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洪武戊申年五月辛卯 (1368/6/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明史
條件: 包含字詞「洪武戊申年五月辛卯 (1368/6/7)」
Total 1

本紀第二 太祖二

1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廟號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廟號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廟號仁祖,妣皆皇后。立妃馬氏為皇后,世子標為皇太子。以李善長徐達右丞相,諸功臣進爵有差。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追封皇伯考以下皆為王。辛巳李善長徐達等兼東宮官。甲申,遣使核浙西田賦。壬辰,胡廷瑞克建寧。庚子鄧愈為征戍將軍,略南陽以北州郡。湯和克延平,執元平章陳友定,福建平。是月,天下府州縣官來朝。諭曰:「天下始定,民財力俱困,要在休養安息,惟廉者能約己而利人,勉之。」二月壬寅,定郊社宗廟禮,歲必親祀,以為常。癸卯,湯和提督海運。廖永忠征南將軍朱亮祖之,由海道取廣東。丁未,以太牢祀先師孔子於國學。戊申,祀社稷。壬子,詔衣冠如唐制。癸丑常遇春克東昌,山東平。甲寅,楊璟克寶慶。三月辛未,詔儒臣修女誡,戒后妃毋預政。壬申周德克全州。丁酉鄧愈克南陽。己亥徐達徇汴梁,左君弼降。夏四月辛丑,蘄州進竹簟,卻之,命四方毋妄獻。廖永忠師至廣州,元守臣何真降,廣東平。丁未,祫享太廟。戊申徐達常遇春大破元兵於洛水北,遂圍河南。梁王阿魯溫降,河南平。丁巳,楊璟克永州。甲子,幸汴梁。丙寅,馮勝克潼關,李思齊、張思道遁。五月己卯廖永忠下梧州,潯、貴、容、鬱林諸州皆降。辛卯,改汴梁路為開封府。六月庚子徐達朝行在。甲辰,海南、海北諸道降。壬戌,楊璟、朱亮祖克靖江。秋七月戊子廖永忠下象州,廣西平。庚寅,振恤中原貧民。辛卯,將還應天,諭達等曰:「中原之民,久為群雄所苦,流離相望,故命將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孫罔恤民隱,天厭棄之。君則有罪,民復何辜。前代革命之際,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諸將克城,毋肆焚掠妄殺人,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庶幾上答天心,下慰人望,以副朕伐罪安民之意。不恭命者,罰無赦。」丙申,命馮勝留守開封。閏月丁未,至自開封。己酉徐達會諸將兵於臨清。壬子常遇春克德州。丙寅,克通州,元帝趨上都。是月,徵天下賢才為守令。免吳江、慶德、太平、寧國、滁、和被災田租。八月己巳,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庚午徐達入元都,封府庫圖籍,守宮門,禁士卒侵暴,遣將巡古北口諸隘。壬申,以京師火,四方水旱,詔中書省集議便民事。丁丑,定六部官制。御史中丞劉基致仕。己卯,赦殊死以下。將士從征者恤其家,逋逃許自首。新克州郡毋妄殺。輸賦道遠者,官為轉運,災荒以實聞。免鎮江租稅。避亂民復業者,聽墾荒地,復三年。衍聖公襲封及授曲阜知縣,並如前代制。有司以禮聘致賢士,學校毋事虛文。平刑,毋非時決囚。除書籍田器稅,民間逋負免征。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許擢用。鰥寡孤獨廢疾者,存恤之。民年七十以上,一子復。他利害當興革不在詔內者,有司具以聞。壬午,幸北京。改大都路曰北平府。徵元故臣。癸未,詔徐達常遇春取山西。甲午,放元宮人。九月癸亥,詔曰:「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今賢士多隱巖穴,豈有司失於敦勸歟,朝廷疏於禮待歟,抑朕寡昧不足致賢,將在位者壅蔽使不上達歟?不然,賢士大夫,幼學壯行,豈甘沒世而已哉。天下甫定,朕願與諸儒講明治道。有能輔朕濟民者,有司禮遣。」乙丑常遇春下保定,遂下真定。冬十月庚午,馮勝、湯和下懷慶,澤、潞相繼下。丁丑,至自北京。戊寅,以元都平,詔天下。十一月己亥,遣使分行天下,訪求賢才。庚子,始祀上帝於圜丘。癸亥,詔劉基還。十二月丁卯徐達克太原,擴廓帖木兒走甘肅,山西平。己巳,置登聞鼓。壬辰,以書諭明升。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