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皇祐二年六月丁卯 (1050/7/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
條件: 包含字詞「皇祐二年六月丁卯 (1050/7/3)」
Total 1

卷一百六十八

37
六月己未,內出御撰明堂樂八曲,以君、臣、民、事、物配屬五音,凡二十聲為一曲。用宮變、徵變者,天、地、人、四時為七音,凡三十聲為一曲。以子母相生,凡二十八聲為一曲,皆黃鍾為均。又明堂月律五十七聲為二曲,皆無射為均。又以二十聲、二十八聲、三十聲為三曲,亦無射為均,皆自黃鍾宮入無射。如合用四十八或五十七聲,即依前譜次第成曲,其徹聲自同本律。及御撰鼓吹警嚴曲、合宮歌,並肄于太常。案宋史樂志作「肄于太常」,原本「肄」字誤作「𨽻」,今改正。丙寅,翰林學士承㫖王堯臣等言:「奉詔與太常參議阮逸所上編鍾四清聲譜法,請用之於明堂者。竊以律呂旋宮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鍾,準為十二正聲,以律計自倍半。說者云:半者,準正聲之半以為十二子聲之鍾,故有正聲、子聲各十二。子聲,即清聲也,其正管長者為均,自用正聲。正管短者為均,則通用子聲而成五音。然求聲之法,本之於鍾,故國語所謂度律均鍾」者也。其編金石之法,則歴代不同,或以十九為一簴者,蓋取十二鍾當一月之辰,又加七律焉。或以二十一為一簴者,以一均聲更加濁倍,或以十六為一簴者,以一均清、正為十四宮,商各置一副,是為縣八用七也。或以二十四為一簴者,清正之聲備,故唐制以十六數為小架,二十四為大架。天地、宗廟、朝㑹等各有所施,今太常、鍾縣十六者,舊傳正聲之外,有黃鍾至夾鍾,四清聲,雖於圖典未明所出,然考之實有義趣。蓋自夷則至應鍾四律為均之時,若盡用正聲,則宮輕而商重,縁宮聲以下,不容更有濁聲。一均之中,宮弱商強,是為陵僣,故須用子聲,乃得長短相敘,自角而下,亦循兹法,故夷則為宮,則黄鍾為角。南呂為宮,則大呂為角,無射為宮,則黃鍾為商,太簇為角。應鍾為宮,則大呂為商、夾鍾為角。蓋黃鍾、大呂、太簇、夾鍾正律俱長,並當用清聲,如此,則音律相諧而無所抗,此四清鍾可用之驗也。至他律為宫,其長短尊卑自序者,不當更以清聲間之。自唐末多故,樂文墮缺,考擊之法久已不傳。今若使匏、土、絲、竹諸器盡求清聲,即未見其法。又據大樂諸工所陳,自磬、簫、琴、和、巢笙五器本有清聲,塤、箎、竽、筑、瑟五器本無清聲,五絃阮、九絃琴則有太宗皇帝聖制譜法。至歌工引音極唱,止及黃鍾清聲。臣等參議,其清、正二聲既有典據,理當施用。自今大樂奏夷則以下四均正律為宫之時,商、角依次並用清聲,自餘八均盡如常法。至於絲、竹等諸器舊有清聲者,令隨鐘石教習,本無清聲者,案:原本脫去令隨鐘石教習,本無清聲者」二句,文義未完,今據宋史樂志及薛應旂續通鑑增入。未可創意求法,且當如舊,惟歌者本用中聲,故夏禹以聲為律,明人皆可及,若彊所不至,足累至和。請止以正聲作歌,應合諸器,亦自是一音,别無差戾。其阮逸所上聲譜,以清濁相應,先後互擊,取音靡曼,近於鄭聲,不可用」。詔可。丁卯,以御撰黃鍾五音五曲凡五十七聲,下太常肄習之。戊辰,贈貴妃張氏母越國夫人曹氏曾祖旭為秘書丞,祖靖為祀部員外郎。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