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紹興元年二月庚午 (1131/3/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全文
條件: 包含字詞「紹興元年二月庚午 (1131/3/3)」
Total 1

宋史全文卷十八上

3
二月庚午,改行宮禁衛所為行在皇城司。辛未,同知樞密院事李回言:『士大夫自衢、信來者,皆稱張俊軍行極整肅。』上曰:『朕亦聞之,犯軍律者,已誅六七人矣。』范宗尹曰:『臣已以書獎其美。』上曰:『待亦作詔,勉之立功。俊心忠謹,惟好官職,正當以此使之。』張守曰:『陛下深得御將之術。』己卯,日中有黑子。辛巳,禮部尚書秦檜參知政事,龍圖待制孫覿時知臨安府,以啟賀檜,有曰:『盡室航海,復還中州,四方傳聞,感涕交下。漢蘇武節旄盡落,止得屬圖;唐杜甫麻鞋入見,乃拜拾遺。未有如公,獨參大政。』檜以為議己,始大怒之。壬子,日中黑子消伏。翌日,范宗尹進呈。因言:『故事當避殿減膳,今人情危懼之際,恐不可以虛文搖動群聽。望陛下脩德以消弭之。臣等輔政無狀,義當罷免。』上曰:『日為大陽,人主之象,豈關卿等?惟在君臣同心,行安民利物實事,庶幾天變不至為災也。』丙戌,復秘書省,仍詔監、少不並置,置丞、郎、著、佐各一員,校書郎、正字各二員。庚寅,張浚奏:『本司都統制曲端自聞吳玠馬軍倒那,坐擁重兵,更不遣兵策應。已責海州團練副使、萬州安置。』詔依已行事理。初,浚自富平敗歸,始思端及王庶之言可用。庶時持母喪居蜀,乃併召之。庶近地先至,授參議官。浚徐念端與庶必不相容,暨端至半道,但復其官,移恭州。宣撫處置使司主管機宜文字楊斌素與庶厚,知庶怨端深,乃盛言端反有實跡者十,秦鳳副總管吳玠亦懼端嚴明,譖端不已。庶因言于浚曰:『端有反心久矣,盍蚤圖之?』會蜀人多上書為端訟冤,浚亦畏其得眾心,始有殺端意矣。壬辰,雨雹。癸巳,翰林學士汪藻上馭將三說,一曰示之以法,二曰運之以權,三曰別之以分。大略謂:『諸將過失不可不治。今陛下對大臣不過數刻,而諸將皆得出入禁中。廟堂者具瞻之地,今諸將率驟謁徑至,便衣密坐,視大臣如僚友。又遣將出師詔侍從集議者,所以博眾人之見,今則諸將在焉。且諸將聽命者也,乃使之預謀,則利於公不利於私者,必不以為可行;便於己不便於國者,必不以為可罷,欲其冒鋒鏑,趨死地,難矣!自今諸將當律以朝儀,毋數燕見。其至政事堂,亦有祖宗故事。且無使參議論之餘,則分既正而可貴其功矣,何難于弭盜?何憂乎遏敵哉?至於理財,則民窮至骨,臣願陛下毋以生財為言也。今國家所有不過數十州,所謂生者,必生於此,數十州之民何以堪之?惟痛加裁損,庶乎其可爾。外之可捐者,軍中之冒請;內之可損者,軍中之泛取。』又言:『自古以兵權屬人,未有不貽患者。今諸將之驕,樞密院已不能制。宜精擇偏裨十餘人,各授以兵數千,以漸消諸將之權,此萬世計也。』是時諸將中劉光世尤橫,故藻有是言。藻書既傳,諸將皆忿,有令門下作論以詆文臣者。其略曰:『今日誤國者皆文臣,自蔡京壞亂紀綱,王黼收復燕雲之後,執政侍從以下,持節則喪節,守城則棄城。建議者執講和之論,奉使者持割地之說。提兵勤王則潰散,防河拒險則逃遁。自金人深入中原,蹂踐京東西、淮南之地,為王臣而棄地棄民、誤國敗事者,皆文臣也。間有竭節死難當橫潰之衝者,皆武臣也。張邦昌為偽楚,劉豫為偽齊,非文臣誰敢當之?』自此文武兩途,若冰炭之不相合矣。丙申,復詔諸路提刑司類省試,於是川陝宜撫處置使張浚始以便宜合川陝舉人,即置司州類省試,自是行之至今。宗維既得關中地,遂悉割以予偽齊。關陝之陷也,士大夫守節者甚眾。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