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0806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御定淵鑑類函
條件: 提到「申屠蟠
Total 4

卷一百三十九

5
增幡然改孟子云:「伊尹耕於有莘之野,湯三使往聘之,幡然改曰:「與我處畎畞之中,由是以樂堯、舜之道,我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原天下歸心。武王舉逸民,天下之人歸心焉。 席珍待聘《禮記》:「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注:「席,猶鋪陳也,陳上古之道。。 治國之道《白虎通》曰:「天子聘求士者,貪議治國之道」。。 三旌之禮聘士之禮 乘私車,哀帝謂龔勝曰:「大夫乘私車來耶?」勝曰:「唯唯」。 增往來屑屑。合璧事𩔖云:王良病,歸就徵過,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言竒謀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原執法檢下。郇恁世祖召不至,東平王蒼為驃騎將軍,辟而應焉。後朝會,顯宗戲之,對曰:「先帝秉德以惠下,故臣可得不來。驃騎執法以檢下,故臣不敢不至。月餘罷歸。 乘柴車韓康伯休,桓帝徵不得已,辭安車。自乘柴車,先使者行,亭長以韓徵君當過,發人牛治道,適見康,以為田叟也。奪其牛,康釋駕與之。使者至,曰:「奪牛翁,即徵君也」。。 以法繩下。李憙,字季和,少有髙行,累辟三府,不就。景帝命為從事中郎,引見曰:「先君辟召,不應今至,何也?」對曰:「先公以禮見待,憙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繩下,故憙懼法而來」。 增不得已。彚苑詳注云:江夢孫先主聞其德業,以幣帛聘之,數四,不得已,乃起。 《鳴騶》孔稚圭《北山移文》云:「鳴騶入谷,鶴書赴隴」。 開學館以待士。《冊府元龜》曰:唐太宗初,為秦王徵求草莽,置驛招聘,皆自逺而至,因開學館以待四方之士。 給安車。《續文獻通考》云:元成宗大德八年,徵蕭㪺赴闕,命有司給以安車。 遣使徵四人,又云:明太祖洪武庚子,遣使徵宋濂、劉基、章溢、葉琛至金陵,帝問陶安曰:「四人者何如?」安曰:「皆臣所不及也」。 不起增徵君《後漢書黃憲傳》:「憲初舉孝廉,又辟公府,竟無所就,天下號曰徵君」。。 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伯夷、叔齊歟。 鳥獸同羣孔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羣」。。 神龜曳尾楚王使使聘莊周,周謂使者曰:「吾寧曳尾於塗中」。 增侯山》《潛確𩔖書》云:漢王元隱侯山,景帝再徵,不屈,就其山封侯,因名侯山。宋之《問詩》「王元拜隱侯」是也。 原守箕山之志王莽徵薛方方辭曰:「堯、舜在上,下有巢、許。陛下興唐、虞之風,臣亦欲守箕山之志」。莽喜,其言不強也。 增被髮稱疾。髙士傳》云:牛牢字君直,世祖為布衣時講說讖言云:「劉秀當為天子」。世祖曰:「安知非我?萬一果然各言爾。志牢獨黙然。世祖問之,牢曰:「大夫立義,不與帝友」。衆大笑。及世祖即位,徵牢稱疾不至,詔刺史、郡守奉詔就家存問,牢恆被髮稱疾,不荅詔命。 側席幽人後漢《逸民傳》:「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車之所徵,賁相望於巖中,薛方逢萌聘而不肯至,嚴光周黨王覇至而不能屈,所謂舉逸民而天下歸心。肅宗亦禮鄭均召髙鳳以成其節。 原願守所志。後漢周黨伯況,好清節,被徵不得已,乃著短布單衣、榖皮綃頭,及引見,伏而不謁,自陳願守所志。帝許之。 為賈自穢」。王烈太守,欲以為長。史烈為商賈,自穢得免。 爭田自汚。髙鳳自言,巫家以辭辟命,復恐不免,乃與寡嫂爭田以自汚。 抑茍進之風。公車徵、楊秉、韋著,並稱疾不至,有司劾大不敬正罪。周景、邊韶等議,秉以退讓為節,誠違仄席之望。然逶迤退跡,是抑茍進之風,明王之世,必有不召之臣也。 增再舉有道《後漢書》云:申屠蟠,字子龍,再舉有道,不就。 觀乾象,察人事,又云:郭泰林宗,太原介休人,司徒黃瓊辟之。客有勸仕進者,對曰:「吾夜觀乾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遂不應。 生行死歸,又云:魏桓字仲英。桓帝時,數被徵,其鄉人勸之行,桓曰:「夫干祿求進,所以行志也。今後宮千數,豈可損乎!廏馬萬匹,其可減乎?左右悉權豪,其可去乎?」皆對曰:「不可」。桓乃慨然歎曰:「使桓生行死歸,於諸子何有哉!」遂隱身不出。梁管之流,《晉書》云:朱沖巨容,每聞徵書至,即逃入深山,時人以為梁管之流。 宜使身名並存,《山堂肆考》云:戴逵安道,孝武徵之不就,郡縣敦逼不已,逃匿於吳。謝𤣥上䟽曰:「逵自求其志,今王命未回,將罹風霜之患,陛下旣已愛而器之,宜使其身名並存」。 賜公主邑司以居。又云:髙宗顯慶四年,徵孫思邈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上元元年,辭疾請歸,特賜良馬及鄱陽公主邑司以居焉。 李源上陳情表,《冊府元龜》曰:穆宗長慶四年七月,以前河南府參軍李源為諫議大夫。源澄之子,代宗授河南參軍。源遂絶酒肉,不婚娶,不役僮僕。至是月,帝命中使齎手詔一封、絹二百疋,赴東都賜之。九月,源上陳情表,且讓所賜絹,以衰耄,竟不赴召。 以髙士召。《事文𩔖聚》云:陸龜蒙以髙士召不至,素善李蔚,及當國召拜拾遺,詔下而卒。 野人未嘗至府廷,又云:錢文僖自樞宻留守西都,一日,屏騎從步至午橋,訪郭君隱者,郭不知為錢相也。至晩,騎從來,郭君亦不為動,送及門,曰:野人未嘗至府廷,無從上謁。錢相悵然謂諸公曰:斯人視富貴為如何?可愧也!」郭君名延卿,年踰八十,少從張文定、呂文穆公遊,二公相繼入相,薦於朝,命以職官不出。 召見不屈。聞見錄云:康節與富文忠早相知,文忠初入相,詔天下舉遺逸公意,河南府必以康節應詔。時文潞公尹洛,以兩府禮召見,康節不屈,遂以福建黄景應詔。文忠不樂奏天下尚有遺才,乞再令舉,詔從之。王拱辰尹洛,乃以康節應詔,康節終不起。 讓老夫一著。潛確𩔖書云:蘇養直隱京口,紹興間與徐師明同召養直,不起師。明造朝時,便道過養直,留飲甚歡。二公平日對奕徐髙於蘇。是日養直拈一子笑視師明曰:「今日還須讓老夫,下此一著。師明有慙色。 老疾,固辭。《續文獻通考》云:洪武十五年,徵耆儒鮑恂等至京師,上見之,賜坐顧問,命為文華殿大學士,恂等以老疾固辭。 朝士皆驚。《續文獻通考》云:吳康齋與弼英宗時徵,上謂李賢曰:「與弼當授以何職?」賢對曰:「今東宮講學,宜授宮僚」。次日,召吏部命為左諭德,朝士皆驚,與弼疏辭,謝恩而去。

卷一百八十一

5
原終身之喪《祭義》云:君子有終身之䘮,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鄭《注》云:忌日親亡之日,不用舉他事,如有時日之禁也。志有所至,至於親,以此日亡其哀心如䘮時」。 終身之憂《檀弓》云:君子有終身之憂,故忌日不樂。鄭注云:謂死日言忌日,不用舉吉事」。。季節辭酒《孔叢子》云:「季節見於子,順子順,賜之酒辭,問其故,對曰:今日家之忌日也,故不敢飲」。子順曰:「飲也。《禮》雖服衰,麻見於君及先生,與之粱肉無辭,所以敬尊長而不敢遂其私也。忌日方於有服,則輕矣」。。 子龍不食。《續漢書》:申屠蟠,字子龍,九嵗喪父,哀毀過禮,服除,不進酒肉十餘年,毎忌日,哀戚輒三日不食。 桓元絃觴《語林》云:「桓元不立,忌日絃觴無廢」。。 王修哀感。孝子傳云:王修年七嵗,䘮母母以社日亡,來年社日修哀,感悲號,鄰人為之罷社。 増忌不聽樂。世說云:王世將忌日,送客新亭,主人欲作樂,王便往,衛洗馬墓下彈鳥。 不知禮意,顔氏家訓禮云:「忌日不樂,正以感慕罔極,惻愴無聊,故不接外賔,不理衆務,爾必能悲慘自居,何限於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營甘美,厚供齊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盡無相見之理,蓋不知禮意乎? 嫁笥墨衰《談録》云:宋丁晋公言:「嘗見文中孺侍郎言:中孺嘗聞祖母當日于歸時,于衣笥中得一墨衰,妯娌骨肉,皆驚駭而詰之,答曰:父母教以候翁姑,私忌日著此衣出慰,當特士族之家,猶有此禮,今未之聞也」。黲黑衫、巾。《語録》:朱文公母夫人忌日著黲黒布衫,其巾亦然。學者問今日服色何謂?公曰:「豈不聞禮?君子有終身之喪」。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