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彰寶嗣五年四月乙未 (1137/4/2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全文
條件: 包含字詞「天彰寶嗣五年四月乙未 (1137/4/25)」
Total 1

宋史全文卷二十上

10
夏四月癸巳,張浚奏:『雨既霑足,又即晴霽,庶於蠶麥不妨。』上曰:『朕宮中亦養蠶兩箔,許欲知民間蠶熟與否。』浚等曰:『陛下敦本憂民如此,天下幸甚。』上又曰:『朕聞祖宗時,禁中有打麥殿。今後圃有水,朕亦令人引水灌畦種稻,不惟務農重穀,示王政所先,亦欲知稼穡之艱難爾。』詔築太廟于建康,以臨安府太廟充本府聖祖殿。甲午,鎮江府進士蔣將上書論十事,詔永免文解。乙未,尚書吏部員外郎黃次山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公事。次山引疾乞補外,曾給事中胡世將舉次山自代,張浚因擬次山修注。上曰:『非告訐董其者耶?此風不可長。』遂令補外。浚意甚沮。戊戌,御批鄭諶帶御器械。翌日,上諭宰臣曰:『諶除命未須行,朕宿思之,昨召用徐俯,外議謂諶所薦。朕何嘗容內侍薦人?止緣洪炎進黃庭堅文集,有云徐郎或徐甥者,後因胡直孺薦俯自代,朕問之,始知其人。今諶新命,又恐外間紛紛,不若止與在外宮祠。』張浚等曰:『陛下聖慮如此,敢不奉詔。』庚子,右司諫王縉論江淮營田利害。輔臣進呈,上曰:『營田誠今日大利,如兩淮閒田不可數計,但恐召募不行而奪見耕之農,則為民害矣。要須遲以歲月,以漸為之,第使耕種日廣,便為大利。』丁未,起複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乞解官持餘服。飛與宰相張浚異論,歸過江州,上疏自言與宰相議不合,求解帥事,遂棄軍而廬墓。上不許。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李綱特遷左金紫光祿大夫。時綱遣韓異奉表問上起居,且上疏論時事,略曰:『願陛下益廣聖志,與神為謀,日新苴德,勿以去冬驟勝而自怠,勿以目前粗定而自安,凡可以致中興之治者無不為,凡可以害中與之功者無不去。有所規畫措置,必以天下為度,必以施於長久可傳於後世為法,則中興不難致矣。夫中興之於用兵止是一事,要以修政事、信賞罰、明是非、別邪正、招徠人材、鼓作士氣、愛惜民力、順導眾心為先,數者既備,則士奮於朝,農安於野,穀粟充盈,財用不匱,將帥輯睦,士卒樂戰,用兵其有不勝者哉?』疏入,詔綱典簿踰年,民安盜息,故有是命。壬子,張浚辭往太平州淮西視師。沈與求奏劉光世嘗語人以陶朱公自比,浚等論范蠡之賢人所難及。上曰:『蠡固賢,朕謂於君臣之義,猶有所未盡也。』丙辰,都官員外郎馮康國面對,論蜀中漕運。丁巳,詔送都督府。既而秘書省正字孫道夫轉對,上諭曰:『召自遠方者,朕必詢民間疾苦。至如職事官轉對,即以朝廷闕失訪之,誠欲追法祖宗,不特舉行故事,為文具而已也。卿蜀人,宜知蜀中利害,水運與陸運孰便?』道夫奏曰:『水運遲而省費,陸運速而勞民。』上曰:『水運既便,自當行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