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熙寧七年九月己酉 (1074/10/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熙寧七年九月己酉 (1074/10/7)」
Total 1

卷二百五十六

10
甲辰,涇原路安撫使王廣淵言:「民飢流徙,而倉儲將闕,計一月所支凡四萬七千石。乞降度僧牒五百,借封樁粟,盡行賑濟」。上曰:「涇原雖災傷,然不如廣淵所言之甚,豈有不問貧富一例賑濟之乎?」遣太常博士劉定乗驛體量當賑濟事,馳驛以聞。十一月一日催定。 上批:「昨降指揮,在京諸行人歲輸免行錢,特與除放一萬貫,據孫永已詳定到,可速契勘施行」。此據御集。免行一萬貫,至是乃除放也。丙午,上與輔臣論戰陣之法,因曰:「兵,隂事也,主殺尚右,而陽多者勝,如高者可以勝下,長者可以勝短是也」。詔詳定行户利害所,諸行應有不同者,定歸一行供輸,仍𨽻都提舉市易司。 詔澶州具渉春以来南渡流民數以聞,時澶、邢等九州流民,凡四萬六千餘人。 內出攻守圖二十五部賜河北,又出敵樓樣送軍器監,頒降修製。 河南監牧使呂希道請募民於沙苑牧羊,詔皮公弼審問民願否,并具利害以聞。公弼請撥牧羊地十頃,召人耕佃,每畆納租錢百,本監封樁,餘千頃令沙苑監牧馬,從之。公弼又請募人於京畿入羊,每斤為錢百三十,詔罷之。八年閏四月十九日,公弼方有此請,朱史既載於此,又載於彼,誤也,今止就此載之。范祖禹誌希道墓云:希道初以奏課對,神宗諭以言者欲於沙苑牧羊,計綱入京,希道言:「此細務,臣不敢煩天聽」。上曰:「有唐故事」。希道曰:「唐都雍,去沙苑近,今京師非壅比也」。條其利害,凡費緡錢數萬。神宗釋然納之。按此,則希道乃不欲牧羊者,與實録異,當考。丁未,虞部郎中俞士龍、職方員外郎鄭恕各遷一官,除知州。以前監市易務課利增羨也。 史館修撰宋敏求等上蕃夷朝貢録凡二十一巻,即李評所請也。 司農寺言:「近祥符縣引見保甲,有自陳乞試武藝者,雖與推恩,然慮向去倣傚不已。自今敢有自陳,雖武藝合格亦隔一次」。從之。 輔臣有言將帥宜置副貳者,上曰:「人之忌能者衆,令舉所知,不過取其出已下者,非有至誠惻怛之心,為朝廷立事也」。呂惠卿曰:「詩以周爰諮詢,每懐靡及,古人以王事為心如此」。上曰:「聖人取諸人以為善人之言有可行,當即行之,何所問也?」馮京曰:「舜自耕稼陶漁,至於為帝,無非取於人者」。上曰:「用人之言亦難,惟舜大聖,故能如此耳。朕每於庻事,心既自了,則所言是非,隨即辨白,古人所以貴知言也」。 詔:「日者分兩浙為東、西路。今有司言供億錢榖多在浙西計置,及水利事盡在蘇、秀等州,分之必至闕事,其毋復分路」。分路在四月二十六日癸巳,朱本削去墨本,誤也。其復分路,在九年五月十一日丙寅。戊申,詔係役廂、禁軍自今權免役專𨽻習武藝。 置鳯翔府簡中、保寧六指揮三千人,專備熈河修城寨。 賜內藏庫錢十萬緡、河北糧鈔二十萬石,付西路轉運司,令商人入中。 名南郊。青城諸門,前曰泰禋,後曰拱極,東偏曰承和,西偏曰迎禧,正東曰祥曦,正西曰景曜。其複門東側曰寅明,西側曰肅成,殿門曰端成前,東西曰左右嘉德,便殿曰熈成苑,門曰寳華。前此青城殿宇門名,皆臨時學士撰進,至是命中書參定賜名,永為定式。河北西路察訪使沈括言:「近有㫖令兩浙路轉運使等各提舉一州第二料水利,轉運司奏稱有未便,臣在本路,與監司日夕聚議凡半年,王庭老未嘗言有不便,今有此異同,乞行推究。詔:第二料水利除不可興修外,並先從低下處興工,中髙田不得一例圍裹,仍令廷老具析前後異同以聞」。 詔劉忱、蕭士元㑹蕭素、梁頴於大黄平,以呂大忠丁父憂不至也。三月二十五日,忱等受命。四月二十七日,大忠乞録地界事付韓縝,此實録所書。大忠尋請假歸永興軍省父疾,約徑路與劉忱㑹於太原,忱六月七日起發。大忠父尋卒,既葬,乃詔墨服徃代州,與忱宻議,其到代州,蓋十月二十日,此㨿大忠集。初,素以平章事欲正南面坐,自云北朝使相有此廟坐儀,餘乃序官坐,仍欲以墩分高下,忱等皆不從,移文詰難,自七月至於是月,事聞,乃得國信所言:至和元年,國信使蕭德帶平章事,與館接使行馬坐次,皆分賔主以報,素、頴乃不敢爭。舊文云遂以賔主相見,今改云乃不爭徃樞宻時政記十月五日云:素與忱等文移返數十次,事聞,國信所勘㑹到蕭德故事,劄與忱等,忱等牒素,請只依九月六日所議坐次,早約日相見,素辭屈,乃依賔主禮相見。九月六日所議,蓋賔主相見,禮也。相見則在十月五日以後,并十二月末。 初詔劉忱等與北人㑹議,天池廟、鴻和爾山麓,土斷有明據,可以理譬喻之,其餘地界如數議不諧,可以南北堡舖中間為兩不耕地,又不可,則許以中間畫界,其中間無空地,即以堡鋪外為界,是月戊申也。即十三日其後李舜舉言,近至逺探鋪,遙望大黃平㑹議處,盡見地形,問防拓,人云:欲直以大黄平、橫都谷為界,蓋鋪屋,使者在境,又聲言再遣汎使,自知理屈,故作虛聲,臣料敵情㑹議,有必得之望,不與相見,止於循舊址增移鋪屋,即是議與不議等,若慮絶好起釁,必不在此。設欲屑就其議而與之,不若聽敵人無名自占,俟我兵儲有備,明曲在彼而復之,朝廷若以封疆為意,特須主張,如大石等五寨禁地,並當理取,仍舊以闗口守把交蹤,或且為羈縻之䇿。乃詔九月戊申指揮,更不施行,然其後竟盡與之。此年十一月二日丙申、二十八日壬戌、明年二月十日壬申、三月八日庚子、十七日乙酉、四月五日丙寅,皆合參照。實録:熈寧八年四月丙寅,遼使蕭禧等辭。初,朝廷既遣劉忱、蕭士元詣河東,理辨疆界,而契丹亦令蕭素、梁頴㑹於境上,忱以疾不即至,又命呂大忠代士元,素、頴頗倔彊,未肯見忱等,一日,蕃酋引兵萬衆入代州界,焚舖屋,與官軍相射,既而素、穎徑入橫都谷,施帳幕,邀忱等相見,忱等不徃,又欲設次於西陘東谷,忱等以侵地愈深,不許,竟㑹於大黃平,凡三四見,議地界不能決,初指蔚、應、朔三州分水嶺土隴為界,忱等偕素、頴行視,無土隴,乃但云以分水嶺為界,蓋山皆有分水嶺,槩言分水嶺為界,則至時可以罔取,此黠敵之微意也,與忱等相持乆之,復遣禧来頴蕃酋,引萬衆入代州界,焚舖屋,與官軍相射,既而素徑入橫都谷,施帳幕,邀忱等相見,忱等不往,又欲設次於西陘東谷,忱等以侵地愈深,不許,竟㑹於大黃平。此等俱合於七年九月載之,不應於八年四月別出,須考詳刪修。老范育作薛向行狀,載向宻奏,乞令劉忱緩行以敵師,上用向計敵,食盡,遂去。己酉,檢正中書五房公事、工部員外郎、集賢殿修撰李承之為河東察訪使。 賜河東提刑司紫衣度僧牒千,計置錢糧,分給管下闕倉州軍。 熈河經略司言:「收復河、洮州應副軍須官,乞比第三等、第四等酬奨」。詔減年磨勘、堂除、免試、不拘名次差注,凡二十二人。 上批:「陜西五路經略司案視縁邊諸城堡寨,廣為守具,毋誤邊計」。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