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廣祐五年九月己巳 (1089/10/8)"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廣祐五年九月己巳 (1089/10/8)」
Total 1

卷四百三十三

5
元佑四年九月戊辰朔,右諫議大夫范祖禹言:「臣近論安燾不簽書樞宻院所記,親聞聖語,却收藏不出,不書於時政記,乞特遣使問燾取索,降付樞宻院,并乞付實録院,書於《元豐八年實録》。臣伏聞樞宻院已於安燾處取到元記聖語,即未䝉降付史官。臣伏見呂公著奏,以王安石、呂恵卿有構造誣罔之言,輙修改舎人已行詞頭,韓忠彥奏父琦有定策之功,而先朝褒賞,至和中,執政之臣,皆䝉降付實録院,依所奏施行,公著止是為人誣以語言,忠彥止是為其父功業不明,猶不能已,各有辨別,免使後世疑惑,伏乞陛下以社稷至計,宣諭執政,事體至重,實繫久逺,與公著、忠彦所論事理大小不同,若不書之史冊,明示萬世,則無所取信。臣伏惟陛下所以宣諭執政大臣,葢以中外具知本末,安燾備位樞極,親承徳音,乃敢隱匿,不肯書載,此必包藏姦慝,別有所在,伏望聖慈深察,早賜降付實録院,并三省所聞聖語,亦乞指揮,備録付院,一處相照實録編修」。祖禹又言:「實録院昨凖呂大防闗送到元豐八年春季門下省時政記節文,二月二十九日,三省樞宻院詣內東門進牓子,入問皇帝聖體,面奏欲望早建東宮,又奏太皇太后權同聼政,臣竊謂三省樞宻院不應一時進言,必止是一人獨奏,據時政記所言,有此未眀,須得昨来聖語宣諭當時事實,三省樞宻院所記聖語文字一處照修,乃可傳信,及樞宻院闗聖語,送實録院」。祖禹又言:「臣竊詳安燾自五月二十二日親聞聖諭,即合以其日記録付時政記房,就使未可,亦不過三二日間,可以了畢,不應遷延日數。至七月七日,燾方丁母憂,若言當母病時,有所不及,則燾在七月六日視事如常既丁憂後,亦合以文字還樞宻院,今却藏之私家,至八月中,累次取索,方肯將出,此乃燾意欲隠沒事實,使時政記漏落不載,則無可考據。且天下之人,具知太皇太后為社稷計,不得已而臨朝,皇帝以先帝長子嗣位,事理明如日月,誰有間言?而蔡確之黨,妄稱定策,陛下因語及確,故有宣諭,非藉一燾發眀聖功,而燾乃稽留訓言,不即記録,懐姦不忠,廢事不敬,其罪有五:親承徳音,藏匿文書八十餘日,其罪一也。上背君親,下黨姦惡,隂與蔡確為地,其罪二也。陛下以燾為可信,而燾不以誠信事陛下,其罪三也。陛下更張庻政以來,燾每事異議,沮抑聖志,陛下欲修復祖宗舊政,燾乃欲固守王安石新法,其罪四也。陛下以髙官厚祿養燾,以異恩優禮待燾,始終不衰,而燾終不感聖恩,欲以姦意疑惑中外之人,其罪五也。臣嘗言燾若得志,必引小人聚於朝廷,他日害國政者,必在於燾。燾之意趣,衆所共知,今於記録聖言,其迹狀如此,豈可略不加詰問?伏乞罷燾起復,明降指揮,候服闋日,重行黜責」。據祖禹家藏奏藁,乃九月四日上此,十八日又言之。己巳,右金吾衛大將軍、澤州防禦使叔牙為秦國公,左班殿直士盉按:原本作「士香」。考宋史宗室表,士香官通議大夫,此書扵本年四月甲寅,亦書通議大夫士香,由右監門衛大將軍轉文資,此月不得更稱左班殿直。又宗室表有燕國公士盉,與此正合,今改正。為右千牛衛大將軍、燕國公。 詔故宗室宗文宗瑗於合得遺表二人外,特依故宗輔例,更與一子轉官。 詔延州升為延安府,以上藩邸舊鎮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