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4919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陝西通志
條件: 提到「張養浩
Total 3

卷二十二

131
張立道大名人,大徳二年 呼遜大徳九年    郝天挺太原人,武宗時      姚煒泰定三年    敬儼泰定四年特穆爾達實文宗時 曹伯啟碭山人,天歴初  張養浩濟南人,天歴二年。     托音納爾至順元年  魏仲立濟南人,順帝時      布延特穆爾至正十七年伯竒鼐爾至正中       曹甫碭山人    葢苗元城人馬祖常

卷五十一

93
奈曼台,穆呼哩五世孫,天厯二年,遷陜西行省平章政事,闗中大饑,詔募民入粟予爵,四方富民應命輸粟,露積闗下。初,河南饑,告糴闗中闗中民遏糴,至是闗吏乃河南人,修宿怨,拒粟使不得入奈曼台,杖闗吏而入其粟,時入闗粟雖多,而貧民乏鈔以糴奈曼台,取官庫未燬昏,鈔得五百萬緍,識以省印,給民行用,俟官給賑饑鈔,如數易之,先時民或就食他所,多毁墻屋以徃,奈曼台諭之曰:「明年歲稔,爾當復還,其勿毁」民。由是不敢毁,及明年還,皆得安堵如初。元史本傳:張養浩,字希孟,濟南人。天歴二年,闗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陜西行臺中丞,既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𦵏之,道經華山,禱雨嶽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隂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復禱於社壇,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時斗米直十三緡,民持鈔出糴,稍昏即不用,詣庫換易,則豪猾黨蔽,易十與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檢庫中未毁昬鈔文,可騐者得一千八十五萬五千餘緍,悉以印記其背,又刻十貫五貫,給散貧乏,命米商視印記出糶,詣庫騐數以易之,於是吏弊不敢行,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闗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至順二年,贈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諡文忠元史本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