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熙寧五年二月丁卯 (1072/3/9)"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熙寧五年二月丁卯 (1072/3/9)」
Total 2

卷二百四十三

12
乙丑,太子中允、史館檢討沈括為集賢校理。丁卯,羣臣再上表請御殿復膳,不許。 詔:「自今進士、諸科同出身及授試監簿人,並令試律令大義,或斷案與注官,如累試不中,或不能就試,候二年注官。曽應明法舉人,遇科場願試斷案、大義者,聽如中格,排于本科本等人之上」。四月二十六日可考。 詔別試所考試官館閣校勘蒲宗孟、黃履,各展磨勘三年,㸃檢試巻官蔣䕫、范祖禹,並降逺小處差遣。坐進士李士雍對義,犯仁宗藩邸名,誤以為合格故也。 秦鳯路經畧司言:二月丁亥,十三日。熈河通逺軍西路蕃漢都廵檢、文思副使劉惟吉領兵及永寜等寨兵五百,策應滔山等寨。己丑十五日。至滔山。庚寅十六日。又得臨江寨報,有蕃㓂攻圍惟吉,即率所部潛由實卜沙谷。辛卯十七日。至臨江,有蕃賊約二千餘,惟吉力戰,追奔過江,詔經畧司速具將士戰守功狀以聞,其陷敵人口,優給賵䘏所焚廬舍,給修造錢,已而經畧司言賊攻二寨,諸將互戰有功,詔帷吉遷西京左藏庫使,餘推恩有差。先是,朝廷以臨江寨兵止三百人,而蕃賊攻圍者甚衆,詔王韶分兵救應,而韶奏:「今方修築康樂城,賊欲牽制,故攻圍臨江,若輟兵以往,則賊計得行,不如委臨江與攻弗捄,萬一有敗事,俟城康樂畢工,回兵蕩除未晚」。王安石曰:「韶奏甚當,且以臨江委賊攻之,未必能破」。文彦博曰:「此豈可不救?向王韶料河州必不用兵,乃過河殺六七千人,韶所計未必是」。安石曰:「韶若不領涇原精兵往,為賊所敗,即是失計,既領精兵八九千自隨,即是防賊旅拒,非乖本謀也」。安石又曰:「將帥居常未有敢言委城寨與賊攻而不捄以敗事為不足恤者,王韶獨能如此,亦恃陛下知故也。若非陛下知,則必以疎濶得罪朝廷矣」。上曰:「自來將帥非盡不能,誠不敢爾。已上見日録此月二十日,朱史并書之。然將來修築次序如何?」安石曰:「韶已有奏,必是先修康樂畢,即修香,則最後修河州也」。上曰:「蕃戸既未定香,則如何可守?」安石曰:「蕃人既已屢經討蕩,所存餘衆固已氣索,就令作過圍城,若城中有五百精兵,豈易攻破?況城外盡是蕃戸,又未須官軍保䕶,加以去熈州救援止五十里,豈憂難守?」已上見三月二十二日。安石又白上:「今將校、士卒見殺賊易以得功,則人人且欲以討蕩為事,恐韶難于逆衆,遂至多殺。今兵威已振,宜施恩徳,手詔王韶招撫」。上以為然,已上見二十二日。因論慶厯邉事,安石言:「大臣以門客、故人之故,開方畧之科,因此繆及京師市井間富人買策求得官者甚衆,方仁宗旰食邉人肝腦塗地之時,乃更營不急之私,如此則其不憂邉計可見,何由勝敵乎?」上曰:「此所以書稱難任人,蠻夷率服也」。已上見二十日。新、舊録並稱今月丁亥,葢誤也。丁亥,二月十三日,今改之。戊辰,大理寺丞、京西北路提舉司勾當公事李察同管勾本路常平等事。 置諸路提㸃刑獄司檢法官各一員,從檢正中書五房公事呂惠卿請也。 賜西界歸明人李崇貴開封府界屋租錢日五百。初,上批賜崇貴田十頃,後復改之。

卷二百四十五

16
丁卯,遣帶御器械王中正括麟府路曠閑侵冒地募弓箭手及㸃閱蕃兵,上既令王寧䇿應熙河,已而追取前詔,欲用中正代寧,王安石曰:「中正與王韶不咸,不如且用寧」。上曰:「中正首宣力,今又欲自効,與韶亦無它」。遂改命中正。安石又白上:「中正不宜往。前中正欲往青唐助韶,數為臣言之,然聞中正與往熙州者言,乃極揺動韶事,縁中正初與韶協謀,一旦韶皆棄之,事功皆為李憲所收,其怨韶,宜出死力以報,且熙河新造,易以口語動揺,誠不可使中正往」。馮京、王珪又言:「䇿應六千人,恐中正不能將」。上曰:「但為與韶不咸,若將兵,則中正善撫士卒,非不能也,然中正亦止求邉任,不専要將䇿應軍」。于是復用寧如故,安石因言麟府事合經制,宜使中正往。上亟召中正問狀,中正請行,故有是命,詔河東就糧馬軍四十七指揮,自今輪差七指揮赴鄜延路上畨嵗一替,仍委鄜延路都總管司抽減屯泊馬軍內十指揮歸成,都府路轉運司言:「嘉、卭州罷鑄錢累年,民間見錢闕乏,乞下三司詳度,減半鑄,與交子相權」。從之,仍令轉運司嵗終具所鑄錢數比較本息以聞。志有此,七月四日。戊辰,手詔:「涇原路經略使王廣淵:近舉官類多泛濫,或綺紈子弟,或府史胥徒,使主兵捍敵,必誤國事,雖多已留中不下,尚慮廣淵未體寄委之重,猶妄薦論,可坐此劄子,令自今依公選擇」。 詳定行戶利害條貫:所奏:應開封府委官監分財産,當官議定,或令探分,毋得輙差行人。官司下行買物,如時估所無,不得剏立行戶,今衆行願出免行錢,乞從本所酌中裁定,均為逐處吏祿」。從之。新舊紀:「詔官市于民,吏輙抑而不受,求取百出,民以重困,其令民輸免行錢,官自市」。熙寧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中書劄子,詳定行戶利害條貫所奏,准中書劄子節文:「奉聖㫖:詳定到行戶利害,先次聞奏。今先詳定到下項節文數內一項,據行人徐中正等狀,屠戶中下戶二十六戶,每年共出免行錢六百貫文赴官,更不供逐處肉。今據衆行人狀,定到下項中戶,一十三戶,共出錢四百貫文,一年十二月分,乞逐月送納,每戸納錢二貫七十文。下戶一十三戶,共出錢二百貫文,一年十二月分,乞逐月送納,每戶納錢一貫二百九十文」。右。奉聖㫖:宜令詳定行戶利害條貫所計,㑹三司同共相度聞奏,劄付詳定行戶利害條貫所,准此,於當年九月初三日中書省劄子,奉聖㫖:依奏。此據編錄冊宣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講議司劄子內所載,今附注此,當時指揮蓋據此也。紹聖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可考。己巳,知制誥兼侍講呂惠卿兼權知諫院。庚午,提舉在京市易務、殿中丞呂嘉問為國子博士,仍升一任,監上界、屯田員外郎劉佐為都官員外郎,仍減磨勘二年,並以市易務嵗收息錢有羡也。初議嘉問轉一官,王安石以為宜更升一任,上曰:「嘉問功誠多」。遂更升一任。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