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元符戊寅年九月己酉 (1098/10/1)"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元符戊寅年九月己酉 (1098/10/1)」
Total 1

卷五百二

6
己酉,中大夫、知亳州林希知杭州,朝請郎、知汝州邢恕知應天府。御史中丞安惇奏,䟽論希恕除授不當,䟽留中不出。此據布錄。 試中書舍人趙挺之兼侍講,是日,三省擬周常、葉棣、曽𪰋、呉伯舉為侍講,而宰執各有所毁譽,唯周常為黄履力薦,而無毀之者,詭得之矣。上令具姓名呈,及是,上曰:「除趙挺之」。衆愕然,蓋非素議所及也。上曰:「熈寧初,首選為學官」。衆莫敢異,既退,章惇謂曽布曰:「挺之已除講官」。布曰:「得人」。履亦稱善,又顧布曰:「更有一人質甚羙,亦可用」。布曰:「亦聞之,乃周常也」。先是,上問布識周常否,布曰:「臣不識之,亦不知其如何」。上曰:「黃履力薦之,以謂可在經筵」。布曰:「經筵乃在侍從,最為親切要近之地,所擢必得人望,如常者,衆人所未深知,萬一誤擢為可惜,不若只於從官中擇人,如趙挺之乃熈寧初首選為學官,莫如此人為宜」。上矍然曰:「好好」。布又言:「陛下聖質睿明,出於天,縱於邪正,善惡無不洞照,若挺之知章軰,非出聖意擢用,無縁得進,外議孰不鼓舞稱頌?經筵之選,尤不可輕,願更留聖意」。布錄在八月二十九日甲辰,今附此。常卒為說書,在九月十八日癸亥。 龍圖閣待制、新知杭州虞䇿為户部侍郎。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又以前戶侍權戶。 溫州防禦使曹評為真定路副總管。樞宻院初擬定與都鈐轄,上特除副總管,且曰:「先帝待慈聖家極厚,此不足惜也」。 詔孫把罷右司郎中,與知軍差遣之命,勿行。先是,御史中丞安惇論把察訪河北案舉失職,故罷右司。未幾,杞卒於道,遂有是詔。十一月三日丁未,鄧棐又云。權吏部尚書葉祖洽言:「近劉摯、梁燾諸子並勒停,永不收敘,仍各於元指定州軍居住。伏見王珪罪惡,比摯等最為暴著,今罪罷輕重不侔,何以慰天下公議?」詔王珪諸子並特勒停,永不收敘。 詔開封府依舊勑,每嵗冬月廵視京城內凍餒之人外,吏部仍差待闕小使臣同職員,分地分往救濟過人口,交與福田院畢,據實數申戶部」。從監察御史蔡蹈言也。 詔奉議郎、通判霸州侍其琮,特追一官勒停,坐避事出廵,致北人侵入𣙜場人兵拆橋梁等也。 詔罪人應配五百里以上,皆配陜西、河東充廂軍,曽布白上曰:「此漢徙人以實邊之遺法也」。上然之,諸路經略司各二千人,止庚戌追官勒停,橫州編管,秦觀特除名,永不收敘,移送雷州編管,以附㑹司馬光等同惡相濟也。新錄削去「以附㑹司馬光等同惡相濟也」十二字。 供備庫副使王棫知寧化軍。棫,元豐二年中為閤門祗候,尋醫,從髙遵裕至靈州勾當公事,遵裕貶,棫亦降官,與逺小監當,遂以內殿崇班覃恩改承制致仕,及邢恕言元豐末王珪問定䇿事於髙遵裕,遵裕叱其子云:「此朝廷事,不當與議,時棫亦與聞。遵裕贈官,棫落致仕,得供備庫副使,七月二十五日,落致仕除官。而上諭曽布令與一郡,遂除之。布錄。 曽布再對,上又問曽𪰋,布曰:「臣論之多矣」。上又曰:「章惇不喜鄧洵武兄弟」。布曰:「惇與綰有隙,衆所知,然其斥恂、武、鄭居中、葉棣、呉伯舉輩,則亦為公論所稱,及薦引曽𪰋、周穜軰,則物論亦莫不罪之,此乃天下之公議也」。上又曰:「謝文瓘如何?」布曰:「臣亦論之多矣」。上曰:「是」。布曰:「君子,小人之分出,天下公論多在下者,以無情故也。在上之人,好惡各有所偏,所引者皆其門下黨附之人,故多不合公論,如洵武、穜𪰋軰是也。臣嘗以謂君子小人,名分不可易,若令以小人為君子,以君子為小人,雖白刃鼎鑊在前,亦不可奪,雖君子小人論議不同,然邪正之人,以義理觀之,亦不難分別,且如今日在朝之人,若善人君子,則所陳無非忠厚之論,每事循理守分,不為過舉,若邪慝之人,則惟是攻毀元祐之人不已。如邢恕之人才作中丞,便攻劉奉世、安惇作諫議大夫,便攻鄭雍,以至序辰軰平日所陳,不過此等事,但欲以此悅朝廷為進身之計,然量朝廷亦已薄矣!元祐之人詆斥先帝,變亂法度,孰不以為可罪?然貶竄亦已至矣。四五年間,行遣不已,豈惟中外饜飫聞聽?臣竊料聖意必亦饜聞,自古亦有此等事,然嵗月漸乆,則須漸寛,未有愈乆而治之愈急之理,且紛紛如此,何時當已?如劉奉世已在郴州,更除一散官,亦無所校,在嶺表者已惡地,更遷徙亦無益,陛下方講復先帝政事,修飾治具,在朝之士能為朝廷議論,禆補政事,分別忠邪,即於朝廷為有補,徒爾紛紛,誠無益也!臣恐向所謂宰執薦引之人,皆未足用。適見三省言呉伯舉乃至告稅,若置之經筵,豈不取笑中外?」上亦笑曰:「却告稅」。布所開陳,上頗諦聽之,布又言:「臣愚直每不避喋喋,蓋聖問所及,不敢不盡,臣以為清選要地,莫如經筵、史院,今經筵多非其人,而史院尤甚,無一人稱職者。凡士大夫為祖考作一銘誌碑文,猶須擇天下有名德之士為之,以信後世先帝聖學髙明,慨然大有為於天下,豐功盛烈,宜得名世之士為之撰述,以發揚先帝志意事業,以𫝊信不朽,今乃以此軰為之,何以信天下後世?願更留聖意」。上黙然。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