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元豐元年四月庚午 (1078/6/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全文
條件: 包含字詞「元豐元年四月庚午 (1078/6/9)」
Total 1

宋史全文卷十三上

13
三月己未,左司諫王巖叟言:『陛下用范純仁雖驟,何故無一人有言?蓋賞賢也。一進安燾,則諫官御史交章論奏,蓋非公望所與也。今進一非才於極高之位,輕朝廷名器,一當論也;告命不由門下書讀而行之,損朝廷紀綱,二當論也。』庚申,劉摯言:『安燾、範純仁告命不由給事中,直付所司,陛下何故自隳典憲?』庚申,詳定役法所言:『乞下堵路,除衙前外,諸色役人只依見用人數定,差官戶、僧道寺觀、單丁女戶出錢助役指揮勿行。』從之。司馬光言:『伏睹朝廷改科場制度,凡取士之道,當以德行為先,文學為後。就文學之中,又當以經術為先,辭采為後。今國家大議科場之法,莫若依先朝成法,合明經、進士為一科,立《周易》、《尚氣》、《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為九經。令天下學官依注疏講說,學者博觀諸家,自擇短長,各從所好。《春秋》止用左氏傳,其《公羊》、《穀粱》、陸淳等說並為諸家;《孟子》止為諸子,更不試大義:應舉者聽自占習三經以上,多少隨意,皆須習《孝經》、《論語》。』光以奏蒿示范純仁,純仁答光曰:『《孟子》恐不可輕,猶黜六經之《春秋》。純仁更有一說:朝廷欲求眾人之長而元宰先之,似非《明夷》蒞眾之議。不若清心以俟眾論,可者從之,不可更俟眾賢議之,如此則逸而易成,有害亦可改,而責議者少矣。[2]光欣納之。戊辰,蘇轍言:『陛下用司馬光為相,雖應務之才有所不周,而清德雅望,賢愚同敬。至於韓縝,以屠沽之行使與光同列,以臣度之,不過一年,縝之邪計必行,邪黨必勝,光不獲罪而去,則必引疾而避矣。去歲遼使入朝,見縝在位,使副相顧,反唇微笑。縝無狀,舉祖宗七百里之地無故與之。北遼地界之謀出於耶律用正,今以為相。遼以闢國七百里而相用正,而朝廷以蹙國七百里而相填,臣愚所未喻也。』庚午,吏部侍郎李常為戶部尚書。常文士,少吏乾。或疑其不勝任,以問司馬光,光曰:『使此人掌邦計,則天下知朝廷非急於征利,貪吏望風,揞刻之患,庶幾少患。』中書舍人胡宗愈為給事中,起居舍人蘇軾免試為中書舍人[3]。軍器監丞王得君添差監亳州永城縣倉。先是,得君上書言:『應臣僚上章與議改法,但許建明事情,不得妄有指斥。』內出手詔曰:『予方開廣言路,得君意欲杜塞人言。無狀若此,可罷職,與外任監當。』司馬光言:『今計論經史,上自伏羲,下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略序大要,合為二十卷,名曰《稽古錄》。伏望看詳,送秘書省正字范祖禹籌令繕寫上進,候讀祖宗寶訓了日,乞取此書進讀。』從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