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元祐三年三月 (1088/3/26 - 1088/4/2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元祐三年三月 (1088/3/26 - 1088/4/23)」
Total 22

卷四百九

5
元祐三年三月戊申朔,詔:諸路經畧司講求䕶耕之策,勿令賊計得行,致失春事。其新復城寨,有近邊未耕處,聲言召人開耕,令不能測」。 又詔編敇及春秋頒降條,其勿印賣。舊錄云:「自熈寜以來,吏知習法,而無新書以從學,遂特聽印賣。至是,因言者罷之」。新錄刪去。今從新錄。 户部言:「在京畜積嵗,計應用之物,欲将存留外,有餘令以新兊舊估賣,闕則前一年,其不可留者,前半年,並計度申所𨽻處,審實,申尚書本部計置」。從之。己酉,三省言:「奉㫖集英殿御試舉人,欲依天聖年故事,皇帝御崇政殿試舉人」。二十二日,太皇太后、皇帝御延和殿垂簾,宰臣以下進呈文巻,皇帝御崇政殿,唱名、放榜,賜公服、鞾笏訖,次班于延和殿,謝太皇太后。詔:「舊例,崇政殿試舉人,景福殿考覆,自熈寜後,移于集英殿,可依已降指揮,就集英殿試,其殿試進呈文巻,唱名、放榜並皇帝御殿,俟賜公服、鞾笏、謝恩訖,移班赴內東門謝太皇太后」。 詔䕫州路轉運司選人諭施州蠻田忠進,以朝㫖放罪,仍限百日,聽經官陳首,依舊住坐,若及一年,能彈壓蠻衆,不復為過,即次第保奏,特與真命」。辛亥,詔給借揚王顥錢三萬緡,從顥請也。壬子,樞密院言:「西賊屯聚,逐寨各止三四百人,聲言作過,欲我清野,以妨春種,或自為䕶耕之計,或示寡弱,誘致官軍,伏藏重兵,以邀戰勝,或欲于別路作過,牽制本路應援之師。詔趙卨審量賊計,若止是撓我春種,即講求䕶耕之䇿,勿令賊為我患,若欲作過,即隨宜應變,深計利害,以取全勝,仍嚴戒諸将使臣,勿為賊誘,或激怒輕易舉動」。
6
癸丑,詔經明行修人,如省試不應格,聽依特奏名進士例就殿試。
7
甲寅,詔荊南、湖北路因蠻事出戍軍兵、土丁,特給錢有差。 天村蠻㓂多星堡,詔:「胡田按實以聞,仍相度措置,若因官司引惹生事,及不犯堡寨,殺擄人口,即行撫納。若無故聚集,自謀作過,即掩捕捉殺,務得首惡及以次造謀之人,仍立賞募人殺捕,其餘驅牽徒衆,可諭以放罪,使彼疑惑,勢不能久,仍令李茂直同共措置以聞」。丙辰,樞密院言:「近降指揮廣南西路經畧安撫司,令約束楊晟天等速歸本業,不可侵越隣路作過」。詔本司體訪楊昌成等,如實與楊昌星結集,過湖北,即選人曉諭勾回本業,若不聽,即差将兵掩捕討蕩,及取其家屬,以為牽制。 鎮江軍節度使、守司空、開府儀同三司致仕、康國公韓絳卒。上為輟朝、臨奠、成服,贈太傅,謚獻肅。舊錄絳傳云:「數薦司馬光可用,又稱程頥有經行,已而光亂法,頥敗俗」。新錄辨曰:「王安石變亂舊章,神宗晚而悔悟,及司馬光相哲宗,追復祖宗成憲,而史臣斥曰光亂法」。頥之學以孔、孟為師,而云頥敗俗,是皆誣也。自「已而至敗俗」八字,今刪去」。
8
丁巳,御集英殿試進士。 樞密院言:洪沅州楊昌星過龍繫路,入大盈,盡殺梁家族。詔經畧使苖時中選官同體訪事狀,明諭歸業,若蠻情終難安帖,即約束兵將經畫,務要誅殛首惡,勿致例傷驅率之人,輕進貪功,別貽後患。 詔廂軍歸營及一季,乃聽從役。戊午,試特奏名及武舉進士。 樞密院言:「陜西、河東路並邊民人,以夏賊屯集境上,徃徃不敢耕種,撓耕之䇿,反為彼用,實于邊民為患不細,請令趙卨等按實以聞,仍講求䕶耕之䇿,以破賊計」。從之。
9
庚申,試諸科及特奏名人。
10
癸亥,試武舉進士射藝于崇政殿,推恩補官者十有五人。 詔罷別考校祖宗袒免親試法。舊錄云:宗室自熈寜後稍知向學,故科舉比進士少寛,乃分考以為別異,使之勸向,至是罷去,新錄削去,今從新錄。 左正言丁騭奏:編類章䟽三年三月十六日。「臣伏自去嵗及今,凡四上章䟽,論列何正臣不法,未䝉施行,正臣之惡未懲,臣之言終不已,葢自二聖臨御,登進老成,黜棄凶邪,天地民人,無不懽恱,而獨正臣者,置而不問,天下有識之士,竊有疑焉,不知其何縁而幸免也!太學之獄至于六七,而沈季長、葉濤、王沇之、葉唐懿、余中、沈銖、孫諤、龔原、周常等無辜被罪,太學生非理而死者,不可勝數。濾州之獄,疑似不明,而髙秉、董鉞、內臣韓永式等,削籍逺竄,韓存寳身首異處,方是時,生靈驚擾,追呼逮捕,畧無虛日,正臣怙權冒寵,不一二年,措身侍從之地,簡忽驕怠,出入士大夫間,自以為得計,罪惡至此,鬼神所不容,典法所不赦,而偃然游于江湖之上,日與蔡卞等登髙賦詩,飲酒嘯歌,樂以卒嵗,臣不識正臣者,何縁而幸免也?刑部、大理治天下之獄,郡縣小臣一杖之枉、一罰之失,皆書而為罪。彼正臣者,舞文巧詆,過于羅織,持法刻深,甚于黨錮,方是時,御史、諫官不指其非,執政大臣同惡相濟,任其橫逆如此!今二聖在上,青天白日而猶置而不問,故有識之士所以疑而未解,臣之區區所以論列而未已也,伏願二聖以祖宗社稷為念,發于睿斷,消除元姦,追奪其號名,竄流于窮裔,非獨以舒天下寃抑之氣,亦足以慰九泉無告之魂」。當考如何施行。正臣元年十月十二日自潞州改梓州,此云江湖之上,當考。自梓州改崇福宫,未得其月日。又言:「近聞羣小造作謗議,有五鬼十物之名,乞下御史臺體訪施行」。編類章疏二年九月十七日,今並附此。甲子,資政殿大學士、知汝州韓維提舉崇福宫,以營塟,兄絳自請也。 融州蠻㓂文村堡射傷防托官劉澤等,遣鈐轄張整將兵討捕,詔經畧使苗時中處置令堡寨嚴備固守,仍先誅首惡及以計謀散驅率之人。 詔:「宗室嫁娶,緦麻以上須兩世,袒免須一世。有官非諸司出職及進納伎術、工商、雜類、惡逆之家子孫,若違礙及妄冒者,犯人并媒保,各以違制論。主婚宗室知情與同罪,並不以赦降及自首原減。其非袒免親,乃依庶姓法」。四月十四日趙㞦云云。二十七日詔云云。乙丑,詔改元豐元祐庫為元豐南北庫,增置南庫監官一員。正月九日、五月十一日。 三省奏:「朝廷封樁錢物係備邊河防及緩急支用,元在𣙜貨務收,乞將舊司農寺充庫」。詔名元豐庫,別差監官。政目十八日事,當考。 樞密院請蘭州、通逺軍沿邊水陸田募人充弓箭手,他路舊人聽帶舊地換充,並依例給田,自買馬者加五十,畞仍官借錢糧,俟及三年乃令應役。從之。 詔:「奏舉改官職官、縣令等人,過犯輕重,或刑名特㫖不同,令吏部斟酌事理、看詳,比附取㫖。 吏部尚書蘇頌等狀:「看詳試刑法人,舊來毎年春秋兩試,昨准敕秋試已罷,即今毎年只是一次春試,若依條毎年申都省立定到闕日限,顯是枉煩,欲乞将試刑法人,立定,毎年一次春試,其試人限當年二月十五日以前到闕,免逐旋,申煩朝廷立限。若立此法,亦令試人,毎年預知試期,依限赴闕」。從之。 戸部狀:「朝請郎、金部員外郎范鍔同京東路轉運司奏:准朝㫖:前去京東路計㑹轉運司同共相度密州市舶,保明聞奏,詢訪得本鎮自來廣南、福建、淮浙商旅,乗海船販到香藥諸雜税物,乃至京東、河北、河東等路,商客般運見錢絲綿綾絹,徃來交易,買賣,極為繁盛,然海商之來,凡乳香、犀象、珍寳之物,雖於法一切禁𣙜,縁小人逐利,梯山航海,巧計百端,必不能無欺隱透漏之弊,積弊既久,而嚴刑重賞所不能禁者,亦其勢然也,故上下議論,皆以為與其禁𣙜,用倖隱匿,歸之于私室,莫若公然設法招誘,俾樂輸于官司,則公私兩便,試言其畧:一者,板橋市舶之法,使他日就緒,則海外之物積于府庫者,必倍,多于明、杭二州。何則?明杭貿易,止于一路,而板橋有西北數路,商賈之交易,其絲綿縑帛,又蕃商所欲之貨,此南北之所以交馳而奔輳者,從可知矣。二者,商舶通行,既無冒禁枉,陷刑辟之苦,而其貲財亦免有籍沒窮悴之憂,非特此也,凡所至郡縣塲務,課額必大增羡,三者毎嵗市舶抽買物貨及諸蕃珍寳應上供者,即無數千里道途輦運之費,江淮風水沉溺之虞,其本鎮變轉有餘者,亦可以就便移撥于他路,擘畫發洩,或充折支賞給之用。凡此皆利源所出,莫非自然,無所侵擾,實為經久百世之利。今相度板橋鎮委堪興置市舶司,戶部勘當欲依范鍔等奏」。從之,改板橋鎮為膠西縣,軍額以「臨海軍」為名。實錄但書密州板橋置市舶司,仍改鎮為膠西縣,軍為臨海軍」。今以法冊増入,泉、密市舶皆李常建請,常傳可考。 金部員外郎范鍔為京東路轉運副使。丙寅,龍圖閣直學士、朝議大夫、知鄭州王克臣為太中大夫,以克臣訴理隔磨勘十有八年,故特遷也。戊辰,朝奉郎、中書舎人孔文仲卒。孔文仲舊傳、新錄辨誣,今附此。舊傳云:「以引經背理,又懷異求,合考官意,神宗察之,遂黜不用」。臣等辨曰:「范鎮奏言文仲對䇿切直,而史官以為引經背理,懷異求合,恐非其實,自以引至之遂十八字,今刪去」。又云:「論崇政殿說書程頥汚下憸巧,素無鄉行,經筵陳說,僭橫志分,遍謁貴臣,歴造臺諌,宜放還田里,以示典刑」。臣等辨曰:「程頥一代名儒,世所矜式,謂其汚下憸巧,素無鄉行,及遍謁貴臣,歴造臺諫,恐非其實,刪去二十五字」。又云:「凡先朝政事,詆毀無所不至」。臣等辨曰:「諌官言事,所見各有不同,謂之詆毀,過矣,今刪去」。又云:「其後宰相呂公著謂為蘇軾所誘脅,論事皆用軾意,則文仲之為人可知矣」。臣等辨曰:「呂公著之言,恐未必有此。且文仲所論青苗、免役、保甲、保馬、茶鹽之法,當時廷臣論者非一,一時公議,如出一口,豈皆為蘇軾所誘脅而盡用軾意乎?非呂公著之言明矣。以上二十九字,今刪去」。又云:「紹聖四年,詔以文仲元祐中任言官,誣詆法度,附㑹姦險,雖指柄臣,實訕先烈,追貶梅州別駕」。臣等辨曰:「文仲以元祐三年三月卒,紹聖追貶指揮,自見于後」,本傳不必載。今刪去三十六字。己巳,賜進士李常寜等二十有四人及第,二百九十有六人出身,一百八十有八人同出身。內宗室子湜為承務郎,令馡為承奉郎。諸科明經七十有三人,各賜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有差。
11
庚午,賜特奏名進士、武舉諸科舉人進士經眀行修王鄰臣等同五經、三禮學究出身假承務郎、京府助教、諸州文學、助教、右班殿直、三班奉職、借職、差使,凡五百三十有三人。
12
辛未,朝請大夫、國子祭酒、集賢校理鄭穆為直集賢院、諸王府侍講。
13
壬申,于闐國遣使入貢。 詔:「李茂直等嚴督兵将,于見今作過蠻賊所居團峒,取其家屬,焚蕩巢穴,牽制賊衆,及于界首,伏截掩殺,其荊湖南路安撫鈐轄司,仍嚴設隄備,張耀兵勢,以為聲援」。因廣南西路經畧司言融州蠻楊晟臺等,聲言來年㓂文村等堡故也。甲戌,增賜新釋褐進士錢百萬、酒五百壺,為期集費。乙亥,開封府獄空,詔付史館,權知府錢勰轉一官,推、判官賜章服。 夏人侵徳靖寨,将官張誡等敗之,各轉一官,及蕃漢軍兵,賜銀絹錢有差。
14
是月蘇軾言:「臣近領貢舉,侍立殿上,祗候放榜,伏見舉人程試,有犯皇帝舊名者,有㫖特許依本等賜第,又有犯真宗舊名者,執政亦乞依例收錄,而陛下親發徳音,以為此人犯祖宗廟諱,不可不降等,已而又有犯僖祖廟諱者,有㫖押出,在廷之人,無不稽首欣服,與同列退相告語,非獨以見聖人卑躬尊祖之意,亦足以知陛下嚴于取士之法,不好小恵,以求虛名,臣備位禁近,固當推廣聖意,將順其美,而補其所未備,謹具貢舉合行事件,畫一如左:一、伏見祖宗舊制,過省舉人,一經殿試,黜落不少,既以慎重取人,又以見名器威福,専在人主,至嘉祐中,始盡賜出身,然猶不取雜犯,而近嵗流弊之極,雜犯亦或收錄,遂使過省舉人,便同及第,縱使紕繆,亦玷科舉,恩澤既濫,名器自輕,非祖宗本意也。自來過省舉人,限年累舉,積日持久,方該特奏名恩,今來一次過省,殿試不合格,當年便得進士出身,此何義也?伏乞下有司立法,将來殿試,除放合格人外,其餘並皆黜落,或乞以分數立額取人,所貴上無姑息,下絶僥倖之心,如聞已有去取二分指揮,然有法不行,與無法同,如已有法,即乞申明,仍告諭天下,將來殿試,依法去取。一、自來釋褐舉人,惟南省榜首或本塲第一人唱名近下者,或有㫖升一甲,然皆出自聖意,初無著令。今者南省十人已上及別試第一人、國學開封解元、武舉第一人、經明行修舉人,與凡該特奏名人正及第者,皆著令升一甲,紛然並進,士不復以升甲為榮,而法在有司,恩不歸于人主,甚無謂也。竊謂累舉奏名,已是濫恩,而經明行修,尤是弊法,其間權勢請託,無所不有,侵奪解額,崇奨虛名,有何功能,復令升甲?人主所以厲世磨鈍,正在科舉等級升降榮辱之間,今乃輕以予人,不復愛惜,臣所未喻,伏望聖慈,更與大臣詳議,前件著令,乞賜刋削,今後殿試唱名,除南省逐塲第一人,臨時取㫖外,其餘更不升甲,所貴進退之權,専在人主,其經明行修一科,亦乞詳議,早行廢罷。一、臣近在貢院,與孫覺、孔文仲同入劄子,論特奏名人恩澤太濫,未䝉施行,伏乞檢㑹前奏,降付有司,詳議裁減,仍乞立法,應特奏名人授文學、長史之類,今後南郊赦書,更不許召保出官。一、伏見近日禮部立法,今後科塲,差試官三人者,一人詩賦,二人經義差兩人者,詩賦、經義各一人,臣謂此法不可施行,凡差試官,務在選擇能文之士,若得其人,則治易及第,不害其能問,春秋經義入官,不害其能考詩賦,若不得人,縱用,本科不免錯謬,頃自聲律,變為經義,則詩賦之士便充試官,何曾別求經義及第之人,然後取士?若必用本科,各考所試,則經義、詩賦、䇿論、四塲,文理不同,亦須各差試官一人而後可,此本言者私憂過計,而有司不察,便為生出此條,自有科塲以來,無此故事,今後毎一試院分兩頭項試官,問經義者,則主虛浮之文,考詩賦者,則貴聲病之學,紛紜爭競,理則不疑,自此科塲日有詞訟,為害不小,了無所益,今來朝廷既復詩賦,又立此條,深恐天下監司,妄意朝廷必欲用作詩賦之人為試官,不問有無詞學,一例差充,其間久離塲屋之人,或已廢學,若用虛名差使,顯不如經義及第有文之人,欲乞特賜指揮,今後差試官,不拘經義詩賦,専務選擇有詞學之人,其禮部近日所立條貫,更不施行」。軾與孔文仲、孫覺同論特奏名恩澤太濫,已見二月二十九日。軾又言:「臣近因宣召,面奉聖㫖:何故屢入文字乞郡?臣具以疾病之狀對,又䝉宣諭,豈以臺諫有言故耶?兄弟孤立,自來進用皆是皇帝與太皇太后主張,不因他人,今來但安心,勿䘏人言,不用更入文字求去。臣退伏思念頃自登州召還,至備員中書舎人以前,初無人言,只從參議役法,及䝉擢為學士後,便為朱光庭、王巖叟、賈易、韓川、趙挺之等攻擊不已,以至羅織語言,巧加醖釀,謂之誹謗。未入試院,先言任意取人,雖䝉聖主,知臣無罪,然臣竊自維,蓋縁臣賦性剛拙,議論不隨,而寵祿過分,地勢親廹,遂致紛紜,亦理之當然也。臣只欲堅乞一郡,則是孤負聖智,上違恩㫖,欲黙而不乞,則是與臺諌為敵,不避其鋒,勢必不安。伏念臣多艱早衰,無心進取,得歸邱壑,以養餘年,其甘如薺。今既未許請郡,臣亦不敢逺去左右,只乞解罷學士,除臣一京師閑慢差遣,如祕書監、國子祭酒之類,或乞只經筵供職,庶免衆臣側目,可以少安」。 奉議郎、權發遣韶州劉誼勾當靈仙觀,誼謝到任表怨望狂率故也。後二嵗,令吏部與知軍差遣,得漢陽軍。此據張莘所編劉江西萬言書集,附見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政目云:「劉誼因上章疏與宫觀,或移此入彼。 朝請郎、河東路轉運副使井亮采知滑州。亮采前自京東路轉運判官徙河東,及是,京東民饑,無以賑給,故黜之,亮采為京東運判,在元豐八年四月。徙河東,在元祐二年九月,此據劉攽制集増入攽制并責張璹,而實錄無之,今附此。攽制云:「河東運副井亮采,可知滑州。朝奉大夫張璹可知唐州。外計之任,表率一道,邦用莫重於金穀,民務莫先於調度,智弗及之,曠職甚矣!爾等前假使傳,徃蒞東土,不知輕重之要,曽無聚斂之術,以致民饑,而無以賙賑,糧絶而勞於轉發,責其無狀,宜有懲罰,黜守一邦,是為寛典」。張璹元祐元年七月自河北提刑改京東運判,未見遷徙,今乃以朝奉大夫同亮采責知州,而實錄亦不書,附見當考。夏四月戊寅,詔勿受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呂公著告老章奏,以屢請故也。 龍圗閣直學士許将為翰林學士。 承議郎、權發遣河北路轉運副使唐義問徙河東路,以河北漕臣有溢員故也。張景先増差,故有溢員,此據曽肇制集。以御試中選進士杜藻,昭憲太后族孫,特授初等職官,令占射差遣。 詔諸路郡縣各具差役法利害,條析以聞。李常奏議云:「昨來雖有朝㫖,令逐路監司與州縣看詳未盡,未便限兩月聞奏。後來苦無申陳」。當即是四月二日詔也。 釐正倉部,勾覆、理欠、憑由案及印發鈔引事,歸比部太府寺。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