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6833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明史
條件: 提到「田時震
Total 4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6
周道登,吳江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由庶吉士歷遷少詹事。天啟時,為禮部左侍郎,頗有所爭執。以病歸。五年秋,廷推禮部尚書,魏忠賢削其籍。崇禎初,與李標等同入閣。道登無學術,奏對鄙淺,傳以為笑。御史田時震、劉士禎、王道直、吳之仁、任贊化,給事中閻可陛交劾之,悉下廷議。吏部尚書王永光等言道登黨護樞臣王在晉及宗生朱統飾、鄉人陳于鼎館選事,俱有實跡,乃罷歸。閱五年而卒。
11
至九月而有改敕書之事。舊例,督京營者,不轄巡捕軍。惠安伯張慶臻總督京營,敕有「兼轄捕營」語,提督鄭其心以侵職論之。命核中書賄改之故,下舍人田佳璧獄。給事中李覺斯言:「稿具兵部,送輔臣裁定,乃令中書繕寫。寫訖,復審視進呈。兵部及輔臣皆當問。」十月,帝御便殿,問閣臣,皆謝不知。帝怒,令廷臣劾奏;尚書自嚴等亦謝不知,帝益怒。給事中張鼎延、御史王道直咸言慶臻行賄有跡,不知誰主使。御史劉玉言:「主使者,鴻訓也。」慶臻曰:「改敕乃中書事,臣實不預知。且增轄捕卒,取利幾何,乃行重賄?」帝叱之。閱兵部揭有鴻訓批西司房語,佳璧亦供受鴻訓指,事遂不可解,而侍郎張鳳翔詆之尤力。閣臣李標錢龍錫言鴻訓不宜有此,請更察訪。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訪為?」促令擬旨。標等逡巡未上,禮部尚書何如寵為鴻訓力辯,帝意卒不可回。乃擬旨,鴻訓、慶臻並革職候勘。無何,御史田時震劾鴻訓用田仰巡撫四川,納賄二千金;給事中閻可陛副都御史賈毓祥由賂鴻訓擢用。鴻訓數被劾,連章力辯,因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詭誆慶臻千金,致臣無辜受禍。」帝不聽,下廷臣議罪。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2
田時震朱崇德崇德子國棟
47
田時震,富平人。天啟二年進士。歷知光山、靈寶。崇禎二年入為御史,疏劾南京戶部尚書范濟世、順天巡撫單明詡、御史卓邁黨逆罪,而請免故御史夏之令誣坐贓,並從之。劾劉鴻訓納田仰金,囑吏部尚書王永光用為四川巡撫,仰迄罷去。時震以發鴻訓私,進秩一等。未幾,又劾永光及溫體仁,忤旨切責。御史袁弘勛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罷職,永光力援之。時震言:「弘勛因閣臣劉鴻訓賄敗,輒肆瀆辯。不知鴻訓之差快人意者,正以能別白徐大化霍維華諸人之奸而斥去之,安得借此為翻案之端耶?弘勛計行,大化、維華輩將乘間抵隙,害不可勝言。」因薦故光祿少卿史記事,蕭然四壁,講學著書,亟宜召用,帝不納。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