰:允濟遷髙陽郡丞,賊帥王須拔攻郡 ,是糧屈、吏食、槐葉槀節無叛者。 易乾葚 采蕪菁,《五代史》曰:李罕之圍張全義於河陽,全義乞兵於梁,太祖以牛存節故事河陽,知其間道,使以兵為先鋒。是時嵗饑,兵行乏食,存節以金帛就民易乾葚,以食軍擊走。罕之供《通鑑》、《唐紀》曰:朱泚攻圍奉天,經月城中,資糧俱竭,時 御纔有糲米二斛,毎伺賊之休息,夜,縋人於城外,采蕪菁根而進之。 支度使。 營田使《通鑑》注曰:唐制,凡天下邉軍者,有支度使,以計軍資糧仗之用。節度不兼支度者,支度自為一司。其兼支度者,則節度使自支度 。凡邉防鎮守轉運不給,則開置屯田以益軍儲,於是有營田使。 原率鍾致石。 僦五致一主父偃曰:「秦使天下飛芻輓粟,負海轉輸,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注引車船飛輓,言疾 。後漢虞詡字升卿,為武都奮擊𦍑。先是,運糧艱澀,驢馬負載,僦五致一詡,燒石翦木開漕,以人僦直,於是水運通利。 鄧艾大積,蕭何不絶!鄧艾,字士載,為尚書郎。大積軍糧, ,給饟,餽不絶糧,道吾不如蕭何。 挈畚以令。 振廩同食《周禮》:「挈畚以令糧,發楚莊伐庸,自廬以往,振廩同食,振 也」。同「食」上下無異。 流馬以運。 著論以諭。《蜀志》:諸葛亮由斜谷道作木牛流馬,以運據武功五丈原開。魏志》、鄧艾通漕運,乃著濟河論》以諭正始中。 廣濟渠,下達江、淮,資糧有儲而無水害。 仰食棗椹。 取給蒲蠃又袁紹軍河北,軍人仰食棗椹 。袁述淮南戰士,取給蒲蠃。 絶甘分少。 行賫居送。李陵為將,與士卒絶甘分少 下詳分熟食注。 海陵之倉 汎舟之役:枚乗曰:轉敖庾之粟,不如海陵之倉 。下詳輸晉粟注。 軍無見糧。 師不宿飽,《漢書》曰:今嵗人饑困,卒食半菽,軍無見糧。言士卒食菜半,以菽雜之,又無見在糧色。又曰:「千里餽糧,士有飢。 ,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峙乃糗糧 供其資糧《尚書費誓》云:「峙乃糗糧,無敢不供 ,供其資糧。屝,屨。屝,草屨也。 病莫能興。 困而猶鬬,增賊聞皆憚。 兵得無乏」。後漢書第五種傳曰:種拜、髙宻、侯相,是時徐、兖二州盜賊羣聚,髙宻在二州之交種,乃大儲糧稸,勤厲吏事,賊聞皆憚之。 唐書王播傳曰:「帝討淮西,切於饋餉,播引程異自副,異尤通,萬貨盈虛,使馳傳江淮,裒財用以給軍興,兵得無乏。帝嘉其功。 檄取不與,稟取不節。又曰:穆寧傳曰:「寧佐鹽鐡轉運李光弼屯徐州,餉不至,檄取資糧,寧不與,光弼怒,召寧欲殺之,或勸寧去,寧曰:避之失守,亂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見光弼曰:命寧主糧者,敇也,今公求糧而寧専饋,寧有求兵而公亦専與乎?弼執其手謝曰:吾固知不可,聊與公議耳。時重其能守官。 李宻傳曰:宻素無府庫財軍,戰勝無所賜,與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於道,踐輮狼戾,宻喜,自謂足食,司倉賈潤甫諌曰:稟取不節,敖庾之蔵,有時而儩,粟竭人㪚,胡仰而成功。 儲貲給軍。 出粟濟軍,唐書闗播傳曰:陳少游鎮浙東、淮南,表播為判官。李靈耀叛,少游屯淮上,所在盜賊蝟奮,播儲貲力給軍興,人無愁苦空」。又王行敏傳曰:「劉武周入并州,寇上黨,賊圍急,儲偫 乏,州民陳正謙者,以信義稱鄉里,出粟千石濟軍,由是人自奮,賊乃去」。 館饟窮覂 軍食豐衍。又南蠻傳曰:詔徙天平軍髙駢領四川節度使,乃奏:「蠻小醜勢易制,而蜀道險,館饟窮覂。今左神策所發長武、河東兵多,用度繁廣,且彼皆扼制𦍑戎,不可以弛備」。詔乃罷長武等兵戎。又劉晏傳曰:「晏移書與宰相,元載以為諸将有不廷 ,虜有侵盜,聞我貢輸錯入,軍食豐衍,可以震耀夷夏。 詐為糧車。 獨據米囤,上見車戰。二金通鑑、唐紀》曰:楊行宻入宣州,諸將争取 帛,徐溫獨據米囤為粥以食餓者。 徙梁洋積取夀昌糧,《通鑑》:《宋紀》:子羽聞有金兵預徙梁洋之積,及金人深入,餽餉不繼,殺馬及兩河所僉軍士以食,而子羽、玠復腹背要擊之,死傷十五六,疫厲且作,乃引衆還。 又曰:程鵬飛以鄂州降於伯顔,伯顔因檄下信陽諸郡,以鵬飛為荊湖宣撫使,撤守兵分隷諸将,取夀昌糧四十萬斛以充軍餉。 出絹助糴。 運米赴約。又曰:仁宗康定元年十二月癸未,出內蔵絹一百萬助糴軍儲。 八編𩔖纂曰:元塔齊爾圍金蔡州,史嵩之命孟珙帥師二萬,運米三十萬石赴蒙古之約。 取竒贏贍軍。 作漕艫轉糧。唐書正和公主傳曰:自兵興,財用耗主,以貿易取竒贏千萬贍軍 又韋挺傳曰:帝将討遼東,擇主餉運者馬周薦挺才任租使,帝即詔河北列州皆取挺節度,許以便宜,挺遣燕州司馬王安徳行渠,作漕艫轉糧,自桑乾水抵盧思臺,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挺以方苦寒未可進,遂下米臺側,廥之待凍泮,乃運以為解,即上言度王師至,食且足,帝不恱,曰:「兵寧拙速,無工遲我,眀年師出,挺乃度他嵗運,何哉?」即詔繁畤令韋懐質馳按。 積米百萬斛。 請粟十萬斛。《通鑑唐紀》曰:王思禮為河東節度使,資儲豐衍,贍軍之外,積米百萬斛。 《通鑑宋紀》曰:孟珙諜知蒙古塔海等帥衆號八十萬南侵,策其必道施、黔以透湖湘,乃請粟十萬石以給軍餉。 原不積九年之儲。 奚備千金之費。 增一䑕值錢四千。 一䑕值錢數百。《通鑑唐紀》曰: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圍鄴城,築壘再重,穿塹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構棧而居。自冬渉春安,慶緒堅守以待,史思明食盡,一䑕值錢四千,淘牆䴰及馬矢,以食馬,注云:「䴰與職反,先以麥䴰雜土築牆,今圍急乏芻,故淘䴰以飼馬。承又曰:「山南東道節度使魯炅守南陽,賊将武令珣、田 嗣相繼攻之,城中食盡,一䑕值錢數百,餓死者相枕藉」。上遣宦官将軍曹日昇往宣慰,圍急不得入,日昇請單騎入致命,城中自謂望絶,及見日昇,大喜,日昇復為之至襄陽取糧,以千人運糧而入,賊不能遏。 三日積榖,十囤四口,支糧一石。《兵畧纂聞》曰:敎諭郭懋守杞縣,倉卒苦無軍食,下令城中戶各出乾餱一升,富者倍之,三日積榖十囤斗。又曰:「李秉撫宣府時,舊例邉軍月糧無家室者支六 ,若妻死,雖有父母兄弟,亦作無家。公奏:淮軍士雖無妻,但有四口同居者,許支一石,上允奏通行。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