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386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御定淵鑑類函
條件: 提到「梁鴻
Total 14

卷一百八十一

13
原即逺。檀弓子游曰:「飯于牖下,祖于庭,𦵏于墓,所以即逺也。故𦵏,事有進而無退。 反真《漢書楊王孫傳》:王孫學黄老之術,家業千金,厚自奉養,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先令其子曰:「吾欲臝𦵏以反吾真,必毋易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屍,入地七尺,既下,從兄引脫其囊,以身親土」。 送形送形而往,謂𦵏埋神。晋東海王越尸為石勒所焚,妃裴氏求招魂而𦵏,朝廷疑之,袁瓌議以為招魂而𦵏,此所謂埋神也,不可從。 從死禮𦵏從死者,謂𦵏禮,父為大夫,子為士,𦵏以大夫,祭以士。 稱財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子曰:斂手足形,還𦵏而無椁,稱其財。斯之謂禮注還𦵏者,不待日月也」。。卜兆《孝經》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鄭注云:「宅,墓穴也。兆,塋域也。𦵏事大,故必卜之」。。 筮冢《儀禮》既夕筮宅,冢人、物土」。鄭注云:「物,相也。相其地可𦵏者乃營之」。。 同穴》詩死則同穴 異藏後漢樊重遺令使與其吏人同墳而異藏 請具!」子柳之母死,子碩請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碩曰:「請鬻庶弟之母𦵏」。子柳曰:「何鬻人之母以𦵏其母不可也」。 襄事:《左傳》:𦵏定公雨,不克㐮事,禮也。《注》:「襄,成也,成其𦵏事也」。 賜塋後漢太尉楊秉薨,賜塋陪陵。 請隧晋侯請隧注隧埏道,天子之禮也。諸侯懸棺而封。 起墳漢太師孔光薨,賜秘器,載以乗輿輼輬起墳,如大將軍制度也遣車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車一乗,及墓而反,晏子焉。知《禮注》「遣車載牲」者,禮大夫五乗,而晏子一乗,言偪下也。 給轊成詔,水所厭死者,給轊𦵏,廣柳車,注廣柳,車𦵏車也。 靈輀𦵏車方相:蔡質《漢官儀》曰:隂太后𦵏前有方相。 地藏謂𦵏也。 夀藏後漢趙岐將卒,先為夀藏圖季札子,産「晏嬰、叔向四賢像于賔位,畫己像于主位,皆為之賛。 増柳翣飾棺,墻置翣。注墻柳衣。又云:「絞衾,設柳翣,注絞衾。尸之飾,柳翣,棺之檣。飾翣,以木為筐,廣三尺,髙二尺四寸,方兩。角衣以帛,畫雲氣柄,長五尺,車行,使人持而從。既穴之,立于壙中。飾棺者,以華道路,不欲使人惡其親也。 帷荒飾棺,君龍帷,黼荒。大夫畫帷畫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皆所以衣柳也。士布帷布荒者,白衣也,若大夫,則加文章焉。 原貶禮禮,大夫廢其事,終身不仕死,以士禮𦵏之,注貶之也」。 行志漢苻融妻卒,貧,無以𦵏,鄉人助之。融曰:古之𦵏曰衣,以薪𦵏之中野,唯妻子得行其志」。 訟祔。沛國劉仲武娶丹丘氏,生子正。舒正則後出妻而不絶。更娶王氏,生陶,後皆卒,正舒求袝𦵏,陶不許,陶訟至死不得。 禁遷《周禮》:「媒氏禁遷𦵏者與嫁殤者」。注:「遷𦵏者,謂生時,非夫婦死,既𦵏,遷使相合從也。殤謂十九以下未嫁而死生,不以禮相接而合,是亂人倫也。鄭司農云:嫁殤者,謂嫁死人,今時娶會是也」。。 周土太山太守嚴望,終于家。遺言以身服斂棺,周于身,土周于棺也。 聚沙趙岐,字邠卿遺令子曰:「墓中聚沙為床,布簟白衣,散髪其上,覆以單被」,即日便下。 配殤曹操事,詳殤 殉妾魏武子有嬖妾武子有疾,命子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我從其治也」。後與秦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顆遂獲杜回。夜,夢人曰:「予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治命,予是以報也」。。 増𦵏妻。季子皋𦵏妻,犯人之禾,申祥請更之,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棄予,以吾為邑長,買道而𦵏,後難繼也」。 𦵏子《檀弓》: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𦵏于臝、博之間。孔子曰:季子呉之習于禮者也,往而觀其𦵏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斂以時服,既𦵏而封,廣輪,掩坎其髙,可𨼆也。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復歸于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季子之于禮也,其合矣乎!」 原營髙敞。韓信母䘮,無以𦵏,乃行,營髙敞地,令旁可置萬家。 務速朽張霸,字伯饒,蜀人也,為㑹稽守,病革,臨卒,敕子曰:「今蜀道阻,不可歸塋,可止𦵏,務遵速朽」。遂葬河南,因家焉。 以鼓封為縱舍節禮也 以機封季康子之母死,公輸般請以機封將視,從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魯有初公室,豐碑三家視桓楹爾。以人之母嘗巧,則豈不得以其母以嘗巧者乎?則病者乎?」。 以幅巾漢張奐令以幅巾𦵏曰奢,非桓文儉,非王孫」。 用葛茀𦵏,敬臝,旱無麻,始用葛茀。 紀市吕氏春秋》:「舜𦵏紀市,不變其肆」。注云:市肆如故,言不煩民也。《傳》曰:舜𦵏蒼梧九疑之山,此云于紀市九,疑山下亦有紀邑、㑹稽又曰:「禹𦵏于會稽,不變人徒」。注云:變,動也。言無所興造,不擾民也。會稽山在㑹稽山隂縣南。,泗上。𦵏,夫子于泗水之上,其樹若偃斧。。 《杜中》《皇覽》曰: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京兆長安鎬聚東杜中」。 藍田《漢書》:臨江閔王榮以孝景前四年為皇太子,四嵗廢為臨江王,三嵗坐侵廟壖地為宫,上徴榮、榮詣中尉府對簿,中尉郅都責訊王,王恐,自殺。●、藍田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武庫劉向疏云:「樗里子𦵏于武庫」。按《史記》樗里子傳》曰:樗里子卒,𦵏于渭南章臺之東,曰:後百年當有天子夾我墓。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秦人諺曰:力則任鄙,智則樗里」。。 城東《風俗通》詳棺椁 鄴西《趙録》曰:石勒事佛圖澄,號曰大和尚,道法大行,終于建武,末𦵏于鄴西。合公主。衛青與平陽公主合𦵏冢象廬山。 近神人魏畧田豫戒子曰:𦵏我于西門,豹邉妻子曰:豹,古之神人,那可𦵏其邉曰:豹履行與我適等,死而有靈,當與我善也」。妻子從之。 近要離《後漢書》:梁鴻伯鸞,扶風人也。隠居至呉,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毎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睂伯通察而异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舍之于家,鴻潛閉戶著書十餘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𦵏于臝博之間,不歸鄉里,愼勿令吾子持䘮歸去」。及卒,伯通等為求𦵏地於呉,要離冢旁,咸曰:「要離烈士伯鸞清髙,可令相」近𦵏。畢,妻子歸扶風。 從蘧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袞疾困,敕令官屬曰:「昔衛大夫蘧瑗𦵏濮陽,吾望其墓,常想其遺風,願託賢靈,以弊髮齒,營吾兆域,必徃從之」。妻養疾。禮:陳子車死于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𦵏,乃告陳子亢曰:夫子疾莫養于下,請以殉𦵏。子亢曰:殉𦵏,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為之,于是不果用也。 婢夾尸陳乾昔寢疾,屬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己曰:「如我死,則必大為我棺,使我二婢子夾我」。其子曰:「以殉𦵏,非禮也,況又同棺乎?不果殺」。注云:「善其不陷,父于不善也」。。 祔先塋唐文張曲江丁內憂,奔䘮南訃,祔𦵏先塋,白雀黃犬號噪庭塋,素鳩紫芝,巢植廬壠。 𦵏書生,王忳路行,遇書生病,下車省之生,云:「我腰下有金,取之鬻以𦵏我。未及問姓名而絶,忳賣金𦵏之,餘金亦埋之」。 請歸𦵏!」傳:穆伯卒于齊,請歸𦵏,不許。惠叔猶毀以為請,乃許之。注謂:歸以卿禮𦵏,魯不許也。惠叔穆伯子代居位,過䘮禮以請。父𦵏,父卒逾年猶毀,故曰猶也。 議合𦵏,王式繼母,前夫終更適式,父式父終,䘮服訖,還前夫家,夫家亦有繼子死,遂合𦵏,式父臨終,求于式式,許之。中丞卞壼奏議,式父臨終謬亂云云。不可寄命他人之門,埋尸于無名之冢,為繼世也。 日月有期公叔、文子詳諡二 天地為棺見《前莊子》,各銘其官杜預《䘮服要記》云:始死𦵏銘,凡卿大夫、士各以其官,婦人則書姓名。 夾道為位《檀弓》:「國昭子之母死,問于子。張曰:𦵏及墓,男子婦人安位」。子張曰:「司徒敬子之䘮,夫子相男子西鄉婦人東鄉」。鄭注云:「夾羡道為位」。。 熊皮四目《周禮》方相氏見前 蟻結四隅《檀弓》云:「楮幕丹質蟻結于四隅」。鄭注云:「以丹布幕為楮𦵏,覆棺不檣」。不翣畫楮之四角,其文如蟻,行往來相交錯。蟻,蚍蜉也。殷之蟻結,似今蛇文畫。 𦵏日,大雪,國䇿:魏惠王死,𦵏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壊城郭,且為棧道而𦵏,羣臣多諫太子者雪甚,如此而䘮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 𦵏日,大雨。《後漢書董卓傳》:詳棺椁。 不為雨止《王制》:𦵏不為雨止。鄭注云:以其禮儀少也」。不避塗潦《曲禮》云:「送䘮不由逕,送𦵏,不避塗潦」。。 先輕後重。父母之䘮,偕先𦵏者不虞祔,待後事,注𦵏,先輕,後重𦵏畢辭賔,遂修𦵏事。 衛離魯合子曰:「衛人之袝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注祔,合𦵏也。合,謂棺中無間也」。。 二妃未從舜𦵏于蒼梧之野,二妃未之從也。《注》:「古者不合𦵏」。。 周公盖祔。季武子曰:周公蓋祔。注合𦵏也。 祔,不改卜祔𦵏者,不筮宅,謂祔先塋,不改卜墓也。 先不虞祔詳先輕後重注。 反𦵏于周,太公詳𦵏二。合𦵏于防。又云:孔子少孤,不知其墓,問于聊曼父之母,然後合𦵏于防。 願得父墓」。韋賢𦵏陪陵,昭帝時徙平陵,元成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曰:「不勝父子情,願得𦵏父墓」。上許焉。 《招合夫魂》後漢鄧晨娶世祖姊新野公主,遇害後晨卒,詔令招公主,魂與晨合𦵏也 門人欲厚。顔淵死,門人欲厚𦵏之,子曰:「不可。 漢帝令薄漢文令薄𦵏,又光武詔曰:「曽子竭歡致養,仲尼𦵏,子有棺無椁,其令天下薄𦵏」。 藏于西階。《檀弓》:季武子成寢,杜氏之𦵏,在西階之下,請合𦵏焉。武子曰:「合𦵏,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 兆在路寢,晏子春秋:景公成路寢之臺,逢于何遭䘮,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馬前,晏子下車揖之曰:子何以命嬰也?對曰: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寢之臺牖下,願請命合骨。晏子入白公,公作色曰:自古及今,夫子亦嘗聞請合𦵏人主之宮者乎?對曰:古之人君,不奪生人之居,不殘死人之墓,故未嘗聞諸𦵏人主之宮也。且嬰聞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畜憂死者不得𦵏,命之曰:畜哀畜憂者怨,畜哀者危。君不如許之。公曰:諾。逢于何遂𦵏其母于路寢之臺牖下。 増玉魚一雙。《西京雜記》:髙宗營大明宮,毎夜見數十騎行殿左右,乃使術者劉明奴問故,曰:「我漢楚王戊之太子,王起兵,留我在長安,王誅天子,念我不殺,養宮中死𦵏此!天子憐我,殮以玉魚一雙,今在殿東北角,乞改𦵏,髙敞無奪玉魚發其處,果然,乃敕以禮改𦵏,玉魚隨之。 金蠶數斗。《齊書》:始興王鎮蜀,於州園地得古冢,金銀為蠶形者數斗,詳發冢。 佳城留篆。《江南野史》:沈彬將八十,近居阜上有一大樹可數拱,未殂前,嘗指示家人曰:「吾死,可𦵏于是」。既𦵏,穴其處乃古冢爾,觀其間,儼然復見一古燈。臺上有漆燈,一盞壙頭,獲一銅牌,上有鐫篆文曰:「佳城今已開,雖開不𦵏埋,漆燈猶未爇,留待沈彬來」。 巖腹得銘,《廣記》:唐左衛將軍王果被責,出為雅州刺史,于江中泊船,仰見巖腹中有一棺,臨空半出,乃縁崖而觀之,得銘曰:「欲墮不墮,逢王果五百年重修我」。果歎曰:「吾合𦵏此,今被責雅州,固其命也」。乃收窆而去。 逼城而𦵏,晏子墓在臨淄。慕容徳登營丘望嬰冢,顧謂左右曰:「禮,大夫不逼城而𦵏。平仲,古之達禮者也,而生居近市,死𦵏近城,豈有意耶!」秀才、晏謨對曰:「孔子稱臣先人之賢,豈不知髙其梁豐其禮!蓋政在家門,故儉以矯世生,居湫隘没,豈擇地而𦵏乎! 指山為𦵏。孔帖:李白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𦵏東麓。 原勿歸鄉里。謝承《後漢書》:崔瑗為濟北相,光祿大夫杜喬為八使狥行郡國,以贓罪奏瑗,徵詣廷尉。瑗上書自訟得理,出會病卒。臨終,顧命子寔曰:「夫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及其終也,歸精于天,還骨于地,何地不可藏,形骸,勿歸鄉里。其賵贈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遺令,遂留𦵏洛陽。 不戀本土。語林:王太保有二兒䘮,一兒欲還舊塋,一兒欲留太保,乃垂涕曰:「不忘故鄉,仁也。不戀本土,逹也。唯仁與達,吾二子有焉」。 不用棺椁。盧植《別傳》:植初平三年卒,臨困,敕其子儉𦵏于山,足不用棺椁,附體單帛而已。 不得封樹,魏畧沐徳信,年六十餘,自慮無常,預作終制,誡其子曰:以儉𦵏至嘉平中,病甚,臨困,又敕預掘埳,誡氣絶,令二人舉尸即埳,絶哭泣之聲,止婦女之送。又誡後亡者不得入藏,不得封樹,妻子皆遵之。 《堯典》一篇《後漢書周磐傳》,磐年七十,三嵗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因令其二子曰:「吾昔者夢見先師東里先生與我講于隂堂之奥,既而長歎,豈吾齒之盡乎?若命終之日,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歛形懸,封濯衣幅,巾編二尺四寸,簡冩《堯典》一篇,并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聖道」,其月望日,無病忽,終學者以為知命焉。 《老子》兩卷。虞翻,《別傳》翻。遺令儉𦵏,唯以《老子》兩卷,示存道徳而已。 溫嶠辭官,晋禮志:建武元年,以溫嶠為散騎常侍,嶠以母亡值冦,不得𦵏不拜。詔曰:「于禮制物,常使理可經通。今桀逆未梟,平陽道斷,詔下議皆以嶠萬里投身赴闕廷,無縁中辭王事,宜如詔㫖也。 子產依禮傳:鄭簡公卒,將𦵏,子産使避司墓之室,君子謂之依禮。 良臣從死。《史記》,秦穆公卒,以子車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後宫皆殉。秦始皇𦵏時,後宫無子者皆殉,從死者甚衆。 宋公厚𦵏,左傳》:宋文公卒,厚𦵏,用蜃炭,益車馬,始用殉重器備。椁有四,阿棺有翰。旝君子謂華元樂舉于是不臣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今二子君生則縱其惑,死又益其侈,是棄君于惡也,何臣之為! 齊國厚𦵏《韓非子》云:「齊國好厚𦵏,布帛盡于衣衾,材木盡于棺椁。桓公告管仲曰:布帛盡則無以為幣,材木盡則無以為守備而人厚,𦵏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對曰:「凡人之有為也,非名之則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過度,戮其尸罪。夫當喪者,夫戮死無名,罪當喪者,無利人,何故為之也?」 孝經自隨,皇甫謐《篤終論》云:吾夲欲露形入坑,以身親土,或恐人情染俗,來久頓革理難。今故觕為之制,奢不石椁,儉不露形,氣絶之後,便即時服。幅巾故衣,以蘧蒢裹尸,麻約二頭,置尸床上。擇不毛之地,穿坑深十尺,闊六尺,長一丈五尺,廣六尺,舉床就坑,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無自隨。惟齎《孝經》一卷,示不忘孝道蘧蒢之外,便以親土土與地平,還其故草」。 蘧蒢裹尸見上 𦵏洛陽城。搜神記》:溫序,字公次,太原祁人,任校尉行部,為隗囂所殺,更始憐之,送𦵏到洛陽,城旁為築冢長子夀,夢序告之曰:「乆客思鄉夀」,即上書乞骸骨,帝許之。 𦵏海虞山詳𦵏二 増以報徳。羅士信,齊州人,初為劉仁基所禮,及東都平,出家財殮𦵏北邙以報徳,且曰:「我死,當墓其側」。至是如其志。 可行志:呉保安與郭仲翔善,仲翔母𦵏,服除,喟然曰:「吾賴呉公生吾死,今親歿,可行其志」。乃行求保安。于時保安以彭山丞客死,其妻亦歿,䘮不克歸,仲翔為服縗絰,囊其骨,徒跣負之,歸𦵏魏州,廬墓三年而去。 以儉自全晉杜預且死,遺令言:「邢山下有冢,云是鄭大夫祭仲。或云:子産其隧道,惟塞其後而空其前,示藏無金玉,不取于重深也。山多美,石不用,必求水中自然之石以為冢,示不勞工巧,而此石不入世用也。將來兆域儀制取法鄭大夫,吾欲以儉自全耳」。。 以厚免禍」。趙槩聞見錄:宋張侍中耆遺言厚𦵏,晏丞相殊遺言薄𦵏,二公俱在陽翟,元祐中,同為盜所發侍中壙金玉犀珠充塞盜所得,已不勝慰,下近其棺,皆列拜而去。丞相壙中但瓦器數十,盜怒不酬勞,斷棺取金帶,帶亦木也,遂以斧碎其骨,厚𦵏免禍,薄𦵏致禍。楊王孫之計疎也矣。 布車載柩,唐魏徵陪𦵏昭陵妻。張氏曰:徵平生儉素,今以一品禮𦵏,羽儀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竟以布車載柩,無文采之飾。 夜,𦵏山谷。楊行密卒,遺令縠葛為衣,桐瓦為棺,夜𦵏,山谷,人不知所在。 𦵏勿歸冢楊震臨死,曰:「不能誅,患身死,雜木為棺,布單蓋形,勿歸冢,勿設祭祀也」。。 𦵏陶家側。呉志:鄭泉,字文淵,性嗜酒,臨卒,謂同𩔖曰:「必𦵏我陶家之側,庶百嵗之後,化而為土,幸取為壺,實獲我心」。 勿起墳壟!晋王祥為睢陵,公疾篤,遺令曰:「西邙土自堅貞,勿甓石勿起墳壟耳」。 𦵏以幅巾,後漢皇甫規遺命曰:「地厎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纒以纊綿,牢以釘漆為不喜耳。幸有前窀,朝殯夕下,措尸靈床,幅巾而已。奢非晋文,儉非王孫,推情從意,庶無咎吝」。諸子從之。 𦵏于土穴後漢盧植字子幹,臨卒,敕其子儉𦵏于土穴,不用棺椁。 戒勿立碑唐司勲致仕李建勲且死,戒家人曰:「時事如此,吾得良死,幸矣!勿封土立碑,聽人耕種于其上,免無他日開發之標,及江南之地,諸貴人髙大之冢,無不發者,惟建勲莫知其處」。 特給轊車。韋亢歴職以清儉,及終無以𦵏,𤣥宗聞之,特給轊車。 令給班劒。魏徴薨,給羽葆、鼔吹、班劒四十人,陪𦵏昭陵房。𤣥齡薨,給班劒、羽葆、鼔吹、絹布二千叚,粟三千斛,陪𦵏昭陵。詔給儀仗。太和初,王承元祖母䘮,詔曰:「武陵當橫流時,拯、定奔潰,功在史官,母李不幸贈䘏,宜加厚,且給儀仗以𦵏」。 命官建冢。唐劉昌節度:涇原初城平,凉當吐蕃,卻盟,役將士骸骨不藏,昌命瘞之,昌具以聞,徳宗下詔哀痛,出衣數百稱,官為賽具,斂以棺椁,分建二冢,大將曰旌義,冢士曰「懐忠冢于淺水」,原詔學士為銘。 原管彦不歸𦵏,晋王褒與管彥許為婚,彥𦵏父洛陽,褒更嫁其女,謂彥弟馥曰:「賢兄𦵏父」。洛陽則京邑人也,非結好本意,一詳悔婚。 陳夀不歸𦵏。陳壽,字承祚,為治書御史,母遺言𦵏洛陽,壽乃遵其㫖。壽,巴西安漢人,坐不以母歸𦵏貶。 稾車載簔笠《儀禮》「既夕」,鄭注云:稾,猶散也。散車以田以鄙之。車簔笠,備雨服,今哀稾為潦,凡道車,稾車之纓轡及勒,亦縣于衡也」。。道車載朝服《儀禮》「既夕」,鄭注云:「道車,朝夕及燕出入之車,朝服日視朝之服也。𤣥衣素裳」擇不食之地成子髙語,詳前𦵏二。 擇不毛之地,皇甫謐篤終論詳前。下殤𦵏于園。曽子問曰:下殤土,周𦵏于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鄭注云:周人以夏后氏之堲周𦵏下殤于園中,以其去成人逺,不就墓也。機輿,尸之牀也。以繩絙其中央,又以繩從兩旁鉤之,禮以機舉,尸輿之以就園,而斂𦵏馬塗近故耳。 小兒𦵏于道。《風俗通》云:𦵏小兒必于道邉者,傷其人道未成,故置于道側,使視成人之道也。 未𦵏,不除服,晋建武元年令曰:「久䘮未𦵏,唯䘮主不除,以他故未𦵏,人子之情可居殯而除,無逺近之斷,若亡遇盜,䘮靈無處,求索理絶,固當三年而除,不得従未𦵏之例,若殱于冦害,無収殯之理,亦冝三年」。 改𦵏,舉下服。穀梁𦵏桓王傳曰:改𦵏之禮,緦舉不緬。注:緦五服之最下者,改𦵏,舉最下之服,以䘮緬、邈逺也。 冬日冬服夏日夏服。韓子:墨者之𦵏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執䘮二日,世主以為儉而尤之。儒者破家而𦵏,賃子而償,執䘮三年,毀而扶杖,世主以為孝而禮之。 死,陵𦵏,陵死,澤𦵏澤。《淮南子》:禹之治,天下大水,禹身執畚鍤。當此之時,死陵者𦵏,陵死。澤者,𦵏澤,節財薄𦵏焉。 孝貴慎終慎終追逺 𦵏宜以禮死𦵏之以禮。 物既偞卑謂用卑薄之物不中禮也。偞,墮頰反。 禮將偪下 求備 去奢 大𦵏。 禮𦵏 昊天降凶。 逺日協吉。 茍聞不度。 豈曰無違! 儉宜合禮。 孝不貶親。 三良臨穴。 二婢同棺。 開白日之銘 卜青鳥之兆。 所宜薄以稱家」。 安用厚而破産?」 孝貴有終,豈宜不免」。 華或非禮,孰謂無違! 法惟辨貴,送死之禮有差。 孝在慎終,勿悔之心宜勉。

卷一百九十九

10
増夏侯𤣥《辨樂論》曰:黃帝備物,始制衣裳,時則有龍衮之頌。 《𩔖要》曰:黃帝妃嫫母訓宫人,而有淑徳,奏六徳之頌。 《魯語》閔馬父曰: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以那為首」。 原《漢書》曰:「宣帝徴王褒為《聖主,得賢臣頌》。 《後漢書》曰:「顯宗召見賈逵,因勅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拜為郎。 又曰:傅毅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孝明帝,功徳最盛,而廟頌未立,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 又曰:平望侯劉毅,以和熹鄧太后有徳敎,請史官著《長樂宮聖徳頌》,以敷宣景耀,勒勲金石,懸之日月,攄之罔極,以從陛下烝烝之孝。帝從之,増又曰:梁鴻伯鸞,仰慕前世髙士,而為四皓以來四十四人作頌。 論衡宣漢篇》曰:「觀杜撫、班固等所上漢,頌頌功徳,符瑞洋濊,深廣滂沛,無量踰唐,虞入皇域」。原《鄭康成傳》曰:「民有獻嘉𤓰者,異本同實。《縣侯表》附文辭鄙略,君為改作,又著頌二篇。侯相髙其才」。 《零陵先賢傳》曰:「周不疑字文直,曹公時有白雀、瑞儒林並已作頌,不疑見之。操授紙筆,立令復作,操奇之。 《晉書》曰: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志氣曠放,以宇宙為狹,著酒徳,頌為建威參軍以夀終。 《南史》:梁大同中,嘗驟雨,殿前往往有雜色寳珠,梁帝觀之,甚有喜色,虞寄因上《瑞雨頌》,帝謂其兄茘曰:「此頌典裁清拔,卿之士龍也」。将加擢用,寄聞之,歎曰:「美盛徳之形容,以申擊壌之情,吾豈買名求仕乎?」 増又曰:鍾嶸,字仲偉,衡陽王元簡出守㑹稽,引為寧朔記室。時居士何子季築室若耶山山,發洪水,漂抜樹石,此室獨存。元簡令嶸作《瑞室頌》,辭甚典麗。《唐書》:太宗幸太學釋菜,命孔頴達講經,頴逹上《釋奠頌》,詔褒美。 張文琮永徽初獻皇帝頌》,優詔褒美。 呂溫狄仁傑頌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潛授五龍,夾之以飛」。世以為名言。 張九齡撰《龍池頌》刋:石興慶宫西,天寳元年五月,宗子璆以為不稱盛徳,更命璆為頌,建花萼樓北。 宋璟累封廣平郡公,廣平人為璟立遺愛頌,璟上言:「頌所以傳徳載功也。臣之治不足紀,廣人以臣當國,故為濫詞,徒成諂䛕之風。欲釐正之,請自臣始」。有詔許停。 李白,天寳初至長安,賀知章言於帝,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 《宋史大中祥符三年,陜州黃河再清。集賢校理晏殊上《河清頌》。 《玉海》張方平為《宋頌十五章,上下二什。天假之什八篇,繫之先帝日之初升之什七篇,繫之今上。 仁宗時,石介再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功徳之尤著見者,為《宋頌》九篇。 《元史》:文宗獵栁林,駐蹕故東平王安圖碑所,因獻《駐蹕頌稱㫖明鄭濟華川王禕行狀》曰:「辛丑冬,上親征江西,進《平江西頌》,上覽而喜曰:吾固知浙東有儒者,卿與宋濂耳!」《明紀》:洪武七年十一月,甘露降於鍾山,劉基作頌以獻。《吾學編》:建文元年春正月庚辰,大祀天地於南郊,始奉太祖高皇帝配,方孝孺進頌。 又陳敬宗光世,慈谿人。永樂十二年入史舘,改翰林院侍講,獻為善《隂騭頌》。十七年春,卿雲見甘露降,獻《聖徳瑞應頌》。是冬,甘露再降於孝陵,松柏復獻頌。 解縉御書《嘉禾詩序》曰:「永樂三年九月九日朔旦,勒石拓本,分賜諸王及近臣,於是縉亦與焉,拜手稽首而獻頌。

卷二百四十六

17
賢婦人三節烈並入 智識 才略》 文學並附原徳配。 《道成》《詩序》:鵲巢,夫人之徳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之徳,如鳴鳩乃可配焉,以詩序執婦道 ,成肅雍之徳。 姆教。 婦式禮姆是女,師教以徳 ,《周禮》婦之式。《采蘩》: 種橘,《詩序》:采蘩夫人,不失職也。《甘吳志》:李衡遣人于武陵龍陽洲作宅,種 橘千樹,臨死,敕兒曰:「洲上有木奴千頭,亦當足衣食耳!」母曰:「汝父恒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吾曰:「葢人患無徳義,不患不富貴也」。 窺御 觧圍,《史記》:晏子相齊,其御之妻窺其夫,擁大葢,策駟馬,意氣揚揚,其妻請去。是後夫自抑損。晏子問之以實,對薦為大夫。 謝道韞,事詳嫂叔。 齊睂 《割鼻》後漢梁鴻伯鸞,賃舂于臯伯通廡下。妻孟光,每饋食不敢仰視舉。案:齊睂 梁髙行詳前。 婉娩窈窕《禮記》:「婉娩,聼従。注婉,言語。娩,容貌也。 ,詩「窈窕淑女」。 增織屨。 投畚韓詩外𫝊:楚荘王使齎金百斤聘北郭,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願入計之」。即謂婦曰:楚欲以我為相,如何?」婦曰:「君以織屨為食,今如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過一肉而殉,楚國之憂,其可乎?」于是遂不應聘,與婦去之國,列女傳:「老萊子耕于蒙山之陽,楚王駕至其門,曰:「守 之孤,願見先生」。老萊曰:「諾」。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隨以斧鉞。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為人所制也,妾不能為人所制」。投畚而去。 碩人 賢室》《詩注》:莊姜美而無子,衛人為之賦。《碩人》之詩: 彚苑,唐李迥秀妻,謂之賢室。 郊弔 庭趨,《左傳》:齊荘公襲莒,莒子親鼓之,従而伐之,獲杞。梁齊侯遇其妻于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妻,不敢與郊弔。乃弔其室」。按杞、梁即杞殖輩。《唐書》曰:「令狐峘為吉州刺史,齊映亷察江西,峘以前 迎謁,頗怏怏,以告其妻,妻曰:卿自視何如人,頭白走小生前!君不以此禮見映,即黜死,亦不恨」。峘乃以客禮見映,映憾,奏貶為衢州別駕。 辭餉負薪,南史》:朱百年妻亦有髙行,百年,卒于山中。蔡興宗為會稽太守,餉米百斛,孔氏遣婢詣郡固辭,時人美之,以比梁鴻妻妻。晉書吳隐之為晉陵太守, 自負薪。 延師 窺友山隂沈繹之,年十五廢學,其妻石氏拜舅姑曰新婦,姊妹皆為士人妻,房願自出束修,延師教之,得為士庶,不辱門戶, 世說、山濤與嵇、阮契合,金蘭妻韓氏覺,公與二人有異,謂公曰:「負覊之妻亦觀狐趙,意欲窺之,可乎?」他日,二人来具酒食,夜,穿牖以視之,達旦忘返,公入,曰:「二人何如?」妻曰:「君才殊不如正,當以度量相勝耳」。公曰:「伊輩亦嘗以我度為勝」。 救夫 先姊《後漢書》:蔡琰嫁于董,祀祀,犯法當死,文姬詣曺,操請之,時賔客滿座,操曰:「蔡伯喈女在外,為諸君見之」。文姬進蓬首,徒行請罪,音辭清辯,㫖甚酸痛,操乃出祀罪。 世說,袁隗妻,馬融女,少有才辯,隗謂曰:「弟先兄舉,世以為笑。今處姊未適,前行可乎?」對曰:「妾姊髙邈,未遇良匹,不如鄙薄茍然而已」。卻𤓰。 歸茗眀語。林劉寧,洪武中,任刑部主事。夫人安氏,方櫛髮,有以𤓰盛銀餽者,安氏被髮呼僕,拘送于朝,謂又曰:鄭曉,嘉靖中為文𨕖郎,有餽金者,上覆以茗,公 ,茗也,受之夫人手撥茗,知之撃柝,語公整理,其茗覆筐如初,歸之」。 刳腸 斷髮《元史》:至正十五年,有周人婦毛氏美,隨夫避亂庥鷖山中,為賊所得,脅之曰:「従我多與若金,否則殺汝」。毛氏曰:「寧剖我心,不願汝金」。賊以刀磨其身,毛氏曰:「汝碎則臭,我碎則香」。賊刳其腸而去。亡《唐書》。崔繪死,妻盧氏少女兄適,工部侍郎李思沖,早 ,表求繼室,詔許之。思沖歸幣三百轝,盧曰:「吾再辱于人乎?」是夕,糞穢衊,靣還崔舎,斷髪自誓。思沖以聞,武后不奪其志,詔為尼以終。 守城 投井。《列女傳》:賊圍契平縣,鄒保英任刺史,領兵討賊,既而城孤援,寡将䧟,保英妻奚氏率家僮及城內女丁固守,賊退,封為誠節夫人焉。 《隋紀》:裴倫為渭源令,城為賊所䧟,倫遇害,妻栁氏,年四十二,女及兒婦皆有美色,栁氏曰:「我輩邅逢禍亂,汝父已死,我義不受辱,與汝等同死,何如?」其女等皆垂泣曰:「惟母所命!」桺氏遂自投于井,其二女及兒婦相繼而下,皆死井中。 封髪 斷臂《唐書》:賈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年訣曰:「死生不可期,吾死可别嫁」。董氏不答,引䋲束髮,以帛封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開」。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及湯沐髪,墮無餘 。 五代史:王凝為虢州司戶參軍,以疾卒。家貧,一子尚幼,凝妻李氏攜子負骸骨歸過開封,止于旅舎,主人不納,牽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泣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為人所執邪!」即引斧自斷其臂。開封尹聞之,白于朝,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 束髪漬衣,《輟耕録》:王守素,錢塘民家女,其夫丁棄家為全真道士于吳山紫陽菴,一日召守素入山書付四句,云:「懶散六十三,妙用無人識,逆順兩相忘,虛空鎮常寂,坐抱一膝而逝,守素遂亦束髪簪冠,著道士服,奉夫遺尸二十年,迹不下山,年逾七十,㡬于得道中」。又曰:漳州陳端才之妻蔡氏三玉,至元間宼起,與里 婦女同舟避難,寇追及三玉,亟以水漬衣寇,欲先汚之,三玉紿曰:衣濕」。更求衣,寇信之,更取衣三玉,投水死,寇退,三玉之父端廣舟,次上流,尸逆流,附父舟,移舟遡河而上,尸従之,上者三父異甚,視之則其女也,因痛哭而收斂其尸。原挽鹿車。 臥牛衣,《後漢書》:鮑宣妻桓氏,字少君,宣従桓氏,父學,父竒其清苦,以女妻之,資送甚盛。宣不恱,妻曰:「既承奉君子,唯命是聼」。乃衣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宣至司𨽻亰,漢書王章與妻居,冬無被臥牛衣中,涕泣,妻怒,呼曰:「 師尊貴誰如?」仲卿不自憤激,乃反涕泣。後章至亰,兆尹欲上封事,妻止曰:「人當知止」。章不従,竟死獄中。 頌椒花 《咏桺絮》《晉書》劉臻妻陳氏正旦獻椒花頌叔世說。謝道韞王凝之妻,謝安姪女詳 姪 林下風 閨中秀,《世說》:王凝之妻謝氏。道韞有才辯,同郡張元妹有才質,適于顧氏,張元稱之,以敵道韞。有濟尼者,游于二家。或問之,尼答曰:「王家夫人神情朗徹,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氷清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殺江充。 罵姚萇,《晉書》:張茂妻陸氏。茂為吳郡守,被江充所殺。陸氏傾産,率茂部曲為先登討充,充敗,為陸所殺。士又曰:苻登妻毛氏,善騎射,登為姚萇所殺,乃率壮 與萇戰,殺傷甚衆,為萇所執,罵萇而死。戒失學。 勸立功,後漢書:樂羊子逺尋師學,一年,来歸,妻跪問故樂羊子,曰:「久行懐思,無他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于蠶繭,成于機杼,一絲之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至于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月,夫子従學,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也!」羊子感其言,復徃終業,七年不返。 唐書》:薛仁貴妻桺氏曰:「夫有髙世之材,要須遇時乃發」。 㧞圍出夫 踰城救父,《晉書》:劉遐妻邵,續女,驍果有父風遐,為石季龍所圍,妻單將數騎,㧞出遐于萬人之中,又田防為亂,遐應之妻止之不従,乃密燒甲都盡于又曰:荀崧女灌崧為襄城太守,為杜曽所圍,欲求救, 平南将軍石覽,灌時年十三,率勇士數十人踰城突圍,且戰且前,詣覧乞師,兵至,賊走。 陜境不雨。 韓市呼天,晉書》:陜婦人嫠居,事叔姑甚謹,家欲嫁之,毀靣自誓。後叔姑病死,有女在夫家,従婦乞假不得,因誣殺其母,有司誅之。鳥哀鳴尸上,盛夏暴之,十日不腐,蟲獸亦不敢近。境內經年不雨,呼延謀為太守,謁其墓,諡曰貞烈婦。其日大雨,金史記聶政殺韓相俠,累披面抉目,自屠死,韓購以千 。 久之,政姊嫈聞之曰:「吾弟為吾在重,自刑以絶,妾柰何畏沒身之誅,滅賢弟之名乎!」乃之韓市。呼天者三,死政之旁。 臨危請姑。 代夫留獄。《晉禮志》:陳詵妻邅亂,詣賊請活,姑命王愆期議曰:「鄙野人而臨危請,姑險不忘順,可謂孝矣」。 《後漢書》:盛道妻趙氏,字媛,姜益部亂,道聚衆起,兵敗當死,媛姜夜告道速逃,建立門戶,妾留獄代君,媛姜乃觧道桎梏,子翔五嵗,令攜走,度道已逺,以實告吏,應時見殺,道㑹赦放歸,終身不娶。 官大家昌夫耕妻餉《列女傳》:陶大夫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妻怒曰:「子能薄而官大,是謂蒙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之令尹治國,家貧而國富,君敬之,民戴之,故福祿終其子孫,名垂後世。今子貪富務大,不顧後害,請去苦。《晉書》陶潛妻翟氏與潛志趣相同,能安 ,節夫耕于前,婦餉于後」。。 身先國稅家禁時妝周行逄為武平節度使,妻鄧氏,陋而剛決,善治生,嘗諌夫用法太嚴,行逄怒鄧氏,因之村墅,遂不復歸,行逢屢遣迎之不至,一旦,自帥僮僕来輸稅,行逢曰:「夫人何自苦如此!」曰:「稅,官物也,公不先輸,何以率下?且獨不記為里正,代人輸稅,以免楚撻時乎?」 因話録:崔樞夫人治家,整肅貴賤,皆不許,時世妆,椎髻改妆。 澣衣被絮,《後漢書》:梁鴻,字伯鸞,扶風人,家貧不娶,同縣孟氏女,貎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及嫁,以妆餙入門,鴻曰:「吾欲得裘褐之人,可與俱隐深山耳!乃衣綺縞,傅粉黛,豈鴻所願哉?」妻曰:「将以觀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更為改妆椎髻著布衣,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乃共入灞陵山中,以耕織為業。 晉書》:吳隐之為晉陵太守,妻冬月無被,欲澣衣,則被絮紡織,以供朝夕。 禮儀規矩 祖徳儒風,史通:東漢一代,賢眀婦人如秦嘉妻徐氏,動合禮儀,言成規矩者鮮矣。嘉,字士㑹,隴西人,二李白集。范𫝊正為宣歙觀察使,訪李白子孫,獲孫女人,一為陳雲妻,一為劉勸妻,皆編户氓也,因召至郡庭相見,衣服村落,形容樸野而進,退閒雅應對詳諦,祖徳如在,儒風宛然,問其所以,曰:「父伯禽不祿,有兄一人,出㳺不返,無桑以自蠶,非不知機杼無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穡,布裾糲食,何所仰給,儷于農夫,救死而己」。言訖淚下,𫝊正告以将改適士族二女曰:夫婦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窮,既失身于下里,仗威力乃求援于他門,生縦偷安,死何面目見大父于地下乎!」 以康為諡。 送别作詩,《魯史》:黔婁死,曽子與其門人徃弔之,見其尸在牖下,覆以布被,手足不盡斂,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曽子曰:「斜引其被則斂矣」。其妻曰:「斜而有餘,不若正而不足也」。曽子曰:「先生之終,何以為諡?」妻曰:「以康為諡。曽子曰:先生,何樂扵此而諡為康乎?」妻曰:「昔君嘗欲授之政,先生辭而不為,是有餘貴也,君嘗賜之粟,先生辭而不受,是有餘富也。先生不戚戚于貧賤,不忻忻于富貴,其諡曰康,不亦宜乎?」 侯鯖録:宋真宗東封,訪天下隐者,得杞人楊璞。璞能詩,及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時,有人作詩送行否,璞曰:「獨臣妻有詩曰: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裏去,這囬斷送老頭皮」。 歌成黄鵠,樹宿鴛鴦,列女傳》:魯陶嬰者,陶眀之女也,少寡飬,幼孤無彊,昆弟紡績,為産魯人,或聞其義将求焉,嬰聞之,恐不得免,乃作黃鵠之歌,眀已之,不肯二適也。魯人聞之,遂不敢復求, 又曰:「韓憑為楚康王舎人,妻何氏,美王欲奪之,乃築青陵臺而望焉,奪何囚?憑何乃作《烏鵲歌》二首以見志,又作書荅:「夫憑得書自殺,何即隂腐其衣,與王登臺,遽自投下,得遺書于帶間曰:「願以尸還韓氏合塟」。王大怒,令分埋之,兩塚相望,經宿,忽有梓木各生于塚,枝連于上,根交于下,又有鳥如鴛鴦,常䨇栖其樹,朝夕悲鳴,人皆謂韓大夫之精魂也。粉書扉上。 鞋易市中《後漢書》:隂瑜妻,荀爽女也,名采早,寡父母欲强嫁郭奕,爽以詐疾召采,采歸而懐白刄,爽執奪不得已,到郭氏,偽為歡,建四燈共談,奕敬憚之,及曙,奕出,采叱左右辦浴,既入室,以粉書扉曰:「尸還隂氏,字未成,恐人来」。乃以衣帶自謚死。 《侯鯖録》:程公鵬舉在宋,季被掠于張萬戶家為奴張,以所掠宦家女妻之,婚三日,即謂夫曰:「君才貌非久在人下者,何不為去計乎?」夫疑其試已,訴于張,張命箠之,越三日,復告,夫愈疑,又訴于張,張命出之,賣于市人家,妻臨行,以所穿繡鞋一易程,一履泣曰:「執此可期相見矣」。程感悟,奔歸。至元朝,程為陜西行省參知政事,遣人攜鞋復徃興元,訪求之市家,云此婦以所成布匹償賣價,乞身為尼,見居某菴,遣人即徃,故遺鞋履于地,尼問其由,具道所以尼出鞋履示之,合亟拜曰:「吾主母也」。尼曰:「歸見程相公,與夫人致意」。竟不再出,告以參政,未再娶,亦不出,旋報程移文本省,遣使具禮迎至陜西,重為夫婦焉。 蘭陵縣君。 安南節婦彚苑韋雍,在幽州幕府朱克融亂,雍被刼,雍妻蕭氏聞難,與雍皆出,左右格之不退,雍臨刄蕭氏,呼曰:「我茍生無益,願今日死君前」。遂自死。文帝太和中,贈為蘭陵縣君。誨《唐紀:全節婦者,安南賊帥齊亮之母也,夫死,以忠義 ,其子亮不聼,遂絶之,自田而食,自紡而衣。代宗大厯初,下詔褒之,乃賜以兩丁奉飬,號曰節婦。 䨇節一門。 二尸同處彚苑任士中妻俞氏,年二十而寡,生一女,方二歳生一男,纔五月,姑先卒,舅㳺逺方家,貧無依,親戚勸之改適,俞斷髪自誓,強之欲自刎,乃止,以紡續為業,教育子女,女長嫁俞邦眀,亦早寡,誓死不改節,歸與母同居守志,有司上其事,遂旌表所居曰「䨇節之門年」,又曰:「嚴庸為儒學生」。一日歸省,途中溺水死,妻袁氏 十八,亟趨夫溺處,尋尸不見,遂投水死,兩月餘,水退漁人于沙際,見二尸同處焉,皆以為節義之感,有司以事聞,表為貞烈。 詔贈夫人。 石,旌烈女《唐書》:薛仁杲降将,旁仚地復叛,所過剽害,掠王氏女,醉寢于野,王取仚地所佩刀斬之,送首梁州。詔封女為崇義夫人。 孔帖、韓楚言軍敗,妻李語之曰:「君常辱成汭,軍敗,且支觧,不如死!」楚言不決,李礪刀席下方共食,復語之夫曰:「未可知」。李取刀斷其首,并殺三子,乃自剄。成汭畏其烈,以禮葬之,刻石表曰「烈女」。。 入幃剔目 投棺割耳。《唐書》:房𤣥齡微時,病㡬死,謂妻盧氏曰:「吾病革,卿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盧泣入幃,剔一目以示𤣥齡,明無他志,㑹𤣥齡病尋愈,禮之終身。割彚苑魏溥妻房氏,幼有烈操,年十六,溥卒,及斂房,乃 左耳投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其姑劉氏曰:「新婦何至于此?」對曰:「新婦年少,不幸早寡,實慮父母未諒至情,以此自誓耳」。聞者莫不感愴。投清風嶺。 號節婦墓。彚苑:徳祐二年冬,元兵入浙東,王貞婦與舅、姑夫俱被執,既而舅、姑及夫皆死,主将見其美,欲納之,恐其自縊,乃令俘婦雜守之。眀年春,師還,行至嵊縣之清風嶺下絶壑處,貞婦視守者少懈,投崖而死,郡守立石祠嶺上。廖又曰:紹興三年春,盜起建昌,過臨江,歐陽希文與妻 氏共挾其母走山中,為賊所追。廖以身蔽姑,使夫潛負以逃賊,執廖,欲汙之,廖正色叱之。賊知不可屈,揮刀斷其耳臂,廖氏大罵語,絶而仆,鄉人義而葬之,號廖節婦墓」。 渤海夫人: 廬江小吏渤海封夫人,諱絢,字景文,善草𨽻,工文章。咸通中,適殷校書,庚子冬,賊起,遂為所俘,夫人正色奮袂大罵,賊怒殺之,殷校書歸,揮淚大慟,遂長號而絶。三婢子覩主父、主母俱殯,乃相攜投浚井而死,世稱渤海夫人焉。 《寰宇記》:合肥有小吏,港漢建安中,廬江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姑所出,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時人憐之,遂名其地。 忠臣之婦。 宰相之妻《後漢書》:皇甫規妻善屬文,兼工草書規卒,董卓以厚禮聘之,妻乃詣軍門自陳,卓使侍者㧞刀圍之,妻知不免,大罵曰:君西羌之種,毒害天下,猶未足邪!皇甫氏文武上才,為漢忠臣,汝其走吏,敢行非禮!卓引車庭中,以其頭懸軶,鞭朴交下,妻謂持杖者速盡為恵,遂死車下,於世說唐宰相元載夫人王氏,韞秀,少有識,量節㮣聞, 掖庭。後載既得罪,代宗欲令王氏入宫,備彤管箴》規之,任王歎曰:「王家十三娘二十年。太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誰能書?得昭陽、長信之事!即得罪,亦幸矣!」堅不従命。 鉛膏,絺綵。 寶帶異袍,唐書:盧惟清貶播州尉,妻徐還鄉里,糲食,斥●膏,絺綵不御,㑹大赦徐間闗,徃迎惟清至荆州,聞惟清死,二髯奴将刼徐歸下江,徐知之,數其罪,奴不敢逼,刼其貲去,徐倍道行至播州,足繭流血,得惟清尸以還。 又曰:趙州刺史髙叡為黙啜所攻,州䧟,叡仰藥不死,黙啜示以寶帶異袍曰:降我賜汝官。不降且死。叡視妻秦,秦曰:君受天子恩,當以死報賊,一品官安足榮!自是皆暝目不言,賊知不可屈,乃殺之。 澗生席草。 字剪皮金。林無錫儲福靖難兵,至調曲靖衛卒,挈家行,日夜涕泣,守義而死,妻范氏飬姑,韓氏每哭其夫,輒走山谷中,大號,不欲姑聞之也。一日,范至澗邉,浣衣,見其傍草生若席草,因取以織席,售而飬姑姑,年七十餘乃卒,范營葬,為廬于墓側,亦年八十餘,卒席草,遂不生皮,又曰:王烈婦者,劉女也。夫死,宻製斂服盡飭,又剪一 金為一香字,以示侍女曰:「此所以志也,吾骨亦若是耳!」晨奠,其夫扃户自縊,有異風歘起者再。 待夫完配,撫妾守喪語林觧縉、胡廣兩家皆有孕,成祖命指腹為婚,縉生子廣生女,上與定聘,後縉死,詔獄子戍邉廣,欲離婚,其女斷髪自誓曰:「薄命之婚,上所定也,誰敢易之?」後縉子遇赦還,遂為夫婦, 又曰:樂清章文寶聘金氏,未成婚,納妾包氏有妊,而文寶且死,金氏聞,堅請徃視文寶,一見即逝。金氏撫妾守喪,妾生子綸,親教讀書,成進士,官禮部郎,景泰時,欲疏請復儲,恐貽母憂,金氏聞之曰:「汝能死諌我無恨也!」疏上,忤㫖,杖㡬死,錮詔獄,金氏怡然,後綸官至禮部侍郎。 智識饋飧,寘璧。 謝使觧環,左傳》:晉公子重耳至曺,僖負覊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従者,皆足以相國,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曺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飧寘璧焉。事《戰國策,齊襄王以太史氏為王后。襄王卒,子建立后。 秦謹與諸侯信,故四十餘年不受兵。始皇嘗使使者遺后,玉連環曰:「齊多知,解此環否?」后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觧,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 雞餐謝客。 粟粥待夫《漢書》:武帝微行,嘗夜至桓谷,投逆旅主,人求漿,疑上為姦盜,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嫗睹上狀貌而異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有備,不可圖」。翁不聼,嫗飲翁以酒,醉而縛之,少年皆散走,嫗乃殺雞為餐以謝客。 世說魏許允為吏部郎,多用鄉里眀帝,收之。妻阮氏誡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覈問之,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否,若不稱職,臣受其罪」。既而檢校皆官得其人,于是釋允。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自若,云無憂。尋當還,作粟粥以待。頃之,允果至。 丹陽復還武龍得免。通鑑:吳丹陽尹李衡數以事侵瑯琊王妻,習氏諌之,不聼,及王即位,衡憂懼欲奔,魏妻曰:「不可。瑯琊王素好善慕名,終不以私嫌殺君明矣,可自囚詣獄,表列前失,顯求受罪,乃當逆見優饒。衡如妻言果,詔曰:「丹陽尹李衡,以徃事之嫌,自居囚獄,其遣還郡臣」。又曰:「上林令侯敏,素謟事來俊臣妻董氏,戒之曰:俊 ,國賊指日将敗,君宜逺之」。俊臣怒,出為武龍令。敏欲不徃,妻曰:「速去,勿留!俊臣敗,其黨皆流,敏獨得免。 悉散珠玉。 不受衣裳,《通鑑》:呂禄過其姑,吕
ctextchar:7439
ctextchar:7439
大怒曰:「若為将而棄軍,吕氏今無處矣!」乃悉出珠玉、寳噐散堂下,曰:「毋為他人守也」。氏《齊書》:符承祖方用事,親姻多趨附以求利,其従母楊 為姚氏婦獨否,嘗謂承祖之母曰:「姊雖有一時之榮,不若妹有無憂之樂」。姊與之衣裳,多不受。
 預知虎歩。 自戒雞晨,《通鑑》:桓元后劉氏有智鍳,謂元曰:「劉裕龍行虎歩,瞻視不凢,恐終不為人下,不如早除之」。 《續世說》:唐太宗嘗與后論及賞罰之事,后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婦,人豈敢與聞政事!」太宗固與之言,竟不答。 馮媛當熊桓,君挽鹿,《漢書》:漢元帝幸虎圈,後宮皆在熊佚,出圈扳檻,左右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上問:「何故?」對曰:妾聞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當之」。 《列女傳》:鮑宣子永為魯郡太守,永子昱問少君曰:「太夫人寧復識挽鹿車時否?」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焉敢忘乎!」 長信、婕妤、披香博士《通鑑》: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婕妤祝詛主,上許后因廢考問班婕妤,對曰:「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帝赦之。 又曰:「帝微行至陽阿,主家恱歌舞者趙飛燕,召入宫,大幸女弟,復召入,姿性尤穠稡,左右見之,皆嘖嘖嗟賞。時披香博士淖方成白髪,教授宫中,號淖夫人在帝後,唾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 才略帷車袖劍。 肩輿抽刀,《魏志:趙娥父為李夀所殺,娥乃帷車袖劍,白日刺夀于都亭詣縣,顔色不變,曰:「父讐已報,請受戮」。縣尹縦之娥不肯,遂強戴還家,㑹赦得免。子《通鑑》:孫恩䧟㑹稽,王凝之出走,恩執而殺之,并其諸 。 凝之妻謝,道韞,奕之女也,聞㓂至,舉措自若,命婢肩輿,抽刀立門,手殺數人,乃被執。 平陽公主。 誠節夫人《唐書》:公主嫁柴紹。初,髙祖兵,興主與紹發家貲,招亡命渡河,主引精兵萬人,與秦王㑹渭北,紹及主對置幕府,平定京師,號「娘子軍」,《討唐書》鄒保英妻奚氏,賊㓂平縣,保英時任刺史,領兵 撃,既而城孤,援寡将䧟奚氏,乃率家僮及城中女丁相助固守,賊退,封為誠節夫人。 皆補果毅。 特封循忠。史思眀之叛,衛州女子侯、滑州女子唐、青州女子王相與歃血赴行營討賊,皆補果毅。 唐書黙啜攻飛狐縣,古元應妻能固守,詔封循忠縣君。 佐建功勛 與參謀議,《通鑑》:石勒妻劉氏,有膽略,勒與之參決軍事,佐勒建功勛,有呂后之風而不妒,更過之。 又曰:朱全忠夫人張氏,碭山人,多智略,全忠敬憚之,雖軍府事時與參謀議,或将兵到中途,夫人以為不可,遣一介召之,全忠立,為之返。 恨非男子! 得,字夫人,《唐書:竇毅女聞隋髙祖受禪,自投牀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禍」。後適唐公李淵節下魏衡妻王氏,事見前 烈𩔖。 錦繖夫人: 繡旗女将《列女傳》:馮寶妻冼氏封石龍夫人,戰則錦繖夫人至老,未敗,年八十而終。 ,《金史》與李全戰者 文學詩成紈扇 《句詠金釵》《樂府序》,班《婕妤能文》,漢成帝寵之,後幸趙飛,燕婕妤自知見棄,求供飬王太后于長信宮,因為賦及紈扇詩。《金朝野僉》載楊盈川姪女曰容華為新妆詩,有「鳯釵 」作「縷」之句繡作龜形。 書題鴈字唐紀:㑹昌中,有邉将張揆防邉近十年,其妻侯氏繡迴文,作龜形詩,詣闕進之。《詩齋録》:毛友龍達可未第時,其內人寄以一 ,有「擬憑歸雁寄天隅」之句。 妻誄,其夫: 父和,其女《列女傳》:桺下恵妻誄其夫門人不能竄一字。 《冷齋夜話》:王荆公女,吳安持之妻,蓬萊縣君有詩寄荊公云云,荆公以《楞嚴經》新釋付之,和其詩」。 織錦迴文。 彈筝譜曲,上竇滔妻蘇氏事見夫婦𩔖千,崔豹古今注:邯鄲有羙女姓,秦名羅敷,為邑人, 乗王仁妻仁,後為趙王家令羅敷出採桑于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恱之,置酒欲奪之,羅敷善彈筝,作陌上之曲以自眀焉。學擅文章。 名垂金石,孔帖,殷保晦妻,封敖孫也,名絢,字景文,能文章,草𨽻 。房璘妻髙氏,筆畫遒麗,不𩔖婦人。歐陽公云:「予集古録已博矣,而婦人筆畫名著于金石者,髙氏一人而已」。 書成東觀。 詩約西池,《列女傳》:班彪女名昭,一名姬,博學髙才。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又作《女誡》七篇,有《助女訓》,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又作《大家讃待隐居詩話》。王荊公夫人嘗有家詞,約諸親游西池云:「 得眀年重把酒,那知無雨又無風」。 四百餘篇。 二十八字《列女傳》:蔡邕女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辨,曺操問曰:「聞夫人家多墳籍,猶能憶識之否?」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餘卷,罔有存者,今所誦纔四百餘篇耳,乞給紙筆,真草惟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悞,雲王直方詩話白藕作「花風已秋不堪殘,睡更廻頭晚 ,帶雨歸飛急,去作西牎一枕愁」,此趙徳麟細君王氏所作也。初,趙鰥居見此篇,遂與之婚,余以為二十八字媒也。稱博士。 詩寄良人,《魏書》:甄后年九嵗,喜書用諸兄筆硯,兄謂后曰:「汝當作女博士耶?」答曰:「古者賢女,未有不覽前世成敗以為已戒,不知書何由見之?」 南部新書:杜羔妻劉氏善為詩,羔屢舉不第。将至家,妻先寄以詩。羔見詩,即回去。尋登第,妻又寄以詩。 稱徐恵妃。 號女進士:唐書:徐恵妃以上東征髙麗,西討龜兹,翠微玉華,營繕相繼,又服玩頗華靡,遂上疏切諌。 南楚新聞闗圖有妺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對鏡圖形 援琴作歌,雲溪友議:南楚材旅逰,似無返舊之意,其妻薛媛知之,乃對鏡自圖其形,并作詩寄之,楚材遂歸,復為夫婦如初。 風俗通百里奚去虞,將適秦,其妻以門闗烹雞母餞之,後奚為秦相,堂上樂作所賃,澣婦自言知音呼之因,援琴撫絃而歌名,扊扅歌奚憶其事,復為夫婦。 文成女則 詞寄夫君唐書》:長孫后嘗采自古婦人得失事為女,則三十卷。咏西清詩話:邱舜中諸女皆能文詞,毎兄弟內集,必聨 為樂,其女嘗作寄夫詩云:「簾裏孤燈覺曉遲,獨眠留得宿妆睂,珊瑚枕上驚殘夢,認得蕭郎馬過時」。 才著女官,鄉稱閣老。《語林》:宣徳中《女官王司綵著宮詞》一首,葢咏永樂時權貴妃也。妃朝鮮人,善吹玉簫給,又曰烏程沈氏,名瓊蓮,字瑩中,聦慧善屬文,入宮為 事中。孝宗嘗試《守宮論》,沈云:「甚矣!秦之無道也,宫豈必守哉!」上恱,擢為第一,禁中稱為女學士,鄉人稱為「女閣老」。 序旌慈母。 學代嚴師又曰:韓參議汝慶妻屈氏有詩才,及卒,女韓異悲,母集散失,以書貽康對。山乞序書云:「願藉皮為楮,削骨代頴,以𫝊母集對,山感其誠,為作序表,揚之子」。又曰:「孫文恪、陞妻楊氏,有才學,能為詩麗,而則于諸 孫為嚴師,楊為工部貟外。應獬女文恪繼室,四子皆至卿貳,為夫人所出者。二諸孫皆進士,如游官至大學士。茂四徳而蘭幽有馨。 潔百行而玉立無玷並王維集 珠玉滿堂,不忘于澣濯。 歌鐘成列,載玩于圖書沈雲卿文。象服之飾,配徳於山河。 彤管之嚴,比潔於圭璧《欒城集》。賢婦人四。

卷二百五十一

19
増館甥,貳室:《孟子》:帝館甥於貳室。注:妻父曰外舅,謂我為舅者,吾謂之甥。 謀及婦人,《左傳》:鄭祭仲専,厲公患之,使其壻雍糾殺之。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何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于郊,吾惑之。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 趙之側室《左傳》:「趙有側室曰穿,君之壻也」。。 原請倩。《史記黃氏請倩。注:倩,女壻也。 美如陳平。《史記》:陳平欲娶,富者莫肯與貧者,平亦恥之。富人張負有女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娶之,負謂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妻平」。仲曰:「平貧不事産業」。負曰:「人有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遂以女妻平。 賢如伯鸞,《後漢書》:梁鴻,字伯鸞,同縣孟氏,有女狀肥醜而黒,力舉石臼,擇對不嫁。年至三十,父母問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娶之。 呂範與婚,呉志:呂範,字,少為縣吏,有姿容,邑人劉氏,家富女美,範求之母嫌,欲勿與,劉氏曰:「觀呂子衡寜久貧賤耶?」遂與婚。増指濬告母。晉書:王濬,字士治,為河東從事刺史徐邈有女才,淑擇夫未嫁,邈乃大㑹佐史令女於內觀之,指濬告母,邈遂妻焉。 冰清玉潤,又曰:樂廣彥輔,人謂之冰鏡女壻。衛玠叔寶,時號玉人,故時語曰:「婦翁冰清,女壻玉潤」。 見蛇不怖,《宋書》:劉秀之十餘,嵗時與諸兄戲,忽有一大蛇來,勢甚猛,莫不驚怖,秀之獨不動,衆共異焉。東海何承天雅相器許,以女妻之。 必居此座」。南部新書》:封德彞即楊素之壻,素為僕射,嘗撫其座曰:「封郎必居此座」。後果如其言。 仕為宰相,《唐書》:陜州刺史王當有女,令袁天綱擇壻,曰:「惟果毅姚某有貴子,宜嫁之」。時人笑焉,乃姚崇也。時二十三好獵,都未知書,母勸令讀書,折節向學,以晚節入仕,位至宰相。 貴顯朝廷。又曰:郭子儀七壻,皆貴顯朝廷。 文振道大。臨川集:昔韓昌棃為唐儒宗得子壻李漢,然後其文益振,其道益大。 為君半子劉禹錫祭楊庶子文,乃命長嗣為君半子 桐葉為媒,詩話:蜀尚書侯繼圗本儒士,一日秋風,四𧺫倚樓,有大桐葉墜下葉,上有詩云:「拭翠歛,雙娥為鬱心中事。桐葉下庭,除知我相思」字。侯貯巾箱,凡五六年,卜任氏為婚,始知為任氏所書。

卷二百五十八

25
原賃舂梁鴻,字伯鸞,賃舂 傭書後漢班超貧,常傭書 賣傭彭越為家人時窮困,賣傭於齊,為酒家保 僕賃傳申鮮虞,僕賃於野」 飽食而已魏焦先自有一蝸舍淨埽,其中呻吟獨處,飢則為人,客作飽食而已,不取其直。 誦書亦徧。吳闞澤貧,常為人傭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之亦徧。 增借書。《元史》:趙宏毅字仁卿,少好學,家貧無書,傭於巨室,晝則為役,夜則借書讀之,或閔其志,但使總其事而不役焉。

卷二百八十七

8
原蓬室 棘庭《髙士傳》:老萊子以蓬蒿為室,詳隐逸二 抱朴子葛洪貧,無僮僕籬落,頽決棘荊,叢生庭宇。 夜耕 晝傭陶潛《搜神後記》:周犨貧而好道,夫婦夜耕, 後燕,錄王髙夫妻,晝則傭耕,夜則伐草燒磚。 茅宅 蒿牀李劭《別傳:公居貧而不好修,産業,有稻田三十畝,茅宅一區,貧皇甫謐、髙士傳,田禾年老,家 ,茅居蒿牀,守道不仕。 牛衣 蝸廬《漢書王章傳》:初,章為諸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訣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踰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昻,乃反涕泣何鄙也!」《後魏書》:楊沛前後宰歴城守,不以私計介意,故身退之,家無餘財,起蝸牛廬,居止其中,妻子凍餓。 蓬霤 《席門》抱朴子。葛洪家貧蓬莠,塞乎階霤。《漢書》:「陳平家貧,好讀書,不營生業,居窮巷中,以席為門,然門多長者車轍」。。 賣卜。 傭書,司馬彪《續漢書》:范丹,桓帝時辟為太尉,自以狷急,不能從俗弊服,賣卜於市。 魏收《後魏書》:崔亮,字敬儒。家貧,傭書自業。 蓽門 蓬廬禮蓽門圭,窬詳貧一廻。張衡《歸田賦》,感老氏之遺戒,乃 駕乎蓬廬。増斫●。 織簾《南史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不。又《沈麟士傳》:居貧,織簾誦書,口手 ,息鄉里號為「織簾先生」。 採梠 緯蕭晉《隐逸傳》:夏統字仲御,㓜孤貧,事母孝,每採梠求食,不肯仕。 《莊子》:河上有家貧,持緯蕭而食者。 吞紙賣文《山堂肆考:義》陽朱詹好學,家貧,日不炊㸑,時吞紙以實腹, 。又段湛家貧,賣文為活。 然糠 運穀》《南史顧歡傳》:歡,字景怡,鄉中有學舍,歡貧無以受業,於舍壁後倚聼,無遺忘者,夕則然。松節讀書,或然糠自照人稗史。陳茂烈官至御史致仕,一生清苦貧甚,有 候之,見其自運穀入室。 鶉衣 《螢囊》唐杜甫詩:「烏几重重縳鶉衣,寸寸針螢」。《晉車允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 火數十以照書」。 厚報: 拙謀。《唐書》:王珪少孤,且貧,人或饋遺,初無讓。及貴,厚報之,雖已亡,必酬贍其家拙。晉陶侃詩貧敎謀事, 病,使出言憂。 烹犬 宿藁《貧士傳》:周方叔矩道,居丹陽,築室五州山下,誦讀不休,家貧或終日不得食,鄰僧乞米送之。一日,龔農卿準孫常州吳㑹,造其廬,無以為具,乃烹犬食之,二公忻然盡,歡歎息而去。業《三輔決錄》:孫晨,字元公,家貧不仕,居社城中,織箕為 ,為郡功曹,冬月無被,有藁一束,暮宿其中,旦收之。 原立:胏石。 宿白社,《周禮》:以胏石達窮民,凡逺近㷀,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于胏石。三日士聼其辭,以告于王,而罪其長。 《晉董京傳》:京字威輦,嘗宿洛陽白社中,時乞於市」。 地無立錐。 室如懸罄。《史記》,孫叔敖事詳,貧二罄,左傳室,如懸 ,野無青草。 居常待終。 非力不食。《髙士傳》榮《啓期》曰:貧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終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食 ,漢徐穉傳:穉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 家無正寢。 増食不盈腸,唐温彦博傳:彦博家貧,無正寢體。又韓愈詩:「朝食不盈腸,冬衣纔掩」。錢服相周。 原琴歌自樂,《貧士傳》:沈道䖍冬無複衣,戴顒聞而迎之,周以錢服。及還,悉供諸衆,無衣者,生髙士傳》。榮啓期鹿裘帶索,援琴而歌。孔子曰:「先 ,何樂也?」對曰:「吾樂甚」。 増賜十萬錢。 封四百戶。《晉王嶠傳》:初,朝議欲以嶠為丹陽尹,嶠以京尹望重,不宜以疾居之,求補廬陵郡,乃拜嶠廬陵太守。以嶠家貧,無以上道,賜布百匹、錢十萬。 《史記》:楚孫叔敖死,其子貧困負薪,優孟言於楚王,於是召叔、敖子,封之寢邱四百戶,以奉其祀。 晝樵夜讀。 春韮、夏菘唐《馬懐素傳》:懐素客江都,師事李善,貧無資,晝樵,夜輒然以讀書。 《堯山堂外紀》:周彥倫清貧寡欲,終日常蔬食,雖有妻子,獨處山舍。王儉嘗問:彥倫:「山中何所食?」答曰:「赤米白鹽,綠葵紫蓼」。文惠太子嘗問何味最佳?答曰:「春初早韭,夏末晚菘」。 見辱友壻。 為哀王孫,漢《嚴助傳》:上問助居鄉里時,對曰:「家貧為友壻,富人所辱母」。《漢紀》:韓信家貧,釣于城下,有漂母飯。信信曰:吾必報 」。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景略鬻畚 少游典衣《山堂肆考》:王猛景略。家貧,以鬻畚為事。嘗至洛陽,有人買畚曰:「吾家在此,可隨取直」。猛隨至深山中,見一老翁,引猛進曰:「大司馬公可進」。猛拜,翁曰:「王公何緣拜?」即十倍售畚送出山,猛顧,視乃嵩山也。 又宋秦觀少游,嘗遺錢文穆詩「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 乞不多取。 貧不茍得,魏略:寒貧者姓石,字徳林,獨居窮巷里,人與之衣食,不肯取。郡縣以其鰥窮,給廩日五升,食不足,頗行,乞乞不取多人問其姓名,口不肯言,故因號之曰「寒貧」也。車騎将軍郭淮以意氣呼之,問所欲,瞪而不言,因與脯糒及衣,取其脯一朐糒一升而已。淵《貧士傳》:「河上貧者,宋人也,家貧,緯蕭而食,其子沒于 ,得千金之珠。貧者謂其子曰:「取石來鍜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之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有哉!」君子謂其不以貧而茍得焉。 乞食以葬。 帶經而農。《五代史雜傳》:李琪兄珽,唐末舉進士及第,為監察御史。丁內艱,貧無以葬,乞食而後葬。 晉《皇甫謐傳》:謐居貧,躬自稼穡,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 牽船作屋。 編草為裳。《南史張融傳》:武帝問融何處住?答曰:「臣陸處無屋,舟居無水」。後上問其從兄緒,緒曰:「融近東出,未有居止,權牽小船于岸上住 」。《晉孫登傳》: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於郡北山為土窟居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髮自覆。好讀《易》,撫七絃琴,見者皆親樂之」。 義不獨飽。 意將何求!」《南史郭原平傳》: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肴味,唯餐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 稗史胡文定公家至貧,轉徙流寓,遂至空乏。然貧之一字於親故間,非惟口所不道,亦手所不書。嘗戒其子曰:「對人言貧,其意將何求!汝曹志之」。 「錢何見怪!」 綿乃生悲,稗史。俗傳:書生入庫,見錢不識,或怪而問之,生曰:「固知其為錢,但怪其不在紙裹中耳,不世說朱百年家貧,母以冬月亡衣,並無絮百年,自此 衣綿帛,嘗寒時,就孔思逺宿,衣皆裌布,飲酒醉眠,思逺以臥具覆之,百年初不知,既覺引去,謂思逺曰:「綿定竒」。溫因流涕悲慟思逺,亦為感泣。竅如七星。 覆無一瓦,稗史,鄭廣文䖍,屋室破漏,自下望之竅如七星 。宋歐陽脩《瀧岡阡表》:太夫人守節自誓,居貧,自力於衣食,曰:「汝父為吏亷而好施與喜賔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壠之植,以庇而為生。 折蒲當紙。 映月代燈,《晉王育傳》:育少孤貧,為人傭牧羊,每過小學,必歔欷流涕。時有暇,即折蒲學書,忘而失羊,為羊主所責,育将鬻已以償之。同郡許子章,敏達之士也,聞而嘉之,代育償羊,給其衣食,使與子同學,遂博通經史。 《宋陸佃傳》:佃字農師,居貧苦,學夜無燈,映月光讀書。 蔽前掩後 計口度身《貧士傳》:「郭泰從屈伯彥學,《春秋》并日而食,衣不蔽形,常以蓋幅自障出入,入則蔽前,出則掩後 」。《晉王褎傳》,「褎家貧,躬耕,計口而佃,度身而蠶。或有助之者,不聼諸生密為刈麥,褎遂棄之」。。 藏金以待。 出甕為炊,一統志》:晉隗炤善《易》,臨終,書板授妻曰:「後五年春,當有詔使來,姓龔此人負吾金,即以此板往責」。至期果至,妻執板往,使者取蓍筮之,曰:「吾不負金,汝夫自有金,知汝漸困,故藏金以待,知我善易,故書板以寓意耳」。金五百斤,盛以青甕,覆以銅盌,在屋東掘之如卜,一搜神後記。晉謝端少孤,無有親屬,為隣人所養。嘗得 ,大螺如三升壺,取以歸貯甕中。後見一少女,從甕中出,至竈下燃火。媏曰:「新婦何來,而相為炊?」答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故使我權為守舍炊烹而卿無,故竊相窺掩。吾形已見,不宜復留。留此殻去以貯米,常可不乏」。吾親未享」。 此子屢空,元揭徯斯傳》:徯斯少處窮約,事親,菽水粗具而必得其歡心。暨有祿入衣,食稍踰于前,輒愀然曰:「吾親未嘗享是也」。《防漢賈逵傳》:逵母嘗有疾,帝以錢二十萬使潁陽侯馬與之,謂防曰:「賈逵母病,此子無人事于外,屢空,則從孤竹之子于首陽山矣」。 相士多失,為客甚困。詳貧二 飢惟曼倩。 ,寒有西華漢東方朔𫝊「朔」字。曼倩對上曰:「侏儒長三尺餘,俸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朔長九尺餘,亦俸一囊,粟錢二百四十。侏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業」。《南史梁任昉傳》:昉有子東里、西華、南容、北叟並無術, 流離不能自振,生平舊交,莫有收䘏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道逢、平原劉孝標乃著《廣絶交論》,以譏其舊友。 庾郎有菜。 范婦無㡓,《南史》齊庾杲之傳,杲之初,為駕部郎,清貧自業食,唯有韮葅]韮生韮雜菜。任昉嘗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嘗有二十七種匹!」世說范宣潔行亷約,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 , 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寜可使婦無㡓耶!」范笑而受之。 牧豕海上。 種𤓰,城東《史記》:丞相公孫宏,菑川薛縣人也。時為薛獄吏,有罪免。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種又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 𤓰于長安城東𤓰美,故世俗謂之東陵𤓰,從召平以為名也 剗雪相訪。 懐書自隨。宋王陶傳:陶微時,苦貧,寓京師,其友姜愚氣豪樂施,一日大雪,念陶奉母寒餒,荷一鍤剗雪,行二十里訪之,陶母子凍坐,日髙無炊煙。 《南史孔子祛傳》:子祛少孤貧,好學,耕耘樵採,常懐書自隨役,閒則誦讀」。 賣犬辦嫁。 斂錢為婚,世說:謝石奴請吳隱之為衛将軍主簿,隐之将嫁,女謝知其貧潔,遣女必當率薄,乃令遺㕑帳助其經營。使者至,方見一婢牽犬賣之,此外蕭然,無辦婚。晉阮脩傳,脩居貧,年四十餘,未有室,王敦等斂錢為 ,皆名士也。時慕之者求入錢而不得。 共處蓬室。 合買犢車:《南史劉瓛傳》:瓛兄弟三人共處蓬室一間,為風所倒,無以葺之,怡然自樂門。《漢》《蔡義傳》:義以明經給事、大将軍幕府,家貧,常歩行 下好事者為義,合買犢車令乗之。 裘敝蘇、秦。 衣穿到溉《戰國策》: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黒貂之裘,敝黃金百鎰,盡資用乏,絶去秦而歸 」。《梁書》:到溉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 豈變吾志! 「不因人熱,《姓譜》:宋俞易直尉彭澤不茍取,不沽名,以母老不仕歸。嘗有病,縣令盧知原往視之,問以後事,曰:「棺已具,衣已浣,附葬先塋,他無所湏也」。盧退,遺以錢五萬。易直曰:「吾素貧,豈以五萬錢變吾志哉?」炊世說梁鴻伯鸞,少孤,嘗獨止,不與人同食。比舍,先 已,呼伯鸞及熱釜炊,伯鸞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竈更燃之」。。 猶有一劒。 不過十金,《史記》孟嘗君列𫝊:初,馮驩,聞孟嘗君好客,躡屩而見之。孟嘗君曰:先生逺辱,何以敎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於君」。孟嘗君置𫝊舍十日,孟嘗君問𫝊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漢《揚雄傳》:雄家産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 剪髮易書。 載酒從學元陳,祐𫝊:祐少好學,家貧,母張氏剪髮易書,使讀之,好緯略。漢揚雄家貧嗜酒, 事者載酒饌從學 同食遞衣。 決踵見肘《漢李充傳》:充家貧,兄弟六人同食,遞衣 ,下見貧二。 舒被覆書。 驅驢負醋,《南史丘巨源傳》:虞通之少好學,居貧屋漏,恐溼墳典,乃舒被覆書,書獲全而被大溼。 《稗史彚編代稱士流為措大,言其肖醋而冠四民」之首。一說衣冠儼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驗,皆比于醋而更驗,故謂之。或謂往有士人貧居新鄭之郊,以驢負醋,廵邑而賣,復落魄不調,邑人指其醋而笑之。 脫衣為賻,撒屋而炊。《南史張融傳》:竺超人孫微,冬月,遭母喪,居貧,融弔之,悉脫衣以為賻,披牛被而返 。又《阮孝緒傳》:孝緒家貧,無以㸑僮。妾竊鄰人墓樵舉火。孝緒知之,乃不食,更令撒屋而炊。 磨鏡以給鬻馬而歸。典略:程堅,字謀甫,居貧無資磨鏡,自給不受,人施 。左編:宋范仲淹為廣徳軍司理參軍,比去貧,止一馬鬻馬,徙歩而歸。 隨師無糧。 拜官得祿。後漢衞颯傳:颯家貧,好學問,隨師無糧,常傭以自給。少唐吳兢傳:「兢自陳修史有緒,家貧不能具紙筆,願得 禄,以終餘功。有詔拜諫議大夫。 李恂拾橡 歩隲種𤓰》《東觀漢記》:李恂《餉遺》無所受,居新安闗下,拾橡實為食陵」。《三國《歩隲傳》:「隲避難江東,單身窮困,與廣 、衞旌同年相善,俱以種𤓰自給」。 定交杵臼。 往舍郵亭,《漢吳祐傳》:時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吉。又《司馬相如傳》:相如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卭令王 相善,吉曰:「長卿宦遊不遂而來,過我」。于是相如往舍郵亭。 卷褥質酒 然葉照書《北史李元忠傳》:齊孫騰、司馬子如嘗詣元忠,逢其方坐樹下,葛巾擁被,對壺獨酌,庭室蕪曠,使婢卷兩褥以質酒肉,呼妻出衣不曵地,二公相視,歎息而去。薪《唐柳璨傳》:璨少孤貧好學,晝採 ,給費夜然葉照《書》。 徒有四壁: 不滿萬錢,崔鴻《後燕錄》:魏郡王髙秦末饑亂,父母兄弟死者十有五人,飢食藜藿寒衣草衣,家貧,徒有四壁。《漢貢禹傳》:元帝遷禹為光祿大夫。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年老貧,窮家貲不滿萬錢,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有田一百三十畝。陛下過意,徵臣臣賣田百畝以供車馬。 同衣而行。 五日不食後漢《檀敷傳》:「敷家貧,無産業,子孫同衣而出」。又《謝承書》曰:「敷與子孫同衣而行,并日而食」。 《南史王智深傳》:「智深家貧,無人事,嘗餓五日不得食,掘芫根食之」。。 書取柿葉。 衣得羊裘。《東坡志林》:鄭䖍寓青龍寺,貧無紙,取柿葉書詩。《北史房景先傳》:景先少孤貧,無資從師,其母自授毛 。《曲禮》年十二,請其母曰:「豈可使兄傭賃以供景先也!請自求衣,然後就學」。母哀其小,不許。苦請,乃從之。遂得一羊裘,欣然自足,晝則樵蘇,夜誦經史。 三旬九食 二日一餐說苑》:子思居衞三旬,九食 。《貧士傳》沈顗,齊末兵荒,與家人同甘困餓,二日一餐,或饋梁肉,閉門不受,唯采蓴荇根供食,以樵采自資,怡然不改其樂 使歡驅雀 以冲質羊,《南史顧歡傳》:歡家貧,父使田中驅雀,歡作黃雀賦而歸,雀食稻過半,父怒,欲撻之,見賦乃止。温錦繡萬花谷,晉桓溫弟冲,並少家貧,母患需羊以解 ,乃以沖質羊。材官起屋。 有司立廟,南史:王延之𫝊:延之仕宋為司徒左長史,清貧,居宇穿漏,褚彦回以啟宋明帝,即敕材官為起三間齋屋廟。唐書:戴胄𫝊胄卒,以第舍陋不容祭,詔有司為「立」。軾饑,如䑕。 立飽以魚,宋蘇軾詩:「我貧如饑䑕,長夜空齩齧瓦池,研竈煤葦」,管書「杮葉嵐金」。崔立傳:藥安國者,管州人,年二十餘,有勇力。嘗為 州招討撫使,以罪繫開封獄,既出,貧無以為食,立潛結納之。安國健㗖,日飽之以魚。 賣宅以葬。 結草而居。《北史山偉傳》:偉不營産業,身亡之後,賣宅營葬,妻子不免飄泊。陋後漢《范丹傳》:丹結草室而居所止單。 遺糧受半,餉錢立盡,先賢行狀:胡定字元定,至行絶人在喪,雉兔遊其庭,雪霜滿其室,縣令遣戶曹掾排雪,問定定已絶,穀妻子皆臥在牀,令即遣掾以乾糧就遺之,定乃受半。 貧士傳》:劉凝之,字隐安,荊州年饑,義季慮其餒斃,餉錢十萬,凝之將錢至市門,觀有饑色者,悉分與之,俄頃立盡,自甘飢餓。 原三日未舉火。 十年不製衣,莊子》:曽子在衞三日,不舉火衣,又曽子緼袍無表,十年不製。増母欲弗與女。 吾當為助卿」。《三國呂範傳》:範少為縣吏,邑人劉氏,家富女美,範求之女母,嫌欲勿與,劉氏曰:「觀呂子衡寜當久貧者耶?」 《晉魏舒傳》:太原王乂謂舒曰:「卿終當為台輔,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飢寒,吾當助卿營之。常賑其匱乏。舒受而勿辭。 東坡有破硯。 威輦無完衣。宋蘇軾詩:「我生無田食破硯,邇來硯枯磨不出 」。《逸士傳》:董威輦在洛陽,隱居白社,以殘絮縷帛為衣,號百結衣。 㼾甎為障,安問紫絲。 扊扅作薪,空思鳳蠟貧士傳:扈累字。伯重,以㼾甎為障,施一㕑牀,食宿其中,書則潛思,夜則仰視星宿,吟詠不輟。又晉王愷作紫絲歩障四十里,雌古樂府百里,奚妻歌曰:「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 炊扊扅,今日富貴忘吾為」。按蔡邕《月令章句》曰:「鍵,闗牡也,所以止扉,或謂之剡移。然則當時貧困,并以門牡木作薪炊耳。又晉石崇以蠟代薪,王僧綽採蠟燭,淚為鳯凰,故名鳳蠟。 辨雷淵之倨,乃是躭書。 恕,管仲之貪,知非嗜利。《金雷淵傳》:淵庶出年最幼,諸兄不齒,父歿,不能安於家,乃發憤入太學,衣敝履穿,坐榻無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讀書,不迎送賔,客人皆以為倨。其友商衡每為辨之,且賙恤焉。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貧困,嘗欺鮑叔。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相依庾氏,何妨蔬食園中。 共屬阮門一,任綺羅道北。《晉范汪傳》:汪少孤貧,六嵗過江,依外家新野庾氏。及長,好學,外氏家貧,無以自給,汪乃廬於園中,布衣蔬食,然薪寫書阮。又《阮咸傳》: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 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犢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薪将給食,恒羞負戴相隨。 史欲質錢應愧,箕裘能紹,漢朱買臣𫝊買臣家貧,常刈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南史劉僑傳》:僑素貧,常一朝無食,其子啓欲以班史質錢,答曰:寜餓死,豈可以此充食乎!」 方為重器相遺豔婦之巾。 本是富家,乃貰市人之酒。《南史賀徳基傳》:徳基少游學都下,積年不歸,衣資罄乏,又恥服過弊盛冬,止衣裌襦袴。嘗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貌甚盛,呼徳基入寺門,脫白綸巾以贈之,仍謂曰:「君方為重器,不久貧寒,故以此相遺耳」。問姓名,不答而去。 《西京雜記》:「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遂相與謀,賣酒于成都。 挂百錢於鳩杖,惟知綠蟻驅愁。 貯一斛於金柈,猶記㯽榔消食。《晉阮修傳》:修常歩行,以百錢挂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家無儋石之儲,晏如也。檢《南史劉穆之傳》:穆之少時,家貧誕節,嗜酒食,不修拘。 好往,妻兄江氏家乞食,多見辱。江氏後有慶㑹穆之食畢,求㯽榔,江氏兄弟戲之曰:「㯽榔消食,君常飢,何忽湏此!」及穆之為丹陽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顙以致謝,穆之曰:「本不匿怨,無所致憂」。及至醉,穆之乃令㕑人以金柈貯㯽榔一斛以進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